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1
作者 罗云华 宋亚亚 +2 位作者 谢永顺 王钰轲 王兴鲁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8,117,共8页
为研究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和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采用灌注桩钻孔数字测井系统和钢筋计对嵌岩冲孔灌注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与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根据得到的轴向力、端阻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关系,利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水... 为研究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和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采用灌注桩钻孔数字测井系统和钢筋计对嵌岩冲孔灌注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与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根据得到的轴向力、端阻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关系,利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水平静载试验确定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的竖向与水平向的承载力,并绘制荷载-沉降位移曲线和水平荷载-时间-位移曲线,分析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与荷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根试验桩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均未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桩侧土阻力已充分发挥,而桩端阻力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表现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本研究可为该工程后续桩基施工及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灌注桩 静载试验 钢筋计 承载性状 端阻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度对单桩竖向承载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冷伍明 丁荣锋 +4 位作者 杨奇 陈琛 邓煜晨 徐方 阮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7-1607,共11页
为探究桩侧粗糙度对单桩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自主研发了多功能桩基静动力模型试验系统,构建了光滑、随机型及带肋规则型桩侧界面的模型单桩,通过3D形态扫描计算获得了桩侧表面粗糙度Rn,基于此开展了饱和砂土中单桩静载模型试验。试... 为探究桩侧粗糙度对单桩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自主研发了多功能桩基静动力模型试验系统,构建了光滑、随机型及带肋规则型桩侧界面的模型单桩,通过3D形态扫描计算获得了桩侧表面粗糙度Rn,基于此开展了饱和砂土中单桩静载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粗糙度越大,单桩极限承载力和桩的割线刚度越大,桩顶沉降及其卸载回弹量越小,带肋桩能够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并控制桩顶变形。(2)粗糙度越大,桩侧阻力越大,桩端附近侧阻力的强化效应越明显,桩侧阻力的分布模式随桩顶荷载增大由“单驼峰”到“锥顶柱”再至“斜坡”依次演变。(3)β值(β法中参数)随桩侧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深度增加而衰减。带肋桩的极限侧阻力及β值远大于砂纸和光滑桩,揭示了埋深和粗糙度对β值影响规律的机制。(4)桩侧粗糙度会影响砂土地基中桩端荷载传递函数类型,光滑桩、砂纸桩桩端荷载传递函数呈双曲线型,带肋桩呈直线型。上述研究结果对深刻认识桩侧粗糙度对单桩承载变形特性影响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侧粗糙度 模型试验 饱和砂土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不同荷载作用下某码头桩基土层阻力变化规律
3
作者 周宝江 寇磊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2期35-39,50,共6页
通过对某码头工程两根不同桩径与长度的打入桩进行载荷试验以及桩身应力应变测试,结合桩周土层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通过分析不同荷载下桩周不同深度土层的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变化,最后给出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桩周土层侧摩阻力发挥规律... 通过对某码头工程两根不同桩径与长度的打入桩进行载荷试验以及桩身应力应变测试,结合桩周土层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通过分析不同荷载下桩周不同深度土层的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变化,最后给出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桩周土层侧摩阻力发挥规律以及桩端土层端阻力的发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试验 应力应变测试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竖向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冉冉 乔小利 李明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5,共6页
钢管桩是海上风电工程最主要的基础型式,但针对海上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竖向承载力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结合广东汕头海上风电工程,进行了海上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竖向承载力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对比了桩底沉降和桩顶沉降随上部荷载的变化特... 钢管桩是海上风电工程最主要的基础型式,但针对海上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竖向承载力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结合广东汕头海上风电工程,进行了海上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竖向承载力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对比了桩底沉降和桩顶沉降随上部荷载的变化特点,分析了桩身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随上部荷载的变化规律,并依据试验结果对大直径超长钢管桩极限承载力判定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钢管桩桩身变形较大,利用桩底沉降随荷载的变化曲线更容易对现场加载量进行控制和调整,也更容易对承载力的极限状态进行判断;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端阻力随桩顶荷载的变化曲线呈“S”形;现行规范中采用Q/Qmax-s/d曲线斜率开始转变为0.2的点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极限承载力,将过高的估计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钢管桩 竖向承载特性 侧摩阻力 端阻力 桩身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水化热效应的高地温水工隧洞衬砌结构温控防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飞飞 姜海波 +1 位作者 项鹏飞 魏纲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2-1273,共12页
