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0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自动建模探索研究
1
作者 张立群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结合核电仿真设计最新进展,探索研究了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自动建模仿真技术,开展了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多专业模型架构分析,建立了从底层的基础专业级组件到顶层的全厂模型的层次化架构,同时对核电厂仪控、工艺和电气专业模型间的耦... 结合核电仿真设计最新进展,探索研究了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自动建模仿真技术,开展了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多专业模型架构分析,建立了从底层的基础专业级组件到顶层的全厂模型的层次化架构,同时对核电厂仪控、工艺和电气专业模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多层次模型间的接口设计。通过设计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自动建模数据映射关系,开发了核电厂自动建模软件并进行Modelica建模仿真,论证了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自动建模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基于Modelica的核电厂自动建模技术,继承了Modelica模型的层次分明的优点,大大提升了建模自动化水平,可以准确还原各专业设计信息,自动建立跨专业耦合接口和自顶向下的层级接口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跨图纸、跨系统或跨专业间的数据交换及仿真计算,仿真结果符合系统及设备的运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CA 核电厂 建模仿真 模型架构 自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Plant Growth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一书的评介
2
作者 熊范伦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农业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完成农业科技、市场和政府等信息的传输和利用,加速科研成果的形成、规范、集成,缩短转化周期,科学指导和管理生产,从而改变传统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行业性... 农业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完成农业科技、市场和政府等信息的传输和利用,加速科研成果的形成、规范、集成,缩短转化周期,科学指导和管理生产,从而改变传统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行业性弱点,提高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农业信息化近些年来在我国有了快速的发展.2003年12月10日,我国科技部863计划支持的重大专项"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俗称"电脑农业")荣获世界信息峰会全球大奖,标志着中国在农业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GROWTH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农业信息技术 书评 “电脑农业” 中国 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ato detection method using domain adaptive learning for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 被引量:1
3
作者 LI Yang HOU Wenhui +4 位作者 YANG Huihuang RAO Yuan WANG Tan JIN Xiu ZHU Jun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4-145,共12页
This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detecting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a critical prerequisite for the automation implementation of robotic harvesting.However,the heavy ... This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detecting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a critical prerequisite for the automation implementation of robotic harvesting.However,the heavy reliance on extensive manually annotated datasets for training deep learning models still poses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to their application in real-worl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s.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we employed domain adaptive learning approach combined with the YOLOv5 model to develop a novel tomato detection model called as TDA-YOLO(tomato detection domain adaptation).We designated the normal illumination scen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 as the source domain and utilized various other illumination scenes as the target domain.To construct bridge mechanism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domains,neural preset for color style transfer is introduced to generate a pseudo-dataset,which served to deal with domain discrepancy.Furthermore,this study combines the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method to enable the model to extract domain-invariant features more fully,and uses knowledge distillation to improve the model'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target domain.Additionally,for purpose of promoting inference speed and low computational demand,the lightweight FasterNet network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YOLOv5's C3 module,creating a modified C3_Faster modu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TDA-YOLO model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original YOLOv5s model,achieving a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of 96.80%for tomato detection across diverse scenario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increasing by 7.19 percentage points;Compared with the latest YOLOv8 and YOLOv9,it is also 2.17 and 1.19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respectively.The model's average detection time per image was an impressive 15 milliseconds,with a FL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count of 13.8 G.After acceleration processing,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TDA-YOLO model on the Jetson Xavier NX development board is 90.95%,the mAP value is 91.35%,and the detection time of each image is 21 ms,which can sti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detection of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DA-YOLO model 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detect tomatoes in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and at the same time avoid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annotated data,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harvesting systems for tomatoes and other fr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S modelS domain adaptive tomato detection illumination variatio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dense planting environ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Planting Models in Rice Production of Northeast China
