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influences of pressure solution on T-H-M coupling in aggregate rock
1
作者 张玉军 琚晓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936-3944,共9页
The pressure solution model of granular aggregates was introduced into a FEM code which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rmo-hydro-mechanical(T-H-M) coupling in porous medium. Aimed at creating a hypothetical mode... The pressure solution model of granular aggregates was introduced into a FEM code which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rmo-hydro-mechanical(T-H-M) coupling in porous medium. Aimed at creating a hypothetical model of nuclear waste disposal in unsaturated quartz aggregate rock mass with laboratory scale, two 4-year computation cases were designed: 1)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rock mass are functions of the pressure solution; 2) The porosity and the permeability are constants.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in the rock mass of these two calculation cases are roughly the same. And, the porosity and the permeability decrease to 43%-54% and 4.4%-9.1% of their original values after case 1 being accomplished; but the negative pore water pressures in cases 1 and 2 are respectively 1.0-1.25 and 1.0-1.1 times of their initial values under the action of nuclear waste. Case 1 exhibits the obvious effect of pressure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sure solution aggregate rock thermo-hydro-mechanical(T-H-M)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自主研发进展与下步发展方向
2
作者 张志强 杨耀忠 +3 位作者 张世明 于金彪 曹伟东 胡慧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针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藏开发需求,系统阐述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自主研发历程、核心技术及应用成效。经过多年攻关,胜利油田研发了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化学驱和CO_(2)驱组分数值模拟软件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藏数值模拟软... 针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藏开发需求,系统阐述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自主研发历程、核心技术及应用成效。经过多年攻关,胜利油田研发了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化学驱和CO_(2)驱组分数值模拟软件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有效解决了特高含水期渗流规律表征、新型化学驱油体系驱油机理描述等关键技术难题,在模拟特高含水期油水差异化渗流、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此外,通过建立解耦排序、交替方向、自适应网格、代数多重网格等高效的数学模型离散与求解算法,实现了百万至千万级网格规模油藏模型的快速求解,基本满足了矿场开发方案研究的需求。然而,相较于国外商业化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胜利油田自主研发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在功能完备性、大规模并行计算效率和新技术融合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油藏数值模拟核心技术仍需在建模数模一体化与多种开发方式一体化的新发展模式、CPU+GPU大规模并行计算关键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方面进一步持续提升完善。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功能优化,胜利油田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将进一步提升技术竞争力,为复杂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黑油模型 化学驱模型 组分模型 渗流机理 快速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区域应力表达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占荣 崔岚 +3 位作者 冷先伦 王川 杨闯 李时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1,38,共10页
