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casting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淑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27-330,共4页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the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of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were established. Immune...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the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of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were establishe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optimizing the weight from input layer to hidden layer, from hidden layer to output layer, and the threshold value of neuron nodes in hidden and output layers. Finally, training the related data of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from 1980 to 2000 in China, a nonlinear network model between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obtained. The model was adopted to forecas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from 2001 to 2005, and the average absolute error ratio of forecasting results is 13.521 8%.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better forecasting accuracy and stability for forecas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neural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ING RATE FORE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to Improve the Search of the Weight Space in Cascade-Correlation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2
作者 E.A.Mayer, K. J. Cios, L. Berke & A. Vary(University of Toledo, Toledo, OH 43606, U. S. A.)(NASA Lewis Research Center, Cleveland, OH)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2期9-21,共13页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global 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 algorithms to help search the weight space of the neurons in the cascade-correlation architecture. The cascade-correlation learning architecture is a ...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global 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 algorithms to help search the weight space of the neurons in the cascade-correlation architecture. The cascade-correlation learning architecture is a technique of training and building neural networks that starts with a simple network of neurons and adds additional neurons as they are needed to suit a particular problem. In our approach, instead ofmodify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 to account for convergence problems, we search the weight-space us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n apply the gradient technique of Quickprop to optimize the weights. This hybrid algorithm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s and cascade-correlation is applied to the two spirals problem. We also use our algorithm in the prediction of the cyclic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Ni- and Co-base super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 Cascade correlation weight space search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autogenous mill power prediction by a hybrid neural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2
3
作者 Hoseinian Fatemeh Sadat Abdollahzadeh Aliakbar Rezai Bahra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51-158,共8页
There are few methods of semi-autogenous(SAG)mill power prediction in the full-scale without using long experiments.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feed moisture,mass flowrate,mill l... There are few methods of semi-autogenous(SAG)mill power prediction in the full-scale without using long experiments.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feed moisture,mass flowrate,mill load cell mass,SAG mill solid percentage,inlet and outlet water to the SAG mill and work index are studied.A total number of185full-scale SAG mill works are utilized to develop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nd the hybrid of ANN and genetic algorithm(GANN)models with relations of input and output data in the full-sca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NN model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ANN model in predicting SAG mill power.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input parameters on SAG mill power.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GANN model shows that the work index,inlet water to the SAG mill,mill load cell weight,SAG mill solid percentage,mass flowrate and feed moisture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mill power,while outlet water to the SAG mill ha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mill pow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NN model could be useful to evaluate a good output to changes in input operat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utogenous mill mill power predic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Interval Algorithm in Rur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4
作者 GU Zhuomu ZHAO Yu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
