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TDOA and AOA loc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35
1
作者 Congfeng Liu Jie Yang Fengshuai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183-188,共6页
For the joint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and angle of arrival(AOA) location scene,two method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and the polar coordinates,respectively.The problem is solved pe... For the joint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and angle of arrival(AOA) location scene,two method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and the polar coordinates,respectively.The problem is solved perfectly by calculating the target position with the joint TDOA and AOA location.On the condition of rectangular coordinates,first of all,it figures out the radial range between target and reference stations,then calculates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In the case of polar coordinates,first of all,it figures out the azimuth between target and reference stations,then figures out the radial range between target and reference stations,finally obtains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Simultaneously,simulatio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rrect,and the proposed methods also provid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joint TDOA and AOA location algorithm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location joint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and angle of arrival (AOA) location direct solution method perfor-ma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S quasi-Newton location algorithm using TDOAs and GROAs 被引量:6
2
作者 Benjian Hao Zan Li Stat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3期341-348,共8页
With the emergence of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the higher accuracy of positioning is demanded. By utilizing the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 (TDOAs) and gain ratios of arrival (GROAs), an effi... With the emergence of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the higher accuracy of positioning is demanded. By utilizing the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 (TDOAs) and gain ratios of arrival (GROAs), 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estimating the position is proposed, which exploits the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BFGS) quasi-Newton method to solve nonlinear equations at the source location under the additive measurement error. Although the accuracy of two-step weighted-least-square (WLS) method based on TDOAs and GROAs is very high, this method has a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hile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chieve the same accuracy and bias with the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s high, especially it can achieve better accuracy and smaller bias at a lower SNR.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applied to the actual environment due to its real-time property and good robust performa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 good initial guess to begin with, the proposed estimator converges to the true solution and achieves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accuracy for both near-field and far-field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gain ratio of arrival (GROA) source location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BFGS) quasi-Newt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 solution for fixed source location using well-posed TDOA and FDOA measurements 被引量:11
3
作者 LIU Congfeng YUN Jinwei SU J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4期666-673,共8页
Based on the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TDOA) and frequency differences of arrival(FDOA) measurements of the given planar stationary radiation source, the joint TDOA/FDOA location algorithm which solves the location ... Based on the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TDOA) and frequency differences of arrival(FDOA) measurements of the given planar stationary radiation source, the joint TDOA/FDOA location algorithm which solves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 directly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 methods,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lso suitable for well-posed conditions,and