4
作者 Ji Jun-chao Wei Yong-xia +1 位作者 Liu Hui Ahmad K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3期88-96,共9页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m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water consumption in rice produc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es betwee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 and transplanting ...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m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water consumption in rice produc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es betwee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 and transplanting ric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mes.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orrelation effect of water consumption on yield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models in rice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18.Seven treatments were implemented:drip irrigatio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DDSR),wet irrigatio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WDSR),flooded irrigatio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FDSR),transplanting flooded rice(TFR),controlled irrigation transplanting rice(CTR),intermittent irrigation transplanting rice(ITR)and wet irrigation transplanting rice(WTR).Among them,TFR was the contro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s of 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intensity and its modulus coefficient of the seven treatments all appeared in the middle tillering and the jointing booting stages.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ET)and average water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DDSR,WDSR,FDSR and WTR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FR,CTR and ITR.The maximum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yield(WUEy)occurred in DDSR with a value of 3.8 kg·m^(-3).WUEy of DDSR,WDSR and FDS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FR,CTR and ITR.In the middle tillering and the heading and flowering stages,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of each treatmen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yield formation,and 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in the late tillering stage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yield form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 and yield(Y)of dry direct 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planting models showed a quadratic function curve.ET of transplanting planting model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Y,and ET of dry direct seeding planting model had no impact on Y.DDSR had the least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of 199.8 mm·m^(-2),the lowest water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2.0 mm·d^(-1) and the greatest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3.8 kg·m^(-3),which suggested that DDSR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water saving effect.The combination of dry direct seeding planting model and drip irrigation scheme would be a good option for determining a water-saving rice planting model in north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dry direct seeding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plant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稻轮作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志刚 周佳燕 +7 位作者 周建霞 陈惠哲 张玉屏 向境 张义凯 徐逸文 黄颂迪 王亚梁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2,107,共4页
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200 m2左右,粮食自给率不高。为稳定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并提高农民收入,开展了藕-稻轮作模式和麦-稻轮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前,藕-稻轮作模式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 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200 m2左右,粮食自给率不高。为稳定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并提高农民收入,开展了藕-稻轮作模式和麦-稻轮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前,藕-稻轮作模式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麦-稻模式,分别高21.52%、45.28%、274.57%和56.50%,而有机质含量和pH值与麦-稻模式相近;水稻收获后,藕-稻轮作模式下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麦-稻模式显著降低,分别低13.90%和33.47%,而pH值、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稻模式,分别高9.23%、333.78%和58.13%;藕-稻轮作模式水稻产量低于麦-稻模式,其中,每穗实粒数显著高于麦-稻模式,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麦-稻模式;藕-稻轮作模式稻米品质总体上优于麦-稻模式,其中,糙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稻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协调穗粒结构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在藕-稻轮作模式下采取适当增加水稻种植密度、后期少量施用穗肥或者喷施叶面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藕-稻轮作 麦-稻模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6
