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锥形量热仪法测定植物的叶片燃烧特性
1
作者 季远帆 黄锐 +3 位作者 陈一戈 王澜晶 王卓泰 杨云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7,123,共11页
为了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及发展机理,探究叶片干状态、鲜状态、热通量及其质量对植物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Sieboldii’)、雪松(Cedrus deodara)这4... 为了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及发展机理,探究叶片干状态、鲜状态、热通量及其质量对植物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Sieboldii’)、雪松(Cedrus deodara)这4种常见中国南方植物叶片为材料,利用锥形量热仪法对3组对照条件(叶片干状态和鲜状态、热通量及其质量)的叶片燃烧特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干状态、鲜状态对阔叶植物(樟树、檵木)叶片燃烧性能影响程度大于针叶植物(千头柏、雪松)叶片。阔叶植物鲜叶片相较于干叶片的点燃时间和燃烧均有显著增加,且热释放速率峰值之差大于120 kW·m^(-2);②热通量条件及可燃物质量对针叶植物叶片燃烧性能影响程度均显著大于阔叶植物叶片。针叶植物(千头柏、雪松)在热通量为35 kW·m^(-2)时,热释放速率(分别为137.8、178.3 kW·m^(-2))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为4.3、4.6 MJ·m^(-2))最低,而热通量为25、45 kW·m^(-2)时相关指标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量热仪法 燃烧特性 热通量 干状态、鲜状态 可燃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MS法测定茶鲜叶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2
作者 孙渝 周利 +1 位作者 张新富 孙荷芝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同时测定茶鲜叶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茶鲜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经0.1%乙酸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同时测定茶鲜叶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茶鲜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经0.1%乙酸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定容,色谱程序升温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外标法定量。通过优化样品提取、净化以及色谱条件,目标化合物在0.010~2.0 mg·kg^(-1)范围内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0.9955;在0.010、0.10 mg·kg^(-1)和1.0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70%~118%,相对标准偏差(RSD)<17.8%;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0.10 mg·kg^(-1)。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茶树鲜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鲜叶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摩尔质量对葡聚糖-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南湾鱼保鲜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清 周舟 +5 位作者 雷磊 李建芳 邓新月 朱静 涂剑秋 刘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2-362,共11页
为探究葡聚糖摩尔质量对葡聚糖-纳米硒(Dex-SeNPs)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葡聚糖-纳米硒涂膜保鲜液对南湾鱼贮藏保鲜的效果,以不同摩尔质量的葡聚糖制备Dex-SeNPs,对Dex-SeNPs粒径、结构、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分析最佳摩尔质量制备的葡聚糖-纳... 为探究葡聚糖摩尔质量对葡聚糖-纳米硒(Dex-SeNPs)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葡聚糖-纳米硒涂膜保鲜液对南湾鱼贮藏保鲜的效果,以不同摩尔质量的葡聚糖制备Dex-SeNPs,对Dex-SeNPs粒径、结构、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分析最佳摩尔质量制备的葡聚糖-纳米硒保鲜涂膜液对南湾鱼的抑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葡聚糖摩尔质量的提高,Dex-SeNPs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使用摩尔质量500 kg/mol的葡聚糖制备出的Dex-SeNPs平均粒径为132 nm,粒径最小,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透射电镜分析与稳定性分析进一步表明,500 kg/mol葡聚糖制备Dex-SeNPs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与SeNPs的相互作用最强,制备的纳米硒稳定性最优。以摩尔质量为500 kg/mol葡聚糖制备纳米硒保鲜涂膜液对南湾鱼肉进行贮藏保鲜试验,在4℃条件下贮藏第10 d时,500 kg/mol-Dex-SeNPs组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0 kg/mol-Dex-SeNPs组鱼肉的TVB-N、TBA的含量以及菌落总数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H和质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为葡聚糖-纳米硒应用于鱼类保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纳米硒 摩尔质量 南湾鱼 保鲜涂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乳与乳品加工产品中高氯酸盐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综述了生鲜乳与乳类加工产品中高氯酸盐暴露现状和途径,以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现阶段,国内外鲜乳与乳品加工产品中普遍检出高氯酸盐,养殖环节是高氯酸盐暴露的主要途径。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高氯酸盐测... 综述了生鲜乳与乳类加工产品中高氯酸盐暴露现状和途径,以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现阶段,国内外鲜乳与乳品加工产品中普遍检出高氯酸盐,养殖环节是高氯酸盐暴露的主要途径。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高氯酸盐测定的主要方法。其中,离子色谱法操作灵活性高、设备简单,但抗干扰能力较差,目前研究相对较少;离子色谱质谱法能够有效解决高氯酸盐在液相上保留差、稳定性低等问题,获得不错的效果,但该设备成本较高,能检项目较少,限制了方法的推广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使用范围广、成熟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成为研究最多的方法。