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LQR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superelement model 被引量:3
1
作者 XU Qiang CHEN Jian-yun +2 位作者 LI Jing YUAN Chen-yang ZHAO Chun-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29-2442,共14页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ive control algorithms.One important issue for 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e's degrees of free...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ive control algorithms.One important issue for 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e's degrees of freedom(DOF). In this work, an LQR control algorithm with superelement model is intended to solve this issue leading to the fact that LQR control algorithm can be used in large finite element(FE) model for structure. In proposed model, the Craig-Bampton(C-B) method, which is one of the component mode syntheses(CMS), is used to establish superelement modeling to reduce structure's DOF and applied to LQR control algorithm to calculate Kalman gain matrix and obtain control forces. And then, the control forces are applied to original structure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s of structure by vibration control. And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proposed model using synthesized model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lassical method of LQR control when the DOF of structure is large. And the accuracy of proposed model is well. Meanwh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has more effects of vibration absorption on the ground structures than underground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control algorithm 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CMS) Craig-Bampton (C-B) method superelement vibra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俊峰 张宪民 +1 位作者 朱大昌 陈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8-213,共6页
针对一般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精确而简单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根据并联机器人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个刚性子结构和弹性子结构,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的系统。静平台和动平台相对其他构件变形较小,将它们作为刚性子结构,各个... 针对一般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精确而简单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根据并联机器人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个刚性子结构和弹性子结构,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的系统。静平台和动平台相对其他构件变形较小,将它们作为刚性子结构,各个支链作为弹性子结构。分别建立各子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弹性子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和模态综合法建立其动力学方程;考虑各个柔性支链弹性变形对刚性子结构的影响,建立刚性子结构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相邻的刚性子结构和弹性子结构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通过相邻子结构的协调矩阵,将各个子结构的方程进行装配形成系统的弹性动力学方程。通过一种高速并联机械手的动力学特性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由于引入刚性子结构和采用了模态综合法,减少了系统自由度数,从而简化了计算模型,为柔性并联机器人提供一种实用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并联机器人 弹性动力学 有限元法 动力学建模 模态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键合图方法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艾伦 赵振宇 仇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4年第2期87-90,共4页
将键合图用于动态子结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出两个子结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计算方法 ,获得其相应的特征谱矩阵和振型矩阵。文中给出的算例表明 ,基于键合图方法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将键合图用于动态子结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出两个子结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计算方法 ,获得其相应的特征谱矩阵和振型矩阵。文中给出的算例表明 ,基于键合图方法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方便有效 ,结果准确 ,并确保了整体结构分割前后的键合图模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图 模态综合法 子结构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纹离心压缩机叶轮结构的振动局部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帅 訾艳阳 何正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3,170,共6页
