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PECH and GAP
1
作者 SONG Xiao-qing ZHOU Ji-yi +2 位作者 WANG Wen-hao WANG Jian-wei BAI Sen-hu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功能材料 耐高温材料 化学性质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temperature strain glass in Ti–Au and Ti–Pt based shape memory alloys 被引量:1
2
作者 Shuai Ren Chang Liu Wei-Hua W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Strain glass is a frozen short-range strain ordered state found in shape memory alloys recently, which exhibits novel properties around the ideal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_(0). However, the T_(0) of current strai... Strain glass is a frozen short-range strain ordered state found in shape memory alloys recently, which exhibits novel properties around the ideal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_(0). However, the T_(0) of current strain glass systems is still very low, limit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two new strain glass systems with relatively high T_(0). In Ti_(50)Au_(50-x)Cr_(x) alloys, the strain glass appears at x = 25, and exhibits a T_(0) of 251 K, while in Ti_(50)Pt_(50-y)Fey alloys, the strain glass takes place at y = 30, and shows a T_(0) of 272 K. Both of them are comparable with the highest T_(0) value reported so far. Moreover, the phase diagrams of main strain glass systems in Ti-based alloys were summari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host alloy on the T_(0) of the strain glass is limited. This work may help to design new strain glass systems with higher T_(0) above ambient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memory alloys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strain glass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3
作者 杨沛文 张东 +1 位作者 杨小平 李刚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基于双马树脂固化反应机理,采用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分别开发了双马预聚与交联模拟程序,以两步法构建了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分子动力学(MD)模型,并对其模型结构、热机械性能与树脂刚度进行了预测。双马树脂在预聚和交联过程的固化反应转化率... 基于双马树脂固化反应机理,采用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分别开发了双马预聚与交联模拟程序,以两步法构建了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分子动力学(MD)模型,并对其模型结构、热机械性能与树脂刚度进行了预测。双马树脂在预聚和交联过程的固化反应转化率以及固化模型密度均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证明了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固化反应;同时,从树脂前驱体到预聚体再到交联模型的模拟固化过程中,树脂模型从高黏性液体状态逐渐向高密度网络结构的固体聚合物状态转变,验证了固化程序的合理性;基于双马树脂固化模型的密度、体积变化率和弹性刚度矩阵预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杨氏模量与实验结果接近,证实了此双马树脂模型的可靠性及对双马树脂体系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双马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动态原位固化程序 转化率 玻璃化转变温度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种类对不同结构橡胶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Ⅲ)
4
作者 史浩楠 赵永健 +1 位作者 温新龙 史新妍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选用具有极性差异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为基体胶,分别添加等量的微米碳球(CMSs)、二氧化硅气凝胶(SA)、碳纳米管(CNTs)、纳米碳球(CNOs),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仪、低温脆性试验机对不同种类填料填充硫化胶低... 选用具有极性差异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为基体胶,分别添加等量的微米碳球(CMSs)、二氧化硅气凝胶(SA)、碳纳米管(CNTs)、纳米碳球(CNOs),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仪、低温脆性试验机对不同种类填料填充硫化胶低温性能进行表征,3种测试仪器表征的低温性能分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低温回缩10%对应温度(T_(R10))以及脆性温度(T_(b))。结果表明,填料种类对极性胶NBR的T_(g)、T_(b)影响较大,对非极性胶NR的T_(g)、T_(b)影响较小。除SA因其独特的隔热性能影响外,其他填料填充后试样的T_(g)和填料与基体胶相互作用趋势相同。CMSs填充到NR和NBR基体后可改善试样的T_(b)。填料种类的变化对NR、NBR的T_(R10)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 低温回缩温度 低温脆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机械分析仪(DMA)表征无铅兼容覆铜板Tg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晨光 黄伟壮 《印制电路信息》 2015年第8期42-44,48,共4页