Rur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is a complicated nonlinear optimized combination problem which based on load forecasting results, and its actual load is affected by many uncert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optimization r... Rur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is a complicated nonlinear optimized combination problem which based on load forecasting results, and its actual load is affected by many uncert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optimization results of rur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interval algorithm was used to modify the initial search method of uncertainty load mathematics model in rural network planning. Meanwhile, the genetic/tabu search combination algorithm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initialized network. The sampl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ertainty planning, the improved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urban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uncertainty load and the planning results conformed to the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power network optimization planning load uncertainty interval algorithm genetic/tabu search combin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GA based algorithm for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for loss red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reconfigur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Mohammad Mohammadi Mahyar Abasi A.Mohammadi Rozbah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es and the cost of system operation, namely, energy loss cost due to both reconfiguration and DSTATCOM placement, are combined to form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e minimize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ie switches, DSTATCOM location and size have been optimally determine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condition.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of loss sensitivity is used for the selection of weak nodes in the power system for the placement of DSTATCO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settings of the DFACTS device along with optimal selection of tie switches in reconfiguration process are govern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Simulation results on IEEE 33-bus and IEEE 69-bus test system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orial method using DSTATCOM and reconfiguration is preferable to reduce power losses to 34.44% for 33-bus system and to 45.43% for 69-b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FACTS (DFACTS)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power loss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级分解的前围声学包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帅 吴宪 薛顺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搭建了前围声学包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提出GAPSO-RBFNN(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将材料数据库、覆盖率、泄漏量作为优化的变... 搭建了前围声学包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提出GAPSO-RBFNN(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将材料数据库、覆盖率、泄漏量作为优化的变量范围,以PBNR(power based noise reduction)均值作为约束,以质量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Pareto多目标解集。并从中选取满足设计目标的最佳组合方案(材料组合、覆盖率、前围过孔密封方案选型)。结果显示,该模型最终的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误差分别为0.35%,1.47%,1.82%,相较于初始声学包方案,优化后的结果显示,PBNR均值提升3.05%,其质量降低52.38%,成本降低15.1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SO-RBFNN 声学包 PBNR NSGA-II Pareto多目标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套优化的GA-PSO-BP神经网络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翘楚 王杰 +3 位作者 秦文萍 张文博 陈玉梅 刘佳昕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难以满足风电功率的强随机波动特性,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和粒子群智能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提...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难以满足风电功率的强随机波动特性,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和粒子群智能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提出嵌套优化的GA-PSO-BP神经网络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建立内外双层嵌套的优化机制,内层机制中引入GA算法优化PSO算法学习因子,优化后PSO算法作为外层机制实现BP神经网络阈值和权值的优化。模拟风电数据预测结果表明,比起GA-BP、PSO-BP、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预测模型,所提嵌套优化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决定系数R2 3个评价维度上均取得了最优值;利用山西某风电场不同月份、不同时段、不同波动特征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MAE均小于0.02,R2均大于0.99,所提嵌套优化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嵌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靶目标粒子辐照蒙特卡罗计算后处理方法
8
作者 胡友涛 范杰清 +6 位作者 赵强 王浩洋 张芳 张硕 崔雅萍 郝建红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是辐照损伤、辐照屏蔽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对机场、铁路、舰船等大型靶目标开展辐照损伤研究时,通常关注靶目标的3D建模及辐照计算,而对计算后的数据分析多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难度大、效率低,成... 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是辐照损伤、辐照屏蔽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对机场、铁路、舰船等大型靶目标开展辐照损伤研究时,通常关注靶目标的3D建模及辐照计算,而对计算后的数据分析多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难度大、效率低,成为制约相关研究的技术瓶颈。开展靶目标粒子辐照MC计算可视化后处理方法研究,建立了基于KD树(k-dimensional tree,KDtree)+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 based back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的后处理模型,实现了数据与模型结合的可视化分析。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幅减低研究人员工作难度,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实现辐照效应直观展示,提升辐照效应研究后处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辐照 遗传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KD树 反距离加权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WOA-BP算法的调度数据网鲁棒性预测
9
作者 陈斌 李泽科 +3 位作者 余斯航 郭久煜 林碧海 刘延华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对电力网络鲁棒性进行评估与预测,有利于网络管理人员感知网络系统运行现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电力调度数据网鲁棒性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电力调度数据网鲁棒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字段提... 对电力网络鲁棒性进行评估与预测,有利于网络管理人员感知网络系统运行现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电力调度数据网鲁棒性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电力调度数据网鲁棒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字段提取及公式映射等方法,实现了面向指标体系的数据降维处理;此外,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混沌映射与自适应权重的WOA-BP改进算法(CA-WOA-BP),实现了电力网络鲁棒性预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WOABP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加快了预测模型的收敛速度,并克服了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同时将预测值误差百分比降低了5.3%,有助于用户更准确及时地感知电力调度数据网系统鲁棒性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度数据网 鲸鱼优化算法 混沌映射 自适应权重 网络鲁棒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的矿井通风网络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峰 白玉 +3 位作者 杨泽 李寒冰 陈怡帆 马岩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9,共6页
