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0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1
作者 闫磊 邢俊鹏 +1 位作者 牛哲 刘金鑫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使该试验梁承受自重+配重+开裂荷载11个月(即14个月龄期)进行同等观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3×35 m曲线组合梁桥的钢主梁挠度、应力长期(10年)增长系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龄期后,试验梁挠度增加,增量约为初始挠度的10%,曲线内、外侧钢主梁挠度差可忽略不计;中支点处应力增加,距梁端0.4L(L为该跨跨径)处应力减少。当3×35 m曲线梁桥的曲率半径由460 m增加至1000 m时,对于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35线性变化至0.0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1.13线性变化至-0.18,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均取1.1;对于应力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44线性变化至-0.3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0.27线性变化至-0.34,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0.89、0.90,中支点处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1.3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组合梁桥 曲线梁桥 收缩徐变 应力 挠度 曲率半径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钢绞线张拉-放张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刚亮 郑小博 +2 位作者 卢涛 陈杰 周勇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解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过程中钢绞线张拉-放张所产生的预应力损耗和整体结构受力特性,设计、制作2片长30 m的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足尺模型进行钢绞线张拉及放张试验,分析不同弯起角度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 为了解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过程中钢绞线张拉-放张所产生的预应力损耗和整体结构受力特性,设计、制作2片长30 m的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足尺模型进行钢绞线张拉及放张试验,分析不同弯起角度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摩阻损失、放张过程中的梁端构造力学行为和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结果表明:钢绞线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摩阻损失与弯起角度正相关,与拉板式弯起器间滑动摩阻系数为0.23;钢绞线放张过程中梁端腹板最大主拉应力超过C50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需进行腹板局部加厚处理,其余位置均不超过设计值;锚固区内直线钢绞线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约为77 cm,显著低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中后张法预应力钢铰线传递长度计算值,预应力传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折线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 先张法 钢绞线张拉及放张 预应力摩阻损失 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 力学行为 足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B模型的职业健康行为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3
作者 杨雪松 李一奇 +2 位作者 王利群 佟瑞鹏 曾明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9,共10页
为设计开发可以解释职业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工具,采用题总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的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文化量表的研究基础,编制基于COM-B模型的职业健康行为量表,并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 为设计开发可以解释职业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工具,采用题总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的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文化量表的研究基础,编制基于COM-B模型的职业健康行为量表,并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力量表包含3个维度共9个题项,动机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21个题项,经验证具有优秀的内部一致性、因子成分稳定性和模型拟合度,得到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因此形成最终的正式量表,在COM-B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职业健康文化融入其中,体现良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职业健康相关行为的解释与干预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动机 职业健康 量表开发 信效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钢-混组合梁小横梁接头处焊接形式研究
4
