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active fault-tolerant control schem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doubl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Cui Ping Weng Zhengxin Patton Ro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134-140,共7页
On the basis of the gain-scheduled H∞ design strategy, a novel active fault-tolerant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ffects of faults on the state-space matrices of systems can be of affine... On the basis of the gain-scheduled H∞ design strategy, a novel active fault-tolerant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ffects of faults on the state-space matrices of systems can be of affine parameter dependence, a reconfigurable robust H∞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a function of the fault effect factors that can be derived online by using a well-trained neural network.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 doubl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with a fault in the motor tachometer loop, i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fault-tolerant control neural network estimator gain-scheduled controller double inverted pendul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fabricated error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double 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configuration 被引量:15
2
作者 HE Bin SUN Lian-chun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9-603,共5页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which the fabricated error of the double 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leads to the transmission loss a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leaves away the design resonant frequenc...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which the fabricated error of the double 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leads to the transmission loss a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leaves away the design resonant frequency,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distance (ISD) and the unit cell aligning error (UAE) were used as main variables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ttenuation of the double layer FSS configuratio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for ISD and UAE was established and also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ing unit cell FSS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by the finite element and periodic moment methods. The double layer ring aperture FSS configuration designed was used as the numerical model. As a result of the numerical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both ISD and UAE produce insertion transmission loss (ITL) and insertion phase distortion (IPD) directly. Furthermore, ISD results in more loss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transmitted signal for the FSS than UAE.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signer of the multiplayer FSS to assign the fabricated error of the FSS dielectric layers. The UAE introduces the insertion phase variation ba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S 平衡性 ISD 结构设计 UAE 光学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的等值阻抗模型解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杰 何佳伟 +2 位作者 李斌 周博昊 戴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M3C)的阻抗建模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故障特性分析的关键理论基础。介绍了M3C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计及M3C拓扑结构特点、dq坐标变换过程和双dq分解控制的扰动电流-桥...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M3C)的阻抗建模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故障特性分析的关键理论基础。介绍了M3C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计及M3C拓扑结构特点、dq坐标变换过程和双dq分解控制的扰动电流-桥臂电压-扰动电压传递响应特性,推导了M3C等值阻抗特性与频率的关系,建立了可用固定电阻与随频率变化电抗串联表示的M3C等值阻抗数学模型。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利用扫频法对等值阻抗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讨论了系统控制参数、运行功率、一次参数等不同因素对M3C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 双dq分解控制 控制响应 等值阻抗 扫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倍压型变占空比宽输出两相并联LLC谐振变换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健 郭泓展 +1 位作者 张恢鉴 邵冰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在宽电压应用时开关频率范围过宽且电压调节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1种倍压型两相并联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一次侧为并联双半桥LLC结构,二次侧在全桥整流网络中引入双向开关,构成可重构倍压整流网络。