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系统输出电压GSSA-MPC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华 邢鹏亮 闫孝姮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MCR)无线传能系统中负载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实时调节的需求,以全桥LCCL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方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GGSAMPC)。通过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对全桥LCCL系统建立等效电路方程并将原副边电压...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MCR)无线传能系统中负载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实时调节的需求,以全桥LCCL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方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GGSAMPC)。通过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对全桥LCCL系统建立等效电路方程并将原副边电压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建立了MCR系统的动态状态空间模型;为了加快求解速度,将控制器中的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求解极小值的二次规划问题,利用有效集法求解有约束问题的二次规划。通过搭建仿真电路,在80k Hz频率下将负载值从50Ω变为25Ω,将GSSA-MPC控制器与经典PID控制器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输出更为平滑、鲁棒性更好、调节时间比PID控制缩减0.5 ms,控制精度提高0.4%,GSSA-MPC为磁耦合谐振式系统输出电压的调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磁耦合谐振式 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控制 优化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有源桥DC-DC变换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申科 汪万兴 赵丹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69,共9页
基于移相加占空比控制策略的三有源桥TAB(triple active bridge)DC-DC变换器具有效率高和软开关范围可扩展等优点,但其小信号建模过程复杂、闭环控制环路参数整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1种TAB工作在移相加占空比控制下的全阶连续广义状... 基于移相加占空比控制策略的三有源桥TAB(triple active bridge)DC-DC变换器具有效率高和软开关范围可扩展等优点,但其小信号建模过程复杂、闭环控制环路参数整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1种TAB工作在移相加占空比控制下的全阶连续广义状态平均建模和PI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分析TAB的运行原理和Y型等效结构;然后,结合移相加占空比控制的特点和交流方波源等效方法,推导出TAB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接着,在推得模型的基础上求得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设计出PI控制器参数。最后,结合数字仿真及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隔离式DC-DC变换器 移相加占空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C谐振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H_∞控制 被引量:35
3
作者 戴欣 余奎 孙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47-54,共8页
CLC谐振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较传统的LC谐振型系统具有更大的谐振容量和更小的频率漂移,但由于系统的高阶及多周期点特性,对CLC型系统的控制更为困难。为实现CLC谐振型系统的输出鲁棒控制,将系统状态变量及非线性开关函数进行频域线性化... CLC谐振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较传统的LC谐振型系统具有更大的谐振容量和更小的频率漂移,但由于系统的高阶及多周期点特性,对CLC型系统的控制更为困难。为实现CLC谐振型系统的输出鲁棒控制,将系统状态变量及非线性开关函数进行频域线性化,通过平衡点变换,得到平衡点附近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eneralized state space averaging,GSSA)扰动模型。建立了系统的H∞控制系统结构,提出GSSA模型误差扰动有界定理并给出了证明。给出了相应的H∞扰动控制律,并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C谐振 H∞控制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扰动模型 感应电能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频率不确定性的π型谐振感应电能传输系统H_∞控制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戴欣 周继昆 孙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45-53,共9页
在型谐振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中,由于负载及耦合参数变化,导致系统谐振频率产生随机漂移。针对频率不确定条件下的输出控制,利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eneralized state space averaging,GSSA)法对系统进行频... 在型谐振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中,由于负载及耦合参数变化,导致系统谐振频率产生随机漂移。针对频率不确定条件下的输出控制,利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eneralized state space averaging,GSSA)法对系统进行频域建模,将状态变量进行频域展开获得广义状态变量,从而获得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借助线性分式变换,将GSSA模型的确定部分与不确定部分分离,从而将系统的不确定模型转化为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GSSA模型的H_∞控制方法,又基于频域设计出混合灵敏度H_∞控制器,实现了多变量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并利用结构奇异值分析方法校验了鲁棒控制器的稳定性及性能。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 鲁棒控制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结构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传输系统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跃 李砚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21-1524,1539,共5页
采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基于频域分解的思想将系统非线性模型近似成线性连续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分析了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PT)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GSSA模型能较快地完成对CPT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分析,且与Simulink创... 采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SSA)基于频域分解的思想将系统非线性模型近似成线性连续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分析了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PT)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GSSA模型能较快地完成对CPT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分析,且与Simulink创建的精确时域模型的仿真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了直流电感、负载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 非接触 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降阶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纪锋 王公宝 +2 位作者 付立军 马凡 王瑞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3,共6页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能够提供高品质直流电能,但是发电机模型复杂,解析分析困难。