针对离心压缩机在复杂运行工况下的失谐与裂纹问题,研究裂纹与失谐对叶轮结构振动响应和振动局部化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叶轮结构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在裂纹界面上定义接触的形式模拟裂纹的呼... 针对离心压缩机在复杂运行工况下的失谐与裂纹问题,研究裂纹与失谐对叶轮结构振动响应和振动局部化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叶轮结构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在裂纹界面上定义接触的形式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其次,通过采用混合界面模态综合法对系统自由度进行缩减,以解决了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非线性系统动态响应时所存在的计算量大和收敛困难的问题。最终,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含裂纹的失谐叶轮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随机失谐和裂纹故障对叶轮结构振动局部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裂纹和失谐都会对结构的振动响应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会导致振动能量的集中和振动局部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叶轮 振动局部化 裂纹 失谐 模态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与模态综合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盛 白杨 +1 位作者 尹进 陈飙松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利用高精度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与传统的动力子结构模态综合法(MSC.Nastran超单元法)进行对比研究.该算法采用Lanczos方法与子结构周游树技术,考虑了各子结构内部自由度对整体求解的贡献,算法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与不作凝聚的单一整体结... 利用高精度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与传统的动力子结构模态综合法(MSC.Nastran超单元法)进行对比研究.该算法采用Lanczos方法与子结构周游树技术,考虑了各子结构内部自由度对整体求解的贡献,算法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与不作凝聚的单一整体结构分析具有相同的计算精度.数值结果表明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相比于模态综合法在子结构划分及多层次调用上更为灵活,计算结果不受复杂子结构划分方式的限制和出口点选取的影响,在高阶频率的计算方面精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多级子结构 模态综合法 超单元 LANCZO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势能判据的约束模态综合法截断准则 被引量:15
6
作者 姜忻良 王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约束模态综合法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由不同主模态截断阶数产生的位移向量组成的线性空间,建立该空间上的一个函数,通过数学定理详细证明了该函数是线性空间上的范数,并以该范数的最大值定...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约束模态综合法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由不同主模态截断阶数产生的位移向量组成的线性空间,建立该空间上的一个函数,通过数学定理详细证明了该函数是线性空间上的范数,并以该范数的最大值定义势能判据,推导出势能判据与子结构主模态截断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势能判据的子结构主模态截断准则。此外对于约束模态综合法,还推导了以机械能为判据的情况,证明了约束模态法中子结构的机械能随截断主模态数量的变化曲线并不是单调的,故不适用于约束模态法。最后将势能判据截断准则应用到地基土-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问题中,进一步对所提出的模态截断准则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势能判据截断准则是十分有效的,而应用于振型叠加法的机械能判据不宜应用于约束模态综合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分析 约束模态综合法 势能判据 模态截断准则 子结构 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剩余柔度矩阵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谢云叶 谢基龙 +2 位作者 杨广雪 肖楠 周素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2,共5页
传统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在求解过程中,模态截断后没有或没有很好地考虑剩余模态的影响,精度较差.这里提出了一种对传统自由界面法进行柔度矩阵改进的方法,这种方法恰当地考虑了模态截断后高价模态的影响,把模态截断后由低价模态柔度... 传统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在求解过程中,模态截断后没有或没有很好地考虑剩余模态的影响,精度较差.这里提出了一种对传统自由界面法进行柔度矩阵改进的方法,这种方法恰当地考虑了模态截断后高价模态的影响,把模态截断后由低价模态柔度矩阵表示的高价模态改进后的柔度矩阵计入了子结构的运动方程,因而结构动态计算精度得以提高,并详细陈述了该改进柔度矩阵的推导过程.通过算例表明,与传统自由界面法相比,该方法明显提高了结构动态响应的求解精度,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可以应用于大结构的动态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准静力效应 剩余柔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超单元连接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卢凯良 邱惠清 毛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5-1220,1233,共7页
根据模态综合法中连接子结构的定义,认为连接子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将全部界面坐标作为主自由度的超单元.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静力变换和动力变换将连接子结构变换成超单元,推导了界面位移和界面力双协调条件下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超单... 根据模态综合法中连接子结构的定义,认为连接子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将全部界面坐标作为主自由度的超单元.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静力变换和动力变换将连接子结构变换成超单元,推导了界面位移和界面力双协调条件下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超单元间接法).该法保留了自由界面法的可大大缩减系统自由度、精度高的优点,并且由于引入了超单元连接子结构,可合理近似集中阻尼,在局部非线性结构动力分析问题中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最后,将超单元间接法应用于自动化码头桁架桥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地震反应计算,将铅芯橡胶支座视为超单元连接子结构,分析了静力变换和动力变换超单元间接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并得到了在铅芯橡胶支座不同配置形式下桁架桥的固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综合法 自由界面 连接子结构 超单元法 铅芯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转子系统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寇海江 袁惠群 +1 位作者 李岩 杨文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针对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大规模网格问题,提出用于该类结构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对前两级整体叶盘进行静、动频分析,给出了影响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精度的模态截断数的选取原则,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计算了盘片轴一体... 针对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大规模网格问题,提出用于该类结构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对前两级整体叶盘进行静、动频分析,给出了影响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精度的模态截断数的选取原则,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计算了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静、动频,给出了旋转作用对该系统模态的影响.比较整体叶盘与一体化转子的模态结果发现,引入转轴的作用使叶片振型对应的动频降低,且一体化转子振型中存在叶片、轮盘及转轴之间的耦合振型,这阐释了利用预应力模态综合法进行大规模网格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片轴一体化转子 模态综合法 动频 静频 预应力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综合分析法的联络线功率振荡抑制措施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慧敏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95,共5页