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是开展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亦是控制边坡破坏形态与模式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和表达方法,收集了15个已有河谷边坡应力钻孔实测数据,分析河谷应力场的分布与分区特征,进而结合河谷区域的地... 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是开展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亦是控制边坡破坏形态与模式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和表达方法,收集了15个已有河谷边坡应力钻孔实测数据,分析河谷应力场的分布与分区特征,进而结合河谷区域的地质演化过程,提出河谷应力的表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地形应力系数、坡高谷宽比、埋深坡高比共3个无量纲量,提出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应力三点表述方法;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开展25组河谷应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给出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应力表达式拟合求解方法;最后开展工程案例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应力表达方法能有效识别应力的分布规律、分区特征和快速估算应力量值,当坡高谷宽比为4、坡角为80°时,最大地形应力系数约为0.91、埋深坡高比约为0.59、对应的应力量值约为1.91倍的自重应力;(2)当坡高谷宽比相同时,地形应力系数与坡角存在三角函数关系,即在应力降低区和增高区上升段的斜率与坡角余切值呈线性关系、应力增高区的地形应力系数最大值与坡角正弦值呈线性关系、地形应力系数最大值对应的埋深坡高比与坡角余弦值呈线性关系、应力增高区下降段的地形应力系数与埋深坡高比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应力 地形应力系数 应力表达方法 数值模拟 拟合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行存储格式与解耦方法结合的掺氢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算法
4
作者 李玉星 陈若飞 +7 位作者 朱建鲁 仇柏林 吕浩 陈凤 张双蕾 杨浩 陈俊文 何佳薪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200,共13页
随着纯氢与掺氢天然气管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值求解算法面临数值稳定性及求解效率的挑战,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稳定的数值求解新方法,以优化掺氢天然气管网设计,提高管网运营效率。为此,在研究了掺氢对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过程中矩阵条... 随着纯氢与掺氢天然气管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值求解算法面临数值稳定性及求解效率的挑战,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稳定的数值求解新方法,以优化掺氢天然气管网设计,提高管网运营效率。为此,在研究了掺氢对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过程中矩阵条件数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将压缩行存储格式(CSR)与水热力解耦策略相结合的数值求解算法,并评估了其在瞬态输氢管网仿真中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管网掺氢会导致瞬态仿真中矩阵的条件数增加数十至数百倍,影响解的稳定性;②相较于传统的二维矩阵算法,基于CSR的数值求解算法能至少提升10倍计算效率,且随着矩阵规模的增大,提升效果呈指数级增长;③在管网仿真中推荐优先使用稀疏LU分解法,当结果不稳定时,再考虑使用稀疏QR分解作为备用方案;④解耦策略下,求解矩阵的条件数显著降低,算法的稳定性提高,仿真求解性能至少为耦合的10倍,在基于CSR的算法中,也有50%以上的性能提升。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提高纯氢与掺氢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瞬态 管网仿真 数值求解 稀疏矩阵 CSR 解耦 仿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进展:内涵、方法和方向
5
作者 朱苏阳 彭真 +3 位作者 邸云婷 彭小龙 刘东晨 官文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9,共12页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研究分析了页岩气产能的特殊内涵,综述了产能流动方程解析、流动方程数值模拟、人工智能3种方法在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中的进展。研究发现页岩气产能明显呈现出分阶段特征,不同生产阶段产能主控因素、流动机制、流动状态都不同,早期产能和后期产能的主控因素差异较大,不同评价方法存在差异化认识。其中,流动方程解析法依赖于对流动机理的认识程度,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结果的验证需要大量可靠数据支撑和气藏工程经验判断,人工智能方法则存在高度不透明、不可解释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基于此,未来发展应从深化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结合点的页岩气渗流机理着手研究,深化地质建模—应力物性演化—裂缝扩展—多相流动数值模拟—递减分析多维度产能描述融合,并加强机器学习算法的无关机理约束、因果推断的透明度、可解释程度,以规避现有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制约性,从而构建合理的页岩气产能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准确评价气井产能、实现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能评价 流动方程解析法 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 人工智能方法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地浸铀矿山退役采区地下水污染运移与水力控制模拟
6
作者 邱文杰 周根茂 +5 位作者 储建民 丁印权 杨蕴 朱婷 吴剑锋 吴吉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8-2568,共11页
