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对Fe_(79.5)P_(12)C_6Cu_(0.5)Mo_(0.5)Si_(1.5)软磁合金薄带的巨磁致阻抗效应(GMI)的影响
1
作者 库万军 王新颜 +1 位作者 张传历 朱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对Fe79.5P12C6Cu0.5Mo0.5Si1.5的巨磁阻抗的影响,发现GMI不仅与磁导率有关,而且也受到磁各向异性的作用。
关键词 巨磁致阻抗效应 热处理 软磁合金 薄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锁定差分放大器的巨磁阻抗(GMI)磁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聂新华 潘仲明 +2 位作者 张文娜 张大厦 苏绍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基于非晶丝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利用CoFeBSi非晶丝作为敏感材料,采用正交锁定放大电路和仪用放大器作为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了一种差分式高灵敏度GMI磁传感器。介绍了巨磁阻抗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双非晶丝差分结构的磁敏探头,分析了基于正... 基于非晶丝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利用CoFeBSi非晶丝作为敏感材料,采用正交锁定放大电路和仪用放大器作为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了一种差分式高灵敏度GMI磁传感器。介绍了巨磁阻抗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双非晶丝差分结构的磁敏探头,分析了基于正交锁定差分放大技术的信号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非晶丝两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特性,提出了正交锁定放大器输出包络的近似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2.0 Oe^+2.0 Oe的量程内,该GMI磁传感器灵敏度可达748mV/Oe,线性误差为0.98%FS,且噪声平均功率谱密度约为0.8nT/Hz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传感器 巨磁阻抗效应 正交锁定放大器 差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线性GMI磁传感器的研制
3
作者 周初凯 郑金菊 +3 位作者 金林枫 杨光 王红洲 赵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4,78,共3页
用单辊快淬法制备的Fe76Si7.6B9.5P5C1.9非晶合金薄带,在540℃空气中退火后具有宽线性的磁敏特性。利用纵向驱动的方法研制一种巨磁阻抗(GMI)传感器,该磁传感器重复性好,迟滞误差小,在-0.3^+0.3 kA·m-1范围具有比较好的线性度,灵... 用单辊快淬法制备的Fe76Si7.6B9.5P5C1.9非晶合金薄带,在540℃空气中退火后具有宽线性的磁敏特性。利用纵向驱动的方法研制一种巨磁阻抗(GMI)传感器,该磁传感器重复性好,迟滞误差小,在-0.3^+0.3 kA·m-1范围具有比较好的线性度,灵敏度达到12.65mV/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磁传感器 Fe基非晶薄带 线性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长度敏感元件的两种巨磁阻抗传感器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欣 张清 +3 位作者 阮建中 王清江 杨燮龙 赵振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针对采用Co基非晶丝作为敏感元件的传统巨磁阻抗传感器和非对角巨磁阻抗传感器进行比较研究。改变敏感元件的长度,观察两者在直流外磁场作用下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并讨论退磁场等因素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对角巨磁阻抗传... 针对采用Co基非晶丝作为敏感元件的传统巨磁阻抗传感器和非对角巨磁阻抗传感器进行比较研究。改变敏感元件的长度,观察两者在直流外磁场作用下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并讨论退磁场等因素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对角巨磁阻抗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无磁滞等优点,且灵敏度随样品长度的减小略有增大,在测量弱磁场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潜力,为磁敏传感器的小型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传感器 巨磁阻抗效应 退磁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巨磁阻抗传感器检测电路技术的发展动态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仲明 周晗 +1 位作者 张大厦 张文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1-793,共13页