工作时采用定频... 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在宽电压应用时开关频率范围过宽且电压调节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1种倍压型两相并联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一次侧为并联双半桥LLC结构,二次侧在全桥整流网络中引入双向开关,构成可重构倍压整流网络。工作时采用定频控制,一次侧下半桥通过改变占空比来改变谐振槽输入电压,上半桥则以固定占空比工作,二次侧整流网络在双向开关的作用下实现全桥和倍压混合整流,可实现4倍的电压增益范围。同时,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软开关性能,且电压增益与励磁电感、负载无关,可选用较大的励磁电感来减小开关的关断和导通损耗。最后,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定频控制 倍压整流 宽电压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频DC-DC变换器的EIE型磁集成电感器设计
5
作者 高圣伟 金从众 +1 位作者 于冠恒 王玺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90,共9页
为提高双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提出一种将独立的高低频电感集成在一个EIE型磁芯上的磁集成电感器设计方案,通过建立集成磁件的电路-磁路等效模型,设计了双频DC-DC变换器的EIE型磁集成电感器的结构,建立了集成电感的等效模型,对磁集... 为提高双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提出一种将独立的高低频电感集成在一个EIE型磁芯上的磁集成电感器设计方案,通过建立集成磁件的电路-磁路等效模型,设计了双频DC-DC变换器的EIE型磁集成电感器的结构,建立了集成电感的等效模型,对磁集成双频DC-DC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新型磁件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磁件设计合理,可以在系统中稳定运行,通过测量得到集成磁元件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原来的27.6%和23.3%,使得双频变换器系统的功率密度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E型集成电感器 磁集成技术 双频DC-DC变换器 磁路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差频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花一鸣 吴帅 +2 位作者 张军 朱建平 吕春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针对传统接触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中存在测量电极被极化、被测溶液易受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效应的非侵入式双线圈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激励频率、线圈几何参数等对测量系统灵敏度... 针对传统接触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中存在测量电极被极化、被测溶液易受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效应的非侵入式双线圈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激励频率、线圈几何参数等对测量系统灵敏度的影响,为系统探头设计以及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部分,优化了线圈探头参数,搭建了基于FPGA的双线圈差频式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将电感变化转换为频率变化,实现数字信号输出。双线圈由检测线圈和参考线圈组成,其中检测线圈用于测量被测溶液,参考线圈远离被测溶液且仅受环境影响,二者信号实现差动输出,可消除外界干扰。对比实验显示,该系统能有效测量不同电导率溶液,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的温度和抗干扰实验表明,双线圈差动结构在确保测量精度的同时,显著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整体误差控制在1.2%以内,展现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 电涡流 双线圈 差频 电导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解卷积神经网络的停运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鑫明 王祥宇 +3 位作者 贾晓卜 张飞飞 李少博 胡永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当输电线路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停运线路上仍可能发生短路故障,准确地判断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能有效地避免合闸到故障线路时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并对故障的排除提供便利,因此有必要对停运输电线路进行故障识别。对于双回输电线路提出一种... 当输电线路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停运线路上仍可能发生短路故障,准确地判断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能有效地避免合闸到故障线路时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并对故障的排除提供便利,因此有必要对停运输电线路进行故障识别。对于双回输电线路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包分解生成的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输入进行特征提取的停运线路故障识别方法。为减少人为提取特征产生的误差,首先对停运输电线路故障时三相电压暂态波形进行测量,采用小波包分解得到三相电压波形时频特性,最终通过CNN提取特征并进行故障分类。为验证该方法的故障识别效果,以河北省3条线路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在ATP-EMTP中建立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模型,为模拟现场各因素产生的误差在测得电压波形中加入10 dB高斯白噪声。结果表明,对热备用线路上故障状态识别准确率为99.98%,在一定程度上为停运线路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感应电压 小波包分解 时频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梳吸收光谱的燃烧气体温度测量方法
8
作者 马涛 王景辉 +2 位作者 孟飞 黄昂 张建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8-534,共7页
