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鲜骏仁 胡庭兴 +3 位作者 王开运 张远彬 朱雪梅 徐精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边界木树冠对林窗干扰的响应,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边界木的数量、树高、胸径和偏冠率的分布。结果表明:一些林窗的个别边界木个体较小,但大多数边界木个体与群落乔木层...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边界木树冠对林窗干扰的响应,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边界木的数量、树高、胸径和偏冠率的分布。结果表明:一些林窗的个别边界木个体较小,但大多数边界木个体与群落乔木层中主要树木的个体大小相一致,一个林窗中边界木的平均高度可以用来表示林窗的高度;约1/5的边界木未出现偏冠现象,绝大多数边界木的偏冠率在0 5~0 7之间(占61 72%),不同树种间的偏冠有显著差异;单个林窗的边界木最少为5株,最多为17株,平均每个林窗拥有9 51株边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 针叶林 林窗边界木 偏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中声 刘金福 +3 位作者 郑世群 洪伟 吴承祯 徐道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对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的树种组成、胸径结构、高度结构和偏冠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格氏栲,所占比例为74.75%;林窗边界木胸径结构为尖峰呈左偏,符合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β分布;边界木高... 对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的树种组成、胸径结构、高度结构和偏冠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格氏栲,所占比例为74.75%;林窗边界木胸径结构为尖峰呈左偏,符合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β分布;边界木高度级结构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15-30 m;林窗边界木存在明显的偏冠现象,仅有5.05%未出现偏冠现象,边界木的偏冠率主要在0.5-0.8之间(70.71%),不同树种间的偏冠率没有显著差异。林窗边界木大部分由发育良好的中、高径级树木组成,与林下相比林窗边界木大部分已过熟,仅存较少小径级的边界木,表明依靠林窗边界木完成林窗更新存在困难,需加强对林窗幼苗和幼树的保护,实现林窗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林窗 边界木 偏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呈岛严重干扰下的红树林林窗边界木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曾群英 刘素青 +3 位作者 黄剑坚 李际平 韩维栋 周元满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应用传统踏查法对特呈岛主要红树林群落林窗边界木开展地径、冠幅、树高、枝下高、叶面积指数、偏冠率、健康指数等调查,分析特呈岛严重干扰下红树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结果表明,特呈岛红树林将近一半林窗位于中潮带区,平均每个林窗拥有1... 应用传统踏查法对特呈岛主要红树林群落林窗边界木开展地径、冠幅、树高、枝下高、叶面积指数、偏冠率、健康指数等调查,分析特呈岛严重干扰下红树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结果表明,特呈岛红树林将近一半林窗位于中潮带区,平均每个林窗拥有17.9株边界木,边界木以白骨壤和红海榄为主;边界木地径为0-20 cm,树高为3-6 m,呈正态分布;叶面积指数绝大分以Ⅰ级(0-5)为主;3级亚健康、4级不健康和5级垂死等健康指数的边界木株数接近一半;平均偏冠率仅为0.571 9。与健康林窗边界木对比,特呈岛严重干扰下红树林林窗边界木以低龄为主、株数多、健康指数及叶面积指数偏低,呈生长衰退现象。过于持续强烈的风浪干扰是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呈岛 干扰 红树林 林窗 边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及更新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崔丽红 孙海静 +4 位作者 张曼 王丽华 钱栋 杨绕华 黄选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深入了解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混交林内林隙的形成特征及更新状况,对研究区域内固定样地进行了样线调查,测定样线所穿过林隙的大小、边缘木和形成木的特征以及林隙内更新苗高度及地径,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38个扩展... 为深入了解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混交林内林隙的形成特征及更新状况,对研究区域内固定样地进行了样线调查,测定样线所穿过林隙的大小、边缘木和形成木的特征以及林隙内更新苗高度及地径,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38个扩展林隙中,以40-60m^2的数量比最大,而100-120m^2的面积比最大,分别为23.68%和30.59%;大多数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占总数的92.11%;林隙形成木共190株,其中有2个形成木的林隙最多,占林隙总数的15.79%;林隙的形成木全为落叶松和油松,且基径〈25cm的所占比例较大,占总数的90.53%;边缘木高度以15-17m的个体最多,胸径主要集中在20-35cm;林隙内不同区域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苗木多分布于中心及过渡区域;林隙内不同地带苗木地径及树高均呈现出中心区域〉过渡区域〉边缘区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特征 更新 边缘木 形成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边界木细根形态和生物量变异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宇 李贤伟 +3 位作者 刘运科 李金凤 尹海峰 王之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593,共7页
为深入探究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边界木林细根的生态适应,利用土柱法对34年生柏木低效林在人造小面积开窗(50m2、100m2、150m2)处理1年后的林窗边界木1~5级细根直径、根长、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变异进行研究。结果... 为深入探究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边界木林细根的生态适应,利用土柱法对34年生柏木低效林在人造小面积开窗(50m2、100m2、150m2)处理1年后的林窗边界木1~5级细根直径、根长、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变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柏木1~5级细根平均直径、根长随着根序的上升而增加,比根长、根长密度随着根序的上升而减小。(2)与林内对照(无林窗)相比,人工开林窗处理后边界木细根在同一根序上的平均直径变化不显著,根长和比根长增加,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则呈降低的趋势。(3)开窗150m2面积林窗抚育后的柏木边界木更大限度地提高了低级根序的物质分配,提高比根长并降低组织密度,更快速地利用地下林窗空间资源。研究表明,柏木低效林林窗式疏伐得到的土壤资源由于更新草本、灌木的生长,增加了林木根系竞争土壤空间的压力,使得根系进行扩展性生长,细根形态和生物量表现出异质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林 林窗 边界木 根序 形态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森林林窗中几个问题的综述和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费世民 何亚平 +3 位作者 何飞 陈秀明 蒋俊明 张旭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8-37,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林窗概念、意义,以及林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关于林窗的概念较多,分别体现了林窗的各个侧面。