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efficient outputs based on GM(1,N) model and weak DEA efficiency 被引量:2
1
作者 Jiefang Wang Sifeng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933-939,共7页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efficient outputs of decisionmaking unit(DMU) as the sum of "average outputs" forecasted by a GM(1,N) model and "increased outputs" which reflect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efficient ou...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efficient outputs of decisionmaking unit(DMU) as the sum of "average outputs" forecasted by a GM(1,N) model and "increased outputs" which reflect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efficient outputs.The increased outputs are solved by linear programming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theories,wherein a new sample is introduced whose inputs are equal to the budget in the issue No.n + 1 and outputs are forecasted by the GM(1,N) model.The shortcoming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that the forecasted efficient outputs may be less than the possible actual outputs according to developing trends of input-output rate in the periods of pre-n is overcome.The new prediction method provides decision-makers with mor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re easy to b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ient outputs gm(1 N) mode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weak DEA efficiency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潜在硝酸盐点源污染预测研究——以秦皇岛为例
2
作者 胡博文 范琳琳 +4 位作者 王磊 李振雄 王振华 解志旺 李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研究秦皇岛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潜在发展动态,本文利用GMS构建地下水水流与溶质迁移耦合模型,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潜在点源在未来20 a间的迁移和污染风险进行预测,探讨了切断污染源的不同时间情景对水源地的污染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秦皇岛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潜在发展动态,本文利用GMS构建地下水水流与溶质迁移耦合模型,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潜在点源在未来20 a间的迁移和污染风险进行预测,探讨了切断污染源的不同时间情景对水源地的污染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地下水流动模型和36个野外统测数据拟合较好,能够反映区域地下水流动情况;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羽主延伸方向从西北向东南沿海扩散;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影响了局部地下水流动方向,昌黎县后孟营水源地存在较显著的污染风险.此外,研究发现切断污染源后,迁移和稀释的过程是缓解后孟营水源地硝酸盐污染风险的主要因素,及时切断污染源能够有效降低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秦皇岛平原区 gmS数值模拟 硝酸盐 点源污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2023—2027年闵行区脑卒中死亡趋势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林利 轩水丽 +4 位作者 倪静宜 郭佳旗 刘薇 许慧琳 周毅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920,930,共7页
目的分析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变化趋势,预测2023—2027年脑卒中死亡情况。方法测算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运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以... 目的分析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变化趋势,预测2023—2027年脑卒中死亡情况。方法测算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运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以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构建灰色GM(1,1)模型,运用相对误差和级比偏差评估模型拟合效果,对2023—2027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全人群:APC=2.50%,P<0.001;男性:APC=3.41%,P<0.001;女性:APC=1.46%,P=0.008)。灰色GM(1,1)模型预测2023—2027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27年全人群脑卒中粗死亡率为97.55/10万,男性为112.31/10万,女性为83.33/10万,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效果达到较高要求。结论近十年来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年预测结果显示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死亡趋势 预测 灰色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冻融下沙漠砂混凝土抗冻性能及基于GM(1,1)模型强度预测
4
作者 刘海峰 姜彦杰 +3 位作者 孙竟鹏 车佳玲 杨维武 朱立晨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1-12161,共11页
为了研究硫酸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沙漠砂混凝土(DSC)抗冻性能及强度规律,以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溶液(3%、5%、7%Na_(2)SO_(4))为冻融介质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硫酸盐冻融下DSC表观特征、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抗蚀系数、超声波速损... 为了研究硫酸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沙漠砂混凝土(DSC)抗冻性能及强度规律,以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溶液(3%、5%、7%Na_(2)SO_(4))为冻融介质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硫酸盐冻融下DSC表观特征、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抗蚀系数、超声波速损失率变化规律;建立硫酸盐冻融下沙漠砂混凝土GM(1,1)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质量损失率、超声波速损失率增大,抗蚀系数与相对动弹性模量降低。沙漠砂替代率(DSRR)从0增至40%时混凝土表现出较好抗冻性能;当DSRR为60%时,过量沙漠砂的掺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较大质量分数硫酸盐溶液加剧混凝土破坏,降低了预测寿命。GM(1,1)模型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具有较好预测精度,可为西北地区硫酸盐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服役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冻融 沙漠砂混凝土(DSC) 沙漠砂替代率(DSRR) gm(1 1)模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M(1,1) model based on multivariable dynamic optimization 被引量:18
