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MA在脉冲喷射开关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孟爱华 周建军 +1 位作者 潘玉良 项占琴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通过分析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性能,提出致动器是决定脉冲喷射开关阀特性的关键因素.对比3种致动器的性能参数,指出GMA更适合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要求.GMA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在脉冲喷射开关阀中工作的GMA的静、动态特性.脉冲... 通过分析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性能,提出致动器是决定脉冲喷射开关阀特性的关键因素.对比3种致动器的性能参数,指出GMA更适合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工作要求.GMA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在脉冲喷射开关阀中工作的GMA的静、动态特性.脉冲喷射开关阀单脉冲流量实验曲线表明:脉冲喷射开关阀的单脉冲流量随励磁电流的变化规律与GMA的磁致伸缩曲线特性相似,在GMA的磁致伸缩曲线的线性区即可满足单脉冲喷射流量要求.动态实验中,脉冲喷射开关阀的阀芯位移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只有0.81 ms,远远满足脉冲喷射开关阀应用的工作频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a 脉冲喷射开关阀 超磁致伸缩 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的温度特性分析及热形变被动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慧芳 马凯 +2 位作者 梁全 谷艳玲 王汉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9-156,共8页
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特性制成的磁致伸缩智能构件,位移输出精度可达亚微米级,这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提供了新的驱动解决方案,这种精密微驱动过程是依靠智能材料的功能性实现的。然而,在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工作过程中,线... 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特性制成的磁致伸缩智能构件,位移输出精度可达亚微米级,这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提供了新的驱动解决方案,这种精密微驱动过程是依靠智能材料的功能性实现的。然而,在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工作过程中,线圈的焦耳热损耗、材料磁滞与涡流损耗等因素会导致其温度升高,并伴随着材料出现热变形、磁致伸缩系数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系统的输出性能。为降低温升对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工作性能的影响,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温度变化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种热形变被动补偿机构,完成了具有热形变自补偿功能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磁致伸缩致动器的主要发热形式和发热源,取决于激励电流形式、工作频率;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热形变自动进行补偿。研究结果为提高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在精密与超精密驱动领域应用过程中的工作精度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温度 热形变 被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isach理论的GMA迟滞建模与参数辨识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大成 唐志峰 +1 位作者 项占琴 潘晓弘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8,492,共5页
针对一直动型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非线性迟滞建立了数学模型,对限制三角形进行均匀离散网格划分,给出了非负约束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模型,在一阶回转实验数据(FOD)的基础上,得到了GMA迟滞输出预测模型,并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进行了... 针对一直动型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非线性迟滞建立了数学模型,对限制三角形进行均匀离散网格划分,给出了非负约束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模型,在一阶回转实验数据(FOD)的基础上,得到了GMA迟滞输出预测模型,并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进行了迟滞预测实验.为减小涡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了低频信号(1Hz).实验结果表明,用非负约束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算法得到的数值模型对GMA迟滞位移输出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小于6%.进一步的误差分析表明,经典Preisach模型同余性要求与GMM变化率依赖型迟滞之间的差异是预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模型的改进,放松其对系统同余性的要求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经典Preisach模型的迟滞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ISACH模型 非负约束最小二乘算法 参数辨识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素趋势法的GMA磁场研究和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洪波 马庆振 +2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付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增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输出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的连续性定律建立GMA磁路模型,推导出GMM棒中心线磁场强度和均匀率与GMA内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在Ansys M... 为增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输出特性,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的连续性定律建立GMA磁路模型,推导出GMM棒中心线磁场强度和均匀率与GMA内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在Ansys Maxwell中建立简化的二维平面模型,依据L_(25)(5^(5))正交试验仿真分析,做极差分析、绘制因素趋势图、回归分析和规划求解,得出GMA内各结构参数对最大磁场强度和均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MM棒几何参数、GMA组件材料属性、线圈匝数和电流参数在工程设计约束下,影响GMM棒最大磁场强度和均匀率的主要因素为导磁片半径、导磁片厚度和驱动线圈长度。在多因素多目标决策,采用目标规划法,得到GMA最大磁场强度为40.22 kA/m,均匀率为9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磁路 因素趋势法 多因素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DSP测控系统的PID控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志新 陈晓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精密定位控制的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GMA),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构建了以DSP处理芯片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的GMA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在实验辨识系统控制对象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PID控制调节器,经实验测试,成功实... 设计了一种用于精密定位控制的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GMA),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构建了以DSP处理芯片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的GMA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在实验辨识系统控制对象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PID控制调节器,经实验测试,成功实现了输出位移的高稳定、高精度自动控制,为GMA在高精控制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TMS320F2812芯片 模型辨识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非线性振动系统混沌特性研究
