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0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LF-VINS: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
1
作者 张若天 赵旭 +1 位作者 赵辉 李连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6,59,共7页
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是当今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单目视觉里程计技术在外界环境特征点较少的弱特征环境下,出现无法提取足够特征点的情况,以目前主流的算法VINS-Mono为基本框架,改进出一种点线特征融合... 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是当今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单目视觉里程计技术在外界环境特征点较少的弱特征环境下,出现无法提取足够特征点的情况,以目前主流的算法VINS-Mono为基本框架,改进出一种点线特征融合算法BPLF-VINS。该算法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采用一种自适应点线特征提取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线特征的作用,避免系统资源浪费;提出的线段抑制策略可保证线特征的质量,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兼顾系统运行效率。改进后的LSD算法效率提升了50.07%;此外针对长线段被误检测成短线段问题,改进出一种线段合并策略,进一步提高线段匹配准确度。通过使用权威数据集EuRoC进行测试试验,所提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于PL-VINS和VINS-Mono算法平均降低16.03%和19.69%,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定位与建图 点线特征 点线融合 线段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概率积分法与SBAS-InSAR的开采沉陷计算方法
2
作者 丁星丞 李培现 +3 位作者 康新亮 王明亮 张涛 郝登程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针对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过程中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反演结果无法准确预计边缘沉降的问题,提出将蜣螂优化算法应用于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结合SBAS-InSAR沉降监测值获取矿区整体沉降信息。首先依据SBAS-InSAR技术监测形变的... 针对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过程中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反演结果无法准确预计边缘沉降的问题,提出将蜣螂优化算法应用于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结合SBAS-InSAR沉降监测值获取矿区整体沉降信息。首先依据SBAS-InSAR技术监测形变的梯度信息获取可靠的矿区小梯度形变区域沉降值;然后将寻优能力强、准确度高的蜣螂优化算法应用于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计算获取矿区大梯度形变区域沉降值;最后基于距离平方加权法将概率积分法预计沉降值与SBAS-InSAR沉降监测值融合计算,得到开采沉陷变形信息。以山西省古交市马兰矿10604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62个水准监测点数据与25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蜣螂优化算法参数反演结果优异,数据融合后可获取准确的沉降信息,计算精度相对于单独使用SBAS-InSAR和概率积分法分别提高59%与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法 蜣螂优化算法 SBAS-inSAR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gyroscope DR and adaptive information fusion algorithm used in GPS/DR device
3
作者 Li Qingli Xue Yongqi +1 位作者 Shang Yanlei Shi Pengf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2期390-395,共6页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GPS, a non-gyroscope DR is introduced.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the algorithm of the GPS/DR device are also presented. By operating measured data synthetically, linear observatio...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GPS, a non-gyroscope DR is introduced.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the algorithm of the GPS/DR device are also presented. By operating measured data synthetically, linear observation equations are obtained for the information fusion algorithm. This approach avoids model error due to linearizing nonlinear observation equations in the conventional algorithm, so that the stability of information fusion algorithm is improved and computation expenses are reduced. Field runn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satisfactory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navig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the non-gyroscope GPS/DR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gyroscope DR 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Wind Power Risk Assessment System
4
作者 Su, Feng Zhou, Xiaoxin +3 位作者 Yu, Haiguo Xian, Wenjun Lü, Ying Ren, Lingyu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165,共5页
Because of the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wind power,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ystem have many uncertain effects.Based on deterministic analysis methods,traditional on-line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 canno... Because of the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wind power,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ystem have many uncertain effects.Based on deterministic analysis methods,traditional on-line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 cannot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the actu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power system for only considering the most serious and credible accidents.Therefore,the risk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an on-line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 and then an on-lin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wind