以新疆某酸法地浸铀矿山退役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退役采区长时间序列地下水监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三维非稳定含矿含水层地下水流与污染组分(U(Ⅵ)和SO_(4)^(2-))运移的模拟模型,为退役采区地下水环境安全提供合理的水... 以新疆某酸法地浸铀矿山退役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退役采区长时间序列地下水监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三维非稳定含矿含水层地下水流与污染组分(U(Ⅵ)和SO_(4)^(2-))运移的模拟模型,为退役采区地下水环境安全提供合理的水力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区退役后的地下水流场总体上与天然流场方向一致;地下水中高浓度U(Ⅵ)和SO_(4)^(2-)在采区内部大量残留,并在地下水动力作用下逐渐往下游迁移和扩散.模型能较好地再现退役采区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并成功模拟了采区内部U(Ⅵ)和SO_(4)^(2-)往下游迁移扩散的过程,表明水力控制是保证未来条件下采区下游地下水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3种水力控制抽注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兼抽方案的控制效果最好.进一步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各情景方案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采区内部及其下游分别设置3口抽水井和6口抽水井,并将抽水速率控制在60m^(3)/d的方案相对最优,该方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采区内部削源和下游水力截获的双重目标,使污染组分能够控制在50m范围以内.本研究利用构建的数值模型,针对未来规划条件下的水力控制方案进行了优选,为退役矿区地下水环境安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类似地浸采铀退役矿山的治理提供示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采区 数值模拟 溶质运移 水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错动作用下浅埋地铁隧道受力分析方法及抗断设计研究
7
作者 郭文远 李世民 +5 位作者 王志岗 高涛 陶连金 谢霖 刘建功 刘华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61,297,共11页
震害调查研究表明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穿越交城断裂带为工程依托,通过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了正断层错动下地下管线纵向响应解析解,然后采用ABA... 震害调查研究表明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穿越交城断裂带为工程依托,通过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了正断层错动下地下管线纵向响应解析解,然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解析解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证明了解析解的正确性。最后,在设定的重点设防区域内采用节段衬砌+柔性接头组合形式,对比分析节段长度、接头纵向位置和柔性接头宽度对隧道结构整体减灾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正断层错动下地下管线纵向响应的解析解计算结果可为重点设防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采用节段衬砌+柔性接头组合形式可有效降低隧道结构的破坏程度和范围。正断层错动作用时,节段长度越短隧道结构破坏范围越小,柔性接头宽度的增加会降低隧道结构的破坏程度和范围,破坏区域集中在节段衬砌结构的端头部位。采用对缝模式设置柔性接头时可最大程度发挥接头的变形吸能作用,其减灾效果最优。研究可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采用节段+柔性接头组合形式的抗断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活动断裂带 解析解 铰接隧道 数值模拟 抗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料器内纤维素溶液上溢现象数值模拟
8
作者 薛志恒 黄瑶 +1 位作者 邹鲲 彭倚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为了解布料器在工作时内部纤维素溶液上溢的具体原因以及上溢对布料器液膜形态的影响,通过Fluent软件建立布料器转子区域气-液两相流场模型,对不同转速以及不同刮刀倾角下布料器内部溶液分布与气流情况进行分析。在不同的转速条件下,布... 为了解布料器在工作时内部纤维素溶液上溢的具体原因以及上溢对布料器液膜形态的影响,通过Fluent软件建立布料器转子区域气-液两相流场模型,对不同转速以及不同刮刀倾角下布料器内部溶液分布与气流情况进行分析。在不同的转速条件下,布料器内部纤维素溶液的上溢机制存在差异。少量上溢可以有效减少布料器内液膜厚度并提高均匀性,且刮刀倾角在30°~45°增加时,有助于减缓溶液的上溢。研究表明:转速范围在70~80 r/min时,刮刀的周向运动频率较低,这限制了布料器有效布料的溶液量,导致布料器内溶液堆积和上溢。转速范围在80~90 r/min时,刮刀运动频率增加,提高了布料器有效布料的溶液量,并降低了外圈溶液所占比例,由此有效降低上溢占比。转速高于90 r/min时,涡流带动溶液在布料器内圈区域运动,并受到高速的轴向气流影响,导致上溢占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料器 纤维素溶液 上溢现象 涡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评价
9
