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聚维酮碘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牙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刘恩言 段丁瑜 +3 位作者 谢旭东 李灏来 李茂雪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9,共8页
目的评价1%聚维酮碘(PVP-I)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在Ⅰ/Ⅱ期A/B级牙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PVP-I漱口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在全口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RP)后,分别使用0.9%氯... 目的评价1%聚维酮碘(PVP-I)漱口水联合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在Ⅰ/Ⅱ期A/B级牙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PVP-I漱口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在全口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RP)后,分别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NaCl组)、0.12%复方氯己定漱口水(CHX组)、1%PVP-I漱口水(PVP-I组)漱口1周。在SRP治疗后1、4、12周检测受试者临床指标、龈上菌斑微生物组成、龈沟液炎症标志物含量以及患者报告结局。结果63例受试者完成随访,治疗后临床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炎症指标均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CHX组、PVP-I组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NaCl组,CHX组菌斑指数低于PVP-I组(P<0.05),其余临床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CHX组Shannon指数低于NaCl组(P<0.05),其余微生物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CHX组白细胞介素-10浓度高于NaCl组(P<0.05),其余炎症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I组口感、口腔味道方面评分最高。3组的牙面及黏膜染色均不明显。结论1%PVP-I漱口水联合SRP在短期内可有效减轻牙龈炎症,减少牙菌斑,改善临床症状。在疗效不明显劣于氯己定的同时,PVP-I漱口水患者接受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 聚维酮碘 龈上菌斑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付岚清 郝新宇 +1 位作者 钱文博 孙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影响NETs形成的因素。方法纳入Ⅲ~Ⅳ期牙周炎患者31例,初诊及基础治疗后6~8周,记录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影响NETs形成的因素。方法纳入Ⅲ~Ⅳ期牙周炎患者31例,初诊及基础治疗后6~8周,记录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CF内NET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龈下非附着菌斑中总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伴放线菌团聚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和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a)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C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分析NETs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基础治疗后,GCF内NETs水平,PLI、GI、PD、CAL等牙周临床指标,总菌、P.gingivalis、A.actinomycetemcomitans及P.intermedia数量,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GCF内NETs水平与PLI、GI、PD、CAL、TNF-α、IL-8水平,总菌和P.gingivalis数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础治疗能降低重度牙周炎患者GCF中的NETs水平,后者的形成可能与P.gingivalis数量和GCF中TNF-α、IL-8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基础治疗 龈沟液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3
作者 李垚 刘帅 刘志芳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88-794,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4年1~10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疾病分期分为轻度组(Ⅰ期、Ⅱ期)和重度组(Ⅲ期、Ⅳ期),每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菌群多样性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4年1~10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疾病分期分为轻度组(Ⅰ期、Ⅱ期)和重度组(Ⅲ期、Ⅳ期),每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16S ribosomal deoxyribonucleic acid,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龈沟液和唾液菌群多样性,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其与菌群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在轻度与重度龈沟液样本中共有1450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别有379个和381个独有OTUs;唾液样本中共有1403个OTUs,分别有365个和379个独有。轻度与重度组龈沟液、唾液标本多个菌群菌门、菌种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菌群的主要成分分析显示,轻度组与重度组在Bray-Curtis距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唾液标本隐藏真杆菌属水平、马氏棒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分别呈正负相关(P<0.05),且龈沟液标本相关系数高于唾液。结论:慢性牙周炎疾病严重程度与菌群群落结构组成变化有关,而与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变化无关;且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隐藏真杆菌属、马氏棒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龈沟液 菌群多样性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脾益肾方结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脾肾阳虚型)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影响观察
4