power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dynamic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Based on multiple data integration,the wind power disturbance probability is available and the security assessment of the power grid can obtain security indices in different aspects.The operating risk index is an expectation of severity,computed by summing up all the products of the result probability and its severity.Analysis results are reported to the dispatchers in on-line environment,while the comprehensive weak links are automatically provided to the power dispatching center.Th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in operation can verify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估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 风险理论 应用 开发 定性分析方法 动态安全评估 电力调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UWB紧组合的行人室内定位方法
5
作者 奔粤阳 黄原 +1 位作者 黄鸿殿 李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0-1310,共11页
针对室内复杂应用场景下行人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系统/超宽带(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ultra-wide band,INS/UWB)紧组合定位方法。以脚部运动的一个步态周期为基本搜索单元,通过行人脚部运动分析,利用z轴角速度... 针对室内复杂应用场景下行人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系统/超宽带(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ultra-wide band,INS/UWB)紧组合定位方法。以脚部运动的一个步态周期为基本搜索单元,通过行人脚部运动分析,利用z轴角速度信息实现行人复合运动下的精确零速检测,进一步利用零速校正(zero velocity update,ZUPT)抑制惯性解算累积误差。同时,考虑UWB测距精度受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影响问题,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方法建立NLOS误差模型并据此对UWB测距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复杂应用场景下,所提INS/UWB紧组合算法定位误差为0.19 m,相比未进行ZUPT和NLOS误差补偿的INS/UWB紧组合定位方法,定位精度提高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室内定位 超宽带 紧组合 零速校正 非视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ula理论下基于g-line失效域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晓亮 李建林 +2 位作者 龚家伟 宛良朋 陈将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5-1453,1462,共10页
针对边坡失效概率计算中功能函数难以确定、多重积分计算不便等问题,提出了Copula理论下基于g-line失效域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Copula理论,给出了基于Copula理论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步骤,进而探讨了一般均质边坡的g-line... 针对边坡失效概率计算中功能函数难以确定、多重积分计算不便等问题,提出了Copula理论下基于g-line失效域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Copula理论,给出了基于Copula理论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步骤,进而探讨了一般均质边坡的g-line曲线拟合形状及表征边坡失效域的抗剪强度参数范围,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能很好拟合g-line曲线,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可表征g-line曲线下的边坡失效域。以一均质边坡为例,通过在g-line失效域内积分,得出了3种Copula函数下边坡的失效概率,均与FORM及MCS法得出的结果比较接近,从而验证了Copula理论下基于g-line失效域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讨论了不同Copula函数下失效概率计算结果的差异性随安全系数变化的特点,认为在低失效概率(高安全系数)时,可靠性分析结果对Copula函数类型比较敏感,应重视不同Copula函数类型引起的计算结果差异性及最优化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边坡 失效概率 g-line曲线 COPULA函数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早期躯体重心线(W-line)与近端交界区失败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子方 郑国权 +2 位作者 薛超 王岩 王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1-229,共9页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矫形术后早期躯体重心线(W-line)与近端交界区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failure,PJ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9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矫形术后早期躯体重心线(W-line)与近端交界区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failure,PJ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9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80例。均行单纯后路长节段(固定椎体≥4个)固定融合手术,术后随访至少满2年。测量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参数。在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将经外耳道口垂线定义为W-line,根据W-line不同位置分为A组、B组及C组。测量术后3个月时W-line到S1后上角水平距离(WSD)及W-line到股骨头中心连线中点的水平距离(WHD),将W-line位置进行数值转化(the numeric value of W-line,N-W-line):N-W-line=WHD/WSD。W-line位于参考点前方数值为正,反之为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N-W-line临界值。三组患者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非PJF生存时间。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出术后3个月N-W-line临界值为±0.78[敏感度=75%,特异度=75.9%,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36,P=0.003]。A组32例,N-W-line>0.78;B组49例,-0.78≤N-W-line≤0.78;C组18例,N-W-line<-0.78。A组患者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最小(P<0.05),术后3个月矢状面平衡距(P<0.001)、T1骨盆角(P<0.001)及骨盆腰椎匹配度(P<0.001)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患者。但随访中,A、B及C组分别有12例、3例及1例患者出现PJF,A组患者PJF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2/32 vs 3/49 vs 1/18,P<0.001)。此外,A组患者非PJF生存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05,Log-rank检验)。B、C组患者W-line位置逐渐前移,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逐渐增大,但术后PJF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ASD患者矫形术后早期W-line位置可有效预测PJF发生。