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stance of full-scale beams against close-in explosions.Numerical modeling and field tests
1
作者 A.Prado A.Alañón +5 位作者 R.Castedo A.P.Santos L.M.López M.Chiquito M.Bermejo C.Ogger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5-47,共13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erformances of 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ncluding four concrete models applied to a full-scal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Field test data has been used to compare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erformances of 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ncluding four concrete models applied to a full-scal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Field test data has been used to compare model results for each case.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he suitable code LS-DYNA. This code integrates blast load routine(CONWEP) for the explosive description and four different material models for the concrete including: Karagozian & Case Concrete, Winfrith, Continuous Surface Cap Model and Riedel-Hiermaier-Thoma models, with concrete meshing based on 10, 15, and 20 mm. Six full-scale beams were tested: four of them used for the initial calibration of the numerical model and two more tests at lower scaled distances. For calibration, field data obtained employing pressure and accelerometers transducer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Damage surfaces and the shape of rupture in the beams have been used as references for comparison. Influence of the meshing on accelerations has been put in evidence and for some models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damage in the beams produced maximum differences around 15%. In all cases, the variations between material and mesh models are shown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LS-DYNA Concrete model Mesh effect full-scale be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aiming methods for small sample size shooting tests of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fuse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Liang Qiang Shen +4 位作者 Zilong Deng Hongyun Li Wenyang Pu Lingyun Tian Ziyang L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06-517,共12页
The longitudinal dispersion of the projectile in shooting tests of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s fused with fixed canards is extremely large that it sometimes exceeds the correction ability of the correction ... The longitudinal dispersion of the projectile in shooting tests of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s fused with fixed canards is extremely large that it sometimes exceeds the correction ability of the correction fuse actuator.The impact point easily deviates from the target,and thus the correction result cannot be readily evaluated.However,the cost of shooting tests is considerably high to conduct many tests for data collection.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study proposes an aiming method for shooting tests based on small sample size.The proposed method uses the Bootstrap method to expand the test data;repeatedly iterates and corrects the position of the simulated theoretical impact points through an improved compatibility test method;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weight of the prior distributi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which to some extent avoids the real data being"submerged"by the simulation data and achieves the fusion Bayesian estimation of the dispersion cent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is sufficiently high,the proposed method yields a smaller mean-square deviation in estimating the dispersion center and higher shooting accuracy than those of the three comparison methods,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refl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and facilitating test personnel to iterate their proposed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in addit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knowledge base for further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fuse Small sample size test Compatibility test KL divergence Fusion bayesian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风险点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嘉亮 郗昊 +5 位作者 冯磊 徐苗 顾颂青 李睿 孙婷 陈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流程中潜在风险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检验机构如何在新的药品监管模式下做好抽检工作提出建议。