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V2I场景下基于GNN的SC-FDMA智能信道估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廖勇 尹子松 田肖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2-782,共11页
随着车联网的迅猛发展,车对路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对车联网的可靠性和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道估计是接收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的重要保障.为解决传统信道插值算法不能有效拟合V2I信道快时变特性、自适应多... 随着车联网的迅猛发展,车对路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对车联网的可靠性和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道估计是接收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的重要保障.为解决传统信道插值算法不能有效拟合V2I信道快时变特性、自适应多普勒频移能力弱和传统神经网络可解释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智能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将信道频率响应中的数据点作为图的节点、符号间时域相关性作为边,将图化后的数据送入GraphSAGE信道插值器(GraphSAGE Channel Interpolator,GCI)中,通过边更新、聚合操作、节点更新三大模块进行网络训练,同时采用多普勒频移矢量作为节点特征控制网络拟合不同多普勒条件的信道,使得网络具备可解释性.最后,系统仿真验证了在不同速度环境下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较线性插值、样条插值以及全连接网络,本文所提GCI在低、中和高速移动环境下具有最优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和归一化均方误差(Normalized Mean Square Error,NMSE)性能,特别地,在200 km/h高速移动条件下GCI的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V2I 双选衰落信道 高速移动 多普勒频移 GNN 信道估计 信道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射频分复用系统中低复杂度消息传递检测算法研究
2
作者 宁晓燕 武泽宇 +1 位作者 尹巧灵 孙志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08,共8页
为解决未来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中传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受载波频偏影响,在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性能恶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仿射频分复用技术。在双选衰落信道下,基于仿射频分复用等效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首次提出一种消息传递检测的仿射频... 为解决未来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中传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受载波频偏影响,在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性能恶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仿射频分复用技术。在双选衰落信道下,基于仿射频分复用等效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首次提出一种消息传递检测的仿射频分复用接收算法,利用迭代运算的思想对信号进行处理。为了进一步降低消息传递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并行判决消息传递检测算法,通过改进判决迭代停止条件,减少最大迭代次数。仿真结果表明:在双选衰落信道下,本文提出的消息传递检测算法具有优于迫零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的误码率性能。改进后的并行判决消息传递检测算法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仍能保证优于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频分复用 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 稀疏信道矩阵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消息传递检测 平均迭代次数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短波信道的低复杂度OAMP均衡算法
3
作者 金珠 张昭基 +2 位作者 左瑜瑜 李颖 宫丰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短波通信是一种依靠大气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远距离传输的通信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通信保底作用。然而,短波信道具有严重的多径时延扩展和多普勒展宽,呈现出典型的时间-频率双选择性衰落特性。上述信道特性将为短波通信的可靠性带来严峻挑... 短波通信是一种依靠大气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远距离传输的通信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通信保底作用。然而,短波信道具有严重的多径时延扩展和多普勒展宽,呈现出典型的时间-频率双选择性衰落特性。上述信道特性将为短波通信的可靠性带来严峻挑战,需要接收机利用信道均衡算法,实现对通信数据的检测。针对短波信道的传统均衡算法存在收敛过慢的问题,无法适应短波信道的复杂特性;而可实现快速收敛的均衡算法则存在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难以满足工程实现需求。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短波双选择性衰落信道的低复杂度正交近似消息传递(Orthogonal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OAMP)均衡算法,采用基于LU分解的三角矩阵迭代解法,并利用短波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降低矩阵求逆运算的计算复杂度,从而大幅降低原OAMP均衡算法的计算量。仿真表明,所提出的低复杂度OAMP均衡算法与原OAMP均衡算法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一致,而计算量可降低约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双选择性衰落信道 低复杂度均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DE系统的一种新型判决反馈均衡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志 刘泽民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0-803,共4页
针对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MMSE均衡器存在残留码间干扰的缺点,提出MMSE-RISIC判决反馈均衡器消除残留码间干扰。MMSE-RISIC均衡器采用传统MMSE均衡后的判决数据,对残留码间干扰进行估计并消除。残留码间干扰的估计主要采用FFT和IFFT运算,... 针对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MMSE均衡器存在残留码间干扰的缺点,提出MMSE-RISIC判决反馈均衡器消除残留码间干扰。MMSE-RISIC均衡器采用传统MMSE均衡后的判决数据,对残留码间干扰进行估计并消除。残留码间干扰的估计主要采用FFT和IFFT运算,与其他方法相比计算量较小。对该均衡器在不同信道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系统性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载波频域均衡 MMSE均衡器 残留码间干扰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射天线STBC-SCFDE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卓映 顾跃宗 +1 位作者 吴江 耿国桐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4,共6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下2根以上发射天线的空时分组码—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STBC-SCFDE),提出了编码方案和检测方案的一般过程,并分别以3根及4根发射天线为例给出了具体的发射方案和接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下的多发射天线STBC SCF...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下2根以上发射天线的空时分组码—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STBC-SCFDE),提出了编码方案和检测方案的一般过程,并分别以3根及4根发射天线为例给出了具体的发射方案和接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下的多发射天线STBC SCFDE,在最大时延达到数10个符号周期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优良的性能,因而在高速无线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单载波频域均衡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BA-SISO的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CPM信号盲均衡 被引量:24
