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land FD-CSEM forward modeling using edge finite-element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Jian-xin LIU Peng-mao TONG Xiao-z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A modeling tool for si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land frequency-domain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surveys,based on a finite-element discretization of the Helmholtz equation for the electric fields,has been deve... A modeling tool for si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land frequency-domain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surveys,based on a finite-element discretization of the Helmholtz equation for the electric fields,has been developed.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our modeling method and those previous works is edge finite-element approach applied to solv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land frequency-domain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 generated by horizontal electric dipole source.Firstly,the edge finite-element equation is formulated through the Galerkin method based on Helmholtz equ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s.Secondly,in order to check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ing code,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a homogeneous half-space model.Finally,other three models are simul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for solving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The algorithm has been demonstrated,which can be effective to modeling the complex geo-electrical structures.This efficient algorithm will help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laws of3-D land frequency-domain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 and to setup basis for research of 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requency-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horizontal electric dipole forward modeling edge finite-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朝英 郑路 +1 位作者 明安刚 王亚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9%~9.41%,回收率为92.21%~97.63%。方法精密度及准确性良好。所测结果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拟合的回归方程:y(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0.947x(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1.621(r^(2)=0.933),两者呈良好的相关性。用两种方法测定200个土壤有机碳,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68%,人工操作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44%,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无需使用硫酸亚铁,重铬酸钾、硫酸和水用量为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的40%。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省工省时,人员工作强度低,试剂用量少,环境危害降低,检测准确高效,经济安全,可推荐为大批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浴 流动分析仪法 土壤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在特殊土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国权 陈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9,共7页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膨胀土、黄土和红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研究了取样质量和超声波分散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发现遮光率与取样质量呈现很好的线性正相关,给出了特殊土在激光粒度仪法试验中适宜的遮光率范围(15%~25%)、取样质量(膨胀土取...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膨胀土、黄土和红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研究了取样质量和超声波分散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发现遮光率与取样质量呈现很好的线性正相关,给出了特殊土在激光粒度仪法试验中适宜的遮光率范围(15%~25%)、取样质量(膨胀土取0.1~0.2 g,黄土取0.4~0.8 g,红土取0.2~0.4 g)和超声波分散时间(膨胀土取6 min,黄土和红土取2 min);激光粒度仪法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对于黄土和膨胀土较小,但对红土相对较大,红土平行试验中粒组含量极差的最大值为10.1%;与密度计法相比,激光粒度仪法测得的胶粒(0,0.002]mm含量偏小,而黏粒(0.002,0.005]mm或更大粒组的含量则偏大,可能是因为两者试验原理的不同而导致的;2种方法对红土的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与红土的特殊性质有一定关系。研究成果为激光粒度仪在特殊土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特殊土 颗粒分析 密度计法 遮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校准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月娇 胡振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 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并进行校准。结果表明:(1)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叶面积指数为0~2.96,在8—10月呈现减小的趋势。(2)在生长季中期(7—9月)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得的叶面积指数偏小,误差范围在0.03~0.38(1.41%~15.89%),而在生长季末期(10月)的测量值则偏大,误差范围在0.04~0.86(1.67%~90.87%)。(3)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产生误差与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树高、胸径等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构建林分特征与叶面积指数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从而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冠层分析仪 叶面积指数 凋落物收集法 华北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法与吸管法测定黄土及黄土状母质颗粒组成的转换模型研究
5
作者 周雨顺 崔淑芳 +4 位作者 张怀志 冀宏杰 申哲 李佳钰 徐爱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9,共9页
