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5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to linear and nonlinear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H Ebrahimi MOLLABASHI A H MAZINAN H HAMI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98-105,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a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along with sliding mode control techniqu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a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along with sliding mode control technique.The proposed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parts.In a word,the first part provid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nd the fast convergence response,as long as the second one improves transient response.In this research,the genetic algorithm in line with the fuzzy logic is designed to calculate constant controller coefficients and optimize the control effort.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is demonstrated by servo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and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with DC motor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ning the reactivity of Al-Ni by fine coating of halogen-containing energetic composites 被引量:3
2
作者 Su-lan Yang Ke-juan Meng +2 位作者 Wu-xi Xie Hong-qi Nie Qi-Long Y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810-1821,共12页
In this paper,various core-shell structured Al—Ni@ECs composit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pray-drying technique.The involved ECs refer to the energetic composites(ECs)of ammonium perchlorate/nitrocellulose(AP/NC,NA)a... In this paper,various core-shell structured Al—Ni@ECs composit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pray-drying technique.The involved ECs refer to the energetic composites(ECs)of ammonium perchlorate/nitrocellulose(AP/NC,NA)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PVDF/CL-20,PC).Two Al—Ni mixtures were prepared at atomic ratios of 1:1 and 1:3 and named as Al/Ni and Al/3Ni,respectively.The thermal reactivity and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Al—Ni@ECs composite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vity an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Al—Ni could be enhanced by introducing both NA and PC energetic composites.Among which the Al/Ni@NA composite exhibited higher reactivity and improved combustion performance.The measured flame propagation rate(v=20.6 mm/s),average combustion wave temperature(T_(max)=1567.0°C)and maximum temperature rise rate(γ_(t)=1633.6°C/s)of Al/Ni@NA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l/Ni(v=15.8 mm/s,T_(max)=858.0°C,andγ_(t)=143.5°C/s).The enhancement in combustion properties could be due to presence of the acidic gaseous products from ECs,which could etch the Al_(2)O_(3)shell on the surface of Al particles,and make the inner active Al to be easier transported,so that an intimate and faster intermetallic reaction between Al and Ni would be realized.Furthermore,the morpholog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condensed combustion products(CCPs)of Al—Ni@ECs composites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s of ECs.The compositions of CCPs are dominated with the Al—Ni intermetallics,combining with a trace amount of Al_(5)O_(6)N and 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ested high energy ball milling Intermetallic alloy Combustion performance Energetic composites Reactivit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pression of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被引量:2
3