6
作者 闫洪波 高鸿 +1 位作者 郝宏波 牛禹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9-404,共6页
针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混沌特性问题,对该系统的响应随激励频率、激励力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分析GMA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GMA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系统的振动方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针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混沌特性问题,对该系统的响应随激励频率、激励力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分析GMA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GMA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系统的振动方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求解GMA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随激励频率、激励力参数变化分岔图,确定了该系统产生混沌时激励频率、激励力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4阶Runge-Kutta法绘制了GMA非线性振动系统的位移时间历程图、相图、Poincaré映射图、幅值谱图;使用ADAMS软件对位移时间历程曲线进行了实验仿真验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MA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混沌特性;通过对该系统的混沌特性研究,得到的结论为该系统的混沌特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非线性振动系统 混沌特性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阻尼GMA系统主共振振动特性研究
7
作者 闫洪波 付鑫 +2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曹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更精确表达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含分数阶阻尼的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利用分数阶微积分描述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阻尼力,建立具有分数阶阻尼的GMA动力学方程;利用平均法得到GMA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对含有... 为更精确表达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含分数阶阻尼的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利用分数阶微积分描述GMA磁滞非线性系统的阻尼力,建立具有分数阶阻尼的GMA动力学方程;利用平均法得到GMA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对含有分数阶阻尼的GMA系统进行主共振分析,得到系统稳定时的条件和幅频响应方程。使用MATLAB软件分析分数阶阻尼力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对系统主共振幅频响应的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程度较高;详细分析分数阶阻尼对GMA磁滞非线性系统主共振幅频响应的影响,相比于整数阶系统得到更为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对控制和预测系统的输出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分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动力学方程 主共振 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液体冷却的GMA温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佳琪 邬义杰 +1 位作者 张雷 王彬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779-783,826,共6页
为了给超磁致伸缩执行器(GMA)提供恒温的工作环境以保证输出精度,针对传统间接冷却温控系统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直接液体冷却原理,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弯曲型微位移执行器的新型高热效率GMA温控方法,及提出了新型的卡盘式温控腔体结构... 为了给超磁致伸缩执行器(GMA)提供恒温的工作环境以保证输出精度,针对传统间接冷却温控系统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直接液体冷却原理,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弯曲型微位移执行器的新型高热效率GMA温控方法,及提出了新型的卡盘式温控腔体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多层油道的直接冷却温控方法将磁致伸缩材料(GMM)的温升范围由传统间接冷却温控方式的±0.4℃~±0.5℃提升到±0.02℃之内,新的温控方法和热结构为GMM材料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了设计方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 温度控制 卡盘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GMA测控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超 李奕君 +1 位作者 马明飞 尹雪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应用于滑动轴承精度控制中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GMA测试控制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GMA控制滑动轴承实验台基座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程控电源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能够有效控制GMA的伸长量,... 针对应用于滑动轴承精度控制中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GMA测试控制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GMA控制滑动轴承实验台基座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程控电源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能够有效控制GMA的伸长量,精确控制实验台基座的位置,证明了GMA测试系统的有效性,为利用GMA控制轴承间隙抑制转子振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测控系统 LABVIEW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频率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损耗和温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立毅 严柏平 张成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24-129,共6页
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压磁效应入手,基于能量极小值条件和磁学理论,分析了磁化过程中磁弹性力对材料中磁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驱动频率下材料的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以及复数磁导率的频率特性,对致动器中的磁能损耗以及损耗带来的温升特性进... 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压磁效应入手,基于能量极小值条件和磁学理论,分析了磁化过程中磁弹性力对材料中磁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驱动频率下材料的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以及复数磁导率的频率特性,对致动器中的磁能损耗以及损耗带来的温升特性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涡流损耗的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该公式可适用于超磁致伸缩材料在中低频下的损耗计算,而高频下复数磁导率的变化将增大材料内部磁场的滞回非线性。实验结果表明,致动器中超磁致伸缩材料轴向温度分布随驱动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实验验证了计算与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强制水冷对致动器温升的控制,所得结论为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频率 磁导率 磁能损耗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动态非线性多场耦合建模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慧芳 王汉玉 +1 位作者 王洁 单光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8-1137,共10页
