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4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lorogenic acid in flos lonicerae by enzymatic treatment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佳佳 赵国玲 +1 位作者 王晖 章晓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A new method of extracting chlorogenic acid from flos lonicerae, and treating the materials with enzyme before being extracted by ethanol is develop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re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ree... A new method of extracting chlorogenic acid from flos lonicerae, and treating the materials with enzyme before being extracted by ethanol is develop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re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enzyme dosage, treatment time and treatment temperature are adapt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 yield of flos lonicerae and chlorogenic acid can be obviously increased by the cellulase treatment, 61.5 mg chlorogenic acid is obtained from 1.00 g flos lonicerae at mos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of enzymatic treatment is 40 50 ℃.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single cellulase,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cellulase and pectinase increase the extract yield obviously but fail to improve that of chlorogen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s lonicerae chlorogenic ACID ENZYMATIC TREATMENT extract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Ethanol-Ultrasound-Assisted Destabilization of a Cream Recovered from 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ybean Oil 被引量:1
2
作者 Li Yang Sui Xiaonan +5 位作者 Qi Baokun Zhang Yan Feng Hongxia Zhang Yana Jiang Lianzhou Wang Tong 《大豆科技》 2019年第S01期24-34,共11页
A novel method using ethanol and ultrasound to extract oil from cream obtained from enzyme-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of soybean oil was developed.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rating variables and free oi... A novel method using ethanol and ultrasound to extract oil from cream obtained from enzyme-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of soybean oil was developed.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rating variables and free oil yield and to maximize the free oil yield,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work.The developed regression model was fitted with R2=0.9591.Optimized variables were:ethanol concentration of73%,ethanol addition volume of 0.55 L/kg,ultrasound power of 427 W,ultrasound time of 47 s,and ultrasound temperature of 53℃.The free oil yield from the cream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was 92.6±3.4%.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ethanoltreated cream,and the SEM image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ultrasound treatment affected dispersing and fracturing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ethanol-treated cr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ANOL ULTRASOUND Enzyme-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processing CREAM Soybean 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for autoregressive-dynamic inner total latent structure projection
3
作者 CHEN Yalin KONG Xiangyu LUO Jia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326-1336,共11页
As a dynamic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PLS)method with a good output prediction ability,dynamic inner PLS(DiPLS)is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However,due to the oblique decompos... As a dynamic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PLS)method with a good output prediction ability,dynamic inner PLS(DiPLS)is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However,due to the oblique decomposition of the input space by DiPLS,there are false alarms in the actual industrial process during fault detection.To address the above problems,a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autoregressive-dynamic inner total PLS(AR-DiTPLS)is proposed.The method first uses the regression relation matrix to decompose the input space orthogonally,which reduces useless inform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utput in the quality-related dynamic subspace.Then,a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VAR)is constructed for the predic-tion score to separate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static informa-tion.Based on the VAR model,appropriate statistical indicators are further constructed for online monitoring,which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false alarm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 Tennessee-Eastman industrial simulation process and a three-phase flow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ault detection feature extraction process monitoring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PLS) quality-related spatial partiti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Confocal Raman Imaging of Oil-Rich Emulsion from Enzyme-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of Extruded Soybean Powder
