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6
2
作者 苏亮 白书昌 +4 位作者 Bundhoo Kaviraj 黄铮 侯玉清 任昊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比较8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GFR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进行GFR检测的208例患者,测量血浆Cr、Cys-C并使用各种eGFR估算方程计算出相应eGFR。结果 (1)在慢性肾脏病(CKD... 目的比较8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GFR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进行GFR检测的208例患者,测量血浆Cr、Cys-C并使用各种eGFR估算方程计算出相应eGFR。结果 (1)在慢性肾脏病(CKD)13期,Scr-eGFR估算方程与同位素GFR的相关性明显高于Cys-eGFR估算方程,在CKD4、5期,Cys-eGFR估算方程与GFR相关性略高于Scr-eGFR估算方程。(2)MDRD、简化MDRD会高估CKD4、5期患者GFR,Rule方程在CKD1、2期患者出现低估,Macisaac方程在CKD25期均高估GFR,Tan方程则在CKD2、3期出现高估。(3)轻度肾衰竭患者Scr-eGFR估算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高于Cys-eGFR估算方程,中度肾衰竭患者Scr-eGFR估算方程的AUC^ROC与Cys-eGFR估算方程并无明显差异,而重度肾衰竭患者Cys-eGFR估算方程的AUCROC高于Scr-eGFR估算方程。(4)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参考值相比较,各CKD分期均无明显差异的eGFR评估方程有:基于Scr的改良MDRD方程和基于Cys-C的Arnal-Dade方程。结论改良MDRD方程(或简化MDRD方程)和Arnal-Dade方程更适于国内心血管病患者eGFR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首次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海悦 余安妮 +1 位作者 游翠玉 张迪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首次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7月—2023年6月使用美罗培南治疗并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病史资料。测定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首次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7月—2023年6月使用美罗培南治疗并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病史资料。测定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并确定靶标。根据监测结果分为达标组(2.0~16.0 mg·L^(-1))和未达标组(低浓度组<2.0 mg·L^(-1)或高浓度组>16.0 mg·L^(-1))。对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与达标组进行相关变量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24例,其中血药谷浓度达标者189例,达标率58.33%,未达标者135例(低浓度组86例,高浓度组49例),未达标率41.67%。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组与达标组相比,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颅脑疾病是美罗培南浓度偏低的危险因素(P<0.05),颅脑损伤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无颅脑损伤者;胱抑素-C是2组患者中美罗培南浓度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高浓度组与达标组比较,美罗培南日剂量及降钙素原是美罗培南血药浓度偏高的危险因素(P<0.05),而肾小球滤过率是2组患者中美罗培南浓度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颅脑疾病是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偏低的危险因素,而美罗培南日剂量、降钙素原是美罗培南稳态血药谷浓度偏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浓度不达标 颅脑损伤 肾小球滤过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SPECT肾动态显像GFR正常值的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旭初 王荣福 +3 位作者 赵光宇 李全忠 张春丽 赵文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并比较其差异。方法50名正常志愿者根据年龄(20~29岁,n=14;30~39岁,n=10;40~49岁,n=14;50岁以上,n=12)分为4组,均接受MPR型SPECT肾动态显...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并比较其差异。方法50名正常志愿者根据年龄(20~29岁,n=14;30~39岁,n=10;40~49岁,n=14;50岁以上,n=12)分为4组,均接受MPR型SPECT肾动态显像,分别测量其分肾GFR值及总肾GFR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与采用GEStarcom400AC/T型SPECT对33名正常志愿者(20~29岁,n=6;30~39岁,n=11;40~49岁,n=7;50岁以上,n=9)行肾动态显像的分肾GFR值及总肾GFR值进行比较。结果MPR型单探头SPECT行肾动态显像的50名正常志愿者分组后所得的分肾GFR值分别为(51.03±11.12)ml、(48.44±11.13)ml、(47.79±7.71)ml、(46.54±12.28)ml,分肾总平均值为(48.51±10.50)ml,组内总肾GFR值分别为(102.13±18.33)ml、(96.62±19.90)ml、(95.54±13.04)ml、(92.85±22.83)ml,总肾GFR总平均值(97.04±18.16)ml;与Starcom400AC/T型SPECT所测定的相应组别分肾GFR值[(57.92±9.03)ml、(57.34±10.33)ml、(55.30±8.51)ml、(44.12±7.94)ml]、分肾总平均值[(52.92±10.61)ml],组内总肾GFR值[(115.86±16.51)ml、(113.14±17.71)ml、(110.54±11.13)ml、(88.12±14.41)ml],总肾GFR总平均值[(105.63±18.72)ml]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型号的SPECT的GFR正常值不同,不同型号的SPECT应建立本机肾动态显像GFR正常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警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京阳 刘磊 +2 位作者 耿金 柳力敏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0-744,共5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相互关系,探讨eGFR(estimated GFR)作为DR预警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1613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相互关系,探讨eGFR(estimated GFR)作为DR预警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1613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参与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生物化学和眼部检查。DR由眼科医师通过眼底镜检查和眼底照相确诊。通过易尔统计分析软件评估DR与eGFR之间的关系。结果 1613例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为34.10%(550例)。将有无DR的患者分组比较,DR组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年龄、DM病程、DM家族史、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收缩压、eGFR、血清肌酐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M病程、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eGFR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eGFR与DR呈负相关。