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functional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higher lithium-ion transference number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Zi-long JIANG Jiang-hui +3 位作者 LU Jian-hao WANG An-bang JIN Zhao-qing WANG Wei-k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681-3693,共13页
Lithium-sulfur(Li-S)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enormous interest due to their super-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2600 W·h/kg)in recent years.However,issues such as lithium dendrites and the shuttle effect severe... Lithium-sulfur(Li-S)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enormous interest due to their super-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2600 W·h/kg)in recent years.However,issues such as lithium dendrites and the shuttle effect severely hampered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Li-S batteries.Herein,a novel bifunctional gel polymer electrolyte,poly(N,Ndiallyl-N,N-dimethylammon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P(VDF-HFP)(PDDA-TFSI-P(VDF-HFP),PTP),was prepared by anion exchange reaction to tackle the above problems.Benefit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FSI-and quaternary ammonium ion in PTP,a higher lithium-ion transference number was obtained,which could availably protect Li metal anodes.Meanwhile,due to the adsorp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PDDA-TFSI and polysulfides(LiPSs),the shuttle effect of Li-S batteries could be alleviated effectively.Consequently,the Li symmetric batteries assembled with PTP cycled more than 1000 h and lithium metal anodes were protected effectively.Li-S batteries assembled with this polymer electrolyte show a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813 mA·h/g after 200 cycles and 467 mA·h/g at 3 C,exhibiting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and C-rates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DA-TFSI-P(VDF-HFP)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Li-S batteries Li metal an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自支撑聚丙烯腈基GPE膜的原位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忠厚 马攀龙 +1 位作者 吴诗德 韩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80-15083,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化学交联型聚丙烯腈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AN-GPE)薄膜,利用红外光谱仪、万能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和综合热分析仪分别对其分子结构、拉伸强度、离子导电率和热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二乙烯基苯(DVB)、乙二醇二甲基丙烯... 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化学交联型聚丙烯腈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AN-GPE)薄膜,利用红外光谱仪、万能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和综合热分析仪分别对其分子结构、拉伸强度、离子导电率和热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二乙烯基苯(DVB)、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3种交联剂对GPE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交联剂均可以明显提高GPE膜的拉伸强度,EGDMA的增强效果最佳,其使用量为聚合单体质量的2.5%时,PAN-GPE膜的拉伸强度由0.26 MPa增强到了5.87 MPa,提高了21.6倍;在实验范围内,3种交联剂对GPE膜的离子导电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交联 高强度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基凝胶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师钊 徐芹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258,266,共6页
天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具有低成本、可降解、绿色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可持续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天然高分子基凝胶电解质的特性,综述了天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包括纤维素、壳聚糖、明胶等)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 天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具有低成本、可降解、绿色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可持续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天然高分子基凝胶电解质的特性,综述了天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包括纤维素、壳聚糖、明胶等)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其基本制备方式、优势及不足,对天然高分子基凝胶电解质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 超级电容器 可降解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改性PVDF-HFP复合聚乙烯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4
作者 李明晔 李钒 +1 位作者 周敬源 郭红霞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将含β-环糊精(β-CD)添加剂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浇涂于预处理的聚乙烯(PE)基体上,制备了PVDF-HFP/β-CD@PE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利用SEM、FTIR、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法等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形貌... 采用溶液浇铸法将含β-环糊精(β-CD)添加剂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浇涂于预处理的聚乙烯(PE)基体上,制备了PVDF-HFP/β-CD@PE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利用SEM、FTIR、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法等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不同β-CD添加量对PVDF-HFP/β-CD@PE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β-CD添加质量分数为5.0%时,得到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分别为4.85×10^(-4)S/cm、0.77和5.2 V(vs Li^(+)/Li),以其组装的Li||LiFePO4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160.4 mAh/g,循环150圈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隔膜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Β-环糊精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用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蔡逸飞 齐舵 +1 位作者 王天宇 张一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3-1110,1120,共9页
