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荟药物血清对AGEs损伤的RGMC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金百胜 叶希韵 +3 位作者 范秀凤 申杰 刘宁 涂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8-212,共5页
通过HPLC确定灌胃芦荟药物在家兔血清中达到峰值时相,确定最佳采血时间,制备芦荟药物血清,将血清加入糖基化终产物(AGEs)作用过的肾系膜细胞(RGMC)中,孵育24 h。之后,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和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通过HPLC确定灌胃芦荟药物在家兔血清中达到峰值时相,确定最佳采血时间,制备芦荟药物血清,将血清加入糖基化终产物(AGEs)作用过的肾系膜细胞(RGMC)中,孵育24 h。之后,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和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山梨醇脱氢酶(SDH)和醛糖还原酶(AR)的活性,研究芦荟药物血清对RGMC的保护效果,初步探讨芦荟防治糖尿病的机理。结果表明,芦荟药物在家兔灌胃后2 h的血清中血液达到相对峰值;AGEs作用过的细胞经芦荟药物血清处理后,其GSH含量、SOD活性均较未加芦荟处理的A组有所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其SDH和AR的活性也较未经芦荟处理的A组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芦荟药物血清对AGEs损伤后的RGMC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修复作用,芦荟保护RGMC细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同时降低多元醇通路的2种关键酶的活性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药物血清 肾系膜细胞 氧化应激 多元醇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b-3p调控RUNX1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韩晓静 布海霞 +2 位作者 王焕 徐可 何国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究miR-27b-3p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葡萄糖组(含5.6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高糖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miR-NC组(转染... 目的探究miR-27b-3p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葡萄糖组(含5.6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高糖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miR-NC组(转染miR-NC)、miR-27b-3p组(转染miR-27b-3p mimics)、miR-27b-3p+pc-NC组(共转染miR-27b-3p mimics和pcD NA3.1-NC)、miR-27b-3p+pc-RUNX1组(共转染miR-27b-3p mimics和pcD NA3.1-RUNX1)。采用qR T-PCR检测miR-27b-3p和RUNX1mR 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上清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RUNX1、凋亡[剪切的多聚ADP核糖多聚酶(CleavedPARP)、剪切的半光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和纤维化[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ulldown分析系膜细胞细胞中miR-27b-3p和RUNX1的调控作用。结果与葡萄糖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miR-27b-3p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水平降低,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RUNX1 mR NA和蛋白表达、FN、CollagenⅣ、TGF-β_(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miR-NC组相比,miR-27b-3p组miR-27b-3p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RUNX1mR NA和蛋白表达、FN、CollagenⅣ、TGF-β_(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上调RUNX1表达部分削弱了miR-27b-3p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ull-down实验证实RUNX1是miR-27b-3p的靶标。结论过表达miR-27b-3p可能通过靶向下调RUNX1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炎症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高糖 增殖 miR-27b-3p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大鼠KAT7基因对亚溶解型C5b-9刺激GMC诱导趋化因子MCP-1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宫雅娟 张婧 +4 位作者 刘玉 赵聃 邱文 夏露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3-428,共6页
目的:研究沉默大鼠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7(lysine acetyltransferase 7,KAT7)基因对亚溶解型(sublytic)C5b-9复合物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sangial cell,GMC)诱导单核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l,MCP-1)生... 目的:研究沉默大鼠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7(lysine acetyltransferase 7,KAT7)基因对亚溶解型(sublytic)C5b-9复合物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sangial cell,GMC)诱导单核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l,MCP-1)生成的影响。方法:针对KAT7基因不同位点,用DNA重组技术设计4个小发夹RNA(short hairpinRNA,shRNA),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GCsi-U6/Neo/GFP/shRNA中。之后,用NeonTM电转仪将上述质粒转染至体外培养的GMC中,再给予sublytic C5b-9刺激。行Western blot实验检查筛选出针对KAT7基因且有最佳沉默效率的shRNA。此外,用real-time 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GMC行不同分组处理后MCP-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核酸测序表明,重组的sh KAT7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sh KAT7-2是具备最佳沉默效率的shRNA。用sh KAT7转染GMC后,由sublytic C5b-9刺激GMC诱导的MCP-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KAT7 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初步证实KAT7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sublytic C5b-9刺激大鼠GMC诱导趋化因子MCP-1的合成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T7 sublytic C5B-9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 MCP-1 SH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媛 王珍 +1 位作者 曹雪 侯绍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μmol/L G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及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1β、TNF-α、α-SMA在细胞内的荧光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IL-1β、TNF-α、IL-6、IL-8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TNF-α、IL-6、IL-8和α-SM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HG组相比,HG+GA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高糖 甘草酸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性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林真亭 田华 李鸿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H/R诱导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SV40MES13)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检测细...