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Profile Analysis of Genes Involved in 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sis Pathway in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1
作者 LUO Ming,XIAO Zhong-yi,TAN Kun-ling,HU Ming-yu,LIAO Peng(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and Crop Quality Improve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China)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9-,共1页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is the leading fiber crop and one of the mainstays of the economy in the world.Cotton fibers,as the main product of cotton plants,are unicellular,linear
关键词 DPA Expression Profile Analysis of genes involved in 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sis Pathway in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SHM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冰 秦家范 +4 位作者 李娜 宋梦瑶 王黎明 李君霞 马小倩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97,共12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作物中广泛存在,参与作物碳代谢、光呼吸等途径,在作物生长发育及抗逆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谷子SHMT基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谷子SHMT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分析了SiSHMTs的基因...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作物中广泛存在,参与作物碳代谢、光呼吸等途径,在作物生长发育及抗逆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谷子SHMT基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谷子SHMT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分析了SiSHMTs的基因结构、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物种间共线性、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优势单倍型等。结果表明,谷子中共有5个SiSHMTs,分子量在51.70~64.37 kD之间,空间结构相近,进化关系将其分为3组,每组成员散落在各条染色体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在启动子中包含多个光反应响应元件、厌氧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等作用元件。物种间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SiSHMT3和SiSHMT4与单子叶作物水稻、小麦、高粱、玉米存在共线性,SiSHMT3与水稻、小麦、玉米存在多个共线对。SiSHMT成员在谷子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SiSHMT4表达量较高,在穗发育过程持续高表达,并受到干旱、盐和ABA的显著诱导。SiSHMT4单倍型分析显示,Hap1为优势单倍型,在穗长、穗宽、穗重各表型中都显著优于其他单倍型。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抗旱、耐盐新功能基因提供基因源,为今后选择培育高产抗逆谷子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HMTs 基因家族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调控黄羽肉鸡肌肉发育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武敏 徐俊杰 +5 位作者 李欣欣 陈一凡 王德贺 郝二英 陈辉 石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0-1000,共11页
【目的】为提高黄羽肉鸡肌肉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快速型与慢速型黄羽肉鸡胸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以15周龄太行鸡(慢速型黄羽肉鸡)和新浦东鸡(快速型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活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 【目的】为提高黄羽肉鸡肌肉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快速型与慢速型黄羽肉鸡胸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以15周龄太行鸡(慢速型黄羽肉鸡)和新浦东鸡(快速型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活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计算胸肌指数和腿肌指数;采集胸肌和腿肌组织制作HE染色切片分析组织形态学差异,以胸肌组织作为试验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影响黄羽肉鸡肌肉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随机选取7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太行鸡活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指数、腿肌指数均极显著小于新浦东鸡(P<0.01)。太行鸡胸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或显著小于新浦东鸡(P<0.01;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新浦东鸡(P<0.05),两者腿肌组织形态学无显著差异(P>0.05)。新浦东鸡与太行鸡胸肌中共获得332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5个,下调基因25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注释到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黏连蛋白结合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黏着、ECM-受体的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综合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THBL 1、ENSGALG 0000000814、LAMA 1、PDGFRB基因与胸肌发育密切相关。随机选取7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表达趋势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试验筛选出THBL 1、ENSGALG 0000000814、LAMA 1和PDGFRB作为胸肌发育重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解析黄羽肉鸡肌肉发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胸肌 生长发育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GRF和GIF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4
作者 王香玉 田玉娟 +7 位作者 李云 王东升 王旋 郭春磊 刘静 张海娥 张京政 于立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2-1441,共20页