作者 蒋文卉 曹峥 李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扶脾益肾方结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脾肾阳虚型)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共计纳入10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脾肾阳虚型)患者(2020年1月—2024年1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 目的观察扶脾益肾方结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脾肾阳虚型)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共计纳入10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脾肾阳虚型)患者(2020年1月—2024年1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结合中药组,各组51例,单纯手术组患者均行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结合中药组患者采取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同时结合扶脾益肾方治疗,治疗及研究过程中单纯手术组患者脱落1例,结合中药组患者脱落2例,各组患者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与舌脉)积分变化、牙周指数变化及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浓度变化、咀嚼功能(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结合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单纯手术组更高,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主症、次症与舌脉)积分、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等牙周指数、龈沟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炎症因子浓度、咀嚼功能(咬合力和咀嚼效率)等指标比较,均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改善,而结合中药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均P<0.05;结合中药组与单纯手术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扶脾益肾方结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脾肾阳虚型)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降低患者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浓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牙周指数、咀嚼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治疗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牙周炎 脾肾阳虚型 扶脾益肾方 手工根面平整术 疗效 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浓度 牙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有机酸浓度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玉如 刘娟 +4 位作者 李文静 赵亦兵 李启强 路瑞芳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例全身及牙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位研究对象每象限选一颗磨牙或切牙的颊侧近中位点采集龈沟液,并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分离上清液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析其对牙周炎患病风险的预测能力,以及与牙周炎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37例牙周炎患者按分期32例为Ⅲ期和5例为Ⅳ期,按分级9名为B级和28名为C级。病例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龈沟液中甲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5.37(3.39,8.49) mmol/L vs. 12.29(8.35,16.57) mmol/L,P<0.001],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4.28,14.90) mmol/L vs. 2.71(0.00,4.25) mmol/L,P<0.001;2.63(0.47,3.81) mmol/L vs. 0.00(0.00,0.24) mmol/L,P<0.001]。B级和C级牙周炎龈沟液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袋内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浅袋,甲酸浓度随袋深的增加反而减少。丙酸(OR=1.51,95%CI:1.29~1.75)和丁酸(OR=3.72,95%CI:1.93~7.17)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而甲酸(OR=0.87,95%CI:0.81~0.93)则可能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丙酸(AUC=0.852,95%CI:0.805~0.900)、丁酸(AUC=0.889,95%CI:0.841~0.937)、甲酸浓度的倒数(AUC=0.844,95%CI:0.793~0.895)对牙周炎的患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甲酸浓度低于对照组,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甲酸浓度的倒数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具有良好预测效能;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则升高,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均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三种有机酸浓度随探诊深度而变化,但与牙周炎的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短链脂肪酸 龈沟液 分级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中MMP-2,9的量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悦 苟建重 +1 位作者 李昂 饶国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滤纸条的袋内取样法取40例患者40个牙位治疗前(BT组)、治疗后(AT组)的GCF样本,同时取40例健康人的40个牙位的GCF样本,用酶联免疫...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滤纸条的袋内取样法取40例患者40个牙位治疗前(BT组)、治疗后(AT组)的GCF样本,同时取40例健康人的40个牙位的GCF样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中的MMP2,9的水平。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GCF中MMP2,9的总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MMP2,9的总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前后GCF中MMP2与MMP9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GCF中MMP2,9的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降低,其水平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炎症程度,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2 9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机械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丁芳 孟焕新 +3 位作者 李启强 赵亦兵 冯向辉 张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纵向观察分析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内龈沟液中6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并分析检出率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试为评价牙周炎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一个微生物学手段。方法... 目的:纵向观察分析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内龈沟液中6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并分析检出率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间的关系,试为评价牙周炎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一个微生物学手段。方法:应用16S 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13名CP患者基线、牙周机械治疗后2周、2个月、4个月时以及11名健康对照者龈沟液中的6种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Bf,现已更名为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结果:CP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后2个月和4个月的菌斑指数(plag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疗后4个月比2个月有少量升高。