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珠丝杠副的增益模糊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汤亮 卢文政 +2 位作者 龚发云 张董洁 徐光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激光切割平台的切割速度控制性能,基于双幂次趋近律滑模和模糊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增益模糊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考虑到滚珠丝杠副存在各种轴向振动与扭转振动,采用集中参数方法建立了滚珠丝杠副运动系... 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激光切割平台的切割速度控制性能,基于双幂次趋近律滑模和模糊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增益模糊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考虑到滚珠丝杠副存在各种轴向振动与扭转振动,采用集中参数方法建立了滚珠丝杠副运动系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同时摩擦力的高度非线性对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引入了Stribeck摩擦模型估计摩擦力;由于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存在抖振,引入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控制系统的抖振;针对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的控制增益的动态调整性能不足,即固定增益很难保证激光切割的最佳动态控制效果,分析并建立了激光切割深度、速度与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增益之间的模糊关系,以激光切割深度作为自适应参考依据,采用基于模糊规则表的模糊控制方法自适应调整控制增益,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经过与PI控制方法和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解决了控制系统超调问题,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有效地削弱了系统的抖振;同时搭建激光切割实验平台,通过在滚珠丝杠副激光切割平台上的激光切割实验,发现最佳的激光切割深度范围为电池片厚度的1/2~2/3,最佳的激光切割速度为200 mm/s。在此基础上,采用PI控制方法、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和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电池片激光切割,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由金相显微镜获得的切割后电池片切缝图像,由本文所提出控制方法所得的电池片切缝平整,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方法在激光切割速度控制性能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控制器 滑模控制 增益 双幂次趋近律 模糊控制 激光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和模糊控制的新型SVC控制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仁杰 张曙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9,共4页
为满足不平衡三相配电网的无功功率实时补偿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FC-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精确检测基波正序和负序电压、电流,并推导出补偿导纳的表达式;SVC的整体控制采用了开环和闭环... 为满足不平衡三相配电网的无功功率实时补偿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FC-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精确检测基波正序和负序电压、电流,并推导出补偿导纳的表达式;SVC的整体控制采用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并在闭环控制算法中,提出了基于智能规则的模糊-PI双模调节技术在无功补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模糊控制和PI控制2种方法的优点,根据系统状况改变PI控制器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动态控制效果。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SVC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功率因数和补偿三相不平衡,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模糊-pi双模控制 静止无功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重积分滑模控制的光伏并网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军 张仔坤 +2 位作者 奚文霞 王娟 张川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8-131,共4页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特性,根据逆变器数学模型,利用二重积分滑模控制,设计两级结构的单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前级利用PI控制完成升压稳压,后级通过滑模控制实现逆变并网,完成滑动模态在逆变系统的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研...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特性,根据逆变器数学模型,利用二重积分滑模控制,设计两级结构的单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前级利用PI控制完成升压稳压,后级通过滑模控制实现逆变并网,完成滑动模态在逆变系统的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研究,并与PI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正确的,并且具有实现简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逆变器 控制器 控制算法 pi控制 二重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坐标系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双闭环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莲 林松霖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6-61,共6页
一般对于普通工业负荷来说,要求有源电力滤波器滤除50次以内的谐波电流。传统的PI控制只能对直流分量进行无差控制,而且其带宽也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对在d-q同步旋转坐标下前馈解耦的电流环控制器进行改进,引入重复控制与参数... 一般对于普通工业负荷来说,要求有源电力滤波器滤除50次以内的谐波电流。传统的PI控制只能对直流分量进行无差控制,而且其带宽也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对在d-q同步旋转坐标下前馈解耦的电流环控制器进行改进,引入重复控制与参数自调节模糊PI控制并联的复合控制策略,对重复控制回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于传统的电压外环PI控制策略,因其参数整定复杂,且当系统负荷剧烈变化时无法保持稳定而产生大量纹波,鲁棒性差,对此文章采用模糊-PI双模控制策略。对于上述控制策略,在计算机上搭建其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控制策略较PI控制策略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更高的谐波补偿精度,而直流侧引入模糊-PI双模控制策略较之传统PI控制鲁棒性更好,且响应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双闭环解耦 参数自调节模糊pi控制 重复控制 模糊-pi双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