【目的】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s,GRFs)和生长调节因子互作因子(GRF-interacting factors,GIFs)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生长发育过程... 【目的】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s,GRFs)和生长调节因子互作因子(GRF-interacting factors,GIFs)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众多环境胁迫的影响。通过研究板栗GRF和GIF基因家族,为解析板栗GRF和GIF基因在板栗组织发育及响应环境胁迫中的潜在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板栗GRF和GIF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表征。利用RNA-seq数据分析其在板栗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环境胁迫中的表达谱。结合RT-qPCR试验验证了CmGRFs和CmGIFs在板栗种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板栗基因组中鉴定到10个GRFs和3个GIFs成员,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分析将CmGRFs分为4个分支,CmGIFs分为2个分支。同一分支的成员在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上高度相似。CmGRFs和CmGIFs启动子区域丰富的顺式作用元件暗示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共线性分析表明节段重复是CmGRF和CmGIF家族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基于RNA-seq数据,分析了CmGRFs和CmGIFs在5种板栗组织中的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在3种非生物胁迫(干旱、冷冻、热休克)和栗瘿蜂(Drycosmusk kuriphilus)侵染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mGRFs和CmGIFs可能参与板栗种仁和芽的发育,并与胚珠的育性有关。CmGRFs和CmGIFs的表达水平对温度胁迫和栗瘿蜂侵染有显著响应,另外,CmGRFs几乎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mGRFs和CmGIFs的功能以及在板栗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胁迫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生长调控因子 生长调节因子互作因子 生长发育 环境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D2基因突变致Rauch-Steindl综合征1例及生长激素治疗随访
5
作者 曾群 黄思琪 +2 位作者 欧辉 李晓娟 梁立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20,共7页
【目的】分析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ch-Steindl综合征(RAUST)患儿的临床特征、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提升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收治的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ST综... 【目的】分析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ch-Steindl综合征(RAUST)患儿的临床特征、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提升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收治的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S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果】患儿,男,初诊年龄2.9岁,孕36周早产,出生体质量1.7 kg,身长42.0 cm。其临床表现包括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极端矮小(82.0 cm,-3.7 SD)、消瘦及特殊面容(三角脸、窄下颌、前额突出、拱形眉、眉毛稀疏、前发际线高、牙列拥挤),伴双侧隐睾。骨龄落后1.4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结果正常。于3.8岁开始GH治疗,治疗期间年生长速率为4.9~6.6 cm/年。至8.0岁停药时,患儿身高113.7 cm(-3.0 SD),停药后生长速率有所下降。2024年7月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发现NSD2基因移码变异c.4028del(p.Pro1343Glnfs*49),经父母外周血一代验证,为新发致病性变异。【结论】:本研究报道了1例NSD2突变所致RAUS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了GH长期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罕见综合征的认识,进一步优化其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uch-Steindl综合征 矮小症 NSD2基因 生长激素治疗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颖苔草CrMYB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6
作者 魏雨佳 李岩 +7 位作者 康语涵 弓晓楠 杜敏 涂岚 石鹏 于子涵 孙彦 张昆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60,共13页
【目的】探究CrMYB4在白颖苔草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白颖苔草抗逆机制中的功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前期白颖苔草盐响应组学结果,筛选到的1个CrMYB4蛋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亚细胞定位、启动子顺式... 【目的】探究CrMYB4在白颖苔草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白颖苔草抗逆机制中的功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前期白颖苔草盐响应组学结果,筛选到的1个CrMYB4蛋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亚细胞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及不同组织、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CrMYB4序列编码区为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进化分析发现其属于典型的R2R3-MYB类群,与莎草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CrMYB4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CrMYB4基因在新叶和老叶中高表达,而在根、幼芽、叶鞘等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显示,CrMYB4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参与激素响应、植物生理和转录识别相关的保守功能元件。CrMYB4基因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均有着快速响应,在处理1 h后迅速上调,推测CrMYB4可能参与白颖苔草的非生物胁迫响应。在不同植物激素(ABA、SA、IAA和GA3)处理下,CrMYB4均显著上调,在6 d时达到最大值,且在IAA处理后响应最为明显,推测CrMYB4可能参与白颖苔草的激素响应。【结论】CrMYB4在白颖苔草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和激素响应等方面均具有潜在作用,在盐胁迫和IAA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颖苔草 MYB转录因子 MYB4 基因克隆 盐胁迫 木质素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超表达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彭波 刘岩 +7 位作者 孙艳芳 张巧玉 黄雅琴 张志国 申关望 祁玉良 王禹鉴 汪全秀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1360,共10页