6
作者 钟凯 彭华 葛临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72-2677,共6页
该文针对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高阶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盲均衡中存在的均衡性能较差、复杂度较高以及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从双向自适应信道均衡的角度出发,将线性调制信号均衡中使用的前后向自适应软输入软输出(FABA-SISO)算法推广... 该文针对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高阶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盲均衡中存在的均衡性能较差、复杂度较高以及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从双向自适应信道均衡的角度出发,将线性调制信号均衡中使用的前后向自适应软输入软输出(FABA-SISO)算法推广,建立一种新的基于FABA-SISO的信道盲均衡方法,并结合逐幸存处理(PSP)思想和Kalman滤波,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阶CPM信号的自适应盲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使用FABA-SISO算法,同时利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观察数据进行Kalman滤波信道估计,有效改善了信道估计的精度,同时使用PSP算法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使得算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盲均衡性能以及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相位调制 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盲均衡 前后向自适应软输入软输出算法 逐幸存处理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TBC-MC-CDMA的无线网络协同发射分集系统
7
作者 赵贤敬 郑宝玉 +1 位作者 傅洪亮 钱小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19-1923,共5页
协同分集(cooperative diversity)技术通过使网络中各单天线用户共享彼此天线,形成虚拟的多天线阵列来实现发射或接收分集,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该文提出无线网络中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环境下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Distributed... 协同分集(cooperative diversity)技术通过使网络中各单天线用户共享彼此天线,形成虚拟的多天线阵列来实现发射或接收分集,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该文提出无线网络中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环境下的一种基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Distributed Space Time Block Code,DSTBC)和MC-CDMA的协同发射分集方案,并给出了系统实现。建立了误码模型,探讨了协同用户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误码性能的上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DSTBC-MC-CDMA系统相对于未协同的MC-CDMA系统,获得了明显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集 分布式空时分组码 多载波CDMA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 V-BLAST系统的MIMO信道盲估计
8
作者 吴晓军 李星 王继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本文研究多载波垂直分层空时(MCV-BLAST)系统的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信道估计问题.本文首先为MC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移不变性编码方法.利用上述移不变性性质,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MIM... 本文研究多载波垂直分层空时(MCV-BLAST)系统的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信道估计问题.本文首先为MC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移不变性编码方法.利用上述移不变性性质,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MIMO无线信道的盲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移不变性编码方法的有效性和信道盲估计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 多载波 频率选择性衰落 信道盲估计 移不变性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滤波的MIMO-OFDM空频分层检测算法
9
作者 杜正聪 唐斌 刘立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7,共4页
针对BLAST系统应用环境中信道的频率选择性和测量噪声的非高斯性,建立了非高斯噪声环境下BLAST-OFDM系统的观测方程;通过对信道矩阵的QR分解将静态BLAST-OFDM系统的观测方程转化为空域的动态状态空间模型,并用粒子滤波进行空频分层检测... 针对BLAST系统应用环境中信道的频率选择性和测量噪声的非高斯性,建立了非高斯噪声环境下BLAST-OFDM系统的观测方程;通过对信道矩阵的QR分解将静态BLAST-OFDM系统的观测方程转化为空域的动态状态空间模型,并用粒子滤波进行空频分层检测;充分利用数字调制的有限字符特性,选择最优建议分布来产生粒子和更新权值,并与目前常用的抗误差传播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分层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选衰落信道 分层空时结构 粒子滤波 V-BLA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自适应MIMO-DFE空时接收机
10
作者 王中鹏 张乃明 +1 位作者 赵家强 吴伟陵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设计了频率选择信道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MIMO-DFE空时接收机,由于这种接收机不需要信道识别,从而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通过蒙特卡罗仿真评估了接收机在频率选择信道下的误符号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加信道编码的情况... 设计了频率选择信道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MIMO-DFE空时接收机,由于这种接收机不需要信道识别,从而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通过蒙特卡罗仿真评估了接收机在频率选择信道下的误符号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加信道编码的情况下,该接收机在信噪比为 14dB时误符号率达到 10-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 宽带接收机 空时处理 判决反馈 均衡 频率选择性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 OFDM系统的频率选择性信道盲估计
