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 variation of cadmium naphthalene⁃diphosphonates with the changing rigidity of N⁃donor auxiliary ligands
1
作者 XU Yan LI Suzhi +3 位作者 LI Yan FENG Lushun SUN Wentao LI Xinxi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6,共12页
Five cadmium naphthalene-diphosphonates,formulated as[Cd_(1.5)(1,4-ndpaH_(2))2(4,4'-bpyH)(4,4'-bpy)0.5(H_(2)O)_(2)]2(1),[Cd(1,4-ndpaH_(2))(1,4-bib)0.5(H_(2)O)](2),[Cd(1,4-ndpaH3)2(1,2-dpe)(H_(2)O)]·(1,2-d... Five cadmium naphthalene-diphosphonates,formulated as[Cd_(1.5)(1,4-ndpaH_(2))2(4,4'-bpyH)(4,4'-bpy)0.5(H_(2)O)_(2)]2(1),[Cd(1,4-ndpaH_(2))(1,4-bib)0.5(H_(2)O)](2),[Cd(1,4-ndpaH3)2(1,2-dpe)(H_(2)O)]·(1,2-dpe)·7H_(2)O(3),(1,2-bixH)[Cd3(1,4-ndpaH)(1,4-ndpaH_(2))2(H_(2)O)_(2)](4),and[Cd(1,4-ndpaH_(2))(H_(2)O)]·H_(2)O(5),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the selfassembly reactions of 1,4-naphthalenediphosphonic acid(1,4-ndpaH4)with Cd(NO3)2·4H_(2)O by introducing auxiliary ligands with variation of rigidity,such as 4,4'-bipyridine(4,4'-bpy),1,4-bis(1-imidazolyl)benzene(1,4-bib),1,2-di(4-pyridyl)ethylene(1,2-dpe),1,3-di(4-pyridyl)propane(1,3-dpp),and bis(imidazol-1-ylmethyl)benzene(1,2-bix),respectively.Structure resolution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reveals that compound 1 possesses a layered framework,in which the{Cd3(PO2)2}trimers made up of corner-sharing two{CdO4N2}and one{CdO6}octahedra are connected by phosphonate groups,forming a ribbon,which are cross-linked by 4,4'-bipy ligands,forming a 2D layer.Compound 2 shows a 3D open-framework structure,where chains of corner-sharing{CdO4N}trigonal bipyramids and{PO3C}tetrahedra are cross-linked by 1,4-bib and/or phosphonate groups.A 1D ladder-like chain structure is found in compound 3,where the ladder-like chains made up of corner-sharing{CdO5N}octahedra and{PO3C}tetra hedra are connected by 1,4-ndpaH_(2)^(2-).Both compounds 4 and 5 obtain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flexible ligands during the synthesis show a 2D layered structure,which is formed by ligand crosslinking double metal chains.Interestingly,In 4,flexible 1,2-bix was singly protonated,as guest molecules,filled between layer and layer,while flexible ligand 1,3-dpp is absent in 5.Photophysical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compounds 1-5 show ligand-centered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phthalene diphosphate N-donor auxiliary ligands crystal structure rigidity flex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buckling behavior in space structure considering geometrical parameters with joint rigidity 被引量:7
2
作者 Su-Deok Shon Kyung-Ju Hwang Seung-Jae L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115-1124,共10页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single layer space structure is very sensitive. The joint rigidity, moreove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stability which may determine the entire failure behavior. Thus, the reasonable stif...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single layer space structure is very sensitive. The joint rigidity, moreove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stability which may determine the entire failure behavior. Thus, the reasonable stiffness of joint system, which is neither total pin assumption nor perfect fix condi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apply to the real single layer space on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single layer space structure, 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pgraded stiffness matrix for the joint rigidity. To derive tangential stiffness matrix, a displacement function was assumed using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displacement at the node. 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 analysis was simulated not only with perfect model but also with imperfect one. As a result, the one and two free nodal numerical model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erived stiffness matrix. It was figured out that the buckling load increases in proportion to joint rigidity with rise-span ratio. The stability of numerical model is very sensitive with the initial imperfection, responding of bifurcation in th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fram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SNAP-THROUGH BIFURCATION initial imperfection joint rigid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ed estimation of frequency-dependent IQI and channel for OFDM systems with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被引量:1