作者 倪金荣 孙蕾蕾 +1 位作者 薛喆彦 李耿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选取合理的工字钢-混组合梁小横梁接头处的焊接形式,以某桥长1 555 m的高速公路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以其中1根位于内侧的主纵梁及其两侧小横梁接头部位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采用全熔透及部分熔透(单面坡口部分熔透+对侧面贴角... 为选取合理的工字钢-混组合梁小横梁接头处的焊接形式,以某桥长1 555 m的高速公路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以其中1根位于内侧的主纵梁及其两侧小横梁接头部位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采用全熔透及部分熔透(单面坡口部分熔透+对侧面贴角组合焊缝)局部足尺试件各1组,对焊后收缩变形量、角变形量以及平面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熔透焊接形式试件焊后收缩变形和角变形均较大,焊后平面度超标幅度大;部分熔透焊接形式试件的焊后收缩变形、角变形、焊后平面度较全熔透的降低幅度均超过40%,采用部分熔透焊接形式可在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下,实现从源头控制焊接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钢-混组合梁 小横梁接头 焊接形式 收缩变形 角变形 平面度 足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
5
作者 徐风 蒋建伟 +2 位作者 王树有 李梅 郝泽辉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针对典型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C-1,94.5%CL-20+5.5%助剂)的发射安全性问题,开展了400 kg大型落锤试验对压装炸药C-1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及下限值法、特性落高法分别对该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进行表... 针对典型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C-1,94.5%CL-20+5.5%助剂)的发射安全性问题,开展了400 kg大型落锤试验对压装炸药C-1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及下限值法、特性落高法分别对该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进行表征,并与同类压装炸药JO-8和JH-2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不同落高下3种压装炸药底部实测应力曲线及表征参数,并讨论了3种炸药撞击感度的差异及C-1炸药撞击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对炸药撞击感度的表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与其他方法对撞击感度规律的反映具有一致性。C-1炸药的特性落高(H_(50))为1 m,分别为JO-8和JH-2炸药特性落高的62.50%和50.00%;C-1炸药不发生爆轰对应的后坐应力峰值(σ_(0))为748.90 MPa,分别为JO-8和JH-2的85.42%和64.33%;C-1的安全应力率参数(C_(0))为344 GPa^(2)/s,分别为JO-8和JH-2的45.87%和39.14%。CL-20的分子结构、C-1药柱的力学性能和热-化特性是造成其撞击感度高于JO-8和JH-2撞击感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基炸药 冲击响应特性 抗过载性能 大型落锤试验 安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22年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及人口暴露度时空变化研究
6
作者 何佳临 李铮 +2 位作者 柏钦冕 贺山峰 戴尔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4,共12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极端天气导致的各类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明晰极端气温事件及其人口暴露度变化,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气温日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极端天气导致的各类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明晰极端气温事件及其人口暴露度变化,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气温日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6—2022年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特征,并结合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了山东省县域单元极端气温人口暴露度格局变化。【结果】结果表明:(1)在时间序列上,山东省年均高温日数由5.93 d增至12.49 d,上升速率约为2.0 d/10 a(P<0.01),年均冰封日数则以0.1 d/10 a的速率呈略微下降趋势。(2)在空间格局上,山东省年均高温日数整体由东向西逐渐增多,年均冰封日数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与1986—1995年相比,2013—2022年年均高温日数超过8 d的县域数量增加了227%,而年均冰封日数无明显空间变化。(3)1986—2022年期间,山东省极端高温人口暴露度不断增大,年均人口暴露度由四普时期的525百万人·d增加到七普时期的1257百万人·d,高值区位于鲁西南和鲁中地区;极端低温人口暴露度先增加后减少,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鲁东半岛地区。【结论】山东省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叠加上人口数量变化,极端高温人口暴露度快速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及其人口暴露度先增后减,整体变化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人口暴露度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县域尺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车辆-轨道试验平台研制
7