经调整后的饱和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当eGFR<99.4 mL·min-1时,糖尿病患者患DR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 eGFR与DR负相关,eGFR为99.4 mL·min-1是预测DR发生的关键点。检测和评价这一因素对于DR的早期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eGFR的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变化及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晏丕军 张志红 +3 位作者 徐勇 万沁 马红艳 何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胱抑素C(Cys-c)的关系。方法 1 064例T2DM患者,根据e GFR值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77例)、肾功能轻度减退组(238例)和肾功能中重度减退组(249例),酶法测定血... 目的探讨不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胱抑素C(Cys-c)的关系。方法 1 064例T2DM患者,根据e GFR值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77例)、肾功能轻度减退组(238例)和肾功能中重度减退组(249例),酶法测定血清TBIL水平,分析血清TBIL水平与Cys-c、e GFR和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肾功能中重度减退组和肾功能轻度减退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肾功能中重度减退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肾功能轻度减退组(P<0.01)。T2DM伴肾功能减退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e GF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明显正相关性,与病程、收缩压(SBP)、脉压(PP)、血肌酐(Scr)、Cys-c和血尿素氮(BUN)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校正病程、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T2DM伴肾功能减退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Cys-c仍呈明显负相关性(P<0.01)。性别、BMI、病程、e GFR、PP和HDL-C是影响T2DM伴肾功能减退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低TBIL组血清Cys-c水平、肾功能中重度减退人数和肾功能减退人数均明显高于高TBIL组,而e GFR明显低于高TBIL组(P<0.01)。结论 TBIL与血清Cys-c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尤其是肾功能下降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估肾小球滤过率 总胆红素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肾动态+GFR显像的影响因素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杜晓光 谢新立 +3 位作者 王卓 刘爱卿 许莎莎 程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17-721,725,共6页
目的:分析肾动态+GFR检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查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 653例肾动态+GFR检查中导致596例患者(对照组)复查的原因,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并改进措施,对此后12 960例检查中导致374例患者(观察组... 目的:分析肾动态+GFR检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查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 653例肾动态+GFR检查中导致596例患者(对照组)复查的原因,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并改进措施,对此后12 960例检查中导致374例患者(观察组)复查的原因再分析,观察总复查率、主要影响因素及受检者年龄段分布的变化。使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复查比率分别为6.17%(596/9 653)和2.89%(374/12 9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2,P<0.05);主要影响因素:患者因素、注射技术因素、综合评估与临床或其他诊断不符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21.43、8.65,P均<0.05),次要影响因素:显像剂、采集处理、设备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0.05、0.46,P均>0.05);年龄段分布变化:婴幼儿、儿童患者数量增多,占比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0、202.25,P均<0.05)。结论 :肾动态+GFR检查灵敏度高,影响因素复杂,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对确保肾动态显像质量和保证GFR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对肾功能的作用
8
作者 冯宇旋 王金志 +7 位作者 李新成 张帅 高倩 王同生 毛毅敏 谢万木 翟振国 黄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评估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及BPA对肾功能的影... 目的评估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及BPA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行BPA治疗的143例CTEPH患者的临床信息、血流动力学指标、BPA术前1周内及术后48~72 h内的血肌酐浓度,对比每次BPA前后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变化,评估CIN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首次及末次BPA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血肌酐及eGFR变化。结果纳入115例CTEPH患者,共行BPA 192例次,其中男性88例次,女性103例次。每次BPA使用对比剂剂量为(145.58±47.26)mL。BPA术后共有12例患者发生13例次CIN,发生率为6.8%。CIN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肾功能与非CIN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_(2))在CIN患者中更低(58.58%±10.38%比66.15%±8.02%,P=0.002),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PH患者在不同频次的BPA治疗前后血肌酐及e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数次BPA治疗后,末次肾功能指标血肌酐[(78.09±18.760)μmol/L比(82.26±21.37)μmol/L,P<0.001]和eGFR[(86.08±21.22)mL/(min·1.73 m^(2))比(82.07±22.05)mL/(min·1.73 m^(2)),P=0.007]较基线值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BPA治疗CTEPH患者后可发生对比剂肾病,多次BPA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肾功能也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正常儿童GFR及校正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晓斐 赵瑞芳 +1 位作者 阮双岁 吴哈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肾脏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儿童GFR并校正以获得准确结果。