DSC为业界评判覆铜板材料Tg的通用方法,但随着无铅覆铜板产品中填料比例增加和交联固化度提高,DSC法Tg曲线存在拐点不明显导致结果不准确问题。通过对比DMA与DSC测试原理和DMA法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含填料、PN固化的无铅兼容覆铜... DSC为业界评判覆铜板材料Tg的通用方法,但随着无铅覆铜板产品中填料比例增加和交联固化度提高,DSC法Tg曲线存在拐点不明显导致结果不准确问题。通过对比DMA与DSC测试原理和DMA法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含填料、PN固化的无铅兼容覆铜板采用DMA测试Tg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更好,更能准确地表征板材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机械分析仪 差示扫描量热仪 无铅兼容覆铜板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DDM/DDS交联环氧树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伟帅 王建 +4 位作者 苗瑞珍 康志鹏 荆兴斌 付一政 刘亚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醚(TGDDM)与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交联过程中结构与能量的变化情况,预测了交联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体积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醚(TGDDM)与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交联过程中结构与能量的变化情况,预测了交联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体积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使得TGDDM/DDS体系密度增大,结构堆积更加紧密,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力增大,总能量减小,反应过程放热,通过温度-比体积曲线得到了交联体系的Tg约为527.9K,与实验值538.9K较为吻合,交联显著增强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而高温环境会引起树脂力学性能的下降,通过径向分布函数g(r)揭示了温度对交联环氧树脂结构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交联 径向分布函数 玻璃化转变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增韧材料加工模垢收集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梦可 吴晓兰 张鹏程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2期19-23,共5页
针对PMMA增韧材料容易产生模垢,影响汽车灯具生产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垢收集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观察不同剪切速率下模垢的析出情况,并通过Py-GCMS方法检验模垢成分。此外,选用了2种增韧的PMMA材料,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研究材... 针对PMMA增韧材料容易产生模垢,影响汽车灯具生产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垢收集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观察不同剪切速率下模垢的析出情况,并通过Py-GCMS方法检验模垢成分。此外,选用了2种增韧的PMMA材料,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研究材料自身特性对模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艺角度,由于剪切生热,剪切速率越高则温度越高,对应产生的模垢析出物也越多;从材料配方角度,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相同剪切速率下产生的温度升高越低,模垢产生也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垢 剪切速率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Tg低ε_r覆铜板问世
8
作者 辜信实 江恩伟 《印制电路信息》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阐述了制造高玻璃化温度(Tg)、低介电常数(εr)覆铜板的技术关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产品 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关键词 玻璃化温度 tg 介电常数 εr 覆铜板 高频电路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变温-缓苏干燥工艺优化及蛋白结构研究
9
作者 张亮 崔燕 +4 位作者 邵兴锋 宣晓婷 董翼飞 沈佳峰 凌建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5-174,共10页
为提升稻谷干燥品质,本实验以籼粳杂交稻为对象,通过爆腰率、整精米率、能耗、干燥时间进行评价,结合单因素、响应面分析优化干燥工艺;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手段,探究了变温-缓苏干燥对籼粳杂交稻蛋... 为提升稻谷干燥品质,本实验以籼粳杂交稻为对象,通过爆腰率、整精米率、能耗、干燥时间进行评价,结合单因素、响应面分析优化干燥工艺;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手段,探究了变温-缓苏干燥对籼粳杂交稻蛋白结构及热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变温-缓苏干燥(变温区间30~60℃)在升温温度5℃、风速1 m/s、缓苏比0.6条件下可使稻谷始终保持在玻璃态,干燥后的爆腰率和整精米率比恒温组(60℃)分别降低79.89%和提高39.54%。在此条件下稻谷蛋白质发生极性减弱、分子间聚集现象,提高了蛋白质热稳定性,α-螺旋含量由16.21%提升至17.64%;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变温-缓苏干燥未对蛋白质表面结构造成明显影响。实验探究并验证了杂交稻谷变温-缓苏干燥机制,为杂交稻谷高品质干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变温干燥 缓苏 玻璃化转变 蛋白结构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果粉的水分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颖钿 黄世鑫 +5 位作者 郑斯文 朱焱宗 王凯 刘旭炜 赵雷 胡卓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6-241,共6页