为分析高地温水工隧洞衬砌结构温度应力特性,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衬砌结构瞬态温度场的解析解,并借助弹性抗力法推导出衬砌结构的弹性温度应力分量。依托新疆布伦口水电站监测数据对衬砌结构瞬态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 为分析高地温水工隧洞衬砌结构温度应力特性,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衬砌结构瞬态温度场的解析解,并借助弹性抗力法推导出衬砌结构的弹性温度应力分量。依托新疆布伦口水电站监测数据对衬砌结构瞬态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抗拉强度准则和裂缝尖端强度因子对衬砌结构破坏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结果表明:1)衬砌温度场前期整体温度迅速上升,在第7天左右达到最大值,其中衬砌内壁温度可达到37℃,外壁温度可达到56℃。2)衬砌结构外墙环向应力可达到2.2 MPa,体现为拉应力状态;径向应力可达到2.7 MPa,呈现为压应力状态。3)衬砌结构强度的破坏主要受温度及结构本身稳定性2方面影响,可通过采用低热水泥、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及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来提高衬砌的稳定性。其中,采用低热水泥可降低衬砌结构的温升值,混凝土的最终水化热每降低50 k J/kg,衬砌结构内外壁的温差可降低1.85℃左右;适当提高入模温度可缩短水化热的放热周期及降低衬砌内外壁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拉普拉斯变换 弹性抗力法 抗拉强度准则 尖端强度因子 温控防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石层地基上开口PHC管桩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丁小伟 高军程 李胜利 《地基处理》 2024年第5期481-487,共7页
陕西石川河Ⅰ级阶地,地表以下约15 m深存在厚度10~13 m、工程力学性质较好的卵石层,如何有效利用该层良好的承载潜力是设计面临的问题。在某项目的地基设计中,参考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分析开口PHC管桩在卵石层中的端阻力承载... 陕西石川河Ⅰ级阶地,地表以下约15 m深存在厚度10~13 m、工程力学性质较好的卵石层,如何有效利用该层良好的承载潜力是设计面临的问题。在某项目的地基设计中,参考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分析开口PHC管桩在卵石层中的端阻力承载性状,通过原位静载试验验证,在相应的沉桩条件下,中短开口管桩沉入卵石层中可形成土塞效应,当桩端沉降量达到桩径的4.9%~6.9%时,卵石层的实际极限端阻力较规范值提高1.49~1.93倍,管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提高27%~46%。建筑物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结果验证管桩方案可行,避免了素土桩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省了造价和工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管桩 土塞效应 卵石层端阻力 静载试验 沉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土层中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万志辉 戴国亮 +2 位作者 王磊 龚维明 竺明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94-198,共5页
基于无锡江海西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4个标段场地8根试桩静载试验,通过对比未压浆桩与压浆桩实测结果,研究黏性土层中桩端后压浆对桩基承载变形性状、桩端阻力及桩侧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可显著提高桩基承载性能,... 基于无锡江海西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4个标段场地8根试桩静载试验,通过对比未压浆桩与压浆桩实测结果,研究黏性土层中桩端后压浆对桩基承载变形性状、桩端阻力及桩侧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可显著提高桩基承载性能,并对提高桩基成桩质量的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桩端压力浆液在桩端形成水泥结石体,有效地改善了桩端沉渣问题,显著增强了桩端承载变形性能与支承刚度;桩端后压浆可提高极限桩侧摩阻力发挥水平,使得压浆桩极限侧摩阻力要大于未压浆桩,从而提高桩基承载性能发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层 桩端后压浆 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 承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桩侧阻力端阻力性状及侧阻力分布概化与应用 被引量:31
8
作者 刘金砺 秋仁东 +1 位作者 邱明兵 高文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53-1970,共18页
根据24组51根桩竖向静载试验的侧阻力端阻力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桩侧土层性质与分布、桩长径比、后注浆效应是影响侧阻性状与分布的主要因素。软土中的桩其侧阻发挥正常,分布模式不受长径比影响;碎石土、砂土侧阻在桩顶以下约5d深度范围... 根据24组51根桩竖向静载试验的侧阻力端阻力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桩侧土层性质与分布、桩长径比、后注浆效应是影响侧阻性状与分布的主要因素。软土中的桩其侧阻发挥正常,分布模式不受长径比影响;碎石土、砂土侧阻在桩顶以下约5d深度范围呈现应变软化,随深度增加逐渐演变为应变硬化导致桩身下部侧阻发挥滞后或发挥值显著降低,侧阻分布模式异化;土愈硬、长径比愈大,侧阻分布模式异化愈明显;后注浆对侧阻的增强与分布模式的影响,碎石土、砂土远甚于其它类土。工作荷载下的侧阻分布模式可概化为正梯形、倒梯形、橄榄形、灯笼形、蒜头形、峰谷形六种模式。端阻比随侧阻增强,随长径比增大而降低,随荷载水平提高呈非线性增长,给出了工作荷载下端阻比经验参考值。将每种侧阻概化模式分解为桩长l、kl的矩形、三角形分布侧阻单元,据此可查表确定供沉降计算的Mindlin解附加应力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除正梯形和蒜头形分布外,其附加应力积分值按Geddes正梯形分布假定计算附加应力比实测侧阻概化分布大15%~74%,侧阻分布重心愈高差异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分布模式 概化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平衡试桩法大直径嵌岩桩尺寸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龚成中 何春林 +1 位作者 龚维明 戴国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03-2407,共5页