作者 陈晨 蔡世生 +4 位作者 肖俊恒 张欢 闫子权 孙林林 刘炳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完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手段,对1∶4缩尺轨道系统和二系悬挂缩尺车辆系统开展设计,研制了缩尺车辆-轨道试验平台,并在缩尺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车辆-轨道试验平台实车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缩尺车辆-轨... 为了完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手段,对1∶4缩尺轨道系统和二系悬挂缩尺车辆系统开展设计,研制了缩尺车辆-轨道试验平台,并在缩尺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车辆-轨道试验平台实车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缩尺车辆-轨道系统的横向平稳性指标、垂向平稳性指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及整车倾覆系数最大值分别为1.671、1.628、0.549、0.544、0.368,均满足相关标准;实车运行状态良好,轨道及车辆零部件没有出现损坏,相关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的试验平台为进一步开展车辆-轨道系统的探索性试验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系统 缩尺模型 现场试验 动力学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叶华文 潘威洲 +2 位作者 何建希 叶杨帆 邓雪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研究关键细节的疲劳应力和开裂等情况。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设计参数(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SFRC抗拉强度及层厚)下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的失效模式,并提出了主要控制参数取值建议。结果表明:200万次疲劳加载后足尺模型的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36 mm,出现在SFRC层上缘,钢结构未开裂,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良好;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主要由SFRC层开裂控制,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较小,SFRC抗拉强度和层厚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为主要控制参数;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薄层(厚度不超过50 mm)SFRC时,SFRC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 MPa,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普通SFRC(钢纤维体积含量不高于1%,抗拉强度不高于3 MPa)时,SFRC层厚不宜低于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板 正交异性钢板 钢纤维混凝土 疲劳失效模式 参数分析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足尺模型抗弯试验及极限弯矩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红林 孙向东 +2 位作者 季振明 蒋峰 马玉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等。结果表明:2种组合梁最终受弯破坏时,1条主裂缝快速发展为贯穿弯曲裂缝,组合梁裂缝细密;荷载~挠度曲线较为饱满,刚度折减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明显推迟,结构性能更为优良;开裂前组合梁截面受力发展满足平截面假定,出现主裂缝后逐渐不满足平截面假定。为考虑组合梁截面在极限状态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的情形,基于UHP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采用体外预应力筋极限理论推导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较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RC组合梁 预应力无腹筋梁 裂缝发展 平截面假定 极限弯矩 足尺模型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带细观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奇 吴亚飞 +3 位作者 陈琛 邓煜晨 徐方 阮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3-625,共13页
接触面剪切带的细观变形特征是研究结构物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核心问题。为探明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带变形特征,利用大型直剪仪开展砂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采用灌砂变形标记法实测砂土变形,依据标记线剪应变沿竖向的变化特征对砂土... 接触面剪切带的细观变形特征是研究结构物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核心问题。为探明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带变形特征,利用大型直剪仪开展砂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采用灌砂变形标记法实测砂土变形,依据标记线剪应变沿竖向的变化特征对砂土变形区域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粗糙度、法向应力和密实度对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带细观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砂土可分为非剪切区、过渡区和应变集中区,应变集中区仅存在剪切面之上。2)规则型接触面的上剪切带厚度均值为33D_(50),远大于下剪切带9D_(50)和“光滑”接触面剪切带厚度20.4D_(50)。3)密实度对剪切带及其过渡区厚度的影响微弱,而粗糙度对其影响显著;法向应力、密实度对应变集中区厚度影响有限,应变集中区厚度随粗糙度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应变集中区长度随粗糙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密实度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减小。4)随剪切位移增大,上剪切带厚度不断增大而下剪切带厚度先增大后保持基本不变,应变集中区的长度增大,但剪切位移对应变集中区厚度的影响有限。5)获得归一化剪切带厚度取值h_(t)/D_(50)与D_(50)的关系,在有限元模拟规则型结构与砂土的相互作用时,建议砂土体细化网格单元的范围不小于最大剪切带厚度37D_(50)。研究成果深化了砂土-规则型接触面剪切带变形特征的认识,可为大粗糙度、带肋桩的承载变形特性的精细化有限元模拟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混凝土接触面 大型直剪试验 灌砂标记法 剪切带 细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套筒-直螺栓新型环间接头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议文 周子扬 +2 位作者 封坤 何川 林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8-3261,共14页
