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2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和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3D打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莉 段京瑶 +5 位作者 郭悦 邵贝贝 谢天怡 程伟伟 丁玥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明胶/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性能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SPI、明胶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SPI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质构、流变特性、结构、微观... 为研究不同比例明胶/马铃薯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性能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SPI、明胶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制备SPI复合凝胶,并对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质构、流变特性、结构、微观结构以及3D打印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在1∶8~6∶8(质量比,下同)范围内,随着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降低,不易流动水比例升高,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不易流动水比例最高,占比为2.48%。复配凝胶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逐渐降低,6∶8时达到最低,质地最为柔软。随着剪切速率升高,凝胶的黏度均下降,样品的G′和G″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也均呈升高趋势。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添加了明胶和马铃薯淀粉的样品在波长3295.44 cm-1处的—OH振动发生红移,氢键作用增强。随着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的增加,复配凝胶孔径逐渐减小,明胶与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凝胶孔隙分布呈现出最高的均匀性,打印精度最好,高度打印精确度99.60%,直径打印精确度99.92%,且在1 h内未出现明显塌陷。综上所述,明胶/马铃薯淀粉比例为6∶8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3D打印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这为开发蛋白基3D打印油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马铃薯淀粉 大豆分离蛋白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青鱼皮明胶的响应面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娟 陈建福 庄远红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探究青鱼皮明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青鱼的附加产值。以青鱼皮为原料,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定关键工艺参数超声时间、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探讨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明胶提取率... 为探究青鱼皮明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青鱼的附加产值。以青鱼皮为原料,以明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定关键工艺参数超声时间、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探讨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明胶提取率的影响,构建了回归模型,并用红外光谱对所取的明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青鱼皮明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25 min、酶用量0.22%、酶解时间154 min和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验证,得到的青鱼皮明胶提取率平均值为18.28%,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仅为0.22%,这充分证明了所建回归模型的可靠性和高精度。红外光谱表明所提取的物质具有明胶的基本特征。该研究为青鱼皮资源在明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中性蛋白酶 青鱼皮 明胶 响应面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水产品的保鲜作用
3
作者 王成 纪倩倩 +6 位作者 江宁 岳泽峰 张强 孙荣雪 刘钱媛 李志强 王兴娜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9-1020,共12页