方法以考察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为重点,重点围绕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 目的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流程中潜在风险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检验机构如何在新的药品监管模式下做好抽检工作提出建议。方法以考察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为重点,重点围绕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电子数据管理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等进行全面核查。结果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机构应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根据本实验室运行情况,结合各自风险特点,在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电子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并建立风险提示功能,制定风险警示清单,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结论检验机构应继续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重视各项检测工作的关键控制点,持续规范和完善检验过程的质量体系,确保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药品抽检 实验室管理 风险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研制
5
作者 王志伟 徐琼 +3 位作者 宋春宏 范晗之 胡雪莲 曲勤凤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冻干保护剂组合为脱脂乳粉14%,海藻糖5%,抗坏血酸钠2%;在均匀性试验中,阳性样品(CODE 1和CODE 2)F值分别为1.69和0.91,均小于F临界值F0.05(9,10)=3.02,符合要求;能力验证样品于25℃和37℃储藏14 d、4℃和-20℃储藏120 d后,阳性样品均检出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短期运输稳定性和长期储藏稳定性良好。该方法能满足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 样品制备 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样特征对花岗岩残积土强度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志波 方军 +2 位作者 蔡锦阳 谢永宁 陈峰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4,共8页
[目的]为明确试样尺寸、试样形状、试样类型等试样特征对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对花岗岩残积土开展一系列大型直剪试验,基于剪应力-位移曲线、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等指标,分析上述试样特征对花岗岩残积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 [目的]为明确试样尺寸、试样形状、试样类型等试样特征对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对花岗岩残积土开展一系列大型直剪试验,基于剪应力-位移曲线、抗剪强度及其参数等指标,分析上述试样特征对花岗岩残积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为实际工程中强度参数确定提供建议。[结果]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参数均随试样尺寸的增大而呈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在最佳试样尺寸下所得到的土体强度能够较好地克服尺寸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正方形试样抗剪强度及其黏聚力小于圆柱形试样,而内摩擦角大于圆柱形试样,其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快正方形试样的破坏过程;花岗岩残积土原状样抗剪强度显著高于重塑样,而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原状样与重塑样抗剪强度的差值逐渐减小;采用指数型函数可很好地描述试样强度与试样尺寸之间的关系。[结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尽量用大直径的试样或采用考虑抗剪强度误差的小直径的试样进行大型直剪试验,以获取较为符合工程实际的强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大型直剪试验 试样特征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预测的气动力建模与主动采样
7
作者 张子军 李怀璐 +2 位作者 赵彤 王旭 张伟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I0001,共11页
神经网络方法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建模方法,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自身的“黑箱”特性结合工程问题特有的小样本现象使得模型可靠性不足,预测结果不确定性大,严重制约了神经网络模型的使用。为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工程适用性,以飞... 神经网络方法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建模方法,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自身的“黑箱”特性结合工程问题特有的小样本现象使得模型可靠性不足,预测结果不确定性大,严重制约了神经网络模型的使用。为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工程适用性,以飞机纵向非定常气动特性为研究对象,利用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纵向大幅振荡风洞试验的时域非定常气动力建模,并使用MC-Dropout技术对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开展了风洞试验样本主动采样。结果表明,模型不确定性可作为预测精度的先验评价指标,模型预测误差与不确定性具有强线性关系,主动采样策略较随机采样策略可以最多降低40%的样本需求,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黑箱模型可信度与降低建模样本需求量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迎角 风洞试验 非定常气动力 神经网络 不确定性 主动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条件独立性检验的鲁棒因果发现算法
8
作者 郝志峰 汪菲霞 +2 位作者 陈正鸣 乔杰 蔡瑞初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34-4152,共19页
