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fuzzy integral sliding mode pressure control for cutter feeding system of trench cutter
1
作者 田启岩 魏建华 +1 位作者 方锦辉 国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302-3311,共10页
A nonlinear pressure controller was presented to track desired feeding pressure for the cutter feeding system(CFS) of trench cutter(TC)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external disturbances.The feeding pressure control of ... A nonlinear pressure controller was presented to track desired feeding pressure for the cutter feeding system(CFS) of trench cutter(TC)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external disturbances.The feeding pressure control of CFS is subjected to unknown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or soil; in addition,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time-varying.Due to the complex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or soil,the feeding velocity of TC is related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What is worse,its dynamic model is subjected to uncertainties and its function is unknown.To deal with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CFS,a novel adaptive fuzzy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AFISMC) was designed for feeding pressure control of CFS,which combines the robust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nd the adaptive adju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The AFISMC feeding pressure controller is synthesized using the backstepping technique.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all closed-loop system consisting of the adaptive fuzzy inference system,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nd the cutter feeding system is proved using Lyapunov theory.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a TC test bench with the AFISMC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FISMC feeding pressure controller for CFS gives a superior and robust pressure tracking performance with maximum pressure tracking error within ?0.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aulic system cutter feeding system feeding pressure control adaptive fuzzy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guided projectile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and dynamic surface 被引量:6
2
作者 Shang Jiang Fu-qing Tian +1 位作者 Shi-yan Sun Wei-ge L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130-1141,共12页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and dynamic surface(FADS),an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large caliber naval gun guided projectile,which was robust to target maneuver,canard dynamic character...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and dynamic surface(FADS),an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large caliber naval gun guided projectile,which was robust to target maneuver,canar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and multiple constraints,such as impact angle,limited measurement of line of sight(LOS)angle rate and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canard deflection.Initially,a strict feedback cascade model of IGC in longitudinal plane was established,an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was designed to estimate LOS angle rate and uncertain disturbances with unknown boundary inside and outside of system,including aerodynamic parameters perturbation,target maneuver and model errors.Secondly,aiming at zeroing LOS angle tracking error and LOS angle rate in finite time,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was designed with adaptive exponential reaching law.Furthermore,combining with dynamic surface,which prevented the complex differential of virtual control laws,the fuzzy adaptive systems were designed to approximate observation errors of uncertain disturbances and to reduce chatter of control law.Finally,the adaptive Nussbaum gain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to compensate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canard deflection.The LOS angle tracking error and LOS angle rate were convergent in finite time and whole system states were uniform ultimately bounded,rigorously proven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HILS)and digit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oth showed FADS provided guided projectile with good guidance performance while striking targets with different maneuvering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Multiple constraints fuzzy adaptive Dynamic surface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3
作者 徐鹏 郭铖 +3 位作者 苏鑫 袁利兵 黄媛 但远宏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因其良好的鲁棒性与响应速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永磁电机控制系统中。但传统滑模控制仍存在着收敛速度、抖振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控制性能,本文以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改进型模糊积分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滑模变结构控制因其良好的鲁棒性与响应速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永磁电机控制系统中。但传统滑模控制仍存在着收敛速度、抖振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控制性能,本文以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改进型模糊积分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线性函数与非线性函数相结合设计快速积分终端滑模面,使误差能够更快速地收敛,输出转速更快的响应且稳态误差更小。通过引入模糊控制并采用连续的饱和函数sat(s)代替符号函数sgn(s),对系统的趋近速度动态调节,且在零点附近平滑切换,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并削弱了系统输出抖振。仿真与实物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积分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同时也有效地削弱了抖振。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具备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削弱系统抖振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变结构控制 积分终端滑模面 饱和函数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PEMFC空气供给系统OER控制研究