基于非晶态合金材料巨磁阻抗(GMI)效应和非对称巨磁阻抗(AGMI)效应磁传感器是近20年来磁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些国外学者认为非晶态合金材料适合于制作能同时满足分辨力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要求的微磁传感器。然而,迄... 基于非晶态合金材料巨磁阻抗(GMI)效应和非对称巨磁阻抗(AGMI)效应磁传感器是近20年来磁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些国外学者认为非晶态合金材料适合于制作能同时满足分辨力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要求的微磁传感器。然而,迄今为止,国外研发的绝大多数高分辨力GMI磁传感器仍停留在原理样机阶段,其主要技术指标甚至低于商品化各向异性磁阻(AMR)和巨磁电阻(GMR)磁传感器。简要叙述了非晶态合金材料的GMI效应和退火处理对GMI效应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国外研发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基于非晶丝(带)的GMI磁探头、模拟信号检测电路及其参考性能指标,并探讨了研发高灵敏度GMI磁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传感器 gmi/Agmi效应 非晶丝(带) 模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磁阻抗磁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柴秀丽 张延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3,共3页
巨磁阻抗效应是指材料的交流阻抗在外加直流磁场的作用下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利用该效应研制的巨磁阻抗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巨磁阻抗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磁场传感器、电... 巨磁阻抗效应是指材料的交流阻抗在外加直流磁场的作用下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利用该效应研制的巨磁阻抗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巨磁阻抗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磁场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研究现状 趋势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果实尺寸传感器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冰 雷志强 +3 位作者 朱来普 刘智华 张洋 张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06,共4页
应用巨磁阻抗(GMI)效应和杠杆原理,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的果实尺寸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对果实尺寸实时监测,其测量范围为2~14cm,灵敏度为100mV/cm.
关键词 巨磁阻抗(gmi)效应 杠杆原理 果实尺寸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ZrBCu射频溅射薄膜磁导率和巨磁阻抗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卫平 萧淑琴 +1 位作者 冯尚申 刘宜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277,共5页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Fe0.88Zr0.07B0.05)97Cu3薄膜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未经任何后期处理的沉积态薄膜为非晶态结构。在5 kHz-13 MHz频率范围内,着重研究了沉积态样品的有效磁导率和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变化特性。...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Fe0.88Zr0.07B0.05)97Cu3薄膜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未经任何后期处理的沉积态薄膜为非晶态结构。在5 kHz-13 MHz频率范围内,着重研究了沉积态样品的有效磁导率和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极好的软磁性能和GMI效应,其矫顽力仅为58 A/m,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15×106A/m,在13 MHz的频率下最大巨磁阻抗比达到17%。并发现有效磁导率比随外磁场的变化,在各向异性场Hk≈0.4 kA/m处出现了峰值,GMI效应也在此磁场的位置处出现峰值。这表明GMI效应与磁场诱导的有效磁导率的变化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态薄膜 有效磁导率 巨磁阻抗 磁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材非对角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传感机理建模 被引量:5
9
作者 柴秀丽 甘志华 闫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2-2227,共6页
非对角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机理建模是研制高灵敏巨磁阻抗磁传感器的重要基础工作。综合考虑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存在的3种工作模式,建立带材高频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线性Landau-Lifshitz动力学方程和Maxwell方程推导传感用非对角电压的... 非对角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机理建模是研制高灵敏巨磁阻抗磁传感器的重要基础工作。综合考虑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存在的3种工作模式,建立带材高频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线性Landau-Lifshitz动力学方程和Maxwell方程推导传感用非对角电压的表达式,数值分析讨论非晶层厚度和直流偏置电流对输出电压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表明所建立模型方法是有效的、正确的,对更加系统、全面研究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有助于高性能的磁传感器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非对角电压 机理建模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磁阻抗效应的演示与实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若鹏 周荣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6期59-61,共3页