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通过现场的原位测试方法,对大直径嵌岩桩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桩径尺寸和嵌岩深度变化以及桩端阻力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等。从测试结果来看,嵌岩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尺寸效应现象。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桩... 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通过现场的原位测试方法,对大直径嵌岩桩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桩径尺寸和嵌岩深度变化以及桩端阻力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等。从测试结果来看,嵌岩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尺寸效应现象。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桩径的增大,桩侧阻力存在着减小现象;在同一种岩层的情况下,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桩侧阻力发挥也并不相同,嵌岩深度越大,桩侧阻力发挥也越小。实测结果表明,桩周岩石的特性变化对桩侧阻力影响最大,岩石抗压强度越高,桩侧阻力也越大。此外,桩径的变化对桩端阻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大直径嵌岩桩的设计中应注意尺寸效应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尺寸效应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大桥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聂如松 冷伍明 +1 位作者 李箐 杨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0-1415,共6页
报道了东莞东江大桥两根大直径嵌岩桩桩基承载力试验,探讨了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和桩底注浆对桩端附近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影响,得到了桩端附近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桩桩底存... 报道了东莞东江大桥两根大直径嵌岩桩桩基承载力试验,探讨了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和桩底注浆对桩端附近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影响,得到了桩端附近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桩桩底存在沉碴,Q–s曲线呈双折线型;桩端压浆对提高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效果显著,对减小桩基沉降有作用,不是明显;桩端附近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为加工软化型或抛物线型,桩底注浆对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自平衡法 压浆 侧摩阻力 端阻力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闭口静压管桩贯入层状地基桩端阻力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苏春 张明义 +2 位作者 王永洪 桑松魁 苗德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91-99,共9页
在以粉土与粉质黏土为主的层状土地基中,利用桩端装有全截面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桩,连续高密度采集贯入全过程中的桩端阻力。根据多个贯入行程的桩端阻力曲线,明确了桩端阻力初始贯入土层的变化阶段及连续贯入同一土层的变化阶段,分为线性... 在以粉土与粉质黏土为主的层状土地基中,利用桩端装有全截面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桩,连续高密度采集贯入全过程中的桩端阻力。根据多个贯入行程的桩端阻力曲线,明确了桩端阻力初始贯入土层的变化阶段及连续贯入同一土层的变化阶段,分为线性陡增段、非线性缓增段、平台段、非线性缓降段、线性陡降段;桩端连续贯入穿越多个土层界面时桩端阻力的变化阶段与初始贯入土层相比缺少线性陡增段;连续贯入时,前一行程的陡降初始值与后一行程的陡升终值较为接近,该值能够体现土体弹性压缩的极限,并可以通过土层静力触探Qc平均值进行推算,作为桩基设计依据;对同一土层的多次贯入,最大桩端阻力发生在该土层的初始贯入阶段。沉桩过程中的桩端阻力曲线与静力触探Qc曲线有相似性。分析发现,层状土中每层的最大桩端阻力与静力触探Qc平均值及标准贯入平均击数呈线性关系;稳态的残余桩端阻力与静力触探Qc值及标准贯入平均击数呈线性关系。提出了弹性极限桩端阻力、极限桩端阻力及残余桩端阻力拟合公式,其中极限桩端阻力拟合公式较经验参数法、静力触探法、极限平衡理论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桩端阻力 残余桩端阻力 静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dlin解的单桩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邱明兵 刘金砺 +1 位作者 秋仁东 高文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基于考虑桩径影响的竖向荷载下Mindlin应力解,将单桩端阻、矩形分布侧阻、正三角形分布侧阻产生的应力表达为各分项阻力与相应附加应力系数的乘积,并将附加应力系数表示为以深径比h/d和距径比ρ/d为自变量的函数以描述其空间变化。这样... 基于考虑桩径影响的竖向荷载下Mindlin应力解,将单桩端阻、矩形分布侧阻、正三角形分布侧阻产生的应力表达为各分项阻力与相应附加应力系数的乘积,并将附加应力系数表示为以深径比h/d和距径比ρ/d为自变量的函数以描述其空间变化。这样使得附加应力系数物理意义直观明晰,应用简单。通过对单桩附加应力系数的三维图形和附加应力系数表的分析表明:①端阻附加应力系数由桩端平面呈现柱状分布随深度演变为锥形分布,空间衰减迅速;端阻附加应力系数基本不随长径比l/d而变;②侧阻附加应力系数由桩端平面的长桶喇叭形分布演变为漏斗形分布,空间衰减缓慢;正三角形分布侧阻与矩形分布侧阻相比,其附加应力系数上部较大,且衰减较快;③侧阻是群桩应力叠加效应的主要因素,端阻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应力解 单桩 端阻 侧阻 附加应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U测试的先期固结压力确定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松玉 蔡国军 +1 位作者 童立元 杜广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0-495,共6页
