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创新——基于利益补偿目标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广辉 崔疏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6,207,共17页
以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实现对现有纵向补偿机制的补充和延伸,是助力主产区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厘清补偿目标是构建横向补偿机制的前提。从政策形成的历史逻辑来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两个积极性... 以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实现对现有纵向补偿机制的补充和延伸,是助力主产区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厘清补偿目标是构建横向补偿机制的前提。从政策形成的历史逻辑来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两个积极性”和促进“产销协作”,其内在逻辑是解决央地在粮食产销事务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然而,现有以中央转移支付为主的补偿政策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难题。针对现有补偿政策存在的不足,应构建以基金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为主要载体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内生性补偿、外生性补偿、产业链建设、供应链建设和产销市场建设五方面协同发力,实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补偿 横向补偿 产销协作 种粮积极性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产液剖面示踪剂连续监测方法研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翔 刘远志 +1 位作者 高晓飞 温守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利用缓释固体示踪剂开展水平井产液剖面监测中,需要关井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高频取样测试,导致影响产量、误差较大。为此,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示踪剂释放的关键因素,以释放速率与含水体积分数的正向线性关系作为基本理论,以释放速率与冲刷... 利用缓释固体示踪剂开展水平井产液剖面监测中,需要关井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高频取样测试,导致影响产量、误差较大。为此,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示踪剂释放的关键因素,以释放速率与含水体积分数的正向线性关系作为基本理论,以释放速率与冲刷量间的正相关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生产条件下产液剖面与含水体积分数的数学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产液剖面拟合求解,建立示踪剂连续监测方法,并利用冲刷试验对方法精度进行了验证。同时,在海上油田某ICD水平井中应用,完成了200余天连续测试,并有效分析了该井3个封隔段的产液剖面及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室内测试误差小于10%,现场测试剖面结果与地质油藏参数趋于一致,准确性高。所得结论可为油田水平井管理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示踪剂 产液剖面 缓释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际补偿对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启示借鉴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怡婷 魏广成 +1 位作者 巴雪真 钟钰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9,共15页
探索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是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并剖析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美国水土保持补偿、江苏南北合作帮扶、德国州际财政平衡的生态补偿... 探索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是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并剖析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美国水土保持补偿、江苏南北合作帮扶、德国州际财政平衡的生态补偿和区际补偿的典型案例,旨在为我国新时期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表明,中央统筹布局、区际协调发展、科学合理核算、要素扶持对接、动态改进完善是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应以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以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协调发展、以科学核算标准实现精准施策、以加强产销合作构建联结机制、以多元主体参与完善利益补偿,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利益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横向利益补偿 区际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技术在老区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许国民 王卫东 +2 位作者 高忠敏 刘永华 王玉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82,共3页
为改善老区开发效果,近年曙光油田加强了老区水平井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精细前期地质研究,结合水平井开发技术优势,共优选处于开发中后期的4类油藏(稀油薄层油藏、稠油薄互层油藏、块状油藏、边底水油藏),部署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1... 为改善老区开发效果,近年曙光油田加强了老区水平井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精细前期地质研究,结合水平井开发技术优势,共优选处于开发中后期的4类油藏(稀油薄层油藏、稠油薄互层油藏、块状油藏、边底水油藏),部署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11口,投产后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充分显示了水平井技术在老区剩余油挖潜中的重要作用,为油田实施水平井二次开发提供了有利依据和技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油藏类型 水平井配套技术 剩余油挖潜 曙光油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小断块油藏水平井井网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谢晓庆 丁美爱 +2 位作者 姜汉桥 陈民锋 罗从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构造、流体性质、油水系统等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水平井与直井夹角、渗透率、有效厚度、水平井段长度、油水粘度比、直井完井井段等因素与注采井距的关系,研究不同条件下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和直井采油、水平井注... 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构造、流体性质、油水系统等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水平井与直井夹角、渗透率、有效厚度、水平井段长度、油水粘度比、直井完井井段等因素与注采井距的关系,研究不同条件下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和直井采油、水平井注水2种组合井网的开发规律,找到合理的井网组合形式。研究证明,油藏的采出程度随着渗透率的增加、水平井段的增长、油水粘度比的减小而不断提高,有效厚度对采出程度影响不大。采用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组合井网可以更充分地发挥直井和水平井的双重优势,极大地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油藏 水平井井网 水平井和直井 注采井距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和分类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芳玉 程时清 +3 位作者 雷启鸿 潘杰 刘丽丽 李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0,共6页
