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for clustering analysis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Bo WANG Yong WANG Hong-jian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547-551,共5页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遗传算法 模糊自适应谐振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gni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Coal Mines Based on Genetic Clustering 被引量:6
2
作者 SUN Ji-ping SONG Shu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isasters in coal mines. Early recogni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may be a potential inducement for other coalmine accidents. However, early recognition is difficult beca...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isasters in coal mines. Early recogni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may be a potential inducement for other coalmine accidents. However, early recognition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different coal mines. Fuzzy clustering has been proposed to incorporate the uncertainty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coal mines and it can give a clear degree of classification of combustion. Because FCM clustering tends to become trapped in local minima, a new approach of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based on a genetic algorithm is there- fore proposed. Genetic algorithm is capable of locating optimal or near optimal solutions to difficult problems. It can be applied in many fields without first obtaining detailed knowledge about correlation. It is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effec- tiveness of fuzzy clustering in detec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means of a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fuzzy clustering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station clustering based on improved KFCM algorithm with adaptive optimal clustering number sele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Yanhui Xu Yihao Gao +4 位作者 Yundan Cheng Yuhang Sun Xuesong Li Xianxian Pan Hao Yu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SCD 2023年第4期505-516,共12页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load modeling are substation load composition inquiries and cluster analyses.However,the traditional kernel fuzzy C-means(KFCM)algorithm is limited by artificial clustering number selection an...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load modeling are substation load composition inquiries and cluster analyses.However,the traditional kernel fuzzy C-means(KFCM)algorithm is limited by artificial clustering number selection and its convergence to local optimal solutions.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an improved KFCM algorithm with adaptive optimal clustering number sele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is algorithm optimizes the KFCM algorithm by combining the powerful global search ability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robust local search ability of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The improved KFCM algorithm adaptively determines the ideal number of clusters using the clustering evaluation index ratio.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KFCM algorithm,the enhanced KFCM algorithm has robust clustering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enabling the efficient convergence to 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substation clustering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Kernel fuzzy C-means algorithm clustering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e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efuzzy cluster means 被引量:1
4
作者 Bo-Han Wu Ran-Hong Xie +3 位作者 Li-Zhi Xiao Jiang-Feng Guo Guo-Wen Jin Jian-Wei F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2747-2758,共12页