4
作者 王宇宁 张纯瑞 宋福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8-1616,共9页
过氧比(oxygen excess ratio,OER)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输出性能及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参数,控制OER达到最优值可有效提高系统输出的净功率。针对PEMFC空气供给系统OER控制问题,文章利用MATLAB/... 过氧比(oxygen excess ratio,OER)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输出性能及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参数,控制OER达到最优值可有效提高系统输出的净功率。针对PEMFC空气供给系统OER控制问题,文章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PEMFC空气供给系统四阶模型,并进行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设计3种控制器对OER进行控制,包括前馈比例-积分-微分(feedforwar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FF+PID)控制器、前馈自适应模糊PID(feedforward self-adaptive fuzzy PID,FF+SFPID)控制器及滑模控制器(sliding mode controller,SMC)。在输入扰动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定OER及最优OER下不同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SMC对于OER的控制具有更短的调节时间且未出现超调现象,抗干扰能力更强,在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上均优于其他2种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过氧比(OER) 前馈PID 前馈自适应模糊PID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积分滑模-PI混合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玉友 黄晓蓉 +2 位作者 张庭森 彭忆强 刘昕然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6-1296,共11页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PI控制存在响应慢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滑模控制存在高频抖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积分滑模-PI混合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扩展函数描述法建立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PI控制存在响应慢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滑模控制存在高频抖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积分滑模-PI混合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扩展函数描述法建立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设计滑模面;然后,利用扫频法验证PI控制设计的合理性;最后,经多次实验,确定模糊控制的最佳输入和输出隶属度函数,实现在瞬态时由滑模控制起主导作用,在稳态时仅使用PI控制的混合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不仅具有滑模控制的瞬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的优点,还消除了高频抖振,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 积分滑模-PI混合控制 模糊切换控制 瞬态响应 稳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时变滑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旭阳 黎晓曦 +1 位作者 朱其新 朱永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04,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突然加入负载时存在的转速波动和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积分时变滑模面和新型模糊增益趋近律的滑模调速方法。采用积分时变滑模面,在传统积分滑模面中加入一个时变项,借此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改进传统的指数趋近律,...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突然加入负载时存在的转速波动和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积分时变滑模面和新型模糊增益趋近律的滑模调速方法。采用积分时变滑模面,在传统积分滑模面中加入一个时变项,借此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改进传统的指数趋近律,加入非线性函数来削弱系统的抖振,同时根据不同的系统状态用模糊算法整定趋近律增益参数,着重于提升趋近速度和系统抗扰动能力。最后,使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将此控制策略与传统滑模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控制方法的系统响应速度更快、抑制系统扰动和抖振的能力更强,具备更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积分时变滑模面 模糊算法 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解耦与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曾庆含 马晓军 +1 位作者 袁东 刘春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0-1089,共10页
针对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控制强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解耦的控制结构,并设计各子系统控制器.首先,将运动控制系统分解为速度、横摆角速度两个独立子系统,克服传统差速控制存在的强耦合.其次,采用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针对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运动控制强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解耦的控制结构,并设计各子系统控制器.首先,将运动控制系统分解为速度、横摆角速度两个独立子系统,克服传统差速控制存在的强耦合.其次,采用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引入非线性积分滑模面,设计了能有效克服路面不确定扰动、消除积分饱和的速度控制器,实现车速的无超调、无静差的跟踪;考虑驱动电机饱和约束,结合模糊自适应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能够适应转向阻力非线性变化的横摆角速度控制器,提高车辆转向运动控制的抗扰能力、降低控制量抖振.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实现多种工况下车辆快速、准确的直线、转向运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电驱动 运动控制 非线性积分滑模 模糊自适应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的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反演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昭磊 王青 +1 位作者 冉茂鹏 董朝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6,共9页
针对姿控式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反演控制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控制律。通过引入指令滤波器,避免了传统反演设计存在的计算膨胀问题;设计自适应模糊逼近器对系统不确定函数进行逼近,并构造误差滑模面来补偿模糊逼近... 针对姿控式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反演控制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控制律。通过引入指令滤波器,避免了传统反演设计存在的计算膨胀问题;设计自适应模糊逼近器对系统不确定函数进行逼近,并构造误差滑模面来补偿模糊逼近误差及有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通过在线自适应调整控制律参数实现系统的鲁棒性。具体的数值算例仿真计算表明:在目标机动的情况下,所设计的一体化制导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同时可达到满意的制导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复合控制 制导控制一体化 反演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演滑模控制的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齐辉 张泽 +2 位作者 韩鹏鑫 许江涛 张德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8-623,共6页