4
作者 Wu Longkun Wang Limin +5 位作者 Qi Baokun Zhang Xiaonan Chen Fusheng Li Yang Sui Xiaonan Jiang Lianzhou 《大豆科技》 2019年第S01期76-83,96,共9页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of oil-rich emulsion from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ing(EAEP)was a critical step to break the oil-rich emulsion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cover oil.Albeit EAEP meth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of oil-rich emulsion from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ing(EAEP)was a critical step to break the oil-rich emulsion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cover oil.Albeit EAEP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as an alternative way to conventional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of oil-rich emulsion was still unclear.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of oil-rich emulsion from EAEP using 3 D confocal Raman imaging technique.With increasing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duration from 1 to 3 h,the stability of oil-rich emulsion was decreased as visualized in the 3 D confocal Raman images that the protein and oil were mixed together.The subsequent Raman spectrum analysi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decreased stability of oil-rich emulsion was due to the protein aggregations via SS bonds or protein-lipid interactions.The co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protein indicated the formation of a compact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Oil-rich emulsion 3D confocal Raman imaging technique Raman spectrum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Feature Extraction of Composite Pseudocode Phase Modulation-Carrier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Based on PWD Transform
5
作者 李明孜 赵惠昌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281-284,共4页
The identification features of composite pseudocode phase modulation and carry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include pseudocode and modulation frequency. In this paper,PWD is used to extract these features. First,the fe... The identification features of composite pseudocode phase modulation and carry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include pseudocode and modulation frequency. In this paper,PWD is used to extract these features. First,the feature of pseudocode is extracted using the amplitude output of PWD and the correlation filter technology. Then the feature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is extracted by way of PWD analysis on the signal processed by anti-phase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tracted feature of pseudo code,i.e.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changed abruptly point of phase.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both the features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phase change position caused by the pseudocode phase modulation can be extracted effectively for SNR=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接收系统 信号分析 侦察 电子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废弃/关闭煤矿瓦斯抽采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华心祝 秦浩 +4 位作者 郝定溢 石必明 林柏泉 赵志根 张苗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8,共14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迎来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t,废弃/关闭煤矿数量快速增加,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弃/关闭矿井将达到1.5万处,其中赋存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迎来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t,废弃/关闭煤矿数量快速增加,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弃/关闭矿井将达到1.5万处,其中赋存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加大我国对废弃/关闭煤矿遗留瓦斯的抽采与开发力度。系统性地总结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废弃煤矿瓦斯地面抽采理论、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与潜在热点。首先,总结了废弃/关闭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归纳对比了遗留瓦斯资源量评估方法,分析了废弃煤矿地面抽采过程中瓦斯渗流及运移规律。其次,总结了2种常见的废弃/关闭煤矿瓦斯地面抽采技术,以及采用的钻井抽采工艺设备,对比分析了与生产矿井地面钻井瓦斯抽采工艺的异同。然后,从废弃/关闭煤矿瓦斯抽采理论、技术和工艺设备等方面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①瓦斯资源赋存空间和机理不明;②瓦斯资源量评估不精准;③瓦斯次生运移及动态积聚规律不清;④瓦斯抽采渗流及运移规律研究不充分;⑤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不成熟;⑥地面钻井工艺设备不全面;⑦瓦斯抽采系统不完善。最后,凝练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遗留瓦斯资源赋存特征与运移机理,构建废弃煤矿瓦斯储量与资源精准预测理论模型,阐明遗留瓦斯次生运移聚集范围分布特征及演化过程,丰富完善地面抽采过程中遗留瓦斯渗流及运移规律研究理论,逐步优化废弃煤矿地面瓦斯抽采技术体系,系统升级废弃煤矿瓦斯地面钻井工艺设备,逐步实现废弃煤矿地面钻井工艺智能化,深入改进废弃煤矿地面瓦斯抽采工艺设备。废弃/关闭煤矿瓦斯资源的精准与安全开发研究,对于提升废弃/关闭煤矿安全水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关闭煤矿 遗留瓦斯 赋存特征 瓦斯抽采 工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凤娟 秦绍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1∶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60℃的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在料液比1∶5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50℃的条件下,羊肚菌多糖提取率最高。[结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是一种可行有效、节约、经济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提取工艺 多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精馏分离丙酮-正庚烷的模拟与控制
