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GWR模型的天津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对租赁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影响
1
作者 张纯 王文洁 崔娜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3,共8页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响作用仍不清晰。以天津市为例,利用贝壳网租房价格数据与高德兴趣点数据(POI),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显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对租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在0~400 m范围内呈现单向递减规律,在400~800 m范围内呈现倒U形规律,200~400 m范围内溢价最低;从轨道站点出发,不同方向的公共服务设施溢价效果不同,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敏感度不同;轨道交通沿线住房可支付性,受到城市区位与邻里因素的可达性影响而逐渐降低。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轨道交通的住房可达性与可支付性之间的两维度地理空间研究框架,为面向青年友好的住房政策制定和高品质轨道交通生活圈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分异 可达性 住房可支付性 溢价效应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武汉市内涝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子叶 杨青远 魏红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8,共8页
城市内涝严重威胁社会安全与发展,识别城市内涝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研究内涝灾害的基础。采用全局回归(OLS)、地理加权回归(GWR)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等模型,对武汉市2016年内涝程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河流密度等影响因素的相关... 城市内涝严重威胁社会安全与发展,识别城市内涝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研究内涝灾害的基础。采用全局回归(OLS)、地理加权回归(GWR)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等模型,对武汉市2016年内涝程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河流密度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经OLS筛选后,选取用于GWR和MGWR分析的影响因素为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不透水面积。模型性能比较发现,MGWR模型优于GWR和OLS。MGWR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与内涝程度的相关关系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特征,且不同因素的影响具有空间尺度差异,不透水面积影响的空间尺度最小,耕地面积影响的空间尺度较小,草地面积和常数项的影响接近全局尺度。不透水面积正向影响内涝程度,而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负向影响内涝程度。不透水面积是影响内涝程度最主要的因素,回归系数均值为0.934,其中武昌区和洪山区中部回归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降尺度的哀牢山2000-202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汪红 严乔顺 +2 位作者 赵祖军 陈大祥 张志明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6,共14页
高质量的降水数据是进行山区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对该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将GSMaP-Guage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0.1... 高质量的降水数据是进行山区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对该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将GSMaP-Guage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0.1°降尺度为30 m,并使用气象站点数据对降尺度后的降水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基于此进行了哀牢山降水量长时间序列(2000-202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降尺度后的GSMaP-Guage降水数据精度可靠(R2=0.77,Bias=-0.01),且降尺度后的降水数据空间细节得到极大丰富。(2)哀牢山年降水从北向南递增,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哀牢山存在明显的干湿季节交替特征,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74%;月降水量从2-12月先增加后下降,在7月达到峰值。(3)在时间上,2000-2020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24.19%的区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对于不同的月份,1月降水显著增加,5月降水显著减少,而其他月份降水的变化不显著。本研究发现GWR降尺度方法是获取高分辨率降水数据的有效方法,是明晰山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关键基础数据的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降水量 降尺度 时空变化 复杂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济南市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4
作者 田斌 杨婷 +3 位作者 徐珊 王蔚 窦冰 谭秀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7,72,共9页
地下水是济南市重要的供水水源,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必要开展济南市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以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全球陆面同化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奇异谱分析法重构陆地水储量变化(ΔTWS)数据... 地下水是济南市重要的供水水源,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必要开展济南市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以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全球陆面同化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奇异谱分析法重构陆地水储量变化(ΔTWS)数据,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以蒸散发ET、降水量PRE、地表温度LST、植被指数NDVI作为回归变量,对济南市地下水储量变化(ΔGWS)数据进行降尺度,并开展ΔGWS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2002年4月-2023年12月,济南市ΔTWS、ΔGWS呈下降趋势,在年内,6月份ΔGWS最小,12月份最大,ΔGWS对降水变化的滞后效应明显。MGWR模型将济南市ΔGWS数据分辨率由0.25°提高到1 km,降尺度前后ΔGWS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表明MGWR模型对ΔGWS数据降尺度适用性较好。采用BEAST算法解构济南市ΔGWS时间序列,ΔGWS主要受趋势项控制,存在2个概率大于50%的突变点。济南市ΔGWS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莱芜区、钢城区地下水储量相对较多,平阴县、长清区较低,ΔGWS重心主要位于历城区。采用ΔGWS上升段水量表征济南市地下水资源量,2003-2019年,济南市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2.90亿m^(3),特枯年、枯水年、平水年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6.57、27.22、29.55亿m^(3)。研究结果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地下水储量变化 降尺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的湖南省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5