本研究将负载DL-3-苯乳酸的壳聚糖纳米粒子(NP)添加至明胶(GE)基体中,制成明胶-纳米粒子复合膜(GE-NP),并探究不同壳聚糖纳米粒子添加量(0、2%、4%、6%、8%、10%)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力学性能、紫外线阻隔性能、氧气... 本研究将负载DL-3-苯乳酸的壳聚糖纳米粒子(NP)添加至明胶(GE)基体中,制成明胶-纳米粒子复合膜(GE-NP),并探究不同壳聚糖纳米粒子添加量(0、2%、4%、6%、8%、10%)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力学性能、紫外线阻隔性能、氧气阻隔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和抑菌性能,明胶-8%纳米粒子复合膜(GE-NP_(8%))的性能最佳。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和变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纳米粒子与明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GE-NP_(8%)复合膜的交联强度,减小了自由体积,使其结构更加致密。鱼肉保鲜试验中,贮藏第10 d,GE-NP_(8%)处理鱼肉红绿值(a^(*))和黄蓝值(b^(*))与新鲜鱼肉的差异较小。贮藏第10 d,与聚乙烯膜处理、明胶膜处理相比,GE-NP_(8%)处理鱼肉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硫代巴比妥酸含量(TBA)、菌落总数(TVC)上升幅度较小,同时鱼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等质构参数下降幅度较小。综上,GE-NP_(8%)复合膜可有效减缓鱼肉的品质劣变,延长其货架期。本研究结果可为延长水产品保质期及保持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纳米粒子 明胶 保鲜膜 阻隔性能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聚乙烯醇-壳聚糖双层抗菌膜的制备及其在生鲜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洋 于洋 +5 位作者 贾泽 毛继虎 李培实 史晨杉 任媛媛 韩俊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构建一种光动力增强型可降解包装膜,探究其应用效果,以明胶、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姜黄素-壳聚糖纳米颗粒(curcumin-chitosan nanoparticle,CCN)为光敏物质,考察不同组分及比例对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等的影... 为构建一种光动力增强型可降解包装膜,探究其应用效果,以明胶、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姜黄素-壳聚糖纳米颗粒(curcumin-chitosan nanoparticle,CCN)为光敏物质,考察不同组分及比例对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等的影响,并将该双层膜应用于生鲜猪肉保鲜贮藏中,探究其对猪肉质量损失率、硬度、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菌落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明胶与聚乙烯醇成膜液体积比4∶1、明胶/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成膜液体积比1∶5、CCN质量分数为2.5%时,制备的膜在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方面表现突出。将该膜应用于猪肉保鲜中,4℃贮藏至第9天时,猪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和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姜黄素 抗菌包装 猪肉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预糊化紫薯全粉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杨世雄 张玲 +4 位作者 张欢欢 梁叶星 李雪 张雪梅 高飞虎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为拓宽预糊化紫薯全粉在不同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探明不同超微粉碎强度对预糊化紫薯全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制备预糊化紫薯全粉,分析不同超微粉碎强度(5、10、15、20、25、30 min)对全粉理化性... 【目的】为拓宽预糊化紫薯全粉在不同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探明不同超微粉碎强度对预糊化紫薯全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制备预糊化紫薯全粉,分析不同超微粉碎强度(5、10、15、20、25、30 min)对全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预糊化紫薯全粉经超微粉碎后,其主要功能成分含量显著增加,随着超微粉碎强度增加,可溶性糖含量由187.23μg/g增加至199.43~202.55μg/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2.41 mg/g增加至3.70~6.57 mg/g,花色苷含量由615.25μg/g增加至665.77~801.64μg/g。在一定粉碎强度范围内,预糊化紫薯全粉的粒径显著减小(P<0.05,下同),颗粒形貌呈现碎片化,大小逐渐趋于一致。全粉色泽L^(*)值由62.99增加至69.12~71.64,a^(*)值由12.01降至11.46,b^(*)值由2.12降至-0.85。持水率由79.00%提高至102.50%~117.14%,持油率由34.29%提高至38.32%~60.03%,溶解度由72.83%提高至242.47%~431.56%,吸水膨胀度由33.20%提高至39.60%~57.08%。糊化温度呈先升再降趋势,最高糊化温度最低值为83.35℃,最低糊化温度为77.53℃,峰值黏度由最高值641.00cP降至203.00cP,最小黏度由最高值169.00cP降至88.50cP,最终黏度由最高值253.50cP降至128.00cP,衰减值由472.00cP降至89.00cP,回生值由84.50cP降至39.50cP。【结论】随着超微粉碎强度的增加,预糊化紫薯全粉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及花色苷等含量显著增加,全粉色泽、持水性、持油性、溶解度及膨胀度均有显著性改善,衰减值和回生值显著降低,说明其热糊稳定性和凝胶抗老化性表现较好。综合分析,超微粉碎25 min条件下制备的预糊化紫薯全粉总体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全粉 超微粉碎 预糊化 特性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明胶基载药水凝胶构建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宽 覃淮 +3 位作者 伍静 秦兰 蔺子凡 秦蓓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6,共5页