因果关系发现旨在从观测数据中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社会和技术系统中各种现象和变化的重要方法.一种主流的因果发现方法是基于约束的算法,这类算法通过检验变量间的条件独立性关系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结构.然... 因果关系发现旨在从观测数据中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社会和技术系统中各种现象和变化的重要方法.一种主流的因果发现方法是基于约束的算法,这类算法通过检验变量间的条件独立性关系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结构.然而,现实世界的数据收集往往受资源或技术的限制,面临样本量有限,节点方差大等挑战.在这些场景下,条件独立性检验的正确率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学到的因果图中部分变量的因果边被错误地删除,影响了算法输出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增强的条件独立性检验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尽可能减少无关外部噪声对于待测试变量的干扰,从而提高条件独立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该增强的条件独立性检验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搜索的结构学习算法,该算法在初始结构图的基础上,迭代搜索被误删的因果边,基于增强的条件独立性检验并结合得分优化的思想,重构因果结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现有方法,所提算法在仿真数据、贝叶斯网络数据以及真实数据上的F1值和结构汉明距离(SHD)均有显著提升,证明在有限样本和因果结构中存在高方差节点的条件下更准确地揭示观测数据中潜在的真实因果结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结构学习 有限样本量 高方差节点 增强条件独立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方案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赵洋 李晓光 +3 位作者 陶灼 盛瑞卿 徐宝碧 黄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0,共12页
中国首个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在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封装等月面工作,为确保探测器与中继星能够顺利稳定建立中继链路,顺利完成中继任务,在探测器入轨后提前建立器-星中继通信链路,即提前实施了探测器全... 中国首个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在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封装等月面工作,为确保探测器与中继星能够顺利稳定建立中继链路,顺利完成中继任务,在探测器入轨后提前建立器-星中继通信链路,即提前实施了探测器全向测控链路和定向数传链路在轨中继对通测试。系统总结了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方案设计与在轨实施结果,首先梳理了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的任务过程,结合探测器和中继星飞行轨道特点对中继对通原理进行概述;然后对中继对通过程数据流设计状态进行说明;接着给出了在轨中继对通测试方案,具体包括中继对通测试弧段选择、地面测控站资源分配、中继对通飞行姿态设计、单器及器间全信息流覆盖测试项目设计以及测试流程和飞行时序设计等内容;最后描述了在轨飞行中继对通测试实施过程。在轨测试结果表明,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测试方案设计能够满足任务需求,测试过程有效验证了探测器与中继星接口匹配性和中继链路设计的正确性,所设计的方案兼顾了地面测控资源分配、飞行任务安全、飞行姿态设计、飞行时序设计、中继测控链路设计、器间信息流设计等综合因素,并且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发射窗口器-星间轨道相位变化,为后续复杂航天器与合作中继目标的在轨通信任务提供技术基础和飞行经验,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 月球中继星 中继链路建链 在轨测试 全向测控通信 定向数传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冲包装系统的气体采样设备改进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国志 李元吉 +4 位作者 孙德强 黄凯楠 王常林 姜嘉伟 李文凤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目的改进气体采样设备以解决脆值过小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包装设计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包装方案的可靠性。方法通过瞬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到易损件脆值,改进了易损件固定的结构以提升设备整体脆值,设计设备的缓冲包装并使用LS-DYNA进行包... 目的改进气体采样设备以解决脆值过小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包装设计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包装方案的可靠性。方法通过瞬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到易损件脆值,改进了易损件固定的结构以提升设备整体脆值,设计设备的缓冲包装并使用LS-DYNA进行包装件的跌落仿真,通过实际跌落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及包装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设备改进前整体脆值为18.5g,添加缓冲结构后脆值为32.7g,依据设备改进后设计的缓冲包装方案,在高度为500mm的面、楞和角跌落实验中,易损件所受的最大响应加速度为面跌落的17.09g,最大应力为5.5MPa,小于脆值18.5g和耐压强度6.9MPa,仿真测试结果与试验的平均误差<10%。结论本文通过对易损件固定结构的改进,提高了设备整体的脆值,降低了包装设计的难度,对精密仪器的包装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采样设备 设备改进 有限元仿真 跌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盐雾试验舱体盐雾气溶胶取样系统研究
11
作者 骆艺肆 吴兵 +1 位作者 李家春 李屹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4-984,共11页
针对现有的取样结构难以充分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盐雾实验舱的取样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符合其取样需求的取样系统。首先,依据等速取样原理,并以满足多点取样的要求为前提,初步设计了取样系统;然后,分别对舱体流道和取样结构进行了... 针对现有的取样结构难以充分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盐雾实验舱的取样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符合其取样需求的取样系统。首先,依据等速取样原理,并以满足多点取样的要求为前提,初步设计了取样系统;然后,分别对舱体流道和取样结构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通过针对舱体流道的仿真,分析得出了合适的盐雾取样截面;随后,取多组不同的取样结构,对其进行了仿真对比,依据结果对取样结构进行了优化,确保取样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取样需求;最后,对优化后的取样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在试验舱系统流道内取两个截面,对其进行了取样试验;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对舱内抽取的盐雾气溶胶样液进行了氯离子浓度检测,利用舱内的氯离子浓度计算出了空气中的盐雾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个探头两两并联的多排汇流结构能够达到最佳的等速取样效果,该结构探头间的最大流速差距不超过0.5%,从而有效地满足了多点取样和等速取样的要求;在取样试验中,并联式的取样结构在高温高湿且盐雾含量为200 ppb的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取样效果。两个截面的取样结果重复性较好,平均取样误差仅为7%,可以满足(200±40)ppb的取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气溶胶 分光光度法 气溶胶取样 等速取样 发动机盐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的祖卡木制剂质量分析与建议
12
作者 戴胜云 吴东雪 +7 位作者 吴蕊 肖萌 刘杰 连超杰 胡晓茹 魏锋 郑健 朱嘉亮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0-1605,共6页