作者 刘旭峰 陈文明 +4 位作者 杨益民 肖云 罗灵岭 张福林 朱山昱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探明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在不同空间区域内的影响作用,对于差异化监测、管控及防止耕地非粮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了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子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2... 探明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在不同空间区域内的影响作用,对于差异化监测、管控及防止耕地非粮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了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子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2022年度耕地非粮化率呈现从中部地区向四周程度加重的趋势。驱动因子与耕地非粮化率在湖南省中东部,南部的丘岗冲垄区拟合程度最高,拟合优度R^(2)为0.647~0.817。GWR结果显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土层厚度系数均值分别为0.502和0.311,城市化率、集中连片度系数均值分别为-0.4和-0.28,该省83.6%的区域集中连片度与耕地非粮化率负相关。驱动因子对全省周边的影响均明显强于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率 驱动因子 空间分异特征 地理加权回归 集中连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GW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怀玉 唐园清 +1 位作者 龚直文 陈小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5-1205,共11页
探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落实差异化的降碳减污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覆盖数据揭示重庆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动态特征,综合运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 探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落实差异化的降碳减污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覆盖数据揭示重庆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动态特征,综合运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社会经济因素对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市净碳排放量在2000—2020年总计增长3723.14×104 t,其时序变化可划分为急剧增加阶段和缓慢增加阶段;土地利用碳汇与碳源仍存在收支不平衡问题。净碳排放总体呈现“中心高、两翼低”的分布格局,净碳排放增量在主城都市区的增长幅度最为剧烈,在渝东南各区县均呈现微度增长态势,渝东北各区县的增长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土地利用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大,碳排放强度和人均GDP是关键主导因素,其他依次为城镇人口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在渝东北地区的影响强度较大,城镇人口规模在主城都市区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时空动态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etector和MGWR的贵州工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尹剑 姜洪涛 +3 位作者 焦露 张斌 丁乙 黄嘉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7-1227,共11页
探究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时空交... 探究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时空交互特征;基于此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贵州工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8.45%。②技术进步是贵州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内动力。③工业碳排放效率空间自相关的时间路径长度呈现由东部市州向中、西部增大的趋势;贵州各市州的工业碳排放效率随时间演变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④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耗强度、产业结构、重工业水平、生产力水平6个因素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主导因子,且影响显著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能源消耗强度与工业碳排放效率存在负相关,其余主导因子与工业碳排放效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效率 super-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地理探测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价格时空预测Stacking-GWR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菲 陈振杰 +3 位作者 李飞雪 葛兰凤 杜嘉欣 聂北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现代城市治理和土地市场调控,预测城市土地价格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用途的土地价格变化趋势差异显著且具有空间异质性,很难用单个模型进行预测。该文提出一种城市土地价格时空预测Stacking-GWR模型,...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现代城市治理和土地市场调控,预测城市土地价格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用途的土地价格变化趋势差异显著且具有空间异质性,很难用单个模型进行预测。该文提出一种城市土地价格时空预测Stacking-GWR模型,以常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根据土地价格变化趋势分为工业用地和非工业用地两组,利用Stacking-GWR模型进行土地价格预测,并与单独使用Stacking、地理加权回归(GWR)、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Stacking-GWR模型融合了地价数据中的特征、空间和时间信息,能提高预测精度;②根据土地价格变化趋势进行分组后,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不分组时的预测精度;③工业用地和非工业用地土地价格的全局和邻域影响因子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价格 地价预测 集成学习 地理加权回归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大城市房价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强欢欢 王慧 