火焰温度测量是备受关注的测试技术问题,从接触式测量到非接触式测量,激光光谱诊断方法正在被广泛应用。其中双光梳吸收光谱法因其宽光谱范围,测量速度快,信噪比高,无需机械结构而成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测量技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在用... 火焰温度测量是备受关注的测试技术问题,从接触式测量到非接触式测量,激光光谱诊断方法正在被广泛应用。其中双光梳吸收光谱法因其宽光谱范围,测量速度快,信噪比高,无需机械结构而成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测量技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在用该技术测量甲烷等气体温度,未能直接测量火焰。通过对双光梳光谱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使整体光谱稳定性在2%以内,再配合燃烧吸收装置,对火焰吸收的信号进行连续式采集,并结合双线吸收法,初步计算了吸收路径平均温度,得到温度分布。将其与热电偶对照,温度趋势基本一致,为火焰温度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温度测量 双光梳 吸收光谱 双线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式液体密度传感器品质因数研究
9
作者 张泽宇 张竟月 +3 位作者 孙斌 刘翔 常旭 苏晓文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397,共7页
传感器的品质因数是影响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为了提高谐振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了谐振管式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及品质因数,研究了谐振管振动过程中的运动学方程,得到了谐振管品质因数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传感器品... 传感器的品质因数是影响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为了提高谐振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了谐振管式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及品质因数,研究了谐振管振动过程中的运动学方程,得到了谐振管品质因数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传感器品质因数的方法,即设计双管对称结构的传感器或增大基座质量使谐振管边界保持稳定。通过不同的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2种方法的有效性。对采用新型对称结构的传感器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传感器测量的绝对误差在1.0 kg/m^(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计量 谐振管式密度传感器 品质因数 双管对称结构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二倍频功率解耦能力的单相电压源型高频链式微型逆变器
10
作者 李学文 刘佳 +2 位作者 吉芳超 曹学谦 刘进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17-3930,共14页
传统反激式光伏微型逆变器由于变压器单向励磁、电流源输出特性、配线方式兼容性较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微型逆变器日益增加的功率等级及多场景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单相电压源型光伏微型逆变器。该逆变器基于... 传统反激式光伏微型逆变器由于变压器单向励磁、电流源输出特性、配线方式兼容性较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微型逆变器日益增加的功率等级及多场景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单相电压源型光伏微型逆变器。该逆变器基于高频链结构,其变压器为双向励磁,能够满足更高功率等级需求,以实现高功率密度;输出接LC滤波器,呈现电压源型特性,从而能实现构网型控制;具有分相结构,兼容单相两线制和单相三线制低压配电网。在此基础上,该逆变器在变压器一次侧将Boost电路的开关管与全桥电路开关管进行整合复用,拓宽了输入电压范围,并具备二倍频功率解耦能力,降低了电路对大容量电容的需求。针对该拓扑,该文提出相应的软开关调制策略、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跟网/构网双模式控制策略。最后,通过600 W实验样机验证了该拓扑及调制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高频隔离 分相结构 二倍频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环结构超高频RFID双面抗金属标签的研究
11
作者 赖旺富 施子斌 +1 位作者 林长桂 袁家德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2,共9页
提出一种小型化螺旋环结构双面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标签天线由3层金属平面组成,其中中间层为辐射贴片,上下两层为接地面,通过两层1 mm厚度泡棉基板隔离。辐射贴片包括外部环形贴片与内部螺旋环贴片,标签芯片位于环形贴片与螺旋环贴... 提出一种小型化螺旋环结构双面抗金属超高频RFID标签。标签天线由3层金属平面组成,其中中间层为辐射贴片,上下两层为接地面,通过两层1 mm厚度泡棉基板隔离。辐射贴片包括外部环形贴片与内部螺旋环贴片,标签芯片位于环形贴片与螺旋环贴片之间。当标签天线下层接地面接触金属背景时,中间层辐射贴片和上层接地面共同产生有效辐射;反之,当上层接地面接触金属背景时,中间层辐射贴片和下层接地面可共同产生有效辐射,从而实现标签的双面抗金属性能和小型化。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改变中间层螺旋环贴片长度可有效调节天线的感抗,有利于实现天线与芯片阻抗共轭匹配。天线尺寸为35 mm×20 mm×2.15 mm,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标签天线与芯片间最大功率传输系数在双面状态下均能达到98%以上;在902~928 MHz频率范围内和读写器设置为3.28 W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条件下,标签双面状态分别放置于200 mm×200 mm金属板上时最大读取距离分别为7.5和7.6 m,最低灵敏度均为-14 dBm。本文所提出标签具有体积小、双面抗金属一致性好、读取距离远等优点,可有效提升金属环境应用场景中悬挂式标签的识别能力和稳定性,为复杂金属环境下的RFID标签应用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超高频 标签 标签天线 双面抗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TFEM)技术——油气检测原理与方法
12
作者 何展翔 陈涛 +3 位作者 陈本池 石艳玲 刘雪军 陈晓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2-1045,共14页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管模型与电化学理论,认为极化电场与流体浓度以及微观电荷迁移和积累密切相关,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通过电扩散假说和薄膜极化理论,可以解释极化效应的本质。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等效复电阻率模型,导出电磁油气检测的基本公式,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准确表征油气储层的电性异常,特别是与储层含油气相关的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振幅和相位曲线的表现。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优化收发距、频率等施工参数,有效提取激发极化效应,从而识别油气储层的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相位及微分曲线上的特征,与理论数学表征相呼应,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激发极化效应的数据采集有效参数和临界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该方法在流体检测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曲线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为电磁法油气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油气检测 参数优化 激发极化效应 双电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孔衬里穿孔夹层结构改善双层板的低频传声损失