目前,通过合理地配置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来抑制联络线功率振荡仍然是最经济可行的方法,这需要确定与联络线振荡模式强相关的机组并对相应PSS的参数进行优化,为此,提出了模式综合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时域仿真将Prony分析法与特征值法相结... 目前,通过合理地配置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来抑制联络线功率振荡仍然是最经济可行的方法,这需要确定与联络线振荡模式强相关的机组并对相应PSS的参数进行优化,为此,提出了模式综合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时域仿真将Prony分析法与特征值法相结合,不但能够分析联络线功率振荡的主导振荡模式及其基本信息,还能给出该振荡模式的模态信息,从而为PSS安装地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引入两点拟合法优化PSS的参数,使其在较宽频带范围内提供超前相位,从而能够抑制多个振荡模式。对某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器 模式综合分析法 PRONY法 特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界面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琳 盛君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5-319,i014-i015,共7页
在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本质上属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了混合界面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混合界面法将复杂庞大的结构取做主体部件,而将与此主体部件相连的其余部分视为分支部件。对主体部件采用自由界面,分支部件... 在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本质上属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了混合界面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混合界面法将复杂庞大的结构取做主体部件,而将与此主体部件相连的其余部分视为分支部件。对主体部件采用自由界面,分支部件则采用固定界面。各子结构之间完全独立计算,并且通过计入主、从子结构的剩余模态矩阵的办法来补偿所舍去的高阶模态分量,保证了计算精度。本方法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通过模拟航空发动机机匣管路系统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混合界面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综合法 剩余模态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电流模式滤波器的综合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志军 王春华 刘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5,74,共7页
通过对一个任意电流模式滤波器传递函数进行一连串的数学变换,使其分解为n个无损积分器和n个电流比例器,从而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任意电流模式滤波器的新的分析综合设计法,并以MCCII为有源器件实现了具体的电路模型。提出的模型具有如下优... 通过对一个任意电流模式滤波器传递函数进行一连串的数学变换,使其分解为n个无损积分器和n个电流比例器,从而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任意电流模式滤波器的新的分析综合设计法,并以MCCII为有源器件实现了具体的电路模型。提出的模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实现任意阶(n≥2)、任意类型的电流模式滤波器;2)实现的电路结构简单,仅由(2n+1)个有源器件、(2n+1)个电阻和n个电容构成;3)所有器件均接地,便于集成;4)在实现巴特沃斯滤波器时,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不同组合可以实现高通、低通、带通、带阻及全通滤波功能。以三阶椭圆滤波器和六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模式滤波器 多输出端电流传输器 传输函数 分析综合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迟滞非线性动力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明霞 冯奇 陈江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28,共6页
通过轿车副车架橡胶支承的动态特性试验,实现了橡胶支承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数学建模和参数识别。用动态子结构方法将整车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结构,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整车非线性流固耦合模型。用MontoCarlo法模拟路... 通过轿车副车架橡胶支承的动态特性试验,实现了橡胶支承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数学建模和参数识别。用动态子结构方法将整车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结构,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整车非线性流固耦合模型。用MontoCarlo法模拟路面激励谱和发动机随机激励力谱,利用整车结构-声学耦合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在时域内对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产生的振动和车内噪声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子结构 模态综合法 振动 车内噪声 迟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区间不确定性的子结构模态综合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陶 史晓强 +1 位作者 陈卫敏 何欢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9-1104,1230,1231,共8页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不确定性分析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考虑参数区间不确定性的改进自由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法。首先,根据系统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子结构,采用摄动法对含有区间不确定性参数的子结构进行分析,为减小模态截断误差,考虑剩... 为提高大型复杂结构不确定性分析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考虑参数区间不确定性的改进自由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法。首先,根据系统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子结构,采用摄动法对含有区间不确定性参数的子结构进行分析,为减小模态截断误差,考虑剩余柔度的影响,通过构造1组与低阶模态加权正交的等效高阶模态集,避免了直接对系统刚度矩阵进行求逆的计算过程,解决了含有刚体位移时的子结构剩余柔度矩阵的求解问题;其次,根据界面连续性条件,得到考虑参数区间不确定性的系统模态综合方程;最后,分别采用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以及Monte Carlo法对某钢架桥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模型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自由界面 子结构模态综合法 摄动法 Monte Carl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界面模态综合法在 C_3 群对称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方春 汤红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8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把改进了的混合界面模态综合法应用到C3群对称结构的模态分析计算中,利用C3群结构的旋转对称性和三个子结构的主模态、剩余模态及约束模态的等同性,通过交介面上的节点的位移和对接力的协调条件,推求出整体结构模态坐标的动力方... 