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H/R诱导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SV40MES13)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技术分别检测H_(2)S和活性氧(ROS)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e-gamma-lyase,CSE)、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yt c和Bcl-2)表达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Phospho-ERK1/2)活性。结果与对照(Control)组相比,缺氧/复氧(H/R)组细胞活力、内源性H_(2)S含量CSE蛋白表达、SOD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和ROS含量、Cyt c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同时,磷酸化ERK1/2(p-ERK1/2)活性明显降低。与H/R比较,H/R+NaHS(外源性H_(2)S供体)逆转了H/R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另外,PD98059(ERK1/2抑制剂)减弱了NaHS对磷酸化ERK1/2的作用。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H/R损伤与内源性CSE/H_(2)S系统下调有关;外源性H_(2)S通过上调ERK1/2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缺氧/复氧 肾小球系膜细胞 ERK1/2通路 细胞凋亡 CSE/H_(2)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lytic C5b-9上调KLF5促进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成IL-23的作用
6
作者 刘玉 应帅 +4 位作者 罗灿 李玉 荣灿 王迎伟 邱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8-1206,共9页
目的:研究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上调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促进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产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 目的:研究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上调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促进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产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的作用。方法:(1)建立大鼠Thy-1N模型和体外培养大鼠GMC,用Western blot(WB)检查Thy-1N大鼠肾组织和受sublytic C5b-9刺激的GMC中KLF5和IL-23的表达。(2)分别将KLF5过表达质粒(pIRES2-KLF5)或KLF5小干扰质粒(shKLF5)转染GMC,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B检测KLF5和IL-23的mRNA和蛋白水平。(3)将IL-23全长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 GL3-IL-23-FL)转染GMC,再给予sublytic C5b-9刺激,或将p GL3-IL-23-FL与pIRES2-KLF5或shKLF5共转染GMC,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IL-23启动子活性的变化。(4)将慢病毒(lentivirus,LV)包装的LV-shKLF5和LV-shCTR行肾动脉灌注术导入大鼠肾组织,经小动物脏器可见光三维成像和冰冻切片观察GFP表达,证实LV-shCTR在肾组织中富集效率。之后再复制大鼠Thy-1N,用WB检查肾组织中KLF5和IL-23的蛋白表达。结果:(1)Thy-1N大鼠的肾组织和sublytic C5b-9刺激的GMC中,KLF5和IL-2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且KLF5的表达高峰稍早于IL-23。(2)在GMC中过表达或敲低KLF5能分别引起IL-23表达的升高或降低。(3)Sublytic C5b-9刺激或KLF5过表达均可增加GMC中IL-23启动子的活性,但敲低KLF5后可明显下调由sublytic C5b-9刺激GMC诱导的IL-23启动子活性。(4)敲低Thy-1N大鼠肾组织中KLF5的表达后,其肾组织中IL-23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大鼠Thy-1N发病早期,sublytic C5b-9刺激GMC后可通过上调KLF5促进IL-23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1肾炎 亚溶解型C5b-9 肾小球系膜细胞 krüppel样因子5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AGEs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沈健 许惠琴 +1 位作者 刘洪 韦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糖化终产物(AGEs)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形态学、细胞周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含AGEs的培养液配制黄芪注射液、氨基胍,同时设对照。GMC培养48 h后,加混合荧光染液进行染色,并立即进行荧光显微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糖化终产物(AGEs)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形态学、细胞周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含AGEs的培养液配制黄芪注射液、氨基胍,同时设对照。GMC培养48 h后,加混合荧光染液进行染色,并立即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另用流式细胞仪分析GMC的周期。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SOD、MDA和GSH-PX,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含量。结果:形态学显示,正常GMC形态结构正常。而GMC在AGEs的刺激下,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结构不甚清晰,细胞S期延长,G0/G1缩短,细胞内SOD、GSH-PX下调,ROS、MDA上调。在系统中加入黄芪注射液后细胞异常增殖明显减少,细胞形态趋于正常,使S期细胞减少,SOD、GSH-PX活力提高,ROS、MDA含量降低。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对抗AGEs对GMC的损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来保护GMC免受AGEs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肾小球系膜细胞 大鼠 形态学 细胞周期 SOD MDA GSH—PX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高糖环境肾系膜细胞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蒋涛 高妍 熊祖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葡萄糖环境中 ,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c fos、c jun蛋白表达和Ⅳ型胶原 (C Ⅳ )合成的影响 ,探索糖尿病肾病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GMC ,分别置于正常葡萄糖 (对照组 )、高葡萄糖 ... 