5
作者 WANG Yuhong LU 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3期593-601,共9页
For the classical GM(1,1)model,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not high,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and background values is one-sided.In this paper,the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backgrou... For the classical GM(1,1)model,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not high,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itial and background values is one-sided.In this paper,the Lagrange mean value theorem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background value as a variable related to k.At the same time,the initial value is set as a variable,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parameter and the time response formula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value of mean relative error(MRE).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natural gas annual consumption data,the classical model and the improved GM(1,1)model are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and error comparison respectively.It proves that the improved model is better than any other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prediction gm(1 1)model background value grey system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GM Models That x(n) Be Taken as Initial Value 被引量:2
6
作者 DANG Yao-guo, LIU Si-feng, CHEN Ke-ji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76-277,共2页
As a kind of mathematical model, grey systems predi ct ion model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conomy,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technol ogy. In 1982, Professor Deng Ju-long presented GM prediction model. Then some o t... As a kind of mathematical model, grey systems predi ct ion model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conomy,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technol ogy. In 1982, Professor Deng Ju-long presented GM prediction model. Then some o ther scholars made improvements on GM model. Of course, much still should be don e to develop it. What the scholars have done is to take the first component of X (1) as the starting conditions of the grey differential model. It occ urs that the new information can not be used enough. This paper is addressed to choose the nth component of X (1) as the starting conditions to improv e the models.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paper is given in Theorem 2: The time response function of the grey differential equation x (0)(k)+az (1)(k)=b is given by x (1)(k)=x (1)(n)-ba e -a(k-n )+ba. and Theorem4: The time response of the grey Verhulst model is given by (1)(k) =ax (1)(n)bx (1)(n)+(a-bx (1)(n))ae a(k-n). As the new information is fully used,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is improved gre atly. Therefore, the new model with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 models starting conditions SEQUENCE predict 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生活用水量预测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华昆 陶月赞 杨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1,416,共6页
生活用水量预测是城市给水规划的关键,其核心是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由于传统GM(1,1)模型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文章采取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和初始值2种改进方法。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权重构造,使新数据占改进模型主导地位;引... 生活用水量预测是城市给水规划的关键,其核心是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由于传统GM(1,1)模型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文章采取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和初始值2种改进方法。引入幂函数改进背景值权重构造,使新数据占改进模型主导地位;引入幂函数减少原始数据振荡,优化原始序列。将改进后的2种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生活用水量预测中,并与传统GM(1,1)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各个检验均满足要求,可进行中长期用水量预测,预测可得2025年河南省生活用水量为48.31×10^(8)m^(3)。优化原始值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效果好、精度高,可为当地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原始值 优化背景值 改进gm(1 1)模型 用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rip thickness prediction method of hot rolling based on D_S 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丽杰 邵诚 张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192-2200,共9页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strip thickness in hot rolling, a kind of Dempster/Shafer(D_S) information reconstitution prediction method(DSIRPM) was presented. DSIRPM basically consisted of three steps to impleme...