针对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的构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常见的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构建方法,近年来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在创面修复、骨修复、神经修复、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前... 针对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的构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常见的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构建方法,近年来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在创面修复、骨修复、神经修复、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联 明胶 水凝胶 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猫粮糊化特性研究
7
作者 张琦 许耀辉 +6 位作者 陈阳 韩栋梁 张润哲 严骅彬 Lela Susilawati 魏文广 奚小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2,共6页
为了解猫粮的糊化特性,本试验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对不同RVA转子转速(1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 r/min),不同保持温度(75、80、85、90、95℃),不同质量猫粮和蒸馏水比值(1/21、2/21、3/21、4/21、5/21、6/21、7/... 为了解猫粮的糊化特性,本试验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对不同RVA转子转速(1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 r/min),不同保持温度(75、80、85、90、95℃),不同质量猫粮和蒸馏水比值(1/21、2/21、3/21、4/21、5/21、6/21、7/2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变小,热糊稳定性增强。随着保持温度的增加,峰值黏度增加,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先上升后下降,淀粉糊稳定性变差,原料更容易糊化。随着猫粮质量的增加,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增大,淀粉糊稳定性降低,凝胶性增强。另外,以本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峰值黏度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 温度 淀粉 糊化特性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快速黏度分析仪(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韩景奇 吴则 +3 位作者 王便 时艳 安玉芬 王彦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应用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CT引导下应用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应用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CT引导下应用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8.7)岁。病灶位于胰头7例、胰颈4例,胰体7例、胰尾10例,钩突2例,在CT引导下采用17 G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建立穿刺通道,应用18 G带芯穿刺活检针取材,共实行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32次,其中包含再次活检术2例,取材结束后应用自制封堵剂明胶海绵颗粒-血凝酶混合液堵塞穿刺通道预防出血、胰漏及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共接受32次应用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其中包含再次活检术2例。穿刺成功率100%(32/32)、取材成功率93.8%(30/32)、取材准确率93.8%(30/32)。所有病例无穿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应用同轴引导针经脂肪间隙胰腺穿刺切割活检术是安全、准确、微创并值得推广应用的介入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同轴穿刺引导针 切割活检 封堵剂 明胶海绵颗粒-血凝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藏主栽青稞品种营养品质及其淀粉糊化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倩 童亚男 +5 位作者 王丽丽 党斌 吴昆仑 杨希娟 王凤忠 刘丽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342,共10页
