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展“G函数”模型在火山岩测试压裂参数解释中的应用——以大庆油田徐深气田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玉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气层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及局部构造变化大,从而导致压裂中出现高滤失、高停泵压力梯度以及近井高摩阻等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储层改造的施工成功率,基于以往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方法(传统...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气层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及局部构造变化大,从而导致压裂中出现高滤失、高停泵压力梯度以及近井高摩阻等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储层改造的施工成功率,基于以往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方法(传统"G函数"模型,二维)研究的成果,建立了更适合该气田的火山岩储层压裂参数解释的扩展"G函数"模型(三维)。选取11口井共31层段进行现场实验,包括了天然裂缝较发育、天然裂缝极其发育、低滤失、高度衰退、复合型5种"G函数"图版类型,其中仅有4个层设计加砂符合率低于80%,其余27层设计加砂符合率均高于80%。现场应用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新理论模型使得压裂设计加砂符合率由72.4%提高到87.1%,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火山岩难压储层改造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该类储层压裂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水力压裂技术在裂缝性火山岩储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深气田 火山岩 压裂 测试 扩展“g函数”理论模型 应用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结构分析的教科书通用评价框架建构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前伟 张增田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6,共10页
在教科书评价研究中,评价框架的逻辑周延性是重要的挑战。单纯从功能或者结构的视角来建立评价框架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而将两者紧密关联的功能—结构视角则有助于连接评价主客体、提高评价的稳定性和实践性。在一个教科书设计研究的二... 在教科书评价研究中,评价框架的逻辑周延性是重要的挑战。单纯从功能或者结构的视角来建立评价框架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而将两者紧密关联的功能—结构视角则有助于连接评价主客体、提高评价的稳定性和实践性。在一个教科书设计研究的二维框架基础上,根据教科书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编制历程,建立了新的包含教科书"课程内容规划—教学支持—文本呈现"三层面的"功能—结构"分析的教科书通用评价框架(CIR-FS)。整个框架是从功能分析关联到结构性的"要素"与"连结"分析,从而形成对教科书功能和结构的紧密性表达。CIR-FS框架在与国内外几种代表性同类框架的比较中,展现出了更优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为进一步发展教科书评价标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结构分析 教科书评价 教科书分析 通用理论模型 CIR-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