3
作者 Yan Liang Rongfang Song +2 位作者 Fei Li Xueyun He Lihua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35-441,共7页
The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 (IQI) is one of the major radio frequency impairments existing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with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During the t... The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 (IQI) is one of the major radio frequency impairments existing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with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signal, the impact of IQI is coupled with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s (CIR), which makes the traditional channel estimation schemes ineffective. A decoupled estim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separately estimate the frequency-dependent IQI and wireless channel. Firstly, the generalized channel model is built to separate the parameters of IQI and wireless channel. Then an iterative estimation scheme of frequency-dependent IQI is designe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ommunic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result of IQI, th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channel-related parameters at each time of channel variation. Compared with the joint estimation schemes of IQI and channel, the proposed decoupled estimation scheme requires much lower training overhead at each time of channel vari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good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frequency-dependent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 (IQI)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decoupled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rigidity-drain pile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its anti-liquefaction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汉龙 陈育民 赵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101-107,共7页
Pile found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offshore engineering. The pile can be seriously destroyed by the soil liquefaction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s. The potentials of liquefaction and damages of pile foundation due to ... Pile found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offshore engineering. The pile can be seriously destroyed by the soil liquefaction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s. The potentials of liquefaction and damages of pile foundation due to the liquefaction can be redu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rainage in the liquefiable foundation. A patented pile technology, named rigidity-drain pile, was introduced. The partial section of the pile body was filled by materials with higher penetrability which forms some effective drainage channels in the pile. The principl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were presented. 3D models for both rigidity-drain pile and ordinary pile were built in FLAC3D code. The dynamic loadings were applied on the bottom of th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 the case of the rigidity-drain pile, the water in the relevant distance range around the pile flows toward the pile drainage, the contour of the pore pressure shows a funnel form. Contrast to the ordinary pile, the rigidity-drain pile can dissipate the accumulated excess pore water, maintain effective stress and obviousl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surrounding soil lique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idity-drain PILE ANTI-LIQUEFACTION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ratio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继成 黄昌硕 +3 位作者 吴培强 陈丽君 王若禹 赵新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在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下,将需水划分为刚性、刚弹性、弹性需水3个层次,采用遗传算法建立刚性约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可用水量配置黄河故道片区刚性需水。