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strip thickness in hot rolling, a kind of Dempster/Shafer(D_S) information reconstitution prediction method(DSIRPM) was presented. DSIRPM basically consisted of three steps to implement the prediction of strip thickness. Firstly, iba Analyzer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periodicity of hot rolling and find three sensitive parameters to strip thickness, which were used to undertake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 prediction based on least square respectively, and preliminary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n, D_S evidence theory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in which 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 was the key and the proposed contribution rate calculated using grey relational degree was regarded as BPA, which realizes BPA selection objectively. Finally, from this distribution, future strip thickness trend was infer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clearly show the improved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other prediction models, such as GM(1,1) and the weighted average predic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relational degree gm(1 1) model Dempster/Shafer (D_S) method least square method thickness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NN与GMS耦合的金属露天矿井涌水量预测
9
作者 赵誉兴 李向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69,共15页
【目的】在矿井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前,准确预测涌水量对预防矿井潜在水害事故和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直接指导作用。【方法】为提升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露天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提出一种结合双向循环神经网络(bidire... 【目的】在矿井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前,准确预测涌水量对预防矿井潜在水害事故和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直接指导作用。【方法】为提升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露天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提出一种结合双向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Bi-RNN)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GMS)的涌水量预测耦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全球预报系统数据(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提供的研究区内历史预报降水与实际降水之间差值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利用Bi-RNN对预报降水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降水数据输入GMS中以预测南北2个开采区的涌水量。同时,采用传统的大井法和补给模数大井法对开采区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对比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北部开采区耦合模型预测结果为294 m^(3)/d,大井法预测结果为276.651~940.613 m^(3)/d,补给模数大井法预测结果为287.241 m^(3)/d;南部开采区耦合模型预测结果为1 160 m^(3)/d;大井法预测结果为3 330.107~5 090.944 m^(3)/d,补给模数大井法预测结果为1 108.575 m^(3)/d。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耦合模型在预测露天矿井涌水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作为一种结合多数据源的预测方法具有一定优势。该模型为解决矿井涌水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井 涌水量预测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全球预报系统 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矿井涌水量预测
10
作者 郭海 张安银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矿井涌水是矿山安全开采中难以解决又必须面对的问题。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实现了地质模型、水文地质参数等的可视化,提供的自检功能为调试模型提供了极大方便。以宁夏某矿为例,应用GMS对其水文... 矿井涌水是矿山安全开采中难以解决又必须面对的问题。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实现了地质模型、水文地质参数等的可视化,提供的自检功能为调试模型提供了极大方便。以宁夏某矿为例,应用GMS对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建立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和水文地质概化模型,通过MODFLOW模块对其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三维地质模型具有很好地可视性,研究区地层能够更加直观的得以展示,模拟所得水位与实测水位拟合效果在置信区间内,模拟区首采面的涌水量的预测值为1450 m~3/h。为矿山开采、工程建设中涌水量预测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更为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自检查 三维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地聚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分析及强度预测
11