为此,推导了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的等效三相降阶模型和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简化了模型复杂程度,提高了仿真计算效率。等效三相发电机模型能够同时适用于...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能够提供高品质直流电能,但是发电机模型复杂,解析分析困难。为此,推导了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的等效三相降阶模型和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简化了模型复杂程度,提高了仿真计算效率。等效三相发电机模型能够同时适用于大、小扰动,经突加突卸负载、调整励磁电压以及突然短路验证,能够正确反应十二相电机运行特性。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在小扰动时能够准确模拟十二相电机计算结果,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并为整流发电机系统的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最后,在PSCAD中建立了十二相电机的三相等效模型和平均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大、小扰动仿真对比,验证了降阶后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 整流 降阶模型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扰动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改进型鲁棒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砚玲 黄立敏 +1 位作者 何正友 刘野然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48,共9页
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技术应用于移动负载供电时,由于其能量传输的方向性限制,不可避免的振动、偏转等机械扰动容易导致系统传输功率的不稳定。主要针对移动负载供电时外部扰动带来的互感扰动问题,设计了一种适... 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技术应用于移动负载供电时,由于其能量传输的方向性限制,不可避免的振动、偏转等机械扰动容易导致系统传输功率的不稳定。主要针对移动负载供电时外部扰动带来的互感扰动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参数动态扰动下的IPT系统改进型鲁棒控制方法。借助线性分式变换,结合标称IPT系统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其参数的扰动特征,用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模型表征系统扰动模型;同时跟据广义混合灵敏度指标,计算基于系统扰动模型及目标传递函数的改进型H_∞鲁棒控制器;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策略具有对输出电压的快速跟踪控制能力,且对参数扰动影响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不确定性 鲁棒控制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非线性负载下三相逆变器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皓 林钊 王小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83-95,共13页
为缓解实际应用场合中不平衡非线性负载对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并改善混合负载切换时的动态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的建模方法和电感电流滑动平均的控制策略。通过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对平衡负载下的逆变器进行了准确... 为缓解实际应用场合中不平衡非线性负载对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并改善混合负载切换时的动态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的建模方法和电感电流滑动平均的控制策略。通过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对平衡负载下的逆变器进行了准确的建模,并在dq0坐标系下设计了PI控制器,最后利用电感电流滑动平均方法使PI控制器适于三相不平衡负载和非线性负载。与传统控制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混合负载下三相电压平衡的基础上,较好地提高负载切换时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非线性负载 三相三线制逆变器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DQ0变换 电感电流滑动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惯量控制方式下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刚 侍乔明 +3 位作者 付立军 陈宇航 蒋文韬 黄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6,共9页
基于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分析传统比例微分(PD)虚拟惯量控制方式下兆瓦级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D-PMSG)的轴系扭振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一种改进型PD虚拟惯量控制方法,以抑制D-PMSG轴系低频扭振。分析表明,传统PD虚拟惯量... 基于风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分析传统比例微分(PD)虚拟惯量控制方式下兆瓦级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D-PMSG)的轴系扭振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一种改进型PD虚拟惯量控制方法,以抑制D-PMSG轴系低频扭振。分析表明,传统PD虚拟惯量控制的引入,会降低DPMSG轴系的阻尼比,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降低PD虚拟惯量控制的微分系数的模值可以提高风电机组轴系的阻尼比,却会降低风电机组的频率响应能力。所提出的改进型PD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通过引入永磁发电机组转速补偿项,从而提高系统阻尼比。该方法能在保证风电机组的频率响应能力的同时,有效抑制虚拟惯量控制引起的轴系低频扭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改进型PD虚拟惯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 轴系低频扭振 虚拟惯量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友强 戴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3-2139,共7页
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基于高频电场耦合来实现的,与现有的电感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IPT)技术相比,CPT技术克服了磁场能量不能在金属屏蔽环境里进行传输的缺点,还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及电磁干扰(EMI)。本文分析了CPT系统的工... 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基于高频电场耦合来实现的,与现有的电感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IPT)技术相比,CPT技术克服了磁场能量不能在金属屏蔽环境里进行传输的缺点,还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及电磁干扰(EMI)。本文分析了CPT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等效电路模型。由于CPT系统包含电力电子开关和谐振网络,其时域微分方程模型呈现高阶非线性,本文给出了系统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GSSA),将系统的时域非线性模型转换成为频域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CPT系统进行了稳态和暂态动力学行为仿真,分析了电路参数变化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及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 非接触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发射线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麦瑞坤 林天仁 +1 位作者 李勇 何正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068-6076,共9页