为解决锂硫电池中可溶性多硫化物(LiPS)在传统液态电解质中的穿梭效应,利用紫外光引发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聚合形成了聚合物网络结构,采用贴锂负极半原位的方法将聚合物网络结构与聚丙烯(PP)多孔隔膜复合,制备了凝胶聚合物... 为解决锂硫电池中可溶性多硫化物(LiPS)在传统液态电解质中的穿梭效应,利用紫外光引发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聚合形成了聚合物网络结构,采用贴锂负极半原位的方法将聚合物网络结构与聚丙烯(PP)多孔隔膜复合,制备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x PEGDMA-PP GPE,其中,x为PEGDMA质量分数(以前驱体溶液的质量计,下同)〕并组装锂硫电池。采用FTIR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伏安扫描和充放电循环测试,考察了PEGDMA质量分数对x PEGDMA-PP GPE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最佳电池的LiPS穿梭抑制性能。结果表明,与以浸渍法制备的GPE为材料组装的扣式电池(I-GPE电池)相比,1.5%PEGDMA-PP GPE电池界面阻抗(470.49Ω)更低,界面性能更好。1.5%PEGDMA-PP GPE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在500 h的循环下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变化。2.0%PEGDMA-PP GPE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离子电导率为0.62 mS/cm。2.0%PEGDMA-PP GPE电池表现出更好的循环性能及电化学稳定性,经过15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紫外光引发聚合 多硫离子穿梭效应 循环性能 有机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朝霞 王旭丹 +3 位作者 王悦 孔佑健 高旭 王颢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电解质在电化学储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锂离子电池(LIB)中,液体电解质(LE)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高的离子电导率(10-3 S/cm)和与电极良好的接触。然而,LE中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枝晶生长引起的性能退化严重阻碍了LIB... 电解质在电化学储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锂离子电池(LIB)中,液体电解质(LE)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高的离子电导率(10-3 S/cm)和与电极良好的接触。然而,LE中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枝晶生长引起的性能退化严重阻碍了LIB的实际应用。因此,聚合物电解质(PE)有望取代LE。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虽然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机械性能,但其受温度限制,离子电导率较低,且与电极接触较差,电池循环性较差。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结合两者的优点,被认为是现有有机液体电解质的有效替代品,它可以用来制造更安全的锂电池。对现有聚合物基体的交联、共聚和混合改性——能够提高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GPE在LIB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新型生物基凝胶电解质基体。最后,展望了制造性能优异的基于GPEs的LIB电池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钮政 罗希 +2 位作者 徐能能 陈刚 乔锦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7,共11页
由于在电化学能源存贮与转化器件中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在应用前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开发受到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柔性储能与转换器件的发展,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为基体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由于在电化学能源存贮与转化器件中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在应用前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开发受到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柔性储能与转换器件的发展,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为基体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GPEs)因亲水性强,无毒,良好的兼容性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是当前研究较多的理想电解质材料。本文从PVA基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合成原理、方法和性能表征出发,总结和讨论了其基本物理特性和电化学性能,并就PVA基水凝胶电解质在超级电容器、柔性锌空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太阳能水热电池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交联方式 柔性储能转化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离子电导率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颢然 侯朝霞 +3 位作者 王旭丹 高旭 孔佑健 王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2-257,263,共7页
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且综合性能优异的凝胶电解质是储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以简单的冻融法制备了一种基于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的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并获得高离子电导率。系统地探索了水凝胶冷冻时间、浸泡电解液的时间以及电解液... 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且综合性能优异的凝胶电解质是储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以简单的冻融法制备了一种基于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的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并获得高离子电导率。系统地探索了水凝胶冷冻时间、浸泡电解液的时间以及电解液种类对水凝胶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合该物理交联PVA/CS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PVA与CS质量比为1∶2,经过5h冷冻12h解冻获得的凝胶具有较均匀的三维孔洞结构和较低的结晶度,没有发生水凝胶无限溶胀以及溶解的现象。该水凝胶浸泡饱和NaCl电解液6h后其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68S/cm,浸泡1mol/L H_(2)SO_(4)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在4h时最大为0.83S/cm。此外,5mm厚的水凝胶在12h后达到溶胀平衡,体积和质量溶胀率分别约为170%和145%;凝胶断裂伸长率在室温下可以达到2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冻融法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结雨 张顺 +2 位作者 李宁 曾芳磊 丁建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2540,共12页
本工作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将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HFE)引入电解质体系中,在提高电解质的阻燃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硫化物的溶解程度来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对比未添加HFE(HFE-0... 本工作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将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HFE)引入电解质体系中,在提高电解质的阻燃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硫化物的溶解程度来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对比未添加HFE(HFE-0)和添加不同含量HFE的电解质的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发现,DOL、DME和HFE体积比为1∶0.5∶0.5时(HFE-0.5)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优的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了使用HFE-0和HFE-0.5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其相应的锂负极在循环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使用HFE-0.5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在0.1 C的倍率下循环100圈后仍可保持706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达到84.59%,循环性能明显优于未添加HFE的电解质。此外,使用HFE-0.5电解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0.2 C的倍率下循环11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117.2 mAh/g,说明所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也可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体系。本文设计的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助于推动锂硫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 1 2 2-四氟乙基-2 2 3 3-四氟丙基醚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舢 吴朝军 陈业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当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有毒且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若采用凝胶态电解质便能避免多种危险。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来解决液态电解质易泄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 当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有毒且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若采用凝胶态电解质便能避免多种危险。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来解决液态电解质易泄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5种不同基质的凝胶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最早的聚乙烯氧化物(PEO)基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玻璃化转换温度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基凝胶电解质等。对比分析了原位制备与非原位制备方法,包括工艺简单的高能电子束辐射方法、技术成熟的静电纺丝方法等。深入剖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原理,最后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 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PAM基混合凝胶对柔性锌空气电池的性能影响