【目的】揭示水稻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超表达(OX)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创制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株系,统计分析OsGAPC3超表达转... 【目的】揭示水稻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超表达(OX)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创制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株系,统计分析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及其阴性株系农艺性状及相关的产量性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米粒切片不同部位的垩白差异、记录稻米的垩白面积,并计算稻米垩白度,对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稻米的品质性状(营养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GAPC3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OsGAPC3和氨基酸透性酶基因(OsAAP6)的转录水平。【结果】获得3个独立的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OsGAPC3(OX)-1、OsGAPC3(OX)-2、OsGAPC3(OX)-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T1代)中OsGAPC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3个阳性株系OsGAPC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阴性株系均极显著升高(P<0.001)。与阴性株系相比,阳性株系(T1代)的分蘖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每穗颖花数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株高、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垩白率显著降低,垩白面积、垩白度及粒型无显著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整精米率显著升高;总氨基酸含量、总淀粉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食味值、糙米率、精米率无显著变化。与阴性株系相比,OsAAP6基因在3个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OsGAPC3基因超表达能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并不影响其稻米营养品质及其单株产量。OsGAPC3基因正向调控水稻分蘖,可用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高产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APC3基因 稻米品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钼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贾琳 刘春奎 +7 位作者 胡承孝 李紫琳 刘红恩 秦世玉 张博莹 孙学成 李科都 赵祯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钼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其有效性,施钼对小麦生理代谢、钼的吸收分配、吸收效率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施钼对小麦生长发... 钼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其有效性,施钼对小麦生理代谢、钼的吸收分配、吸收效率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施钼对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和品质及其抗逆性影响等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开展小麦钼营养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营养 小麦 生长发育 生理代谢 抗逆性 钼转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成期能量限饲对6~24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激素水平和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卢建 王强 +8 位作者 王星果 郭军 马猛 李永峰 窦套存 胡玉萍 邵丹 童海兵 曲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25-4943,共1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期(6~17周龄)能量限饲对6~24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激素水平和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6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6~17周龄,3组试验鸡分别饲喂代谢能(ME)水平...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期(6~17周龄)能量限饲对6~24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激素水平和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6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6~17周龄,3组试验鸡分别饲喂代谢能(ME)水平为12.34(对照组)、11.11(90%能量限饲组)和9.87 MJ/kg(80%能量限饲组)且其他营养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24周龄,各组试验鸡均饲喂相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1)随着6~17周龄能量限饲强度增加,17周龄体重、腹脂率、心脏指数和胫骨重以及20周龄体重、腹脂率、股骨重、胫骨重和跖骨重均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17周龄胰脏指数、20周龄肝脏指数以及17和20周龄股骨、胫骨和跖骨长度体重比均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6~17周龄能量限饲对24周龄屠体、内脏器官和骨骼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6~17周龄能量限饲强度增加,24周龄血清尿素氮(UN)含量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6~17周龄能量限饲对24周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80%能量限饲组24周龄血浆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90%能量限饲组(P<0.05)。4)在卵巢基质部,17、20和24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36个基因中,26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7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调基因分别为17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和细胞色素P450羟化酶1B1(CYP1B1),24周龄90%能量限饲组的CREB1,以及20和24周龄80%能量限饲组的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在大白卵泡膜层,20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12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24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12个基因中,9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1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调基因为24周龄80%能量限饲组的CREB1。在小黄卵泡膜层,24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12个基因中,5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3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调基因为80%能量限饲组的细胞色素P450羟化酶17A1(CYP17A1)、3β-HSD和CYP1B1。由此可见,6~17周龄能量限饲显著影响了17和20周龄蛋鸡体重、腹脂和骨骼发育,但对24周龄屠体、内脏器官和骨骼发育均无显著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24周龄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6~17周龄80%能量限饲增加了血浆孕酮水平,上调了卵巢基质部3β-HSD、大白卵泡膜层CREB1和小黄卵泡膜层CYP17A1、3β-HSD和CYP1B1的mRNA相对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育成期能量限饲 生长发育 生化指标 激素水平 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一体化照护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瑜 顾春怡 +5 位作者 俞春兰 张俊平 王晓娇 施海英 邱丹群 吴景芸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方案,由专业照护团队在早产儿出生时、出生后及出院后提供全程一体化照护支持服务。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情况及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结果两组各36例完成全程随访。