为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更好发挥接头的抗剪、定位功能,设计安装于管片环缝螺栓孔处、外套于螺栓的空心套筒,为了探究“直螺栓+套筒”新型环间接头的抗剪性能,以成都锦绣隧道为背景,建立环间接头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并开展足尺试验对数... 为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更好发挥接头的抗剪、定位功能,设计安装于管片环缝螺栓孔处、外套于螺栓的空心套筒,为了探究“直螺栓+套筒”新型环间接头的抗剪性能,以成都锦绣隧道为背景,建立环间接头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并开展足尺试验对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环间接头在抗剪过程中主要分为3个受力阶段:摩擦段、构件抗剪段和破坏失效段,其抗剪刚度随着错台的发展呈现出非线性。套筒对接头的抗剪性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将超过其承载能力的剪切荷载平稳过渡给螺栓,避免了管片突然产生滑移错台,并对管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套筒与直螺栓的受力配合机理为:在管片产生微小错台时,套筒发生弹性变形并承担主要剪力,随着错台量增大,套筒逐渐进入塑性状态,螺栓承担主要剪力。套筒的加入能显著改善环间接头对于微小错台的控制能力,并且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导向定位功能,能在管片拼装阶段就达到降低错台率和错台量的效果。足尺试验表明新型接头的破坏形式为:套筒、螺栓进入塑性状态而失效,管片发生以螺栓孔为对称中心、与水平方向成30°~45°的对称剪切破坏,管片薄弱区域为螺栓孔附近位于管片内弧面一侧的钢筋混凝土。研究成果将为此类接头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环间接头 数值模拟 抗剪性能 接头足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钢桩-软黏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
13
作者 周洁 朱柯凡 +1 位作者 刘成君 沈盼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9-53,共5页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工程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上风电机常采用大直径钢管桩作为基础,然而现在的桩基承载力设计预测方法往往基于小直径柔性桩,不适用于大直径刚性桩。因此需要研究海上桩基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来对海上大直径刚...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工程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上风电机常采用大直径钢管桩作为基础,然而现在的桩基承载力设计预测方法往往基于小直径柔性桩,不适用于大直径刚性桩。因此需要研究海上桩基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来对海上大直径刚性桩基的设计预测方法进行优化。使用循环荷载作用下钢桩-软黏土大型接触面剪切试验数据,建立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钢与黏性土接触面剪切试验的离散元模型,对各个细观参数进行标定,分别研究动荷载频率和幅值对剪切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细观机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荷载频率和幅值越大,钢与黏性土接触面强度越小,其中动荷载幅值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细观机理分析可以发现:动荷载频率和幅值越大,接触面处黏性土的颗粒位移越小;静荷载下黏性土的颗粒间作用力大于动荷载下的颗粒间作用力;动荷载会导致颗粒间的扰动,从而使接触面强度减小。研究结果可以为海上风电桩基承载力的准确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桩-软黏土接触面 大型接触面剪切试验 循环荷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st Method 1311法重结晶α-半水石膏重金属元素的浸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智 吴晓琴 +1 位作者 许勇 叶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94-99,共6页
以脱硫石膏及其常压盐溶液法重结晶得到的α-半水石膏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流程和Test Method 1311法研究两种石膏晶体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和浸出特性,并对其进行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重结晶过程能够释放脱硫石膏中的重金... 以脱硫石膏及其常压盐溶液法重结晶得到的α-半水石膏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流程和Test Method 1311法研究两种石膏晶体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和浸出特性,并对其进行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重结晶过程能够释放脱硫石膏中的重金属元素并使其赋存形态改变;重结晶后石膏晶体中的重金属组分短期内可达到释放平衡,其中Cr、Pb、Ni元素的最大浸出量明显低于对应的脱硫石膏,As元素的浸出量几乎不变;α-半水石膏的环境友好性优于脱硫石膏,但仍具有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Α-半水石膏 重结晶 test Method 1311法 重金属元素 赋存形态 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ilarity Criterion and Scale Effect for Ship Distortion Model Under Combined Loads