作者 郭燕 贺佳 +6 位作者 位盼盼 曾凯 史舟 叶粟 杨秀忠 郑国清 王来刚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构建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估算模型的迁移能力,为冬小麦生物量快速估算、表型研究及制定作物水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水氮处理,采用大疆M600 Pro无人机搭载安... 【目的】构建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估算模型的迁移能力,为冬小麦生物量快速估算、表型研究及制定作物水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水氮处理,采用大疆M600 Pro无人机搭载安洲科技K6多光谱成像仪获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影像,提取影像数字表面模型,基于无人机影像提取株高,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并改进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水氮耦合自然状态条件下冬小麦实测株高的变化较小,但在氮充足条件下灌溉可增加冬小麦实测株高。无人机提取株高与实测株高的线性决定系数(R^(2))为0.81,即无人机提取株高可解释81%的株高变异。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株高构建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R^(2)、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58、4528.23 kg/ha和1.25,说明该模型可对冬小麦生物量进行快速估算,但模型稳健性较差(RPD<1.4),估算值(16198.27 kg/ha)较实测值(16960.23 kg/ha)偏小,且估算值较分散。通过数据转换,基于生物量/无人机提取株高比值构建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R^(2)、RMSE、RPD分别为0.88、2291.90 kg/ha和2.75,改进后的模型稳健性较强(RPD>2.0),估算值(17478.21 kg/ha)与实测值(17222.59 kg/ha)较接近,模型估算精度提高了51.72%。经验证,改进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在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迁移估算模型的R^(2)均在0.85以上,能实现对冬小麦生物量的精准快速估算。【结论】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株高信息,通过数据转换,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的估算精度。改进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在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均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但在不同氮水平情景下的迁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模型迁移利用前应对不同情景数据集进行直方图特征分析,并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量 株高 数字表面模型(DSM)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王春红 张玉斌 +2 位作者 任园 邓欣然 索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调研了安徽省六安市A、B两座拌合站夏冬两季4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当量的影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确定模型建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指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碳... 调研了安徽省六安市A、B两座拌合站夏冬两季4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当量的影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确定模型建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指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模型计算结果介于传统的理论计算法和定额计算法之间,符合现有的计算规律,具有较高的测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计算模型 层次分析法 沥青拌合站 实测值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炜 颜雅涵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0,共9页
【目的】在空间信息模型、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绿地植被作为生命体,其分枝形态和生长过程有别于其他基础设施类型,基于构件的传统信息模型并不能满足绿地的数字... 【目的】在空间信息模型、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绿地植被作为生命体,其分枝形态和生长过程有别于其他基础设施类型,基于构件的传统信息模型并不能满足绿地的数字化需求。针对绿地特征,提出城市绿地信息模型构建方法,用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评估实践。【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数字信息模型标准中绿地相关部分的总结和分析,结合不同应用需求,从模型组成部分、数据逻辑和评估应用途径3个方面,探讨适用于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表达方式。【结果】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空间几何模型和属性关联模型,模型各部分需要基于不同绿地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数据结构化表达。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数据逻辑包含细节层级划分、三维模型构建和生长过程模拟3个部分。在评估分析方面,城市绿地信息模型可以满足三维绿量指标计算、三维景观格局分析和三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实践需求。【结论】基于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构建需求,可以建立相应的框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途径,包括建模标准构建、共享平台开发和生成算法研究3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维绿量 建筑信息模型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植物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国产SA-508-Ⅲ-1钢环境影响疲劳试验研究和预测模型开发
9
作者 沈睿 刘畅 +1 位作者 唐力晨 王秉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国产SA-508-Ⅲ-1钢在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疲劳性能的应变速率、温度和溶解氧含量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获得各影响参数的影响函数方程。基于获得的各影响参数的函数方程,建立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修正因子F_(en)预测模型。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模型所预测的寿命相比,也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说明ANL模型可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预测。本文获得的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预测模型与ANL模型相比,更适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寿命预测,为国内第3代核电厂一回路设备考虑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影响的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SA-508-Ⅲ-1钢 环境影响疲劳 F_(en)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孙海丽 孙一杰 +1 位作者 代海芳 丁位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植物生理学是我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林和园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河南科技学院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优化课程... 植物生理学是我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林和园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河南科技学院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优化课程内容,建设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同时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也进行改革与优化,在课程开设过程中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注重融入思政元素。该文对上述几方面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为同行进行植物生理学的教研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 考核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高背压改造机组动态特性的厂级负荷分配
11