针对特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特点,引入注水见效周期、水平段产液率新的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平井网注水开发效果的9个评价指标。基于直井与水平井开发的动态差异性以及特低渗油藏与常规油藏开发的不同点,采用类比分析、水平井等效评价、虚拟... 针对特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特点,引入注水见效周期、水平段产液率新的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平井网注水开发效果的9个评价指标。基于直井与水平井开发的动态差异性以及特低渗油藏与常规油藏开发的不同点,采用类比分析、水平井等效评价、虚拟开发等综合方法,初步给出了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分类评价指标。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等价、因果、过程等关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采用模糊数学法,构建了水平井开发的综合评价体系。实际油田应用效果表明新体系评价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注采井网 注水见效周期 水平段产液率 开发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德龙 凌建军 +3 位作者 郑双进 谭习群 黄凯 朱文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4期76-79,共4页
在带气顶的底水油藏开发中,气水锥进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水平井开发能够有效地避免油井过早见气和过早见水,而确定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是获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关键。水平井垂向位置与临界产量、产纯油时间、油水密度差和油气密度差比值,... 在带气顶的底水油藏开发中,气水锥进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水平井开发能够有效地避免油井过早见气和过早见水,而确定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是获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关键。水平井垂向位置与临界产量、产纯油时间、油水密度差和油气密度差比值,以及临界产量与产纯油时间的乘积等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垂向位置越靠近气顶或底水,临界产量越高,但产纯油时间越短;越靠近最佳位置(气水同时锥进到油井中),临界产量越低,产纯油时间越长。通过分析,确定了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最优垂直位置的范围,其结果对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气水锥进 临界产量 产纯油时间 延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水平井多级多段压裂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红梅 黄禹忠 +2 位作者 任山 刘林 慈建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5,126,共4页
XC气田JS气藏是川西侏罗系低渗致密气藏的典型代表,为使难动用储量通过水平井技术得到经济有效的开发,试验探索了不同钻井方式、不同完井方式、不同改造方式下的增产效果,并最终认为套管封隔器分级压裂是提高水平井效果的必须技术。但... XC气田JS气藏是川西侏罗系低渗致密气藏的典型代表,为使难动用储量通过水平井技术得到经济有效的开发,试验探索了不同钻井方式、不同完井方式、不同改造方式下的增产效果,并最终认为套管封隔器分级压裂是提高水平井效果的必须技术。但是随着产能对水平井分段数逐步提高的需求,由于滑套极差等因素影响,在139.7mm套管内分段数仅能达到7~10级。针对该情况,通过在封隔器分级压裂的每级间采用限流压裂工艺,提出了水平井多级多段压裂新技术,该技术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水平井的分段压裂数。水平井多级多段压裂新技术在XC气田JS难动用储量层实施8口井,平均单井获得天然气无阻流量19.4846×104m3/d,是邻井直井压裂增产的7.97倍,是以往封隔器常规分段压裂效果的1.9倍,增产效果明显提高。该技术在采用较少封隔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水平井分段数,而不会增加井下工具成本,同时可以降低施工风险。目前该技术在水平井中已经实现了15段的分段数,通过该技术的应用,139.7mm套管内水平井的分段数可由目前的7~10段提高到20~30段,该新技术的应用将对水平井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动用储量 水平井 多段压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凝析气藏水平井见水规律与储层关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敬 刘德华 +1 位作者 程荣升 王智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针对非均质底水凝析气藏水平井出水规律复杂及有效控水的问题,以中国西北部底水凝析气藏为研究背景,归纳出水平井钻遇储层的6种不同构型特征,以30口底水凝析气藏水平气井实际生产动态数据为支撑,分析了不同水平气井见水规律。分析表明,... 针对非均质底水凝析气藏水平井出水规律复杂及有效控水的问题,以中国西北部底水凝析气藏为研究背景,归纳出水平井钻遇储层的6种不同构型特征,以30口底水凝析气藏水平气井实际生产动态数据为支撑,分析了不同水平气井见水规律。分析表明,底水凝析气藏水平气井见水特征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不同见水规律与所钻遇储层特征的对应关系,可根据气井见水规律反演对应的储层构型特征。实例表明,采用该对应关系判断储层特征与实际储层特征的符合率达到82%以上,研究成果为底水凝析气藏合理避水开发及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凝析气藏 储层构型 水平气井 见水规律 轮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辅助蒸汽吞吐提高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的技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卢迎波 胡鹏程 +4 位作者 申婷婷 洪锋 董森淼 马鹏 陈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工艺影响,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后的水平段动用程度低,沿水平段发育的低渗透储层难以动用。为改善水平段储层动用,提高吞吐产量和采收率,提出电加热辅助水平井吞吐技术。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工艺影响,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后的水平段动用程度低,沿水平段发育的低渗透储层难以动用。为改善水平段储层动用,提高吞吐产量和采收率,提出电加热辅助水平井吞吐技术。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水平段动用主控因素、电加热提高水平段动用机理、电加热地质界限与最佳时机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平段动用的主控因素为沿水平段储层非均质性、流体温度非均匀性和排液非均匀性,通过水平段电加热辅助吞吐,周期增油量可提高72%,油汽比可提高72.3%,全水平段实现了有效动用;电加热油藏条件是油层厚度大于8 m、含油饱和度大于60%,吞吐周期小于11轮次。矿场试验表明,实施电加热油井的周期产量、油汽比和水平段动用程度均得到明显提高,预测最终采收率可提高7.7百分点,在类似稠油油藏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非均质性 水平井 蒸汽吞吐 电加热 动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注采井网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荣强 吕爱民 +3 位作者 王建忠 李阳 詹世远 王月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9-443,共5页