把改进了的混合界面模态综合法应用到C3群对称结构的模态分析计算中,利用C3群结构的旋转对称性和三个子结构的主模态、剩余模态及约束模态的等同性,通过交介面上的节点的位移和对接力的协调条件,推求出整体结构模态坐标的动力方程。该动力方程的维数低,运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综合法 振动分析 子结构 主模态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混合二步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菲 姜忻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法以及分枝模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混合方法,该方法既可考虑土体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又便于考... 为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线性-非线性混合的约束模态法以及分枝模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混合方法,该方法既可考虑土体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又便于考察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在分枝模态与约束模态混合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混合二步分析法,并将其应用到地基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算例结果表明,混合二步分析法在实现上部结构和地基土分开计算的同时,还能够考虑结构与地基土的材料非线性特性,有利于采用专业设计软件仅通过对上部结构进行分析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为实际工程计算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模态法 约束模态法 混合二步分析法 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 势能判据截断准则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元器件的PCB板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孝保 杜平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0-633,共4页
利用自由度凝聚方法和模态综合法,建立了一种面向元器件的PCB性能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元器件的PCB布局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面向元器件,可大大缩减结构分析自由度的数量,并能充分体现元器件的重用性。另外,在优化模型的求... 利用自由度凝聚方法和模态综合法,建立了一种面向元器件的PCB性能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元器件的PCB布局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面向元器件,可大大缩减结构分析自由度的数量,并能充分体现元器件的重用性。另外,在优化模型的求解和实现上,考虑元器件间的几何干涉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并利用面向对象ANSYS二次开发方法开发了优化软件。通过优化算例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器件 自由度凝聚 动态性能 布局优化 模态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动原理的复杂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子结构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楼梦麟 白建方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5,共5页
把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直接模态摄动法相结合,建立复杂场地三维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分析计算方法。应用直接模态摄动原理,可简化各子结构模态分析过程,将特征值求解问题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算例表明... 把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直接模态摄动法相结合,建立复杂场地三维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分析计算方法。应用直接模态摄动原理,可简化各子结构模态分析过程,将特征值求解问题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算例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大规模复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效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场地 等效线性化 约束模态综合法 模态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0t浮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秦仙蓉 廖鑫 +2 位作者 李永凤 张氢 孙远韬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采用动态子结构方法在有限元平台上建立了7 500t浮式起重机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动态分层优化方法进行整体层和局部层的动态优化.在整体层,实现整体结构的尺寸参数优化,提高臂架在起升平面内弯曲模态的固有频率;在局部层,实现关键子结构的... 采用动态子结构方法在有限元平台上建立了7 500t浮式起重机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动态分层优化方法进行整体层和局部层的动态优化.在整体层,实现整体结构的尺寸参数优化,提高臂架在起升平面内弯曲模态的固有频率;在局部层,实现关键子结构的截面参数优化,改善关键子结构的动刚度.通过动态优化设计,有效改善了7 500t浮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动态特性,提高了其主要模态的动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起重机 动态优化设计 模态综合法 动态子结构法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子结构的空间螺旋弹性传热管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柯 葛培琪 郭晓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6-178,共3页
弹性传热元件振动的诱发与控制是流体诱导振动强化换热技术的关键,对弹性传热元件固有振动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弹性传热元件一般是多根弯曲管束,通过连接体胀接后悬臂支撑,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直接求解其固有振动特性的困难。依据动态... 弹性传热元件振动的诱发与控制是流体诱导振动强化换热技术的关键,对弹性传热元件固有振动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弹性传热元件一般是多根弯曲管束,通过连接体胀接后悬臂支撑,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直接求解其固有振动特性的困难。依据动态子结构理论,通过超单元技术求解各子结构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并利用固定界面模态坐标综合法数值计算了空间螺旋管束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锥形螺旋管束的振动主要表现为轴向振动;锥度、截面直径等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大,管壁厚度、螺旋节距等参数对其振动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螺旋管束 模态综合法 振动特性 弹性元件 超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