gets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the constraints of Earth's surface. First of all, the solution formulas are expressed by the radial range. Then substitute it into the equation of the radial range to figure out the radial range between the target and the reference station. Finally use the solution 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location to estimate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 accurate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WLS methods have a large positioning error when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 stations is not over-determin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cluding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observat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location joint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frequency differences of arrival(TDOA/FDOA)location direct solution stationary emitter well-posed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location algorithm for NLOS environments
4
作者 Huang Jiyan Wan Q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4期812-818,共7页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accurate 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non-line-of- sight (NLOS) propagation. Traditional location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classical techniques under minimizing a lea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accurate 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non-line-of- sight (NLOS) propagation. Traditional location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classical techniques under minimizing a least-square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it loses optimality when the NLOS error distribution deviates from Gaussian distribution. An effective 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robust objective function is proposed to mitigate NLOS errors. The proposed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the prior knowledge of the NLOS error distribution and can give a closed-form solution. A comparison is performed in different NLOS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two additional ones (LS method and Chan's method with an NLOS correc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learly outperforms the other tw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location TIME-OF-arrival NON-LINE-OF-SIGHT robust objective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08-23辽宁普兰店M 4.6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及发震构造初判
5
作者 戴盈磊 张文静 +2 位作者 杨晓东 索锐 王承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59,共8页
2023-08-2318:19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M 4.6地震,为准确描述本次地震的震源特征,探讨其孕育和发震机理,本文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反演震源机制、矩张量及质心深度,给出震源机制中心解;同时分析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根据... 2023-08-2318:19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M 4.6地震,为准确描述本次地震的震源特征,探讨其孕育和发震机理,本文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反演震源机制、矩张量及质心深度,给出震源机制中心解;同时分析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根据小震重定位结果对发震断层面进行拟合,初步确定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表明,普兰店M 4.6地震初始破裂深度为12.0 km,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50°,倾伏角75°,滑动角-169°;节面Ⅱ走向317°,倾伏角80°,滑动角-15°,矩震级M W4.8,最优质心深度12 km;地震矩M_(0)为1.796×10^(16)Nm,矩张量解M_(rr)、M_(tt)、M_(pp)、M_(rt)、M_(rp)、M_(tp)分别为-0.004、0.946、-0.942、0.017、-0.305、-0.125;中心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47.03°,倾伏角79.04°,滑动角-168.15°;节面Ⅱ走向314.75°,倾伏角78.37°,滑动角-11.19°。构造应力场作用在中心解节面Ⅰ上的相对剪应力为0.877,相对正应力为-0.544;投影于节面Ⅱ上的相对剪应力为0.911,相对正应力为0.161。拟合的断层面走向148.91°,倾伏角89.85°,其在构造应力体系下的滑动角为26.47°。综合分析认为,普兰店M 4.6地震发生在NW向普兰店-长海构造带,是沿应力场最优节面以左旋走滑为错动方式的天然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店M 4.6地震 初至P震相定位法 gCAP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技术
6
作者 杨峻巍 张旭 +1 位作者 王炯琦 高梦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平滑伪距+扼流环多径抑制技术解决海上动平台条件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基于常数模算法的盲均衡技术解决海上多径环境下遥测信号码间串扰,通过遥测帧多符号平滑处理降低时差测量抖动误差,最后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最小二乘法实现多站实时高精度时差定位。仿真及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平台条件下定位精度优于100 m,可满足海上靶场目标定位精度需求,为未来海上靶场目标回收及装备鉴定的高精度测量系统建设提供了工程参考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动平台 海上靶场 PCM-FM信号 时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波到时拾取的分析法与遗传算法联合定位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晓春 丁振 +3 位作者 丁鑫 徐军 樊玉峰 李子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5-2207,共13页