方法 对99例(8周至12岁)肾功能正常的儿童实施^99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得GFR,经核医学侧位... 目的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肾脏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儿童GFR并校正以获得准确结果。方法 对99例(8周至12岁)肾功能正常的儿童实施^99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得GFR,经核医学侧位影像实测肾脏深度作衰减校正,得出校正GFR(cGFR),并作体表面积标准化。受检者根据年龄分为5组,分别为8周至1岁、1—2岁、2~3岁、5~10岁、10~12岁。结果 ①第1组:8周至1岁,GFR(704-10)mL/min,cGFR(84±10)mL/min;第2组:1~2岁,GFR(79±6)mL/min,cGFR(94±7)mL/min;第5组:2~3岁,GFR(85±5)mL/min,cGFR(98±4)mL/min;第4组:3~10岁,GFR(84±6)mL/min,cGFR(102±6)mL/min;第5组:10—12岁,GFR(86±7)mL/min,cGFR(105±6)mL/min。②每组GFR和cGFR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③GFR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各组值均偏高。④与Schwartz公式估算值eGFR相比,大年龄组的cGFR更与之接近。⑤GFR95%正常值范围:第1组:8周至1岁,GFR50~90mL/min,cG—FR60~104mL/min;第2组:1~2岁,GFR67~91mL/min,cGFR80—108mL/min;第3组:2—3岁,GFR75~95mL/min,cGFR90~106mL/min;第4组:3~10岁,GFR72~96mL/min,cGFR90—114mL/min;第5组:10—12岁,GFR72—100mL/min,cGFR93—117mL/min。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可获得儿童GFR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评估肾功能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疑诊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0
作者 袁宁朗 侯志辉 +4 位作者 尹卫华 孟庆超 安云强 刘辰月 吕滨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门诊疑诊冠心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出现斑块及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阻塞性CAD,≥50%狭窄)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无创影像学早期识别及风险分层(C... 目的:探讨门诊疑诊冠心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出现斑块及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阻塞性CAD,≥50%狭窄)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无创影像学早期识别及风险分层(CREATION-CHINA)队列中同时进行CACS及CCTA检查的患者(n=15976),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肾功能相关指标及冠心病危险因素。根据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公式估算eGFR,患者被分为正常组(eGFR≥90 mL/min/1.73 m^(2)),共7199例;轻度下降组(eGFR 60~<90 mL/min/1.73 m^(2)),共8152例;中重度下降组(eGFR<60 mL/min/1.73 m^(2)),共625例。分析并比较三组间的临床资料、CACS以及CCTA中斑块和阻塞性CAD比例的关系。结果:eGFR正常组的CACS中位数为0(0,11)分,轻度下降组中位数为0(0,22)分,中重度下降组中位数为0(0,78)分,三组间CAC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7.873,P<0.001)。三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出现率分别为57.0%、62.9%、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23,P<0.001)。三组中阻塞性CAD的出现率分别为28.6%、33.3%、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53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中重度下降(OR=1.279,P=0.016)是CCTA中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轻度下降(OR=1.195,P<0.001)和中重度下降(OR=1.662,P<0.001)均为CCTA中出现阻塞性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疑诊冠心病患者eGFR下降与CACS增加以及CCTA中冠状动脉斑块和阻塞性CAD发生概率增加相关。随着eGFR的下降,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呈现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经典化学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林桐 陶怡 +2 位作者 金诗炜 孙淼 糜坚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经典化学治疗(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21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首次确诊为MM的患者的资料。以2021年1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经典化学治疗(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21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首次确诊为MM的患者的资料。以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68例MM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41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MM经典化疗[PAD方案(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P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试验组在经典化疗前进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频率根据患者M蛋白清除率决定,标准为置换后血浆M蛋白水平下降超过40%,共置换1~3次。