作者 TAO Ji-xiao YI Sheng-hui +1 位作者 DENG Ya-jie HE Xiao-qi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57-3777,共21页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SCLs,a full-order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algorithm in control theory,the classical laminate plate theory(CLPT)considering von Kármán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and the first-order Piston theory.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ritical aerodynamic pressure of VSCLs are parametrically investigated.The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for optimal control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VSCLs are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norms of feedback control gain(NFCG).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field has a great effect on aeroelastic tailoring of VSCLs;the curvilinear fiber path of VSCL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flutter suppression;the unstable panel flutter and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deflection can be suppressed effectively through optimal design of piezoelectric pat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rol finite element metho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algorithm nonlinear flutter thermal postbuckling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Fuzzy-PID复合控制器在喉栓调节发动机压强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潇 王庆辉 +1 位作者 薛智慧 刘金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9-278,共10页
为了改善喉栓调节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压强控制系统的性能,实现精确闭环控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Fuzzy-PID复合控制器(PSO-Fuzzy-PID)。由于模型具有较强... 为了改善喉栓调节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压强控制系统的性能,实现精确闭环控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Fuzzy-PID复合控制器(PSO-Fuzzy-PID)。由于模型具有较强的时变性、扰动性以及非线性,传统的PID控制器无法精确控制,因此设计并使用PSO-Fuzzy-PID复合控制器。Fuzzy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同时工作,采用PSO算法对Fuzzy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的输出比例因子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对比了PSOFuzzy-PID复合控制器、Fuzzy-PID双模控制器和传统PID控制器在系统的工作点(6 MPa)附近的阶跃跟踪、时变性测试以及在非线性模型中的抗干扰性测试、长时间全压强范围调节测试,来验证控制器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中,PSO-Fuzzy-PID复合控制器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该控制器可以将超调量控制在10%以内;将调节时间控制在1.5 s以内,将压强的调节速度提高至Fuzzy-PID双模控制器的3.45~6.73倍,传统PID控制器的4.51~7.1倍。因此PSO-Fuzzy-PID复合控制器在响应速度、超调量、鲁棒性强等方面更具优势,显著地提高了喉栓调节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压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栓调节发动机 复合控制器 压强控制 非线性控制 时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能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列江 路全锋 +2 位作者 展鹏 梁明远 何爱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6,222,共8页
泵控液压缸系统因其不存在节流损失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动力源与负载功率匹配性差、电机与泵自身能耗损失大等问题。以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电机-液压泵能量损失模型,完成泵控液压... 泵控液压缸系统因其不存在节流损失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动力源与负载功率匹配性差、电机与泵自身能耗损失大等问题。以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电机-液压泵能量损失模型,完成泵控液压缸系统参数匹配设计,计算推导不同负载工况下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能量转换效率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控制电机转速实现功率匹配,并调节液压泵排量以实现液压缸位置闭环控制的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策略。在AMESim中搭建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复合控制策略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同参数配置的变转速定排量泵控系统,复合控制泵控系统的控制精度在允许范围内有所降低,但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明显。在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内,液压缸位置控制误差增加0.6%,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平均提升约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缸 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策略 功率匹配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B和IP双结构传输模式的复合流式虚拟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华 邱心莹 邹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7,共5页