将来开发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的鲜乳与乳类加工产品中的高氯酸盐前处理技术,将会是实验室内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生鲜乳与乳类加工产品 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新鲜水果中10种食品添加剂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超群 陶瑞 +2 位作者 赵竟凯 诸夔妞 梁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01-205,219,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桑葚等新鲜水果中多种添加剂的方法。[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甲醇-水溶液(V∶V∶V,1∶1∶1)作为提取试剂,经振荡及超声提取后,用纯水稀释及定容,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用超...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桑葚等新鲜水果中多种添加剂的方法。[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甲醇-水溶液(V∶V∶V,1∶1∶1)作为提取试剂,经振荡及超声提取后,用纯水稀释及定容,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分析检测,采用WatersAtlantisT3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作为分析柱,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10种添加剂在质量浓度为10.59~3260.67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38),方法检出限为0.02~1.50mg/kg,定量限为0.25~4.00mg/kg;分别向桑葚和杨梅样品中添加浓度为2倍、5倍、10倍定量限浓度的10种添加剂标准品,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21%~108.92%,RSD为0.74%~9.63%。[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强等优势,能应用于杨梅、桑葚等水果中添加剂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新鲜水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凝固方式天然橡胶挥发性成分比较
6
作者 岩利 姜士宽 +1 位作者 徐荣 付镓榕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研究湿胶凝块中不愉快气味成分,通过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甲酸凝固及自然凝固制备的湿胶凝块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凝固方式凝块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两种凝固方式的凝块中都含有异丁醛、2-甲基丙烯醛... 为研究湿胶凝块中不愉快气味成分,通过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甲酸凝固及自然凝固制备的湿胶凝块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凝固方式凝块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两种凝固方式的凝块中都含有异丁醛、2-甲基丙烯醛、丁烯酮具、三氯甲烷、二甲基二硫,其中甲酸凝块臭气挥发性成分中二甲基二硫含量为40.46%,自然凝固中二甲基二硫含量为20.37%,可能是导致天然橡胶凝块散发恶臭气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甲酸凝固 自然凝固 气象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测定鲜竹沥中的二苯并[a,h]蒽
7
作者 幸慧玉 周亮 +4 位作者 朱腾高 康斯坦丁 刘九梅 陈焕文 方小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0-1286,共7页
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EESI-MS/MS)技术,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鲜竹沥中二苯并[a,h]蒽(DBA)的快速检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离子传输管温度、喷雾电压、电喷雾溶剂流速、样品流速进行优化。以硝酸银的甲醇溶液为电喷雾溶剂,... 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EESI-MS/MS)技术,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鲜竹沥中二苯并[a,h]蒽(DBA)的快速检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离子传输管温度、喷雾电压、电喷雾溶剂流速、样品流速进行优化。以硝酸银的甲醇溶液为电喷雾溶剂,诱导DBA和Ag+形成[DBA+Ag]+、[2DBA+Ag]+等特征离子,再结合碰撞诱导解离技术,最终实现了鲜竹沥中DBA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BA在0.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 0,方法检出限(LOD)为0.054μg/L,定量下限(LOQ)为0.179μg/L。该方法对鲜竹沥中DBA的加标回收率为81.5%~87.1%,相对标准偏差为1.9%~3.9%。所建方法具有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准确度高、可直接快速检测等优点,适用于鲜竹沥中DBA的快速筛查与直接分析,同时也为其他PAHs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EESI-MS/MS) 鲜竹沥 二苯并[a h]蒽(DBA) 直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北腹露蝗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伟 陈伟洲 +1 位作者 吴伟坚 张振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共4页
从采自粤北地区后保存在广州室内的不同卵块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卵粒,一部分固定染色后用立体解剖显微镜观察、研究其发育阶段,一部分测定其含水量. 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卵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阶段. 卵从产后到胚胎发育萌动前,含水量、鲜... 从采自粤北地区后保存在广州室内的不同卵块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卵粒,一部分固定染色后用立体解剖显微镜观察、研究其发育阶段,一部分测定其含水量. 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卵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阶段. 卵从产后到胚胎发育萌动前,含水量、鲜质量较稳定,含水量(w)保持在47%~48%,鲜质量保持在7.27~7.30 mg,胚胎刚开始萌动时,含水量(w)迅速上升到60%~62%,其鲜质量迅速上升到9.17~9.19 mg,随着胚胎发育含水量逐渐增加,在胚胎发育完全接近孵化时,含水量达到82%~83%,其鲜质量为13.48~13.51 mg,卵的平均生物量则随胚胎发育而减少. 越北腹露蝗产下滞育卵,在室温(20~25 ℃)下卵的滞育期长达6个月左右,胚胎发育历期仅为23~2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北腹露蝗 胚胎发育 含水量 鲜质量 生物量 滞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南瓜种子及幼苗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洪波 李英梅 +4 位作者 张锋 陈志杰 张淑莲 冯慧 王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124,137,共4页