两组早产儿在出生时、1月龄、3月龄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出院前、1月龄、3月龄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父母在出院时家庭照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纯母乳喂养、提高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为早产儿顺利过渡至家庭照护提供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一体化照护 生长发育 家庭参与 家庭照护能力 母乳喂养 发育支持 过渡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FBA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彤 李小红 +3 位作者 麻旭霞 蔡文祺 冯学丽 李淑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3,共13页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是糖酵解、糖异生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紫花苜蓿FBA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染色...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是糖酵解、糖异生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紫花苜蓿FBA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特征、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中有11个MsFBA基因,分布于1、4、5、7、8号染色体和contig633end上。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MsFBAs编码111~437个氨基酸,预测都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MsFBA家族蛋白被分为2个亚家族,MsFBA蛋白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较高。紫花苜蓿与拟南芥和蒺藜苜蓿FBAs之间的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与蒺藜苜蓿之间的同源性更高。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表明,MsFBAs启动子区域存在很多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对MsFBA基因在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sFBAs在地上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地下组织,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MsFBA基因的表达受低温、脱落酸、干旱、盐胁迫的诱导,说明MsFBAs在调控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紫花苜蓿FBA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FBA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植物NAC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泽宜 罗乐 +2 位作者 于超 张启翔 隋云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50,共14页
NAC转录因子家族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模式植物、作物中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探讨。本综述介绍了NAC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并梳理了2004-2023年NAC转录因子在观赏植物器... NAC转录因子家族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模式植物、作物中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探讨。本综述介绍了NAC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并梳理了2004-2023年NAC转录因子在观赏植物器官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上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其中观赏植物器官生长发育主要集中在叶缘形态建成、花器官发育、叶片衰老、花瓣衰老、种球休眠5个方面,胁迫响应则集中在干旱、盐、碱、冷、热等非生物胁迫,在生物胁迫中报道较少。最后,鉴于观赏植物NAC转录因子大部分都还停留在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等功能初探阶段,本文在结合观赏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继续开展NAC转录因子鉴定研究、挖掘观赏植物中与模式植物存在不同作用机制的NAC转录因子、解析观赏植物NAC转录因子与其他转录因子间的调控网络、加快利用推进基因工程或编辑技术开展观赏植物的分子育种工作等4个方面,对未来NAC转录因子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转录因子 NAC基因 生长发育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MYL3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梦帆 路建卫 +2 位作者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L3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参照)、睾丸、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牦牛MYL3基因CDS区长600 bp,共编码199个氨基酸,存在1个碱基突变位点,位于第165位(A>T)。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牦牛与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峰驼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MYL3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有8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与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相互作用。RT-qPCR结果表明,MYL3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中次之,与除心脏外的其他组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MYL3基因可能与牦牛心脏发育有关,对肌肉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YL3基因 肌肉生长发育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赤霉素氧化酶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丁洁 陈盈盈 +3 位作者 徐静 刘源 张航 李瑞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4,共12页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发育及其对环境信号的反应。GA生物合成的最后部分离不开赤霉素氧化酶(gibberellin oxidase,GAox)的催化。赤霉素氧化酶是赤霉素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在植物体内的赤...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发育及其对环境信号的反应。GA生物合成的最后部分离不开赤霉素氧化酶(gibberellin oxidase,GAox)的催化。赤霉素氧化酶是赤霉素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在植物体内的赤霉素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途径中起到复杂的调节作用。GA20ox(gibberellin 20 oxidase)、GA3ox(gibberellin 3 oxidase)和GA2ox(gibberellin 2 oxidase)均属于赤霉素氧化酶基因家族,GA20ox和GA3ox是赤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而GA2ox是赤霉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三者共同参与GA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从而保障植物在生长发育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对GA的需求。赤霉素氧化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受到外界环境和内源因素的精密调控,目前已经在拟南芥、水稻、杨树等物种中克隆表达,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功能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围绕GA20ox、GA3ox和GA2ox三种酶进行介绍,对植物赤霉素氧化酶的特性、时空表达进行了阐述,并重点总结了赤霉素氧化酶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系统开展赤霉素氧化酶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氧化酶 基因功能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时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桉FLA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与分析