当虚拟视频点播系统遇到高访问量时会使其服务器负荷过大,导致视频传输速度下降、播放不连续。因此,设计一种基于DVB和IP双结构传输模式的复合流式虚拟视频点播系统,以适应用户需求和网络条件,动态调整视频流的传输质量和分辨率。构建基... 当虚拟视频点播系统遇到高访问量时会使其服务器负荷过大,导致视频传输速度下降、播放不连续。因此,设计一种基于DVB和IP双结构传输模式的复合流式虚拟视频点播系统,以适应用户需求和网络条件,动态调整视频流的传输质量和分辨率。构建基于DVB和IP双结构传输模式的复合流式虚拟视频点播系统框架,终端用户通过基础服务层的Web页面提交视频点播申请后,从视频编排层获取点播视频;控制层的播出控制模块调取PBHS算法来实现网络资源受限下的带宽自适应分配,以动态地调整不同带宽占用,优化网络资源利用,提高传输效率。通过视频传送模块输出点播视频,利用传输层的IP和DVB双结构传输模式将其输送到应用层,最终可视化呈现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可实现虚拟视频点播,视频播放连续不卡顿、画面分辨率高,信令延迟仅34 ms,视频传输速度达到18 Mb/s,平均点播时间为1 320 ms,且拒绝用户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B IP传输 视频点播 复合流 WEB页面 PBHS算法 播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板压力容器腐蚀防控策略的研究与探讨
7
作者 宋晓俊 潘旭 +2 位作者 尹红卫 刘汉广 郭旭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针对西部某气田天然气处理站使用的双相不锈钢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覆层点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板压力容器腐蚀防控策略,从档案管理、检验检测、点蚀修复方法、技术升级措施、验证新材料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实施... 针对西部某气田天然气处理站使用的双相不锈钢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覆层点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板压力容器腐蚀防控策略,从档案管理、检验检测、点蚀修复方法、技术升级措施、验证新材料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实施复合板压力容器腐蚀防控策略的结果表明: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复合板压力容器覆层点蚀数量逐年下降,复合板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水平提到了大幅提升,复合板压力容器腐蚀防控策略为复合板压力容器在石油石化行业的使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压力容器 腐蚀 防控策略 使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积污特性仿真研究
8
作者 房博一 刘彬 +4 位作者 刘金 王贵山 黄聪 黄萍 杨国婷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为研究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以FZSMW-75/8-Z型支柱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污秽情况下的绝缘子表面积聚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污秽颗粒电导率、直径、浓度和不同风速下的表面电荷密度,... 为研究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以FZSMW-75/8-Z型支柱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污秽情况下的绝缘子表面积聚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污秽颗粒电导率、直径、浓度和不同风速下的表面电荷密度,通过等效电导率解释了表面电荷密度分布现象。结果表明:当风速一定时,伞裙表面电荷密度与污秽颗粒的电导率、直径、浓度成正比,任一影响因素数值增大均可以增加伞裙单元域内的污秽颗粒数量和电导率;当污秽颗粒参数一定时,伞裙表面电荷密度与风速成正比,风速越大,作用在污秽颗粒的气流曳力也越大,导致更多的污秽颗粒粘附在伞裙表面。当伞裙单元域污秽颗粒增多时,污秽层等效电导率增大,伞裙表面电荷密度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颗粒 复合绝缘子 控制变量法 表面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柱温箱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闫丹 苏淑靖 +2 位作者 吴梦香 郭杨盛 亢叶飞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2,共6页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核处理器为核心,结合温度采集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稳态精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设定温度为40.00℃时,稳态误差在0.04℃以内,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温箱温控 复合温度控制方法 改进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起竖系统的干扰观测反步终端滑模控制
10
作者 王莉娜 邱常卿 +1 位作者 王昊 杭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9-417,共9页
针对多级缸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参数摄动等造成的复合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反步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视为集总扰动,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集总扰动进... 针对多级缸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参数摄动等造成的复合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反步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视为集总扰动,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集总扰动进行观测,并基于观测值设计反步终端滑模控制器.对所提出控制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与传统滑模控制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提升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多级液压缸的位移跟踪性能,受到扰动时,位移跟踪误差能快速趋近于0,表现出良好的跟踪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缸 复合扰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终端滑模控制 位移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式塔筒的减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彦利 王高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在不同场地环境下TMD对主结构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钢混组合式塔架在岩石、硬土场地和软弱土场地下地震响应更激烈;TMD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塔筒的振动,且D-MTMDs对震致振动控制效果优于STMD;结构对于岩石、硬土土场地环境下的控制效果略优于其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塔筒 地震响应 非线性分析 振动控制 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低噪声离心泵的设计与验证
