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要素和传统要素协同配置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永彩 程丽雯 钟昌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有机协同,以数据要素为“催化剂”,实现新旧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本文利用2015~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结果显示:数据-传统要素协同不仅具... 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有机协同,以数据要素为“催化剂”,实现新旧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本文利用2015~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结果显示:数据-传统要素协同不仅具有新质生产力提升的直接效应,还具有以底层基础效能提升下的“量变”递进到上层建筑结构优化下的“质变”的间接路径;数据-劳动力协同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强于数据-资本协同;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提升效应更强。此结果纠正了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味求新”的误区,引导企业遵循比较优势,打造“以传统要素创造新型要素、以新型要素改造传统要素”的要素协同机制,为循序渐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 资本要素 劳动力要素 协同 比较优势 渐进式发展 量变到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组合与演进阶段
2
作者 黄群慧 盛方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4,F0002,共11页
具有鲜明时变性、地域性、流动性、集聚性等特性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催生并驱动生产力系统的量变积累与质变跃迁。本文构建了一个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演进阶段的理论框架模型,认为单次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 具有鲜明时变性、地域性、流动性、集聚性等特性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催生并驱动生产力系统的量变积累与质变跃迁。本文构建了一个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演进阶段的理论框架模型,认为单次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质变孕育阶段、质变摩擦阶段、质变加速阶段、整体质变阶段。根据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分析得出,我国新质生产力演进正处于质变摩擦阶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围绕生产力质变跃迁演进阶段中的不同特征持续增强全社会动态能力,加快促进社会-制度体系与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动态适配,建立健全“创造性破坏”与“创造性转型”相统筹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系统 生产要素组合 演进阶段 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侨务政策的主题与变迁研究——基于Python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3
作者 焦建华 耿嘉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4,共13页
侨务政策体现了一国对海外侨民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侨胞对祖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秉承孙中山“护侨重侨”的精神,以及争取华侨支持,民国历届政府都制定了大量侨务政策。通过建立1912—1949年民国中央及地方的侨务政策文本数据库,运用P... 侨务政策体现了一国对海外侨民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侨胞对祖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秉承孙中山“护侨重侨”的精神,以及争取华侨支持,民国历届政府都制定了大量侨务政策。通过建立1912—1949年民国中央及地方的侨务政策文本数据库,运用Python等文本挖掘工具,深入探究民国侨务政策主题及其变迁后发现:中央侨务政策更倾向于宏观政策指导,以及关注国家层面的影响,地方侨务政策更加具体详实,符合本地实际;民国侨务政策与当时政治形势、国内外环境具有紧密联系;政策制定的相关机构间合作逐渐增强,政策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政策制定以激发侨民的民族主义意识为主导思想;政策关注重点存在权力结构性与历史阶段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务政策 主题挖掘 变迁 PYTHON 文本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量化归因分析
4
作者 司伟 黄思琦 +2 位作者 王培霞 张永康 张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深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径流深突变年份为2012年;径流深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增加、由不透水区域面积增加与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的下垫面参数改变,其贡献率分别为51.61%和52.55%;径流深减小由潜在蒸散发的增加造成,贡献率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归因法 量化归因分析 富春江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典型流域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对水文的影响——以张家口清水河流域为例
5
作者 崔妞妞 庞建壮 +3 位作者 张祎帆 许行 张勤 张志强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9,共12页
【目的】量化气候变化及大规模植被恢复对流域水文的影响,以期实现考虑流域水资源和生态效益权衡的林草优化配置。【方法】以海河流域的植被恢复典型子流域清水河为对象,基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和... 【目的】量化气候变化及大规模植被恢复对流域水文的影响,以期实现考虑流域水资源和生态效益权衡的林草优化配置。【方法】以海河流域的植被恢复典型子流域清水河为对象,基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和情景模拟,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对水文的影响。【结果】1)1969—2015年,清水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P>0.05),每10年减少1.70 mm;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每10年增加0.30℃;年潜在蒸散呈不显著增加趋势(P>0.05),每10年增加7.30 mm;年径流深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每10年减少5.80 mm。2)1985年与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相比发现,草地恢复为林地和耕地恢复为草地是主要植被恢复形式。3)率定后的SWA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清水河流域的水文变化,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为0.69和0.77,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9和0.77,百分比偏差PBIAS分别为-0.40%和-6.00%,均方根差与标准差的比值RSR分别为0.56和0.48。