11
作者 张志康 马景灵 +2 位作者 王广欣 贾兴良 付理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186,共7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良好柔性的聚丙烯酰胺(PAM)基凝胶电解质,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探究了不同含量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离子电导率、吸液率、保水率等一系列性能的影响,并将含有不同含量CNF的...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良好柔性的聚丙烯酰胺(PAM)基凝胶电解质,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探究了不同含量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离子电导率、吸液率、保水率等一系列性能的影响,并将含有不同含量CNF的PAM基凝胶电解质组装成锌空气电池,分别对其进行了电化学阻抗、功率密度、恒流放电、放电倍率、充放电循环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纤维素纳米纤维PAM基混合凝胶电解质(PAMC)(以5%含量CNF的PAMC凝胶电解质为例)具有较高的吸液率(4383%)、保水率(79.00%)和离子电导率(340mS/cm),组装的柔性锌空气电池功率密度为19.03mW/cm^(2),在低电流密度和高电流密度(0.25~11mA/cm^(2))下都有较好的放电性能,且稳定性较好,并可连续充放电23.74h,循环效率为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丙烯酰胺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空气电池 自由基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12
作者 左丹英 王静静 +2 位作者 杨赫 许静 张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冷冻-解冻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快速制备了具有蜂巢状的三维网络形貌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优化的GPE不仅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拉伸强度0.24 MPa、断裂伸长率289%),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58.5 mS/cm)。使用GPE、二氧化锰阴极和活性炭阳极组成的ZIHC,其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为31.5 F/g和15.0 Wh/kg,2 A/g充放电循环1.5×104次后比电容保持率约80%,展示出GPE在ZIHC领域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原料环保和方便快捷的制备方法为能量存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应用的GPE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EPA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准固态钠离子电池
13
作者 孔剑锋 黄杰成 +2 位作者 刘兆林 林存生 王治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1338,共8页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由于使用价格低廉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在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储能方面极具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但高度易燃、易泄漏的液态电解液使常规钠离子电池在破损、短路、热失控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液态电解液较低...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由于使用价格低廉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在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储能方面极具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但高度易燃、易泄漏的液态电解液使常规钠离子电池在破损、短路、热失控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液态电解液较低的电化学稳定性也制约了钠离子电池应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原位热聚合方法,基于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DPEPA)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离子电导率为1.97mS·cm^(–1),钠离子迁移数为0.66,且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的高性能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DPEPA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低于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二乙酯(DEC)溶剂,可与NaPF_6在负极表面共同优先分解形成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抑制电解液溶剂分解。在此电解质中匹配Na(Ni_(1/3)Fe_(1/3)Mn_(1/3))O_(2)(NFM)正极与硬碳(HC)负极,构建的准固态钠离子全电池在120 mA·g^(–1)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2%,并在20~80℃温度区间具有99~120 mAh·g^(–1)的比容量。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仪揭示了NFM正极的高度结构可逆储钠机制与Na^(+)在HC负极中的“吸附-填孔”存储机制。研究表明引入含有低LUMO能级聚合物的凝胶电解质是在增强电池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固态钠离子电池电化学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准固态电池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原位热驱动自由基聚合 储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杨亦湾 赵晓 +1 位作者 张梦 李子坤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9-1073,共5页
通过开发一种可准确测量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新型盛器式装置,一方面可以固定电解质尺寸,提高离子电导率测试的一致性和重现性;另一方面可以原位监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固化过程,确定电解质的最短固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装... 通过开发一种可准确测量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新型盛器式装置,一方面可以固定电解质尺寸,提高离子电导率测试的一致性和重现性;另一方面可以原位监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固化过程,确定电解质的最短固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测量同批次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在7%以内,不同时间段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以内,同时获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50℃下的最短固化时间为15 h。此外,利用该装置筛选出的高离子电导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所组装的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可以准确获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及最短固化时间,筛选出电性能优异的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盛器式装置 离子电导率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菁类染料敏化的固态纳米TiO_2光电化学电池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莉 任焱杰 +3 位作者 张正诚 方世碧 田禾 蔡生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05-1107,共3页
