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率展平的压水堆乏燃料发电包层中子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续波 陈义学 +3 位作者 王继亮 王悦 韩静茹 陆道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1-817,共7页
聚变裂变混合堆在增殖核燃料、嬗变长寿命核废料及固有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它比纯聚变堆在工程及技术方面要求低,因此较聚变堆更易实现。本工作基于目前国际聚变实验堆(ITER)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提出一种直接利用乏燃料进行... 聚变裂变混合堆在增殖核燃料、嬗变长寿命核废料及固有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它比纯聚变堆在工程及技术方面要求低,因此较聚变堆更易实现。本工作基于目前国际聚变实验堆(ITER)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提出一种直接利用乏燃料进行发电的聚变裂变混合堆包层概念,利用在不同位置放置不同乏燃料体积分数的方法对燃料增殖区实现了功率展平。计算结果表明:功率展平后的包层功率不均匀系数更小,且包层中燃料区的能量输出要比不展平情况下的能量输出高约21.7%。燃料富集度到运行末期最大可达5.23%。从中子学角度初步论证了该包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学 聚变裂变混合堆 压水堆乏燃料包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堆增殖乏燃料组件中子学特性初步研究
2
作者 马续波 陈义学 高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245-249,共5页
本文主要对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在压水堆组件中使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的特点,给出了的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压水堆组件设计方案,分析组件的燃料温度系数、慢化剂温度系数等参数。结果表... 本文主要对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在压水堆组件中使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的特点,给出了的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压水堆组件设计方案,分析组件的燃料温度系数、慢化剂温度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聚变-裂变混合堆乏燃料组件的特性与全铀组件的特性相似。在相同的易裂变同位素质量百分比情况下,本文给出的组件设计方案的功率不均匀系数更小。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实现聚变-裂变混合堆和压水堆联合循环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学 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乏燃料 组件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裂变混合乏燃料焚烧堆FDS-SFB燃料循环方案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陈艳 王明煌 +1 位作者 蒋洁琼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9,192,共5页
针对聚变裂变混合乏燃料焚烧堆FDS-SFB(Spent Fuel Burner),基于湿法和干法两种后处理技术途径提出了不同的燃料循环方案。并分别对FDS-SFB燃料循环所需的初装资源量、燃料制备和乏燃料后处理能力进行初步质量流分析和可行性初步评估。... 针对聚变裂变混合乏燃料焚烧堆FDS-SFB(Spent Fuel Burner),基于湿法和干法两种后处理技术途径提出了不同的燃料循环方案。并分别对FDS-SFB燃料循环所需的初装资源量、燃料制备和乏燃料后处理能力进行初步质量流分析和可行性初步评估。基于较好嬗变和增殖性能的FDS-SFB典型中子学方案的质量流初步分析表明:两种方案燃料循环其所需的初装资源量、燃料制备、乏燃料后处理能力具有初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堆 乏燃料 燃料循环 可行性 质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驱动乏燃料焚烧堆(FDS-SFB)燃料循环动态分析
4
作者 毛利胜 王明煌 +3 位作者 付雪微 蒋洁琼 吴宜灿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6-372,共7页
针对聚变驱动乏燃料焚烧堆FDS-SFB燃料循环系统与一次通过燃料循环系统,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分别建立了这两种循环系统的动态分析模型,并根据假设的三种核电发展情景,分别计算了这两种燃料循环系统的资源需求、乏燃料累积量、钚累... 针对聚变驱动乏燃料焚烧堆FDS-SFB燃料循环系统与一次通过燃料循环系统,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分别建立了这两种循环系统的动态分析模型,并根据假设的三种核电发展情景,分别计算了这两种燃料循环系统的资源需求、乏燃料累积量、钚累积量及次锕系元素累积量。初步计算结果表明:与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系统相比,FDS-SFB燃料循环系统可减少天然铀需求量与乏燃料累积量,减少的程度与核电发展规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析 燃料循环 混合堆 乏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