为探讨激光法与吸管法对黄土及黄土状母质土壤颗粒组成转换的差异,提高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精度,于2016—2019年,采集宁夏自治区海原县黄土母质0~20 cm土层土样55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土状母质0~20 cm土层土样41个,采用... 为探讨激光法与吸管法对黄土及黄土状母质土壤颗粒组成转换的差异,提高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精度,于2016—2019年,采集宁夏自治区海原县黄土母质0~20 cm土层土样55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土状母质0~20 cm土层土样41个,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建立转换模型,并利用文献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测定黄土及黄土状母质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关系,可建立转换模型进行粒径转换。两种方法测定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相关系数,黄土母质分别为0.7980、0.7120和0.6850,黄土状母质分别为0.8970、0.7919和0.8223,黄土状母质转换模型相关性高于黄土母质。(2)根据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得出,黄土母质、黄土状母质和混合母质各粒级影响整体误差的贡献值均为黏粒最大。黄土母质、黄土状母质和混合母质转换模型均采用黏粒进行差减法,以减小转换偏差。根据计算获得的各粒级对整体误差的贡献值,选择贡献值最大的粒级进行差减法,可提高转换精度。(3)采用相同母质的颗粒组成转换模型,激光法转换后质地与吸管法质地的一致率,两种母质均为78%;而采用另一母质转换模型进行转换,黄土母质质地一致率为44%,黄土状母质为20%。通过相同母质转换模型可以提高激光法转换吸管法质地的转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组成 黄土母质 黄土状母质 激光粒度仪 吸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容量法和高频红外碳硫仪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兴 王腾飞 +6 位作者 付小波 闫晓 张金燕 王凯凯 刘宗超 文田耀 孙文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258,共6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其含量对农业生产和土壤环境监测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类是重铬酸钾容量法;另一类是使用高频红外碳硫仪进行测定,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其含量对农业生产和土壤环境监测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类是重铬酸钾容量法;另一类是使用高频红外碳硫仪进行测定,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再乘以校正系数间接求得有机质的含量。选用6种含量不同的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通过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测定,考察了两种方法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当样品有机质含量较低时,两种方法的精密度都较差,但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结果更加稳定、准确,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表现出稳定的状态,相比较而言,高频红外碳硫仪法前处理简单,测定方便,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有机质的快速测定。选取豫北某地区土壤样品进行验证实验,使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和高频红外碳硫仪法测定的有机质含量在15.8~29.0g/kg,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分别为0.8~1.1和0.6~1.0g/kg,精密度2.8%~6.1%和2.1%~6.2%,符合相关标准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容量法 高频红外碳硫仪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的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少华 白帆 +3 位作者 孔涛 罗兰 杨智蓉 寸杰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研究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的砷,确定了酸介质、酸度、还原剂浓度、预还原剂和掩蔽剂。结果表明:方法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64μg/L,定量限为0.21μg/L;8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 研究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的砷,确定了酸介质、酸度、还原剂浓度、预还原剂和掩蔽剂。结果表明:方法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64μg/L,定量限为0.21μg/L;8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加标回收率为92.87%~101.30%,检验结果与DDTC银盐法无明显差异。该法操作更便捷,所用试剂少,是一种测定五氧化二磷中砷含量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DDTC银盐法 五氧化二磷 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抑制法对农田土壤反硝化潜势不确定性的量化
8
作者 曹文超 王娅静 +6 位作者 李艳青 潘好芹 赵飞 肖万里 王翠翠 王敬国 宋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33-5742,共10页
通过利用Robot培养系统进行厌氧泥浆培养试验,旨在明确乙炔抑制法在定量设施菜田与粮田土壤实际的反硝化潜势时是否均存在低估现象.以寿光地区设施菜田土壤与相邻粮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添加10%乙炔和未添加10%乙炔处理.结果表明... 通过利用Robot培养系统进行厌氧泥浆培养试验,旨在明确乙炔抑制法在定量设施菜田与粮田土壤实际的反硝化潜势时是否均存在低估现象.以寿光地区设施菜田土壤与相邻粮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添加10%乙炔和未添加10%乙炔处理.结果表明,厌氧泥浆培养3h后,设施菜田与粮田土壤在10%乙炔处理中的N_(2)O累积浓度均显著高于未添加乙炔处理,而N_(2)累积浓度呈现相反趋势;在10%乙炔下,设施菜田和粮田土壤在厌氧培养63h内分别有7.92%和34.2%的N_(2)O被还原为N_(2);添加10%乙炔设施菜田与粮田土壤实际的反硝化潜势均显著增加,但并未显著影响土壤的呼吸作用;由乙炔抑制法对土壤实际的反硝化潜势计算的偏差(AIT-bias)来看,乙炔抑制法高估设施菜田土壤实际的反硝化潜势比例为22.0%,而对粮田土壤低估了11.4%.综合来看,在设施菜田与粮田土壤中,乙炔抑制法均未完全抑制N_(2)O还原为N_(2);乙炔抑制法对土壤实际反硝化潜势的不确定性受种植系统的深刻影响,这可能与不同种植系统下土壤养分、土壤类型等因素存在差异有关,需要进一步评估该方法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抑制法 反硝化潜势 氮气(N_(2)) 氧化亚氮(N_(2)O) N_(2)/(N_(2)O+N_(2)) 自动采样与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季节动态的测定
9
作者 冉佳璇 罗光浪 +3 位作者 何世强 丁贵杰 谭伟 戚玉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6,共11页