11
作者 吴晓军 李星 王继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3-101,共9页
研究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中垂直分层空时正交频分复用(V-BLAST OFDM)系统的信道盲估计问题。为 V-BLAST OFDM 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贴标签型延迟分集结构。该结构能够巧妙赋予 V-BLAST OFDM 系统以旋转不变性性质。利用上述旋转不变... 研究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中垂直分层空时正交频分复用(V-BLAST OFDM)系统的信道盲估计问题。为 V-BLAST OFDM 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贴标签型延迟分集结构。该结构能够巧妙赋予 V-BLAST OFDM 系统以旋转不变性性质。利用上述旋转不变性,进一步为下行V-BLAST OFDM 系统提出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频率选择性无线信道的盲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新颖贴标签型延迟分集结构的有效性和信道盲估计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盲估计 贴标签型延迟分集 垂直型贝尔实验室 分层空时结构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STBC-SC-FDE系统的信道频率响应估计
12
作者 王永川 陈自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2发1收STBC-SC-FDE系统收发两端的信号编码与处理结构,应用系统的频率域输入-输出模型,设计了一种最小二乘信道频率响应(Channel frequency response,CFR)估计算法。对算法均方误差的分析表明,采用Chu序列作为...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2发1收STBC-SC-FDE系统收发两端的信号编码与处理结构,应用系统的频率域输入-输出模型,设计了一种最小二乘信道频率响应(Channel frequency response,CFR)估计算法。对算法均方误差的分析表明,采用Chu序列作为最优训练序列不仅能够实现CFR估计的最小均方误差,而且能保证系统具有比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该算法相比那些先估计信道时域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再转换为CFR的方法能够节省更多的计算资源。最后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空时分组码 单载波频域均衡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环境下基于MB-OFDM的UWB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13
作者 王鑫 孙彦景 钱建生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针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UWB在矿井环境下的多径传播所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提出将具有抗多径时延等优势的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技术MB-OFDM应用到井下UWB系统中。为了弥补S-V模型在信道衰落环境下的不足,将传统的信道冲击响应转换为一个... 针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UWB在矿井环境下的多径传播所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提出将具有抗多径时延等优势的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技术MB-OFDM应用到井下UWB系统中。为了弥补S-V模型在信道衰落环境下的不足,将传统的信道冲击响应转换为一个独立的角度脉冲响应,建立一个基于修正的信道模型。结合修正的信道模型,对基于MB-OFDM的矿井UWB系统进行建模,给出了频带的划分方式、信道的改造办法、无线系统的设计方案等。在矿井复杂环境下对系统模型进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抵抗多径衰落,具有抗噪声能力强、误码率低、覆盖范围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超宽带 无线通信 频率选择性衰落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 角度脉冲 信道模型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SC-FDE载波频偏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亮 张彦仲 +1 位作者 邵定蓉 李署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3期315-320,共6页
为了研究载波频率偏移(CFO)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的影响,分析了迫零(ZF)、最大合并比(MRC)、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方案下,CFO引起的星座图畸变以及干扰的类型和特点.推导了信干噪比(SINR)损失的理论表达式,并基于数值分析和... 为了研究载波频率偏移(CFO)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的影响,分析了迫零(ZF)、最大合并比(MRC)、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方案下,CFO引起的星座图畸变以及干扰的类型和特点.推导了信干噪比(SINR)损失的理论表达式,并基于数值分析和蒙特卡洛仿真分别获得了SC-FDE系统不同频偏下的SINR和比特误码率(BER)性能曲线.与相同条件下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SC-FDE系统在相位旋转、干扰和SINR损失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对频偏敏感的特性,高阶调制的情况下其敏感程度与OFDM系统相当.分析结果和结论对于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无线通信 单载波频域均衡 载波频偏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相位旋转 干扰 信干噪比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基于OFDM的频率选择性V-BLAST检测方法
15
作者 姜煜 张曙 白兴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2-687,共6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V-BLAST(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检测方法.从原理上证明,采用OFDM技术可将频率选择性V-BLAST系统转换为平衰落V-BLAST系统.针对平衰落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MSE准则... 针对频率选择性V-BLAST(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检测方法.从原理上证明,采用OFDM技术可将频率选择性V-BLAST系统转换为平衰落V-BLAST系统.针对平衰落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MSE准则的高效解码算法,称为排序串行多层干扰抵消算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的基于OFDM的方法相对于其他频率选择性V-BLAST检测方法,在计算复杂度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仿真实验给出了所提检测方法与各种现有频率选择性V-BLAST检测方法的性能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信道 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DMA上行异步链路用户级频域均衡方案
16
