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Detection Observer Design in Low Frequency Domain for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被引量:4
1
作者 LI Xiao-Jian YANG Guang-H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65-1469,共5页
关键词 故障检测系统 线性矩阵 不等式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异频耦合谐波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阻抗建模
2
作者 孙玉巍 陶聪 +3 位作者 付超 常静恬 查夏新 李光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7-239,共13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是低频输电系统的核心装备,所连接异频交流系统电气量在变换器桥臂直接耦合,其桥臂电气量不仅含有两侧交流系统各自基频的整数次谐波,还含有二者交互耦合产生的非基频...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是低频输电系统的核心装备,所连接异频交流系统电气量在变换器桥臂直接耦合,其桥臂电气量不仅含有两侧交流系统各自基频的整数次谐波,还含有二者交互耦合产生的非基频整数倍谐波分量(称为异频耦合谐波)。忽略子模块直流电压动态和异频耦合谐波、以基频为频率间隔的多谐波线性化建模方法,难以准确刻画M3C的谐波特性,影响阻抗模型的精度,无法揭示子模块直流电压动态及谐波对阻抗特性的影响机理。论文首先基于M3C谐波特性分析,建立考虑两侧交流系统异频耦合谐波的多谐波向量频域模型,并通过M3C 9个桥臂多谐波小信号的相序关系和传递关系分析得到M3C单桥臂主电路小信号模型,降低阻抗建模复杂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控制环路频率耦合效应的影响,建立能够准确反映直流电压动态和谐波特性影响的M3C序阻抗模型。最后,在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上通过时域仿真和扫频实验,验证M3C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影响阻抗特性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阻抗建模 多谐波线性化 异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孤岛运行附加频率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汤华 王渝红 +1 位作者 魏亮 李兴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6-1072,共7页
为提高HVDC孤岛运行时送端系统频率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直流附加频率鲁棒控制器,利用直流功率的快速可控性来稳定系统频率。采用高精度TLS-ESPRIT算法辨识得出系统低阶线性化模型,再采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设计方法在兼顾最优性能... 为提高HVDC孤岛运行时送端系统频率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直流附加频率鲁棒控制器,利用直流功率的快速可控性来稳定系统频率。采用高精度TLS-ESPRIT算法辨识得出系统低阶线性化模型,再采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设计方法在兼顾最优性能和鲁棒性能的同时设计了附加频率鲁棒控制器。该附加频率鲁棒控制器控制结构简单、阶数较低,易于实现。在PSCAD/EMTDC中的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附加频率鲁棒控制器能显著提高送端系统频率稳定性。并且相比于传统PI控制器,其控制效果更好,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不同类型故障都有较强的鲁棒性,即使在联网运行方式下也可继续有效地运行,研究结果可供孤岛运行方式下的实际电力系统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孤岛运行 频率稳定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控制 附加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鲁棒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42
4
作者 张怡 刘向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 负荷频率控制是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含有不确定因素和负荷扰动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参数可调节的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各个区域控制器目标函数引入相邻区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同时考虑发电机变化速率约束和阀门位置约束,将求解一组凸优化问题转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得到各个区域的控制律,在线性矩阵不等式中引入一组可调参数,将优化一个上限值转化成优化吸引区,降低算法的保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负荷扰动、系统参数不确定和结构不确定性情况下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鲁棒控制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广域信号多时滞影响的电力系统附加鲁棒阻尼控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燕峰 张佳怡 +1 位作者 蒋云涛 赵书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6,共9页
针对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多时滞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控制的研究不足以作为主要控制方法之一的鲁棒控制方法求解参数步骤复杂的缺陷,提出一种可直接求解控制参数的多时滞广域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针对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多时滞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控制的研究不足以作为主要控制方法之一的鲁棒控制方法求解参数步骤复杂的缺陷,提出一种可直接求解控制参数的多时滞广域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理论推导出的多时滞系统稳定判据,将控制镇定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性问题,直接求解控制参数,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利用智能算法迭代求解参数的不便。4机2区域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时滞阻尼控制方案能有效抑制区间模式的低频振荡,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低频振荡 阻尼控制 时滞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电动汽车网络化鲁棒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立岩 赵俊华 +2 位作者 文福拴 薛禹胜 王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4-62,70,共10页