针对煤矿复杂通风网络解算效率低与动态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GA-PSO)。以矿井通风基本定律和矿用风机特性曲线为约束,建立以最小化通风功耗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为克服GA收敛速度慢的缺陷,选取随机竞争与算术交... 针对煤矿复杂通风网络解算效率低与动态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GA-PSO)。以矿井通风基本定律和矿用风机特性曲线为约束,建立以最小化通风功耗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为克服GA收敛速度慢的缺陷,选取随机竞争与算术交叉-高斯变异算子组合提升种群多样性,增强全局收敛性并避免局部最优;针对PSO的早熟现象,设计潜力粒子替换与冗余粒子重启的淘汰策略,并提出基于适应值标准差的自适应惯性权重调节策略,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结合学习因子的动态协同机制,实现全局探索与局部优化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通风机功耗降低16.86%,证明GA-PSO在收敛速度和优化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独应用GA或PSO,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在复杂风网中的早熟收敛与维度灾难问题,为矿井通风系统节能与安全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网络解算优化 风机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条件风险值的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雪 杨玉香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为探讨回收量和需求量不确定及其带来的风险对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影响,采用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的条件风险值(conditional-risk-at-value,CVaR)度量方法,分别构建确定环境下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及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情形下的... 为探讨回收量和需求量不确定及其带来的风险对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影响,采用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的条件风险值(conditional-risk-at-value,CVaR)度量方法,分别构建确定环境下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及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情形下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用情景方法处理参数不确定性,并提出基于混合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通过算例求解,验证随机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确定环境下,随着再生利用率增加,网络利润会增加;在风险厌恶情形下,风险厌恶程度增加会使利润降低。因此,决策者需考虑牺牲多少利润来应对风险。对比三种情形下的结果发现,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及其不利影响会降低网络利润且改变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风险值 动力电池 闭环供应链网络 不确定性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研究
12
作者 高本瀚 董军乐 +2 位作者 虞洋 谢正浩 陈雪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2,共12页
球磨生产中影响浆料性能的因素众多,对陶瓷浆料的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模型,用于快速预测球磨性能指标以及逆向找出最优性能指标对应的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 球磨生产中影响浆料性能的因素众多,对陶瓷浆料的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球磨工艺逆向寻优模型,用于快速预测球磨性能指标以及逆向找出最优性能指标对应的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确定了模型的10个输入变量;进而建立10输入3输出的GA-BP预测模型,并通过性能分析确定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实现了浆料性能的定量预测。开展了浆料性能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工艺参数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实现球磨工艺的优化。针对浆料性能多目标寻优的问题,利用熵权法建立了浆料性能综合评价体系,以浆料性能的综合指标最佳得分作为遗传算法的优化目标,逆向寻优得到对应球磨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浆料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得分提高了5.59%。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寻优速度,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降本增效,对推动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工艺 数据驱动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多目标调度研究
13
作者 刘志成 张印 刘壮添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200,205,共5页
东江流域梯级传统调度起调水位过低,限制了梯级发电和供水的空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利益协调不均、资源浪费。对此,建立不同来水条件下的防洪、发电、供水的多目标调度模型。模型运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即NSGA3遗传算法与熵权法相... 东江流域梯级传统调度起调水位过低,限制了梯级发电和供水的空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利益协调不均、资源浪费。对此,建立不同来水条件下的防洪、发电、供水的多目标调度模型。模型运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即NSGA3遗传算法与熵权法相结合,从遗传算法的Pareto解集选出优化后的不同方案,再运用熵权法对不同方案计算得分,选出最优调度方案,从而得到梯级的汛限水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调度方案发电增长了0.39%~12.22%,供水增长了0.36%~11.24%,且随着来水量级的增加,发电和供水增长呈现减弱趋势。东江流域多目标调度方案兼顾了防洪、发电、供水三方面效益,可为东江流域梯级水库汛限水位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调度 遗传算法 熵权法 梯级电站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和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泵-多马达”液压系统全局功率匹配研究
14
作者 邹博识 宋昕宇 钟宇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214,共12页
针对“多泵-多马达”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因功率匹配而导致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动态规划算法(DP)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的智能优化协同方法,以实现系统全局功率匹配和节能目标。针对遗传算法寻优... 针对“多泵-多马达”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因功率匹配而导致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动态规划算法(DP)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的智能优化协同方法,以实现系统全局功率匹配和节能目标。针对遗传算法寻优效率低、无法对离散变量进行优化的问题,在前人提出的遗传算法优化输出的最佳发动机转速和液压泵排量进行功率匹配的基础上,采用在多泵输油系统节能中应用广泛的动态规划算法,近一步对马达的投入排量、马达和发动机投入数量进行优化。利用具有较强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高拟合精度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泵和马达效率模型以及发动机燃油消耗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确定当前工况下马达和发动机最优投入数量,确定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高效排量范围。利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搜索当前工况下泵和马达最佳排量组合,并通过提高功率传递路径上各元件的效率,实现全局效率最高。最后,通过在具有“多泵-多马达”液压系统的工程车辆进行实车油耗测试验,以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方案与原控制方案相比,马达和泵的效率提升明显,具有较好的节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泵多马达 神经网络功率预测模型 动态规划算法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 全局功率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火-多储系统调频功率双层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翠萍 司文博 +2 位作者 李军徽 严干贵 贾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7-2032,共16页