作者 姜天华 王帅 胡宇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为探究聚乙烯醇(PVA)纤维对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掺入不同纤维长度及体积掺量的PVA纤维增强地聚物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前后试件的质量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硫酸... 为探究聚乙烯醇(PVA)纤维对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掺入不同纤维长度及体积掺量的PVA纤维增强地聚物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前后试件的质量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PVA纤维增强地聚物抗压强度GM(1,1)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PVA纤维能有效提升试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但掺入过量则会起反作用,在本研究9个配比方案中,加入体积掺量为0.10%的18 mm PVA纤维时效果最佳;采用建立的GM(1,1)模型对试件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在纤维体积掺量不超过0.20%时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聚乙烯醇纤维 干湿循环 硫酸盐侵蚀 gm(1 1)预测模型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改进模型的建筑物沉降预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孙永荣 胡应东 +1 位作者 陈武 赖际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针对现代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对其未来的变形趋势进行准确地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灰色GM(1,1)模型存在的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优化背景值和初始条件的GM(1,1)改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 针对现代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对其未来的变形趋势进行准确地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灰色GM(1,1)模型存在的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优化背景值和初始条件的GM(1,1)改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定量分析与即时预报。通过与原始模型和其他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本文所研究的改进模型在精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加适用于基础沉降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沉降变形 预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值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星毅 李奎 +1 位作者 施化吉 周双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1-914,932,共5页
针对GM(1,1)模型背景值存在的缺陷,在分析背景值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背景值计算方法。该方法用非齐次指数函数模拟一次累加生成序列,根据原序列与一次累加生成序列的关系重构背景值计算公式,得到实际曲线在区间上的... 针对GM(1,1)模型背景值存在的缺陷,在分析背景值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背景值计算方法。该方法用非齐次指数函数模拟一次累加生成序列,根据原序列与一次累加生成序列的关系重构背景值计算公式,得到实际曲线在区间上的面积作为背景值。利用深圳市2007年10月9日和10日8:00~8:50的交通流数据验证,结果表明,与基于背景值优化的GM(1,1)模型相对比,新构建背景值的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模拟误差和平均相对预测分别提高了0.46和2.61个百分点,在精度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值 gm(1 1)模型 优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背景值构造的不同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彭振斌 张闯 +1 位作者 彭文祥 王继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873,共5页
GM(1,1)模型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因此提出3种不同的背景值构造方法分别为:把背景值的固定权改为变权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将数据序列抽象为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将数据序列抽象为非齐次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并以X... GM(1,1)模型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因此提出3种不同的背景值构造方法分别为:把背景值的固定权改为变权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将数据序列抽象为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将数据序列抽象为非齐次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并以X(n)为初始值和新陈代谢方法来建立GM(1,1)模型.通过工程实例检验这3种不同背景值构造方法建立的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将数据序列抽象为非齐次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背景值 新陈代谢方法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模型GM(1,1)在出生缺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丽 相晓妹 +3 位作者 米白冰 宋晖 张水平 党少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GM(1,1)在预测不同水平出生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问题及数据波动性对预测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2009年10月至2016年9月西安市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构建总出生缺陷及前5种缺陷的月、季度、年共3个层次出生缺陷发生率的GM(1,1)...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GM(1,1)在预测不同水平出生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问题及数据波动性对预测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2009年10月至2016年9月西安市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构建总出生缺陷及前5种缺陷的月、季度、年共3个层次出生缺陷发生率的GM(1,1)灰色模型,比较不同层次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总出生缺陷年度预测时,平均相对误差为4.6%,均方差比为0.259,提示其预测效果较好;按季度预测时效果勉强合格,平均相对误差为10.2%;按月进行预测时,效果较差,平均相对误差为17.5%。西安市前5种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多指、先天性脑积水)灰色模型预测结果都随着预测时间单位的变大,拟合精度逐渐提高,年预测模型拟合精度最好。结论灰色模型的预测效果可能与数据波动性有关,对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行预测时以年度为单位的结果可能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灰色模型gm(1 1)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在烟台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谭春英 谢恒星 +1 位作者 冯雪 李清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469-4470,4475,共3页