雷书雨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文章以2022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文章以2022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住区属性、区位条件、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4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南京市主城区房价整体呈现由主城西向周边区域逐步递减的多组团模式;(2)主城区不同住房阶层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集聚特征,阶层间虽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隔离、对立或极化,但富裕阶层对主城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剥夺现象显著;(3)各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住区属性的影响较稳定,区位条件的影响具有空间全局性,而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边界效应,即房价与设施空间距离的负相关性具有空间范围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住房阶层 空间分异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g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GWR方法探究建成环境对轨道站点客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毅军 罗紫宇 +1 位作者 周涛 张振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轨道站点的客流吸引能力与周边建成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聚焦轨道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从步行可达范围识别、5Ds建成环境要素数据提取与量化描述、相关客流模型选取与分析,形成一套数据驱动的建成环境与轨道客流量化建模方法,并以重庆市轨... 轨道站点的客流吸引能力与周边建成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聚焦轨道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从步行可达范围识别、5Ds建成环境要素数据提取与量化描述、相关客流模型选取与分析,形成一套数据驱动的建成环境与轨道客流量化建模方法,并以重庆市轨道站点为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轨道站点为中心,步行10 min可达范围面积为半径500 m缓冲区面积的74.2%;(2)主成分解释变量能够克服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PCA-GWR)较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更好;(3)居住丰富性、出行便利性、绿化效果、站点可达性与轨道出站客流密切相关,主成分解释变量对轨道出站客流的影响程度与空间变化存在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站点 步行等时圈 主成分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网络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的长江流域植被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泳君 陈青长 +1 位作者 方贺 李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2-362,共11页
以2000~2022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为因变量,以地形、气象、社会经济因素为自变量,借助能很好处理尺度差异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探讨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2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波动变化,以改善为主,增... 以2000~2022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为因变量,以地形、气象、社会经济因素为自变量,借助能很好处理尺度差异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探讨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2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波动变化,以改善为主,增长速度为0.245%/a;流域植被空间分布模式为东西低,中部高的空间分异;未来流域大部分地区有退化风险.不同影响因子对于长江植被的作用出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坡度、高程、气温及相对湿度是长江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人为因子对于植被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植被与各个影响因子的响应尺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地形和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对于植被的作用尺度较小,仅为43,而社会因素的作用尺度较大(>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ER和GWR的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辉 胡喜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3,共12页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道路建设最为显著,客观分析道路网络及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对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道路网络、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夜间灯光、数...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道路建设最为显著,客观分析道路网络及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对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道路网络、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夜间灯光、数字高程模型、气象和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集,在3S技术的支持下,首先采用增量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估算(KDE)计算福州市2015年和2020年的道路核密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福州市2000、2009和2020年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的时空动态变化,接着采用探索性回归(ER)筛选关键影响因子,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揭示关键影响因子对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5年和2020年最佳带宽下KDE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4.090 km∙km^(-2)和0-3.765 km∙km^(-2);高KDE值在2015年主要聚集在福州市区周围和各区县的中心,而至2020年,高KDE值的范围逐渐扩大,呈现向沿海地区蔓延的趋势。2)从时间上看,福州市2000-2020年期间的RSE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态状况整体上相对稳定;从空间上看,生态环境质量好的等级分布在永泰县和闽清县等山区,较差的等级主要分布在市区中心、各区县的中心区、东部沿海区域及沿江两侧。3)对探索性回归筛选出的最佳因子进行拟合,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GWR结果表明道路欧氏距离、高程、坡度、林地比例和草地比例与RSEI主要呈正相关关系,道路核密度、夜间灯光、城乡用地比例与RSEI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可为福州市以及其他城市路网规划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核密度 遥感生态指数 时空变化 探索性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市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空间的多尺度影响——基于sDNA与MGWR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文波 陈端怡 +1 位作者 党迎春 盛珍妍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为了探究萍乡市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以2011-2020年萍乡市中心城区出让住宅地价样点为例,基于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多尺度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萍乡... 