目的考察祖卡木制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完善其质量标准,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经营环节抽取祖卡木制剂样品,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检查(装量差异、粒度、水分、溶化性),含量... 目的考察祖卡木制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完善其质量标准,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经营环节抽取祖卡木制剂样品,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检查(装量差异、粒度、水分、溶化性),含量测定及微生物限度项的检验,分析检验数据以评价祖卡木制剂的质量现状,并针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抽检的祖卡木制剂样品共计97批,按现行质量标准合格率为100.0%。经探索性研究发现,该制剂涉及4个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参差不齐,标准不完善、不统一,按标准检验不能全面评价该制剂的质量。结论基于国家药品抽检,通过开展与药品安全性、真实性、有效性等探索性研究,建议结合标准提高工作,统一祖卡木制剂的质量标准,修订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增加含量测定,建立快检方法,对祖卡木制剂样品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卡木制剂 国家药品抽检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的风湿定胶囊质量评价
13
作者 郭璐玫 程韬 +5 位作者 刘冬兰 刘兴鹏 杨洺 司芳芳 邹敏 朱嘉亮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3-1430,共8页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系统性评价风湿定胶囊的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抽检风湿定胶囊样品136批次,进行标准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素(HPLC)法建立制剂中白芷、徐长卿、甘草的...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系统性评价风湿定胶囊的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抽检风湿定胶囊样品136批次,进行标准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素(HPLC)法建立制剂中白芷、徐长卿、甘草的含量测定和毒藜碱的限量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风湿定胶囊特征图谱,建立人工色素的筛查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筛查风湿定胶囊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情况。结果136批次样品根据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均合格,依据探索性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徐长卿、白芷、甘草含量测定存在低于拟定限度的情况,毒藜碱限量检查未超出拟定限度,特征图谱有部分企业的样品出现缺失峰情况,部分样品检出人工色素及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结论该次风湿定胶囊国家药品抽检的质量状况总体评价为“一般”。建议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重视原药材质量,加强生产企业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定胶囊 国药药品抽检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诊断试验中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的样本量估计研究
14
作者 向蔓 宛慧琴 +3 位作者 潘喆敏 何倩 秦婴逸 贺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3-698,共6页
目的 实现影像诊断试验中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下的样本量估计,探索阅片者和病例均随机、阅片者固定病例随机、阅片者随机病例固定3种情形下阅片者和受试者的数量组合。方法 采用Van Dyke数据集中114例受试者(45例被金标准诊断为主动脉夹... 目的 实现影像诊断试验中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下的样本量估计,探索阅片者和病例均随机、阅片者固定病例随机、阅片者随机病例固定3种情形下阅片者和受试者的数量组合。方法 采用Van Dyke数据集中114例受试者(45例被金标准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并由5名影像科医生在自旋回波(Spin-echo)和电影(Cine)2种序列MRI下的判读结果为预试验数据,使用Obuchowski-Rockette法估计正式试验中所需的样本量。结果 医生在Spin-echo MRI、Cine MRI序列下判别主动脉夹层的平均AUC值分别为0.941(95% CI 0.899~0.983)、0.897(95% CI0.837~0.957)。当效应量取两者AUC差值0.044、阅片者数量为5时,阅片者和病例均随机、阅片者固定病例随机、阅片者随机病例固定3种情形下分别需要受试者337、162、282例。结论 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在进行样本量估计时需考虑阅片者和受试者两者数量,相同情况下,阅片者人数越多所需的受试者数量越少;3种情形中,阅片者(≥5人)和病例均随机时所需样本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试验 多阅片者多病例 Obuchowski-Rockette法 样本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模块无功老化测试系统设计
15
作者 夏彦达 郭斌 +2 位作者 郑永军 陆艺 闫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了验证IGBT模块成品服役期内的可靠性,需要在模拟工况下对模块进行持续性能测试。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检测IGBT模块电流输出能力的无功老化测试方案,改变以往使用电机作为老化测试负载的方式,采用定制的三相电抗器作为负载,最大可对输... 为了验证IGBT模块成品服役期内的可靠性,需要在模拟工况下对模块进行持续性能测试。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检测IGBT模块电流输出能力的无功老化测试方案,改变以往使用电机作为老化测试负载的方式,采用定制的三相电抗器作为负载,最大可对输出能力为600 A的IGBT模块进行老化测试,同时采用SPWM调制策略控制IGBT模块在三相电抗器中产生正弦电流,并搭建测试平台、开展实验验证。双脉冲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测试回路的杂散电感仅为19.2 nH,大幅度降低了测试系统自身对IGBT模块老化测试结果的影响。老化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能够稳定控制IGBT模块输出的电流等级,输出大电流误差在3%以内。可见,设计的无功老化测试系统具有杂散电感低、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满足老化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老化测试 采样电路 正弦脉宽调制 过流保护 杂散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的酮康唑洗剂质量研究评价
16
作者 寻延滨 多凯 +8 位作者 信长颖 韩小旭 赵霞 王斯文 王春雨 肖宇 赵龙山 王常禹 于新颖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5-1600,共6页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酮康唑洗剂的质量。方法采用法定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对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的45批(40个批号)酮康唑洗剂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有关物质、抗氧剂含量、包装透氧量、体外透皮、黏度、抑菌效力、刺激性、微观结构等...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酮康唑洗剂的质量。方法采用法定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对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的45批(40个批号)酮康唑洗剂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有关物质、抗氧剂含量、包装透氧量、体外透皮、黏度、抑菌效力、刺激性、微观结构等。结果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100.0%,经探索性研究后发现多批次样品存在问题。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酮康唑洗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处方工艺和包装。结论建议生产企业尽快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并注意选择合适的包材,有效提高酮康唑洗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洗剂 国家药品抽检 法定标准 探索性研究 处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总α/β放射性自动测量装置性能测试与参数优化
