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TP的断层三维交互建模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车德福 吴立新 +1 位作者 殷作如 郭甲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5-398,共4页
在总结分析现有断层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三棱柱(GTP)的断层三维交互建模方法(岩柱体分区RPBP建模法).该方法以钻孔数据为建模主体数据源,主要步骤包括:根据钻孔孔口数据点与断层露头约束,按约束Delaunay法则生成地表不规... 在总结分析现有断层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三棱柱(GTP)的断层三维交互建模方法(岩柱体分区RPBP建模法).该方法以钻孔数据为建模主体数据源,主要步骤包括:根据钻孔孔口数据点与断层露头约束,按约束Delaunay法则生成地表不规则三角网(CD-TIN);判断地质体内断层的类型及断层构模的优先级顺序,建立岩柱体界限三角形;以界限三角形为依据建立断层实体模型.软件实验表明,该方法能便捷可靠地实现包括正、逆断层及其相互切割的各类复杂断层系的三维交互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学建模 gtp 断层 实体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修正的R3DGM建模与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车德福 吴立新 +1 位作者 陈学习 徐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580,共5页
将广义三棱柱(GTP)的辅助几何要素———对角线———修正为四面体,解决了R3DGM(真三维地学模型)中数据组织与几何要素的不一致和空间操作中的几何裂缝问题.修正后的GTP模型集成了TIN,GTP和四面体模型的优点,构建算法简单且空间操作无缝... 将广义三棱柱(GTP)的辅助几何要素———对角线———修正为四面体,解决了R3DGM(真三维地学模型)中数据组织与几何要素的不一致和空间操作中的几何裂缝问题.修正后的GTP模型集成了TIN,GTP和四面体模型的优点,构建算法简单且空间操作无缝.R3DGM过程分3步进行:①根据钻孔孔口数据点与断层露头约束,按约束Delaunay法则生成地表不规则三角网(CD-TIN);②按地学推理规则,将CD-TIN中三角形沿钻孔迹线向下扩展生成GTP;③根据最小顶点标识法,将GTP模型转换成四面体.介绍了基于GTP修正构建的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任意平面剖切、虚拟开挖、空间查询等可视化方法.并结合北京CBD地下三维集成建模与空间操作,展示了模型构模及空间操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广义三棱柱(gtp) 真三维地学模型(R3DGM) 可视化 四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的地下工程与围岩一体化真三维空间构模 被引量:33
3
作者 吴立新 陈学习 史文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共6页
针对地下工程开挖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真三维建模要求,在广义三棱柱(GT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采用E—GTP模型来构建地下工程开挖体的真三维模型。通过与其围岩地质体的G—GTP模型的耦合,实现了基于GTP的工程开挖体与围岩地质体的一... 针对地下工程开挖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真三维建模要求,在广义三棱柱(GT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采用E—GTP模型来构建地下工程开挖体的真三维模型。通过与其围岩地质体的G—GTP模型的耦合,实现了基于GTP的工程开挖体与围岩地质体的一体化建模。该模型将地下三维空间实体抽象为点、线、面、体四类对象,通过结点、TIN边、侧边、TIN面、侧面和GTP体元共6个基本几何元素进行统一表达。该文重点讨论了E—GTP的建模原理与方法,并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一体化空间数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p 地下工程 围岩 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 广义三棱柱 数据结构 真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三棱柱体元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车德福 陈学习 +1 位作者 吴立新 徐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了解决基于广义三棱柱(GTP)的三维地层模型自动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地层构造知识推理规则和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钻孔数据特点和地层分布规律,首先以孔口数据生成地表面不规则三角网(TIN),然后根据地层构造知识推理规则,将TIN中... 为了解决基于广义三棱柱(GTP)的三维地层模型自动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地层构造知识推理规则和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钻孔数据特点和地层分布规律,首先以孔口数据生成地表面不规则三角网(TIN),然后根据地层构造知识推理规则,将TIN中的三角形逐个沿钻孔向下扩展生成GTP,建立三维地层模型,能够解决包括尖灭、分叉和断层等在内的复杂地层构造推理和自动建模。该方法对基于GTP的三维地层建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层建模 不规则三角网 广义三棱柱 知识推理规则 断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巷工程三维建模及无缝开挖模拟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车德福 殷作如 +2 位作者 张瑞玺 鲁远杰 管大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8-552,共5页
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井巷工程无缝快速开挖新方法。该方法地质模型采用广义三棱柱(GTP)构建,并借助"最小顶点标识法"将地质模型转换为三角形集合组成的边界表示模型;井巷工程模型则采用"断面构模法"直接... 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井巷工程无缝快速开挖新方法。该方法地质模型采用广义三棱柱(GTP)构建,并借助"最小顶点标识法"将地质模型转换为三角形集合组成的边界表示模型;井巷工程模型则采用"断面构模法"直接构建成三角形集合的边界表示建模,地质体模型与井巷工程模型通过三角形间的优化局部层次求交算法,实现了井巷工程快速无缝开挖模拟及空间分析。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快速可靠,能够满足数字矿山对井巷工程设计及空间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广义三棱柱(gtp) 井巷工程模型 局部层次求交 无缝开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敏 张广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4,共7页