为了探究萍乡市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以2011-2020年萍乡市中心城区出让住宅地价样点为例,基于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多尺度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萍乡市住宅空间分布呈现轴向发展、向内填充与向外扩散并进、多中心圈层结构相融合的演化趋势;路网形态总体呈现块状聚集,轴向延伸的空间格局;路网接近度对住宅用地价格呈现出正向的城区边缘高,中心区低的空间格局,密度、穿行度与之相反,同时出现跨尺度相似性。研究成果可为市政完善土地市场价格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规划以及房地产选址布局提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用地价格 路网形态 空间设计网络分析模型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萍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S+GWR模型的非粮化利用方式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飞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为探究不同非粮化利用方式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ER)模型对海南省儋州市部分地区非粮化耕地影响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采用景观苗木种植方式时,对中西部土壤有机质含量、东南... 为探究不同非粮化利用方式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ER)模型对海南省儋州市部分地区非粮化耕地影响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采用景观苗木种植方式时,对中西部土壤有机质含量、东南和西南土壤pH值、东南地区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影响较大,景观苗木种植方式是这3项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区采用果树种植方式时,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西部地区土壤破碎指数、东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影响较大,果树种植方式是这3项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区采用草坪种植方式时,对研究区东部地区破碎化指数和种植规模的影响较大,草坪种植是这2项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区采用挖塘养殖方式时,对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土壤pH值、东南部分地区种植规模影响较大,挖塘养殖是这2项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非粮化 耕地质量 关键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城镇化格局及演化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管卫华 吴小妮 +3 位作者 李焕兰 张惠 吴巍 吴连霞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增长率划分为1978—1994年、1995—2020年2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中国省域城镇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区域间层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增长率划分为1978—1994年、1995—2020年2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中国省域城镇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区域间层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差异特征显著,1978年城镇化格局整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1994年表现为北方和东南沿海省份城镇化率等级相对较高,西南省份相对等级较低;2020年已形成由东向西逐级递减的格局;(2)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需求作为拉力对区域间城镇化率提升作用强于区域内;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率的作用效应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对区域间的作用强度始终强于区域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地区间推力对城镇化的正向效应仅在前一阶段显著;地区间城镇收入差距作为地区间拉力对城镇化率的影响总体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作用效应由区域间强于区域内转变为区域内强于区域间;(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劳动力需求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地区内推、拉力对各省城镇化提升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地区间城镇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正向推进效应在空间上的波动明显,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强,表明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作为地区间推、拉力正在不断促进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的轨道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影响研究
16
作者 朱震军 曹湛 +2 位作者 和煜栋 张芮嘉 俞佳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99,共5页
轨道站点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和城市的重要空间区域,研究其周边街道活力对轨道站点TOD发展与街道环境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街景图像、POI和人口热力等多源数据刻画轨道站点周边街道活力空间分布特征,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 轨道站点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和城市的重要空间区域,研究其周边街道活力对轨道站点TOD发展与街道环境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街景图像、POI和人口热力等多源数据刻画轨道站点周边街道活力空间分布特征,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街道活力存在集聚效应,以站点为中心向四周延伸;POI业态齐全度对街道活力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绿视率对街道活力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天空开敞度等变量对活力影响相关性不显著,机动交通影响度则对活力呈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轨道站点周边功能布局与精细化街道环境改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活力 建成环境 轨道站点 多源数据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异质性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健霄 印杰祥 +1 位作者 邵春福 尹超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时空差异性影响,基于南京市出租车订单数据,结合多源数据从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和公共交通临近度共5个维度刻画建成环境特征.