2个化疗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游离轻链差值(free light chain difference,dFL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肾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dF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cr水平降低[67.00(54.00,75.00)μmol/L vs 77.50(63.00,94.00)μmol/L,P=0.011],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升高[97.80(92.80,101.30)mL/(min·1.73 m^(2))vs 85.80(61.35,95.35)mL/(min·1.73 m^(2)),P<0.00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MM相关重度肾损伤[eGFR<50 mL/(min·1.73 m^(2))]的例数分别为41例和28例;治疗后对照组肾脏反应达完全缓解[eGFR≥60 mL/(min·1.73 m^(2))]为8例(19.51%),试验组12例(42.86%),肾脏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疗程后临床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76.47%和92.68%,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经典化疗可在短时期内显著降低MM患者血清Scr水平,提高其eGFR,一定程度上改善MM相关的肾功能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浆置换 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V/eGFR对对比剂肾病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河 张丰富 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评估对比剂用量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比值(V/eG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和近期(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 目的:评估对比剂用量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比值(V/eG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和近期(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计算所有患者eGFR值,通过ROC曲线确立V/eGFR对CIN的预测价值,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CIN风险。结果:所有患者CIN发生率为11.6%(25例),V/eGFR是CIN显著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当V/eGFR〉2.45时与CIN及住院期间不良预后密切相关(OR=4.15,95%CI:1.19~13.56,P=0.02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V/eGFR〉2.45是急诊PCI术后发生CIN和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最佳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对比剂用量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评估危重患者肾功能的精确度与准确度
13
作者 曾汉杰 黄敏 +2 位作者 张倩 朱冬梅 周苏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比较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美国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简化(aMDRD)公式、Cockcroft-Gault(G-C)公式、梅奥诊所二次(MCQ)公式及柏林倡议研究(BIS)公式,在评估危重症患者肾脏功能中的表现并探讨临床应用中最适合... 目的比较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美国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简化(aMDRD)公式、Cockcroft-Gault(G-C)公式、梅奥诊所二次(MCQ)公式及柏林倡议研究(BIS)公式,在评估危重症患者肾脏功能中的表现并探讨临床应用中最适合的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症患者,分别采用CKD-EPI公式、aMDRD公式、C-G公式、MCQ公式及BIS1公式与24 h肌酐清除率(CrCl_(24h))进行比较,分析各个公式在入院48 h内评估危重症患者肾功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共534例患者纳入研究。(1)aMDRD公式的偏倚最小(3.91),5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公式的准确度均较低,分别为44.4%、42.9%、63.1%、44.9%和54.9%。(2)CKD-EPI公式、aMDRD公式、C-G公式、MCQ公式、BIS1公式对患者肾功能的分级与CrCl_(24h)的一致性加权κ值分别为0.464、0.555、0.403、0.405、0.159(P<0.001)。CKD-EPI公式倾向于高估肾功能中至重度下降患者的分级,低估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分级。aMDRD公式、MCQ公式、BIS1公式均倾向于高估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分级,低估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分级。C-G公式倾向于低估肾功能正常及肾功能轻至中度下降患者的分级。(3)对于肾功能明显下降的患者[CrCl_(24h)≤60 mL/(min·1.73 m^(2))],C-G公式的eGFR值最低,BIS1公式的eGFR值最高。对于肾功能正常至中度下降的患者[60 mL/(min·1.73 m^(2))24h≤130 mL/(min·1.73 m^(2))],C-G公式的eGFR值依然最低,而MCQ公式的eGFR值最高。对于肾功能亢进的患者[CrCl_(24h)>130 mL/(min·1.73 m^(2))],BIS1公式的eGFR值最低,aMDRD公式的eGFR值最高。(4)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CrCl_(24h)≤60 mL/(min·1.73 m^(2))]或肾功能亢进[CrCl_(24h)>130 mL/(min·1.73 m^(2))]时,CKD-EPI及MCQ公式准确度下降。aMDRD公式的准确度随患者肌酐清除率升高而增加。C-G公式呈现出与aMDRD公式相反的变化趋势。BIS1公式则在所有分组中准确度均较低。(5)5种eGFR公式诊断肾功能亢进(ARC)的最佳临界值[mL/(min·m^(2))]分别为eGFRCKD-EPI:91.15,eGFRaMDRD:99.84,eGFRC-G:76.27,eGFRMCQ:100.87,eGFRBIS1:82.36。结论5种eGFR公式的精确度及准确度均较低,或不建议用于危重症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收集24 h尿液计算肌酐清除率仍然是评估危重患者肾功能的必要方法。在入ICU早期无CrCl_(24h)时,eGFR公式的截断值可用于早期识别ARC,aMDRD公式可用于粗略估算危重症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24 h肌酐清除率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电解质联合GFR评估方程对预测重度梗阻性肾损害预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小杰 李友芳 +2 位作者 张栋 王茜 张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337-1341,134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电解质联合肾小球过滤率(GFR)评估方程对重度梗阻性肾损害预后作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石性梗阻性肾损害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损伤状况分为轻中度37例,重度3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研究血清电解质联合肾小球过滤率(GFR)评估方程对重度梗阻性肾损害预后作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石性梗阻性肾损害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损伤状况分为轻中度37例,重度3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离受试者晨起空腹血清,采用Olympus AV64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电解质及受试者相关指标;所有受试者采用Scr-CysC GFR评估方程计算GFR评分。分析术后不同预后结局重度梗阻性肾损害患者血钠(Na^+)、血钾(K^+)浓度及GFR评分;绘制重度梗阻性肾损害患者预后指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血清Na^+、K^+浓度、GFR评分及三者联合对重度梗阻性肾损害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术前1 d血清尿微量白蛋白(UmAb)、抑胱素(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水平及血钠、血钾浓度依次升高,GFR评分依次降低(P<0.05);术后1个月血钠、血钾浓度依次升高,GFR评分依次降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个月,轻度组、重度组患者血钠、血钾浓度降低,GFR评分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重度梗阻性肾损害患者血清血钠、血钾浓度显著增加,GFR评分显著降低(P<0.05)。