13
作者 李雯婧 田俊红 +2 位作者 李仁生 李佳宁 孙小伟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88,共8页
针对双板结构在质量-空气-质量共振频率处隔声性能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内含多孔衬里的穿孔夹层板与均质板组成的双层板型声学超材料,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结构的法向传声损失。结果表明,当多孔衬里穿孔夹层板的谐振频率被调谐到双... 针对双板结构在质量-空气-质量共振频率处隔声性能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内含多孔衬里的穿孔夹层板与均质板组成的双层板型声学超材料,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结构的法向传声损失。结果表明,当多孔衬里穿孔夹层板的谐振频率被调谐到双层板的共振频率时,结构在高频范围保持传统双板结构优异隔声性能的同时,明显改善了由质量-空气-质量共振引起的传声损失下降。通过对比穿孔夹层板与无孔夹层板的吸声系数和传声损失,发现双层板型声学超材料优异的传声损失来源于穿孔夹层板的吸声性能,并通过改变吸声频率、吸声特性对此做了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双层板 夹层结构 低频隔声 传声损失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阶剪切理论求双模量夹芯梁自由振动基频
14
作者 吴晓 肖珍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0,共8页
基于高阶剪切理论研究了求解双模量夹芯梁的自由振动基频问题。首先假设双模量夹芯梁轴向位移为沿梁高方向变量的高阶函数,然后利用剪切应变与轴向位移、弯曲挠度微分关系确定了轴向位移表达式,推导出了双模量夹芯梁的弯曲微分方程,求... 基于高阶剪切理论研究了求解双模量夹芯梁的自由振动基频问题。首先假设双模量夹芯梁轴向位移为沿梁高方向变量的高阶函数,然后利用剪切应变与轴向位移、弯曲挠度微分关系确定了轴向位移表达式,推导出了双模量夹芯梁的弯曲微分方程,求出了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表达式。把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有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该方法的计算精度非常高。在此基础上把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表达式作为双模量夹芯梁自由振动的振型函数,利用Galerkin法研究了双模量夹芯梁的自由振动,求得了双模量夹芯梁自由振动的基频表达式。算例分析表明,双模量夹芯梁基频公式计算精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剪切 双模量 夹芯梁 自由振动 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二倍频抑制的柔性互联台区双端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
15
作者 周骏超 陆之洋 +6 位作者 熊炜 袁旭峰 班国邦 张超 徐玉韬 蔡永翔 郑华俊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5,共8页
随着分散式小容量新能源、电动汽车、农机用电负荷等高比例接入,农村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电压越限等电能质量问题日趋突出。提出一种计及直流二倍频抑制的柔性互联台区双端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设计一种具有对偶性的三相... 随着分散式小容量新能源、电动汽车、农机用电负荷等高比例接入,农村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电压越限等电能质量问题日趋突出。提出一种计及直流二倍频抑制的柔性互联台区双端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设计一种具有对偶性的三相四桥臂变换器+有源功率解耦电路协同优化的柔性互联拓扑架构,以实现交-直流电能质量的协同优化。针对柔性互联交流台区双侧可能出现的三相不平衡、二倍频穿越问题,提出一种双端协同优化控制策略,其中基于分序补偿优化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与基于分相功率补偿的双闭环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基于直接二倍频脉动电压抑制的三闭环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直流网络的纹波抑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相应的电路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不平衡 二倍频纹波 三相四桥臂 分序补偿 分相补偿 脉动电压抑制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斜槽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
16
作者 陈奕豪 林书玉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为了提升纵-扭复合振动换能器的输出效率,该文研究了双排斜槽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其由一个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和一个带有双排斜槽的空心圆柱传振杆组成。给出双排斜槽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图,推导了输入阻... 为了提升纵-扭复合振动换能器的输出效率,该文研究了双排斜槽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其由一个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和一个带有双排斜槽的空心圆柱传振杆组成。给出双排斜槽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图,推导了输入阻抗和频率方程。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斜槽的排数和双排斜槽的倾角、间距、长度、宽度、深度和传振杆周向刻槽数量等几何形状对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共振频率和输出端平均扭转量的影响。设计和加工了换能器,实验测试表明理论共振频率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双排斜槽纵-扭复合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可以有效提升输出端平均扭转量和纵向-扭转振动的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斜槽纵-扭换能器 扭转振动 等效机电图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5 nm ultraviolet laser with 351 mW continuous-wave output in a Pr:YLF laser pumped by a blue laser diode at 444.2 nm
17