矫形手术后W-line偏后或过度偏前,术后随访中PJF发生率显著增加,矫形术后躯干呈轻度前屈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畸形 W-line 近端交界区失败 ROC曲线分析 长节段固定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ine-Pack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娜 操晨润 +3 位作者 黄大为 黄征 陈厚合 张鹏宇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针对Line-Pack模型无法考察天然气系统内部不同规模管道的动态特性问题,在分析输气管道压力与质量流动态平衡过程差异性的基础上,将输气管道分解为有限多个小规模等长管元,在每个管元上计及压力与质量流平衡时间差,将天然气在输气管道... 针对Line-Pack模型无法考察天然气系统内部不同规模管道的动态特性问题,在分析输气管道压力与质量流动态平衡过程差异性的基础上,将输气管道分解为有限多个小规模等长管元,在每个管元上计及压力与质量流平衡时间差,将天然气在输气管道内的复杂运动过程近似等效为有限个管元的气体稳定运动,构建了计及气网多规模长输气管道的改进Line-Pack模型以融入优化调度模型,并给出了线性化处理方案以便于适应大规模问题求解。基于修改的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和IEEE 39节点电力系统构建了算例系统,采用Pipeline Studio商业油气仿真软件对所提模型计算得到的调度方案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管元 改进line-Pack模型 优化调度 Pipeline 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fault-tolerant algorithm with two-stage and feedback for integrated navigation federated filtering 被引量:6
9
作者 Li Cong Honglei Qin Zhanzhong T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274-282,共9页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federated filter in fault-tolerant desig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the limitation of faul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gradual changing fault detection and the poor fault toleran...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federated filter in fault-tolerant desig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the limitation of faul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gradual changing fault detection and the poor fault tolerance of global optimal fusion algorithm are the key problems to deal with.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ederated filtering fault tolerance, global fault-tolerant fusion algorithm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lgorithm are proposed based on fuzzy assessment. It achieves intelligent fault-tolerant structure with two-stage and feedback, including real-time fault detection in sub-filters, and fault-tolerant fus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main fil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fault-tolerant ability and ensure relatively high positioning precisio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when a subsystem having gradual changing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navigation federated filter fuzzy assess-ment fault-tolerant fusion information sha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感知增强的煤矿井下视觉SLAM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琦 梁鑫 +2 位作者 郭媛婕 王煜豪 李占利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42,共12页
【目的】煤矿井下普遍存在低照度、弱纹理和结构化的特征退化场景,导致视觉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系统面临有效特征不足或误匹配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边缘... 【目的】煤矿井下普遍存在低照度、弱纹理和结构化的特征退化场景,导致视觉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系统面临有效特征不足或误匹配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感知增强的视觉SLAM方法。首先,构建了边缘感知约束的低光图像增强模块。通过自适应尺度的梯度域引导滤波器优化Retinex算法,以获得纹理清晰光照均匀的图像,从而显著提升了在低光照和不均匀光照条件下特征提取性能。其次,在视觉里程计中构建了边缘感知增强的特征提取和匹配模块,通过点线特征融合策略有效增强了弱纹理和结构化场景中特征的可检测性和匹配准确性。具体使用边缘绘制线特征提取算法(edge drawing lines,EDLines)提取线特征,定向FAST和旋转BRIEF点特征提取算法(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ORB)提取点特征,并利用基于网格运动统计(grid-based motion statistics,GMS)和比值测试匹配算法进行精确匹配。最后,将该方法与ORB-SLAM2、ORB-SLAM3在TUM数据集和煤矿井下实景数据集上进行了全面实验验证,涵盖图像增强、特征匹配和定位等多个环节。【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在TUM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与ORB-SLAM2相比,绝对轨迹误差、相对轨迹误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4%~38.46%、8.62%~50%;与ORB-SLAM3相比,绝对轨迹误差、相对轨迹误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61.68%、3.63%~47.05%。(2)在煤矿井下实景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定位轨迹更接近于相机运动参考轨迹。(3)有效提高了视觉SLAM在煤矿井下特征退化场景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视觉SLAM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研究面向井下特征退化场景的视觉SLAM方法,对于推动煤矿井下移动式装备机器人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特征退化 边缘感知 图像增强 点线特征融合 TUM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振兵 韩钰 唐辰康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为第二阶段绝缘子缺陷检测提供准确的输入,摒除冗余背景信息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利用ConvNeXt V2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不规则形态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特征融合过程中加入边缘知识融合模块,精准提取缺陷边缘信息;设计自适应形状IoU增强方法,采用自适应训练样本选择策略优化正负样本比例,并使用充分考虑边界框回归样本自身形状和尺度等固有属性的Shape-IoU损失函数,使模型聚焦目标本质特征,改善模型漏检误检情况,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经实验证明,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比基线模型平均精确率提高了17.3%,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准确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绝缘子缺陷检测 YOLOv8 ConvNeXt V2 边缘知识融合 自适应形状IoU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格融合模型的垃圾评论识别研究