双发射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能够实现有效分配两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是提高电源侧输出容量的有效手段。该文分析了功率输出1:1工况下的双发射线圈的IPT系统的动态特性,旨在通过IPT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求解... 双发射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能够实现有效分配两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是提高电源侧输出容量的有效手段。该文分析了功率输出1:1工况下的双发射线圈的IPT系统的动态特性,旨在通过IPT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求解合适的数字PI控制器,提高负载电压动态响应特性,同时保证闭环系统具有充足的稳定裕度。首先,利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对IPT系统进行大信号模型及稳态工作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描述在IPT系统的输入受到扰动状态下的小信号模型。然后,借助Matlab中PIDtool工具箱设计合适的PI控制器参数,提高IPT系统负载电压响应性能,同时验证了闭环小信号模型具有充足的相角稳定裕度。最后,将闭环小信号模型分别与Simulink仿真模型、实验系统进行变电压动态响应对比,IPT系统的负载电压响应时间在13ms左右,与理论设计值相符,证明闭环小信号模型能准确描述系统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发射线圈 感应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小信号模型 数字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式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博岩 王玉魁 赵万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354-1356,共3页
运用状态空间平均法 ,建立了一种节能式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等效传递函数模型 ,进而对其放电电流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校正。电路仿真结果和实验样机加工实验证明 ,该种节能式脉冲电源的动态特性满足放电电流上升速度... 运用状态空间平均法 ,建立了一种节能式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等效传递函数模型 ,进而对其放电电流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校正。电路仿真结果和实验样机加工实验证明 ,该种节能式脉冲电源的动态特性满足放电电流上升速度的暂态性能和放电电流纹波大小的稳态性能两方面的指标要求 ,可以实现低损耗、高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 节能 动态特性 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的独立电力系统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占刚 吴惠东 +1 位作者 屈俊超 车延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9,共8页
针对由各类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独立电力系统应用日趋普及的现状,为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独立电力系统进行描述,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的独立电力系统建模方法。通过将独立电力系统时变非线性微分方程状态变量用傅里叶系数描述,得到... 针对由各类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独立电力系统应用日趋普及的现状,为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独立电力系统进行描述,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的独立电力系统建模方法。通过将独立电力系统时变非线性微分方程状态变量用傅里叶系数描述,得到独立电力系统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依据独立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分析其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特性,并通过傅里叶系数的增减实现微电网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化简。该建模方法能甄别独立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及动态特性,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可代替时域模型,在稳态时可简化为状态空间平均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快速的分析能力,适用于独立电力系统的稳态、暂态分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电力系统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动态特性 傅里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变流器的一种统一性建模及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加胜 张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9-44,共6页
四象限变流器(4QC)在电力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FACTS和电气传动等系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通常对于类似于4QC半桥单元这种仅具有两种电路开关状态的变流器拓扑的建模研究比较简便,而对于开关状态比较多的情况... 四象限变流器(4QC)在电力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FACTS和电气传动等系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通常对于类似于4QC半桥单元这种仅具有两种电路开关状态的变流器拓扑的建模研究比较简便,而对于开关状态比较多的情况,直接应用该方法将变得十 分复杂,该文根据任意多相PWM型4QC乃至各类变流器拓扑大都具有多单元对称组合的结构特点,通过研究多相拓扑与半桥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间对称结构与控制关系,建立一种适用于多相4QC的具有一般性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推导分析,得出一组适合多相4QC的单元组合统一性分析结果。通过单相和三相4QC特例及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这种单元组合统一性建模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该方法也可以拓展到其它各类变流器拓扑的建模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变流器 建模 数学模型 电路开关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砚玲 孙跃 戴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5,共6页
为分析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首先采用基于频域分解的方法建立对象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模型,再考虑系统中的频率不确定性,通过线性分式变换分离对象的摄动和标称部分,将不确定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 为分析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首先采用基于频域分解的方法建立对象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模型,再考虑系统中的频率不确定性,通过线性分式变换分离对象的摄动和标称部分,将不确定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系统.最后,采用基于结构奇异值的μ方法分析了频率摄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系统保持稳定所容许的最大摄动,并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μ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线性分式变换 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用于PWM整流器的建模 被引量:3
16
作者 游江 康少波 罗耀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0,共4页