在考虑工作日与双休日的时间基础上,构建考虑特征变量尺... 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时空差异性影响,基于南京市出租车订单数据,结合多源数据从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和公共交通临近度共5个维度刻画建成环境特征.在考虑工作日与双休日的时间基础上,构建考虑特征变量尺度差异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模型,探讨建成环境与出租车出行需求之间互动关系,并且将研究数据通过ArcGIS进行可视化处理,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模型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相比,MGWR模型在工作日的调整后决定系数R^(2)_(adj)分别提高52.42%与4.62%,改进的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ICc分别下降19.66%和10.93%,在双休日,R^(2)_(adj)分别提高51.98%与0.97%,AICc分别下降21.37%和8.35%,表明MGWR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模型回归系数显示,不同建成环境特征变量的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依据具有显著性空间单元变量的平均回归系数,在工作日与双休日,人口密度、道路密度、慢性道路密度、地铁可达性与公交站点密度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为正,公交可达性的影响为负,在双休日,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到市中心的距离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为负,且在双休日空间单元显著性占比更多.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与完善出租车运营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建成环境 出租车出行需求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地理加权回归的时变谐波阻抗估计
18
作者 徐方维 谢佩昂 +3 位作者 王川 刘凯 郭凯 樊丽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现有研究中通常假定电力系统谐波阻抗恒定,但不符合真实工况中情况。实际中,系统侧谐波阻抗和背景谐波随运行工况时变,当两谐波电压样本点时间间隔较大时,对应时刻的阻抗和背景谐波的差值可能较大,难以根据时间间隔较远样本点的信息估... 现有研究中通常假定电力系统谐波阻抗恒定,但不符合真实工况中情况。实际中,系统侧谐波阻抗和背景谐波随运行工况时变,当两谐波电压样本点时间间隔较大时,对应时刻的阻抗和背景谐波的差值可能较大,难以根据时间间隔较远样本点的信息估计关注样本点的阻抗值。由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地理加权回归的时变系统侧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首先依据时间间隔大小构建权重矩阵,对与关注样本点时间间隔较大的样本点赋予较小权重,并采用局部加权回归(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LWR)初步估计系统侧谐波阻抗和背景谐波参考值。然后利用阻抗参考值修正回归方程以降低原回归方程的欠定程度,同时以背景谐波参考值为先验信息,筛选出与关注样本点背景谐波相似的样本点,再基于所筛选样本逐一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求解各点的背景谐波电压和系统侧谐波阻抗。在强背景谐波波动的情况下,文中所提方法能识别阻抗的突变点、估计系统侧谐波阻抗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可知,文中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恒定谐波阻抗估计方法,估计准确度提升约40%;相对于现有变阻抗估计方法,估计准确度提升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阻抗 背景谐波 阻抗变化 权重矩阵 局部加权回归(LWR) 地理加权回归(g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查大数据的控矿作用空间非平稳性定量研究:以三山岛金矿床为例
19
作者 黄继先 李苇琪 +3 位作者 邓浩 万世军 李晓 毛先成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7-328,共12页
隐伏矿体三维预测正在逐渐成为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准确把握控矿因素与矿化的关联关系对模型预测性能至关重要。矿化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空间非平稳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勘查数据出发,定量探索控矿因素与矿化的空间... 隐伏矿体三维预测正在逐渐成为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准确把握控矿因素与矿化的关联关系对模型预测性能至关重要。矿化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空间非平稳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勘查数据出发,定量探索控矿因素与矿化的空间非平稳关系及其特征,可为三维成矿预测建模提供更精准的关键参数,有助于从定量的角度厘清控矿作用规律及其背后的成因。本文以三山岛金矿床为研究实例,对控矿作用的空间非平稳性及其特征展开研究,首先利用三维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探测控矿因素对矿化影响的空间非平稳性;随后通过方向加权改进三维GWR的权函数,以此为基础分析控矿作用的各向异性;然后将多尺度GWR模型扩展到三维空间,针对不同控矿因素研究其对矿化影响的多尺度特征;接下来通过计算不同控矿因素对矿化影响的平稳性指数,比较分析其平稳性程度;最后对不同控矿因素对矿化的影响强度与变异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成矿规律进一步挖掘了各控矿因素对矿化影响的方向、尺度及强度特征的相互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平稳性 地理加权回归 各向异性 多尺度gwr 三维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效应及其驱动因素
20
作者 孙才志 于涵 郝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52-2967,共16页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的性质和强度并从空间的角度更深入探索其形成机制,可为制定流域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对流域内产水量(WY)、生境质量(HQ)、碳储量(CS)、土壤保持(...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的性质和强度并从空间的角度更深入探索其形成机制,可为制定流域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对流域内产水量(WY)、生境质量(HQ)、碳储量(CS)、土壤保持(SC)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分析其时空演变格局,利用权衡-协同标准(TSC)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流域东部及东南部WY明显增强;HQ自东向西呈现出“高-低-高”的空间分布特征;CS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空间分布特征与HQ较为一致;SC则表现出整体增加态势。(2)在SC-WY、HQ-SC、WY-HQ中,流域内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CS-SC、CS-WY、CS-HQ均以权衡作用为主。(3)单因子作用下,地形因子对六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的解释力较大;在交互作用下,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主要以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为主。(4)不同影响因子对于六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作用出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气候因子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衡和协同 生态系统服务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