作者 刘艳彪 刘子涵 +1 位作者 王瑞强 徐帅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多、定量化评价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DEMATEL-ISM模型分析了3个维度共12个主要危险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识别关键因素...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多、定量化评价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DEMATEL-ISM模型分析了3个维度共12个主要危险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识别关键因素和因素间的影响路径,进行了因素的层次划分和权重确定。同时,将权重集引入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一种新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实现了采空区稳定性分级。依托某铅锌矿,以930 m中段36-2采空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该采空区的稳定性状况,并对评价分级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能够为采空区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 DEMATEL-ISM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数值模拟 稳定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电法监测地浸采铀溶浸剂运移过程探讨
10
作者 许昶锐 汤文武 +1 位作者 罗跃 周意如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提高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效率,需要掌握注入含矿层的溶浸剂溶浸范围,但目前铀矿山还没有高效的观测手段。酸法溶浸剂的主要组分是硫酸,其浓度高达15 g/L,会显著改变含矿层中地下水电阻率。电法勘探对地下介质电阻率变化反应灵敏,为溶... 为提高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效率,需要掌握注入含矿层的溶浸剂溶浸范围,但目前铀矿山还没有高效的观测手段。酸法溶浸剂的主要组分是硫酸,其浓度高达15 g/L,会显著改变含矿层中地下水电阻率。电法勘探对地下介质电阻率变化反应灵敏,为溶浸剂运移观测提供了可能。以我国内蒙古某酸法地浸铀矿为背景,通过数值算例,探讨双偶极、温纳、施伦贝尔三种高密度电阻率装置探测因硫酸运移产生电性异常区域,并通过电性异常区域反向圈定硫酸的溶浸区域。结果表明,三种装置均能够观测到100 m深度因溶浸剂运移产生电性变化区域的视电阻率响应,其中双偶极装置的观测效果和圈定效果最好,其反演结果能够较好地划分电性异常区域的左右边界,60 d后的反演低电阻异常区域面积与对应时刻溶浸区域面积较为吻合。井测线观测装置对地下电阻率变化的灵敏度要高于纯地表测线观测方式,但成本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浸采铀 溶浸剂运移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关系方程数值解法
11
作者 于达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给出了求Fuzzy关系方程最大解和一个极小解的数值方法,可以得到方程的一个局部解集合。用数值方法解Fuzzy关系方程,迄今还未见报导。
关键词 模糊关系方程 数值解法 解析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变函数两向不等压矩形巷道稳定性与支护优化研究
12
作者 朱洪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针对矩形巷道断面形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这一情况,以王才伙盘煤矿火烧区影响下的3202工作面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建立矩形巷道围岩应力的力学模型,研究得到巷道围岩应力的复变函数解及其塑性区范围,分析了巷道宽高比和侧... 针对矩形巷道断面形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这一情况,以王才伙盘煤矿火烧区影响下的3202工作面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建立矩形巷道围岩应力的力学模型,研究得到巷道围岩应力的复变函数解及其塑性区范围,分析了巷道宽高比和侧压系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影响巷道围岩塑性区发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支护方案,即优化锚杆(索)支护、使用工字钢架棚抑制巷道表面变形和注浆提高围岩力学性质等。研究结果表明,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呈明显的非均匀性变化,巷帮肩角部位应力集中现象显著。塑性区发育呈现典型的“X”形分布特征,这种破坏模式与巷道角部区域的应力重分布过程存在显著耦合关系。优化支护方案大幅提高了围岩应力集中区的稳定性,减少了巷道顶板和两帮的变形,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支护体与围岩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耦合效果。经现场工程实践验证,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顶板下沉量为37 mm,两帮缩进量为19 mm,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应力 矩形巷道 复变函数解法 支护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uzzy法的西安小寨水灾害防控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文晴 侯精明 +4 位作者 李轩 杨少雄 徐国鑫 杨霄 高徐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58,63,共5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水灾害防控能力,在采用高效高精度的二维城市雨洪模型对西安小寨水灾害防控建设区下垫面条件建设改变前后内涝削减与污染物输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老城区本底特性与其他相关建设内容,基于AHP-Fuzzy法构...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水灾害防控能力,在采用高效高精度的二维城市雨洪模型对西安小寨水灾害防控建设区下垫面条件建设改变前后内涝削减与污染物输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老城区本底特性与其他相关建设内容,基于AHP-Fuzzy法构建城市水灾害防控效果的指标评价体系。依据此套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域水灾害防控建设前后水灾害防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量化了研究区域水灾害防控效果。AHP-Fuzzy法的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城市水灾害防控建设,小寨区域城市水灾害防控能力从建设前的良好提升至建设后的较好,评价结果反映了城市水灾害防控建设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灾害 AHP-fuzzy 评价体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UZZY的采空区治理方法优选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东杰 刘树新 +2 位作者 任凤玉 郑有伟 张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190,共8页