青稞是开发营养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为研究品种、产地等因素对青稞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本文收集我国青稞主产区青海和西藏的30个主栽品种,比较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淀粉糊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青稞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重要功能因子... 青稞是开发营养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为研究品种、产地等因素对青稞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本文收集我国青稞主产区青海和西藏的30个主栽品种,比较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淀粉糊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青稞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重要功能因子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总酚介于3.74%~6.54%、5.63%~11.51%和1.90~4.24 mg/g;同时发现青稞β-葡聚糖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品种亦显著影响淀粉糊化特性(P<0.05),样品间淀粉峰值黏度介于468.67~4844.67 cP,糊化温度介于66.30~86.85℃。主成分分析将营养成分、糊化性质共15个指标降维得到5个主成分,发现糊化性质及非淀粉多糖、AX、淀粉、β-葡聚糖含量在青稞品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聚类分析,筛选出12个高β-葡聚糖(5.62%~6.54%)、11个高AX(10.37%~11.51%)、1个高总酚(4.24 mg/g)、10个高糊化温度(81.05~86.85℃)青稞品种。西宁柴青1号兼具高β-葡聚糖、高AX、高糊化温度的特点,同时总酚含量适中,可能在高活性、低升糖指数(GI)青稞功能食品开发领域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营养品质 糊化特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鹰嘴豆淀粉理化特性和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红艳 王佳敏 +6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仙 刘峰娟 刘敏 范盈盈 岳丽 于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9,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鹰嘴豆淀粉特性差异,以14种鹰嘴豆制得淀粉为材料,测定了总淀粉、直链淀粉、沉降积、冻融稳定性、透光率、糊化特性、质构特性等参数,分析了淀粉的颗粒形态、晶型结构、相对结晶度、分子有序性等结构特性,并对鹰嘴豆淀粉... 为探究不同品种鹰嘴豆淀粉特性差异,以14种鹰嘴豆制得淀粉为材料,测定了总淀粉、直链淀粉、沉降积、冻融稳定性、透光率、糊化特性、质构特性等参数,分析了淀粉的颗粒形态、晶型结构、相对结晶度、分子有序性等结构特性,并对鹰嘴豆淀粉各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鹰嘴豆总淀粉质量分数为83.48%~96.83%,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为29.19%~37.03%,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为62.97%~70.81%,碘蓝值为7.33~7.74,在不同品种间糊化特性差异明显,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淀粉冻融稳定性整体变差;淀粉颗粒由椭圆形、肾性、球形组成,形态大小不一;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鹰嘴豆淀粉为C型淀粉,相对结晶度在29.32%~32.71%,淀粉分子短程有序性在0.81~0.92之间。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鹰3号综合得分最高为1.80,新鹰10号综合得分最低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淀粉 糊化 理化特性 相对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3/gelatin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电场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丽 海金玲 +1 位作者 谢超 高玲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0-1573,1578,共5页
为了提高BaTiO3颗粒在含水弹性体中的电场响应能力,以粒径约为500nm的单分散球型Ba-TiO3颗粒为基础,采用微乳液法成功制备了BaTiO3为核、明胶(gelatin)为壳的BaTiO3/gelatin核壳复合粒子。利用TEM、XRD、FT-IR、TG和光学接触角测量等手... 为了提高BaTiO3颗粒在含水弹性体中的电场响应能力,以粒径约为500nm的单分散球型Ba-TiO3颗粒为基础,采用微乳液法成功制备了BaTiO3为核、明胶(gelatin)为壳的BaTiO3/gelatin核壳复合粒子。利用TEM、XRD、FT-IR、TG和光学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对粒子的组成、结构及表面亲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量。结果表明,在立方相BaTiO3核的表面均匀包覆了1层约40~50nm的gelatin,Gelatin壳层约占粒子总重的4.0%,且粒子表面保持良好的亲水性。将粒子分散到含水胶体体系中,通过测量在无/有电场作用下胶凝得到的含水弹性体的储能模量考察了粒子在此体系中的电场响应性能,发现BaTiO3/gelat-in复合粒子在明胶(或壳聚糖)水凝胶弹性体中的电场响应性能均明显强于纯BaTiO3粒子,而且在明胶水凝胶中的响应性能更强。结果说明,聚合物包覆能够明显提高BaTiO3粒子的电场响应性能,而且粒子表面与分散体系相容性越高,粒子的响应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复合粒子 BATIO3 gelatin 电场响应 含水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糊化度对乳液凝胶稳定性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金贤 赵瑞璇 +4 位作者 刘倩楠 刘伟 刘书成 魏帅 胡宏海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8,共12页
