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钻孔物探的技术进展及攻关方向
1
作者 程建远 颜羽 +3 位作者 李宇腾 王盼 赵睿 蒋必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共21页
【背景】煤矿开采和灾害防治对地质条件探查提出了高精度、长距离等新的需求,传统钻探、物探手段面临探测精度不足、探测距离较短等技术瓶颈。钻孔物探技术融合了钻探轴向成果直观可靠与物探横向成果分辨率高等优势,为煤矿安全高效智能... 【背景】煤矿开采和灾害防治对地质条件探查提出了高精度、长距离等新的需求,传统钻探、物探手段面临探测精度不足、探测距离较短等技术瓶颈。钻孔物探技术融合了钻探轴向成果直观可靠与物探横向成果分辨率高等优势,为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按照施工空间把钻孔物探技术划分为孔内、孔间、孔地及孔巷等四大类,选取前三类典型的钻孔物探技术,分别从基本原理、技术进展和应用实例的角度阐述不同技术的主要进展及适用条件。【进展】在孔内物探技术方面,煤矿近水平钻孔的高频反射雷达可以实现径向0~10 m内煤岩界面探测与地质构造识别,钻孔三分量瞬变电磁技术能够对钻孔径向30 m内低阻异常区进行空间定位,钻孔三维激光扫描具备以厘米级精度重构地下采空区三维形态的能力;在孔间物探技术方面,孔间电磁波CT与地震波CT成像技术通过跨孔层析成像能够圈定断层、陷落柱、火烧区等异常体,孔间地震波与电磁波的联合透视,通过速度、电阻率综合解释可以推断孔间地质异常体的性质;在孔地物探技术方面,RVSP技术通过钻孔震源激发−地面检波器接收的方式可以实现采空区的高精度空间定位,孔−地充电法通过圈定低阻导体电场的分布范围有助于估算采空区积水的静储量。【展望】未来钻孔物探的技术攻关应该聚焦于随钻定向探测、钻孔径向远探测、多场多参量动态监测等方向,形成“探测−检测−监测”一体化的钻孔物探技术链,构建集群钻孔数据驱动的三维地质透明化模型,为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提供透明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物探 钻孔雷达 钻孔瞬变电磁 孔间地震 孔间电法 RVSP 充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测量在海砂勘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倪玉根 习龙 +4 位作者 夏真 何健 陈梅 李勇航 李丽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14,共8页
海砂需求激增导致其勘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埋藏海砂作为重要的海砂资源赋存类型,开发其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找砂难度相对较大。常用来勘查埋藏海砂的物探手段是单道地震测量,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砂层,而缺点是存在多解性。浅地层剖面由... 海砂需求激增导致其勘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埋藏海砂作为重要的海砂资源赋存类型,开发其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找砂难度相对较大。常用来勘查埋藏海砂的物探手段是单道地震测量,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砂层,而缺点是存在多解性。浅地层剖面由于难以穿透砂层,在以往的海砂勘查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浅地层剖面"易穿透泥难穿透砂"的特性,通过其排除泥层间接探砂,再结合单道地震直接识别砂层。泥层的浅地层剖面特征为易于识别的均质透明或层状反射,砂层的单道地震特征为中强振幅连续性差的杂乱反射,将泥层的间接排除法与砂层的直接识别法相结合,形成"浅地层剖面排除泥层+单道地震识别砂层+钻孔验证"的埋藏海砂勘查方法,可有效提高找砂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 浅地层剖面 单道地震 地球物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3
作者 刘保华 丁继胜 +3 位作者 裴彦良 李西双 高俊国 吕京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海工程,例如海缆(海底光缆、电缆和管线等)路由调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灾害因素分析、海底目标物寻找和水下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 多波束测深 侧扫声纳 浅地层剖面仪 高分辨率地震测量 海洋磁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矿产资源三维预测评价——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彬 陈建平 +1 位作者 向杰 尹晓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37,共11页
三维实体建模是三维矿产定量预测的前提,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是三维定量预测的基本要求,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三维实体建模精度及后续预测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为依据,采... 三维实体建模是三维矿产定量预测的前提,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是三维定量预测的基本要求,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三维实体建模精度及后续预测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为例,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为依据,采用Surpac面元建模法降低三维实体模型的不确定性。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找矿模型,提取了成矿有利信息,圈定了13个成矿有利靶区,并采用找矿概率法估算出了Au资源量914.6 t。研究表明:虽然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但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剖面,通过面元建模法可较大程度地降低不确定性,有助于对区内深部矿产资源进行高精度三维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信息不对称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剖面 面元建模法 成矿靶区 找矿概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轴高斯投影在跨带物探长剖面测量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明常 李彦妮 +3 位作者 刘财 马国庆 牛雪峰 王民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2-1588,共7页
在高精度物探重力测量中,需要提供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物探长剖面测量中,对东西跨度较大的线路进行控制测量时,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和高程引起的投影变形较大,不能满足长距离重力测量对精度的要求。基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理... 在高精度物探重力测量中,需要提供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物探长剖面测量中,对东西跨度较大的线路进行控制测量时,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和高程引起的投影变形较大,不能满足长距离重力测量对精度的要求。基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理论,采用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坐标转换理论及椭球变换,将原始椭球构建斜轴变形椭球,可以减小高斯投影横坐标和高程投影变形的影响,避免高斯投影分带过多对应用的影响。以漠河—呼和浩特物探长剖面测地数据为例,利用GPS快速静态测量获得平面和高程位置,测点距离约1km,通过斜轴高斯投影进行投影,最大平面精度为67.87mm/km,最大高程精度为53.039mm/km,最大投影综合变形的中误差为88.51 mm/km,大大减小了投影变形,提高了地图投影精度。因此,该投影在跨度物探长剖面测量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轴高斯投影 重力测量 物探长剖面 GPS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物探SEGY数据震源位置校正方法
6
作者 曾凡祥 徐岩 刘玉萍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7期39-46,共8页
浅地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通常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SEGY型数据文件中,定位信息保存在数据道头,一般而言该定位信息是GPS天线头或导航参考点的坐标,不是震源的真实位置,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偏移量。该类数据的处理大... 浅地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通常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SEGY型数据文件中,定位信息保存在数据道头,一般而言该定位信息是GPS天线头或导航参考点的坐标,不是震源的真实位置,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偏移量。该类数据的处理大多采用OMEGA、FOCUS、SU、RadExpro等地震处理系统来处理,并未考虑定位数据的错位情况,影响了后续地质解释的精度。利用导航数据文件的船艏向信息和SEGY数据中的坐标数据匹配,根据震源与SEGY中道记录位置的相对关系,重新计算震源坐标,改写SEGY数据文件。该方法可为资料的综合解释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单道地震 浅层物探 SEGY UTM投影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