ROC结果显示,Na^+浓度、K^+浓度、GFR评分三者联合检测对重度肾损害患者预后结局预测ROC曲线的AUC为0.936,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96、0.815、0.810)。结论:重度梗阻性肾损害患者血钠浓度、血钾浓度均升高,GFR评分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重度梗阻性肾损害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 肾损害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冠脉钙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麦培彪 黄晟文 +2 位作者 张坤 伍卫 罗年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5,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冠脉钙化(CAC)的相关性,以及对CAC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早期CKD患者391例,收集一般...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冠脉钙化(CAC)的相关性,以及对CAC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早期CKD患者391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结果、冠脉CTA检查结果。根据冠脉钙化积分(CACS)将患者分为非冠脉钙化组(CACS=0分)184例,冠脉钙化组(CACS>0分)207例;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三组,即白蛋白<35 g/L组(30例)、35 g/L≤白蛋白<40 g/L组(198例)、白蛋白≥40 g/L组(163例)。首先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血清白蛋白对早期CKD患者CAC的影响,其次对不同CAC程度患者中进行组内差异性分析、组间多重比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冠脉钙化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冠脉钙化组(P<0.05)。在早期CKD患者中血清白蛋白水平与CACS呈负相关(P<0.01),即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CAC程度越严重。【结论】在早期CKD患者中,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CAC发生率越高。并且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CAC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钙化 血清白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肾上腺醛固酮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钰朋 耿茜茜 +6 位作者 火睿 孙侃 常向云 李军 朱凌云 董玉洁 罗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0-1486,共7页
背景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 背景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协助鉴别APA。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APA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P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收集2012—2022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病理回报为单侧肾上腺肿物患者493例,根据APA和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诊断标准,最终纳入APA组155例,无功能腺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113例。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资料等。按照GFR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GFR与APA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准度,Hosmer-Lemeshow检测模型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与临床获益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按照GF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Q1~Q4组),Q1组:≥107.4 mL·min^(-1)·(1.73 m^(2))^(-1)(n=67),Q2组:99.7~107.3 mL·min^(-1)·(1.73 m^(2))^(-1)(n=67),Q3组:88.6~99.6 mL·min^(-1)·(1.73 m^(2))^(-1)(n=67),Q4组:≤88.5 mL·min^(-1)·(1.73 m^(2))^(-1)(n=67),各组APA发生率分别为47.8%(32/67)、53.7%(36/67)、58.2%(39/67)、71.6%(48/67)。Logistic回归趋势性检验提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60mmHg(OR=5.209,95%CI=2.531~10.720)、高血压病程≥59个月(OR=4.326,95%CI=1.950~9.595)、血钾<3.25 mmol/L(OR=4.714,95%CI=2.046~10.860)、GFR[Q4组:≤88.5 mL·min^(-1)·(1.73 m^(2))^(-1)](OR=4.106,95%CI=1.492~11.300)、基础血浆醛固酮>13.42 ng/dL(OR=8.756,95%CI=4.320~17.749)为A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根据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6),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898,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χ^(2)=14.059,P=0.080)。预测概率阈值在0.10~0.90时该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能。结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基于收缩压、高血压病程、血钾、GFR四分位分组、基础血浆醛固酮5种因素构建的APA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识别APA,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肾小球滤过率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脂滴包被蛋白2在预测糖尿病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蕊 于心 +6 位作者 石彩凤 秦松言 方奕 何爱琴 吴小梅 杨俊伟 周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2-889,共8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脂滴包被蛋白2(PLIN2)的表达变化能否预测糖尿病肾脏病(DKD)肾功能的减退,以及PLIN2促进DKD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12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和51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脂滴包被蛋白2(PLIN2)的表达变化能否预测糖尿病肾脏病(DKD)肾功能的减退,以及PLIN2促进DKD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12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和51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采用简化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获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斜率,Spearsman相关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预测PLIN2与DKD患者肾功能减退的关系。