本研究采用不同糊化度(degrees of gelatinization,DSG)的马铃薯淀粉基与玉米油制备油相质量分数为30%的乳液,并通过贮藏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urbiscan稳定性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TSI)、粒径、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 本研究采用不同糊化度(degrees of gelatinization,DSG)的马铃薯淀粉基与玉米油制备油相质量分数为30%的乳液,并通过贮藏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urbiscan稳定性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TSI)、粒径、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评估淀粉DSG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乳液稳定性随着淀粉DSG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淀粉DSG≤67.03%时,随着淀粉DSG的增加,乳液红外光谱中水和淀粉分子特征峰越来越明显,乳液的粒径和TSI减小。这归因于糊化后淀粉分子的疏水性增加和浸出更多的直链淀粉分子,使得更多的淀粉颗粒参与形成乳液,增加了颗粒在液滴表面的覆盖率,从而形成更小的液滴和更稳定的乳液。当淀粉DSG为67.03%时乳液表现出最小的油滴粒径和TSI,其稳定性最好。当淀粉进一步糊化(DSG≥71.81%),更多的直链淀粉浸出,彼此间发生混乱缠结作用,阻碍油相融入淀粉基中,乳液粒径增大,稳定性降低。此外,DSG≥64.14%的淀粉基乳液贮藏21 d不发生分层现象;乳液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乳液凝胶结构的强弱与油滴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油滴间排列越致密,乳液凝胶表观黏度和储存模量越高,凝胶网络结构越强。此外,糊化后淀粉分子Zeta电位绝对值的降低有利于颗粒间相互靠近,也可能提高了连续相中颗粒的网络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淀粉糊化稳定乳液的机理,对利用淀粉基开发更稳定的乳液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糊化度 水包油乳液凝胶 稳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黄大茶粉的添加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歌兴 钟杨 +6 位作者 汪钰祺 万超华 张雪婷 孙玥 李雪玲 刘政权 梁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黄大茶粒度的减小,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提高(P<0.05),而混合面团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值提高,且G′值占主导地位。蛋白弱化度、峰值黏度、回生值和糊化焓主要呈现下降趋势,拉伸阻力和拉伸长度先上升后下降。本研究显示添加不同粒度的黄大茶粉会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产生影响。尤其是超微Ⅱ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面团的热机械学及流变特性。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含茶面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超微粉 小麦面团 流变特性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鳕鱼明胶抗冻多肽的制备及其在鱼糜冻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金 袁涛 +3 位作者 沙小梅 徐玥伦 邝雅婷 胡姿姿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7,共9页
为优化高活性鳕鱼明胶抗冻多肽(DcAFPs)的制备方法,明确鳕鱼明胶多肽对鱼糜的冷冻保护效果,本研究将鳕鱼明胶多肽添加至鱼糜中,以冷冻后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通过测定DcAFPs分子量分布和... 为优化高活性鳕鱼明胶抗冻多肽(DcAFPs)的制备方法,明确鳕鱼明胶多肽对鱼糜的冷冻保护效果,本研究将鳕鱼明胶多肽添加至鱼糜中,以冷冻后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通过测定DcAFPs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其基本性质;通过测定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并运用内源荧光光谱和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评估DcAFPs对反复冻融循环后鱼糜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DcAFPs的最优制备工艺是:使用复合蛋白酶、底物浓度为3.5%(w/v)、酶底比为5%(w/w)、水解p H为8、水解温度为55℃、水解时间为2 h。DcAFPs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85~3081 Da,Gly、Ala和Glu的含量最高。DcAFPs能有效防止鱼糜在冻融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减少,抑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延缓蛋白变性,其总体效果优于商业抗冻剂。综上所述,DcAFPs对反复冻融的鱼糜显示出显著的冷冻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明胶 抗冻多肽 鱼糜 肌原纤维蛋白 抗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糖类互作对含糖凝胶理化特性及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昕宇 邢晓睿 +2 位作者 王睿粲 张丕显 王硕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7,共9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糖类(阿洛酮糖、果糖、低聚果糖(FOS)、蔗糖)与明胶的理化互作对凝胶性质(硬度、色泽、体外消化性等)的影响。