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ppler spectral analysis for time-evolving sea surfaces using second-order 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
1
作者 Xiaofei Li Xiaojian X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754-759,共6页
The second-order 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 (SSA2)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Doppler characteristics from time-evolving sea surfac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bett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SSA2 model and the nu... The second-order 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 (SSA2)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Doppler characteristics from time-evolving sea surfac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bett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SSA2 model and the numerical method for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larizations, meaning that SSA2 gives a satisfactory prediction of the spectr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po- larizations; while such discrepancy cannot be captured using the lowest-order SSA (SSA1) model. In particular, the Doppler shifts and spectral widths for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s, wind directions and polarizations are analyzed, demonstrating correct variations with respect to such parameters. Those observations prove that the SSA2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relatively fast tool for sea surface Doppler spect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sea surface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sma slope approximation Doppler spect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utomatic grid generation approach over free-form surfac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亮 祝顺来 +1 位作者 肖南 高博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444-2453,共10页
An essential step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ree-form surface structures is to create an efficient structural gird that satisfies not only th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but also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Employing the ma... An essential step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ree-form surface structures is to create an efficient structural gird that satisfies not only th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but also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Employing the main stress trajectories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ce flows on a free-form surface,an automatic grid gener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The algorithm automatically plots the main stress trajectories on a 3D free-form surface,and adopts a modified advancing front meshing technique to generate the structural grid.Based 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an automatic grid generator named "St-Surmesh" is developed for the prac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free-form surface structure.The surface geometry of one of the Sun Valleys in Expo Axis for the Expo Shanghai 2010 is selected as a numerical example for validat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Comparative studies are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how different structural grids affect the design of a free-form surfac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 generation free-form surface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geometry stress trajectory advancing front meshing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the Contact Force in Free-form Surfaces Compliant EDM Polishing by Robot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 Jian-ming 1, ZHAO Ji 2, XU Shu-xin 1, ZHU Pei-xi ng 1 (1. College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2. Offic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 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9-,共1页
With an elastic negative pole being driven by ultra so nic vibration and being moved along the surface of work-piece compliantly by ro bot, a new kind of effective EDM, the compliant EDM, cuts the electrically condu c... With an elastic negative pole being driven by ultra so nic vibration and being moved along the surface of work-piece compliantly by ro bot, a new kind of effective EDM, the compliant EDM, cuts the electrically condu ctive materials away and polishes work-piece of free-form surface. The study o f the contact force between the end of polishing tool and the surface of work-p iece is the key for the compliant EDM to study its cutting mechanism and to make better use of it. This paper makes a model for the contact force and verifies i t by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body kinetics and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The research work shows that this contact force i s caused by both the electrical impulsion of EDM and the mechanical force of ult rasonic vibration, the discharge frequency of compliant EDM has a much more clos er connection with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polishing tool rather than the fre quency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 compliant EDM polishing free-form surfac es contract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Fault Monitoring System in Free-form Surface CNC Machining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4
作者 XU Shu-xin 1, ZHAO Ji 2, ZHAN Jian-ming 1, LE Guan 1 (1. College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2. Offic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 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72-73,共2页
Carrying out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on tool bre ak age and undercut of work-piece of free-form surface by using wavelet analysis, both the fault features can be extracted in a special frequency segment of wave let... Carrying out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on tool bre ak age and undercut of work-piece of free-form surface by using wavelet analysis, both the fault features can be extracted in a special frequency segment of wave let decompose.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transient fault, the author propos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technology of the threshold by us e of the adaptive filter characteristic of wavelet transform. Based on profound researches on steady fault feature,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n effective token o f steady fault feature by using wavelet energy method, and proposes the new idea to identify cut-in case and cut-out case, thereby successfully gives an uniqu e description quantitatively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ariation of fault a nd cutting condition in the monito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let analysis free-form surfaces CNC mach ining monitor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5
