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燃室点火式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尹丛勃 申小雨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下,增压预燃室发动机在负荷增加时,有效热效率和有效机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范围,有效热效率下降;CA10,CA50,CA75,CA90和最大爆震指数随负荷增大呈上升趋势,同时燃烧循环变动率也可以控制在0.35%以下;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较小负荷时的燃油消耗率最低可达242.1 g/(kW·h);NO_(x),HC和CO排放与发动机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随负荷增加呈现减少趋势,Soot排放可控制在0.13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式燃烧室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燃油消耗率 排放 喷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余热资源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少祥 邹文波 +1 位作者 胡三高 梁双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3-807,共5页
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余热回收的热量和热量的定量计算问题.基于能源利用的单耗分析理论,推导出基于第二定律的余热利用节煤量的定量计算公式,并对比分析了燃气轮机、水泥窑炉和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余热发电的节能特性.结果表明... 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余热回收的热量和热量的定量计算问题.基于能源利用的单耗分析理论,推导出基于第二定律的余热利用节煤量的定量计算公式,并对比分析了燃气轮机、水泥窑炉和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余热发电的节能特性.结果表明:余热回收的节能量不仅取决于余热的绝对量,还取决于其温度水平,温度水平越低,节能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资源 节煤量 单耗分析 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单耗模型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勇平 王梦娇 侯宏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36-2041,共6页
为研究太阳能引入对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从单耗分析理论出发,建立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单耗模型,对单纯燃煤机组和不同集成方式下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燃料单耗及成本单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替代1段抽汽... 为研究太阳能引入对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从单耗分析理论出发,建立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单耗模型,对单纯燃煤机组和不同集成方式下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燃料单耗及成本单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替代1段抽汽的辅助发电系统的燃料单耗及成本单耗均最低,分别为284.27 g/k Wh和0.38$/k Wh。在此基础上,以单耗性能最优的集成方案为例,对太阳直射辐射强度(DNI)、集热面积、油水换热温差、煤炭价格、集热器价格等关键因素对辅助发电系统燃料单耗及成本单耗的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 单耗理论 燃料单耗 成本单耗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燃烧对高压缩比直喷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楼狄明 赵彬皓 +2 位作者 范本正 房亮 张允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7-434,共8页
为探究稀释燃烧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潜力,通过一台1.5 L高压缩比增压直喷汽油机开展台架试验,对比研究了空气稀释、废气再循环(EGR)稀释及复合稀释燃烧在不同稀释程度下对中速、中负荷工况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稀释燃烧延长了... 为探究稀释燃烧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潜力,通过一台1.5 L高压缩比增压直喷汽油机开展台架试验,对比研究了空气稀释、废气再循环(EGR)稀释及复合稀释燃烧在不同稀释程度下对中速、中负荷工况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稀释燃烧延长了燃烧持续期,降低了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减少了发动机传热损失,并降低了CO排放,稀释方式不同会导致HC和NO_(x)排放随稀释率的变化规律不同,但在高稀释率下,相比无稀释燃烧,HC排放升高,NO_(x)排放降低;相较于EGR,空气稀释对燃烧的抑制更弱,稀释边界更宽,BSFC降低效果更好,CO与HC排放显著更低,未燃损失更低,NO_(x)排放更高,且这些规律在相同稀释率、不同EGR占比的复合稀释燃烧的性能参数变化中同样存在,但有效热效率在过量空气系数φa=1.34、EGR率约为5%(稀释率为1.4)时达到最高,这与排气损失更低有关,此时相较原机,BSFC降低了5.7%,NO_(x)降低了33%,均比φ_(a)为1.40时的降幅更大,证明了复合稀释燃烧具备更强的节能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汽油机 稀释燃烧 有效燃油消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废气再循环对阿特金森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子庆 蔡霁蕾 平银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2,共6页