CP组基线的6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CP组在治疗后2周、2个月、4个月3个时间点的Tf(42.1%、73.7%、70.2%)、Pg(47.4%、68.4%、77.2%)、Aa(15.8%、22.8%、7.0%)、Pn(38.6%、57.9%、64.9%)、Pi(15.8%、38.6%、42.1%)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f96.5%、Pg93.0%、Aa36.8%、Pn86.0%、Pi84.2%),而Fn的检出率则仅在治疗后2周减少明显(84.2%vs98.2%),在治疗后2个月(93.0%)和4个月(96.5%)略有回升,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被检致病菌在治疗后2个月检出率比2周时回升。结论:Tf、Pg、Aa、Pn、Pi等牙周致病菌的共同感染可能在CP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CP组在牙周机械治疗后牙周致病菌的变化早于临床指标的变化,治疗后2个月内即应开始定期复查复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龈沟液 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姹 徐燕 +1 位作者 李全利 孙晓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米诺环素凝胶和派丽奥的缓释性能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1位患者的2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①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米诺环素凝胶(实验组);②SRP+派丽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 目的评价并比较米诺环素凝胶和派丽奥的缓释性能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1位患者的2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①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米诺环素凝胶(实验组);②SRP+派丽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松动度(MOB)和龈沟液量4项临床指标;在牙周袋内用药后收集患牙龈沟液,测量牙周袋内的药物浓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周局部使用米诺环素凝胶后,第1天药物浓度为3.334 mg/L,以后释放速度逐渐下降,到第7天浓度为1.857 mg/L,使用派丽奥后,第1天的浓度为3.341 mg/L,到第7天降至0.714 mg/L,两种药物均可维持1周的有效药物浓度。结论米诺环素凝胶局部使用后可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在辅助治疗牙周炎方面与派丽奥有相同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龈沟液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炎、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及其与牙周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亚莉 陈曦 +2 位作者 张苏丽 刘利锋 赵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牙周炎和牙龈炎中的来源,以及与临床指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成人牙周炎、牙龈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龈沟液(GCF)及血清中的IL-8含量。结果①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明显...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牙周炎和牙龈炎中的来源,以及与临床指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成人牙周炎、牙龈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龈沟液(GCF)及血清中的IL-8含量。结果①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CF中的含量(P<0.001)及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P<0.001),与牙龈炎患者GCF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牙龈炎患者GCF中IL-8含量高于对照组GCF中的含量(P<0.05);③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与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IL-8主要来源于牙龈组织局部;在牙周炎的发生过程中IL-8并没有参与骨吸收;牙周炎患者GCF中IL-8水平与PD、BI、AL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炎 龈沟液 血清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对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及龈沟液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萍 季平 +2 位作者 罗慧琼 张伟 唐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牙周洁刮治术和局部应用口灵(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对成人牙周炎患牙龈下菌群及龈沟液中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成人牙周炎共156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牙周洁刮治术和口腔局部应用... 目的:观察牙周洁刮治术和局部应用口灵(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对成人牙周炎患牙龈下菌群及龈沟液中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成人牙周炎共156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牙周洁刮治术和口腔局部应用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漱口,阴性对照组给予牙周洁刮治术和蒸镏水漱口,阳性对照组给予牙周洁刮治术和0.2%洗必泰液漱口。三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其龈沟液中内毒素含量,并对龈下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三组治疗后龈沟液中内毒素水平及龈下细菌的数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龈沟液中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龈下细菌的数量及组成发生明显改变,龈下细菌总数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革兰氏阳性球菌增加(P<0.05)。结论:牙周洁刮治术合并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局部应用对患牙龈下菌群及龈沟液中内毒素水平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牙周炎 龈沟液 内毒素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和龈沟液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铁楼 蔺世龙 +4 位作者 周以钧 姚小桂 刘景昌 吴织芬 王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和龈沟液量的影响,为研究牙周洁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洁治组作牙周洁治,对照组用常规漱口液漱口,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月用刚果红负性染色... 目的:探讨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和龈沟液量的影响,为研究牙周洁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洁治组作牙周洁治,对照组用常规漱口液漱口,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月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法观察袋底微生物的变化,并测定牙周探诊深度(PD)、龈指数(GI)和龈沟液量(GCF)的变化。结果:洁治组在洁治后1周时牙周袋底的球菌比率明显增加,杆菌和螺旋体比率及PD和GCF明显降低;对照组GI轻度降低,但PD和GCF以及袋底的球菌、杆菌、螺旋体比率无明显变化;洁治组和对照组的球菌、杆菌和螺旋体比率及PD、GI和GCF均有显著性差异。