先期固结压力是土的重要力学特性参数,对变形计算和强度分析有较大影响。目前,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主要依赖于室内固结试验,但土样的采取会出现扰动,难以代表土层的真正实际状况,且室内固结试验耗时,效率较低。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基于孔压... 先期固结压力是土的重要力学特性参数,对变形计算和强度分析有较大影响。目前,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主要依赖于室内固结试验,但土样的采取会出现扰动,难以代表土层的真正实际状况,且室内固结试验耗时,效率较低。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确定应力历史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高质量“未扰动”土样的固结试验得到的先期固结压力作为参考值,根据三个场地的CPTU试验,对不同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采用净锥尖阻力可较可靠地确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黏性土 孔隙水压力 先期固结压力 净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桩基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取值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卫东 吴江斌 +2 位作者 王向军 赵春风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4-31,共8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中预制桩、灌注桩极限桩侧摩阻力标准值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取值完全引用上海89版规范。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桩基工程在上海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工程实践中桩基载荷试验值...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中预制桩、灌注桩极限桩侧摩阻力标准值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取值完全引用上海89版规范。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桩基工程在上海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工程实践中桩基载荷试验值与99版规范计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结合近年来的工程实测资料对99版规范桩基承载力取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收集了17个工程共计50根桩身大部分位于淤泥质土中且桩端支承于第⑤层相对较软土层的预制桩和22个工程共计66根分别以⑦,⑧,和⑨3层土为持力层的钻孔灌注桩的实测资料,对99版规范桩基承载力取值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统计分析和有限元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对收集样本进行了分析,以综合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取值。其次,按照调整后的承载力取值,对各统计样本进行了回代计算,通过比较表明依据调整后的承载力取值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保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统计分析 数值分析 回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直径扩底桩端阻力和侧阻力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盟 王滢 +2 位作者 高广运 顾宝和 杨成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7-801,共5页
确定大直径扩底桩承载力的最直接的方法是静力载荷试验。但由于加载的困难和试验费用高等原因,静力载荷试验往往不可行。目前进行大直径扩底桩设计时通常借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经验参数法,对大直径灌注桩端阻力值和侧阻力值折减确定,... 确定大直径扩底桩承载力的最直接的方法是静力载荷试验。但由于加载的困难和试验费用高等原因,静力载荷试验往往不可行。目前进行大直径扩底桩设计时通常借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经验参数法,对大直径灌注桩端阻力值和侧阻力值折减确定,容易造成大直径扩底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结合大直径扩底桩的规范编写,对收集的完整试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及北京、天津、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方给出的经验值,最终按不同扩底直径给出了端阻承载力特征值和侧阻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表,并与各试桩的承载力实测值以及按桩基规范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大直径扩底桩端阻力特征值和侧阻力特征值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较大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扩底桩 端阻力特征值 侧阻力特征值 试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诱导大麦根尖细胞超微弱发光的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献明 潘建伟 +1 位作者 陈虹 朱睦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利用超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对酸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尖的超微弱发光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大麦种子正常萌发过程中 ,2个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表现出不同的发光曲线。在铝胁迫过程中 ,4个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 利用超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对酸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尖的超微弱发光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大麦种子正常萌发过程中 ,2个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表现出不同的发光曲线。在铝胁迫过程中 ,4个不同耐铝性大麦品种的根尖发光值大小依次为 :沪麦 8号 浙皮 2号 >早熟 3号 >嵊县无芒六棱。这一顺序与用根生长率鉴定的耐铝性能力大小的排列顺序相一致 ,说明可以用根尖超微弱发光的大小来鉴定大麦品种的耐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诱导 大麦 根尖细胞 超微弱发光 耐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晓东 龚维明 +1 位作者 孟凡超 李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5-1669,共5页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深基础形式。