介绍巨磁效应的演示与实验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磁导率 交流阻抗 软磁合金材料 演示 实验 物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纳米晶粉芯磁致频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允樟 赵振杰 +2 位作者 阮建中 刘龙平 杨燮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7,4,共3页
测量了Fe基纳米晶粉芯线圈与电容并联成LC回路的共振频率 (fr) ,研究了fr 随外加磁场变化的特性 ,发现fr 随外加磁场有显著变化。在 0— 5 6kA m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和灵敏度 。
关键词 Fe基纳米晶粉芯 LC共振频率 磁致频移 巨磁阻抗 铁基纳米晶粉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镍铁磁敏薄膜的巨磁阻抗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芸 蒋亚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36-137,共2页
采用异常电沉积法在厚度为60~80μm的铜基片上制备了非晶镍铁磁敏薄膜,厚度为25~30μm。非晶镍铁磁敏薄膜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感生的切向各向异性会使薄膜在切向方向上形成磁畴,在薄膜纵向的交流电流驱动下产生振荡,导致非晶薄膜的阻... 采用异常电沉积法在厚度为60~80μm的铜基片上制备了非晶镍铁磁敏薄膜,厚度为25~30μm。非晶镍铁磁敏薄膜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感生的切向各向异性会使薄膜在切向方向上形成磁畴,在薄膜纵向的交流电流驱动下产生振荡,导致非晶薄膜的阻抗变化。在10kHz~1MHz范围内研究了复合NiFe/Cu/NiFe磁敏薄膜与单层NiFe薄膜的巨磁阻抗效应特性。频率为40kHz时,在饱和磁场下,巨磁阻抗变化率达到最大值30%,复合NiFe/Cu/NiFe磁敏薄膜比单层NiFe薄膜的具有更明显的巨磁阻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镍铁合金 磁敏薄膜 异常电沉积 巨磁阻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纳米晶带材巨磁阻抗磁传感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柴秀丽 曾德长 +3 位作者 刘桂雄 余红雅 钟喜春 刘文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5,共3页
利用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制备一种磁传感器,在输出最大值的特定频率下,研究与带材轴线平行和垂直方向磁场的输出特性。研究表明:在10.5 MHz附近的激励频率作用下,传感器输出取得最大值;传感器对平行磁场有一段高灵敏的线... 利用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制备一种磁传感器,在输出最大值的特定频率下,研究与带材轴线平行和垂直方向磁场的输出特性。研究表明:在10.5 MHz附近的激励频率作用下,传感器输出取得最大值;传感器对平行磁场有一段高灵敏的线性工作区间,对垂直磁场不响应;纳米晶带材GMI磁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达0.6691 V/Oe,优于非晶带材制备器件的灵敏度0.1483 V/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纳米晶带材 巨磁阻抗效懂 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调制型巨磁阻抗弱磁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波 卜雄洙 赵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0-1604,共5页
为研制高性能的弱磁测量设备,对基于纵向激励巨磁阻抗(giant magneto impedance,GMI)效应的频率型磁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利用HP4294a阻抗分析仪对敏感元件的频率阻抗特性进行了测试,确定其频率敏感区间为300 kHz^1MHz.根据比较器振荡电路... 为研制高性能的弱磁测量设备,对基于纵向激励巨磁阻抗(giant magneto impedance,GMI)效应的频率型磁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利用HP4294a阻抗分析仪对敏感元件的频率阻抗特性进行了测试,确定其频率敏感区间为300 kHz^1MHz.根据比较器振荡电路的原理,推导了传感器输出频率和被测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通过添加磁钢的方式使传感器敏感元件工作在灵敏度最大的线性段,实现了传感器±79.6 A/m量程的检测.经过对弱磁传感器的实验标定及数据处理,传感器静态综合精度1.93%,±3 dB的动态频响为5 kHz,达到了弱磁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i效应 铁基非晶带 弱磁传感器 频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84)Zr_7B_9薄带中的巨磁阻抗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宏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1,共2页