A novel unsymmetrical cyanine dye(noted as CD) was applied to dye sensitized nanoporous TiO 2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s. The incident photon to 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up to 84 34% was achieved, which is notab... A novel unsymmetrical cyanine dye(noted as CD) was applied to dye sensitized nanoporous TiO 2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s. The incident photon to 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up to 84 34% was achieved, which is notably high for cells employing pure organic dyes. To circumvent the sealing difficulties present in wet type cells, the solid state cell was fabricated using poly(ethyleneoxide)(PEO) based gel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 as charge transfer material between two electrodes. The resulting solid state cell had an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0 86%, with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0 53 V and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 of 0 96 mA/cm 2 under 38 1 mW/cm 2 white light illu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l network polymer electrolyte is appropriate for assembling solid state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凝胶电解质 光电化学电池 染料敏化 纳米二氧化钛 菁类染料 光电转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萍 徐宇虹 +2 位作者 张宝宏 殷金玲 孟祥利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28,共3页
通过溶液浇注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制备了PVDF-PEO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该膜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柔韧性。PVDF-PEO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PEO):n(PVDF)=0.5]在室温下的电导率最高可达7.03 mS/cm,吸液率达76.1%,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1 V。将该电... 通过溶液浇注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制备了PVDF-PEO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该膜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柔韧性。PVDF-PEO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PEO):n(PVDF)=0.5]在室温下的电导率最高可达7.03 mS/cm,吸液率达76.1%,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1 V。将该电解质[n(PEO)∶n(PVDF)]应用在Li/S电池上,经过15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仍在400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PVDF PEO LI/S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被引量:13
17
作者 肖立新 郭炳焜 李新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介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及基本组成 ,对比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分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不同点及优势。从介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及聚合物正极电池 3种聚合物电池类型的特性出发 ,分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通过介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及基本组成 ,对比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分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不同点及优势。从介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及聚合物正极电池 3种聚合物电池类型的特性出发 ,分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并详细介绍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成及导电机理等 ,简要地介绍了聚合物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二次电池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惠昱晨 马晓燕 +3 位作者 陈智群 张皋 宋颖 侯秀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28,共7页
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将氧化石墨烯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修饰,得到1227非共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1227)。用拉曼光谱、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技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 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将氧化石墨烯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修饰,得到1227非共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1227)。用拉曼光谱、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技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剥离情况和微观形貌;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季铵盐改性后,1227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插入到GO片层之间,使GO片层进一步剥离,且在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增加。热失重分析表明,GO-1227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约70℃。将GO-1227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PMMA-b-PS)凝胶聚电解质复合,制备了纳米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GPE),并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其电性能,发现占聚电解质总质量2‰的GO-1227可以将其离子电导率提高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改性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及锂离子蓄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金忠■ 宗祥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5,共9页
目前聚合物电解质是锂及锂离子蓄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按照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结构和现在文献中通用的名称 ,把其分为四种类型 :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多孔状聚合物电解质和添加无机超细粉末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目前聚合物电解质是锂及锂离子蓄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按照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结构和现在文献中通用的名称 ,把其分为四种类型 :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多孔状聚合物电解质和添加无机超细粉末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对以上四种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组成、性能及其在锂和锂离子蓄电池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比较了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蓄电池 多孔状 超细粉末 锂蓄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关红艳 连芳 +1 位作者 仇卫华 孙加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既具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的力学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又具有传统液态电解质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力学强度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结合目前研究的最新进...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既具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的力学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又具有传统液态电解质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力学强度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结合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针对几种常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体系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聚乙烯醇缩醛进行了综述,对其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聚合物调控、加入无机填料和复合离子液体进行改性处理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并探讨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稳定窗口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