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D与IHHO-LSTM的神经网络时延预测方法
1
作者 游达章 袁野 张业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基于Ether CAT控制多轴系统存在的同步误差问题,时延预测对于提高Ether CAT网络中主从同步精度十分重要。Ether CAT总线传输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多策略哈里斯鹰(IHHO)的长短期记... 基于Ether CAT控制多轴系统存在的同步误差问题,时延预测对于提高Ether CAT网络中主从同步精度十分重要。Ether CAT总线传输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多策略哈里斯鹰(IHHO)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时延预测方法。首先,将时延序列利用EMD算法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针对哈里斯鹰种群初始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增加改进的ICMIC混沌映射来提高种群分布多样性,并引入反S型能量控制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修正寻优模型;由于随机向量的不确定性,采用衰减机制更新随机向量,得到规则的向量变化;最后,利用IHHO-LSTM模型对分解的固有模态函数建模,并将各分量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EMD-IHHO-LSTM时延预测模型相较于传统HHO-LSTM模型在MAE,RMSE,MAPE分别提高了58.39%,69.85%,69.66%,可有效预测网络时延,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er CAT控制系统 时延预测 改进ICMIC混沌映射 能量控制因子 衰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黑猩猩优化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福兴 高腾 吴泓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针对黑猩猩优化算法存在迭代速度慢、精度不高及初始化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黑猩猩优化算法。采用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解决种群边界聚集分布问题,引入考虑线性权重系数、自适应加速因子的粒子群思想,配... 针对黑猩猩优化算法存在迭代速度慢、精度不高及初始化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黑猩猩优化算法。采用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解决种群边界聚集分布问题,引入考虑线性权重系数、自适应加速因子的粒子群思想,配合改进的非线性收敛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加快算法收敛,提高收敛精度。引入自适应水波因子改进麻雀精英突变和Bernoulli混沌映射策略,提高个体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利用22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迭代分析求解和Wilcoxon秩和统计检验,得出所提算法迭代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跳出局部最优能力更强。将所提算法应用到工程实例中,进一步验证算法处理现实优化问题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 非线性衰减因子 麻雀精英突变 Bernoulli混沌映射 Wilcoxon秩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传代致弱株免疫效果评价
3
作者 高铭悦 楚馨 +4 位作者 刘思玉 姚嘉赟 蔺凌云 沈锦玉 潘晓艺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1,共11页
为研究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传代致弱毒株LMBV-ZJDSS-F110的特性,研究开展了该病毒的复制效率、毒力、体内病毒载量变化、比较基因组、免疫保护率、免疫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和毒力返强等试验。结果显示:采... 为研究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传代致弱毒株LMBV-ZJDSS-F110的特性,研究开展了该病毒的复制效率、毒力、体内病毒载量变化、比较基因组、免疫保护率、免疫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和毒力返强等试验。结果显示:采用FHM培养,F110代次毒滴度可达109.1 TCID50/mL,以剂量108.0 TCID50/mL×0.1 mL注射大口黑鲈,未见死亡。不同代次毒株体内组织病毒载量测试,结果显示:传代毒F5、F45和F110在7d时脾脏和鳃的病毒载量要高于3d,而F90在两时间点的病毒载量变化不显著,表明传代毒F90相较于F45,F110相较于F90都出现了特性改变。不同代次毒株F5与F110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LMBV-ZJDSSF110出现了10处变异,其中有7处可能引起编码区的变化。将传代弱毒F110通过注射和浸泡免疫大口黑鲈,结果显示108.0 TCID50/mL浓度组都获得了对强毒F5株70%免疫保护率,而头肾中免疫因子(TNF-α、CD8b、IgM、IgT、IFN-γ)基因表达量在免疫后14d达到峰值,且注射组显著高于浸泡免疫组,其中IFN-γ表达量接近对照组的50倍。活体传代毒力返强测试结果显示,F110活体盲传5代未引起死亡。以上研究表明,LMBVZJDSS-F110是一株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株,为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的免疫预防提供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毒疫苗 免疫因子 传代致弱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 免疫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参数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几何衰减因子优化
4
作者 余越 王利国 +6 位作者 王彪 阳志强 张格 靳皓然 吴振森 赵保银 巩蕾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射波长下模型中六参数,并凝练波长对六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模型误差,拟合推导出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几何衰减因子中增加一个与波长呈指数相关的系数,可以明显提高大散射角时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的精度,并减小受波长影响产生的模型误差,目标样片的均方根误差较优化前减小约40%;波长主要影响六参数中的b、k_(b)、k_(d)、k_(r),其数值变化范围和趋势转折点波段位置与样片材质和表面粗糙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鉴别伪装和反伪装目标,以及目标的态势感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几何衰减因子 多波长 六参数模型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5