体内实验采用BKS-db/db小鼠和链脲佐菌素构建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体外实验采用葡萄糖处理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PLIN2 siRNA或过表达质粒。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LIN2表达,油红染色检测脂滴蓄积,细胞实时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线粒体氧消耗率(OCR)。结果:DKD患者肾小管中的PLIN2表达水平较对照显著升高。随访24 (12,39)个月,DKD患者的eGFR斜率为-7.42(-19.77,-2.09) mL/(min·1.73 m^(2)·year)。基线时肾小管PLIN2阳性面积百分比的增大与随访期内eGFR斜率的变化显著相关[风险比(HR)=1.90,95%置信区间(CI):1.00~3.58],提示肾小管PLIN2预测DKD肾功能减退的价值。糖尿病小鼠模型肾小管中的脂滴和PLIN2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葡萄糖处理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脂滴蓄积和PLIN2表达增多。干扰PLIN2显著缓解葡萄糖引起的脂滴蓄积;反之,过表达PLIN2加重葡萄糖引起的脂滴蓄积。葡萄糖处理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OCR的下降在干扰PLIN2后得到缓解;然而,过表达PLIN2直接造成线粒体OCR降低。结论:肾小管PLIN2能预测DKD患者肾功能的减退。PLIN2抑制线粒体有氧呼吸,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脂滴蓄积和DK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脂滴包被蛋白2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斜率 脂滴 氧消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永斌 田子健 +3 位作者 张志鹏 王劲夫 刘明 张亚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肾功能分为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组(29例)和非DGF组(88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同种异体肾移植受...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肾功能分为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组(29例)和非DGF组(88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发生DGF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对早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117例肾移植受者,47例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29例术后发生DGF,DGF组中83%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高于非DGF组中的74%(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GF组供者体质量指数(BMI)、终末血清肌酐(Scr),受者术前BMI、血糖、甘油三酯水平、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比例均高于非DGF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者Scr水平高、受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受者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是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受者术前合并代谢综合征是同种异体肾移植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关策略以减少DGF和其他与代谢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代谢综合征 肥胖 血糖 血脂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血清肌酐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压分层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永刚 吴寿岭 +8 位作者 张金凤 陈朔华 王丽文 杨凯 熊海亮 高明 姜春宇 刘业强 张艳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分层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06年7月-2007年10月参加健康查体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948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队列,随访(8.6±4.0)年。依据基线血压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分层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06年7月-2007年10月参加健康查体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948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队列,随访(8.6±4.0)年。依据基线血压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血压升高(收缩压120~130 mmHg、舒张压<80 mmHg)、高血压1级[收缩压130~140 mmHg和(或)舒张压80~90 mmHg]、高血压2级[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4组。比较各组人群的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密度。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压对糖尿病人群肾功能的影响,采用多变量时间依赖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并排除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CVD)、基线服用降压药和基线服用降糖药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1)在基线水平,高血压1级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高于正常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至随访结束时,发生CKD 2294例,其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1117例,尿蛋白1575例,高血压1级组CKD的发病密度为39.4/千人年,eGFR下降发病密度为16.3/千人年,尿蛋白发病密度为25.5/千人年,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1)。(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正常血压比较,高血压1级可使糖尿病人群发生CKD的风险增加29%(HR=1.29,95%CI 1.09~1.52)、eGFR下降的风险增加40%(HR=1.40,95%CI 1.08~1.80)。结论高血压1级(≥130/80 mmHg)即可增加糖尿病人群发生CKD和eGFR下降的风险,且eGFR下降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1级 肾损伤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