为研究其竖向承载特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黄土地区某桥梁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侧摩阻力及端阻...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深基础形式。为研究其竖向承载特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黄土地区某桥梁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试验和分析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基础 自平衡法 竖向荷载 极限承载力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U的土分类方法在港珠澳大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松玉 邹海峰 +2 位作者 蔡国军 祝刘文 杜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4,共4页
由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所提供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等参数能直观地反映地下土类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基于CPTU的土类划分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国内工程场地土类划分的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本研究在港珠... 由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所提供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等参数能直观地反映地下土类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基于CPTU的土类划分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国内工程场地土类划分的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本研究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中进行了大量CPTU贯入试验和平行钻孔取样与室内试验,将6种CPTU土分类与室内试验的土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未经过上覆应力修正的土分类图判别准确率较低,但整体准确率也可达到80%左右;经过应力修正的归一化土分类图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土类判别结果,然而所给出的土类分区与实际土分类数据点存在一定的不符,且并未给出各类土所一一对应的土类分区,导致准确率被高估;而经过由国内试验资料修正的中国CPTU实用土分类方法能够提供最为精细且准确的土类判别结果,整体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土分类 孔隙水压力 土类指数 归一化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U的中国实用土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刘松玉 蔡国军 邹海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65-1776,共12页
国际上已有比较成熟的基于原位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的土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多以美国统一土质分类标准(USCS)为依据,其土类与中国土的工程分类标准不对应。因此,建立基于CPTU原位测试参数、符合中国标准的土工程分类方法具有重要工程... 国际上已有比较成熟的基于原位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的土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多以美国统一土质分类标准(USCS)为依据,其土类与中国土的工程分类标准不对应。因此,建立基于CPTU原位测试参数、符合中国标准的土工程分类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通过选择江苏典型地质成因的试验场地,进行了95孔CPTU测试和相应的钻孔取样与室内土工试验,其CPTU孔和相应钻孔之间距离小于5 m,对采用室内土工试验依据中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得到的土分类和CPTU测试参数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选择国外7种常用的CPTU土分类图进行应用比较,发现Robertson的土类指数法分类图能提供最好的分类结果,据此建立了中国基于CPTU土类指数法的实用土分类方法,已有测试资料应用表明该分类图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可用作为中国工程场地采用原位CPTU测试进行土工程分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土分类 孔隙水压力 土类指数 归一化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侧阻概化模式的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涛 刘金砺 王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5-672,共8页
基于群桩Mindlin应力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在现有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基础上,提出任意布桩模式下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数值计算方法。针对特定侧... 基于群桩Mindlin应力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在现有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基础上,提出任意布桩模式下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数值计算方法。针对特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给出不同长径比、不同桩距条件下的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表格,为手算群桩基础沉降所需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提供有效的简易方法。提供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计算群桩沉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与Boussinesq实体深基础计算法和等效作用计算法比较,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竣工沉降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阻力 端阻力 概化模式 MINDLIN应力解 均化附加应力系数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