以龙眼果粉为对象,利用静态测量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湿等温线,探究在不同含水率下龙眼果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并通过数学方程计算其热力学特性参数,以揭示龙眼果粉的水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龙眼果粉的吸湿等温线为... 以龙眼果粉为对象,利用静态测量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湿等温线,探究在不同含水率下龙眼果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并通过数学方程计算其热力学特性参数,以揭示龙眼果粉的水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龙眼果粉的吸湿等温线为Ⅲ型等温线,Peleg模型是龙眼果粉吸湿等温线的最佳拟合模型。在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_(w))>0.69时,龙眼果粉水分吸附量显著增加,导致糖类晶体结构消失。龙眼果粉的吸附过程符合熵焓互补理论,其吉布斯自由能为1586.6 J/mol>0,表明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控制龙眼果粉的吸附过程。干基含水率从0.054 g/g上升到0.350 g/g时,龙眼果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起始点从14.6℃降低至-26.5℃,其终点从39.1℃下降至-5.8℃。25℃下龙眼果粉的理论最佳贮藏A_(w)为0.086,对应的干基含水率为0.0495 g/g。该研究结果可为龙眼果粉贮藏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粉 吸附等温线 玻璃化转变温度 状态图 热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态液氮速冻对蓝莓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碧飞 李洋 胡泽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232,共8页
以‘北村’蓝莓为研究对象,构建蓝莓的状态图确定其特征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在此基础上以蓝莓T_(g)’为冻结终点,对蓝莓进行超低温冰箱冷冻(-80℃)(记为RF-80℃组)、液氮浸渍速冻(-80、-100、-120℃)(记为LN-80℃、LN-100℃、LN-120... 以‘北村’蓝莓为研究对象,构建蓝莓的状态图确定其特征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在此基础上以蓝莓T_(g)’为冻结终点,对蓝莓进行超低温冰箱冷冻(-80℃)(记为RF-80℃组)、液氮浸渍速冻(-80、-100、-120℃)(记为LN-80℃、LN-100℃、LN-120℃组)处理,测定冷冻曲线、汁液流失、硬度、营养物质含量、细胞膜完整性、酶活性、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液氮速冻结合T_(g)’对蓝莓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T_(g)’为-52.55℃;与RF-80℃组相比,液氮速冻蓝莓的品质保持效果更佳,液氮速冻蓝莓的冷冻时间显著缩短,果实解冻后汁液流失减少,硬度保持得更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花青素含量与鲜果更接近;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更低,细胞膜的完整性破损程度更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更低;微观结构的紧密型和完整性更强。液氮速冻的环境温度越低,冷冻效果越好,LN-120℃处理将冷冻蓝莓的品质劣化降至最低。综上所述,液氮速冻能够显著提高冷冻速率,结合T_(g)’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冷冻蓝莓品质,研究结果可为蓝莓冷冻加工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玻璃化转变温度 液氮速冻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羟基苯乙烯衍生物及其共聚物的制备与成膜性能
12
作者 廖耘皎 张睿杰 +2 位作者 王雨楠 张凯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45,共10页
聚对羟基苯乙烯成膜树脂因其优异的抗刻蚀能力和良好的深紫外透过率被广泛用于光刻技术,然而,其衍生物聚对叔丁氧酰氧基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成膜性较差,导致其在光刻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引入刚性结构3-羟基-1-... 聚对羟基苯乙烯成膜树脂因其优异的抗刻蚀能力和良好的深紫外透过率被广泛用于光刻技术,然而,其衍生物聚对叔丁氧酰氧基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成膜性较差,导致其在光刻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引入刚性结构3-羟基-1-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HADMA)来探究刚性结构及含量对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成膜性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证明了共聚物的合成。进一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仪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热性能,利用流变仪、台阶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讨论了刚性结构对材料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ADMA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111.7℃提升至132.4℃,聚合物膜开裂和孔洞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表面粗糙度保持在2nm内,证明引入刚性结构3-羟基-1-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能有效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成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羟基苯乙烯 共聚物 玻璃化转变温度 成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用量对不同橡胶低温性能的影响(Ⅰ)