15
作者 ZHANG Yi-long WEI Peng-yu +3 位作者 DAI Ze-yu WANG Lian ZENG Qing-bo TANG Qin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0-1890,共11页
For the ultimate strength model test evaluation of large ship structures, the distortion model with non-uniform ratio between the main size and the plate thickness size is usually adopted. It is the key to carry out s... For the ultimate strength model test evaluation of large ship structures, the distortion model with non-uniform ratio between the main size and the plate thickness size is usually adopted. It is the key to carry out scale model test to establish a distortion model similar to the real ship structure under combined load. A similarity criterion for ship distortion model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bending moment and surface pressure was proposed, and the scale effect for the criterion was verified by a se ries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ilarity criterion for ship distor tion model under combined loads has a certain scale effect. For the model tests of ship cabin struc tu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cale range between the plate thickness scale and the main dimension scale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2:1,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distortion model design and ultimate strength test of large-scale ship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ortion model combined load similarity criteria scale effect ultimate strength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摆动-钢渣矿化固碳工艺经济潜力评估
16
作者 谢奎 赵良 +3 位作者 朱辰 冯鹤男 孙佳佳 周伊杨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484,共9页
基于CO_(2)矿物封存的钢渣铵盐循环固碳工艺具有前景广阔的经济潜力和CO_(2)减排效益,有助于帮助钢铁企业实现钢渣固废和含CO_(2)烟气的废弃资源高价值综合利用。原料损失、反应时长、杂质离子行为直接影响工艺的运行成本与产品品质,最... 基于CO_(2)矿物封存的钢渣铵盐循环固碳工艺具有前景广阔的经济潜力和CO_(2)减排效益,有助于帮助钢铁企业实现钢渣固废和含CO_(2)烟气的废弃资源高价值综合利用。原料损失、反应时长、杂质离子行为直接影响工艺的运行成本与产品品质,最终决定其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小试实验研究对钢渣铵盐循环固碳工艺进行经济潜力评估,并从成本控制角度为工艺参数确定及优化方向提出建议。结果显示浸取液在10次循环过程中溶液新鲜度基本保持不变,造成的氯化铵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体积损失;沉淀过程CO_(2)流速达到15~20 L/min时沉淀时间下降到20~30 min,此时沉淀过程不是工艺运行速率的限制因素;循环溶液中未见杂质离子明显富集,十轮反应的沉淀碳酸钙产品均符合行业标准;该工艺生产沉淀碳酸钙的CO_(2)减排因子为1.543;该工艺吸收1吨CO_(2)的利润为1325.25元,通过减少溶液损耗,利润可达1654.74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pH摆动 CO_(2)矿物封存 小试规模 经济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17
作者 柳献 甘海杰 +2 位作者 洪剑宇 张帆 王金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1-1450,共10页
在使用UHPC加固盾构隧道时,不同位置UHPC层厚度不同可形成变截面加固,从而提高UHPC利用率。为研究采用变截面形式UHPC加固后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整环足尺试验,试验结构中变截面UHPC层厚度在隧道顶部和腰... 在使用UHPC加固盾构隧道时,不同位置UHPC层厚度不同可形成变截面加固,从而提高UHPC利用率。为研究采用变截面形式UHPC加固后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整环足尺试验,试验结构中变截面UHPC层厚度在隧道顶部和腰部为70 mm,肩部为40 mm,节省肩部UHPC用量的同时扩大了列车与结构间隙。此外基于曲梁理论建立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方法,分析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结果表明:1)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的破坏模式表现为UHPC开裂、粘结界面破坏,破坏过程包含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3个阶段,呈现良好的延性特征。2)相比等截面UHPC加固方法,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承载力提升25.0%,可额外多承担4.1 m上覆土荷载。3)等截面UHPC加固结构表现为明显的“超筋”破坏,管片先破坏、后加固体破坏,而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UHPC和界面先发生破坏,后管片破坏,对于UHPC的利用率提高。4)基于曲梁理论建立的UHPC加固结构计算方法经试验结果验证正确有效,且推导得出加固界面的破坏由剪切破坏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变截面UHPC加固 二次受力 优化设计 足尺试验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18