为提高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精度,描述其在动态和准静态环境下的复杂磁滞行为,设计了具有精密位移输出的GMA,建立了包含磁滞及涡流损失的动态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首先,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了GMA;然后,利用热力学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为提高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精度,描述其在动态和准静态环境下的复杂磁滞行为,设计了具有精密位移输出的GMA,建立了包含磁滞及涡流损失的动态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首先,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了GMA;然后,利用热力学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材料非线性多场耦合本构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材料非线性本构行为与系统结构动态行为间的耦合过程,提出了GMA的动态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实验分析了能量损失及预紧力对系统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紧力可改善系统输出特性且存在最佳预紧状态;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位移,平均相对误差约为4.5%。另外,随着频率增加,异常和涡流能量损失以及磁滞量会增大,磁滞行为源于磁畴不可逆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实验还显示:对于精密GMA系统,不能忽略高频涡流效应。建立的模型较准确地描述了动态及准静态环境下GMA的复杂磁滞行为,由于考虑了材料本构行为耦合和系统动态行为耦合,进一步提高了GMA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致动器 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 磁滞行为 涡流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磁路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晓辉 刘永光 裴忠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150,共6页
为改善磁路环境,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的工作性能,在分析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工作原理及GMM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以减小磁漏、增大磁场强度和提高磁场强度均匀性为设计原则,将GMM棒中轴线上的磁场强度作为评价标准.基于ansoft maxwell... 为改善磁路环境,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GMM)的工作性能,在分析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工作原理及GMM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以减小磁漏、增大磁场强度和提高磁场强度均匀性为设计原则,将GMM棒中轴线上的磁场强度作为评价标准.基于ansoft maxwell对磁路进行电磁学有限元分析,得出磁路中的关键部件导磁端盖和导磁片的结构参数对磁场强度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合高斯磁通理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参数进行设计优化.实验结果显示结构参数优化后GMM棒中轴线上的最大磁场强由55.4 k A/m增大到70.35 k A/m,增幅为26.98%,磁场均匀率由44.22%增大到99.5%.研究表明:导磁端盖主要用来减小磁漏、提高磁场强度且过大或过小的直径和厚度都将会导致漏磁增多,U型导磁片主要用来改善磁路环境、提高磁场强度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磁路 ANSOFT 均匀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结构分析及输出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鞠晓君 林明星 +1 位作者 范文涛 马高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98-1206,共9页
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具有分段式偏置磁场和油冷散热系统的GMA机械结构设计;建立了GMA的3D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式偏置磁场有较好的偏置效果,油冷散热方式冷... 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具有分段式偏置磁场和油冷散热系统的GMA机械结构设计;建立了GMA的3D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式偏置磁场有较好的偏置效果,油冷散热方式冷却效果明显;搭建了GMA输出力特性测试平台,分别对直流激励下GMA的静态输出力特性和低频交流激励下动态输出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GMA的输出力与激励电流正相关,在直流激励下,输出力具有磁滞非线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受外部约束力影响较小;在交流激励下,输出力能很好地跟踪交流信号频率,未出现倍频效应,说明分段式偏置效果较好,GMA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分段式偏置磁场 油冷散热系统 仿真 输出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置磁场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晋宏炎 鞠晓君 +2 位作者 辛涛 王美春 祝贞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2-1868,共7页
采用Terfenol-D棒作为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的主要材料,研制了有偏置磁场和无偏置磁场两种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分析了具有分段式永磁偏置和无偏置致动器的结构及性能。基于安培定律、磁路基尔霍夫定律、... 采用Terfenol-D棒作为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的主要材料,研制了有偏置磁场和无偏置磁场两种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分析了具有分段式永磁偏置和无偏置致动器的结构及性能。基于安培定律、磁路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对致动器的磁场进行理论分析。为进一步分析磁场分布,创建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GMA内部磁场进行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分段式永磁偏置结构致动器能够达到理想的偏置要求,无磁场偏置的致动器在电流作用下磁场分布更均匀。实验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输出位移和力的大小分别与Terfenol-D棒长度、直径呈正相关,施加偏置磁场能够改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动静态输出特性,提高致动器静态输出位移和力的线性度,消除动态输出位移与输出力的倍频现象,提高其输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偏置磁场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率相关Hammerstein模型与H∞鲁棒跟踪控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咏新 张臻 +1 位作者 毛剑琴 周克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利用Hammerstein模型对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s,GMA)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进行建模,分别以改进的Prandtl-Ishlinskii(Modified Prandtl-Ishlinskii)模型和外因输入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exoge... 利用Hammerstein模型对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s,GMA)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进行建模,分别以改进的Prandtl-Ishlinskii(Modified Prandtl-Ishlinskii)模型和外因输入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exogenous input,ARX)代表Hammerstein模型中的静态非线性部分和线性动态部分,并给出了模型的辨识方法.此模型能在1~100Hz频率范围内较好地描述GMA的率相关迟滞非线性.提出了带有逆补偿器和H∞鲁棒控制器的二自由度跟踪控制策略,实时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作动器 率相关迟滞非线性 HAMMERSTEIN模型 MPI模型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小脑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孟爱华 刘成龙 +2 位作者 陈文艺 杨剑锋 李明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3-759,共7页