针对岩石力学震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P波到时精确拾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法过滤异常到达传感器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求解联合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岩石材料的破裂面定位以及采矿工程中。为了消除传感器到时精度、传... 针对岩石力学震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在P波到时精确拾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法过滤异常到达传感器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求解联合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岩石材料的破裂面定位以及采矿工程中。为了消除传感器到时精度、传统迭代法及迭代初值选择对定位的影响,基于时频分析的改进长短时窗(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简称STA/LTA)法拾取P波到时,求解不同传感器组合分析解的逻辑概率密度函数过滤异常到达,引入遗传算法对到达清晰的震源进行定位。通过断铅、含夹层组合煤岩单轴压缩试验及定点爆破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对信号预先带通滤波后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精确滤波的基础上结合改进STA/LTA法可以大幅提升到时拾取精度;通过分析法过滤异常到达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具有全局性、不受初值影响的遗传算法对震源定位,应用于岩石材料试验以及采矿工程中可以较准确的对震源进行定位,该方法较传统迭代法、线性定位法等更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改进STA/LTA法 到时拾取 声发射震源定位 分析法―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声源定位的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超声导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志叶 郝兆扬 +2 位作者 赵鹏飞 王恒 郝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2-862,共11页
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声源定位方法是当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故障定位的主要方式,声波在GIL结构上的传输特性深刻影响着定位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升故障定位精度,该文提出了考虑导波频散与多模态特性的GIL壳体声传输分析模型,... 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声源定位方法是当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故障定位的主要方式,声波在GIL结构上的传输特性深刻影响着定位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升故障定位精度,该文提出了考虑导波频散与多模态特性的GIL壳体声传输分析模型,以典型220 kV GIL管段为研究对象,建立声波传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导波特性对故障定位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故障定位的超声导波模态以及GIL非直管结构对该模态导波的衰减与时延量,通过现场定位试验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可行性,为GIL声源故障定位系统的传感器配置与定位阈值设置提供了计算依据。结果表明,在20~60 kHz频带内,F(1,1)模态导波具有能量高、波形形状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使用该模态导波进行故障定位精度较高。GIL非直管结构会对F(1,1)模态导波造成较大的幅值衰减与一定程度的时延,在故障定位中考虑非直管结构衰减与时延影响可以使定位误差降低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 故障定位 到达时间差(TDOA) 超声导波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I商联合AOA的增强型指纹定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影 徐少锋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9,共10页
针对当前指纹定位技术需要基于多个接入点(AP)被动定位,导致单AP室内场景使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商联合到达角(AOA)的室内指纹定位方法:指出技术关键是利用单链路上的多维信号参数来构建指纹模型;利用多进多出(MIMO)... 针对当前指纹定位技术需要基于多个接入点(AP)被动定位,导致单AP室内场景使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商联合到达角(AOA)的室内指纹定位方法:指出技术关键是利用单链路上的多维信号参数来构建指纹模型;利用多进多出(MIMO)系统空间分集,构建CSI商以获得更稳健的CSI指纹信号,并结合多信号分类(MUSIC)算法原理设计一种多载波AOA指纹表示方法,该方法与原始CSI指纹相比具有区分性;然后为了解决单AP的AOA指纹对称性问题,将CSI商与AOA指纹相结合,得到新的指纹,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目标位置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空教室和实验室环境下的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98.96%和97.08%,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46 m和0.68 m,具有较高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角(AOA)估计 信道状态信息(CSI) 位置指纹 指纹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视距的外辐射源信号提取在被动探测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李圣衍 朱旭东 +1 位作者 吴久涛 江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前外辐射源雷达主要以接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为主,该方式提取的直达波信号信噪比高,利于后续目标信号检测和处理,但需要收发站通视,对直达波天线架高有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该体制的应用。基于此,文中提出在沿海低海拔条件下,利用超... 目前外辐射源雷达主要以接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为主,该方式提取的直达波信号信噪比高,利于后续目标信号检测和处理,但需要收发站通视,对直达波天线架高有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该体制的应用。基于此,文中提出在沿海低海拔条件下,利用超视距侦察截获辐射源信号成为非合作探测的基准信号的思路,分析了其探测机理,和理论误差模型,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可实现的工程样机,分析了性能指标,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思路可以应用在后续的工程实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 外辐射源探测 定位椭圆 直达波 超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不同形态裂纹对声发射波传播特性影响
11
作者 虞爱平 钟展明 +2 位作者 丁俊业 张露 陈宣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5,92,共5页