目的 观察高葡萄糖环境中 ,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c fos、c jun蛋白表达和Ⅳ型胶原 (C Ⅳ )合成的影响 ,探索糖尿病肾病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GMC ,分别置于正常葡萄糖 (对照组 )、高葡萄糖 (高糖组 )和高葡萄糖加灯盏花素 (高糖加灯盏花素组 )环境中 ,观察干预 2 4h、4 8h和 1wk后GMCc fos、c jun蛋白表达、C Ⅳ合成和PKC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高糖组干预 2 4h后c fos、c jun蛋白表达同时明显增高 ,4 8h后c fos开始下降 ,而c jun 1wk后仍保持高水平 ,高糖组C Ⅳ合成 1wk后增加 ,各观察时点PKC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而高糖加灯盏花素组各时点c fos、c jun蛋白表达、C Ⅳ合成和PKC活性均低于高糖组。结论 高葡萄糖可促使GMC中c fos、c jun蛋白表达和C Ⅳ合成增加 ,此可能为PKC活化所介导 ,灯盏花素可通过抑制PKC活化而有效阻止高葡萄糖引起的上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肾系膜细胞 葡萄糖 原癌基因 蛋白激酶C Ⅳ型胶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Gm4419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易红 彭睿 +4 位作者 孙艳 罗勇军 彭惠民 李爱玲 张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Gm4419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Gm4419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及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Gm4419 siRNA,同时构建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Gm4419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Gm4419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及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Gm4419 siRNA,同时构建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并将Gm4419 siRNA和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高低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Ed U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纤维标记蛋白的表达水平情况。结果 Gm4419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及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及低糖组显著增高(P<0.01)。荧光定量PCR筛选出一条最佳干扰Gm4419的siRNA,转染高糖组后,与高糖mock组或对照组比较,高糖Gm4419 knockdown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纤维化标记蛋白表达减少(P<0.05)。此外,将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构建成功的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低糖组细胞,与低糖mock组或对照组相比,低糖Gm4419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纤维化标记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lnc RNA-Gm4419参与糖尿病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纤维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m4419 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合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日胞 陈香美 +1 位作者 李文歌 傅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为观察高糖状态下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 (FN)合成情况 ,体外培养GMC ,以噻唑蓝掺入法(MTT)和细胞计数观察GMC增殖 ,用RT PCR及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FN的基因及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发现 ,高糖对GMC增殖有抑制作... 为观察高糖状态下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 (FN)合成情况 ,体外培养GMC ,以噻唑蓝掺入法(MTT)和细胞计数观察GMC增殖 ,用RT PCR及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FN的基因及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发现 ,高糖对GMC增殖有抑制作用 ,对FN的合成呈浓度及作用时间依赖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肾小球系膜细胞 纤连蛋白类 糖尿病肾病 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NF-κB信号途径在免疫复合物诱导肾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碧飞 许韩师 +3 位作者 李幼姬 叶任高 孔庆瑜 余学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 :观察免疫复合物 (IC)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 (MC)增殖及其Akt/NF κB信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刺激组及Akt1正义 (SODN)、错义 (MSODN)与反义寡核苷酸 (ASODN)组。寡核苷酸组 :以lipofectin分别介导Akt1... 目的 :观察免疫复合物 (IC)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 (MC)增殖及其Akt/NF κB信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刺激组及Akt1正义 (SODN)、错义 (MSODN)与反义寡核苷酸 (ASODN)组。寡核苷酸组 :以lipofectin分别介导Akt1SODN、MSODN、ASODN转染MC 8h ;对照组和刺激组 :以lipofectin作用MC 8h。然后刺激组和寡核苷酸组均用聚合IgG(aggregatedIgG ,AIgG ,一种标准的IC模型 )刺激 ,对照组用等量的单体IgG刺激。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流式细胞术分析MC的细胞周期 ,RT PCR分析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 (EMSA)检测NF κB的活性。结果 :IC可诱导MC中NF κB的活化 ,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 ,促进MC进入S期。Akt1ASODN可抑制Akt1蛋白的表达 ,抑制IC诱导的MC中NF κB活性 ,抑制cyclinD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进而抑制IC促进MC进入S期和增殖。Akt1SODN、MSODN则无上述抑制作用。结论 :IC可通过Akt/NF κB信号途径 ,介导体外培养的MC增殖。