林窗是森林的自身属性,林窗形成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发展的必然过程。总结了林窗的大小、边界木、形成木、物质和能量环境等特... 本文综述了林窗概念、意义,以及林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关于林窗的概念较多,分别体现了林窗的各个侧面。林窗是森林的自身属性,林窗形成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发展的必然过程。总结了林窗的大小、边界木、形成木、物质和能量环境等特征的一些基础数据,还强调了林窗干扰时空格局研究的重要性。从林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出发,阐明了林窗干扰和森林管理的问题。最后指出了林窗干扰研究需要重视数据的积累,重视植物生理学研究、林窗动态的长期监测,以及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边界木 形成木 大小 干扰 森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衫林林窗及边界木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东平 李性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88-3989,3991,共3页
研究了雷公山秃衫林的林窗特征。结果表明,雷公山秃衫林林窗以中、小型林窗为主,且林窗主要以折干(干基折断、中干折断)的形式形成,边界木对形成林窗的面积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秃衫 林窗 边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嘉 费世民 +1 位作者 何亚平 涂代伦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9-42,18,共5页
本文以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为例,调查其林窗边界木的主要特征。分析结果如下:(1)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云南松,边界木为5~9株的林窗数量最多(74%);(2)单个林窗边界木平均高度多数在18m^22 m之间(61%),平均胸径多数在35 ... 本文以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为例,调查其林窗边界木的主要特征。分析结果如下:(1)云南松林林窗边界木主要组成树种为云南松,边界木为5~9株的林窗数量最多(74%);(2)单个林窗边界木平均高度多数在18m^22 m之间(61%),平均胸径多数在35 cm^50 cm之间(82%);(3)边界木偏冠现象明显,偏冠率1均大于0.5,单个林窗边界木偏冠率1平均值集中在0.6~0.8之间(75%);(4)边界木的个体大小随林窗面积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边界木 林窗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景鑫 段文标 +3 位作者 陈立新 王婷 张鑫 秦必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在全面调查32个林隙的358株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的基础上,分析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和高度级特征、偏冠率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采用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分别对胸径级和高度级分布进行拟合,并用柯尔莫... 在全面调查32个林隙的358株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的基础上,分析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和高度级特征、偏冠率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采用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分别对胸径级和高度级分布进行拟合,并用柯尔莫哥洛夫和卡方检验对其适合程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所调查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不符合正态分布,但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边缘木高度级既符合Weibull分布又符合正态分布;2)15.08%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65.36%的边缘木偏冠率在0.5~0.7之间,不同树种边缘木的特征差异极显著,单个林隙边缘木平均偏冠率与林隙面积大小无显著的线性关系;3)拥有10株边缘木的林隙比例最高,为21.88%,平均每个林隙拥有11.19株边缘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林 林隙 边缘木 威布尔分布 偏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边缘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龙翠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为探讨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边缘木对林隙干扰的响应.通过对60个林隙485株边缘木的调查,研究其数量、种类、大小结构、偏冠率的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边缘木的径级结构呈偏左的正态分布,而高度结构呈正态分布。约17... 为探讨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边缘木对林隙干扰的响应.通过对60个林隙485株边缘木的调查,研究其数量、种类、大小结构、偏冠率的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边缘木的径级结构呈偏左的正态分布,而高度结构呈正态分布。约17.32%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绝大多数边缘木的偏冠率在0.5~0.7之间(占63.30%),不同树种间的偏冠有显著差异。单个林隙边缘木的平均偏冠率与冠林隙和扩展林隙面积大小均无显著的线性关系.单个林隙的边缘木最少为4株,最多为16株,平均每个林隙拥有8.08株边缘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林隙 边缘木 偏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佳 曲美学 +4 位作者 李丹 王亚飞 兰航宇 杨习锋 段文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99,共7页
以黑龙江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为对象,对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的数量、胸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威布尔及正态模型拟合胸径级和高度级的多度分布,同时采用柯尔莫哥洛夫(K-S)检验法和卡方(χ2)检验法检验其拟合结果。结... 以黑龙江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为对象,对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的数量、胸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威布尔及正态模型拟合胸径级和高度级的多度分布,同时采用柯尔莫哥洛夫(K-S)检验法和卡方(χ2)检验法检验其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单个林隙的边缘木分布介于9~15株,以9株边缘木形成的林隙居多;1.04%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67.71%的边缘木偏冠率分布于0.5~0.7;树高在25 m以上的边缘木分布较广泛,在不同面积的林隙中均零星分布。林隙边缘木胸径级和高度级多度的分布均符合2种分布模型,而边缘木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分布均因林隙面积和边缘木树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 红松 林隙 边缘木 偏冠率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