【目的】评价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为准确监测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凋落物法测定值代表马尾松林真实的LAI,对展叶调查、异速生长方程法和光学仪器法(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 【目的】评价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为准确监测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凋落物法测定值代表马尾松林真实的LAI,对展叶调查、异速生长方程法和光学仪器法(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的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进行评估,并量化不同因素包括集聚指数(ΩE)、木质比例(α)和针簇比(γE)对光学仪器测定值的影响。【结果】马尾松林内主要树种的平均叶寿命为1.53~1.94,比叶面积(SLA)差异较大(99.15~278.33 cm^(2)/g)。不同方法测定马尾松林LAI的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形变化模式,且在7月达到峰值。在各调查时期,凋落物法的测定值与异速生长方程法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半球摄影法测定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e)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的测定值分别低估了49%~64%和47%~61%;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e低估了25%~44%和20%~42%。半球摄影法测定的Le经自动曝光、α、ΩE及γE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平均低估了8%和5%;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e经α、ΩE及γE校正后,其精度大幅度提高,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平均低估了6%和2%。【结论】考虑影响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的因素后,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AI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表明两种光学仪器法均能相对准确地测定马尾松林LAI的季节动态,可为不同区域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的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叶面积指数 季节动态 凋落物法 半球摄影法 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 被引量:51
10
作者 苗鸿 魏彦昌 +4 位作者 姜立军 欧阳志云 史俊通 王效科 赵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6-1164,共9页
生态用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 ,针对河流、植被、湿地以及城市 4种生态用水类型 ,对其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出目前生态用水研究还存在如... 生态用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 ,针对河流、植被、湿地以及城市 4种生态用水类型 ,对其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出目前生态用水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 :( 1 )生态用水核算中采用的不同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但又都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区域、特定的生态系统的较实用方法。因此在生态用水的核算方法上关键是方法的选择和结合具体案例对核算方法在深度、精度上的进一步探讨 ;( 2 )生态用水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以往研究直接以植被生长用水量、鱼类等需保护动物用水量等作为替代生态用水量 ,难以反映生态系统需水的真实状况 ;( 3)在研究尺度上往往都显得过于宽泛 ,对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生态条件及水资源现状很难有详细明确的认识 ,因此数据的真实性及结果的可应用性也必然降低。文章最后认为 ,今后生态用水研究应点面结合 ,加强机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核算方法 问题分析 河流 植被 湿地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2 位作者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2-507,共6页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蔗糖分 分析方法 相关系数 离差偏差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武小芬 苏小军 +2 位作者 陈亮 陈静萍 王克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木质素是由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和对羟苯基丙烷3种单体组成的三维网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在现代能源和化工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木质素的结构出发,对木质素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化学... 木质素是由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和对羟苯基丙烷3种单体组成的三维网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在现代能源和化工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木质素的结构出发,对木质素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化学降解法、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木质素结构研究方法所面临的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结构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序列克隆和功能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晓娜 赵昶灵 +3 位作者 李云 李会容 苏丽 周燕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90,共8页
综述了启动子序列克隆和功能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启动子克隆的主要方法有基因组文库筛选法、探针载体筛选法、常规PCR法、反向PCR法、锅柄PCR法、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热不对称交错PCR法和Y型接头扩增法。其中,热不对称交错PCR法因操... 综述了启动子序列克隆和功能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启动子克隆的主要方法有基因组文库筛选法、探针载体筛选法、常规PCR法、反向PCR法、锅柄PCR法、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热不对称交错PCR法和Y型接头扩增法。其中,热不对称交错PCR法因操作简便、特异性较高而最有效。启动子功能分析方法有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和实验分析法,前者主要依托数据库初步预测启动子序列;后者确定启动子的顺式元件及其功能,具体策略有点突变分析、凝胶阻滞分析、瞬间表达分析、转化分析和酵母单杂交分析。可为启动子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序列克隆 功能分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新检测方法和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有涛 赵益明 +6 位作者 季顺东 赵赟霄 蒋敏 金晓华 史进方 顾国浩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4-677,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新方法及仪器的性能,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仪器性能验证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 本研究旨在评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新方法及仪器的性能,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仪器性能验证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88》(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88,CLIA’88法案)制定的评价标准,对PL-11血小板分析仪进行了分析性能评估。用PL-11血小板分析仪测试健康志愿者柠檬酸钠静脉抗凝血的聚集功能,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PL-11血小板分析仪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同时收集本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 d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变化来探讨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表明,各参数皆符合CLIA'88法案的要求。测得PLR-06、PLR-07、PLR-09、PLR-10血小板诱聚剂诱导的247名健康正常人血小板MAR分别为58.8±10.1(﹪)、61.2±11.8(﹪)、51±10.2(﹪)、53.1±9.2(﹪)。ACI患者MAR在服用氯吡格雷后明显降低。结论: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适用于血栓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仪,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分析仪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构仪穿透法测定肉制品嫩度的研究 被引量:71