混凝土中裂纹的尺寸与形态参数对损伤声发射信号传播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形态裂纹对声发射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进而研究不同形态裂纹存在对损伤信号的定位修正模型;试验基于不同形态裂纹的混凝土试件声发射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裂... 混凝土中裂纹的尺寸与形态参数对损伤声发射信号传播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形态裂纹对声发射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进而研究不同形态裂纹存在对损伤信号的定位修正模型;试验基于不同形态裂纹的混凝土试件声发射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裂纹角度、裂纹距声发射源距离、裂纹数量和裂纹深度对声发射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形态裂纹对声发射信号传播的损伤程度不同,裂纹距声发射源距离和裂纹角度对声发射信号的损伤较大,最大损伤达到66.44%和48.43%;裂纹数量和裂纹深度对其的损伤相对较小,最大损伤达到38.00%和24.71%;基于不同形态裂纹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不同形态裂纹影响的修正波速关系模型,与传统时差定位方法相比,基于不同裂纹形态的修正波速定位方法对声发射源的定位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声发射 波速 裂纹形态 修正波速 时差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阈值处理广义互相关和空间筛选的多源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关宇 董明 +3 位作者 席英杰 李易 张崇兴 任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1730,I0089,I0091-I0093,共14页
该文针对电力设备的多源局部放电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频域阈值处理广义互相关(frequency domain threshold processing generalized cross-correlation,FDTP-GCC)和空间筛选的多源局部放电定位方法。为实现多源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同源... 该文针对电力设备的多源局部放电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频域阈值处理广义互相关(frequency domain threshold processing generalized cross-correlation,FDTP-GCC)和空间筛选的多源局部放电定位方法。为实现多源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同源时间差提取问题,该文提出了FDTP-GCC算法,该算法直接应用于超声传感设备采集的原始信号,在频域内通过设置幅度谱阈值排除干扰频段,幅度谱归一化突出多源信号时间差的冲激函数特征,直接得到对应同源信号的时间差。通过仿真证明了FDTP-GCC算法进行时间差估计的高准确性、高稳定性、高抗噪能力。为解决FDTP-GCC算法带来的同源时间差分离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空间筛选的多源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并分析了采用基于解析解的算法和智能算法进行空间筛选的定位性能。最后采用双局部放电源进行了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提取的时间差误差均在1μs以内,两个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误差为20.53cm和4.9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声定位 到达时间差 频域阈值处理广义互相关 空间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TDOA技术的双星干扰源定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明昊 赵来定 张更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单星多波束干扰源定位方法需要在3个以上的同频波束都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定位。由于同频波束的数量有限以及干扰源位置的随机性,往往会出现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同频波束少于3个,或接收增益过低影响定位精度的情况。【... 单星多波束干扰源定位方法需要在3个以上的同频波束都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定位。由于同频波束的数量有限以及干扰源位置的随机性,往往会出现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同频波束少于3个,或接收增益过低影响定位精度的情况。【目的】针对只有两个可用波束的定位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干扰源的定位精度,提出了通过邻星与主星建立基于多波束天线与到达时间差(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模型。【方法】通过建立双星联合定位模型,并联立出定位方程组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定位几何稀疏精度因子(GDOP)对定位模型的接收增益误差、波束指向误差、到达时间差误差以及位置预测误差4个方面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对比。【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多波束天线与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单星多波束定位方法。【结论】基于多波束天线与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方法利用了TDOA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小的优势,使其代替部分波束参与到卫星定位中,不仅减少了对定位波束数量的需求,而且减少了测量增益的误差与波束指向的误差,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并提升了可靠性,较单星多波束定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定位技术 干扰源定位 多波束天线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辐射到达时差的电弧故障定位及精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肖伟 王科 +5 位作者 项恩新 张贵鹏 聂鼎 马仪 杨庆 齐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20-4526,共7页
为了实现利用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配网电弧故障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的Chan-LM协同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Chan算法快速获得的初始点,再经过LM(Levenberg-Marquart)算法迭代修正定位结果。仿真... 为了实现利用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配网电弧故障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的Chan-LM协同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Chan算法快速获得的初始点,再经过LM(Levenberg-Marquart)算法迭代修正定位结果。仿真分析了TDOA定位算法、电磁辐射传感器配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han-LM协同算法比Chan算法的定位误差减小40%,参考主站位于中心位置的Y形布站方式,传感器所在海拔高度相同时的监测区域整体定位准确度较高。利用实测电弧电磁辐射波形验证了Chan-LM协同算法能够有效改善定位精度,为基于电磁辐射TDOA的电弧定位策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故障 定位精度 电磁辐射 到达时差 传感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
15