15
作者 于茹恩 曾炳山 范春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7,共11页
【目的】含有束状蛋白(fasiclin)结构域的类成束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FLAs)在巨桉细胞壁的次生生长和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探索其功能,对巨桉FL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 【目的】含有束状蛋白(fasiclin)结构域的类成束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FLAs)在巨桉细胞壁的次生生长和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探索其功能,对巨桉FL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方法】以巨桉全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通过Expasy、MEME、MEGA7.0、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EgrFLAs基因家族的核酸序列的特征、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家族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量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巨桉共有21个EgrFLAs基因,其中包括3个新发现的EgrFLAs基因,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巨桉11条染色体中的9条上。所有鉴定到的EgrFLAs基因均含有束状蛋白结构域,聚为4个群组,其中D组包含最多的基因成员。在EgrFLAs基因启动子中发现了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发育相关、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等相关响应元件。不同组织的表达谱分析表明除EgrFLA1、EgrFLA2和EgrFLA3外,聚在A组的EgrFLA5和EgrFLA7也参与了次生生长。在巨桉不定根形成过程中,EgrFLA1和EgrFLA3通过表达量逐渐增加的方式参与诱导不定根形成。经SA和MeJA处理后,EgrFLA1和EgrFLA2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表明EgrFLA1和EgrFLA2在巨桉的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可能具有多种作用。【结论】在巨桉中鉴定FLA基因21个,包括新发现的3个基因。在EgrFLAs基因启动子中发现了大量发育和激素相关的顺式元件。EgrFLA1、EgrFLA2、EgrFLA3、EgrFLA5和EgrFLA7作为巨桉次生生长发育中的候选基因,将为进一步的巨桉分子育种提供宝贵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类成束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 次生生长 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金针菇SOD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张本锋 席林浩 +3 位作者 乔应丽 邓冰 孟俊龙 刘靖宇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对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编码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光照(200 lx)条件下菌丝向原基转变过程中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菌丝、原基、幼菇)和子实体不同部... 对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编码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光照(200 lx)条件下菌丝向原基转变过程中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菌丝、原基、幼菇)和子实体不同部位(菌盖,菌柄自上而下0.5~1.5 cm、3~4.5 cm、5~7 cm)SOD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鉴定到1个Fe-SOD基因FfSOD2、2个Mn-SOD基因FfSOD1和FfSOD6、3个Cu/Zn-SOD基因FfSOD3、FfSOD4和FfSOD5,在4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内含子数量为2~6,且启动子区域均含有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元件;Cu/Zn-SOD以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而Mn-SOD和Fe-SOD中α螺旋占比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光照组FfSOD4和FfSOD5相对表达量上调,FfSOD1相对表达量下调,FfSOD2、FfSOD3和FfSOD6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黄色金针菇不同发育时期和子实体不同部位中,FfSOD1和FfSOD5在菌柄下部,FfSOD2在原基、幼菇、菌盖和菌柄上部,FfSOD3在菌盖、菌柄上部,FfSOD4和FfSOD6在幼菇期相对表达量较高。研究结果为黄色金针菇发育过程中SOD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金针菇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鉴定 表达模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MADS-box家族研究进展
17
作者 侯鹰翔 费思恬 +2 位作者 宋松泉 罗勇 张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
植物MADS-box转录因子是一类含有MADS-box结构域的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水稻MADS-box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广受关注,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在已知的75个水稻MADS-box家族成员中至少有33个成员的功能已被研... 植物MADS-box转录因子是一类含有MADS-box结构域的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水稻MADS-box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广受关注,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在已知的75个水稻MADS-box家族成员中至少有33个成员的功能已被研究报道,它们在花器官发育、穗发育、开花习性、种子发育、株高形态建成、根系发育,以及干旱、盐分、高温、低温、稻瘟病等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表明,MADS-box成员通过相互间的作用或与其他转录因子互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主要涉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活性氧平衡、渗透调节、泛素化、DNA甲基化等途径及其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绝大多数MADS-box家族成员参与生长发育调控,尤其是花器官发育,部分成员生物学功能存在冗余性,但其可能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组织类型或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未来需要更深入地解析这些基因的功能特异性和冗余性,以揭示它们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独特作用。然而,水稻MADS-box家族仍然有众多成员的功能尚不清楚,需要更多研究去揭示它们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水稻MADS-box成员展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引导编辑技术和重离子辐射诱变等方法,高效利用这些基因资源去改良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性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水稻MADS-box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以期为水稻分子育种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MADS-box家族 生长发育 逆境胁迫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MaCWIN与MaCIF基因家族鉴定及功能分析