作者 邓丽 陆扬 钟章奇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7,共12页
以我国2007—2021年284个城市为例,从空间视角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了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改进;(2)数字基... 以我国2007—2021年284个城市为例,从空间视角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了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改进;(2)数字基础设施对周边其他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在局部地区并不显著,并且数字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逐步衰减,对不同城市群和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数字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推动技术溢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整合市场进而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促进作用并形成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厘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为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基础设施以促进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地理距离衰减规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衰减边界的视角
6
作者 姜芮 孟令航 刘帮成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59,共12页
创新要素作为驱动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的核心动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衰减边界特征双重视角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对新质... 创新要素作为驱动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的核心动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衰减边界特征双重视角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对本地新质生产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外部区域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邻近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受到创新人才集聚的虹吸作用以及创新资本集聚的辐射作用;而经济相似地区则相反。空间效应衰减边界检验发现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创新人才集聚的负向溢出效应显现,而创新资本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趋于稳定;经济距离视角下,创新人才集聚的辐射作用在24000亿元阈值前后表现先降后升,创新资本集聚的虹吸效应随经济距离增加而增强。鉴于此,本文从不同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要素集聚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衰减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罩熔喷聚丙烯纤维的ATR-FTIR检验及聚类分析
7
作者 陈壮 王元凤 杜然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口罩熔喷布的聚类分析可以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收集85个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口罩熔喷布样品,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检验及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 口罩熔喷布的聚类分析可以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收集85个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口罩熔喷布样品,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检验及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79%的3个主成分,建立K-means模型,基于4种内部评价指标对聚类有效性进行评价,引入层次聚类和Fisher判别分析2个外部评价指标,进一步度量K-means聚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口罩熔喷聚丙烯纤维的ATR-FTIR检验结果重现性较好,K-means聚类模型最优聚类簇数为5,因子载荷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别样品光谱反射特征统计学差异较显著,K-means聚类结果与层次聚类结果的一致性为87.06%,聚类结果的Fisher判别验证其准确率为99.38%,留一法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7.09%,为口罩熔喷纤维ATR-FTIR光谱检验及聚类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熔喷布 K-MEANS聚类 评价指标 因子载荷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累积量ESPRIT算法的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参数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单泽彪 徐恩达 +1 位作者 张旭 刘小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4,共8页