为探明臭氧水处理对南瓜种子及幼苗发育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将臭氧分别通入水中0(清水处理)、5、15和30min,对种子进行浸泡,待种子出苗后,再对幼苗进行浇灌,研究各处理间植株生理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水处理相对于清水处理,种子... 为探明臭氧水处理对南瓜种子及幼苗发育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将臭氧分别通入水中0(清水处理)、5、15和30min,对种子进行浸泡,待种子出苗后,再对幼苗进行浇灌,研究各处理间植株生理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水处理相对于清水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增加3.0%~21.9%、15%~45%和19.8%~62.0%,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和鲜质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1.1%~18.8%、3.7%~18.4%、13.6%~28.9%和9.3%~25.8%,而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8.3%~23.3%。可见,臭氧水处理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臭氧通入水中15min对幼苗生长效果最佳。因此,喷施臭氧水可作为培养南瓜壮苗的一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南瓜 发芽指数 鲜质量 叶绿素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SAT-Canegro模型的广西来宾市甘蔗生长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云川 张会娅 +4 位作者 程禹灏 廖丽萍 杨家祯 邓思敏 谢鑫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旱灾是制约甘蔗高产高糖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甘蔗生长过程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是实现其旱灾风险智慧管理、提高中国蔗糖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该研究基于来宾市1979—2018年0.1°格点及地面气象站点的多源气象要素数据,... 旱灾是制约甘蔗高产高糖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甘蔗生长过程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是实现其旱灾风险智慧管理、提高中国蔗糖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该研究基于来宾市1979—2018年0.1°格点及地面气象站点的多源气象要素数据,计算逐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序列并分析气象干旱特征,借助DSSAT-Canegro模型开展了甘蔗生长过程及产量累积对各气象干旱情景的响应机制模拟。研究明晰了来宾市气象干旱在甘蔗不同生育期发生的强度、历时及频次差异,设置了反映实际的气象干旱模拟情景。敏感性分析筛选出DSSAT-Canegro模型的8个显著敏感参数,参数本地化的模型模拟结果与田间试验观测拟合的确定性系数均超过0.95。气象干旱强度越大、历时越长,对区域甘蔗的产量、茎高、叶面积指数、冠层蒸散发等的抑制作用越强;其中,叶面积指数在茎伸长期的响应最敏感。甘蔗苗期发生轻旱、成熟期发生轻旱、中旱及重旱等均对蔗茎产量累积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增产不超过5%;发现30 d的气象干旱历时阈值,可划分蔗茎产量累积响应从增产转为减产(苗期轻旱)、减产变化由弱转强(苗期中旱)的效应;茎伸长期发生各强度气象干旱均对蔗茎产量累积有显著抑制作用,导致减产率分别达到7.12%(轻旱)、16.48%(中旱)、18.80%(重旱)、29.05%(特旱)。该研究明晰了蔗茎产量累积响应各种气象干旱情景的定量映射关系,可为揭示来宾市气象干旱-土壤水分-甘蔗长势的旱灾链式传递机理,实现区域旱灾动态风险模拟、调控及多阶段预警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气象干旱 甘蔗 响应机制 蔗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释放SO_2复合膜对葡萄保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华 许文才 李东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0,共5页
目的延长葡萄的保鲜期。方法制备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可释放SO_2复合膜,将复合膜热封成包装袋,对保鲜包装袋释放二氧化硫的情况进行分析。以裸放葡萄为对照组,研究保鲜包装袋在23℃下对葡萄的保鲜效果。分析葡萄在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 目的延长葡萄的保鲜期。方法制备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可释放SO_2复合膜,将复合膜热封成包装袋,对保鲜包装袋释放二氧化硫的情况进行分析。以裸放葡萄为对照组,研究保鲜包装袋在23℃下对葡萄的保鲜效果。分析葡萄在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落粒率、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的变化,并观察葡萄的外观。结果保鲜包装袋可持续释放30 mg/L的SO_2 30 d以上。常温保存17 d后,裸放组的葡萄已经失去了食用价值,好果率为0%,而保鲜袋中葡萄质量损失率为1.46%、落粒率为5.1%、好果率为60%左右。结论可释放SO_2复合膜缓慢释放的SO_2可持续达到抑菌保鲜、有效延长葡萄货架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SO2 葡萄 保鲜期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鲜果贮藏期间质量损失率与时间的拟合及与质构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晓燕 葛向珍 +1 位作者 薛华丽 毕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61-266,共6页