仿水平井技术可大幅度增加单井泄油面积和控制储量,实现了低丰度、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动用。为比较该技术与传统水平井技术开发效果的不同,对仿水平井不同开发井网稳态产能进行精确快速预测,以仿水平井渗流特征为基础,基于流管流线积分... 仿水平井技术可大幅度增加单井泄油面积和控制储量,实现了低丰度、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动用。为比较该技术与传统水平井技术开发效果的不同,对仿水平井不同开发井网稳态产能进行精确快速预测,以仿水平井渗流特征为基础,基于流管流线积分方法建立了不同井网形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仿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与实际产量对比表明,所建立产能预测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最大误差为8.04%)。通过应用所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对比可知,仿水平水井长度相同时,交错井网稳态产能大于正对井网稳态产能,波及面积较大,开发效果较好,而且正对井网对水井长度的敏感性大于交错井网。该研究对特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井网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 穿透比 仿水平井 注采井网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圆管固液两相稳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宏兵 陈露露 +3 位作者 谢荣华 刘兴斌 郑希科 尚作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2-1168,共7页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oil and water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crude oil transportation and production profile logging.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complicated when oi...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oil and water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crude oil transportation and production profile logging.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complicated when oil or water carries sediment particles.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water-or oil-sediment mixture in a horizontal pipe,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mixture phase of water-or oil-sediment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mixture algebraic slip model (MASM) based on the Eulerian description method,and the numerical solution was obtained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OR).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stream velocity moved downwards with increasing volume fraction of the particle phase and decreased with reducing pressure drop.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particle phase in the circular cross section were related to the mainstream velocity,and the volume fraction values increased downwards and sidewards with reducing mainstream velocity.Moreover the mainstream velocity of the oil-sediment mixture phase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water-sediment mixture phase.The mixture algebraic slip model could well simulat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mixture phase with higher computing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圆管 产液剖面 固液两相 混合代数滑移模型 颗粒相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同产水平井产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罗启源 李晓平 +2 位作者 敖耀庭 敬伟 肖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2-633,640,共3页
在气藏开发的中后期,因水平气井产水,渗流阻力增加,气体单相稳定渗流理论不再适合于气水两相流动。提出采用复合模型分析方法来分析产水时的水平气井产能,即考虑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由于水的影响而降低,而远井地层渗透率不变;通过产能方... 在气藏开发的中后期,因水平气井产水,渗流阻力增加,气体单相稳定渗流理论不再适合于气水两相流动。提出采用复合模型分析方法来分析产水时的水平气井产能,即考虑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由于水的影响而降低,而远井地层渗透率不变;通过产能方程的建立,研究了水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气井 产水 产能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试采动态特征与开发技术对策 被引量:23
14
作者 穆福元 孙粉锦 +1 位作者 王一兵 赵庆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119,共3页
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4年起在该盆地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探、试采和正式开发准备工作。从气田动态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该煤层气田的开采特征。结果认为:压裂增产、多分支井是开发该煤层气田的有效手段;3#... 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4年起在该盆地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探、试采和正式开发准备工作。从气田动态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该煤层气田的开采特征。结果认为:压裂增产、多分支井是开发该煤层气田的有效手段;3#煤产气量高低与其地质因素关系密切;在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应保持动液面稳定下降。结合煤层气开采动态特征,提出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合理的开发技术对策:①采用地面垂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相结合的方式开发该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在此基础上优化合理的井网部署方式和增产方式;②3#、15#煤层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建议优先考虑开采3#煤层,15#煤层在3#煤层产量下降时可视储层发育情况择时投产;③在排水采气初期,应建立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避免储层渗透率的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试采 动态分析 开发方案 多分支水平井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产段表皮因子变化的水平井产能模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世军 程林松 +1 位作者 赵凤兰 李春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4,共4页
水平井生产段的表皮因子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沿生产段非均匀分布。针对裸眼完井方式下水平井生产段表皮因子沿程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并建立表皮因子常见几种变化模式,将生产段表皮因子沿程变化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考虑进产能模型,修正水... 水平井生产段的表皮因子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沿生产段非均匀分布。针对裸眼完井方式下水平井生产段表皮因子沿程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并建立表皮因子常见几种变化模式,将生产段表皮因子沿程变化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考虑进产能模型,修正水平井生产段流动模型,并推导出考虑表皮因子沿生产段变化的水平井产能的半解析模型。最后结合现场数据进行应用计算分析,并与现有的产能解析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生产段表皮因子变化的水平井产能模型要比现有的产能解析公式计算精度高,更为符合现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表皮因子 沿程变化 产能模型 耦合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式水平井组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顺明 孙国 刘志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83,共3页