作者 徐秀丽 钱思博 +6 位作者 李洪涛 吴冲 王仁贵 李琦 丁兴国 李枝军 李雪红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7,共18页
为从根本上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文章提出3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分别为L肋-横隔板开大槽口、L肋-横隔板开钥匙孔、球扁钢肋-横隔板开苹果孔。为探究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优越性及其疲劳易损部位,... 为从根本上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文章提出3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分别为L肋-横隔板开大槽口、L肋-横隔板开钥匙孔、球扁钢肋-横隔板开苹果孔。为探究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优越性及其疲劳易损部位,设计包括双面焊闭口U肋和3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4个足尺模型,进行疲劳加载对比试验。通过组合式监测方法,捕捉关键细节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状态。试验结果表明:1000万次疲劳加载后,闭口U肋和大槽口桥面板的疲劳性能薄弱部位均为纵肋与顶板连接部位顶板焊趾;1200万次疲劳加载后,钥匙孔桥面板疲劳性能薄弱部位为横隔板与顶板连接焊缝顶板焊趾,苹果孔桥面板仍未产生疲劳裂纹。闭口U肋疲劳裂纹起裂于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焊趾,分别沿着焊趾或者垂直、斜交于焊缝扩展;大槽口桥面板疲劳裂纹起始位置与闭口U肋相同,沿顶板焊趾扩展;钥匙孔桥面板疲劳裂纹起裂于顶板与横隔板连接焊缝顶板焊趾,并沿焊趾绕着横隔板扩展。新型开口肋结构可显著降低各疲劳易损细节的应力水平及横隔板面外变形,其中钥匙孔桥面板与苹果孔桥面板在顶板与纵肋连接处应力幅仅为闭口U肋的6.39%和11.12%,苹果孔桥面板开口处应力幅及面外变形较闭口U肋分别降低了42%和34%;相同加载条件下,苹果孔桥面板的疲劳寿命最高,其次为钥匙孔桥面板,二者均表现出优异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足尺模型 疲劳试验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接头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破坏模式研究
19
作者 何应道 柳献 +2 位作者 吴鑫林 张肇一 李一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2,共9页
为研究新型接头盾构隧道在极限工况下衬砌结构和新型接头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趋势,总结衬砌结构长期服役期间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新建工程为背景,开展采用快速连接件的盾构隧道三环衬砌结构整环足尺试验。... 为研究新型接头盾构隧道在极限工况下衬砌结构和新型接头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趋势,总结衬砌结构长期服役期间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新建工程为背景,开展采用快速连接件的盾构隧道三环衬砌结构整环足尺试验。通过加载和卸载模拟隧道的设计工况和极限工况,观察试验期间管片裂缝发展趋势,同时通过传感器测量衬砌结构和接头的变形及内力,得到新型接头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破坏链与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衬砌结构整体变形呈“横鸭蛋”模式,极限工况下结构顶部主筋内侧受拉、外侧受压,接头较多的腰部变形较大;(2)纵缝接头在结构达到弹性极限前张开量较小,达到弹性极限时接头张开量最大为4.47 mm。同时,经过极限工况试验总结破坏模式发现,衬砌结构从受力到破坏共经历3个阶段:弹性-弹塑性-塑性,最终结构由于形成多个塑性铰而整体失稳破坏。接头连接件受力也经历弹性-弹塑性-塑性3个阶段,塑性阶段又可分为应力停留、下降和增长3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快速接头 整环足尺试验 内力和变形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力学特性大型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景山 左永振 +3 位作者 程展林 黄鑫 张超 王志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143,共8页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填料进行了大型平面应变试验,共开展了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的粗粒土平面应变各向等压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主要为应变硬化型,应力曲线呈爬升型,体变表现为剪缩。某一小主应力下,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初始干密度一定时,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与小主应力呈线性关系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小主应力一定时,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曲线斜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剪切变形的发展,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应力比曲线逐渐趋于接近。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单调增加则对应应变硬化型,若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则对应应变软化型。相同小主应力时,初始弹性模量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某一初始干密度下,初始弹性模量随小主应力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大。中主应力系数随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形态呈三折线形,初始剪切阶段增长较为缓慢,随剪切变形的增大增长相对加快并呈线性关系增大,如曲线末端下弯为应变硬化型,曲线末端上翘为应变软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大型平面应变试验 力学特性 主应力 偏应力 球应力 大型真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