洁治后1月时PD、GI和GCF量及袋底的微生物比率与洁治1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通过减少袋底致病菌比率和降低PD以减轻牙周炎症和减少龈沟液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洁治 牙周炎 机制 微生物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牙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正 周坚 +1 位作者 邹石莹 吴效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研究种植牙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56例种植牙龈沟液 (GCF)中碱性磷酸酶 (ALP)进行了测定 (其中 2例种植失败、 5例口腔卫生较差牙龈有轻度炎症 )并与正常组 10人做对比。结果 正常组 ALP水平和成功组差异无显著... 研究种植牙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56例种植牙龈沟液 (GCF)中碱性磷酸酶 (ALP)进行了测定 (其中 2例种植失败、 5例口腔卫生较差牙龈有轻度炎症 )并与正常组 10人做对比。结果 正常组 ALP水平和成功组差异无显著性 ,正常组 ALP水平和成功有炎症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例失败病例 ALP水平为最高(由于病例过少,未列入统计学处理)。结论测定种植牙 GCF中 ALP水平可能成为种植牙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龈沟液 碱性磷酸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在非手术治疗后不同治疗反应位点的临床和可疑致病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路瑞芳 冯向辉 +1 位作者 徐莉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袋深减少不同位点的临床和龈下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20例Ag P患者拍全口根尖片,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复查,每...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袋深减少不同位点的临床和龈下可疑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20例Ag P患者拍全口根尖片,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复查,每位患者每象限取同1个位点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龈沟液,同时记录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检测龈沟液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和6种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分析治疗前后不同袋深减少位点间的临床指标、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及代谢产物有机酸浓度的特征。结果: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在治疗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均高于袋深减少≤2 mm的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有机酸浓度和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诊深度≥6 mm的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多数伴有角型骨吸收。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袋深减少与治疗前的临床指标有关,基础治疗后深袋位点仍有红色复合体微生物的感染,需要积极的进行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龈沟液 微生物学 牙菌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周状态下龈沟液中瘦素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崇武 吴春芳 +3 位作者 骆凯 王希 陈超 郑瑜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800,共3页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3组,治疗前记录牙周各项临床指标,并用Whatman1号滤纸收集颊侧近远中牙周袋内GCF采...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3组,治疗前记录牙周各项临床指标,并用Whatman1号滤纸收集颊侧近远中牙周袋内GCF采用ELISA检测瘦素含量;同时收集血清进行瘦素水平的检测。结果:3组中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与牙周健康者龈沟液中瘦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与慢性龈炎龈沟液中瘦素水平及慢性龈炎组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与牙周健康者龈沟液中瘦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中的瘦素与临床指标PLI(P<0.01,r=0.593)、PD(P<0.05,r=0.920)、BI(P<0.05,r=0.862)、AL(P<0.05,r=0.846)均相关;龈沟液中的瘦素与临床指标PLI(P<0.01,r=0.813)、PD(P<0.05,r=0.962))、BI(P<0.05,r=0.720、AL(P<0.05,r=0.946)均相关。结论:龈沟液中瘦素水平可能是反映牙周组织状况的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炎 龈沟液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3
15
作者 吴亚菲 赵川江 张静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牙周洁刮治对患牙龈沟液中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1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重度牙周炎患牙 12颗 ,采集治疗前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 ,然后对患牙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周后 ,再次采集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 目的 :探讨牙周洁刮治对患牙龈沟液中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1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重度牙周炎患牙 12颗 ,采集治疗前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 ,然后对患牙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周后 ,再次采集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 6水平进行检测 ,比较牙周洁刮治前后龈沟液中IL 6水平的差异。结果 :经过牙周洁刮治 ,患牙龈沟液中IL 6的水平明显降低 ,同时患牙的牙周临床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在缓解牙周炎患牙局部炎症的同时 ,也对患牙局部的IL 6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牙周洁利治 龈沟液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1精密附件修复肯氏Ⅱ类牙列缺损病例重衬前后基牙牙周情况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媛 张琴 +2 位作者 何惠宇 刘勤 马文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病例半年后重衬对维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延长义齿使用寿命的临床意义。方法:诊断为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远中游离端基牙健康,拟行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12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依照金属烤瓷冠... 目的:探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病例半年后重衬对维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延长义齿使用寿命的临床意义。方法:诊断为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远中游离端基牙健康,拟行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12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依照金属烤瓷冠预备要求进行牙体预备,并依次戴入精密附件。附件戴入口内后分别于0、3、6个月,以及6个月时义齿重衬3个月后(戴入义齿第9个月)采集待测基牙龈沟液(GCF)、复查和记录临床相关指标、测定待测基牙龈沟液含量、测定游离端牙槽骨吸收高度,并将各项检查结果记录。经过修复后第3,6,9个月的随访观察,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不同观察时间的临床检查指标及龈沟液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修复半年后游离端牙槽骨出现吸收,义齿与黏膜密合度降低,游离端基牙应力增大,出现轻度牙周炎症,经过重衬处理,改善了义齿下沉对基牙造成的损伤性外力,有助于近期基牙牙周组织恢复,最大限度保护基牙,延长义齿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衬 gcf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器应用于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对牙周指数及龈沟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9
