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职业教育的价值重构、功能定位与实践样态
1
作者 张微 孙士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探讨如何有效化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答题。通过调查S市H区老年人生活与再就业状况,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深度剖析影响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多重因素,发现有技能特长、年龄较...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探讨如何有效化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答题。通过调查S市H区老年人生活与再就业状况,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深度剖析影响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多重因素,发现有技能特长、年龄较小、学历较高与老年人再就业率成正相关。沿着老年人职业教育的价值重构、功能定位与实践样态进行三重进路分析,并围绕提高个体生活质量、适应外界社会环境变化、追寻积极个体存在意义、做品德高尚和有用有为的老年人等多维度提出了老年人职业教育的价值重构,以期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职业教育 功能定位 价值重构 实践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山东省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薄立明 尹力 +2 位作者 魏伟 赵浪 夏俊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判读国土空间格局时空演变是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协调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该文以“主体功能”为标尺,运用空间转换矩阵、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山东省国... 从主体功能区视角判读国土空间格局时空演变是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协调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该文以“主体功能”为标尺,运用空间转换矩阵、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山东省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山东省城镇空间剧烈扩张、生态空间稳步增加,农业空间大规模缩减,各主体功能区内国土空间格局不断向其主体功能定位演变;②农业空间转城镇、生态空间是山东省主导交叉转换类型,邻近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主产区中城镇空间大规模退化为农业空间,沿湖沿海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填湖造田”“围海造地”导致“由水转地”演变现象显著;③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受社会经济政策、自然地理交通因素的综合驱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政府财政投入、重大土地工程和第一、二产业发展诉求等因素尤其关键,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空间转换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国土空间规划 三区空间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太行山区地壳各向异性的接收函数证据 被引量:22
3
作者 田宝峰 李娟 +2 位作者 王卫民 赵连锋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59-1467,共9页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究华北克拉通构造运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场所.我们以该地区JJJX台为例,介绍了利用远场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的方法.反演结果表明,该台站下方存在明显的来源于中、上地壳的各向异性,浅层2.4km以内表现出强度约为10%的裂隙成因的慢轴型各向异性,裂隙面沿NNE方向展布,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中地壳表现出强度约为8%的晶体成因的快轴型各向异性,太行山新生代的隆起是形成晶体优势排列方向的一种可能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各向异性 任意方向对称轴 方位变化花样 太行隆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中国区域低碳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松丽 汪航 +2 位作者 王文涛 周湘 刘燕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5-142,共8页
有别于单纯的"区域竞争"模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开发应满足前者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各省基于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以2010年为基年,通过建立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温室气体... 有别于单纯的"区域竞争"模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开发应满足前者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各省基于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以2010年为基年,通过建立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低碳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协调发展的进展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以占不到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2以上的人口和3/4的经济产出;农产品主产区的面积占比超过1/4,人口比例接近1/3;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比例接近56%,人口比例低于10%。2010—2014年,从全国范围看,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态势与其功能定位基本吻合,表现为优化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均有微降,而重点开发区有所上升;各区产业结构均有所优化,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小于城市化地区。具体到各省,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协调性"进展与传统意义上的东、中、西区域划分和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例如同为东部地区的京津冀三地,协调性进展有显著差异,也显示出三地协同发展的难度。相反,一些惯常认为发展较为落后的省区,例如河北、青海、山西等地,在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协调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效走在前列。部分地区低碳发展与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相对不协调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都出现了经济集聚度上升、产业结构劣化、CO_2排放大幅度上升、排放强度甚至也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低碳经济 主体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成本与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雨停 丁四保 王荣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7,共6页
调整人口分布,实现区域人口、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这种条件下,对我国人口分布进行合理性判断显得尤其重要。从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来看,尽管存在局部性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区域,但... 调整人口分布,实现区域人口、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这种条件下,对我国人口分布进行合理性判断显得尤其重要。从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来看,尽管存在局部性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区域,但整体上我国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是具有一致性的。以这一判断为出发点,本文在从传统角度分析地形海拔、水热条件、土地供养能力等地理环境要素以及地理环境变迁等对人口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理成本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从地理成本角度分析了其对个人行为方向选择、资本投资方向选择等的约束性作用及进一步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接着又从区域发展角度分析了地理成本对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较差地域地方政府的刚性发展约束以及这种条件下形成对区域人口外迁的影响。最后,本文认为地理成本约束下我国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具有一致性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成本 人口分布格局 主体功能区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1 位作者 赵荣钦 徐慧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谱分量函数及形状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蒋刚毅 郑义 郁梅 《信号处理》 CSCD 1998年第4期291-295,共5页