8
作者 孔洁 李沅欣 孙兰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3-1262,共10页
以1-氯丁烷为中间沸点夹带剂,分别使用侧线萃取精馏流程和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分离了丙酮-正庚烷共沸物。以年总费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热力学效率为评价指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别对两流程进行了优化,获取了最佳设备参数与操作参数。... 以1-氯丁烷为中间沸点夹带剂,分别使用侧线萃取精馏流程和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分离了丙酮-正庚烷共沸物。以年总费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热力学效率为评价指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别对两流程进行了优化,获取了最佳设备参数与操作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与侧线萃取精馏流程相比,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降低了9.77%的年总费用,11.9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了1.47%的热力学效率。对侧线萃取精馏和内循环萃取精馏分离丙酮-正庚烷共沸物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合理的控制方案。添加进料流量扰动和进料组成扰动后,两流程的产品均可恢复至设定值附近。使用绝对偏差积分对两流程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具有更好的动态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沸物 萃取精馏 优化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荷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9
作者 蒋纬 胡颖 朱振元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共10页
为拓展特色植物资源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的利用途径,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以新鲜阳荷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阳荷多糖(Zingiber striolatum polysaccharide,ZSP),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ZSP的提取工艺,并对ZSP的乳化性、... 为拓展特色植物资源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的利用途径,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以新鲜阳荷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阳荷多糖(Zingiber striolatum polysaccharide,ZSP),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ZSP的提取工艺,并对ZSP的乳化性、抑菌性、重金属吸附能力、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SP的最优提取工艺为粉碎目数80目、料液比1∶65、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96 min、乙醇添加量400 mL,在此条件下,ZSP得率为(3.89±0.01)%;ZSP的乳化性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15 mg/mL时,乳化性最高,为(76.14±1.33)%;ZSP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性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其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抑菌圈直径为(2.35±0.02)cm;ZSP对Cu^(2+)、Cd^(2+)和Pb^(2+)的吸附量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1.0 g/L时,吸附量分别达(17.26±0.41)mg/g、(21.19±0.33)mg/g和(27.64±0.61)mg/g;ZSP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3 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52.10±0.01)%、(60.40±1.95)%和(22.20±0.02)%;ZS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也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38.00±2.00)%。综上可知,ZSP在重金属吸附和降血糖方面表现较突出,表明其在开发促排重金属的可食性材料及抗糖尿病功能产品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荷 多糖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盘龙城遗址文化基因提取及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姝 罗静懿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目的 旨在依托文化基因理念,探究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助力盘龙城遗址活态化传承,增强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关注度与认同感。方法 通过探究文化基因的定义、研究综述与分类方式,以“十四五”时期确定的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为例,提... 目的 旨在依托文化基因理念,探究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助力盘龙城遗址活态化传承,增强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关注度与认同感。方法 通过探究文化基因的定义、研究综述与分类方式,以“十四五”时期确定的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为例,提取盘龙城遗址的文化基因,构建盘龙城文化基因谱系图,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文化基因评价。结果 运用文化基因理论有效实现了盘龙城遗址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评价,为盘龙城遗址信息图表设计提供依据。结论 所提出的文化基因提取方法和信息图表设计能够帮助公众快速了解遗址并参与到遗址文化的传承中去。二者结合不仅为其他遗址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借鉴,也对未来文化遗产推广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盘龙城遗址 文化基因提取 AHP层次分析法 信息图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果多酚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11