提示Akt/NF κB信号途径 ,可作为干预IC诱导MC过度增生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NF-KB 肾小球系膜细胞 免疫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青青 孙嘉 +5 位作者 王娇 杨锐 陈容平 张振 罗海钊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作用其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25 mmom/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组(FN,10、50、10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作用其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25 mmom/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组(FN,10、50、10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RB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B3、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能够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01);非诺贝特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非诺贝特干预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非诺贝特可以使系膜细胞发生G1/S期阻滞;正常组、高糖组胞浆有少量TRB3蛋白表达,但高糖不能促进TRB3表达增多,随着非诺贝特浓度的增加TRB3表达量增多,P-AKT表达逐渐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以促进TRB3的表达;TRB3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G1/S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肾小球系膜细胞 TRB3 AKT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地黄特征成分梓醇对肾系膜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杜秋 戴国英 +4 位作者 许惠琴 陈玉萍 吕高红 卢金福 喻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4,I0032,共5页
目的探讨生地黄特征性成分梓醇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GM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梓醇组(0.1、1.0、10.0μmol·L^-1)、阳性对照物氨基胍组。采用MTS法及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生地黄特征性成分梓醇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GM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梓醇组(0.1、1.0、10.0μmol·L^-1)、阳性对照物氨基胍组。采用MTS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梓醇对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系膜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抑制物阻抗性酯酶(IRE1)、X盒结合蛋白1(XBP1),炎症相关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梓醇1.0μmol·L^-1、10.0μmol·L^-1均对AGEs致系膜细胞增殖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或P<0.01);1.0μmol·L^-1的梓醇能明显阻止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P<0.01),且能明显减轻内质网的病理损伤;梓醇各剂量组均能使NF-κB蛋白磷酸化减少,GRP78、IRE1的蛋白表达降低,XBP1分化蛋白减少(P<0.05或P<0.01)。结论梓醇可改善AGEs导致的系膜细胞内质网应激,减轻其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RE1通路,改善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糖基化终末产物 肾小球系膜细胞 内质网应激 IRE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Ywhaz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颖怡 李婧波 +1 位作者 张艳(指导) 许德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究RNA干扰(RNAi)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将siRNA阴性对照以及siRNA-Ywhaz分别转染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 目的:探究RNA干扰(RNAi)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将siRNA阴性对照以及siRNA-Ywhaz分别转染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高糖未转染和正常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作为对照,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Ywhaz mRNA水平;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Ywhaz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p-MKK3)的表达水平。结果: Ywhaz在高糖对照组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RNA干扰后Ywhaz基因的表达量较高糖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与高糖对照组相比,siRNA-Ywhaz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 P <0.05),凋亡率显著增加( P <0.05),显著抑制IL-8和TNF-α以及p-p38 MAPK、p-MKK3的表达量( P <0.05)。结论:下调Ywhaz可降低p38 MAPK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 p-p38 MAPK、p-MKK3的表达以及炎症反应,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增殖 Ywha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发酵产物对高糖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曲萌 董佳婧 +4 位作者 姜锐 崔继春 孙坤洋 董志恒 孙立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红参发酵产物(FRGE)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的影响,阐明FRGE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GMCs分为正常对照(NG)组、高糖(HG)组、高糖+不同浓度(3.75、7.50和15.00 m... 目的:探讨红参发酵产物(FRGE)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的影响,阐明FRGE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GMCs分为正常对照(NG)组、高糖(HG)组、高糖+不同浓度(3.75、7.50和15.00 mg·L^(-1))FRGE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光吸收法观察各组GMCs的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GMCs增殖率升高(P<0.01),ColⅣ水平升高(P<0.01),TIMP-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MMP-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HG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FRGE组GMCs增殖率均降低(P<0.01),ColⅣ水平降低(P<0.01),TIMP-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MMP-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FRGE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GMCs增殖,促进ECM的降解,延缓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发酵产物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人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建平 张春江 +3 位作者 赵丹 马莉 尹璇 杨晓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系膜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10 ng/mL)组、1,25(OH)2D3(10-8mol/L)组、EGF联合1,25(OH)2D3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系膜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10 ng/mL)组、1,25(OH)2D3(10-8mol/L)组、EGF联合1,25(OH)2D3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系膜细胞周期分布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系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GF组能显著促进系膜细胞增殖,G1期细胞显著减少,S期细胞显著增加,且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1,25(OH)2D3组系膜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且凋亡指数增高(P<0.01);与EGF组比较,EGF联合1,25(OH)2D3干预组系膜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G1期细胞显著增多,S期细胞显著减少,且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1或P<0.05)。