13
作者 史浩楠 赵永健 +1 位作者 温新龙 史新妍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12-118,共7页
选用极性与饱和度不同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活氯型丙烯酸酯(ACM)4种橡胶为基体胶,炭黑N550用量采用0、10、30、50、70份,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仪、低温脆性试验机对不同用量炭黑填充... 选用极性与饱和度不同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活氯型丙烯酸酯(ACM)4种橡胶为基体胶,炭黑N550用量采用0、10、30、50、70份,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仪、低温脆性试验机对不同用量炭黑填充硫化胶低温性能进行表征,3种测试仪器表征的低温性能分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回缩10%对应温度(TR10)以及脆性温度(Tb)。结果表明,极性胶NBR、ACM的T_(g)、T_(R10)随炭黑用量增加变化幅度较大,而非极性胶NR、EPDM的T_(g)、T_(R10)变化较小,与结合胶含量成正相关;虽然NBR和ACM存在饱和性差异,但两者的T_(g)、T_(R10)变化幅度相近。同样的,NR和EPDM也表现出相同规律,说明橡胶的饱和性对橡胶的Tg与TR10影响无关联。炭黑填充量对橡胶Tb的影响规律因橡胶种类的差异而表现出多元化,与结合胶含量无关,且与橡胶的极性和饱和性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其中EPDM橡胶表现出了最低的脆性温度,且远低于其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 低温回缩温度 低温脆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粒径对不同橡胶低温性能的影响(Ⅱ)
14
作者 史浩楠 赵永健 +1 位作者 温新龙 史新妍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
选用极性与饱和度不同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活氯型丙烯酸酯(ACM)4种橡胶为基体胶,分别填充30份的不同粒径炭黑N774、N550、N234,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机、低温脆性试验机来完成不... 选用极性与饱和度不同的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活氯型丙烯酸酯(ACM)4种橡胶为基体胶,分别填充30份的不同粒径炭黑N774、N550、N234,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低温回缩试验机、低温脆性试验机来完成不同炭黑粒径填充各种橡胶的低温性能的表征,3种测试仪器表征的低温性能分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回缩10%对应温度(TR10)以及脆性温度(T_(b))。结果表明,不同炭黑粒径下极性胶NBR、ACM的T_(g)变化幅度较大,非极性胶NR、EPDM的T_(g)变化较小,与结合胶含量成正相关;虽然NBR和ACM存在饱和性差异,但两者的T_(g)变化幅度相近,NR和EPDM间的T_(g)变化幅度也相近,橡胶的饱和性对橡胶T_(g)影响无关联。炭黑粒径对不同结构橡胶的TR10影响微弱。极性胶的T_(b)更容易受到炭黑粒径的影响,而T_(b)的变化规律与橡胶的饱和性差异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 低温回缩温度 低温脆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高温热老化反应对器件功率循环寿命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作艺 严雨行 +4 位作者 邓二平 莫申扬 吴立信 吴天华 黄永章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8-866,872,共10页
分立器件主要使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以保护芯片免受机械损伤和环境腐蚀,但环氧树脂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器件的性能。因此,一般要求器件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SiCMOSFET分立器... 分立器件主要使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以保护芯片免受机械损伤和环境腐蚀,但环氧树脂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器件的性能。因此,一般要求器件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SiCMOSFET分立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功率循环试验深入探究高温存储对器件功率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存储后器件的寿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通过对高温存储前后环氧树脂材料进行热机械分析,发现环氧树脂材料的热稳定性经高温存储后得到增强。最后,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深入分析高温存储对器件芯片表面应变及键合线应变的影响,发现高温存储后器件芯片表面应变及键合线应变变小,解释了高温存储对器件寿命提升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循环寿命 SiCMOSFET分立器件 环氧树脂 高温存储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门钣金异响解决方法介绍与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迪航 袁一川 +2 位作者 郑海林 余汇青 程媛 《时代汽车》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汽车异响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文章从一个车门钣金异响的实例入手,对其异响来源,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及验证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主要探讨了钣金间隙中电泳涂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异响形成的影响,建立了振动力学模型,并对其从材料... 