详细研究了Fe84Zr7B9薄带中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发现 6 0 0℃退火 2 0min的Fe84Zr7B9薄带在 1.5MHz下的 (Zmax(H ) -Z ( 5 2 0 0A/m ) /Z( 5 2 0 0A/m)达到 15 2 %。同时我们还测量磁导率随磁场的变... 详细研究了Fe84Zr7B9薄带中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发现 6 0 0℃退火 2 0min的Fe84Zr7B9薄带在 1.5MHz下的 (Zmax(H ) -Z ( 5 2 0 0A/m ) /Z( 5 2 0 0A/m)达到 15 2 %。同时我们还测量磁导率随磁场的变化关系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下材料的磁导率 ,发现材料磁导率值与巨磁阻抗效应的大小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FeZrB 薄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纳米晶玻璃包裹丝的直径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军车 刘龙平 +2 位作者 赵振杰 杨燮龙 王清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拉引法制备Fe_(73.5)Cu_1Nb_3Si_(13.5)B_9玻璃包裹合金非晶丝,其中金属芯的直径为16~50μm,经570℃退火处理得到具有最佳软磁性能的玻璃包裹纳米晶丝.研究其巨磁阻抗效应,发现随金属芯直径的增大,丝的磁阻抗...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拉引法制备Fe_(73.5)Cu_1Nb_3Si_(13.5)B_9玻璃包裹合金非晶丝,其中金属芯的直径为16~50μm,经570℃退火处理得到具有最佳软磁性能的玻璃包裹纳米晶丝.研究其巨磁阻抗效应,发现随金属芯直径的增大,丝的磁阻抗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在30μm时具有最大磁阻抗变化为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纳米晶玻璃包裹丝 金属芯直径 巨磁阻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退火对Co_(81.5)Fe_(4.5)Mo_2B_(12)玻璃包裹丝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17
作者 张恒广 李欣 +2 位作者 阮建中 陈德禄 赵振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2,共6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快淬法制备了Co_(81.5)Fe_(4.5)Mo_2B_(12)玻璃包裹丝,研究了真空条件下退火对细丝巨磁阻抗效应及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玻璃包裹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先增大后减小.退火温度为250℃时,巨磁阻抗...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快淬法制备了Co_(81.5)Fe_(4.5)Mo_2B_(12)玻璃包裹丝,研究了真空条件下退火对细丝巨磁阻抗效应及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玻璃包裹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先增大后减小.退火温度为250℃时,巨磁阻抗效应最明显;退火后样品的磁阻抗曲线对称性大都有所改善;退火温度为330℃时,磁阻抗曲线对称性遭到破坏,可能是磁各向异性降低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玻璃包裹丝 磁滞 真空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Ni_(80)Fe_(20)/Cu复合结构丝磁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嵇晓凤 李欣 +3 位作者 潘校齐 阮建中 陈德禄 赵振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5-338,447,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Ni80Fe20/Cu复合结构丝,过程中给基底Cu丝施加电流,研究了电流对复合结构丝的形貌、磁结构及磁阻抗(Magnetoimpedance,MI)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加电流后样品表面形貌趋于平整致密。适当的诱导电流大小和时间...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Ni80Fe20/Cu复合结构丝,过程中给基底Cu丝施加电流,研究了电流对复合结构丝的形貌、磁结构及磁阻抗(Magnetoimpedance,MI)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加电流后样品表面形貌趋于平整致密。适当的诱导电流大小和时间能够诱导磁性层产生环向磁结构,降低其等效各向异性场,进而提高样品的MI效应。溅射时间为40min,电流大小为125mA、通电时间30min时,样品的磁阻抗效应最明显。当诱导电流继续增大或电流时间进一步增加时,铁磁层磁结构转为纵向,矫顽力相应增加,阻抗效应降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结构 诱导电流 电流热效应 巨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钴基非晶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多特征表征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振川 段修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165,共7页
基于巨磁阻抗(GMI)效应的磁传感器在磁测量领域具有大的应用前景;而阻抗模值特征的非线性特征会限制传感器的测量效果。通过对GMI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搭建实验系统对钴基纳米非晶丝材料进行测量和研究,提出了多特征表征的表征方法。采... 基于巨磁阻抗(GMI)效应的磁传感器在磁测量领域具有大的应用前景;而阻抗模值特征的非线性特征会限制传感器的测量效果。通过对GMI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搭建实验系统对钴基纳米非晶丝材料进行测量和研究,提出了多特征表征的表征方法。采用阻抗模值特征和阻抗角特征相结合的多特征表征方式,能够消除单一特征的非线性特征的限制,拓展了敏感材料的测量范围,减小了非线性拟合误差,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gmi)效应 阻抗角特征 多特征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