作者 李娟 张晶蕾 +2 位作者 王雨悦 耿晓桐 陈琼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7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桂花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桂花果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大孔树脂法对桂花果多酚进行纯化,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总... 试验旨在优化桂花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桂花果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大孔树脂法对桂花果多酚进行纯化,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总还原力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优化后桂花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硫酸铵用量370 g/L、乙醇体积分数4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0 min,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0.362%。大孔树脂纯化的最佳方案为:上样量2 BV (柱体积)、水洗体积4 BV、解吸剂(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剂体积4 BV。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果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45%和78.15%,表现出较好的还原能力。研究表明,响应面优化桂花果多酚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大孔树脂纯化桂花果多酚工艺简单高效,桂花果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为桂花果多酚的提取纯化生产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果 多酚 提取工艺 双水相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元特征的E-TransUNet模型施工道路要素分类
12
作者 胡荣明 张宵宵 +2 位作者 竞霞 廖雨欣 黄旭昆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9,共9页
针对施工道路影像中因背景信息复杂导致道路提取错分、漏分及边缘粗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元特征的E-TransUNet模型施工道路要素提取方法。E-TransUNet模型通过设计多元特征增强模块对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增强;在模型下采样中融入空洞... 针对施工道路影像中因背景信息复杂导致道路提取错分、漏分及边缘粗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元特征的E-TransUNet模型施工道路要素提取方法。E-TransUNet模型通过设计多元特征增强模块对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增强;在模型下采样中融入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增强网络对道路影像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跳跃连接部分加入卷积注意力(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模块,从不同维度上捕获道路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最后组合采用Dice loss和CE loss作为损失函数解决样本数量不均衡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施工道路要素的提取在OA、MIoU和MPA指标分别达到了93.30%、80.37%和91.19%,相比其他网络U-Net、DeeplabV3+、Swin-Unet、HRNet和SegFormer提取效果更好,为施工道路提供了准确的要素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道路提取 特征增强 语义分割 TRANSFORMER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译码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
13
作者 刘辉 张智 陈宇鹏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3,共13页
针对现有关系三元组提取方法存在的误差传播、嵌套三元组难提取和主客体难对齐等问题,从实体抽取、主客体对齐和关系判断3个子任务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联合实体关系抽取框架的双向译码解码模型。其中,双向抽取框架极大地... 针对现有关系三元组提取方法存在的误差传播、嵌套三元组难提取和主客体难对齐等问题,从实体抽取、主客体对齐和关系判断3个子任务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联合实体关系抽取框架的双向译码解码模型。其中,双向抽取框架极大地减少了级联误差传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译码解码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常规方法嵌套三元组难提取的问题,并有效对齐了主体和客体;关系判断模块的二部图方法充分挖掘了实体对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准确高效的关系判断。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信息提取 实体抽取 关系抽取 误差传播 三元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注意力引导知识增强的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
14
作者 徐博 孙晋辰 +1 位作者 林鸿飞 宗林林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多样且以隐式表达为主,现有方法难以准确识别。该文将外部结构化知识融入事件因果关系识别任务,提出一种注意力引导知识增强的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BERT... 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多样且以隐式表达为主,现有方法难以准确识别。该文将外部结构化知识融入事件因果关系识别任务,提出一种注意力引导知识增强的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BERT模型对事件对及其上下文进行编码;然后,提出零跳混合匹配方案挖掘事件相关的描述型知识和关系型知识,通过注意力机制对事件的描述型知识序列进行编码,通过稠密图神经网络对事件对的关系型知识进行编码。最后,融合前三个编码模块识别事件因果关系。基于EventStoryLine和Causal-TimeBank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构建模型的识别效果优于现有模型,在零跳概念匹配、描述性和关系型知识编码等层面均获得了识别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抽取 因果识别 知识图谱 注意力机制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研究
15
作者 刘丽萍 张雪婷 +1 位作者 王凤琴 刘灵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优化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柴胡为研究材料,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柴胡甾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柴胡甾醇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AB-8探索柴胡甾醇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柴胡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优化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柴胡为研究材料,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柴胡甾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柴胡甾醇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AB-8探索柴胡甾醇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柴胡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60 min、酶浓度1%,在此条件下柴胡甾醇的提取率为2.84%。大孔树脂纯化甾醇的最佳条件是吸附剂用量为2 g,进样浓度为0.2 mg/mL,进样体积为4 mL,在此条件下柴胡甾醇的吸附率为72.27%,解吸率为80.02%,甾醇含量提高到了31.20%。此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柴胡甾醇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甾醇 提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 饲料添加剂 超声波协同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16
作者 张桂清 梁志豪 +6 位作者 刘青 吴小平 罗海凌 姚俊新 刘斌 林占熺 江书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共17页