作者 王天琪 杨祥国 +2 位作者 晏园 刘成龙 张金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数自适应地调整不同频率分量对角度谱函数的贡献,增加泄漏声源占优的时频域权重;此外,引入基于时频稀疏性的分频带处理,使各子频带内存在一个主导声源能量占优,抑制低频段噪声能量的积累同时避免高频混叠现象。通过软件仿真计算以及实验验证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可以实现气体泄漏源的精准定位,定位结果的最大误差在3.5°以内。相比传统算法,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低采样点数下有更高的稳定性、抗噪能力及准确率,可为气体泄漏定位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泄漏定位 波达方向估计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达时间差与扫描时间差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兵 姚山峰 +2 位作者 杨宇翔 贺青 欧阳鑫信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55,共7页
针对静止或者慢速运动的周期性旋转扫描雷达目标定位,提出一种基于到达时间差与扫描时间差联合的无源定位方法。首先介绍该体制的基本定位原理及定位模型,并给出闭式求解算法,再推导其定位克拉美罗界,最后分析测量参数精度、观测平台高... 针对静止或者慢速运动的周期性旋转扫描雷达目标定位,提出一种基于到达时间差与扫描时间差联合的无源定位方法。首先介绍该体制的基本定位原理及定位模型,并给出闭式求解算法,再推导其定位克拉美罗界,最后分析测量参数精度、观测平台高度计位置误差对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到达时间差和扫描时间差角度信息参数测量精度、增大站间基线长度、减小平台位置误差等能够明显提升目标定位精度,并且在到达时间差为20 ns、扫描角时间误差等效为0.001°的情况下,距离接收站连线中心450 km处,扫描周期为3 s的目标辐射源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0 m,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扫描时间差 定位精度 克拉美罗界 无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匹配滤波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故障声学定位方法
17
作者 曾彦超 郑耀华 +4 位作者 金仲铂 李玟璇 李梓玮 陈西 袁超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1,共8页
电力设备故障声学定位面临严重的背景噪声干扰,导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精度和实时性不佳,故障定位性能受限。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匹配滤波器和深度神经网络(match filter-deep neural networks,MF-DNN)的DOA估计技术... 电力设备故障声学定位面临严重的背景噪声干扰,导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精度和实时性不佳,故障定位性能受限。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匹配滤波器和深度神经网络(match filter-deep neural networks,MF-DNN)的DOA估计技术,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实现基于声学检测的高速电力设备故障声学定位。该方法通过匹配滤波器提高波达信号的信噪比,提取上三角元素特征降低了特征维度,采用自适应矩估计算法优化网络更新策略,降低了网络规模,最终实现低信噪比条件下对特征目标的高速DOA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的估计速度和估计精度均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波达方向估计 匹配滤波器 深度神经网络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TOA和DOA的单站无源定位跟踪可观测条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宗华 郭福成 +1 位作者 周一宇 孙仲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4,共5页
单站无源定位跟踪技术中,可观测性分析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是由于TOA测量方程的非线性程度太高,直接通过计算Jacobin矩阵得到的可观测矩阵形式非常复杂,很难得出明确的分析结果。采用新的思路推导了一种TOA测量方程的线性化方程,分析了测... 单站无源定位跟踪技术中,可观测性分析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是由于TOA测量方程的非线性程度太高,直接通过计算Jacobin矩阵得到的可观测矩阵形式非常复杂,很难得出明确的分析结果。采用新的思路推导了一种TOA测量方程的线性化方程,分析了测量TOA和DOA单站无源定位的可观测条件。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可观测性 到达时间 到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差闪电监测网的误差分析和布局优化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文娟 孟青 +2 位作者 吕伟涛 姚雯 张义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10,共9页
在时间差闪电定位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现了对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评估。详细分析了闪电定位系统中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站址基线长度3个因素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位误差与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基线长度有密切... 在时间差闪电定位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现了对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评估。详细分析了闪电定位系统中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站址基线长度3个因素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位误差与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基线长度有密切关系。当测站数目一定时,矩形加中心站的布站方式定位结果较好;当布站方式一定时,测站数目越多定位误差越小;在仪器允许的探测范围内,基线越长,覆盖区域越大,定位误差越小。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分析研究,为闪电监测网的站址选择、子站布设等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 定位算法 定位误差 闪电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A和TDOA的三维无源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雷文英 陈伯孝 +1 位作者 杨明磊 朱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82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3个辅站信号到空中运动平台的TOA以及辅站位置确定空中运动平台自身的位置... 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3个辅站信号到空中运动平台的TOA以及辅站位置确定空中运动平台自身的位置,然后依据目标散射回波到达各个辅站与空中运动平台的TDOA确定目标的位置。分析了三维TDOA目标定位模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无模糊的高精度TDOA目标位置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经典的TDOA定位算法精度高,而且不存在定位模糊,从而验证了该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进行无源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 到达时间差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