4)与基准期(1984—1993年)相比,植被恢复期(2006—2015年)的流域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因气候变化分别增加0.31和0.08 mm,因植被恢复分别减少1.43和0.46 mm,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使流域土壤含水量减少且贡献分别为42.72%和57.28%,使流域实际蒸散增加且贡献分别为87.47%和12.53%。5)草地造林后实际年蒸散增加12.62 mm,年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土壤含水量分别减少6.47、3.38和10.06 mm;退耕还草后年地表径流减少8.11 mm,实际年蒸散量、壤中流和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7.27、1.21和4.37 mm。【结论】清水河流域不同水文指标对气候变化和植被恢复的响应不同,植被恢复是地表径流、壤中流、土壤含水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实际蒸散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气候变化;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水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草地恢复为林地后耗水增加,退耕还草后可以保留更多降水。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开展植被恢复,需要充分权衡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文调节功能,从而制定可持续的适应性流域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植被恢复 SWAT模型 水文指标 定量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糖尿病共享门诊的组织准备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杨薇 蔡毅媛 +4 位作者 陈佳佳 卯润 令狐浪 吕森森 徐东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9-491,共13页
目的实施性研究的成功执行受机构准备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糖尿病共享门诊优化的实施性研究”项目(简称“SMART项目”)的组织变革准备度(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change,ORC)和影响因素,进而为提高ORC,... 目的实施性研究的成功执行受机构准备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糖尿病共享门诊优化的实施性研究”项目(简称“SMART项目”)的组织变革准备度(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change,ORC)和影响因素,进而为提高ORC,促进项目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采集实施SMART项目的12家机构的ORC水平及影响因素。通过机构实施循证实践的准备程度评估量表定量采集ORC水平;对变革执行者进行定性访谈,收集影响因素存在状态,利用主题分析法从访谈结果中提取影响因素条目,编制影响因素作用程度问卷,并采用该问卷收集变革执行者对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评估。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对ORC的影响和良好ORC实施路径。结果共12家SMART项目试点机构的70名变革执行者参与访谈和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机构管理者、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人员。ORC得分中位数为105.20(101.23,107.33)。fsQCA结果显示,了解具体任务和责任、具备关键人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制定评估与反馈是达到高水平ORC的路径。反之,缺少关键人物与前期准备两个核心条件,或其只发挥边缘作用时,将导致机构ORC水平较低。结论实施变革前,变革执行者对变革的思想认同和认知参与程度是影响ORC的关键因素。关键人物的引领可有效促进变革准备度的提升,为后续提高实施保真度和成功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性研究 医防融合 糖尿病共享门诊 组织变革准备度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1年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7
作者 曾怡娟 向昆仑 +4 位作者 王刚 张柳红 李俊杰 邓玉娇 徐杰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是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也是确定生态系统碳收支和反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重要因素。基于TEC模型(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Flux Model)计算2000—202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是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也是确定生态系统碳收支和反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重要因素。基于TEC模型(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Flux Model)计算2000—2021年植被NPP,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近22年广东省植被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定量分析环境因子在植被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植被NPP的高值区占比明显大于低值区占比,植被NPP平均值为(984.28±119.68)g·(m^(2)·a)^(-1);植被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的植被NPP值最高,冬季的植被NPP值最低。(2)广东省植被NP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植被NPP的变化速率为6.30 g·(m^(2)·a)^(-1);从空间上看,植被NPP显著增加的地区主要为广东西部(云浮、阳江、茂名),植被NPP显著减少的地区主要为潮汕地区中部、中山市北部及湛江市南部。(3)在月尺度上,植被NPP与气温、太阳辐射、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植被NPP对降水量滞后响应时间为1个月,对相对湿度滞后响应时间为2个月。(4)从整体上看,广东省植被NPP与PM_(2.5)呈负相关;与高程、坡度、地面起伏度呈正相关,且随着高程、坡度、地面起伏度的增大,植被NPP高值区的占比呈现减小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生态环境评价及植被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定量分析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20年乌兰县植被NPP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量化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辉 宋孝玉 +3 位作者 王荣荣 祝德名 何希 刘斯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驱动作用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尚不能达成共识。中国西北寒旱牧区植被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该...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驱动作用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尚不能达成共识。