本文基于数学形态学理论提出了描述物体形状特征的形态谱分量函数并讨论了其性质。该函数能够给出难以用经典的形态谱描述的形状方向信息,并能有效地应用于形状分析。给出了实际图象提取形态谱分量函数的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距离函数并... 本文基于数学形态学理论提出了描述物体形状特征的形态谱分量函数并讨论了其性质。该函数能够给出难以用经典的形态谱描述的形状方向信息,并能有效地应用于形状分析。给出了实际图象提取形态谱分量函数的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距离函数并用于形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分析 数学形态学 形态谱分量函数 图象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下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昱 王荣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作为国家新的区域管理模式,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会深化不同区域之间利益的不平衡。笔者从产业、人口迁移和公共服务支出等三个层面对不平衡性产生的机理进行阐述,进而认为主体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于完备的区域间利益平衡机制... 作为国家新的区域管理模式,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会深化不同区域之间利益的不平衡。笔者从产业、人口迁移和公共服务支出等三个层面对不平衡性产生的机理进行阐述,进而认为主体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于完备的区域间利益平衡机制,而生态补偿正是这些机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补偿是诸多具有尺度性、区域性特征的政策、手段和方法的集合,针对不同主体其操作的原则和路径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笔者尝试性的针对主体功能区的特点,以平衡区域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为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主体功能区间的生态补偿实施路径。从区域和局地两个层面,以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为基础,构建区域生态补偿体系,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军 曹荣林 周海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9,共6页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创新,城市经营的理念将会被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城市间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如何建立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策略,这对突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涪陵为例,分析涪陵发展...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创新,城市经营的理念将会被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城市间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如何建立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策略,这对突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涪陵为例,分析涪陵发展的时代际遇,界定涪陵区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类型,并根据现实背景和发展资源状况对涪陵进行城市的功能和形象定位,最后研究得出涪陵区城市经营主要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 功能导向 城市经营 城市形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广角X射线衍射系列方法测试和表征高聚物各种相态的结构特征
10
作者 韩甫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8-458,共11页
系统地论述了广角X射线衍射系列方法 :径向分布函数、圆柱分布函数、取向分布函数、Rietveld粉末衍射全谱图最小二乘拟合、纤维全谱图精修以及衍射全谱图分峰等方法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计算程序及其可获得的结构参数 ;阐明采用这些... 系统地论述了广角X射线衍射系列方法 :径向分布函数、圆柱分布函数、取向分布函数、Rietveld粉末衍射全谱图最小二乘拟合、纤维全谱图精修以及衍射全谱图分峰等方法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计算程序及其可获得的结构参数 ;阐明采用这些方法研究高聚物非晶相、取向非晶相、结晶相的进展情况 ;探讨了联用这些方法研究高聚物二相、三相共存结构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案 ,而且已取得一定进展 ;并展望这一研究框架的全面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分布函数 圆柱分布函数 取向分布函数 Rietveld法 纤维全谱图 全谱图分峰 高聚物 结构特征 广角X射线衍射系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M方法的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臻 陈义华 +3 位作者 陈从喜 李政 任升莲 任芳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文章选择安徽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网络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根据各聚类结果的区域特征,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进行研究。结果表... 文章选择安徽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网络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根据各聚类结果的区域特征,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矿产资源分布显著集中,矿产资源富集区主要分布在皖江及皖北地区;安徽省整体生态环境较好,研究区内80.77%的县区生态环境适宜进行适度开发;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区内生态环境适宜开发,而生态环境指数较高的县区矿产资源匮乏,表明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不存在根本冲突。研究结果解释了安徽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可为分区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主体功能区划 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 空间开发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霞 柳絮青 +2 位作者 王宪 孙子文 邓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7期162-166,共5页
针对HOG特征在人体行为识别中仅仅表征人体局部梯度特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扩展HOG(ExHOG)特征与CLBP特征相融合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用背景差分法从视频中提取出完整的人体运动序列,并提取出扩展梯度方向直方图ExHOG及完备局部二值模式C... 针对HOG特征在人体行为识别中仅仅表征人体局部梯度特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扩展HOG(ExHOG)特征与CLBP特征相融合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用背景差分法从视频中提取出完整的人体运动序列,并提取出扩展梯度方向直方图ExHOG及完备局部二值模式CLBP两种互补特征;利用K-L变换将这两种互补特征融合生成一个分类能力更强的行为特征;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对行为特征进行识别分类。在KTH和Weizman行为公共数据库上进行了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人体运动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梯度方向直方图 完备局部二值模式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国土开发保护格局构建及管控传导机制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汤燕良 秦晴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74,共7页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国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出的重要要求。然而,由于以往基于县级行政边界形成的主体功能分区相对宏观,且缺乏向市县、乡镇传导的具体路径,急需从不同尺度构建有效的管控传导机制。基于此,文章通过探讨国土...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国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出的重要要求。然而,由于以往基于县级行政边界形成的主体功能分区相对宏观,且缺乏向市县、乡镇传导的具体路径,急需从不同尺度构建有效的管控传导机制。基于此,文章通过探讨国土开发保护格局的构建思路及传导机制,以惠州为例,提出应在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探索打破行政边界束缚、形成不同空间分区的差异化管控策略,并建立起面向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管控细则,分级分类实现规划管控要点的传导,保障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战略 国土开发保护格局 空间分区 传导机制 管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内蒙古自治区近30年国土空间演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俊枝 窦银银 +2 位作者 薛志忠 郭长庆 迟文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58,共5页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呈现由1990—2010年的加速增强到2010—2020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近30年人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2%,人工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自然生态用地大面积减少。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开发区内的人工建设用地仍持续增长,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农业用地面积由增长转向小幅减少,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对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内蒙古”目标愿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国土空间格局 主体功能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