目的:分析常温贮藏期间去梗枸杞鲜果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与质构参数的关系。方法:通过枸杞鲜果质量损失率散点图拟合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与质量损失率显著相关的质构参数,进而采用逐步回归法找出对质量损... 目的:分析常温贮藏期间去梗枸杞鲜果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与质构参数的关系。方法:通过枸杞鲜果质量损失率散点图拟合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与质量损失率显著相关的质构参数,进而采用逐步回归法找出对质量损失率影响最显著的质构参数;通过响应面岭脊法分析质量损失率低和高时分别影响的主要质构参数。结果:常温贮藏期间,枸杞鲜果的质量损失率y随贮藏时间x以指数回归模型y=0.02319exp(x/2.69625)-0.02668增长。果实质量损失率与脆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黏着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质量损失率y与脆性x1、回复性x3和黏着性x4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0.4453-0.01493x1-1.2245x3+0.1148x4。响应面岭脊分析结果表明,当质量损失率低于2.55%时,随质量损失率降低,脆性和黏着性变化不明显,但回复性明显上升;当质量损失率高于56.67%时,随质量损失率增加,脆性和回复性的变化不明显,而黏着性明显增加。结论:常温贮藏期间,枸杞鲜果的质量损失率以指数模型增长,主要影响脆性、回复性和黏着性这3个质构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为枸杞鲜果采后贮藏时间和质构变化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鲜果 质量损失率 质构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青中2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俊 蔡滔 +5 位作者 杜楠 周雪丽 王震 袁旭 卢平 陈玉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茶青中28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匀浆提取,经75 mg PSA、25 mg C18、4 mg GCB净化,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0~0.40 mg/L范围内,2...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茶青中28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匀浆提取,经75 mg PSA、25 mg C18、4 mg GCB净化,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0~0.40 mg/L范围内,28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1。在0.10和0.50 mg/kg两个添加水平下,28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7%~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4%~8.0%(n=6)之间。方法的检出限(LOD)为5.0~20μg/kg,定量限(LOQ)为10~60μg/kg。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茶青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茶青 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黄心夜合鲜嫩枝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凌华 于晓英 李炎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以黄心夜合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4个季节的鲜嫩枝的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春、夏、秋、冬4季黄心夜合的鲜嫩枝所含挥发性成分种数分别为34、35、34和35种,共77种,共有成... 以黄心夜合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4个季节的鲜嫩枝的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春、夏、秋、冬4季黄心夜合的鲜嫩枝所含挥发性成分种数分别为34、35、34和35种,共77种,共有成分为莰烯、4(14),11–桉叶二烯和γ–杜松烯等3种烯类化合物以及桉叶素和桉叶油–4(14)–烯–11–醇等2种醇类化合物,其中春、夏、秋、冬3种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8.41%、17.21%、14.9%和2.69%,春、夏、秋、冬2种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6.59%、17.62%、18.89%和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心夜合 不同季节 挥发性成分 水蒸气蒸馏 鲜嫩枝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人参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微 郑飞 +3 位作者 葛岩 乔梦丹 越皓 刘淑莹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5-970,共6页
人参炮制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皂苷和糖类,本文首次从挥发性成分角度阐释了人参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方法,对鲜参、生晒参和红参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衍生规律进行研究。采用TG-5SILMS非极性气相... 人参炮制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皂苷和糖类,本文首次从挥发性成分角度阐释了人参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方法,对鲜参、生晒参和红参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衍生规律进行研究。采用TG-5SILMS非极性气相色谱柱,以He为载气,通过NIST MS Spectral Database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鉴定。鲜参、生晒参、红参中分别检出30、33和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生晒参中(-)-斯巴醇含量为鲜参含量的31.98倍,辛醛等8种挥发性成分为鲜参中含量的3倍以上,红参中有环癸等10种挥发性成分为鲜参中含量的3倍以上。生晒参和红参中各有4种挥发性成分在鲜参中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鲜参 生晒参 红参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淡水中7种元素形态的含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祝银 刘琴 +3 位作者 杨承虎 王范盛 李子孟 宋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6-840,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淡水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胂酸(DMA)、亚硒酸盐[Se(Ⅳ)]、硒酸盐[Se(Ⅵ)]和六价铬[Cr(Ⅵ)]的方法。采用以不同体积比的pH 8.7的20mmol·...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淡水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胂酸(DMA)、亚硒酸盐[Se(Ⅳ)]、硒酸盐[Se(Ⅵ)]和六价铬[Cr(Ⅵ)]的方法。采用以不同体积比的pH 8.7的20mmol·L-1硝酸铵溶液和pH 8.7的60mmol·L-1硝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优化的色谱条件实现了7种元素形态在14min完成色谱分离,氯化物对75 As、77 Se、53 Cr无干扰。7种元素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As(Ⅲ)、As(Ⅴ)、MMA、DMA、Se(Ⅳ)、Se(Ⅵ)和Cr(Ⅵ)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06,0.02,0.04,0.05,1.00,1.00,0.20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1%~10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淡水 元素形态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鲜猪肉中兽药残留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心亮 嵇辛勤 +4 位作者 陈彦希 李基棕 张霞 刘康书 王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8-200,共3页