汽车异响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文章从一个车门钣金异响的实例入手,对其异响来源,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及验证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主要探讨了钣金间隙中电泳涂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异响形成的影响,建立了振动力学模型,并对其从材料机理上做出了解释。最终通过烘烤温度和时间的提升,提高了电泳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彻底消除了此类异响。文章提出的异响分析方法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涂层 玻璃化转变温度 钣金异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水性抗石击PVC涂料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中的应用
17
作者 叶海宝 《汽车零部件》 2024年第9期67-69,共3页
动力电池托盘作为动力电池的承载件,其结构的损坏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安全。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的防护问题,首先浅析了水性抗石击聚氯乙烯(PVC)涂料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针对水性抗石击PVC涂料的干燥速率、... 动力电池托盘作为动力电池的承载件,其结构的损坏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安全。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的防护问题,首先浅析了水性抗石击聚氯乙烯(PVC)涂料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针对水性抗石击PVC涂料的干燥速率、防火性能以及保温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将现有的水性抗石击涂料进行改良,不仅解决了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同时更大限度地提升了其防火特性以及保温性能,大大提升了新能源电池包的安全性能与防护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抗石击PVC涂料 防火性能 导热系数 玻璃化温度(tg) 环保型涂料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沥青胶结料车辙因子与流动行为因子研究
18
作者 田俊壮 王宇 +1 位作者 李雅鑫 牧仁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探明环氧树脂掺量对环氧沥青车辙因子与流变行为因子的影响规律,文章通过试验研究,对低掺量的环氧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探索,以EA/SBS改性沥青为对照组,系统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掺量下的改性沥青抗车辙性能与自愈合性能的变化规律。研... 为探明环氧树脂掺量对环氧沥青车辙因子与流变行为因子的影响规律,文章通过试验研究,对低掺量的环氧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探索,以EA/SBS改性沥青为对照组,系统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掺量下的改性沥青抗车辙性能与自愈合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环氧树脂与沥青的多层吸附增加了软沥青中非极性分子链的迁移率,环氧沥青的玻璃态转换温度随之逐渐降低,低温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形成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虽然降低了环氧沥青的自愈合性能,但提高了环氧沥青的弹性组分含量,从而赋予了环氧沥青更好的抗车辙性能,具有更加优异的耐久性和路用价值。考虑环氧沥青综合性能,建议使用90号沥青作为基质沥青,环氧树脂的掺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BS改性沥青 环氧树脂 玻璃态转换温度 自愈合性能 车辙因子 流动行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推进剂的玻璃化温度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子如 张腊莹 +1 位作者 衡淑云 康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9,共4页
评述了双基推进剂的分子结构松弛和玻璃化转变过程,简介了玻璃化转变过程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影响双基推进剂玻璃化温度测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动态热机械分析(DM A)测定的α松弛tanδ峰温为双基推进剂玻璃化温度的建议。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玻璃化温度 玻璃化转变 双基推进剂 动态热机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溶玉米蛋白膜的玻璃态转变及表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永馨 腾立军 边宝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2,共4页
醇溶玉米蛋白膜的差热分析(DTA)结果表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1℃,热分解温度为262℃。根据热重分析(TG),温度为81℃时,失重率为2.3%,主要是乙醇及水分子的蒸发。262~355℃为产品急剧分解阶段,与差热分析结果相吻合。电镜... 醇溶玉米蛋白膜的差热分析(DTA)结果表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1℃,热分解温度为262℃。根据热重分析(TG),温度为81℃时,失重率为2.3%,主要是乙醇及水分子的蒸发。262~355℃为产品急剧分解阶段,与差热分析结果相吻合。电镜扫描(SEM)结果表明高于玻璃化温度的薄膜热处理,能部分修饰表面缺陷。其次还讨论了薄膜形成条件对蛋白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玉米蛋白 玻璃化温度 形态结构 蛋白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