结果表明,在规划水平年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可用水量不能满足规划水平年2025年、2030年90%保证率下的刚性需求。因此,未来须增加外调可用水量,可建设龙岗枢纽工程、朱海站、洋河引水工程等三大工程。该配置方案可为宿迁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提供水资源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约束 刚性需水 可用水量 遗传算法 水资源配置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缺水地区“四水四定”创新管理战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浩 周祖昊 +8 位作者 褚俊英 王花兰 熊伟 周添红 左芸 张旭昇 马凯 马明月 邓全成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为给甘肃省、黄河流域乃至北方缺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贯彻落实“四水四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以甘肃省黄河...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为给甘肃省、黄河流域乃至北方缺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贯彻落实“四水四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以甘肃省黄河流域为北方缺水地区代表,分析了存在的主要水问题,以及面临的新形势和所处的战略地位,剖析了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新形势下甘肃省黄河流域“四水四定”创新管理的战略对策,包括开展顶层设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推进开展试点建设等。北方缺水地区实施“四水四定”的核心在于要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优化生态、能源和粮食发展格局,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的人口、城市、灌溉和产业发展规模,提升水与“城-地-人-产”的适配性,从根本上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甘肃省 刚性约束 体制创新 管理机制 北方缺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地铁啸叫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洋 李午垚 江晓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3,共9页
地铁在通过狭窄的曲线轨道时经常会产生严重的啸叫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故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地铁车辆在曲线段产生啸叫现象的机理。为使高频范围内的动力学仿真结果更加准确,在动力学模型中引入柔性轮对组成动力学刚柔耦合系统... 地铁在通过狭窄的曲线轨道时经常会产生严重的啸叫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故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地铁车辆在曲线段产生啸叫现象的机理。为使高频范围内的动力学仿真结果更加准确,在动力学模型中引入柔性轮对组成动力学刚柔耦合系统,模型采用三维滚动接触方法模拟轮轨间的弹性接触,在计算切向力时使用迭代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下落摩擦机制。针对我国地铁运行的速度和曲线半径,设计了5个研究工况,在动力学系统中对不同工况下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蠕滑率和接触力进行研究,并将接触力的计算结果导入边界元模型中,分析不同工况下车轮的振动响应和约束阻尼层的降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弹性轮对组成的动力学刚柔耦合系统在曲线段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和垂向力均大于刚性轮对;引入下落摩擦机制后,当曲线半径分别为200 m和300 m时,轮轨接触力会出现振荡且轮轨间发生两点接触,容易产生啸叫噪声,当曲线半径为400 m时,接触力没有出现振荡且轮轨间主要是踏面接触;车轮在曲线段的振动主要是轴向振动;在相同曲线半径下,列车通过曲线时轮轨间产生的接触力会随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速度较大时轮轨间更容易发生两点接触;车轮添加约束阻尼层后,在相同激振力的作用下,阻尼车轮在测点的总声压级均小于标准车轮的总声压级,最大声压级下降2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啸叫 数值模拟 刚柔耦合 降噪 动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地弹侵彻深度尺寸效应分析与实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勇 徐天涵 +2 位作者 张效晗 随亚光 邢灏喆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107,共18页
缩比模型试验是研究弹体侵彻规律的重要手段,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之间的尺寸效应是建立侵深计算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已有基础理论推导了钻地弹侵彻岩石类靶体介质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演化和弹体侵彻阻抗函数,得到了表征尺寸效应的弹径... 缩比模型试验是研究弹体侵彻规律的重要手段,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之间的尺寸效应是建立侵深计算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已有基础理论推导了钻地弹侵彻岩石类靶体介质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演化和弹体侵彻阻抗函数,得到了表征尺寸效应的弹径系数公式,并在常规钻地弹侵彻速度范围内对弹形系数和弹径系数作了简化分析,提出了常规钻地弹侵彻岩石类介质的实用计算公式,系数可直接由弹靶参数确定。结果表明,弹体侵彻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靶体波阻抗,尺寸效应是由于靶体破坏区范围不满足几何相似律,弹形系数可简化为弹头长径比的线性函数,平头弹弹形系数为0.57,弹径系数由侵彻空腔半径与破碎区半径之比决定,对于常规钻地弹,弹径系数可取1.2~1.4。侵深理论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符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深度 刚性弹 尺寸效应 弹径系数 弹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楠 朱佩娟 +2 位作者 胡涛 麻战洪 黄梦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高质量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然而现行评估体系存在目标维度割裂、对象识别粗放和尺度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高质量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然而现行评估体系存在目标维度割裂、对象识别粗放和尺度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框架。