地下矿山采用空场法或崩落法开采时,不可避免会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对井下作业人员、地表环境及工业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法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及高效开采尤为重要。以锡林浩特萤石矿浅孔留矿法开采现状为工程背景,采... 地下矿山采用空场法或崩落法开采时,不可避免会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对井下作业人员、地表环境及工业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法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及高效开采尤为重要。以锡林浩特萤石矿浅孔留矿法开采现状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与AHP-FUZZY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空区存在对竖井稳固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选了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保安矿柱内的矿体被部分开采破坏,其破坏角变化范围为15°~17°;并且副井附近的最大主应力与剪应力分别为3.0 MPa与1.5 MPa,最大位移值为9.0 cm,竖井的安全运行必将受到空区威胁;综合安全、经济、合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优选得到崩落部分顶柱+全尾砂充填采空区为最佳治理方法,为在产矿山的采空区治理方法优选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治理 AHP-fuzzy 数值模拟 竖井稳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TOPSIS的金矿床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居正 王沉 +1 位作者 朱获天 于骞翔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针对工程地质条件为复杂隐伏大型金矿床簸箕田金矿,通过数学模糊法对其采矿方法优选。首先,在初选的四种采矿方法基础上,使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其指标量化,建立矩阵计算的正理想解的欧氏距离,从而得出根据贴合度确定四种采矿方法最... 针对工程地质条件为复杂隐伏大型金矿床簸箕田金矿,通过数学模糊法对其采矿方法优选。首先,在初选的四种采矿方法基础上,使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其指标量化,建立矩阵计算的正理想解的欧氏距离,从而得出根据贴合度确定四种采矿方法最终的优劣顺序;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对得到的最大应力场分布及塑性区分布分析,得到初选四种采矿方法的优劣顺序。结果表明,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是簸箕田金矿最优采矿方法,为簸箕田金矿采矿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也为贵州地区同类型复杂黄金矿床的开采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优选 数值模拟 数学模糊法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蒸发冷却下LiCl-CaCl_(2)混合溶液降膜除湿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冬根 骆莹莹 +1 位作者 殷勇高 徐少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4-1021,共8页
针对绝热型溶液除湿器性能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管式蒸发冷却型溶液除湿器,并采用具有较高经济性的LiCl-CaCl_(2)混合溶液作为除湿剂.基于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混合溶液中LiCl、CaCl_(2)两组分混合质量比、溶液参数和空气参数对蒸发冷... 针对绝热型溶液除湿器性能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管式蒸发冷却型溶液除湿器,并采用具有较高经济性的LiCl-CaCl_(2)混合溶液作为除湿剂.基于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混合溶液中LiCl、CaCl_(2)两组分混合质量比、溶液参数和空气参数对蒸发冷却及绝热工况下除湿器热湿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湿器在蒸发冷却工况下的单位面积除湿率高于绝热工况,最高可提升41.5%,且溶液中LiCl质量分数越小,其性能优势越显著.蒸发冷却除湿优势受溶液温度影响显著,单位面积除湿率与除湿空气流量呈正相关,与溶液流量呈负相关.不同的LiCl-CaCl_(2)混合质量比下蒸发冷却除湿特性主要受溶液温度影响,且在溶液温度较低时降低LiCl质量分数对除湿性能影响较小.2种运行工况下空气流量对除湿器单位面积除湿率的正向提升率可达136.9%~168.1%,而溶液流量对其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除湿 水溶液 混合质量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连续介质模型的反应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
17