胜利油田永 8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是断层多、油层层数多、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高 ,开发过程中油层易出砂 ,直井产量低。水平井的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产量高。在优选水平井在断块平面和油层纵向的位置、水平段长度等基础上 ,... 胜利油田永 8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是断层多、油层层数多、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高 ,开发过程中油层易出砂 ,直井产量低。水平井的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产量高。在优选水平井在断块平面和油层纵向的位置、水平段长度等基础上 ,设计并实施了永 8 X4块的一个丛式水平井组。该水平井组投产初期的平均日产量是直井的两倍 ,实现了高效开发复杂断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断层封闭性 油层出砂 生产压差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的水平井开发孔隙动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凡 姜汉桥 +1 位作者 张贤松 李俊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3,共5页
利用三维物理模拟大模型驱替实验,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及T2谱测量技术,建立了一套研究高含水后期水平井挖潜动用规律的实验技术。应用本技术对Ng5–6油层水平井开采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不同孔喉尺寸孔隙动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 利用三维物理模拟大模型驱替实验,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及T2谱测量技术,建立了一套研究高含水后期水平井挖潜动用规律的实验技术。应用本技术对Ng5–6油层水平井开采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不同孔喉尺寸孔隙动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水期,小孔隙开发程度对于驱替程度较为敏感,而大、中孔隙随驱替程度变化较小。开发过程中,大–中孔隙的原油优先动用,当油藏开发至一定程度后,小孔隙中的原油开始动用;水驱开发后期,小孔隙的动用程度甚至大于大–中孔隙的动用程度,这是由于小孔隙的渗吸作用产生的。应用水平井可以有效开发小孔隙,对主流线区和水平井附近区域的剩余油控制尤其突出,水平井附近区域对采出程度的贡献最大,高含水期采出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孔隙动用 剩余油 高含水期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难动用影响因素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25
18
作者 熊昕东 王世泽 +1 位作者 刘汝敏 唐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致密砂岩气藏复杂地质特性和特殊渗流机理造成相当一部分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以川西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为例,在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水锁效应、应力敏感伤害、启动压力... 致密砂岩气藏复杂地质特性和特殊渗流机理造成相当一部分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以川西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为例,在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水锁效应、应力敏感伤害、启动压力效应是影响储量难以动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的生产压差为10MPa,远大于合理的生产压差7MPa,造成较严重的应力敏感伤害;压裂过程中水锁效应则导致压裂液返排率低,压裂液滤失带启动压力高,气相渗透率低,制约了压裂开发的效果。以低伤害为核心,高效返排为手段的大型加砂压裂技术、多层压裂合层套采技术、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技术是开发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难动用储量的主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难动用储量 大型压裂 多层压裂 水平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气藏水平井临界生产压差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克柳 李相方 +1 位作者 韩易龙 赵晶晶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0-633,共4页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底水气藏的含气高度、含水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用近似方法确定波及系数,然后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结合底水驱动垂向临界速度推导底水气藏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计算模型,从而实现定量表达水平井临界生产压差随开...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底水气藏的含气高度、含水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用近似方法确定波及系数,然后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结合底水驱动垂向临界速度推导底水气藏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计算模型,从而实现定量表达水平井临界生产压差随开采时间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的变化规律。此外,分析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水气密度差、水气黏度比以及底水锥进高度等参数对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为水平井开发底水气藏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制定合理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气藏 临界生产压差 水平井 含气高度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面积井网水平井产能方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德华 葛家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94-596,共3页
水平井的广泛应用使水平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实际上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总是尽可能多地采用水平井开采。考虑面积 井网条件下水平井和直井联合开采的情形,假定中心一口直井作为注入井,而周围部署若干口水平井作为采油井。文中利用... 水平井的广泛应用使水平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实际上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总是尽可能多地采用水平井开采。考虑面积 井网条件下水平井和直井联合开采的情形,假定中心一口直井作为注入井,而周围部署若干口水平井作为采油井。文中利用等值渗 流阻力法导出多口水平井开发单元的产能方程,为水平井开发部署和产能预测提供了简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角变换 等值渗流阻力法 水平井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