针对传统制导和控制分开设计在拦截高速机动目标时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反演滑模一体化制导控制算法。首先利用微分几何理论,建立了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然后根据平行接近原理,基于滑模控制和反演法,设计了一种反演滑模控制的导弹制导控制... 针对传统制导和控制分开设计在拦截高速机动目标时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反演滑模一体化制导控制算法。首先利用微分几何理论,建立了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然后根据平行接近原理,基于滑模控制和反演法,设计了一种反演滑模控制的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最后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能够克服未建模的不确定性和目标机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几何 制导控制一体化 反演法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预设性能反演鲁棒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鹏飞 王洁 +1 位作者 时建明 罗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102,共9页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设性能模糊反演控制设计方法。通过构造一种新的预设性能函数,在初始误差正负未知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跟踪误差能够按照预定的收敛速度、超调量及稳态误差收敛至任意小的区域,同时...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设性能模糊反演控制设计方法。通过构造一种新的预设性能函数,在初始误差正负未知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跟踪误差能够按照预定的收敛速度、超调量及稳态误差收敛至任意小的区域,同时实现了对跟踪误差稳态性能和瞬态性能的约束。为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在反演控制的设计框架下,引入模糊控制器逼近动力学模型中的不确定项。为避免传统反演方法中存在的"微分膨胀"问题,引入滑模微分器对虚拟控制量的导数进行精确估计。最后,通过不同初始误差下的轨迹仿真验证所设计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预设性能 反演控制 模糊控制 滑模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亚明 孙逢春 杨良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1-884,889,共5页
研究混合动力车用电子节气门控制策略.分析了混合动力车用电子节气门的结构和数学模型,提出了电子节气门的PID控制和基于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子节气门的Matlab模型并对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开发了基于这两种控制策... 研究混合动力车用电子节气门控制策略.分析了混合动力车用电子节气门的结构和数学模型,提出了电子节气门的PID控制和基于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子节气门的Matlab模型并对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开发了基于这两种控制策略的控制器,并在某ISG混合动力汽车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消除了PID控制中出现的"平顶"现象,且响应更快,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电子节气门控制 滑模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小波滑模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润民 刘荣忠 +2 位作者 侯远龙 高强 杨国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9-775,共7页
针对某武器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FWN-FTSMC)方法。为使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AFWNC)逼近滑模控制中的... 针对某武器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快速终端滑模控制(AFWN-FTSMC)方法。为使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AFWNC)逼近滑模控制中的等效控制部分,解决了由于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干扰的存在而不能准确确定等效控制的问题;同时利用自适应PI控制来降低系统的抖动,并采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抖振,提高系统的瞬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并且对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交流伺服系统 自适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自适应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滑模面的飞机姿态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盛斌 陆敏恂 陆文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4,共5页
飞机姿态控制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为了提高一般滑模控制的控制精度,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飞机姿态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面的滑模控制方法。为了减弱积分滑模控... 飞机姿态控制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为了提高一般滑模控制的控制精度,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飞机姿态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面的滑模控制方法。为了减弱积分滑模控制的抖振,利用模糊推理根据滑模面的变化情况自适应调整滑模切换控制部分,从而达到减弱抖振的目的。采用Lyapunov原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抖振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混沌振荡的积分滑模模糊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雷 吴汉松 涂建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2-85,共4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把自适应模糊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积分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利用模糊逻辑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在滑模控制中引入了积分项,消除了常规滑模控制器被跟踪信号导数已知的限制;... 针对一类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把自适应模糊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积分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利用模糊逻辑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在滑模控制中引入了积分项,消除了常规滑模控制器被跟踪信号导数已知的限制;并且为了消除外界扰动的影响,引入扰动估计器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Lyapunov方法导出了参数的自适应律,有效地克服了系统固有的抖振问题。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误差收敛于零。用该控制器对同步发电机混沌振荡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滑模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混沌振荡 非线性系统 积分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临近空间武器高阶滑模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斌 吴兴宇 +2 位作者 陈康 符文星 闫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7-974,共8页