在物理层面统筹“形态—规模—质量—治理”四元空间属性、在事理层面衔接“省—都市圈—市”三级事权、在人理层面锚定“粮食安全—绿色生态—高效开发—品质生活”核心目标,形成关键维度与要素属性的交叉评估矩阵。同时,提出遵循“知识转化—韧性治理—价值显化”逻辑的数智化基础建设、以动态评估与弹性管控双向驱动韧性治理、多目标权衡协同引导价值显化的实践路径,为优化国土空间治理效能、落实“多规合一”改革目标提供理论工具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规划实施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 刚弹结合 价值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制度性”高工资是否日趋显著?--动态趋势和原因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李春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61,共17页
国有企业因为行政垄断、治理缺陷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所有制因素而导致的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高工资(制度性高工资),是有违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原则的。2011—2022年上市公司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国资监管部门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改革,但制... 国有企业因为行政垄断、治理缺陷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所有制因素而导致的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高工资(制度性高工资),是有违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原则的。2011—2022年上市公司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国资监管部门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改革,但制度性高工资依旧存在,且日渐显著。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相对产出变化存在“向下刚性”,劳动雇佣相对产出变化同时存在“向上刚性”和“向下刚性”,这些“刚性”共同作用,导致制度性高工资日渐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2018年底国资委推出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并未对制度性高工资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为此,需要遏制制度性高工资日渐显著的趋势,并进一步改革导致国有企业制度性高工资的制度土壤,还要以消除不合理工资差异和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制度性高工资 动态趋势 向上刚性 向下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对磁浮车-轨-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会彬 彭也也 +3 位作者 赵春发 冯洋 魏高恒 魏凌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考虑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前后,磁浮车辆以20~160 km/h速度通过T构梁时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考虑T构梁20℃升温温差和10年收缩徐变后,F轨轨面形成了9.47 mm的静态几何不平顺。磁浮车辆以160 km/h通过T构梁时,F轨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比不考虑温度、收缩徐变工况下增加显著,增幅为10.0%,轨道梁动挠度和竖向加速度变化甚微,车体竖向加速度增幅为44.2%。车-轨-桥系统动力学响应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在160 km/h时取得最大值。梁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11 m/s^(2),车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59 m/s~2,悬浮间隙波动幅值达2.53 mm。车辆Sperling平稳性指标随车速提高而增大,最大值为2.42,乘坐舒适性等级仍为优秀。T构梁的温度和收缩徐变主要影响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该T构梁能满足磁浮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构梁 中低速磁浮车辆 仿真计算 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尾矿/聚磷酸铵的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刘秀玉 王国栋 +5 位作者 都一达 王学庆 吴胜华 戴康 管梦凡 唐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4-670,共17页
采用铜尾矿(CTS)酸解上清液通过阳离子置换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APP(APP-M),并将其与铜尾矿复配加入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铜尾矿/改性聚磷酸铵(RPUF/CTS/APP-M)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 采用铜尾矿(CTS)酸解上清液通过阳离子置换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APP(APP-M),并将其与铜尾矿复配加入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铜尾矿/改性聚磷酸铵(RPUF/CTS/APP-M)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红外联用分析(TG-FTIR)、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CCT)、拉曼(Raman)光谱、导热系数的测试和表征,系统研究复合材料各项物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RPUF/CTS/APP-M复合材料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RPUF-1的LOI值达到24.3%(体积分数),燃烧时无熔融滴落,UL-94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等级,RPUF/CTS/APP-M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明显提高。RPUF-5的pHRR和THR较纯样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234.4 kW/m^(2)、23.3 MJ/m^(2),相对于纯RPUF分别下降22.0%、41.8%,RPUF/CTS/APP-M复合材料火灾安全性能提高。RPUF/CTS/APP-M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高度石墨化致密炭层,APP-M和CTS通过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有效提升了RPU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该研究为铜尾矿的高价值利用和阻燃RPUF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硬质聚氨酯泡沫 聚磷酸铵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研究Ⅰ:概念内涵及理论依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其亭 李佳敏 +1 位作者 马军霞 张志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88,共8页