分析了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变动状况,应用GM(1,1)灰色模型拟合了该地区人口数量,并对未来4年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1960年有1个人口低谷值417.95万人;分别利用1949~2034年... 分析了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变动状况,应用GM(1,1)灰色模型拟合了该地区人口数量,并对未来4年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1960年有1个人口低谷值417.95万人;分别利用1949~2034年和1979~2034年人口数据建立GM(1,1)灰色模型,两者的拟合精度均较高,但后者要优于前者;利用1979~2034年人口数据建立的灰色模型预测未来4年内烟台市人口分别为664.45万、668.01万、671.59万和675,19万人,人口有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人口预测 拟合精度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被引量:20
17
作者 严超 张安明 吴仕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基于2001-2011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构建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M(1,1)模型对2012-2020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对池州2001-2020年池州市... 基于2001-2011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构建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M(1,1)模型对2012-2020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对池州2001-2020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 GM(1,1)模型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能够较好地预测2012-2020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各子系统的发展趋势.2就土地生态各子系统而言,呈现出土地生态系统压力上升、状态好转、生态环境的人文响应不断加强的变化特征;总体而言2001-2020年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0.765 9增加到2020年的0.860 8,安全等级由良好级上升到安全级.3影响池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水土协调度、农业机械化水平、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等,这些因素是今后调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gm(1 1)模型 动态分析 预测 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在变压器故障气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龙 张迪 +4 位作者 汤俊 刘炬 黎灿兵 汪樟垚 何禹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8-124,共7页
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电网稳定有着关键影响。以油浸式变压器为例,考虑到变压器故障气体监测中存在的采集技术局限与完备性差的现状,对IEC三比值法所需要的五种主要故障特征气体溶解度大小进行预测,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数据... 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电网稳定有着关键影响。以油浸式变压器为例,考虑到变压器故障气体监测中存在的采集技术局限与完备性差的现状,对IEC三比值法所需要的五种主要故障特征气体溶解度大小进行预测,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分析基础。针对变压器故障气体色谱分析中气体浓度数据采集的不完备性与小样本特征,引入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背景值及幂指数进行协同优化,分别建立变压器内不同种气体的气体溶解度灰色预测模型。实验证明:相较现有常见基于灰色模型的变压器预测方法,例如基于GM(1,1)模型与Verhulst模型的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模拟精度及预测精度,而且模型不拘泥于基础数据的等间隔连贯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非等间隔灰色预测 gm(1 1)幂模型 溶解气体分析(DGA) 电力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GM(0,N)法的测井预测岩石可钻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之的 夏宏泉 +2 位作者 陈平 汤小燕 洪余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6-78,共3页
常规的岩石可钻性测井预测模型都是基于回归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由于回归分析直接利用原始数据或对原始数据作了标准化处理、对数变换后进行建模,以致其模型精度不高。而灰色GM(0,N)模型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所得的灰色模块来建立... 常规的岩石可钻性测井预测模型都是基于回归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由于回归分析直接利用原始数据或对原始数据作了标准化处理、对数变换后进行建模,以致其模型精度不高。而灰色GM(0,N)模型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所得的灰色模块来建立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原始数据的随机性。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GM(0,N)理论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可钻性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从测井信息与岩石可钻性的内在关系出发,选用与岩石可钻性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参数,通过灰色GM(0,N)技术建立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模型。室内试验表明,该模型能进一步提高岩石可钻性的预测精度,能满足钻井工程的实际需要,可以很方便地建立某地区的岩石可钻性剖面并掌握其分布规律。将该法应用于SC油田Du4井的测井资料处理中,为邻井及时地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也为该区的新井钻头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钻性 钻头选型 钻井工程 测井信息 油田 剖面 模型精度 灰色 测井资料处理 地层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的改进及其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彭正明 王腾军 +1 位作者 曹冬冬 徐秋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了提高GM(1,1)模型预测精度,采用积分优化、二次拟合优化以及残差改化方法,分步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建立灰色多重修正模型。具体改进步骤为:首先,利用积分优化方法对背景值进行纠正,减小模型误差并提高预测精度;接着,对模型参数(... 为了提高GM(1,1)模型预测精度,采用积分优化、二次拟合优化以及残差改化方法,分步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建立灰色多重修正模型。具体改进步骤为:首先,利用积分优化方法对背景值进行纠正,减小模型误差并提高预测精度;接着,对模型参数(发展系数和灰作用量)进行二次拟合优化,使参数更加接近理论真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进行适当的残差改化,提高模型整体的预测精度;最后,建立根据GM(1,1)模型改进的灰色多重修正模型。以重庆南川地区甄子岩崩塌为例,建立灰色多重修正模型对危岩裂缝累计位移值进行模拟和预测,并与GM(1,1)模型进行对比。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灰色多重修正模型后验差比值(0.082 39)明显好于GM(1,1)模型(0.192 67),平均相对残差比(0.073 9)更远好于GM(1,1)模型(0.259 6),表明灰色多重修正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较大提高,可靠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gm(1 1)模型 灰色多重修正模型 积分优化 二次拟合优化 残差改化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