为探究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以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浸泡时间对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的影响;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标检测复方... 为探究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以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浸泡时间对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的影响;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标检测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可溶性、微生物限量和重金属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的菌草灵芝、紫苏和富硒茶原材料进行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单糖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2.5 h、料液比(g/mL)1∶25、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6 h;其颗粒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和可溶性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微生物限量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标要求,其中硒平均质量分数为0.0583 mg/kg;得到的菌草灵芝、紫苏和富硒茶的薄层色谱条带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对其测定无干扰;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10、1.166、8.708、1.265、0.824、5.79、2.58、1.72和1.67 mg/g。以上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复方菌草灵芝颗粒水提工艺稳定可靠,颗粒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建立的复方菌草灵芝颗粒水提工艺质量标准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灵芝 水提工艺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表情感化设计的滤波和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17
作者 谢黎 史丰硕 +5 位作者 王雨晴 康晓管 罗光荣 尤思雨 于龙飞 郭建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237,共20页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手表产品的适宜滤波方法与生理特征指标。方法在梳理产品情感化设计流程中生理信号滤波和特征提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搭建手表情感化意象实验平台,利用皮电信号、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基于Lasso回归探究人群特性下(大学...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手表产品的适宜滤波方法与生理特征指标。方法在梳理产品情感化设计流程中生理信号滤波和特征提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搭建手表情感化意象实验平台,利用皮电信号、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基于Lasso回归探究人群特性下(大学生、高校教师和职场白领)不同滤波和特征提取方法与产品情感意象的差异关联。结果皮电信号指标在各种滤波方法下呈现出较低的波动性,心电信号指标受“高通+低通”滤波方法的影响较大,脑电信号指标受“IMF+小波变换”滤波方法的影响较大;高校教师相较于大学生和职场白领在滤波方式上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不同人群在效价、唤醒的Lasso回归图中保留的生理情感特征维度和数量不同。结论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性,优选相应的滤波方法和特征提取指标,以准确建立“生理-产品情感意象”映射模型,实现产品形态与情感状态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信号 信号处理技术 滤波 特征提取 产品情感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堇菜粗多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张桂娟 张茹 +5 位作者 孙爱霞 陈擎昊 王博 张滢贺 左晨煦 李楠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5,96,共9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鸡腿堇菜粗多糖工艺并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鸡腿堇菜为试材,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双水相PEG6000/K_(2)HPO_(4)质量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鸡腿堇菜粗多糖工艺并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鸡腿堇菜为试材,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双水相PEG6000/K_(2)HPO_(4)质量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鸡腿堇菜粗多糖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鸡腿堇菜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鸡腿堇菜粗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以PEG6000/K_(2)HPO_(4)(2.0 g:1.6 g→10 mL)双水相体系为提取溶剂,料液比(m_(鸡腿堇菜粗粉):V_(双水相体系))为1:29(g/mL),摇匀浸润30 min后,超声辅助提取,超声提取温度58℃,超声提取时间80 min,鸡腿堇菜粗多糖得率为6.79%±0.11%;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鸡腿堇菜粗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鸡腿堇菜粗多糖质量浓度为6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13%,当鸡腿堇菜粗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9.21%,表明鸡腿堇菜粗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鸡腿堇菜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鸡腿堇菜 粗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总黄酮的超声辅助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
19
作者 依明·尕哈甫 周朝曦 +1 位作者 艾尼娃尔·艾克木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提高红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在料液比、超声功率、低共熔溶剂含水率和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体外试验分析红花总黄酮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红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为提高红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在料液比、超声功率、低共熔溶剂含水率和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体外试验分析红花总黄酮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红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低共熔溶剂含水率37%、摩尔比1∶2,红花总黄酮的提取效率达5.07%,其AchE抑制率为65.52%。研究为红花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总黄酮 天然低共熔溶剂 提取工艺 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金银花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20
作者 赵惠茹 孙婷婷 +4 位作者 马晓雪 靖会 余雪菲 贾新泽 王雪蓉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64-1769,共6页
以氯化胆碱和1,2-丙二醇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为:溶剂含水量43%,提取温度69℃,液料比37∶1。在该条件下,金银花多糖得率为6.75%,是用水... 以氯化胆碱和1,2-丙二醇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工艺为:溶剂含水量43%,提取温度69℃,液料比37∶1。在该条件下,金银花多糖得率为6.75%,是用水提取的1.49倍。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低共熔溶剂提取的金银花多糖抗氧化能力强于水提取法。该研究可为低共熔溶剂提取多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多糖 低共熔溶剂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