17
作者 王立坤 钟志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观察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疗效及对龈沟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观察组采取自锁托槽矫正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比较2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 目的:观察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疗效及对龈沟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观察组采取自锁托槽矫正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比较2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治疗前后龈沟液(GCF)量及其中IL-1β、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8周PLI、GI及SBI均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4、8周GCF量均更低(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4、8周GCF量均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4、8周IL-1β水平均更低(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4、8周IL-1β水平均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4、8周TNF-α水平均更低(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4、8周TNF-α水平均升高(P <0. 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可降低牙周指数及龈沟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正器 牙周病 正畸治疗 龈沟液(g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羟基磷灰石涂层对正畸微种植体骨结合及周围炎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元圣 赵玥 +2 位作者 郭睿 曾娟 赵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含氟羟基磷灰石涂层(FHA)钛合金及钛合金正畸微种植体对骨结合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将微种植体植入兔下颌前磨牙区颊侧牙槽骨,扫描电镜观察骨结合状态,ELISA检测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FHA涂层组... 目的:探讨含氟羟基磷灰石涂层(FHA)钛合金及钛合金正畸微种植体对骨结合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将微种植体植入兔下颌前磨牙区颊侧牙槽骨,扫描电镜观察骨结合状态,ELISA检测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FHA涂层组比钛合金组骨密度更致密,骨髓腔更小。炎症诱发前后钛合金组TNF-α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P<0.05)。结论:FHA涂层钛合金微种植体的骨组织相容性较好,对种植体周围炎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羟基磷灰石涂层(FHA) 正畸微种植体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道洲 吴万红 +2 位作者 姜慧 张帆 黄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究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及意义。方法:纳入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DM&CP)、慢性牙周炎患者(CP)、健康对照者(H)各20例,记录其临床指标(SBI、PLI、PD和AL),并收集龈沟液(GCF)样本,用龈沟液测量仪periotro... 目的:探究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及意义。方法:纳入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DM&CP)、慢性牙周炎患者(CP)、健康对照者(H)各20例,记录其临床指标(SBI、PLI、PD和AL),并收集龈沟液(GCF)样本,用龈沟液测量仪periotron8000对GCF进行定量,用脂联素ELISA试剂盒检测样本中脂联素含量,比较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以及临床指标与GCF中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DM&CP组GCF中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CP患者龈沟液脂联素水平与牙周健康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GCF中脂联素水平与临床指标PD值、AL值有负相关性(P<0.05),与SBI、PLI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与DM&CP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CP) 糖尿病(DM) 龈沟液(gcf)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微量样本中多种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智滨 孙晓军 +1 位作者 寇传哲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以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样本为例,探寻微量样本中多种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基本原理,确认待检测成分之间无交叉反应,样本与包被抗体在4℃下进... 目的:以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样本为例,探寻微量样本中多种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基本原理,确认待检测成分之间无交叉反应,样本与包被抗体在4℃下进行低温反应,重复使用同一样本。39份龈沟液来自4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洗提液分为两份,一份样本纳入A组,用ELISA方法先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再用此样本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另一份样本纳入B组,直接进行IL-1β检测。比较A组与B组IL-1β的检测结果。65份龈沟液样本选自9例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患者,龈沟液洗提液分为两份,一份样本纳入C组,用ELISA方法先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后,再用此样本检测弹性蛋白酶;另一份纳入B组,直接进行弹性蛋白酶检测。比较A组与B组弹性蛋白酶的检测结果。结果:A和B组IL-1β光密度值分别为(0.5±0.4)和(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且高度相关(r=0.993,P=0.000);C和D组弹性蛋白酶吸光度值分别为(1.1±0.6)和(1.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且高度相关(r=0.979,P=0.000)。结论:通过重复使用同一样本,可以达到用微量样本检测多种成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缝液 白细胞介素1 胰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