中国西北寒旱牧区植被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该研究以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代表性研究区,采用GIMMS-NDVI and MOD-NDVI数据融合构建了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并结合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获取了研究区1982—2020年植被生长季NPP,利用Sen+MK趋势分析方法探究了研究区植被生长季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采用构建的ADE+Sen量化归因方法对多种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的驱动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生长季NPP多年均值为(205.9±11.5)g/(m^(2)·a)(以C计),年际变化无显著趋势,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季NPP年际波动过程与全域生长季NPP基本一致。在空间上,植被生长季NPP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年际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整体以退化为主,平均变化率为-0.151 g/(m^(2)·a2),其中表现出严重退化和轻度退化的面积占比分别达到了31.7%和29.5%。气候变化主导的植被面积占比达85.2%,其贡献值的绝对平均值为1.025 g/(m^(2)·a2),约是人类活动贡献值绝对平均值的2倍,太阳辐射、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均是影响植被生长季NPP动态的主要气候因素。该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整体表现为退化状态,气候变化是导致该现象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北寒旱牧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分析 乌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特征的纵向质性研究
9
作者 马铮铮 钮美娥 +2 位作者 王静 李慧君 钱春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索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为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目的抽样法和理论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接受... 目的探索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为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目的抽样法和理论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过肾移植手术的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出院后2周、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6次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呈现两个明显特征,即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尝试、摸索、重塑、超越)和行为改变类型(遵医坚持型、随心所欲型和遵医-随心徘徊型)。结论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是多阶段变化的过程,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类型复杂多样。建议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制订多阶段、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肾移植 自我管理 行为特征 用药管理 并发症预防 行为改变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发展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柯键 熊杰 +5 位作者 商薇薇 郑丹莉 邓娟 李咪琪 王怡萱 许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多维度的发展需求,为推进联盟建设和医疗机构急诊、重症专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Leavitt组织变革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来自某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中15家医疗...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多维度的发展需求,为推进联盟建设和医疗机构急诊、重症专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Leavitt组织变革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来自某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中15家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结合Leavitt组织变革理论提炼出4个主题:组织结构发展需求(包括联盟组织架构建设、联盟文化建设、联盟及专科制度建设、联盟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任务发展需求(包括发展目标设定、工作内容优化),技术发展需求(包括特色科室建设、信息化管理),人员发展需求(包括护士队伍管理、护士能力提升)。结论:急诊重症护理专科联盟存在组织结构、任务、技术和人员多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以满足医疗机构成员需求,推动联盟可持续发展,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科联盟 急危重症 组织变革理论 发展需求 护理质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与河流水文连通量化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小光 姚仕明 +1 位作者 柴朝晖 朱孔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6-1524,共9页
湖泊与河流水文连通的量化是指导河湖保护与治理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河湖生态复苏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湖泊与河流水文连通的量化计算模型,仅需少量实测或水动力模拟数据进行校验,即可量化计算单一或多个连通水道的河湖水文... 湖泊与河流水文连通的量化是指导河湖保护与治理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河湖生态复苏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湖泊与河流水文连通的量化计算模型,仅需少量实测或水动力模拟数据进行校验,即可量化计算单一或多个连通水道的河湖水文连通度。水位变化率与水位是决定水文连通的主控因子,水体交换强度与水位变化率呈线性正相关,且其增长速率与水位呈正相关。提出的水体交换流量计算方法可估算湖泊与长江水体交换流量。同等水位及水位变化率条件下,湖泊向长江输出水流的效率大于长江向湖泊灌入水流的效率。水文连通度峰值一般出现在整体上升或下降区间内的变异点,通过改变水位抬升或下降过程,可有效提升水文连通度均值及峰值,指导面向湖泊水生态环境改善的生态调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连通 水体交换 水位变化率 量化模型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举庆 李军 +5 位作者 王兴娟 张成业 杜梦豪 冉文艳 王金阳 胡靖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8,共13页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下的重中之重,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助推下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有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仍然停留在单一专...