“四水四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梳理“四水四定”提出背景与实践成效,分析其实施意义。在基于对“四水四定”多维理解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 “四水四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梳理“四水四定”提出背景与实践成效,分析其实施意义。在基于对“四水四定”多维理解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界定“四水四定”的概念,从收支平衡、和谐平衡、供需平衡、共生平衡4方面解读其内涵;探讨“四水四定”的科学道理,阐述“四水四定”的5个基本原理,总结“四水四定”的主要理论和理论依据。对“四水四定”概念解读及理论基础的分析,有助于拓展“四水四定”研究思路,为后续“四水四定”应用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水资源刚性约束 水资源动态调配 人水关系学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初始刚度及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宜丰 蔡宏昊 刘晓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0,共15页
针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提出了2种全螺栓刚性连接节点,共设计了6个基于高强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和1个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侧板式连接节点。对7个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采用ABA... 针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提出了2种全螺栓刚性连接节点,共设计了6个基于高强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和1个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侧板式连接节点。对7个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后,通过参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全螺栓连接节点均能实现刚性连接;端板式节点的刚度主要取决于钢梁端板厚度和墙体端板厚度,侧板式节点主要通过螺栓的滑移来耗散能量,表现出低屈服承载力、高延性的特点;侧板式节点中螺栓直径、摩擦因数对节点滑移荷载有较大影响,对抗弯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给出的节点设计建议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刚性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参数化分析 端板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副车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晋 刘伟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9,共12页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整车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悬架与副车架系统中常将副车架作为刚性连接进行研究,然而前副车架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弹性变形,文中对某车型的前副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刚柔耦合模型来研究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整车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悬架与副车架系统中常将副车架作为刚性连接进行研究,然而前副车架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弹性变形,文中对某车型的前副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刚柔耦合模型来研究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整车进行横向动力学分析,推导了三自由度车辆运动学方程。通过车辆运动学仿真对比分析,研究了该前副车架柔性对悬架系统KC特性与整车瞬态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运用NSGA-Ⅱ算法对前副车架连接处的衬套刚度进行优化设计,改善了整车的瞬态操纵稳定性。优化结果表明:在0.5 Hz时,横摆角速度相对于方向盘转角增益降低了8%,车身侧倾角相对于侧向加速度增益降低了1.1%,侧向加速度相对于方向盘转角延迟时间减少了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副车架 刚柔耦合 有限元分析 瞬态操纵稳定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晨 肖定侃 +3 位作者 张俊 李浩然 许巍 周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7-111,116,共6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由于反应时间短、膨胀倍数高、操作方便、强度高等优点,在机场道面抢修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机场抢修工程中,温度和时间等关键反应参数对此材料性能影响巨大,为指导抢修实践,设定了5℃、15℃、23℃和35℃这4种温度,以... 硬质聚氨酯泡沫由于反应时间短、膨胀倍数高、操作方便、强度高等优点,在机场道面抢修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机场抢修工程中,温度和时间等关键反应参数对此材料性能影响巨大,为指导抢修实践,设定了5℃、15℃、23℃和35℃这4种温度,以及0.5h、2h、4h和24h这4种固化时间,分别在这些条件下开展了反应时间、膨胀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并通过CT扫描进行内部结构的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反应时间逐渐缩短,在5℃时为20分30秒,在35℃时为3分20秒。材料的膨胀比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最大膨胀比为7.02,出现在3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23℃时达到最高强度。低温条件下,材料内部泡孔较为致密,完全固化后内部仍有部分未反应材料;高温条件下,材料内部泡孔较大,密度和强度较低。材料在固化0.5h后,强度已达到最终强度的80%,固化4h后强度几乎达到最终强度。在固化初期,有部分泡孔未完全形成,底部孔隙较顶部孔隙多;完全固化后,底部孔隙较顶部孔隙更为致密,强度也更高。为达到最佳抢修效果,建议在23℃左右进行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混合,材料在固化0.5h后其强度已能完全承担面层材料质量并且可通行车辆等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 温度 固化时间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玉米芯木糖渣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