工程应用中环境噪声多表现为高斯有色噪声,而针对高斯白噪声进行处理的算法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斯色噪声环境中用于多分量衰减正弦信号频率和衰减因子估计的四阶累积量ESPRIT算法。首先,推导出四阶累积量与观测样本中的自相关矩阵和... 工程应用中环境噪声多表现为高斯有色噪声,而针对高斯白噪声进行处理的算法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斯色噪声环境中用于多分量衰减正弦信号频率和衰减因子估计的四阶累积量ESPRIT算法。首先,推导出四阶累积量与观测样本中的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之间的关系,求出其四阶累积量矩阵。其次,通过对四阶累积量进行广义特征值分解,根据广义特征值即可得到信号衰减因子和频率的估计值。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在混合信噪比为0 dB时,所提算法针对多分量衰减正弦信号角频率和衰减因子的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0.002 0πrad和0.002 0。在高斯白噪声和高斯色噪声背景下与ESPRIT算法和Prony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和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正弦信号 高阶累积量 ESPRIT算法 衰减因子估计 频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舱室的早期伽马辐射屏蔽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柴辰睿 郝建红 +4 位作者 张芳 赵强 范杰清 董志伟 薛碧曦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4,共8页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早期核辐射场景下的舰船舱室屏蔽特性进行研究。使用早期伽马辐射作为辐射源,测定了舰船主体常用的HSLA-80、5456Al及FDCL-3B三种材料的质量衰减系数,并根据舰船的几何结构建立了模拟舱室模型,采用高斯展宽方法对探...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早期核辐射场景下的舰船舱室屏蔽特性进行研究。使用早期伽马辐射作为辐射源,测定了舰船主体常用的HSLA-80、5456Al及FDCL-3B三种材料的质量衰减系数,并根据舰船的几何结构建立了模拟舱室模型,采用高斯展宽方法对探测器的能谱拟合处理,得到了伽马辐射下舱室内部NaI探测器的吸收能谱,并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伽马防护系数为评价指标,考虑放射性同位素(单能点源)和早期伽马辐射(具有能量分布的面源)两种场景,计算分析了模拟舱室伽马辐射屏蔽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模拟舱室对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防护系数是不同的,最多可相差6.74倍(Cd-109与Cs-137);舱室不同位置的防护系数不同。舱室前端的伽马辐射剂量较大,而角落的伽马辐射剂量较小,相差35%;防护系数与伽马辐照的入射角度有关。与正入射相比,模拟舱室对斜45°入射的伽马辐射防护系数更高,可提升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衰减系数 船舶舱室 伽马辐射 伽马防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井套管强度衰减规律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征 吴小龙 +4 位作者 雷正 杨浩 唐浩瑞 张智 邓皓匀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为研究深水井套管柱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管柱完整性失效规律,综合考虑腐蚀、磨损以及温度共同作用,建立套管强度衰减评价方法,对比不同管材在多因素作用下强度衰减程度,提出降低套管强度衰减速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腐蚀作用下,随着生... 为研究深水井套管柱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管柱完整性失效规律,综合考虑腐蚀、磨损以及温度共同作用,建立套管强度衰减评价方法,对比不同管材在多因素作用下强度衰减程度,提出降低套管强度衰减速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腐蚀作用下,随着生产年限增加,套管强度衰减速率加快。腐蚀速率为1.0 mm/a时,P110套管抗内压强度平均每年下降7.21%;套管强度随磨损深度增加而减小。当磨损深度为0.3 mm时,L80、13Cr-P110和Q1253种管材的抗外挤强度平均下降百分比为6.47%;管材强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为100℃时,P110套管的抗内压强度下降6.37%;选用耐腐蚀、磨损和高温管材能够有效减小强度衰减速率。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套管 强度衰减 多因素 强度校核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定6.8级地震强震动数据的Kappa参数研究
11
作者 张潇男 王海云 +1 位作者 李强 白云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3-2002,共10页
地震动模拟通常为地震记录缺乏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提供参考,高频衰减因子κ是地震动模拟的重要参数,控制着地震动傅氏谱高频下降的形状。本研究基于泸定6.8级地震记录,使用帕曾窗对原始记录的傅氏谱进行平滑,选择傅氏谱上p^(H)函数最... 地震动模拟通常为地震记录缺乏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提供参考,高频衰减因子κ是地震动模拟的重要参数,控制着地震动傅氏谱高频下降的形状。本研究基于泸定6.8级地震记录,使用帕曾窗对原始记录的傅氏谱进行平滑,选择傅氏谱上p^(H)函数最小的频率区间作为高频衰减频段,能够准确识别高频衰减的起止频率,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共计算了20个数据质量较高台站的水平向κ,并对κ分布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帕曾窗窗宽的增大,傅氏谱逐渐平滑,窗宽大于1Hz则会与原始谱出现明显偏离;比较12个窗宽的帕曾窗对傅氏谱平滑的效果,0.4Hz窗宽最佳,可使曲线平滑且计算的κ误差小;κ分布有明显的方向性差异,在东西向κ随震中距增大而明显增大,在南北向随PGA的增大而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高频衰减因子 帕曾窗 傅氏谱 泸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VT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
12
作者 李创 程冰洁 +2 位作者 徐天吉 王啟 华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0-1352,共13页