针对常用的建模方法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系统建模仿真的不足之处,首先介绍了基于Fourier变换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eneralized State Space Averaging)的基本原理;然后,以三相PWM整流器为例,在其时域开关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PWM整流器... 针对常用的建模方法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系统建模仿真的不足之处,首先介绍了基于Fourier变换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Generalized State Space Averaging)的基本原理;然后,以三相PWM整流器为例,在其时域开关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PWM整流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详细推导过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PWM整流器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电磁暂态高效仿真的变流器分段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磊 邓新昌 +3 位作者 侯俊贤 穆世霞 董毅峰 王铁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30-3140,共11页
针对新能源并网变流器电磁暂态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平衡问题,研究新能源并网变流器的常用平均化建模方法,提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磁暂态高效仿真的变流器分段广义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分段技术应用于变流器广义状态空间模型... 针对新能源并网变流器电磁暂态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平衡问题,研究新能源并网变流器的常用平均化建模方法,提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磁暂态高效仿真的变流器分段广义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分段技术应用于变流器广义状态空间模型中,将变流器动作特性一致的时间段合并研究,实现分段时间上变流器电磁暂态的变尺度建模。应用提出的变流器分段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变流器暂态仿真中效率和精度的平衡,能够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变流器的高效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分段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多时间尺度 电磁暂态模型 高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分段供电的双自由度鲁棒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砚玲 杨鸣凯 杜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2-72,共11页
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在采用分段供电模式时,由于跨区段处励磁磁场强度分布不均,总会引起负载端拾取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稳定性及性能。针对IPT系统跨区段供电的输出稳定问题,以LCL谐振电路并联的IPT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双自由... 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在采用分段供电模式时,由于跨区段处励磁磁场强度分布不均,总会引起负载端拾取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稳定性及性能。针对IPT系统跨区段供电的输出稳定问题,以LCL谐振电路并联的IPT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双自由度鲁棒控制的恒压输出策略。借助广义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结合跨区段处的互感扰动规律,建立参数不确定性模型;基于广义混合灵敏度指标,通过改变输出加权函数增益,得到快速抑制互感扰动影响的H∞鲁棒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推导并设计出用于修正参考输入的前置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双自由度鲁棒控制不仅对跨区段互感扰动影响具有较好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改善对参考输入的跟踪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互感不确定性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鲁棒控制 双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建模的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主动软开关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涛 王辉 +4 位作者 王成 郭柏 王冠 王艺霏 房澳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423-9434,共12页
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利用脉冲频率调制-脉冲宽度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ulse width modulation,PFM+PWM)调制提供的双自由度提出一种可以同时调节输出电压以及实现开关器件主动软开关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器件主体损耗情... 基于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利用脉冲频率调制-脉冲宽度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ulse width modulation,PFM+PWM)调制提供的双自由度提出一种可以同时调节输出电压以及实现开关器件主动软开关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器件主体损耗情况“主动”切换软开关模式,兼顾整体效率提升与负载调节范围的扩展。分析全桥型串联谐振直流变换器工作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的3种运行模式,并通过谐振腔参数设计避免特殊断续电流模式的发生;通过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包含调制环节在内的系统基波截断小信号模型,其数值扫频结果与物理模型展现出极高的精确度,并能精确反映拍频极点;定义反映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能控程度的灵敏度矩阵,依据此设计实现输出电压调节及主动软开关的双链路线性控制策略。MATLAB/Simulink仿真及样机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控制相比传统脉冲频率调制具备更高的整体效率以及更宽的负载调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变换器 脉冲频率调制–脉冲宽度调制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主动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谐振IPT系统的混合灵敏度H_∞鲁棒控制
20
作者 李砚玲 孙跃 +1 位作者 戴欣 余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9,共8页
针对一种π型谐振网络的非线性感应电能传输系统(IPT),应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法对时域状态变量进行频域分解,并用低阶傅里叶系数的实部和虚部作为新变量将其近似成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为对负载输出电压进行无静差跟踪控制及鲁棒性... 针对一种π型谐振网络的非线性感应电能传输系统(IPT),应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法对时域状态变量进行频域分解,并用低阶傅里叶系数的实部和虚部作为新变量将其近似成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为对负载输出电压进行无静差跟踪控制及鲁棒性能分析,综合考虑系统的中低频参数摄动及高频未建模部分的不确定性,通过在频域上调整选择多目标优化的加权函数,设计出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输出反馈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鲁棒控制作用下,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达到了小于1的性能指标,当发生负载参数摄动及输入电压干扰时,实现了对负载输出电压的无静差鲁棒跟踪.实验结果亦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 混合灵敏度 输出反馈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