In this research,an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fuzzy cluster means(PCA-SAGA-FCM)was proposed for the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tig... In this research,an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fuzzy cluster means(PCA-SAGA-FCM)was proposed for the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which lack the prior information and core experiments.A variety of evaluation parameters were selected,including litholog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poro-permeability qualit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engineer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and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The PCA was us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and the low-dimensional data was used as input.The unsupervised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was carried out by the SAGA-FCM,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at different categori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lithological profiles.The analysis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ctual logging data show that:1)compared with FCM algorithm,SAGA-FCM has stronger stability and higher accuracy;2)the proposed method can cluster the reservoir flexibly and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membership;3)the results of reservoir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match well with the lithologic profle,which demonstrat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sandstone Integrated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cluster 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n)Mo_(38-n)(n=0-38)及Fe_(n)Mo_(55-n)(n=0-55)双金属团簇的结构演化和基态能量
5
作者 郑琪琪 陈轩 +1 位作者 程彪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基于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采用遗传算法及分子动力学淬火算法,系统研究了(FeMo)m(m=38及55)双金属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能量.结果表明:对于Fe_(n)Mo_(38-n)(n=0-38)团簇,随Fe原子数的增加,Fe原子优先占据团簇表面再占据内部,其基态构型存... 基于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采用遗传算法及分子动力学淬火算法,系统研究了(FeMo)m(m=38及55)双金属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能量.结果表明:对于Fe_(n)Mo_(38-n)(n=0-38)团簇,随Fe原子数的增加,Fe原子优先占据团簇表面再占据内部,其基态构型存在类O_(h)结构、类I_(h)结构和无序结构间的竞争.对于Fe_(n)Mo_(55-n)(n=0-55)团簇,随Fe原子数的增加,Fe原子优先占据团簇中心位置,再依次占据表面顶点、棱边和次外层,双金属团簇基态构型主要体现为在Mackay二十面体基础上的结构畸变.Fe_(24)Mo_(14),Fe_(13)Mo_(42)和Fe_(43)Mo_(12)为幻数结构团簇,研究发现双金属团簇幻数成因不能通过单质团簇常用的平均配位数和平均键长模型解释,它更多的归咎于组分效应导致的结构高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团簇 结构和能量 淬火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n)Co_(55-n)与Co_(n)Mo_(55-n)(n=0~55)团簇基态的能量与结构演化
6
作者 程彪 郑琪琪 +1 位作者 陈轩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6,共10页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函数结合遗传算法及分子动力学淬火算法,系统研究了Co_(n)Mo_(55-n)(n=0~55)与Fe_(n)Co_(55-n)(n=0~55)团簇的基态结构与能量.通过分析基态结构的相似函数、质心间距、平均键长、平均原子配位数、平均结合能、...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函数结合遗传算法及分子动力学淬火算法,系统研究了Co_(n)Mo_(55-n)(n=0~55)与Fe_(n)Co_(55-n)(n=0~55)团簇的基态结构与能量.通过分析基态结构的相似函数、质心间距、平均键长、平均原子配位数、平均结合能、混合能与二阶差分能.探究了团簇基态的结构特征及稳定性与团簇所含元素种类及组分的关联.结果表明:对Co-Mo混合团簇,随Co原子数目增加,Co原子依次占据团簇中心与最外层顶点,混合团簇逐渐出现组分偏析与无序现象;对Fe-Co混合团簇,基态结构主体上均体现为围绕Mackay二十面体构型的结构畸变,随Fe原子含量增加,Fe原子先占据团簇外表面顶点位置直到全部包裹Co原子,逐渐形成核壳式结构;Co_(13)Mo_(42)与Fe_(42)Co_(13)是幻数结构团簇,研究发现组分效应导致的团簇高对称性相比团簇平均键长与平均原子配位数更能解释幻数结构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淬火算法 双金属团簇 基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群终端区离港航班协同排序方法研究
7
作者 宛照坤 彭瑛 叶文婕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当前空中交通领域中,机场群系统频繁出现的飞行冲突、离港航班延误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航班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文章在考虑机场群系统资源约束的基础上,引入“机场满意度”这一概念,以离港航班总延误最小化、所有机场满意... 当前空中交通领域中,机场群系统频繁出现的飞行冲突、离港航班延误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航班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文章在考虑机场群系统资源约束的基础上,引入“机场满意度”这一概念,以离港航班总延误最小化、所有机场满意度之和最大化以及机场群系统内机场公平性的整体度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机场群终端区离港航班协同排序模型,设计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机场群终端区离场航班协同排序问题的Pareto最优解,并以京津地区的3个机场终端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先到先服务方案相比较,航班总延误从7796 s减少至5029 s,降低了35.5%,平均每一架航班延误时间从159 s降到103 s,航班平均满意度达到0.7867,机场群中机场公平性的整体度量为0.0044。所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机场群系统中离港航班的总延误,提高航班总满意度,实现资源的公平高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群终端区 协同排序模型 离港航班满意度 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作战空战场中空域需求大数据冲突检测与消解模型