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下的重中之重,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助推下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有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仍然停留在单一专题、要素不全、基础量测、本地管理的初级阶段,无法满足现实环境中对矿山生态环境多要素、长时序、高频次监测与分析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B/S架构下的矿山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矿山生态天眼,并详细介绍了其研发需求、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及核心功能。系统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他监测手段,获取并聚合不同来源、信息丰富的矿山生态大数据,形成矿山分布一张图和数据资源服务;进而基于定量遥感反演矿山生态环境各生态参数,形成一套长时序、多要素的矿山生态监测产品,涵盖人类活动、自然地理条件和“植−土−水−气”各生态要素;在此基础上,系统提供GIS时空分析、统计分析及综合定量评价等工具集,分别实现对矿区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参数伴随采矿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监测,对土壤含水量、水体悬浮物浓度等生态要素历史统计值在不同时空位置和区域下的查询与可视化,对顾及多项生态因子的矿山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定量评价,并最终形成矿山生态扰动与治理监测报告。矿山生态天眼的应用将服务于矿山生态环境全过程变化监测、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和决策应用,有望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推动生态文明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环境 治理 变化监测 生态大数据 定量遥感 智能分析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洁 郑栋宇 +2 位作者 侯明才 陈安清 马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0-474,共15页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系统调研了5个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计算公式以及各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以最新的Celine模型所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参考标准,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现有模型估计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69~169 Tg/yr,其中各模型的主要参数包括气候(温度、径流)与岩性,次要参数包括构造隆升、火山与植物作用等。在未来探索硅酸盐岩化学风化所消耗二氧化碳的定量计算中,应考虑更多控制作用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这些定量模型推广应用于深时地球古气候重建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岩化学风化 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 全球碳循环 气候变化 古气候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贸易属性与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瑜 刘勇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4,共12页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关税 国内税费 数量限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和舟山双偏振雷达对估测台风降水的对比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冬冬 吴福浪 +3 位作者 陈生 沃伟峰 钱燕珍 李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52,共15页
【目的】为评估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产品的区域适用性,【方法】以地面雨量站小时降水数据为基准,利用相关系数(CC)、相对偏差(RB)、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分级评分指标等方法,定量评估宁波、舟山的雷达QPE产品在2019—2022年期间... 【目的】为评估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产品的区域适用性,【方法】以地面雨量站小时降水数据为基准,利用相关系数(CC)、相对偏差(RB)、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分级评分指标等方法,定量评估宁波、舟山的雷达QPE产品在2019—2022年期间6次台风(“利奇马”“米娜”“黑格比”“烟花”“灿都”“梅花”)过程的准确度。【结果】结果显示:(1)宁波雷达对“黑格比”、“烟花”、“灿都”期间降水低估严重,RB值最低达到-71.56%,而对“梅花”期间的各个评估指标表现最好。舟山雷达在6个台风期间总体以低估为主,但没有出现类似宁波雷达严重低估的现象。(2)两个雷达QPE产品在台风期间的小时降水表现很好,CC均在0.80以上,RMSE均在1.93 mm以下。(3)随着雨强的增大,两个雷达对台风雨量的估测能力逐渐下降。舟山雷达QPE容易低估4 mm/h以上的降水过程。宁波雷达QPE的水平参差较明显,先高估“利奇马”“米娜”期间4 mm/h以上降水率的降水,然后低估“黑格比”“烟花”“灿都”期间的所有降水过程,但在“梅花”期间的表现基本与实况吻合。【结论】总体上,宁波和舟山雷达基本可以估测出台风期间的雨量分布,但两个雷达QPE产品表现差异较大,宁波雷达QPE产品在台风期间稳定性表现比舟山雷达更差。业务系统的QPE算法在宁波和舟山地区可能需本地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QPE 定量评估 台风降水 宁波和舟山雷达 降雨 雨强 气候变化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乔越 余雅琪 +4 位作者 余艮珍 罗颖 胡婉梅 宋文帅 傅茂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的真实体验,为构建过渡期准备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的真实体验,为构建过渡期准备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对过渡期准备的认知不足、对疾病和症状的辨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影响顺利过渡的因素3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提供个性化过渡教育,辅以家庭参与,促进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完善过渡医疗体系,以促进慢性肾脏病青少年顺利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慢性肾脏病 过渡期准备 过渡期医疗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7