将明胶分别与上述四种糖类高温混合后冷却制备了含糖凝胶,通过质构仪和色度分析比较凝胶的质地和色泽。基...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糖类(阿洛酮糖、果糖、低聚果糖(FOS)、蔗糖)与明胶的理化互作对凝胶性质(硬度、色泽、体外消化性等)的影响。将明胶分别与上述四种糖类高温混合后冷却制备了含糖凝胶,通过质构仪和色度分析比较凝胶的质地和色泽。基于凝胶明显的褐变现象,从美拉德反应的角度,表征了不同凝胶中还原糖、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及褐变产物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差异。此外,通过SDS-PAGE、体外消化和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性实验比较了凝胶中蛋白质亚基的交联情况及其对蛋白质消化率和消化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凝胶质地上来看,添加阿洛酮糖和果糖的凝胶质地较软,硬度在10.5~12.6 N之间,而添加蔗糖和FOS的凝胶质地较硬,硬度最高分别为29.9 N和22.2 N。除蔗糖(非还原糖)外,明胶与这些糖类在30%~50%浓度下的美拉德反应程度较低,还原糖损失率小于10%,游离氨基含量在3.6~3.8 mg/g;在72%糖浓度下,还原糖损失率最高可达17.6%,游离氨基含量小于3.2 mg/g,美拉德反应加剧。阿洛酮糖相比果糖呈现出更高的美拉德反应活性;FOS含有约50%的还原糖,反应较弱。这种短时间热处理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引起了明胶蛋白质的聚集,并未影响消化性,其体外消化率在23%~25%之间,但其消化产物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阿洛酮糖 低聚果糖 美拉德反应 体外消化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和黄原胶对橡子淀粉热特性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赵胜男 梅新 +5 位作者 黄师荣 隋勇 张羽之 蔡芳 施建斌 熊添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提高橡子淀粉凝胶的稳定性,研究海藻酸钠和黄原胶在不同添加量下对橡子淀粉糊化、热特性、流变、质构、化学键交联及水分迁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种胶体后,橡子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糊化温度均显著提高,崩解... 为提高橡子淀粉凝胶的稳定性,研究海藻酸钠和黄原胶在不同添加量下对橡子淀粉糊化、热特性、流变、质构、化学键交联及水分迁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种胶体后,橡子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糊化温度均显著提高,崩解值和糊化焓显著降低,且相同添加量下,海藻酸钠的影响更显著(P<0.05)。2种亲水胶体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橡子淀粉凝胶的流变特性(耐剪切稳定性、稠度、黏弹性)和质构特性(凝胶强度、硬度、回复性),其中橡子淀粉与黄原胶质量比为12.0∶0.5时制作的凝胶较原淀粉凝胶强度提高了126.56%。此外,加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提高了凝胶的短程有序度和水分束缚力,亲水胶体与淀粉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子淀粉 海藻酸钠 黄原胶 糊化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对大米粉加工特性及鲜湿米粉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佳洋 王馨远 +2 位作者 殷丽君 刘志刚 贾鑫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2,共7页
为改善鲜湿米粉在储藏过程中易老化、食用品质下降等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添加量(0%~1.0%,w/w)的小麦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EAX)对大米粉的糊化和热力学特性,以及鲜湿米粉色泽、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 为改善鲜湿米粉在储藏过程中易老化、食用品质下降等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添加量(0%~1.0%,w/w)的小麦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EAX)对大米粉的糊化和热力学特性,以及鲜湿米粉色泽、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WEAX后大米粉的糊化黏度从3454.00 cP升高至3773.65 cP,糊化焓值从4.02 J/g降低至3.18 J/g,但不同添加量的WEAX对大米粉-WEAX复合体系的糊化温度影响不显著(P>0.05)。在WEAX的添加量为0.6%时,鲜湿米粉的断条率和蒸煮损失最低,分别为11.46%和8.48%。鲜湿米粉的色泽和质构品质随着WEAX添加量的增加而得到显著提升(P<0.05)。与原米粉相比,添加1%WEAX的鲜湿米粉经过老化7 d处理后,其老化度、相对结晶度以及红外峰强度比值R1047/1022分别下降了67.3%、71.4%和30.9%。综上,添加1%WEAX能够改善鲜湿米粉的色泽及质构品质,延缓米粉的长期老化进程。本研究为拓展WEAX在淀粉类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提升淀粉类食品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鲜湿米粉 小麦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 糊化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阿拉伯胶电泳微胶囊的制备及显示性能
18
作者 高伯楠 易小倩 +4 位作者 张亚娟 赵谦 刘红丽 王世荣 李祥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0-1256,共7页