结论 :1,25(OH)2D3可显著抑制人系膜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1,25(OH)2D3可抑制EGF对系膜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1 25(0H)2D 表皮生长因子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骨皮活性成分对高糖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盈 皮文霞 +2 位作者 蔡宝昌 赵文望 黄浦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观察地骨皮中有效成分对高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研究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高糖模型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空白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 目的:观察地骨皮中有效成分对高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研究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高糖模型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空白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甜菜碱、山奈酚5个浓度剂量组(0.01、0.1、1、10、100μmol/L),用 MTT 法观察系膜细胞增殖情况,ELISA 法观察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甜菜碱组和山奈酚组,对高糖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甜菜碱、山奈酚均能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0.01)。结论地骨皮中有效成分甜菜碱和山奈酚均具有抑制高糖刺激下系膜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作用,推测地骨皮中有效成分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山奈酚 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地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明平 黄兆胜 +1 位作者 吴庆光 韦品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通过考察通脉口服液方中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其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配伍的通脉含药血清,体外检测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脉口服液,黄芪、三... 目的通过考察通脉口服液方中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其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配伍的通脉含药血清,体外检测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脉口服液,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含药血清,无论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还是在脂多糖(LPS)刺激条件下,均对GMC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剂量配比组之间比较,通脉3∶1含药血清抑制作用优于通脉6∶1、1.5∶1含药血清。结论原方黄芪、三七剂量按3∶1配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三七 肾小球系膜细胞 配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分子对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银苹 张学铭 +4 位作者 汪开诚 应磊 汪洋 王万铁 金可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氢分子对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G组,5.5 mmol/L葡萄糖+1... 目的:探讨氢分子对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G组,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H组,25 mmol/L葡萄糖)和高糖+富氢水组(HH组,25 mmol/L葡萄糖+富氢水),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leaved caspase-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水平;RT-PCR检测HO-1和NQO-1的mRNA表达;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二氢乙啶检测活性氧簇(ROS)的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WST-8法)检测SOD活性。结果:与C组比较,H组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HH组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与H组比较,HH组的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下调,Bcl-2蛋白上调(P<0.05)。H组细胞内的ROS水平较C组明显增高,SOD活性较C组明显降低(P<0.05),而HH组的SOD活性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HH组细胞内的ROS水平较H组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高于H组(P<0.05)。与C组比较,H组的Nrf2蛋白以及HO-1和NQO-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HH组的Nrf2、HO-1和NQO-1蛋白以及HO-1和NQO-1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氢分子可抑制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同时诱导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子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FN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覃肇源 刘慰华 黄河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SB203580组、高糖+黄连素低剂量组、高...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SB203580组、高糖+黄连素低剂量组、高糖+黄连素高剂量组共6组,观察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以及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黄连素降低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38MAP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CREB的磷酸化。结论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FN的积聚,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纤维连接蛋白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