采用高阶滑模控制方法(HOSM,high order sliding mode),对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拦截弹进行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首先,给出了拦截弹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并利用高阶滑模控制系统的特点,人为地将系统的相对阶提高一阶,并对升阶后... 采用高阶滑模控制方法(HOSM,high order sliding mode),对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拦截弹进行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首先,给出了拦截弹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并利用高阶滑模控制系统的特点,人为地将系统的相对阶提高一阶,并对升阶后的增广系统进行准连续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之后再由虚拟控制积分得到实际控制指令。这种基于高阶滑模虚拟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抖振,并且不引入符号函数近似函数,从理论上完整地保留了滑模控制器的鲁棒性。在进行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时,通过引入任意阶精确鲁棒微分器(AORED,arbitrary order robust exact differentiator)对滑模面的高阶量进行估计,实际使用效果良好。最后,在3种典型的目标机动情境下,将所设计的一体化方法与传统的"制导律+过载驾驶仪"方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一体化方法不仅具有更小的脱靶量,而且过载指令收敛迅速,能够以更小的过载消耗实现对目标的拦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控制一体化 反临近空间武器拦截 滑模控制 精确鲁棒微分器 虚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汽车悬架模糊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远 许伟 蓝会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文章建立了1/4车辆非线性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微分几何方法对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通过滑模趋近律设计模糊滑模控制策略,获得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反馈解耦控制器。控制器中的滑模面系数满足滑模运动等效方程的Hurwitz稳定判据,模糊控... 文章建立了1/4车辆非线性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微分几何方法对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通过滑模趋近律设计模糊滑模控制策略,获得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反馈解耦控制器。控制器中的滑模面系数满足滑模运动等效方程的Hurwitz稳定判据,模糊控制自适应调节切换控制增益实现削弱控制抖振效应和减少控制能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微分几何设计的模糊滑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有效降低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悬架动扰度和轮胎形变,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为非线性汽车悬架的控制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汽车悬架 微分几何 线性化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的滑模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绪鹏 孙勇 +2 位作者 李志民 卢曦 李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4-88,共5页
为抑制电力系统中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非线性及外部扰动影响,文中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和滑模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可控串联补偿的新型非线性控制器。利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非... 为抑制电力系统中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非线性及外部扰动影响,文中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和滑模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可控串联补偿的新型非线性控制器。利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非线性模型精确线性化,采用滑模变结构理论与常规PID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的可控串联补偿控制规律简洁,易于工程实现且鲁棒性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滑模PID控制器能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运行点变化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TCSC) 直接反馈线性化 滑模PID控制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滑模控制器和两级滤波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混合控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峰 罗雯 +1 位作者 高锋阳 余佳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65-1872,共8页
针对传统带有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的转矩脉动大、抖振明显、反电动势估计精度差等问题,在速度环提出了基于双曲正弦函数的新型趋近率,结合模糊控制思想对趋近率参数实现自整定,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模糊积分滑模... 针对传统带有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的转矩脉动大、抖振明显、反电动势估计精度差等问题,在速度环提出了基于双曲正弦函数的新型趋近率,结合模糊控制思想对趋近率参数实现自整定,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模糊积分滑模速度环控制器;同时,在滑模观测器中提出基于变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和修正反电动势观测器的两级滤波结构来抑制反电动势中的高频分量和纹波分量,并对转子位置进行合理补偿,设计了两级滤波滑模观测器;通过Lyapunov判据对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的稳定性进行了推导证明.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滑模观测器相比,本文控制器可使电机在启动和受到外部扰动时系统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新型趋近率 模糊积分滑模控制器 两级滤波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积分反步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立群 段朝阳 张公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3-1047,1055,共6页
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响应快、时延小,能充分考虑制导与控制间的耦合关系,但具有对象模型阶数高、鲁棒性差等特点.借用PI控制思想,将积分控制引入反步控制,设计基于积分反步方法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现对零视线... 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响应快、时延小,能充分考虑制导与控制间的耦合关系,但具有对象模型阶数高、鲁棒性差等特点.借用PI控制思想,将积分控制引入反步控制,设计基于积分反步方法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现对零视线角速率指令的高精度跟踪;通过构造高阶滑模微分器,观测反步控制中所需的视线角高阶微分信息,同时保证观测值对于真值的收敛速度和精度;设计基于浸入与不变的估计器估计目标机动信息,消除目标机动在拦截目标时对脱靶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可以实现导弹对目标的碰撞拦截,抑制目标机动带来的不利干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控制一体化(IGC) 高阶滑模微分器 积分反步控制 浸入与不变估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动机积分反演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慧博 李朝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普通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策略受电动机本身因素影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积分反演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在滑模面中加入积分项,实现了对速度信号的无静差跟踪,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 针对普通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策略受电动机本身因素影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积分反演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在滑模面中加入积分项,实现了对速度信号的无静差跟踪,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用模糊控制器来解决切换控制增益设定只能靠经验的问题;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有效地减小了滑模控制方法带来的抖振;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重新设计了趋近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大幅提升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积分反演控制 滑模变结构 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