12
作者 刘伟江 马小雯 王博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5,共13页
[目的/意义]为有效解决基元学习器和集成模型对单形态特定模式的依赖和局限,本文通过加大观察粒度将分类器拓展为可适应多形态混合模式的分类器,以期提升模型理解能力和分类能力。[方法/过程]本文以概念集替代原始特征,引入互斥概念集... [目的/意义]为有效解决基元学习器和集成模型对单形态特定模式的依赖和局限,本文通过加大观察粒度将分类器拓展为可适应多形态混合模式的分类器,以期提升模型理解能力和分类能力。[方法/过程]本文以概念集替代原始特征,引入互斥概念集和正交样本集的概念,对样本进行分离、归纳和融合,构建概念格融合模型,并从模型特质、模型能力、模型品质及过拟合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结论]以亚马逊23971条评论为样本集的测算结果表明,概念格融合模型在准确性、稳定性、抗干扰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佳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评论 基元学习器 集成模型 概念格 概念格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实际导航性能评估方法
13
作者 钟伦珑 袁旭 +1 位作者 董巧丽 王崇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4,212,共10页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误差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将组合导航的ANP评估建模成置信域表征参数求解问题。然后,应用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法减小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同时结合二分迭代快速收缩搜索区间,减小方法迭代次数,避免动态积分区间带来的求积节点数选取困难问题,在保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快速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复化Simpson公式的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在相同准确性要求下,将平均计算时间由15.69 ms减少到1.0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组合导航 实际导航性能 高斯勒让德 二分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与集成学习的风机叶片缺陷检测方法
14
作者 王瑞 汤占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58-465,共8页
针对无人机在风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中遇到的复杂特征处理和多形式缺陷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集成学习的风机叶片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局部LBP特征、HOG特征以及胶囊网络的高级特征,并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构... 针对无人机在风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中遇到的复杂特征处理和多形式缺陷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集成学习的风机叶片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局部LBP特征、HOG特征以及胶囊网络的高级特征,并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构建了一个多特征提取模型,以获取更深入的细节信息。同时,选择了3种具有不同偏差和方差特性的基础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算法(KNN)和决策树(DT),通过整合不同基模型的优势,建立异质集成学习模型,从而提升了模型的整体性能。在风机叶片表面缺陷图像数据集上对模型(MFEM)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精确度(MAP)最高达到98%,相比于YOLOv7和Faster R-CNN分别提高了3.1%和5.8%,对比SVM,KNN和DT 3类基模型有较大提升。此外,通过消融实验对不同模块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特征融合与集成学习模型(MFEM)在风机叶片缺陷检测任务中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风机叶片 缺陷检测 多特征融合 集成学习 胶囊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串并联镜像加工装备的线激光安装位姿高精度标定方法
15
作者 刘海波 李文杰 +5 位作者 丁悦 王鹏飞 梁润 薄其乐 谢福贵 肖世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0,共7页
针对现有串并联机床线激光传感器测量位姿准确标定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串并联机床的线激光安装位姿标定方法。基于标准球特性,求取球心坐标后利用标准球球心不变性建立等式,提出求取旋转矩阵的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标准球表面,获取其点云... 针对现有串并联机床线激光传感器测量位姿准确标定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串并联机床的线激光安装位姿标定方法。基于标准球特性,求取球心坐标后利用标准球球心不变性建立等式,提出求取旋转矩阵的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标准球表面,获取其点云数据并拟合出球心,与球心坐标真值比较并建立平移矩阵的求取模型。与传统手眼标定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沿X、Y、Z 3个方向的标定误差分别降低了88.9%、83.6%、82.1%。所提方法无须改变串并联机构的姿态,有效避免了串并联机床定位误差对测量位姿标定的影响,提高了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联机床 标准球 线激光传感器 位姿标定 测量加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微气象预测的气象站时空融合数据驱动轻梯度提升机模型
16
作者 郝艳捧 李鑫贺 +1 位作者 黄磊 王黎伟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共9页
极端的微气象容易造成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荷载过大,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架空输电线路微气象预测为覆冰预测提供气象预测数据,提高输电线路覆冰风险预警能力,保障“西电东送”主通道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通道覆冰期安全运行。针... 极端的微气象容易造成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荷载过大,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架空输电线路微气象预测为覆冰预测提供气象预测数据,提高输电线路覆冰风险预警能力,保障“西电东送”主通道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通道覆冰期安全运行。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微气象差异性强、波动大等预测难问题,研究利用气象站天气预报预测架空输电线路终端微气象,提出微气象终端与气象站距离最近、时刻最近的时空数据融合方法,建立基于4474条数据的时空数据驱动的架空输电线路终端微气象预测轻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模型。以典型终端为例研究模型某时刻、前1 h、前2 h、前3 h等4种预测样本融合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1 h预测样本融合方式的微气象预测效果最好,测试集1295条数据的微气象温度、湿度、风速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87℃、3.178%和0.986 m·s^(-1)。