大量电动汽车接入会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如频率调整)产生明显影响,适当控制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有助于系统对负荷波动做出更快响应并增强系统消纳风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考虑到大量电动汽车分散运行的特性,采用网络化控制比... 大量电动汽车接入会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如频率调整)产生明显影响,适当控制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有助于系统对负荷波动做出更快响应并增强系统消纳风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考虑到大量电动汽车分散运行的特性,采用网络化控制比较合适。基于上述考虑,着重研究电动汽车参与系统调频的网络化控制方法,并考查通信延时对系统动态性能甚至稳定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建立电动汽车参与调频控制的实现模式和架构,发展含有电动汽车和风电模块的闭环负荷频率控制系统框图。之后,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设计了一种最优H∞-PID混合控制方法以保证系统鲁棒性。最后,通过对单区域和双区域系统仿真,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调整 电动汽车 风力发电 网络化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频信号的交叉信息融合频率估计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苏丹 涂亚庆 +2 位作者 沈艳林 罗健源 肖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2,共8页
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短时信号进行频率估计时,传统信号融合法存在抗噪性差、适用范围窄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异频信号的交叉信息融合频率估计方法以提高频率估计精度、扩展适用范围。为消除多段信号频率不等对频谱分析的影响,构造聚焦矩阵... 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短时信号进行频率估计时,传统信号融合法存在抗噪性差、适用范围窄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异频信号的交叉信息融合频率估计方法以提高频率估计精度、扩展适用范围。为消除多段信号频率不等对频谱分析的影响,构造聚焦矩阵,使多段异频信号聚焦到同一频率处得到多段同频信号;为充分挖掘信息资源,按照各段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互补信息进行交叉信息融合,获得交叉信息融合频谱;为改善方差性能,对所求交叉信息融合频谱作算术平均,实现频率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该算法在扩展算法适用范围的同时提高了频率估计精度,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异频信号 聚焦矩阵 交叉信息融合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器的谐波分析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媛媛 徐文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5,共6页
提出了分析整流器谐波产生机制的新方法,可克服传统的电流源注入分析法无法考虑整流器产生的谐波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缺点。基于调制理论和傅里叶变换理论,在频域中求解整流器的交流侧和直流侧各变量的相互关系,推导发现整流器的交... 提出了分析整流器谐波产生机制的新方法,可克服传统的电流源注入分析法无法考虑整流器产生的谐波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缺点。基于调制理论和傅里叶变换理论,在频域中求解整流器的交流侧和直流侧各变量的相互关系,推导发现整流器的交流侧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的各次谐波分量可用一谐波耦合导纳矩阵来关联。该谐波导纳矩阵的各元素与整流器交流供电端的谐波电压各分量无关,是独立于系统谐波状况的定常矩阵。该方法将整流器时域的非线性特征转化为频域的线性矩阵,直观地体现了整流器的交流侧电流和电压谐波各分量之间的耦合关系。用所提方法分析整流器产生的谐波不需迭代求解,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时域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谐波分析 谐波源模型 谐波潮流 频域的线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反馈和区域极点配置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燕峰 赵书强 顾雪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5-184,共10页
提出了利用区域极点配置法设计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以实现低频振荡的近似均匀阻尼控制。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阻尼特性和阻尼控制器抑制低频振荡的本质,得出实现均匀阻尼控制的条件,然后根据参与因子的大小,确定控制器的安装位置,最后... 提出了利用区域极点配置法设计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以实现低频振荡的近似均匀阻尼控制。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阻尼特性和阻尼控制器抑制低频振荡的本质,得出实现均匀阻尼控制的条件,然后根据参与因子的大小,确定控制器的安装位置,最后利用均匀阻尼思想及广域测量信号,将低频振荡的控制转化为发电机阻尼控制器的区域极点配置问题。由于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了所有控制器对振荡模式的影响,因此达到了多机系统的协调控制,避免了控制器对其他振荡模式阻尼的过度削弱。以IEEE 4机11节点系统为例,在多运行方式下与传统电力系统稳定器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协调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均匀阻尼 区域极点配置 协调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电力系统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步法的车辆主动悬架有限频域静态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刚 陈长征 于慎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61,共8页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提出了基于单步法求解的静态输出反馈有限频域H∞控制器设计方法。由于现有的有限频域H∞控制定理含有双线性项,且全状态反馈控制增益并不满足单步法的充分条件,导致静态输出反馈问题无可行解。文中应用GKYP引理...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提出了基于单步法求解的静态输出反馈有限频域H∞控制器设计方法。由于现有的有限频域H∞控制定理含有双线性项,且全状态反馈控制增益并不满足单步法的充分条件,导致静态输出反馈问题无可行解。文中应用GKYP引理给出了一个新的基于静态输出反馈的有限频域H∞控制定理。该定理可采用单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直接求解,相对于传统的迭代LMI及CCL算法,极大地简化了设计过程。借助状态反馈信息,避免了初始求解的不可行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及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频域约束 静态输出反馈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电混合电力推进船舶负载频率H_∞鲁棒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洪跃 王锡淮 +1 位作者 肖健梅 陈晨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7,共8页
