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12汶川8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 |
韩金良
吴树仁
何淑军
孙炜锋
张春山
王涛
杨金中
石菊松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6
|
|
|
2
|
汶川地震后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调查--以龙溪虹口和千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
张晋东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王学志
古晓东
杨志松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
3
|
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
李勇
黄润秋
DENSMORE Alexander L.
周荣军
曹叔尤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4
|
|
|
4
|
汶川地震对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以武都区构林坪为例 |
郭鹏
孟兴民
薛亚婷
熊木齐
赵岩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
5
|
北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特征与减灾对策 |
胡凯衡
游勇
庄建琦
陈晓清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
6
|
汶川大震的科学思考 |
彭建兵
马润勇
范文
门玉明
林鸿州
邓亚虹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9 |
27
|
|
|
7
|
都江堰-汶川公路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和形成机理 |
甘建军
黄润秋
李前银
叶晓华
高文军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0 |
17
|
|
|
8
|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 |
施斌
王宝军
张巍
徐洁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
9
|
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白沙河堰塞湖工程地质力学分析 |
周家文
杨兴国
李洪涛
周宏伟
曹鹏飞
乔路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0
|
北川地区地震灾害的地形因子分析 |
王秋良
薛宏交
杨强
王敦
李井冈
张丽芬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
11
|
映秀—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
程强
吴事贵
苏玉杰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
12
|
汶川8级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实例 |
吴珍汉
张作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2
|
|
|
13
|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动因机制分析 |
乔彦肖
马中社
吕凤军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
14
|
汶川地震陕西重灾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探讨 |
王雁林
郝俊卿
赵法锁
李芳
|
《灾害学》
CSCD
|
2011 |
20
|
|
|
15
|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巴州区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
田小甫
孙进忠
陈奇
刘立鹏
田爱苹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6
|
“5·12”汶川地震震后龙门山山前地表塌陷成因探讨 |
姚鑫
文冬光
戴福初
王献礼
熊探宇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
2008 |
5
|
|
|
17
|
汶川地震区航空影像地质灾害自动识别技术 |
张敏
杨武年
黄瑾
刘汉湖
胡宝荣
胡国超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18
|
汶川特大地震之北川县城震害分析 |
王根龙
刘红帅
张军慧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
19
|
芦山和汶川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规律及特征对比分析 |
李秀珍
孔纪名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20
|
汶川地震触发陕西省境内地质灾害灾险情特征 |
王雁林
赵法锁
郝俊卿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