8
作者 张帅 邱玮玮 +4 位作者 郝风杰 马天宇 高胜东 吴玉生 苏俊通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168,共11页
针对空域需求大数据冲突检测与消解的问题,以空域冲突需同时满足的3个准则以及空域消解需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为基础,建立基于安全包围盒的GJK闵可夫斯基差集的空域冲突检测模型,对提出的空域需求申请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聚类分... 针对空域需求大数据冲突检测与消解的问题,以空域冲突需同时满足的3个准则以及空域消解需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为基础,建立基于安全包围盒的GJK闵可夫斯基差集的空域冲突检测模型,对提出的空域需求申请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聚类分析与遗传算法的空域冲突消解优化模型,并基于真实数据集进行模拟验证,能够有效检测出潜在的空域冲突并给出相应的消解方案,为联合作战空战场中的空域需求申请优化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作战空战场 GJK算法 闵可夫斯基差集 K-MEANS聚类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轨航天器集群在轨服务智能任务规划方法
9
作者 郑鑫宇 曹栋栋 +4 位作者 唐佩佳 张轶 彭升人 周杰 党朝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
针对高轨航天器多对多在轨服务任务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燃料消耗和任务时长两个优化目标的高轨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Q学习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Q-learning-base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QMGA)。首先,... 针对高轨航天器多对多在轨服务任务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燃料消耗和任务时长两个优化目标的高轨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Q学习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Q-learning-base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QMGA)。首先,建立了基于四脉冲Lambert转移的多对多目标分配模型,并同时以速度脉冲和任务用时为目标函数,通过将问题解耦为轨道转移优化问题和目标分配优化问题实现了优化变量的降维,简化了计算过程。然后,结合Q学习提出了QMGA算法,采用Q学习在线更新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最后采用QMGA算法求解模型,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多目标遗传算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QMGA算法可以得到更优的任务规划结果,计算得到的总速度增量消耗和总任务时间分别平均比MGA计算得到的结果减少了6.2%和19.7%。这一结果证明强化学习方法可进一步赋能传统智能优化方法,从而提升航天器集群任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 多目标遗传算法 多目标分配任务规划 多脉冲Lambert转移 集群任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波带控制策略的交通流量优化模型
10
作者 赵兴文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1期76-79,124,共5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旅游出行范围的扩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问题愈发突出。文章以一个某地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数据为例,分析其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针对此情况采取基于绿波带控制策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旅游出行范围的扩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问题愈发突出。文章以一个某地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数据为例,分析其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针对此情况采取基于绿波带控制策略为该区域提供合适的交通流量优化方案改进交通管理措施,为改善交通流量提供一种优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聚类算法 滑动窗口算法 绿波带控制策略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系统设计
11
作者 王砾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58-61,138,共5页
针对生鲜农产品当中供应链配送环节配送过程当中损耗较高,需要满足较高时效性以及车辆调度路径规划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系统。系统通过遗传算法进行配送路径的最优解求取,结合K-means聚类方式进行配送... 针对生鲜农产品当中供应链配送环节配送过程当中损耗较高,需要满足较高时效性以及车辆调度路径规划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系统。系统通过遗传算法进行配送路径的最优解求取,结合K-means聚类方式进行配送客户位置的最优划分。目标函数以最小的货物损耗以及最短的路径里程为目标,以期实现在配送场景当中路径以及货物损耗的最优。经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相比常规的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更加合理,需要配送里程大幅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聚类 供应链优化 生鲜农产品 遗传算法 大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Bi-Clustering算法在基因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邓怀勇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32,共3页