15
作者 丁武 寇莉萍 +1 位作者 张静 宋社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为了量化评定肉制品的食用物理特性——嫩度,试验以猪和牛不同部位的肌肉为材料,使用高精度TA-X 12质构仪,模拟口腔咀嚼肌肉的穿透方法,测定了不同肌肉的穿透曲线。并比较分析了不同肌肉的穿透参数(包括3个极值点Y1,Y2,Y3,恒定值Y4和曲... 为了量化评定肉制品的食用物理特性——嫩度,试验以猪和牛不同部位的肌肉为材料,使用高精度TA-X 12质构仪,模拟口腔咀嚼肌肉的穿透方法,测定了不同肌肉的穿透曲线。并比较分析了不同肌肉的穿透参数(包括3个极值点Y1,Y2,Y3,恒定值Y4和曲线所包围的面积Y5),与感官品评嫩度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质构仪穿透法测得的第一个极值点(Y1)与猪和牛不同部位的肌肉的感官品评嫩度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4和0.9984,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穿透法第一极值点(Y1)可作为猪肉、牛肉肉制品的嫩度测定量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构仪 穿透测定 肉制品嫩度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监测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黄虹 李顺诚 +2 位作者 曹军骥 邹长伟 陈新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5-229,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和评述了近10年来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的采样和分析技术的进展,引用参考文献41篇。
关键词 气溶胶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采样方法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稻米垩白性状的客观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萧浪涛 李东晖 +2 位作者 蔺万煌 洪彬 洪亚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以微软 Visual C++6 .0为开发工具 ,基于微软 Windows98平台开发了一个稻米垩白度测定软件 Chalkiness1.0。该软件能迅速读入数字化米粒图像 ,快速、客观、准确地测得米样的垩白度。该软件与计算机和图像扫描仪等设备相结合 ,可以方便... 以微软 Visual C++6 .0为开发工具 ,基于微软 Windows98平台开发了一个稻米垩白度测定软件 Chalkiness1.0。该软件能迅速读入数字化米粒图像 ,快速、客观、准确地测得米样的垩白度。该软件与计算机和图像扫描仪等设备相结合 ,可以方便地组成一套高效的稻米垩白度测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性状 测定方法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氏蒸馏法和元素分析仪法测定沉积物中全氮含量的异同及其意义 被引量:28
18
作者 江伟 李心清 +2 位作者 蒋倩 黄代宽 程红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4,共6页
氮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全氮含量的测定是农业、生物和环境等多领域研究中的常规测试项目。凯氏蒸馏法和元素分析仪法作为常规方法通用于上述领域的全氮含量测定,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却常被忽视。通... 氮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全氮含量的测定是农业、生物和环境等多领域研究中的常规测试项目。凯氏蒸馏法和元素分析仪法作为常规方法通用于上述领域的全氮含量测定,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却常被忽视。通过对中国北方某盐湖沉积物序列近百个样品的全氮含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凯氏蒸馏法的分析精密度高于元素分析仪法(前者标准偏差为0.007,后者为0.024),但在样品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含量较高时,凯氏蒸馏法所测结果显著低于元素分析仪法的测定结果,此时选择元素分析仪法进行全氮含量的测定更为可靠和准确;对硝态和亚硝态氮含量极低的样品,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选择全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必须对所测样品的无机氮含量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中国北方的多数盐湖和地表环境样品,由于其无机氮的含量较高,选择凯氏蒸馏法进行全氮含量的测定是不适当的。尽管如此,对所研究的湖泊沉积物剖面而言,两种方法的对比却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气候和环境演变信息。随着沉积物剖面的由深到浅,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由一致变化到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了湖泊水体从早期的淡水向今天的盐湖演化的过程。因此,凯氏蒸馏法和元素分析仪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地球化学气候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湖泊 沉积物 凯氏蒸馏法 元素分析仪法 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容器设计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本诚 陈金明 +2 位作者 祁妍 苏文 黄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2,共7页
介绍了特大型真空容器的结构形式、活动大门设计 ,并对容器设计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工程处理、大开孔补强、容器稳定性有限元计算过程和结果作了分析说明。通过试验使用证明 。
关键词 真空容器 真空室 有限元法 结构设计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全氮之比较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桂花 叶小兰 +4 位作者 吕子古 杨森 温云杰 刘云霞 汪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土壤全氮含量反映土壤中氮循环的状况,是评价土壤肥力与土壤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选择黑土和潮土,分别利用元素分析仪(杜马斯催化燃烧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凯氏消煮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以揭示两种仪器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每个样品... 土壤全氮含量反映土壤中氮循环的状况,是评价土壤肥力与土壤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选择黑土和潮土,分别利用元素分析仪(杜马斯催化燃烧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凯氏消煮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以揭示两种仪器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每个样品每种方法重复测定5次。结果表明: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黑土全氮含量(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37±0.01)g/kg和(1.36±0.01)g/kg,潮土全氮含量分别为(0.75±0.02)g/kg和(0.78±0.03)g/kg,t检测表明,两种仪器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仪器土壤全氮测定结果精确度均较高,稳定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本研究结果可为采用仪器方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及评价土壤氮库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催化燃烧法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土壤全氮 元素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