12
作者 吴大转 何欣祥 +1 位作者 王鑫 武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2,共13页
[目的]针对舰船离心泵的叶频线谱激励突出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复合叶轮设计方案。[方法]以某船用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对泵内部的流动特性及激励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流叶片的复合叶轮优化设计方案,即在常... [目的]针对舰船离心泵的叶频线谱激励突出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复合叶轮设计方案。[方法]以某船用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对泵内部的流动特性及激励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流叶片的复合叶轮优化设计方案,即在常规分流叶片的长叶片和短叶片的基础上,增设比短叶片更短的叶片。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定常流场和非定常性能,研究复合叶轮降低流体激励的内在机理,并开展优化效果的试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复合叶轮降低了长叶片的叶片载荷,提高了叶轮出流的均匀性,其叶轮出口相对速度的标准差比常规叶轮模型、常规分流叶片叶轮模型分别减小5.9%和1.67%;复合叶轮有效降低了泵内非稳态流动产生的整体脉动强度,以及叶轮出口的压力脉动和径向力脉动,其叶轮出口周向的平均整体压力脉动幅值比常规叶轮模型、常规分流叶片叶轮模型分别减小47.8%和21.7%;叶频激励力由常规叶轮的0.42N下降至0.04N;复合叶轮可以有效抑制泵内叶频线谱激励,其机脚振动叶频强度比常规叶轮模型、常规分流叶片叶轮模型分别减小92.4%和53.9%,其额定工况点的低频总振动级分别降低3.25 dB和0.97dB。[结论]基于分流叶片的复合叶轮设计方案可以显著降低离心泵的流体激励,研究成果可为低振动、低噪声的离心泵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低振动噪声 复合叶轮 叶频激励 振动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综述
13
作者 李朋 许瑞栋 +2 位作者 张家腾 高智刚 周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针对目前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及地面验证等多角度全面梳理国内外的技术进展。首先分析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而针对其负载特性分别总结刚性和柔性太阳翼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 针对目前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及地面验证等多角度全面梳理国内外的技术进展。首先分析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而针对其负载特性分别总结刚性和柔性太阳翼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针对非线性所带来的转速和角度控制难点探讨单一控制和复合控制策略,对各类算法作对比分析;然后介绍为提高地面试验验证的准确性所采用的微重力模拟和负载特性模拟方法。对未来航天器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研究动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驱动系统 刚性负载 柔性负载 非线性建模 复合控制 地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碧山水”画中建筑的计度方式——以《九成避暑图》《京畿瑞雪图》为例
14
作者 喻梦哲 刘震 张明皓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8,I0011,I0012,共11页
与重在墨线勾描的界画不同,金碧山水中的建筑形象以色块填涂为主,以往并不被视作能够有效传递构造信息、反馈设计思想的媒材。举《九成避暑图》《京畿瑞雪图》为例,借尺规作图揭示其几何定位法则,探究古人如何利用扩大模数简略控制物形... 与重在墨线勾描的界画不同,金碧山水中的建筑形象以色块填涂为主,以往并不被视作能够有效传递构造信息、反馈设计思想的媒材。举《九成避暑图》《京畿瑞雪图》为例,借尺规作图揭示其几何定位法则,探究古人如何利用扩大模数简略控制物形比例,借图示分析法核验建筑形象的计度方式,即运用何种“算法”投射营造知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中潜藏的构图秩序与创作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碧山水 构图理法 模数控制 图像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
15
作者 朱云萍 胡杰 涂满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复杂。主梁施工采用双幅共用塔吊+履带吊悬拼方案,经济适用性强,解决了山区施工条件受限难题;主墩处采用托架+倒T形立柱精调系统,确保平、纵面曲线连续钢桁梁悬拼起始节间安装精度,以及双悬臂架设安全性;杆件连接时利用标准冲钉控制杆件形位,通过控制安装拱度和桥面轴线实现高精度线形控制;采用Z形托架辅助边跨上墩,通过边跨压重、合龙口斜角对拉技术确保合龙段快速精确安装,完成结构体系转换;采用吊架法施工桥面悬臂现浇段混凝土,实现平面曲线线形和桥面超高过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组合连续梁 悬臂拼装 托架 精调系统 线形控制 体系转换 吊架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羊肚菌越冬菌株筛选及栽培模式探讨
16
作者 徐鸿雁 刘菲燕 +4 位作者 张洋 孟清 王亚艺 李艳艳 李松龄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4期42-52,共11页