针对海量基因数据,提出了分布式双向聚类算法,该算法是基于现有流行的MapReduce计算框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加速比,并且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MAPREDUCE 分布式 双向聚类算法 加速比 可扩展性 基因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璞 王天浩 阳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5-1364,共10页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 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络面临的运输压力日渐增加,经常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措施,提出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首先,利用湖南省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的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然后,根据OD对间距离和OD交通量的差异,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OD对进行聚类分析,将OD对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别。最后,应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各类OD对中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出行群体,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对拥堵贡献较大和拥堵贡献较小的出行群体分别应用不同的路径诱导方案。当OD需求扩样系数设置为6时,对OD对聚类可以将总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35186.03 min。在不进行OD对聚类时,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9140,而实施OD对聚类后,使用规划路径的出行总数为70374。使用诱导路径的出行的平均出行时间由121.47 min下降为85.61 min,极少数出行(3.75%)的时间增加,且增加最大值低于3 min。对多个不同扩样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考虑OD需求聚类的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具有良好的拥堵缓解效果。考虑OD需求聚类的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混合路径诱导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对拥堵贡献较大的关键出行群体,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路径诱导策略,在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同时能够减少对大多数出行者的影响,降低路径诱导策略的实施难度。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对出行距离较长的出行群体实施路径诱导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区域多层公路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拥堵缓解 聚类分析 混合路径诱导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力均匀性的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区域(DMA)分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鹏 刘嘉 邵煜 《科技通报》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独立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edareas,DMAs)是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管理与漏损控制的重要手段。现有的DMA分区算法无法在分区时保障分区内部的压力均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求解DMA分区方法,在保证分区均匀性的同时,... 独立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edareas,DMAs)是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管理与漏损控制的重要手段。现有的DMA分区算法无法在分区时保障分区内部的压力均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求解DMA分区方法,在保证分区均匀性的同时,实现分区内部压力均衡。该方法提出融合节点压力分布的节点相似矩阵,建立分区合理性评价指标,用于确定独立计量区域划分方案;在隔离阶段采用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边界管段开展隔离阀与流量计的优化布置;最后通过对上述2个过程进行循环迭代,确保最终分区方案的压力均衡。通过对实例管网的分区研究,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独立计量分区 谱聚类算法 NSGA-Ⅱ遗传算法 压力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分级优先的即时配送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东 王正鑫 刘川平 《交通运输研究》 2024年第4期68-79,共12页
为了使即时配送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配送准时性,从而维护并发展高价值客户,首先,针对即时配送客户的特点改进RFM模型,基于已有数据使用DBSCAN算法进行客户聚类,根据聚类结果使用GBDT算法构建客户分级预测模型对即时配送客户进行分级... 为了使即时配送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配送准时性,从而维护并发展高价值客户,首先,针对即时配送客户的特点改进RFM模型,基于已有数据使用DBSCAN算法进行客户聚类,根据聚类结果使用GBDT算法构建客户分级预测模型对即时配送客户进行分级预测。在此基础上,以即时配送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及客户超时点种类、数量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客户分级优先的即时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再设计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沈阳市某一站式冷链即时配送企业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该企业原配送方案,应用客户分级优先的即时配送路径规划方法规划后的方案在配送总成本仅提高4.8%的情况下,高价值、潜在高价值客户超时点数量由6减少为2,且超时点均为边缘客户,同时配送总时间减少了7.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配送路径规划方法,企业的配送成本虽然会小幅增加,但因配送准时性提升,可以更好地维护高价值客户,同时发展潜在高价值客户向高价值客户转变,进而保持或提高长期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即时配送 时间窗约束 聚类分析 遗传算法 客户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编队电子干扰决策研究
16
作者 史国庆 王秉坤 +3 位作者 张建东 吴勇 杨啟明 张耀中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
舰船编队的电子干扰资源分配问题在现代海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舰船编队自卫反导作战干扰资源分配问题,通过联合概率关联算法和优劣解距离法完成对目标的数据融合和威胁度排序,提出干扰资源分配指标,结合模糊理论构建了干扰资源... 舰船编队的电子干扰资源分配问题在现代海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舰船编队自卫反导作战干扰资源分配问题,通过联合概率关联算法和优劣解距离法完成对目标的数据融合和威胁度排序,提出干扰资源分配指标,结合模糊理论构建了干扰资源分配模型。针对大规模目标干扰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求解速度慢、难以收敛的问题,引入聚类思想来提高问题的求解速度和求解稳定性。通过改进K-means聚类方法,保证不能将一艘舰船的干扰资源耗尽这一干扰资源分配原则。最终,使用遗传算法求解所建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对比引入聚类和不使用聚类方法证明了引入聚类对大规模优化分配问题的意义,仿真验证了引入聚类后优化分配方法求解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扰 资源分配 多属性决策 K-MEANS聚类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的多目标车间物料配送方法