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 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等储层的各向异性及裂缝发育特征,基于HTI介质模型和地震波衰减各向异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OVT(Offset Vector Tile)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广义S变换(GST)对OVT矢量片叠前道集进行高精度时频分析;然后,通过T-K(Teager-Kaiser)能量算子计算地震波的单频T-K能量;最后,计算抽样波长距离内的相对衰减量,获得衰减拟Q值进行椭圆拟合,并以椭圆扁率表征衰减各向异性强度和预测裂缝发育密度。该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OVT叠前道集较叠后数据包含了更丰富的储层流体和裂缝信息的优势,而且将衰减属性与储层裂缝表征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一种裂缝预测新思路。该方法在川西坳陷XC气田的应用中取得了地震资料预测结果与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吻合度较高的裂缝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衰减各向异性 品质因子 HTI介质 OVT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弹性阻抗流体因子反演研究
13
作者 张如一 文欢 +3 位作者 马永强 田建华 黄超 赵茂强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6-832,共7页
流体因子反演的难题在于地层介质的正问题从弹性过渡到非弹性介质后如何建立非弹性介质的反射系数表达式,从而更精确地描述传播介质。针对地震波在非弹性介质中的衰减问题,建立了基于Q弹性流体因子理论,结合衰减系数对弹性流体因子项进... 流体因子反演的难题在于地层介质的正问题从弹性过渡到非弹性介质后如何建立非弹性介质的反射系数表达式,从而更精确地描述传播介质。针对地震波在非弹性介质中的衰减问题,建立了基于Q弹性流体因子理论,结合衰减系数对弹性流体因子项进行扰动获得Q弹性流体因子,在相似介质和弱衰减假设条件下推导了Q弹性流体因子在介质分界面上的散射方程,该表达式与复数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项及密度项有较高的相关度;进一步通过Q弹性流体因子推导了与纵横波速度的关系,获得了近似条件下Q弹性流体因子纵波反射系数表达式,并分析了该表达式与完全弹性介质反射系数表达式的联系,该方法消除了反演剖面中存在的虚假亮点干扰,从而对衰减弹性介质假设下的储层流体响应进行了更准确的描述。在胜利油田某实际工区的应用结果表明:对流体和围岩进行了区分,获得了相比于常规流体因子反演结果更准确的储层流体响应特征,该流体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体检测的多解性,消除了仅考虑振幅影响的识别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弹性阻抗 粘弹性介质 流体因子 储层反演 衰减系数 流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群体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卸载决策寻优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浩添 田乐 郭茂祖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3-1583,共11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的网络架构中,为权衡降低计算应用卸载的能耗与时延,引入卸载决策控制器,并通过卸载决策寻优算法得到最优卸载决策。结合人工蜂群算法和人工鱼群算法提出新的人工蜂-鱼群(artificial bee colony-fish swarm,ABC-FS)算法,... 在移动边缘计算的网络架构中,为权衡降低计算应用卸载的能耗与时延,引入卸载决策控制器,并通过卸载决策寻优算法得到最优卸载决策。结合人工蜂群算法和人工鱼群算法提出新的人工蜂-鱼群(artificial bee colony-fish swarm,ABC-FS)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入高斯衰减函数将算法参数由静态变为动态,并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因子引入算法中,从而得到一种多群体混合智能优化算法;设计联合优化时延与能耗的目标函数,再依据泊松概率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卸载策略寻优算法,与多组对照组相比,收敛速度更快,且在多接入边缘计算的场景下能权衡降低系统中任务卸载的总时延与总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人工鱼群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自相似排队模型 高斯衰减函数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震动估计需求的区域传播介质参数
15
作者 郑兴群 陶正如 白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105,共15页
地震动估计是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的重要输入来源。地震动估计中,地震波在地壳介质中的传播可用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表达。文中针对这2项区域传播介质特性,从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2个角度分别开展研究。首先,以地震记录丰富的... 地震动估计是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的重要输入来源。地震动估计中,地震波在地壳介质中的传播可用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表达。文中针对这2项区域传播介质特性,从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2个角度分别开展研究。首先,以地震记录丰富的日本东北部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遗传算法反演几何扩散项参数并讨论震级、震源深度及莫霍面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莫霍面埋深对几何扩散项参数的影响最大。将此结果用于中国西部的四川、新疆和云南地区,按照莫霍面深度分区并分段拟合几何扩散项参数。在此基础上,从地质学的角度重新划分区域,借助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不同分区的非弹性衰减项参数Q0和η等。结果表明:在大地热流数值较高、莫霍面较浅、上地壳剪切波速较低、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地震波衰减较快,通常Q值较低;在地质年代由古及今、高程增加的情况下,Q值逐渐减小。面向地震动估计所需的区域地壳介质参数Q值,给出了反演区域范围的划分方案,即四川的东部地区和新疆天山地区为高Q值区域,云南、四川中西部地区和新疆喀什地区为低Q值区域。其中,云南西北部和四川中西部为Q值相对更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估计 几何扩散项 非弹性衰减项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的衰减缩束仿真研究
16