为了解贵州省鲜猪肉中的兽药残留情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从贵州省9个地(州、市)24个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108份鲜猪肉样本进行氟苯尼考胺、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等兽药残留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0种磺胺类、4种四环素类和氟苯尼考胺的... 为了解贵州省鲜猪肉中的兽药残留情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从贵州省9个地(州、市)24个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108份鲜猪肉样本进行氟苯尼考胺、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等兽药残留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0种磺胺类、4种四环素类和氟苯尼考胺的实际检出量均在国家食品标准的最低检出限以下。结论,贵州省农贸市场销售的鲜猪肉无兽药残留,可安全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猪肉 兽药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鲜枣中1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冬莲 刘毅华 +3 位作者 沈丹玉 莫润宏 丁明 汤富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1-737,共7页
选择强疏水性硅肢基质tC18柱为固相萃取净化柱,以电喷雾(ESI)为离子源,正离子多级 反应离子监测(MRM &模式,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测定鮮枣中 14种农药(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有机杂环类杀虫剂和... 选择强疏水性硅肢基质tC18柱为固相萃取净化柱,以电喷雾(ESI)为离子源,正离子多级 反应离子监测(MRM &模式,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测定鮮枣中 14种农药(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有机杂环类杀虫剂和新型烟碱类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 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和不同固相萃取小柱的净化效果,同时优化了色谱分 离条件和质谱条件.14种农药在10-500 μg/L (或1-5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 0.996 3-0.999 9,方法的定量限为0.10-9.50 μg/kg.14种农药在鮮枣中3个水平添加质量浓度 的的回收率在67.4%-116.8%,RSD为0.8%-14.8%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和精 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 ,适用于鮮枣中14种农药多残留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鲜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鲜水果中5种保鲜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奉夏平 李彩均 +3 位作者 唐丽娜 付丽敏 黄秀丽 陈清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7-1011,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鲜水果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乙萘酚、4-苯基苯酚和联苯醚5种保鲜剂的分析方法。鲜水果样品经乙醚超声提取、浓缩后,活性炭柱净化,选择离子模式(SIM)下测定,外标法定量。在优化...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鲜水果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乙萘酚、4-苯基苯酚和联苯醚5种保鲜剂的分析方法。鲜水果样品经乙醚超声提取、浓缩后,活性炭柱净化,选择离子模式(SIM)下测定,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5种保鲜剂的线性范围为0.2~4.0 mg/L,相关系数(r2)大于0.991,联苯醚的检出限为0.05 mg/kg,其余4种保鲜剂的检出限均为0.1 mg/kg。5种保鲜剂的加标回收率为80.4%~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4%。该方法简便、快速、试剂价廉易得,且能消除鲜水果样品中色素等杂质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鲜水果中上述5种防腐保鲜剂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鲜水果 防腐保鲜剂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罗布麻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建荣 马养民 +1 位作者 苏印泉 孙润仓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9-151,166,共4页
测定宁夏罗布麻鲜花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宁夏产罗布麻鲜花中提取挥发油。结果:测得提取率为0.11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60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3种成... 测定宁夏罗布麻鲜花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宁夏产罗布麻鲜花中提取挥发油。结果:测得提取率为0.11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60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3种成分,占总成分的8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37.83%),(Z)-3-已烯-1-醇(15.49%),苯乙醇(14.25%),15-二十九酮(4.87%)1,1-二乙氧基-乙烷(3.06%),苯甲醇(2.74%),(S)-3-乙基4-甲基戊醇(1.51%).结论:宁夏罗布麻花比新疆罗布麻花中的挥发油含量高,而且成分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罗布麻鲜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