18
作者 郭子渲 可尔木拉·依地力斯 +4 位作者 姚庆昕 刘佳鑫 杨光 晁楠 刘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5-2369,共15页
【目的】鉴定桑树中MaCWIN(Cell wall invertase, CWIN)和MaCIF(Cell wall invertase inhibitor, CIF)家族基因,为揭示桑树MaCWIN与MaCIF家族基因的功能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杨树(P... 【目的】鉴定桑树中MaCWIN(Cell wall invertase, CWIN)和MaCIF(Cell wall invertase inhibitor, CIF)家族基因,为揭示桑树MaCWIN与MaCIF家族基因的功能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L.)的CWIN和CIF家族基因为参考,在MorusDB数据库中筛选桑树的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用PCR基因克隆技术对其进行克隆,并进行motif分析、多序列比对分析、系统发生分析、蛋白特征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通过RT-qPCR技术分析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分析MaCWIN和MaCIF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桑树体内敲低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的表达量并观察表型。【结果】筛选出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各5个,成功克隆出4个MaCWIN基因和3个MaCIF基因,MaCWIN家族基因CDS区域长度为1722~1989 bp;MaCIF家族基因CDS区域长度为537~582 bp;MaCWIN1、MaCWIN2、MaCWIN4、MaCWIN5为酸性转化酶,MaCIF1、MaCIF3和MaCIF4为酸性转化酶抑制子;MaCWIN1、MaCWIN2和MaCWIN4属于细胞壁转化酶,MaCWIN5是液泡转化酶。MaCWIN1在幼叶表达量最高,MaCWIN2表达量随果实成熟逐渐积累,其他基因均表现出组织特异性;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试验结果显示,MaCWIN1和MaCIF1基因的敲低导致相应植株发育延迟。【结论】MaCWIN和MaCIF基因家族是桑树体内重要的功能基因,首次克隆了MaCWIN和MaCIF基因编码区,确定其分类,其中MaCWIN1和MaCIF1是影响桑树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为了解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在桑树中的功能及培育桑树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WIN基因家族 MaCIF基因家族 桑树 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囊胚在孵化期间关键基因表达动态变化
19
作者 刘子涵 滕亚迪 +2 位作者 马梅香 吴俞霖 安礼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4,共8页
为探索囊胚孵化发育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规律、进一步解析妊娠识别机制,以小鼠囊胚为模型,对孵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囊胚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qPCR检测,对关键蛋白表达模式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转录组分析发现小鼠囊胚从扩张... 为探索囊胚孵化发育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规律、进一步解析妊娠识别机制,以小鼠囊胚为模型,对孵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囊胚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qPCR检测,对关键蛋白表达模式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转录组分析发现小鼠囊胚从扩张、孵化到完成孵化的孵化过程,差异基因表达呈2种调控模式,对调控模式中的基因集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发现涉及免疫与炎症、细胞分化、凋亡过程等生物过程。qPCR结果显示Ptgs1、Lyz2、Il-1α、Cfb、Ccl9表达上调,Cd36表达下调,结果与转录组分析一致。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发现Plac1、Cdx2、C3在小鼠囊胚孵化过程中表达下调,Lyz2、Il-1β则表达上调。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囊胚在孵化进程中,基因表达呈特定的分化动态,异常基因表达将导致孵化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囊胚 孵化 基因表达 分化模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幼虫生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20
作者 梁鑫杰 徐敏慧 +1 位作者 叶莹莹 李继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在水产养殖领域,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生长发育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可为实现生长发育分子调控奠定理论基础。为了探究厚壳贻贝幼虫生长与发育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技术,对与生长特征... 在水产养殖领域,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生长发育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可为实现生长发育分子调控奠定理论基础。为了探究厚壳贻贝幼虫生长与发育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技术,对与生长特征相关的基因和分子途径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重点关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厚壳贻贝幼虫生长和发育中的影响及调节作用。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担轮幼虫期、D形幼虫期、壳顶幼虫期、眼点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TOR信号通路可能在厚壳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中扮演一定角色,并成功鉴定出7个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随着发育过程的推进,mTOR信号通路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呈现出动态变化。其中,PI3K、TSC1/2和mTOR基因的整体表达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IGFI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而EIF4B、RPS6KB和AKT基因表达则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一差异化的基因表达模式反映了mTOR信号通路可能在厚壳贻贝幼虫不同发育时期中对细胞命运和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从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对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厚壳贻贝幼虫生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这些基因在调控厚壳贻贝幼虫的分子功能和生长特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理解海洋双壳动物的生理适应、代谢过程和生长变异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MTOR信号通路 基因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