作者 单小琴 李天昊 朱日宏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光束质量因子M^(2)是表征高功率激光器横模特性的主要参数,针对目前光束质量分析仪只能用于小口径、低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评估的问题,开展了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的衰减缩束技术原理与仿真研究。建立了衰减缩束组件的仿真模型,利用... 光束质量因子M^(2)是表征高功率激光器横模特性的主要参数,针对目前光束质量分析仪只能用于小口径、低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评估的问题,开展了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的衰减缩束技术原理与仿真研究。建立了衰减缩束组件的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光学元件在高功率激光下的热致像差进行研究,得出热致像差的峰谷(PV)值小于82 nm时,对光束质量因子的影响小于5%。当光束通过衰减组件时,如果发生退偏,光束质量因子将偏小。基于泽尼克多项式和光束质量因子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了缩束组件波前畸变对测量的影响,并通过Zemax仿真分析看出,在装调时入射光与缩束组件中心光轴夹角视场小于7°时,对光束质量因子测量的影响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器 光束质量因子 衰减组件 缩束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特殊环境下压埋人员精确定位算法
17
作者 成鹏 肖东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8,共8页
针对目前对震后压埋人员定位精度较低、探测设备成本高且易受环境影响等不足,提出适用于压埋环境特性的压埋人员手机WiFi定位方法,通过衰减因子模型对WiFi探针获取的RSSI数据进行距离解算,结合简化压埋环境内部信号传输方式,采用高斯-... 针对目前对震后压埋人员定位精度较低、探测设备成本高且易受环境影响等不足,提出适用于压埋环境特性的压埋人员手机WiFi定位方法,通过衰减因子模型对WiFi探针获取的RSSI数据进行距离解算,结合简化压埋环境内部信号传输方式,采用高斯-卡尔曼滤波对获取的RSSI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模型测定的距离,利用改进附有参数的加权最小二乘平差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最终得到压埋人员手机平面坐标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在10 m×10 m范围内其平面坐标定位误差在0.3 m左右,可为震后压埋人员应急救援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埋环境 衰减因子模型 压埋人员定位 高斯-卡尔曼滤波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实时衰减订正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恒轩 陈钟荣 周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5-370,共6页
基于当代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及其数据输出的特点,提出可供气象台站对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实时衰减订正的基本订正算法和参考目标订正算法。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各自优缺点;还讨论了盲距衰减A(r0)和雷达系统误差ΔC对估算... 基于当代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及其数据输出的特点,提出可供气象台站对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实时衰减订正的基本订正算法和参考目标订正算法。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各自优缺点;还讨论了盲距衰减A(r0)和雷达系统误差ΔC对估算真实反射率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衰减系数 路径积分衰减 衰减订正算法 反射率因子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2 位作者 张芸香 魏红芬 冯璐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噪音测点,研究绿化带对交通噪音的衰减效应、绿化带的噪音衰减格局及绿化带特征因子与降噪效应的关系,并通过拟合回归模型,分析绿化带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噪音...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噪音测点,研究绿化带对交通噪音的衰减效应、绿化带的噪音衰减格局及绿化带特征因子与降噪效应的关系,并通过拟合回归模型,分析绿化带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噪音衰减格局呈单调递减趋势,模型拟合不同水平梯度的噪音衰减效应,以三次多项式拟合度最高;绿化带10m内是最佳降噪范围,10~60m为有效降噪范围,60~80m是次级降噪范围,40~60m宽的绿化带可满足绿化带的降噪要求;合理栽植绿化树种,使其成林后郁闭度≥0.6,可使噪音值从路基处至80m处降低31.0~36.4dB,绿化带树木高大并且栽植乔灌草复层结构,会增大林带的降噪效应;绿化带降噪效应与绿化带宽度、郁闭度、100m绿化带胸高断面积等因子正相关,与疏透度负相关,因子的互作对降噪效应起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降噪 格局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尺度域含气储层地震波衰减特征 被引量:55
20
作者 李宏兵 赵文智 +2 位作者 曹宏 姚逢昌 邵龙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2-898,共7页
黏弹性衰减因子Q的可靠估计可通过Q反褶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有助于振幅分析 .本文从小波理论出发 ,结合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方程 ,推导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 .能量衰减公式具有下列性质 :(1)Q值越大 ,能量衰减... 黏弹性衰减因子Q的可靠估计可通过Q反褶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有助于振幅分析 .本文从小波理论出发 ,结合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方程 ,推导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 .能量衰减公式具有下列性质 :(1)Q值越大 ,能量衰减得越慢 ;Q值越小 ,能量衰减越严重 ;(2 )尺度越小 ,信号中保留的能量越少 ;(3)对于脉冲源来说在理想的无衰减介质 (即Q趋近于∞ )中传播时 ,信号在不同尺度内的能量相同 .利用尺度能量公式 ,可从反射地震资料中直接估计品质因子Q(即衰减因子 ) ,也可以提取不同尺度的能量衰减剖面作为储层描述的属性参数 ,用来进行岩性识别和指示气藏 ,与经典的谱比法相比 ,避免了谱比法所面临的双时窗问题以及进行谱估计的窗选择问题 .理论模型试验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尺度 地震波衰减 尺度能量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