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 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发生机制,坚持系统性、创造性、规约性原则,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基本环节理解和创生文本内含,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融贯式文本解读 教学内容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中地层错断处自动构建的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车德福 吴立新 殷作如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05-1309,共5页
针对断层等因素破坏了地层连续性形成的地层错断而造成钻孔控制数据缺失情况,以及现有地层错断处三维建模方法的不足,基于广义三棱柱(GTP)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局部虚拟建模钻孔法(LVMB).该方法主要分为3步进行:①确定需要在之间插... 针对断层等因素破坏了地层连续性形成的地层错断而造成钻孔控制数据缺失情况,以及现有地层错断处三维建模方法的不足,基于广义三棱柱(GTP)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局部虚拟建模钻孔法(LVMB).该方法主要分为3步进行:①确定需要在之间插入LVMB的2个界限三角形;②在这2个界限三角形相应的3条边之间自动插入LVMB;③构建2个界限三角形之间的地层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相对准确地自动进行地层错断处的三维建模,扩展基于GTP体元三维地质建模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层错断 广义三棱柱(gtp) 界限三角形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教学方法论的灵魂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广君 葛海丽 宋文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关系性存在、凝聚和彰显中华文化教育之道的内在精粹、引导教学走向至善等独特教育学理定位,进而具有以教学生成性、超越知识观、人文化成取向为核心的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多方面的教学哲学意蕴。“喻”的当代研究与转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 教学方法论 超越性 生成性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教学身体观”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广君 黄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认识的历史性、人本性、文化性因素来看,“教学身体”的虚无危机源于西方教学历史影响下的无“身”,视觉偏好主导下的具“身”研究思维,以及“加速”教育文化对“身体”文化的排斥。对此,重建教学身体观需要关注本土“教学身体”的历史存在,以整体思维研究“教学身体”,并坚定人文关怀的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身体观 虚无危机 教学认识论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价值意识:意涵、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教学价值意识对教学行动具有定向与调节等作用。教师教学价值意识指教师头脑中对教学存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的反映,包含发生之维的潜在与显在教学价值意识,发展之维的正向与负向教学价值意识,存在之维的观念与实践教学价值... 教学价值意识对教学行动具有定向与调节等作用。教师教学价值意识指教师头脑中对教学存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的反映,包含发生之维的潜在与显在教学价值意识,发展之维的正向与负向教学价值意识,存在之维的观念与实践教学价值意识。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立场,为走出教师教学价值意识的潜在主导与显在缺失、负向实存与正向淡漠、行偏于知与知偏于行等现实困境,教师应当形成教学价值态度,提升教学价值自觉;明确教学价值立场,彰显教学价值理性;提升教学价值敏感性,深化教学价值理解,以促使教师教学价值意识向着显在、正向且知行合一的应然形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意识 教师 教学存在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持续生成的教学实践:动力、困厄与出路
11
作者 邓羽茜 张广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持续变革迎来了从预成到生成的思想转向。教学的生成过程是教学根本取向和运行机制的共同表征,现实地反映着教学的生成性。目前的教学生成实践存在着被动生成、机械生成等现象,背后折射出教育改革的"主体性神话&qu... 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持续变革迎来了从预成到生成的思想转向。教学的生成过程是教学根本取向和运行机制的共同表征,现实地反映着教学的生成性。目前的教学生成实践存在着被动生成、机械生成等现象,背后折射出教育改革的"主体性神话"、对教学生成思想的庸俗化理解和教师促进生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教学实践的持续生成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从优化课程设置、解放课堂教学、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探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成 生成论教学哲学 人的文化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SN参数对GSM-R数据业务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8-102,共5页
为提高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数据业务核心设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简要分析铁路GSM-R现网中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流程、SGSN设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版本以及PDP激活定时器的设置基础上,... 为提高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数据业务核心设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简要分析铁路GSM-R现网中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流程、SGSN设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版本以及PDP激活定时器的设置基础上,根据现网实际运行情况和故障案例分析,详细研究参数的处理机制,探究参数组合方案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议配合。结果表明:SGSN设备GTP版本以及PDP激活定时器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SGSN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网关节点(GGSN)之间的故障,避免由于网络延时、设备间协议不匹配引起的业务影响,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 定时器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 数据业务 分组数据协议(PDP)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