17
作者 詹燕 陈洁雅 +5 位作者 江伟光 鲁建厦 汤洪涛 宋新禹 许丽丽 刘赛淼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10-2519,共10页
针对车间物料配送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以配送路径最短和时间窗惩罚值最小为目标的物料配送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混合优化算法INSGA-Ⅱ.该算法采用密度峰值聚类(DPC)初始化种群,缩减问题规模;在NSGA-... 针对车间物料配送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以配送路径最短和时间窗惩罚值最小为目标的物料配送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混合优化算法INSGA-Ⅱ.该算法采用密度峰值聚类(DPC)初始化种群,缩减问题规模;在NSGA-Ⅱ遗传操作阶段,采用差分进化(DE)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通过变异向量的差分操作与部分映射交叉加快迭代速度,同时提高种群多样性.通过求解不同基准函数与不同规模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NSGA-Ⅱ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具有更优帕累托前沿,同时算法结果的均匀性和多样性更好,求解时间更短.研究结果表明,新算法生成的结果更优;相比NSGA-Ⅱ算法、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生成的总配送距离减少26.65%,总时间窗惩罚减少32.5%,能有效提高车间物料的配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配送 多目标优化 密度峰值聚类 非支配排序遗传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求解异构车辆路径问题
18
作者 吴麟麟 吕一鸣 +1 位作者 何美玲 韩珣 《物流技术》 2024年第7期48-62,共15页
由于目前单一车型配送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选取确定数量的不同车型对各客户点进行配送服务往往可以得到更优的配送路径方案。针对这一点,描述了一种异构车辆路径问题,并建立了具有固定车辆数且考虑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以及时... 由于目前单一车型配送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选取确定数量的不同车型对各客户点进行配送服务往往可以得到更优的配送路径方案。针对这一点,描述了一种异构车辆路径问题,并建立了具有固定车辆数且考虑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以及时间窗惩罚成本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验仿真先求解不考虑时间窗的问题初步证明混合算法的有效性,再在带时间窗的问题中求解不同规模算例的单一及异构车型结果,以证明异构车型配送更优。最后,对该混合算法的求解结果与其他混合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混合算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求解的异构车型结果优于单一车型,并且比其他混合算法求解的异构车型结果更优,异构车辆配送使用的配送车辆数更少,总成本也更低,该混合算法具有更好的效率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车辆路径问题 改进K-means聚类算法 遗传算法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LEACH改进协议
19
作者 徐巍 钟宇超 余成成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路由协议因能耗不均衡导致节点过早死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改进的LEACH路由协议。在分簇阶段,通过遗传算法选举合理的...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路由协议因能耗不均衡导致节点过早死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改进的LEACH路由协议。在分簇阶段,通过遗传算法选举合理的簇头节点并根据节点的分布划分簇群;在数据传输阶段,通过蚁群算法使簇头节点尽可能选择能量充足且距离较短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簇路由协议LEACH和LEACH-C相比,改进算法可以使网络的能量消耗更加均衡,并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协议 节点能耗 分簇 遗传算法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与Transformer算法的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滚刀正常磨损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常佳奇 黄宏伟 +1 位作者 张东明 李章林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盾构法是隧道施工的主流方法,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层与复合地层。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准确预测滚刀的磨损以便及时更换滚刀是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的关键。基于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kmeans聚类算法、有监督Transformer算法以及遗传算... 盾构法是隧道施工的主流方法,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层与复合地层。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准确预测滚刀的磨损以便及时更换滚刀是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的关键。基于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kmeans聚类算法、有监督Transformer算法以及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根据刀盘前方地层条件、滚刀布设以及施工参数预测滚刀正常磨损的方法。kmeans聚类算法用于实时分析当前盾构施工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划分不同施工状态,并为不同施工状态分配不同的磨损修正系数作为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参数。根据地层条件及施工参数相关关系确定磨损修正系数初始值的大小,借助遗传算法对磨损修正系数进行优化。Transformer算法中,以地层条件、施工参数、滚刀安装半径和切削距离以及kmeans聚类得到的磨损修正系数作为输入参数,以滚刀磨损量作为输出参数,并由遗传算法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所使用的数据采集自某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所穿越地层条件包含全断面软土、上软下硬地层以及全断面硬岩,样本集包含217条数据。聚类结果所揭示的施工状态与滚刀的磨损速度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预测模型的滚刀磨损平均预测误差为3.6mm,占滚刀换刀磨损量40.0mm的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 刀具磨损 聚类算法 遗传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