作者 ZHENG Quan XIAO Hui-dong +6 位作者 CHEN Xi WANG Yan WANG Yu-ning LIU Hui-zhen TIAN Dong-he WANG Jin-yan YAO Yi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1,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fast-axis collimated blue semiconductor laser as the pump source,combined with a folded cavity and innovation coating technology,and utilizing a Brewster-cut BBO crystal for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TEM00 mode deep UV laser radiation at 275 nm with an output power of 351 mW is obtained.This marks the first report of achieving 275 nm laser generation based on Pr:LiYF4 to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W ultraviolet laser 275 nm laser Pr:YLF frequency doub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并网后系统的惯量特性研究及其最小惯量评估方法
18
作者 李京华 王德林 +3 位作者 孙浩宁 陆佳怡 左云裴 胡杰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5,共13页
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并网,其所具有的“零惯量”特征使电网惯量水平降低,频率特性恶化。为寻求风电并网对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规律,明晰系统运行边界,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惯量特性及最小惯量需求展开研究评估。首先,在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下... 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并网,其所具有的“零惯量”特征使电网惯量水平降低,频率特性恶化。为寻求风电并网对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规律,明晰系统运行边界,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惯量特性及最小惯量需求展开研究评估。首先,在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下,基于理论推导出评估风电并网系统惯量特性变化的计算表达式,并分析系统惯量特性的变化规律。在风电附加虚拟惯量控制情况下,以惯量响应过程提供的能量为出发点,基于系统惯量削弱量和风电虚拟惯量的平均惯量支撑功率,定义了一项惯量变化系数COIC,以此来判定系统惯量水平变化情况。其次,建立考虑风电渗透率的改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SFR),量化系统惯量与风电渗透率的关系,给出了风电并网系统最小惯量评估方法。最后,搭建了含风电接入的4机2区域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和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 惯量特性 频率稳定 惯量变化系数 最小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首剂加倍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随机对照研究
19
作者 杨琴 王雪洁 翟珂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82-2087,共6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首剂加倍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 目的探讨巴曲酶首剂加倍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甲泼尼龙片、首次给药剂量10 BU巴曲酶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甲泼尼龙片、首次给药剂量20 BU巴曲酶治疗。治疗1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纯音听阈、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08%、54.17%,全血低切黏度分别为(18.27±1.63)、(20.29±1.41)mPa·s,全血中切黏度分别为(5.58±0.64)、(6.01±0.69)mPa·s,全血高切黏度分别为(4.26±0.38)、(4.54±0.31)mPa·s,血浆黏度分别为(1.52±0.26)、(1.71±0.34)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0.60±0.21)、(0.52±0.17),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5.73±0.61)、(6.20±0.64),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0.72±0.18)、(0.95±0.13)g/L,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23.51±2.08)、(21.76±2.13)s,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2.71±0.63)、(12.05±0.65)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分别为(28.32±3.07)、(29.51±2.24)s,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首剂加倍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听力障碍症状,改善内耳微循环,提升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首剂加倍 全频下降型 突发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条件下基于反步控制的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鲁棒控制策略
20
作者 徐铭辉 王海燕 +3 位作者 蒋成博 郭亚楠 李国娇 何国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6-793,共8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的升高严重影响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可以维持光伏发电系统稳定性,但传统VSG控制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无法抑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二倍频振荡。文章提出了... 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的升高严重影响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可以维持光伏发电系统稳定性,但传统VSG控制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无法抑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二倍频振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和反步控制器的改进VSG控制策略。首先,利用分裂电容,降低系统阶数;其次,在考虑系统滤波器参数摄动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有参数扰动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振荡的数学模型;再次,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上述扰动进行估计;最后,利用反步控制得到抑制功率振荡补偿调制信号,优化传统VSG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虚拟同步机 二倍频振荡 反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