针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在精密致动控制中存在的迟滞和位移非线性,提出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逆补偿结合模糊PID控制的新策略。通过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获得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逆模型用于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迟滞非线性进行补... 针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在精密致动控制中存在的迟滞和位移非线性,提出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逆补偿结合模糊PID控制的新策略。通过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获得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逆模型用于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利用模糊PID控制降低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时的误差和抑制扰动,提高系统的跟踪控制性能,从而实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精密致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了迟滞非线性的影响,系统的跟踪误差降低到了5%以下,而位移跟踪误差均方差仅为0.58。此外,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学习和控制同时进行,控制系统能够适应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变化,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的干扰,提升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迟滞非线性误差 小脑神经网络 前馈逆补偿控制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小脑神经网络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高精度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世峰 朱石坚 +1 位作者 楼京俊 谢向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2,共5页
为了补偿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内在的滞回非线性提高其精度,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和PID反馈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滞回补偿控制策略,以期实现GMA的高精度跟踪控制。由于CMAC神经网络不能够直接逼近滞回逆这种具有记忆性的多... 为了补偿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内在的滞回非线性提高其精度,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和PID反馈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滞回补偿控制策略,以期实现GMA的高精度跟踪控制。由于CMAC神经网络不能够直接逼近滞回逆这种具有记忆性的多映射现象,通过引入一个滞回逆算子,将多映射的滞回逆转换成一一映射,然后运用CMAC神经网络控制器来逼近这个一一映射,从而建立一个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滞回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适应GMA滞回特性随输入信号的变化,在线建立GMA的滞回逆模型,从而消除滞回非线性的影响,实现GMA的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滞回非线性 小脑神经网络 滞回逆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能量损耗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旭 何忠波 +2 位作者 李冬伟 李玉龙 薛光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987-2991,共5页
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棒内部平均磁场计算方法,结合动态J-A模型以及线圈阻抗公式得到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能耗特性。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棒能耗、线圈能耗以及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总能耗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棒以及线圈能... 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棒内部平均磁场计算方法,结合动态J-A模型以及线圈阻抗公式得到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能耗特性。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棒能耗、线圈能耗以及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总能耗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棒以及线圈能耗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超磁致伸缩棒能耗占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总能耗的比例会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计算了油冷条件下超磁致伸缩棒的表面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能耗模型的正确性。分析过程及方法为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线圈 能量损耗 温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微位移执行器的矢量阻抗分析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振元 王晓煜 王福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0-877,共8页
基于线性压磁方程、机电换能方程和阻抗分析理论,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的矢量阻抗分析模型。模型中将执行器系统的矢量阻抗分为机械导纳和电气阻抗两部分讨论,在机械导纳中引入负载影响,将压磁系数定义为复常数,模拟磁滞效应;在电气... 基于线性压磁方程、机电换能方程和阻抗分析理论,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的矢量阻抗分析模型。模型中将执行器系统的矢量阻抗分为机械导纳和电气阻抗两部分讨论,在机械导纳中引入负载影响,将压磁系数定义为复常数,模拟磁滞效应;在电气阻抗中,通过在求解的超磁致伸缩材料内部磁场引入涡流影响项来模拟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两部分之和得出超磁致伸缩微位移执行器系统的矢量阻抗。实验结果显示,模型计算的系统矢量阻抗值与测量值间幅值误差约7%,相位误差约7.7%,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近似描述系统在精密加工场合时的阻抗特性,可为超磁致伸缩微位移执行器的设计、控制和性能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微位移执行器 磁滞 涡流 矢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超磁致伸缩执行器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章荣 邬义杰 +2 位作者 顾新建 徐君 张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GMA)优化设计模型,并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超磁致伸缩执行器进行优化设计.模型优化目标包括:减少执行器导磁回路磁阻使Terfenol-D棒上磁场强度高;空心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高;Terfenol-D棒上磁场均匀;线圈的效率... 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执行器(GMA)优化设计模型,并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超磁致伸缩执行器进行优化设计.模型优化目标包括:减少执行器导磁回路磁阻使Terfenol-D棒上磁场强度高;空心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高;Terfenol-D棒上磁场均匀;线圈的效率系数大和线圈与Terfenol-D棒间气隙小.优化变量包括:Terfenol-D棒的尺寸、执行器导磁回路结构尺寸、导磁回路材料的磁导率和线圈结构.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变量范围,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在整个参数空间内搜索,得到执行器的主要参数,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验证了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试制了执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执行器 优化设计 多目标遗传算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