基于一台带有低压废气再循环(LP-EGR)系统的2.0 L自然吸气阿特金森(Atkinson)汽油机开展了不同废气再循环(EGR)率以及EGR与可变气门正时(VVT)耦合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LP-EGR可以抑制爆震,降低泵气损失,提高汽油机热效... 基于一台带有低压废气再循环(LP-EGR)系统的2.0 L自然吸气阿特金森(Atkinson)汽油机开展了不同废气再循环(EGR)率以及EGR与可变气门正时(VVT)耦合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LP-EGR可以抑制爆震,降低泵气损失,提高汽油机热效率,并减少NO_(x)排放;在该发动机最高热效率点,设置27%的EGR率可使有效燃油消耗率改善7.4%;在中负荷工况点,随着EGR率的提高,燃烧稳定性逐渐变差,有效燃油消耗率先变好后变差;在外特性工况点,通入再循环废气导致充气效率下降,动力性下降。此外,研究发现,VVT与EGR对阿特金森汽油机燃油消耗率的影响存在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废气再循环 汽油机 阿特金森循环 燃烧 有效燃油消耗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VT与LPEGR对混合动力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龙平 宫宝利 +3 位作者 黄德军 伍晨波 刘永刚 胥昌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充分挖掘VVT和LPEGR技术对混合动力汽油机在节能方面的潜力,试验研究了VVT和LPEGR技术对混合动力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入LPEGR时,燃油消耗率随进气VVT增大、排气VVT减小而降低,最佳进... 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充分挖掘VVT和LPEGR技术对混合动力汽油机在节能方面的潜力,试验研究了VVT和LPEGR技术对混合动力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入LPEGR时,燃油消耗率随进气VVT增大、排气VVT减小而降低,最佳进/排气VVT组合是50°/0°;不同VVT组合下加入LPEGR,燃油消耗率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最大下降7.4%,且呈现出随进气VVT的增大,降幅和最佳EGR率逐渐减小的趋势;另外,最佳EGR率下的燃油消耗率则随VVT的减小而降低,最佳进/排气VVT组合是10°/0°,对应的最佳EGR率为23.2%,燃油消耗率为205.5g/(k W·h),说明VVT和LPEGR技术对改善燃油经济性具有较大潜力且LPEGR技术的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动力 汽油机 可变气门正时 废气再循环 燃油消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匹配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恩永 涂展飞 +1 位作者 唐竞 黄豪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13779-13786,共8页
涡轮增压系统决定了发动机的进气能力,严重影响整机燃烧性能。为优化汽油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njection,GDI)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了一维仿真计算模型,并基于试验数据完成模型标定。通过热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 涡轮增压系统决定了发动机的进气能力,严重影响整机燃烧性能。为优化汽油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njection,GDI)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了一维仿真计算模型,并基于试验数据完成模型标定。通过热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增压系统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压增压结构,能减少泵气损失,提高发动机在高速工况时的热效率。但其低速性能较差,不满足车用发动机对低速转矩特性的要求。采用脉冲增压结构能有效改善发动机扫气,低速时压气机喘振裕度大。为解决脉冲增压结构高速工况涡端效率较低的问题,扩宽了涡前流道并使用大流量涡轮机方案,使泵气损失明显减少,最大功率点比油耗降低了11.7 g/(kW·h)。证明该措施有效提高了汽油机性能,满足开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GT-POWER 增压器匹配 比油耗 泵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比及EGR对直喷米勒循环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云虹 杜家坤 +3 位作者 秦博 陈泓 江枭枭 李艮坤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3,共5页
针对发动机小型化、节能减排的趋势及实现汽油机高热效率的目标,在一台3缸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上综合研究了压缩比及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压缩比有助于改善汽油机中低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但对于... 针对发动机小型化、节能减排的趋势及实现汽油机高热效率的目标,在一台3缸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上综合研究了压缩比及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压缩比有助于改善汽油机中低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但对于大负荷工况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尤其对于外特性工况,由于爆震的限制,提高压缩比会导致油耗明显恶化。通过引入再循环废气,可优化燃烧过程,抑制爆震的发生,中等转速中等负荷工况下,引入20%EGR后可使燃油消耗率降低达6.9%,但对于转速20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0.2 MPa特征工况,油耗改善不明显。综合高压缩比与EGR的作用后,可扩大EGR的作用负荷工况范围,进一步改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压缩比 废气再循环 爆震 燃油消耗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燃用C_5代用燃料研究初探
9
作者 叶继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C5(碳-5)为代用燃料,与70号汽油制成混合燃料,在汽油发电机组上进行了试用。试验结果表明:代用混合燃料能够代替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在标定工况下,燃用C5占混合燃料质量配比为32.4%与100%的混合燃料,比燃用... 以C5(碳-5)为代用燃料,与70号汽油制成混合燃料,在汽油发电机组上进行了试用。试验结果表明:代用混合燃料能够代替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在标定工况下,燃用C5占混合燃料质量配比为32.4%与100%的混合燃料,比燃用70号汽油耗油率分别下降8.6%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 燃料 汽油机 耗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