[目的]风、浪及海流等多种随机不确定因素会引起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载频率的波动。[方法]采用电池补偿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与船舶需求功率之间的差值,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二次调频控制,保证船舶电网功率平衡,抑制电网频率波动。建立综... [目的]风、浪及海流等多种随机不确定因素会引起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载频率的波动。[方法]采用电池补偿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与船舶需求功率之间的差值,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二次调频控制,保证船舶电网功率平衡,抑制电网频率波动。建立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频率控制状态空间模型,基于H_∞混合灵敏度原理,选取合理的灵敏度与补灵敏加权函数设计鲁棒控制器,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求解并进行算例仿真。[结果]系统幅频特性表明,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具有合理性,短时冲击信号作用下的性能表现满足指标要求。与传统PI控制器的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鲁棒控制器能显著抑制随机扰动引起的电网负载频率波动,减小柴油发电机组与电池的功率变化,电池荷电状态(SOC)变化范围明显缩小,可提高船舶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与鲁棒性能。[结论]该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并且使电网频率稳定,同时提高柴油发电机组燃油经济性,减小废气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力推进 负载频率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混合灵敏度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特频率检测低码率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金杰 杨俊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642-647,共6页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而线性分组码凭借其具有编、译码结构简单及非常优越的纠错性能,已在各种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截获领域中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也日益突出。为...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而线性分组码凭借其具有编、译码结构简单及非常优越的纠错性能,已在各种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截获领域中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也日益突出。为解决较高误码条件下的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比特频率检测估计码长的方法,然后,通过优化传统的矩阵化简方法及采用线性分组码的校验关系设定一个判决门限T的方式完成生成矩阵的正确求解,进而实现对低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低码率线性分组码正确的识别,且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本文最后也验证了该识别方法在较高误码率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盲识别 比特频率检测 生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时变时滞悬架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H_∞多目标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长征 王刚 于慎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53-160,共8页
在实际的悬架系统主动控制当中,由于控制器存在时变时滞因素,而低频输入时滞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该问题,综合考虑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及执行器的时变时滞因素,使车身加速度在路面干扰下的H_∞范数在全频域内达到最小,... 在实际的悬架系统主动控制当中,由于控制器存在时变时滞因素,而低频输入时滞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该问题,综合考虑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及执行器的时变时滞因素,使车身加速度在路面干扰下的H_∞范数在全频域内达到最小,同时保证控制力的非线性饱和,行驶平顺性,接地性等时域硬约束条件,设计了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鲁棒H_∞控制器,并提出一种描述质量不确定性的匹配模型。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法,通过引入松弛矩阵给出满足条件的凸组合不等式,减少了设计的保守性,应用LMI技术推导出H_∞控制准则。最后,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参数摄动下的低频时变时滞悬架系统控制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时变时滞 主动悬架 H_∞控制 动态输出反馈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分式多项式时变结构模态参数最小二乘辨识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思达 刘莉 +1 位作者 杨武 马志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基于时间相关矩阵分式多项式传递函数模型,给出线性时变结构时频域参数化模型。以时频域参数化模型为基础,将现有广泛用于时不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的最小二乘复指数法拓展到时频域,提出基于矩阵分式多项式模型的时频域线性时变结构模态... 基于时间相关矩阵分式多项式传递函数模型,给出线性时变结构时频域参数化模型。以时频域参数化模型为基础,将现有广泛用于时不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的最小二乘复指数法拓展到时频域,提出基于矩阵分式多项式模型的时频域线性时变结构模态参数最小二乘辨识方法;针对时频域最小二乘对计算资源庞大需求问题,给出基于缩减正则方程的最小二乘问题求解方法。通过对两质量连续变化三自由度时变结构仿真算例,说明最小二乘中待估参数约束对模态参数辨识影响,阐述所提线性时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特点,说明方法的有效性及潜在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时变结构 模态参数辨识 时频域 最小二乘 矩阵分式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矩阵语音音色的厚薄度客观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中文 张勤 +1 位作者 靳聪 赵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1-53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矩阵的语音音色的厚薄度客观评价方法.提取最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线性预测系数(LPC)作为语音特征参数,同时提取了3种非语音参数特征,包括共鸣因子指数、身高质量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将这...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矩阵的语音音色的厚薄度客观评价方法.提取最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线性预测系数(LPC)作为语音特征参数,同时提取了3种非语音参数特征,包括共鸣因子指数、身高质量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将这些特征进行融合即可形成特征融合矩阵,采用softmax分类器对语音音色中的厚薄度进行分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级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矩阵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线性预测 共鸣因子指数 厚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史密斯预估器的互联电网区间阻尼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伟岸 王俊 蔡兴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7-41,共5页