作者 章艳 李佳丽 +4 位作者 张莹 苏子航 陈筑 韩旭 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2,共10页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系的影响,从而明确机组电-热可行运行区间.针对机组实际运行时主要采用纯背压工况运行的现状,探究并量化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循环水质量流量与循环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电-热关系斜率以及电热运行范围的影响,为电厂的精细化运行提供模型工具.基于实际热电厂运行数据校验上述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考虑机组动态特性对厂级负荷分配的节煤效果.算例结果表明,当湿冷高背压机组协同抽凝机组共同参与厂级负荷分配时,考虑动态特性的可行域模型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映射实际机组的电热关系,350MW机组在相同供热功率下,发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扩大约2.37~4.24MW,负荷分配结果的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级负荷分配 高背压改造机组 动态电热特性 可行运行区间 精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MAS模型在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丽丽 李修平 +3 位作者 周英华 申健 田立娟 杨洪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高级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选修课,结合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的特点将O-AMAS教学模型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践行OBE教学理念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立德树人”的作用,该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 高级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选修课,结合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的特点将O-AMAS教学模型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践行OBE教学理念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立德树人”的作用,该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较好地完成课程目标。通过该模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将严谨的科学态度、辩证思维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讲授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植物生理学 O-AMAS模型 OBE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3
作者 张小军 高燕 +2 位作者 梁晋军 王鹏飞 温鹏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化、教学方法集成、科研实训完善和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等多方面着手,探索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新模式探索为新农科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研究法 新农科 案例教学法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和云模型的虚拟电厂交易风险评估研究
14
作者 刘吉成 宋亚楠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9-1097,I0069,I0070,共11页
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能源作为第三方主体参与市场,其交易过程存有多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准确识别并有效评估其交易风险尤为重要。该文首先基于文本挖掘技术辨识风险因素,并使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而设计风险评估指... 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能源作为第三方主体参与市场,其交易过程存有多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准确识别并有效评估其交易风险尤为重要。该文首先基于文本挖掘技术辨识风险因素,并使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而设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结合博弈论思想,对关键风险因素主客观组合赋权。再次,构建风险评估的二维云模型以描述风险发生概率的随机性和风险产生后果的模糊性问题。最后,采用所提评估方法计算多场景虚拟电厂参与市场交易情况的总体风险水平并排序,且与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秩和比综合评价法(rank sum ratio,RSR)及折衷排序方法(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and compromise solution,VIKOR)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做研究为VPP交易管理和风险防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交易 风险评估 文本挖掘 二维云模型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
15
作者 陶陶 包雷 +1 位作者 许依宁 汪子涵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36-142,152,共8页
[目的]探究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旨在精确界定重庆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范围,为制定与实施植物多样性的就地与迁地保护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精准的定位服务。[方法]借助MaxEnt模型、SDMtoolbox工具以及ArcGIS平台,将重庆市2 504个植物... [目的]探究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旨在精确界定重庆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范围,为制定与实施植物多样性的就地与迁地保护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精准的定位服务。[方法]借助MaxEnt模型、SDMtoolbox工具以及ArcGIS平台,将重庆市2 504个植物物种与生物气候、地形及土壤等多维度数据相结合,通过迭代计算,精确描绘这些植物物种的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并绘制重庆市植物多样性地图。[结果]重庆市的高植物多样性生境面积为31 550 km^(2),占比37%,在空间上呈现渝东北和两江四山一主一次两个植物多样性中心。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植物多样性保护特征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定位高度契合高植物多样性生境的空间分布,生态保护用地显著集中于渝东北植物多样性主中心,且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不足。[结论]扩大生态保护用地有效范围,构建区域性的生态保护用地网络,并实施融合保护和发展理念的社区生态保护用地策略,不断优化生态保护用地空间格局,促进重庆市植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用地 MaxEnt模型 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约束下农户植保机械升级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超 周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为探究农业植保环节机械化升级路径,加快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借助江苏省837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高效植保机械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经营规模尤其地块规模较小是阻碍... 为探究农业植保环节机械化升级路径,加快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借助江苏省837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高效植保机械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经营规模尤其地块规模较小是阻碍植保机械发展的关键因素;植保专业化服务能够促进大型高效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但难以破除植保机械升级中的规模障碍;专业化服务对大规模农户采纳大型高效的植保机械影响效果较大,而对小规模农户的作用效果有限。