17
作者 王霞 文富平 +2 位作者 徐旭涛 顾凯 孙雨豪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方法在水体放射性活度测量中存在的操作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研制了水体总α/β自动测量装置,以实现生活饮用水和水源地的在线监测。通过性能测试及参数优化,自动测量装置可在3 h内将2 L水样浓缩至50 mL;加标实验... 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方法在水体放射性活度测量中存在的操作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研制了水体总α/β自动测量装置,以实现生活饮用水和水源地的在线监测。通过性能测试及参数优化,自动测量装置可在3 h内将2 L水样浓缩至50 mL;加标实验表明,40K标准溶液(0.1~5 Bq/L)的回收率为100.58%~101.58%,重复实验中相对标准偏差≤4.67%。在实际水样比对实验中,总α/β测量结果与人工厚源法的相对误差分别≤6.90%和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前处理 自动制样 水体总α/β活度 性能测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检测全血与传统血浆/血清检测在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中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18
作者 杨萌 梁琼云 +6 位作者 凌永基 莫银娟 朱志强 吕艳丽 张懿 丁细霞 郭勇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22年7—8月期间收集的DDI全血和血浆样本各104例、PCT全血和血清样本各496例、NT-proBNP全血和血清样本各77例。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回归分析、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度、约登指数和Kappa值评估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结果DDI、PCT和NT-proBNP的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良好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12、r^(2)=0.9428和r^(2)=0.9916(P>0.05)。在医学决定水平下,DDI(0.55μg/mL)相对灵敏度为94.3%,相对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88,Kappa值为0.87;PCT(0.5 ng/mL和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均97.4%、89.0%,相对特异度分别为95.8%、98.3%,约登指数分别为0.93、0.87,Kappa值分別为0.93和0.89;NT-proBNP(125 pg/mL)的相对灵敏度为94.1%,相对特异度100%,约登指数0.94,Kappa值为0.87。这些结果表明全血标本检测的高度准确性及两种方法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结论该研究验证了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DI、PCT和NT-proBNP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与传统血浆/血清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POCT在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全血样本 血浆/血清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的化痰平喘片质量评价
19
作者 李丹 杨献玲 +5 位作者 翟宏宇 申玉华 任乔森 韩晶 冯振斌 朱嘉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系统性评价化痰平喘片的质量,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对抽检的157批样品采用法定标准进行检验,根据检验情况及处方特点,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高效...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系统性评价化痰平喘片的质量,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对抽检的157批样品采用法定标准进行检验,根据检验情况及处方特点,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全面分析其质量。结果建立的黄芩薄层色谱鉴别及黄芩、暴马子皮和盐酸异丙嗪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耐用性好、专属性强,可应用于化痰平喘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结论化痰平喘片总体质量一般;部分企业应加强对原料药材(饮片)质量的控制;个别企业不同批次样品质量批间差异较大。企业需关注原料药质量及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因现行标准的检验项目尚不能全面体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有待开展标准提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平喘片 国家药品抽检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保压保温取样技术
20
作者 付成行 赵乐 +4 位作者 陈领 徐萌 吴晗 秦铂涛 谢和平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针对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取样原位温度、压力维持困难的问题,依据牟合方盖几何原理,选用耐高压、耐低温、耐海水腐蚀且寿命长、抗疲劳的材料,研制出海洋深水原位自触发保压控制器,实现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取样过程中样品压力稳定。基于传热学... 针对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取样原位温度、压力维持困难的问题,依据牟合方盖几何原理,选用耐高压、耐低温、耐海水腐蚀且寿命长、抗疲劳的材料,研制出海洋深水原位自触发保压控制器,实现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取样过程中样品压力稳定。基于传热学基本原理,研发了多种主动和被动保温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控温系统,耦合半导体制冷、相变潜热储能和空心微珠复合材料3种保温方案,形成了一种新型复合保温技术,满足了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取样过程中的样品保温需求。基于保温保压取样关键工具和技术研究成果,研制了贯入式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保温保压取样器,并利用载人深潜器完成2次海试作业,均成功获取了保持原位温度、压力的深水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研究结果为深水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将有力推动深水原位保压保温领域的科研工作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原位保压 原位保温 深水取样 取样器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