作者 闫微 杨柳 +7 位作者 龙云志 宋文博 李倩倩 余道兵 周明光 徐高原 黄超 汤细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检测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Mhp保守序列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依据4对引物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及拟合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佳引物(SX4),建立了Mhp SYBR Green Ⅰ实...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检测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Mhp保守序列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依据4对引物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及拟合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佳引物(SX4),建立了Mhp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Mhp,对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副猪嗜血杆菌4型及链球菌2型等病原均无特异性扩增;最佳引物SX4检测的灵敏度可达4.9×10^(1)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该方法可稳定检测出工艺生产抗原和市售疫苗中的Mhp菌量。试验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hp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Mhp疫苗抗原生产和临床疫苗中的Mhp菌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荧光定量PCR 颜色改变单位(CCU)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尺度耕地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60
18
作者 刘旭华 王劲峰 +2 位作者 刘纪远 刘明亮 孟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0,共5页
该文使用中国1987~1989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数据,探索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全国耕地变化为例,首先通过GIS和遥感技术对全国耕地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然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该文使用中国1987~1989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数据,探索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全国耕地变化为例,首先通过GIS和遥感技术对全国耕地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然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各类型区的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自1987年到2000年发生的耕地流失严重,城市化导致的城镇人口增长进而导致城镇扩张、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其主导原因。在变量选取中大样本的神经网络训练得到较好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在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具有强大能力,并说明了先分区后筛选变量的研究思路的合理性。该研究方法对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弊 被引量:56
19
作者 吴绍洪 黄季焜 +6 位作者 刘燕华 高江波 杨军 王文涛 尹云鹤 栾浩 董婉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三次产业、社会系统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如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产力下降,而青藏高原则升高;气候变化导致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以及...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三次产业、社会系统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如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产力下降,而青藏高原则升高;气候变化导致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以及许多北方河流径流量减少;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增加(包括频次与强度)、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人体健康、疾病传播、重大工程等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有助于延长农作物生育期,但极端事件增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气候变化不仅可通过影响农业和自然资源而间接地对第二、三产业产生影响,而且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如碳税、碳关税、碳交易等)的采用也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析可发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且总体上利弊共存,但弊大于利。基于此,本文提出要趋利避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整体最优、长期受益"的有序适应目标;要强调定量适应,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和可预期目标,并分析适应措施的不确定性;而且为提高我国未来综合竞争力,今后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应对策略,如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减排技术研发,积极应对碳税、碳关税和碳市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利弊 有序与定量适应 主动应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成因机理分析及定量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56
20
作者 赖锦 王贵文 +6 位作者 柴毓 吴大成 姚亚斌 张永迪 张晓涛 王迪 李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19-2130,共12页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的压实、胶结、溶蚀和破裂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对储集岩孔喉特征影响显著,成...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的压实、胶结、溶蚀和破裂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对储集岩孔喉特征影响显著,成岩作用的不均一性导致了储层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通过视压实率、视胶结率、视溶蚀率和视微孔隙率等参数的计算阐明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对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定量控制。选取成岩综合系数作为成岩作用强度及其组合的定量表征参数,其与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储集层品质指数和分形维数等均具良好的统计相关关系,不同的孔隙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成岩作用组合特征以及成岩综合系数值,因此成岩综合系数可作为不同孔隙结构类型的定量表征参数。在对影响孔隙结构特征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组合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成岩综合系数可实现储集岩孔隙结构的定性划分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作用 成因机理 孔隙结构 定量评价 长8油层组 姬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