针对广域信号存在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史密斯预估器的附加励磁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设计阶段采用统一史密斯预估器消除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附加励磁控制器的设计采用标准H∞混合灵敏度方法,通过求解具有闭环区域极点约束的线... 针对广域信号存在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史密斯预估器的附加励磁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设计阶段采用统一史密斯预估器消除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附加励磁控制器的设计采用标准H∞混合灵敏度方法,通过求解具有闭环区域极点约束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控制器参数。基于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被用于2区域电力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广域反馈信号发生时滞的情况下,该附加励磁控制器仍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区间振荡模式的阻尼,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附加励磁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时滞系统 史密斯预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结多工器综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瑞 李乐中 +2 位作者 彭龙 涂小强 钟小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线性变换综合星型结多工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线性变换综合出多工器的每个信道滤波器S参数对应的特征多项式,利用文献中已有的技术综合出多工器的N阶耦合矩阵。给出了多工器N阶耦合矩阵的构造方法,并推导了多工器S参数和... 提出了一种利用线性变换综合星型结多工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线性变换综合出多工器的每个信道滤波器S参数对应的特征多项式,利用文献中已有的技术综合出多工器的N阶耦合矩阵。给出了多工器N阶耦合矩阵的构造方法,并推导了多工器S参数和群时延与N阶耦合矩阵的关系。为了验证该方法,给出了一个五工器及一个双工器的综合实例,其中双工器被进一步设计、加工与测试,测试结果与综合结果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矩阵 线性频率变换 多工器 星型结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广域反馈信号时滞影响的附加励磁控制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伟岸 马平 蔡兴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0-55,共6页
采用广域信号作为附加励磁控制信号能够有效抑制互联电网的区间振荡,但广域信号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时滞会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考虑广域信号延时影响的阻尼互联电网低频振荡附加励磁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电力系... 采用广域信号作为附加励磁控制信号能够有效抑制互联电网的区间振荡,但广域信号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时滞会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考虑广域信号延时影响的阻尼互联电网低频振荡附加励磁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电力系统降阶模型,首先考虑了广域反馈信号的时滞,将电力系统建模为时滞微分方程的形式;然后应用时滞系统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的处理方法将附加励磁控制器参数的设计转化为求取适当的参数使得含有时滞信号的闭环系统具有最大时滞稳定性的问题;最后应用LMI工具箱和遗传算法优化了附加励磁控制器参数。4机电力系统的动态仿真验证了文中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附加励磁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时滞 广域测量系统(W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广域测量系统时滞的互联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控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志坚 赵义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7-43,共7页
提出一种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信号来增强互联电力系统区域振荡阻尼的广域自适应监控器(wide area adaptive supervisory controller,WAASC),该控制器计及了广域信号传输时滞的影响。采用帕德(Pade)方... 提出一种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信号来增强互联电力系统区域振荡阻尼的广域自适应监控器(wide area adaptive supervisory controller,WAASC),该控制器计及了广域信号传输时滞的影响。采用帕德(Pade)方法对广域信号传输时滞建模。利用线性分式变换(linear fractional transformation,LFT)方法把时滞看成是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利用具有极点配置约束的混合灵敏度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方法,设计WAASC。WAASC利用从相量测量单元(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获取的全局信号,将阻尼控制信号发送到有关的控制器。采用平衡截断(balanced truncation)技术对原系统和控制器进行降阶。在IEEE4机2区域系统进行的仿真表明,该WAASC能有效地提高互联系统的稳定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自适应监控器 低频振荡 线性分式变换 线性矩阵不等式 相量测量单元 广域测量系统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最优附加励磁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干平 秦翼鸿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4-60,共7页
本文将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灵敏度分析及线性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圆满地解决了线性最优控制设计中权矩阵的优化选取问题。同时还指出,权矩阵的优化选取,不仅能够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而且可以简化控制系统的结构,这是对权矩阵物理意... 本文将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灵敏度分析及线性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圆满地解决了线性最优控制设计中权矩阵的优化选取问题。同时还指出,权矩阵的优化选取,不仅能够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而且可以简化控制系统的结构,这是对权矩阵物理意义的一种全新的认识,为发挥权矩阵在线性最优控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又一途径。文中还用该方法设计了一降阶反馈附加励磁控制系统,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系统 设计 电力系统 励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