作者 刘亮 张彦仲 +1 位作者 邵定蓉 李署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7-183,共7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通过利用虚拟子载波间的分集增益,推导了上行异步链路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下的线性最优用户级频域均衡;通过分析其频域均衡(FDE)矩阵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分块对角实现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验...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通过利用虚拟子载波间的分集增益,推导了上行异步链路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下的线性最优用户级频域均衡;通过分析其频域均衡(FDE)矩阵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分块对角实现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方法对传统的载波级频域均衡,所提出的用户级频域均衡以及低复杂度分块对角频域均衡3种方案从复杂度和性能2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级频域均衡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载波级频域均衡,在存在载波频偏和远近效应的上行异步链路其优势更为明显,实际系统设计时可以通过选择每个数据块内的符号数目来获得系统复杂度与性能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载波码分多址 频域均衡 用户级最小均方误差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频率选择性信道下V-BLAST检测算法
17
作者 姜煜 白兴宇 陈万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2-807,共6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判决反馈均衡的V-BLAST(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检测算法.在算法中,提出了分段训练的概念,依据前段训练结束后,各层被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大小在反馈部分进行逐层递增反馈.该算法无需进行信...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判决反馈均衡的V-BLAST(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检测算法.在算法中,提出了分段训练的概念,依据前段训练结束后,各层被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大小在反馈部分进行逐层递增反馈.该算法无需进行信道估计,无需对信道矩阵求逆,且能自适应信道变化.同时,相对于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判决反馈均衡算法,新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明显降低,且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有所改善.仿真实验给出了新算法与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的性能对比,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信道 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判决反馈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FDM调制中继选择AF系统的误码性能
18
作者 江涛 李光球 蔡建辉 《电信科学》 2019年第12期57-66,共10页
恒包络(CE)正交频分复用(OFDM)能够开发OFDM的优点,并能消除OFDM峰均功率比高、对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敏感的缺点。反馈时延等因素会恶化采用OFDM调制的中继选择放大转发(A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最小均方误差(MMSE)维纳信道预测器能... 恒包络(CE)正交频分复用(OFDM)能够开发OFDM的优点,并能消除OFDM峰均功率比高、对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敏感的缺点。反馈时延等因素会恶化采用OFDM调制的中继选择放大转发(A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最小均方误差(MMSE)维纳信道预测器能够减轻反馈时延对无线系统误码性能的恶化。为此,提出了一种能够克服OFDM缺点和反馈时延影响的、采用CE-OFDM调制和MMSE信道预测的中继选择AF协作系统方案,并推导其在瑞利块衰落信道上矩形正交幅度调制下的平均误比特率(ABER)下界表达式。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当调制系数较小时,上述系统的ABER下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CE-OFDM调制和MMSE信道预测的中继选择AF协作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衰落信道 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 放大转发 信道预测 中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性V-BLAST的自适应空时接收
19
作者 姜煜 张曙 白兴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5期261-265,共5页
提出了基于空时MMSE准则的频率选择性信道下V-BLAST检测方案,并给出了最佳均衡条件和两种自适应空时均衡算法。所提均衡算法无需进行信道估计,无需对信道矩阵求逆,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且能自适应信道变化。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均... 提出了基于空时MMSE准则的频率选择性信道下V-BLAST检测方案,并给出了最佳均衡条件和两种自适应空时均衡算法。所提均衡算法无需进行信道估计,无需对信道矩阵求逆,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且能自适应信道变化。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均衡算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实用多天线系统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信道 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自适应空时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参数对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卢文冰 张慧 +1 位作者 赵雄文 索超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21-229,共9页
在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中,目前有关电网结构对电力线载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多径效应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现象难以从现有模型得到合理解释,也对电力线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拓扑中继理论支持不足,制约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的提... 在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中,目前有关电网结构对电力线载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多径效应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现象难以从现有模型得到合理解释,也对电力线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拓扑中继理论支持不足,制约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的提升。针对此,通过使用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方法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仿真建模,分析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对频率为2~30MHz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影响。仿真得到不同电力线长度、分支长度、单节点分支数、分布式分支数和负载阻抗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并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的信道时域冲激响应。结果表明,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中的峰值点和陷波频点的位置和衰减会受到上述网络参数的影响,时域冲激响应也会因此而衰减和失真。本文的研究对于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力线信道 信道特性 频率选择性 多径效应 陷波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