针对分布于区域电网不同网络节点的多座储能电站参与电网调频功率调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的火-多储系统调频功率双层优化策略。该策略包含火-储调频功率优化层和多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 针对分布于区域电网不同网络节点的多座储能电站参与电网调频功率调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的火-多储系统调频功率双层优化策略。该策略包含火-储调频功率优化层和多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层:上层计及火-储调配资源各自优势及剩余调频能力,构建火-储调频功率优化分配模型,完成火-储调频功率的分配;下层引入关于调频成本和荷电状态(SOC)的自适应权重系数,以调频成本最低和SOC均衡为优化目标,完成调频功率在多储能电站之间的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提升区域电网调频效果并降低调频成本,均衡控制多个储能电站的调频成本和SOC,可以防止经济性较好的储能电站长期处于SOC越限边缘状态,提升储能电站参与调频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火电储能系统 二次调频 双层优化控制 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 自适 应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不确定性的配电网谐波监测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灏 晁婉萌 毕天姝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大量谐波,严重影响电能质量,亟需实现谐波全局可观,为其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光伏不确定性的谐波监测点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提出了节点综合谐波敏感因子评估配电网节...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大量谐波,严重影响电能质量,亟需实现谐波全局可观,为其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光伏不确定性的谐波监测点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提出了节点综合谐波敏感因子评估配电网节点受谐波影响的程度,从而对节点进行权重划分;进一步地,考虑光照强度和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为保证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内产生的谐波均能被观测到,在谐波潮流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谐波可观测矩阵;基于上述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考虑节点谐波敏感因子的谐波监测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了谐波监测点配置方案。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上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将所提方法与已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节点综合谐波敏感因子 谐波可观测矩阵 电能质量 优化配置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优化的韧性配电网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春雪 贺哲 +2 位作者 周京华 李建林 王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缺点,且接入配电网后使其结构更加复杂,降低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拟牛顿遗传算法与鲁棒优化相结合的配电网重构。首先基于风光发电的出力模型生成概率多场景,其次建立含风光发电接... 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缺点,且接入配电网后使其结构更加复杂,降低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拟牛顿遗传算法与鲁棒优化相结合的配电网重构。首先基于风光发电的出力模型生成概率多场景,其次建立含风光发电接入的配电网鲁棒重构优化模型,采用拟牛顿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比重构前后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值。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重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发电 概率多场景 鲁棒优化 配电网重构 拟牛顿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聚类的GRU无损电力监测数据压缩 被引量:2
18
作者 屈志坚 帅诚鹏 +2 位作者 吴广龙 梁家敏 李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8,共9页
针对电力调度中心监测数据记录体量大、存储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优化K-means聚类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无损数据压缩方法。首先,搭建分布式集群,将多维原始电力数据聚类成相似性较高的数据块,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聚类进行寻优,提高数... 针对电力调度中心监测数据记录体量大、存储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优化K-means聚类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无损数据压缩方法。首先,搭建分布式集群,将多维原始电力数据聚类成相似性较高的数据块,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聚类进行寻优,提高数据聚类的效果;再通过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编码的概率分布模型,结合算术编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压缩;最后,以多个电力数据集为算例进行分析。经验证本文所提的压缩算法能实现数据的高比例压缩、优化集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数据 遗传算法 聚类分析 循环神经网络 分布式集群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厂粉尘监测节点覆盖控制研究
19
作者 王博 商宇航 +1 位作者 姚立超 蒋永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30,共10页
为有效降低粉尘环境监测中存在盲区和管控缺失的风险,优化火电厂粉尘环境监测系统的节点覆盖控制,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节能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基于节点覆盖率、节点布设总能耗和节点通信传输总能耗... 为有效降低粉尘环境监测中存在盲区和管控缺失的风险,优化火电厂粉尘环境监测系统的节点覆盖控制,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节能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基于节点覆盖率、节点布设总能耗和节点通信传输总能耗的网络覆盖质量目标函数;然后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存在局部最优和编码重复的问题,提出整数编码的染色体组合方案、自适应调节交叉和变异概率的方法,以及精英保留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确定优化后的节点数量和分布方案。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所需迭代次数减少至20次,适应度值优化52.18%;在节点部署和覆盖研究中,优化后的节点数量为42个,覆盖率达97.28%,节点休眠率为76.19%,有效提升了火电厂粉尘环境监测系统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遗传算法 电厂粉尘 环境监测 节点覆盖控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精英保留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网络理论的多负载WPT系统效率最大化研究
20
作者 杨云虎 李钰 +3 位作者 梁大壮 薛建志 贾维娜 杨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173,共11页
针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最大化问题,采用多端口网络理论分析并将系统效率最大化下的最优负载值问题转为求解广义特征值问题。首先,搭建单输入多输出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结合端口网络理论和广义瑞利商深入研究系统最... 针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最大化问题,采用多端口网络理论分析并将系统效率最大化下的最优负载值问题转为求解广义特征值问题。首先,搭建单输入多输出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结合端口网络理论和广义瑞利商深入研究系统最佳负载和最大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参数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系统负载值进行设计,可以实现系统达到最高效率运行的状态,并应用对偶原理将理论成果推广至多负载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其次,采用遗传算法对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进行寻优,确定最佳负载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搭建了基于S-S拓扑的电感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将单输入两输出、单输入三输出、单输入两不同、单输入三不同输出负载系统作为样本,仿真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最佳负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多负载 最大效率 最佳负载 端口网络理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