17
作者 刘婷婷 闫莉 +2 位作者 刘海波 司传领 戴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采用加热液化的方式处理玉米芯木糖渣制备液化木糖渣(LXR),并替代传统聚醚多元醇合成硬质聚氨酯泡沫(LXR-PUF)。通过旋转黏度测试仪、电位滴定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检测,考察液化时间对LXR理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采用加热液化的方式处理玉米芯木糖渣制备液化木糖渣(LXR),并替代传统聚醚多元醇合成硬质聚氨酯泡沫(LXR-PUF)。通过旋转黏度测试仪、电位滴定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检测,考察液化时间对LXR理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以及LXR中木糖渣用量和异氰酸根指数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时间增加,液化产物黏度降低,羟基含量增加;并且随着木糖渣用量的提高,羟基含量大幅度提升。当木糖渣用量为20%和液化时间为3 h时,液化产物的酚羟基值最高,达到46.32 mmol/g。LXR中木糖渣用量的增加和异氰酸根指数的提高(0.4~1.0范围内),均有利于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压缩强度的提高,木糖渣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硬质泡沫热分解温度的提高。当木糖渣用量为20%、异氰酸根指数为1.0时,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和表观密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4 MPa和55.92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渣 液化 硬质聚氨酯泡沫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研究
18
作者 闫晓宇 赵卓 +4 位作者 曹珊珊 杜修力 王瑾 刘从会 白少聪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随着我国交通网不断扩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山区、深谷地区常见桥型之一,目前其抗震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文在开展单墩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建立经试验结果验证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性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地... 随着我国交通网不断扩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山区、深谷地区常见桥型之一,目前其抗震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文在开展单墩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建立经试验结果验证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性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地震动特性、主桥跨径、桥墩高度、系梁个数等参数对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结构周期较大,对长周期地震动更为敏感,对应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非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引起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大于非长周期地震动作用引起的地震响应,且当TP≈T1时地震响应最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出现高阶振型效应,且随着墩高增大,高阶振型参与现象更为明显;沿纵桥向、横桥向输入时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相同,当桥梁跨径为定值,墩顶位移幅值均随墩高的增高而增大,墩底弯矩峰值随墩高的增高而减小,当桥梁墩高为定值,墩顶位移幅值和墩底弯矩峰值均随跨径的增大而增大;横桥向地震动作用下,系梁展现出较好耗能能力,系梁合理布置有利于提高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横向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墩 连续刚构桥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与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
19
作者 乔君 白俊 袁勋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9,共15页
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提高了发债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 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提高了发债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通过提升企业违约风险、引发债权人治理、市场监督等途径提高了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所处地区营商环境较好、机构持股较少及股票流动性较差的企业,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市场的“刚性兑付”打破进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对完善“刚性兑付”打破后期市场机制,建立竞争中性、健康持续市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兑付”打破 违约风险 债权人治理 业绩预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弱刚性壁板自动钻铆变形控制研究
20
作者 王宏锋 罗志光 +3 位作者 万蕾 杨平 刘婉竹 黄晓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148,155,共6页
基于双五轴联动自动钻铆设备,针对飞机机体表面弱刚性壁板应用自动钻铆设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铆接变形问题,开展飞机弱刚性壁板自动钻铆变形控制研究,通过单钉、多钉铆接过程力学分析与建模、局部到多约束整体的形变分析仿真与铆接顺序... 基于双五轴联动自动钻铆设备,针对飞机机体表面弱刚性壁板应用自动钻铆设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铆接变形问题,开展飞机弱刚性壁板自动钻铆变形控制研究,通过单钉、多钉铆接过程力学分析与建模、局部到多约束整体的形变分析仿真与铆接顺序规划、自动钻铆工艺流程优化、铆接控制变量的参数试验研究、柔性定位夹持工装辅助控制等方法研究,分析不同自动钻铆工艺流程及铆接参数下的应力应变区域及形变量,得出自动钻铆变形主要影响因素,总结自动钻铆较优工艺流程及变形控制方法,单排7钉铆接结构的最大形变量由2.469 mm减小至1.982 mm,壁板典型测量点平均变形量减小0.76 mm,有效地控制了弱刚性壁板自动钻铆变形,提高了飞机组件外形尺寸精度,降低了机体装配误差和装配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刚性壁板 铆接变形 控制变量 铆接顺序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