以纳米TiO_(2)和铁锰黑为电泳粒子、异构烷烃(Isopar-L)为分散介质,制备了电泳显示分散液。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分散剂,在水为连续相的电泳液分散体系中,通过明胶和阿拉伯胶的复凝聚反应制备了电泳微胶囊。将制备的微胶囊与聚乙烯... 以纳米TiO_(2)和铁锰黑为电泳粒子、异构烷烃(Isopar-L)为分散介质,制备了电泳显示分散液。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分散剂,在水为连续相的电泳液分散体系中,通过明胶和阿拉伯胶的复凝聚反应制备了电泳微胶囊。将制备的微胶囊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后,以甘油为增塑剂,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氧化铟锡基底膜上制备了原型显示器件。通过SEM考察了明胶溶液pH、SDS添加量、分散时间、复凝聚pH和电荷控制剂对制备的微胶囊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在±25 V直流脉冲电压驱动下测试原型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为5.00 g电泳液(固含量为12.5%,黑白粒子质量比为1∶1.5)分散在100 mL质量浓度均为20 g/L的明胶-阿拉伯胶溶液中时,在明胶溶液pH=7、SDS添加量0.2 g、分散20 min后调节复凝聚pH=4.7、全氟辛基磺酰氟为电荷控制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制备的微胶囊强度高、单分散性好,微胶囊收率为73%,其中,30~50μm微胶囊占比达到54.4%,平均壁厚283.6 nm,在80℃干燥30 min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形貌。原型显示器件白态反射率18.88%,黑态反射率3.51%,响应时间570.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微胶囊 明胶-阿拉伯胶 反射率 显示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可食着色体系的制备及其在白巧克力中的应用
19
作者 苏提森 马浩然 +5 位作者 朱俊成 乔世豪 杨雨馨 马良 张宇昊 王洪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83-91,共9页
该研究以明胶为连接材料、可食性氧化铁为色料、吐温80为助剂制备了一系列可食着色体系,并用于调控白巧克力性质。结果表明,当吐温80含量分别为3.3%、1.6%、5.0%(质量分数)时,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分散较为稳定,该明胶/氧化铁... 该研究以明胶为连接材料、可食性氧化铁为色料、吐温80为助剂制备了一系列可食着色体系,并用于调控白巧克力性质。结果表明,当吐温80含量分别为3.3%、1.6%、5.0%(质量分数)时,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分散较为稳定,该明胶/氧化铁基着色系列体系具有较优的颜色、较低沉淀率、高(三阶段触变性测试,three interval thixotropy test)3ITT恢复率、高触变环面积、高触变指数、高膨胀弹性模量;当将该着色体系用于调控白巧克力时,能够与白巧克力组分充分互作,可以改善白巧克力质构、提升白巧克力热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明胶/氧化铁基可食着色体系能够有效调控食品性质,为创新食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色料 可食着色体系 流变学 白巧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烹饪方式及回生温度筛选低升糖马铃薯品种(系)
20
作者 卓峰琦 唐振三 +5 位作者 雷雨俊 程李香 赵甜甜 吕汰 杨晨 张峰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38-2546,共9页
探究马铃薯块茎烹饪方式及糊化淀粉回生温度对血糖指数的影响,筛选优异低升糖品种,为营养导向型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试验以20份国内外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为供试材料,经烘焙、微波与蒸制加工后测定熟化块茎总淀粉、直链淀粉、膳食纤维... 探究马铃薯块茎烹饪方式及糊化淀粉回生温度对血糖指数的影响,筛选优异低升糖品种,为营养导向型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试验以20份国内外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为供试材料,经烘焙、微波与蒸制加工后测定熟化块茎总淀粉、直链淀粉、膳食纤维含量及40℃、30℃与20℃回生温度下快(慢)速消化淀粉、抗性淀粉和血糖指数,并进行差异比较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烹饪加工后块茎总淀粉、抗性淀粉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生块茎相比,分别显著下降1.21%FW、8.06%FW和1.32%FW;快(慢)速消化淀粉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显著上升4.75%FW、3.20%FW和5.63%FW。相较于烘焙和蒸制加工,微波加工后块茎血糖指数最低(69.52)。块茎血糖指数、快速消化淀粉含量随回生温度40~20℃降低显著下降,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升高,20℃回生温度处理下块茎血糖指数及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72.99、5.74%FW,抗性淀粉含量最高(7.01%FW)。血糖指数与快速消化淀粉(r=0.90)、慢速消化淀粉含量(r=0.43)呈显著正相关,与抗性淀粉(r=–0.58)和膳食纤维含量(r=–0.34)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品种Lucinda经烘焙、微波和蒸制加工后在40~20℃回生温度下血糖指数最低且稳定,为65.26。烹饪加工后快(慢)速消化淀粉含量是影响血糖指数的主要因素,糊化淀粉中快(慢)速消化淀粉向抗性淀粉转变速度取决于回生温度。微波加工方式是降低马铃薯块茎血糖指数的烹饪方式,基于不同烹饪方式及回生温度筛选得到的低升糖马铃薯品种是Lucin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烹饪方式 回生温度 糊化淀粉 血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