为筛选适宜青海地区栽培的羊肚菌越冬菌株,推动珍稀食用菌的规模化栽培,研究以采自不同地区的11个羊肚菌菌株为材料,开展了越冬菌株筛选及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不同菌株的生长周期、田间性状、产量及环境温度变化等指标进行系统调查与分... 为筛选适宜青海地区栽培的羊肚菌越冬菌株,推动珍稀食用菌的规模化栽培,研究以采自不同地区的11个羊肚菌菌株为材料,开展了越冬菌株筛选及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不同菌株的生长周期、田间性状、产量及环境温度变化等指标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青海地区采用11月初播种、次年1月至2月闷棚、3月浇催菇水并结合气候条件进行出菇管理的栽培模式,可显著促进越冬羊肚菌的生长,实现高产稳产(5259 kg·hm^(-2))。其中,七妹羊肚菌S7和六妹羊肚菌QM06、QM53表现尤为突出,具有生长周期短、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且稳产性强的特点,可作为青海地区羊肚菌推广栽培的首选优良菌株。此外,试验优化了青海省羊肚菌“冬播春收”的越冬栽培技术体系,不仅为青海省羊肚菌设施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高原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越冬栽培 环控实践模型 菌株筛选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纤维张力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珊 付天宇 +1 位作者 许家忠 史新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1,144,共9页
玻璃纤维缠绕是复合材料制造的主要工艺,放卷张力控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缠绕成型产品的质量。为了达到纤维恒张力缠绕的要求,针对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控制存在多扰动、时变、非线性等问题,通过建立放卷侧力矩平衡方程,分析卷径、加速度等... 玻璃纤维缠绕是复合材料制造的主要工艺,放卷张力控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缠绕成型产品的质量。为了达到纤维恒张力缠绕的要求,针对纤维缠绕过程中张力控制存在多扰动、时变、非线性等问题,通过建立放卷侧力矩平衡方程,分析卷径、加速度等因素对张力动态性能的影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策略,优化控制参数。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能显著减小张力的超调量,有效抑制速度扰动时的张力波动,对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在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 张力控制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PID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子母式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云鹏 张立宪 +3 位作者 韩岳江 蔡博 张宇轩 肖广洲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6,共15页
子母式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通常指一类由无人载机搭载和投放多架子机执行协同作业任务的新型飞行器.相较于传统无人机和无人机集群,子母式无人机兼具航程长、空间可达性强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针对子母式无人... 子母式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通常指一类由无人载机搭载和投放多架子机执行协同作业任务的新型飞行器.相较于传统无人机和无人机集群,子母式无人机兼具航程长、空间可达性强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针对子母式无人机在编队飞行任务中的载机姿态稳定控制与子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建立子母式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基于多平衡点切换模型预测控制的飞行控制方法以及基于多胞不确定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现了子母式无人机的稳定、安全编队飞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预期的编队飞行目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母式无人机 模型预测控制 切换控制 编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的微型声呐浮标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宇辉 张国军 +3 位作者 张文庆 张亚博 王江江 张文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技术的微型声呐浮标,主要针对海洋水声监测与采集以及水下目标探测。该浮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小型化、大容量采集存储、可远程无线控制、较高的可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技术的微型声呐浮标,主要针对海洋水声监测与采集以及水下目标探测。该浮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小型化、大容量采集存储、可远程无线控制、较高的可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利用水听器捕获多路数据,并结合惯性导航模块采集到的位置和姿态数据,实现了多元数据的综合记录。系统内置电源与无线传输模块可保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值守80h以上,并克服传统浮标的线缆干扰和限制,使其不受距离和环境条件束缚。通过水库实验证明:该浮标性能稳定且可靠,依托其采集并利用无线回传的数据,对声源目标进行方位角估计,与GPS实际数据对比,其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 多功能模块集成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远程无线控制 小型化 目标声源方位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材料及其控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卓学 寇艳 +1 位作者 史全 田颖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5,共6页
以聚乙二醇基交联共聚物(MFPEG)为相变功能单元,采用木质纤维素作为支撑骨架,通过物理吸附将MFPEG与纤维素骨架复合,制备了具有固-固相变行为的新型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复合相变材... 以聚乙二醇基交联共聚物(MFPEG)为相变功能单元,采用木质纤维素作为支撑骨架,通过物理吸附将MFPEG与纤维素骨架复合,制备了具有固-固相变行为的新型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与形貌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热常数分析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变特性、热稳定性与导热性能;进一步通过模拟控温实验研究了复合相变材料的控温性能。结果表明:MFPEG通过物理作用包覆在木质纤维素支撑骨架中,使得复合相变材料表现出一定的柔韧性;复合相变材料的MFPEG包覆量约为67.78%,升温过程中相变温度和焓值分别为35.15℃和75.25J/g。在18~32℃温区模拟控温实验中,复合相变材料的控温时间比对照组增加了108%,表现出优异的控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固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木质纤维素 MFPEG 控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