基于前1 h预测样本时空融合方式的LightGBM模型,预测163个终端的微气象,与监测值对比表明,温度、湿度、风速预测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3℃、6%~13%、0.5~1.5 m·s^(-1),为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提供准确微气象预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象预测 输电线路 气象站 LightGBM模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在土石坝渗漏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徐力群 何英铭 +3 位作者 李东泽 张国琛 马泽锴 沈振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解决单一物探技术无法精准定位土石坝局部渗漏问题,结合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将不同源原始探测数据转化为电阻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开展了预设3处渗漏隐患通道的均质土石坝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为解决单一物探技术无法精准定位土石坝局部渗漏问题,结合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将不同源原始探测数据转化为电阻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开展了预设3处渗漏隐患通道的均质土石坝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两种单一物探技术与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的渗漏通道定位区域,论证了综合物探技术的渗漏隐患定位的精准性,并给出了渗漏隐患区域的判别标准。将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某存在渗漏问题的土石坝工程,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无损探测、高效便捷、结果明显等优点,可实现渗漏隐患位置的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渗漏探测 综合物探技术 信息融合 电阻率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的多级无线供电系统设计与一体化绝缘子装置研制
18
作者 张民 张鑫 +3 位作者 刘野然 李勇 何正友 吴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4-843,I0115,共11页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方案,并研制了具有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一体化绝缘子装置。首先,基于系统电路模型,以实现恒压输出和零相角输入为目标,设计了五线圈-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补偿电容参数,并给出了功率变换电路设计方案;其次,给出了多中继线圈与环氧树脂绝缘子的一体化封装方案和封装流程,并制作了一套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压特性,并且通过高压实验验证了融合多中继线圈的一体化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以及在高压环境下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整套设备输出功率达到44.38W,传输效率达84.5%,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满足35kV电压等级绝缘耐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 多中继无线供电 一体化绝缘子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的玉米大豆间套复种作物行导航线提取方法
19
作者 朱惠斌 李仕 +3 位作者 白丽珍 王明鹏 贾宇轩 兰冀贤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7,共13页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复种场景下导航线提取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精度低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的作物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以提升自主移动底盘在田间作业中的导航精度。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行间专项分割任务,以YOLO v8为基...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复种场景下导航线提取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精度低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的作物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以提升自主移动底盘在田间作业中的导航精度。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行间专项分割任务,以YOLO v8为基础融合StarNet网络,并优化检测头构建了StarNet-YOLO主干网络。通过自主设计的ASPPFE模块、深度可分离卷积和CSE结构等策略优化,同时利用LAMP剪枝算法对其轻量化。此外,引入Douglas-Peucker算法获取逼近作物行间轮廓,并提出评分机制确定轮廓的起始线段和终点线段中点,进而实现作物行导航线的精确拟合。消融试验结果表明,ASPPFE的mAP50seg(交并比为0.5时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9.5%,其mAP50-95seg(交并比为0.5~0.95时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比SPPELAN、SPPF和ASPPF分别提升1.0、1.0、0.4个百分点。经剪枝率25%优化后的StarNet-YOLO网络,mAP50-95seg仅降低0.02个百分点,而推理速度从390 f/s提升至563 f/s,浮点运算量从7.2×10^(9)降至4.7×10^(9)。在同一数据集下对YOLO v5、YOLO v7、YOLO v8和改进YOLO v8进行对比发现,StarNet-YOLO网络mAP50-95seg比其他3种算法分别提升5.5、4.8、2.8个百分点。作物行间导航线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平均角度误差和距离误差分别为2.01°和23.17像素。在复杂农田环境下本文导航线提取算法表现出优异性能,实现检测速度与精度平衡,为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田间作业自主机器人视觉导航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套复种 作物行间检测 导航线提取 改进YOLO v8 多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IMA-SVM模型的季节性PM_(2.5)浓度预测
20
作者 宋英华 徐亚安 张远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而PM_(2.5)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PM_(2.5)浓度预测缺少季节性因素分析,预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支持向量机(SARI... 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而PM_(2.5)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PM_(2.5)浓度预测缺少季节性因素分析,预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支持向量机(SARIMA-SVM)融合模型。该融合模型为串联型融合模型,将数据拆分为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SARIMA模型在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季节性因素提取参数,能有效分析PM_(2.5)浓度数据的季节性规律变化趋势,较好地预测数据未来的线性变化趋势。结合SVM模型对预测数据的残差序列进行优化,利用滑动步长预测法确定残差序列的最优预测步长,通过网格搜索确定最优模型参数,实现对PM_(2.5)浓度数据的长期预测,同时提高整体预测精度。通过对武汉市近5年的PM_(2.5)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融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相较于单一模型有很大提升,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比单一的ARIMA、Auto ARIMA、SARIMA模型分别提升了99%、99%、98%,稳定性也更好,为PM_(2.5)浓度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 支持向量机 融合模型 PM_(2.5)浓度 季节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