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for clustering analysis |
LIU Bo
WANG Yong
WANG Hong-jian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基于Fuzzy-ART神经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
陈炳文
王文伟
秦前清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3
|
FUZZY ARTMAP神经网络综述 |
钟金宏
杨善林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4
|
一种新的自适应谐振算法 |
陈兆乾
周戎
刘宏
陈世福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6
|
|
5
|
一种新型自适应神经网络回归估计算法 |
周志华
陈兆乾
邵栋
陈世福
|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8
|
|
6
|
基于域理论的自适应谐振神经网络分类器 |
周志华
陈兆乾
netra.nju.edu.cn
陈世福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7
|
自适应谐振理论综述 |
周志华
陈兆乾
陈世福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5
|
|
8
|
基于ARTNN的GIS绝缘故障识别新方法 |
肖燕
胡浩
郁惟镛
|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9
|
基于小波包和模糊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绕组状态识别 |
黄春梅
马宏忠
张艳
李勇
许洪华
|
《广东电力》
|
2017 |
11
|
|
10
|
基于BP-ART混合神经网络的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 |
王安娜
刘坐乾
杨铭如
曲延华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1
|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
秦绪平
谭国俊
|
《控制工程》
CSCD
|
2005 |
30
|
|
12
|
摩托车智能设计实例推理系统的索引模型 |
麻芳兰
何玉林
李尚平
苗剑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3
|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模糊聚类同调机群识别 |
刘绚
文俊
刘天琪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4
|
基于神经网络和灰色理论的密闭鼓风炉透气性预测模型 |
唐朝晖
桂卫华
吴敏
陈晓方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5
|
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 |
马锐
刘玉树
杜彦辉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6
|
应用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法优选钻头类型 |
阎铁
毕雪亮
刘春天
张书瑞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7
|
弧焊过程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焊缝检测技术 |
高向东
黄石生
|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3
|
|
18
|
基于模糊理论与自适应共振网络的油中气体分析诊断 |
高宁
高文胜
严璋
|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9
|
基于模型诊断技术的神经网络实现方法 |
马纪明
万蔚
王法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基于遗传策略和神经网络的非监督分类方法 |
黎明
严超华
刘高航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