作者 张倩 董艳辉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微观连续介质概念与模型框架,以及该模型方法的实现方式,并归纳了其在不同研究体系中的应用实例,最后重点分析了该方法在实验-数值联合研究中的发展前景与预期挑战。数值模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反应溶质运移过程的定量研究之中,但单一孔隙或达西尺度数值模型难以应对机理研究与实例应用间的时空尺度跨度。近年来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其中将Darcy-Brinkman-Stokes方程作为多流态数学统一表达,以微观连续介质模型作为多尺度信息关联方式的数值模拟框架,在流固界面追踪、高效数值求解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方法优势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溶质运移 微观连续介质方法 多尺度数值模拟 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锚定板抗拔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刘杰 邹希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7-1550,共14页
为提高锚定板抗拔承载能力,设计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借鉴侧向受荷桩的“M”法,通过锚固系统受力平衡条件及位移连续性条件,提出串联式矩形锚定板锚固系统抗拔力-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方法。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锚定板锚固系统... 为提高锚定板抗拔承载能力,设计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借鉴侧向受荷桩的“M”法,通过锚固系统受力平衡条件及位移连续性条件,提出串联式矩形锚定板锚固系统抗拔力-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方法。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锚定板锚固系统与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埋设于黏性土中不同尺寸的方形锚定板抗拔承载力室内模型试验。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拟合分析,获得串联式矩形锚定板锚固系统抗拔力-位移关系的近似解析解,将3个工程案例中不同尺寸及埋深的锚定板抗拔力-位移的现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理论分析方法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探讨串联式方形锚定板锚固系统埋深及相邻锚定板间距对锚固系统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定板锚固系统埋深H<5b(b为锚定板边长)时,其破坏模式呈现浅埋锚定板的破坏特征;当埋设深度H≥5b时,其破坏模式呈现深埋锚定板破坏特征。对于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为避免相邻锚定板相互影响而降低锚固系统的抗拔承载能力,相邻锚定板间距应满足L≥3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 抗拔承载力 抗拔力-位移关系 解析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边界作用下人工冻结温度场解析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泽群 付硕任 +1 位作者 胡向东 王宝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58,共10页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半无限平面内包含直线绝热边界的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热势函数叠加结合镜像法求解了单根、2根以及3根冻结管的温度场解析解,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解析解与稳态数值解吻合较好,与瞬态数值解的误差随冻结时间延长而减小,冻结第50天3种模型的误差分别为0.39℃、0.17℃和0.06℃,均能控制在0.5℃以内;等温线在绝热边界处与边界垂直,只存在平行于边界的热流而没有法向热流,绝热边界对于其与冻结管之间区域的温度降低更加有利;随着绝热边界与冻结管距离d的增加,对冷量传递的阻断作用降低,冻结模型逐渐向无限大平面模型转化,实际工程应根据冻结壁设计厚度,合理匹配管间距l和边界距离d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人工冻结法 温度场 解析解 数值模拟 绝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孔隙介质径向溶质双峰反常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左孔辉 李旭 +3 位作者 朱棋 尹茂生 张海涛 王美悦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为了探究孔隙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对注水井附近溶质运移的控制机理以及溶质羽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美国MADE场地含水层地质统计学数据,利用T-PROGS(transition probability geostatistical software)构建了三维径向非均质随机模型;并结合MOD... 为了探究孔隙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对注水井附近溶质运移的控制机理以及溶质羽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美国MADE场地含水层地质统计学数据,利用T-PROGS(transition probability geostatistical software)构建了三维径向非均质随机模型;并结合MODFLOW和MT3DMS模块模拟了注水井附近的溶质运移过程,研究了沉积相不同空间结构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含水层注水井附近普遍存在双峰反常运移现象;径向溶质运移受高渗透性沉积相的沉积长度和厚度影响较大,沉积长度越大溶质质量空间分布曲线双峰现象越明显,尤其当沉积长度扩大到1.75倍时,双峰现象最明显;通过模拟结果可以得出高渗透性沉积相所在位置与高流速优先流所处位置呈一定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高渗透性的含水介质在冲洪积孔隙含水层中具有很强的连通性,易形成优先水流通道,导致溶质沿快速和慢速两种通道运移,从而使得穿透曲线出现双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含水层 溶质运移 双峰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