在推广应用大型高效植保机械过程中,不仅需要扩大农户整体的经营规模,更重要的是解决单个地块面积小的问题;此外,大力发展能够适应当前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植保专业化服务也是推动中国农业植保机械升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械 种植规模 专业化服务 多元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云模型的LNG化工厂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晓娅 秦林波 +2 位作者 韩军 赵波 陈旺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71-3077,共7页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化工厂安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本质安全化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判量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度。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化工厂安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本质安全化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判量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度。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正向云发生器柔化风险矩阵阈值,并通过逆向云发生器优化评价结果,从而得出云特征数字,并生成对应的二维云图。通过将实际云图与标准云图进行对比,确定各评价指标风险等级。以企业LNG化工厂为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融合了专家意见,保留了评估结果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实现了风险评价结果可视化,为LNG化工厂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化工厂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CRITIC赋权法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特性、农户销售渠道选择与增收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冷伯阳 韩一军 陈景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1,共12页
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是促进农户增收的关键,探讨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驱动因素及其增收效应,对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淮海5个小麦主产省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和中介... 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是促进农户增收的关键,探讨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驱动因素及其增收效应,对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淮海5个小麦主产省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交易特性对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及由此导致的农户种植收益差异。研究发现,交易特性对农户销售渠道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资产专用性提高、交易频率及生产不确定性增加促使农户选择组织化程度及利益联结程度较高的销售渠道;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与粮食经纪人销售渠道相比,收储点、合作社和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均能提高农户种植收益,且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的增收作用最大;从农户禀赋来看,收储点、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的增收作用在农地经营规模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中更加明显。收储点销售渠道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合作社销售渠道通过统一提供生产资料来提高农户种植收益,而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可以通过上述两种途径促进农户增收。因此,应提高专用性资产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户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以提升农户的市场交易能力和交易地位;着力提高销售渠道关系稳定性,充分发挥合作社、加工企业的联农带农作用,进一步拓宽和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农户获取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特性 销售渠道选择 种植收益 多元有序Probit模型 CMP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射线追踪模拟分析远红光对生菜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李嘉伟 周小平 +4 位作者 李源源 吴雪 吴翠南 徐识溥 曹凯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6-243,共8页
为了探究远红光在整株水平对植物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以‘玻璃生菜’为试材,采用红光:远红光配比分别为6.4(CK)、1.6(T1)和0.8(T2)的3种光质组合处理,通过测量生菜植株的形态和干物质累积,分析生菜的光合特性,构建生菜的三维模型... 为了探究远红光在整株水平对植物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以‘玻璃生菜’为试材,采用红光:远红光配比分别为6.4(CK)、1.6(T1)和0.8(T2)的3种光质组合处理,通过测量生菜植株的形态和干物质累积,分析生菜的光合特性,构建生菜的三维模型,比较生菜的光截获差异,并模拟生菜的干质量,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处理下生菜的干质量、鲜质量、株高和叶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与CK相比,T1、T2处理下植物的电子传递速率(J_(max))分别显著降低11.6%和21.7%,最大羧化速率(V_(cmax))分别显著降低33.7%和47.6%(P<0.05),表明远红光降低了生菜单位叶面积的光合能力。通过构建生菜的3D模型,基于射线追踪模拟,发现T1、T2处理相较于CK光截获分别显著提高了42.7%和68.2%,整株光合速率也分别提高32.5%和56.1%(P<0.05)。利用整株光合速率模拟生菜干质量,在线性回归分析中R^(2)为0.913。综合分析不同指标对整株光截获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发现远红光引起的株高和叶面积增加显著提高光截获(P<0.05),光合参数降低减少整株光合速率,贡献度为14.5%(T2),而生菜形态变化提高光合速率,贡献度高达45.9%(T2)。综上所述,远红光引起的形态变化可以提高生菜整株水平的光截获和光合速率,从而提升生菜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光合作用 3D植物模型 光截获 远红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预测七叶一枝花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20
作者 刘泽渊 魏有海 +1 位作者 郭良芝 程亮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0-486,共7页
基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探讨影响七叶一枝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预测其在当前气候及未来2021—2040、2041—2060和2061—2080年3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场景(RCP2.6、RCP4.5和RCP8.5)下潜在适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质心迁... 基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探讨影响七叶一枝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预测其在当前气候及未来2021—2040、2041—2060和2061—2080年3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场景(RCP2.6、RCP4.5和RCP8.5)下潜在适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质心迁移趋势.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参数组合调控倍率为2,特征组合为线性函数-二次项函数,测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24,预测效果较好;由刀切法贡献率和单因子响应曲线可知影响七叶一枝花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基本饱和度、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和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累计贡献率为82.5%;当前气候条件下,七叶一枝花适生区总面积为3.559×10^(6) km^(2),占全国面积的37%,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其适生区面积不断缩小,在RCP8.5下减少最为显著,质心迁移结果表明其在未来的潜在适生区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随着气候变暖,七叶一枝花在中国的中、高适生区面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濒危植物 MaxEnt模型 适生区变化 七叶一枝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