作者 Zhao Jiang Yan Weisheng Jin Xuelian Gao Jian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9-705,共7页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strongly affect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underactuated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USV) . Towing tank test i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se coefficients,however, the obtained val...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strongly affect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underactuated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USV) . Towing tank test i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se coefficients,however, the obtained values are not completely reliable since experimental difficulties and errors are involved. In this paper,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 method and a least squares (LS) method are proposed,only using onboard sensor data for identification of a small underactuated USV. The vehicle prototype as well a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is delineated. Performa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s,and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学 教学管理 教育事业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疲劳寿命的悬架控制臂多目标稳健性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涛 蒋荣超 刘大维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轻量化设计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的重要途经之一,而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文中以汽车麦弗逊悬架下控制臂为研究对象,对其模态及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名义应力法对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基于网格... 轻量化设计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的重要途经之一,而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文中以汽车麦弗逊悬架下控制臂为研究对象,对其模态及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名义应力法对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基于网格变形技术将控制臂的7个关键几何参数定义为设计变量,以疲劳寿命和质量为优化目标,基于响应面和克里金近似模型,以及NSGA-Ⅱ算法对控制臂进行多目标确定性优化,采用熵权TOPSIS法挖掘Pareto解集的最优解。针对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在确定性优化中加入6σ约束对控制臂进行多目标稳健性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刚度和模态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控制臂的质量减小了4.83%,寿命提高了83.95%,所有性能均达到8σ水平,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控制臂 疲劳寿命 确定性优化 稳健性设计 响应面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的多簇NOMA-DFRC系统中的联合波束成形与功率分配
7
作者 李昱辰 巫峻译 +2 位作者 葛孟佳 潘莉丽 景小荣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6-1262,共7页
面对未来双功能雷达通信(DFRC)系统对通信与感知性能的更高要求,结合非正交多址(NOMA)和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技术,提出一种RIS辅助的融合多簇NOMA的DFRC系统模型。在所提模型中,DFRC基站利用叠加的多簇NOMA信号实现目标感知,并借助RIS... 面对未来双功能雷达通信(DFRC)系统对通信与感知性能的更高要求,结合非正交多址(NOMA)和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技术,提出一种RIS辅助的融合多簇NOMA的DFRC系统模型。在所提模型中,DFRC基站利用叠加的多簇NOMA信号实现目标感知,并借助RIS反射建立的虚拟视距链路提升多簇NOMA中的用户通信性能。基于所提模型,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与感知功率的加权和为目标,构建受多条件约束且包含多变量耦合的非凸目标函数。为求解该目标函数,提出一种联合波束成形与功率分配的优化方案。在所提方案中,首先,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3个非凸优化子问题;其次,采用连续凸逼近(SCA)和半正定松弛(SDR)等方法将原非凸优化子问题转换为凸优化子问题;最后,采用交替优化(AO)方法对这些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从而实现联合波束成形(包括主动波束成形和被动波束成形)和簇内功率分配系数的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与感知性能,与正交多址(OMA)方案相比,系统和速率的提升约为1 bit/(s·Hz),同时保持较高的目标感知性能,在通信性能和感知性能之间取得较好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非正交多址 可重构智能表面 连续凸逼近 半正定松弛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的B样条曲线曲面拟合最小二乘渐进迭代逼近
8
作者 刘成志 吴念慈 李军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6,370,共12页
最小二乘渐进迭代逼近(least squares progressive-iterative approximation,LSPIA)算法可近似地生成拟合给定数据点集的曲线或曲面。标准的LSPIA是用Landweber迭代格式计算控制顶点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为此,基于切比雪夫半迭代格式,... 最小二乘渐进迭代逼近(least squares progressive-iterative approximation,LSPIA)算法可近似地生成拟合给定数据点集的曲线或曲面。标准的LSPIA是用Landweber迭代格式计算控制顶点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为此,基于切比雪夫半迭代格式,提出了一种加速的LSPIA算法(简记为CLSPIA)。根据切比雪夫多项式外推形式,通过拟合曲线或曲面控制顶点的历史信息以及自适应步长参数选取策略更新控制顶点。收敛性分析表明,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曲面拟合CLSPIA算法较传统LSPIA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数值实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结果正确,也证实了CLSPIA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B样条曲线曲面 最小二乘拟合 渐进迭代逼近法 切比雪夫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RIS辅助的MISO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研究
9
作者 谢文武 张沁可 +3 位作者 梁锡涛 刘晨宇 余超 王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近年来,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ARIS)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RIS在多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缺乏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假设基站(BS)和用户之间的直连链路受阻,仅通过RI... 近年来,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ARIS)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RIS在多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缺乏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假设基站(BS)和用户之间的直连链路受阻,仅通过RIS形成的反射链路进行通信。在此基础上,根据ARIS与被动RIS(PRIS)的不同组合情况,提出4种RIS组合模型。模型的目标是优化基站波束赋形、RIS的相移矩阵和功率分配因子,以最大化系统通信容量。由于该优化问题为非凸问题,该文采用了交替优化算法(AO)与连续凸逼近(SCA)对问题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基站发射功率高或低,TAAR组合模型的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单ARIS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RIS MISO 交替优化算法 凸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水下电场特性分析及预测
10
作者 王怡衡 刘大源 +2 位作者 王颖颖 张玉叶 李明珠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为解决潜艇水下电场特性分析类型单一、电场传统预测方法计算量大且无法实施预测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模型综合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腐蚀静电场和轴频电场的分布特性,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水下电场实时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腐蚀静电场和轴频... 为解决潜艇水下电场特性分析类型单一、电场传统预测方法计算量大且无法实施预测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模型综合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腐蚀静电场和轴频电场的分布特性,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水下电场实时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腐蚀静电场和轴频电场的成因,开展潜艇金属构件不同条件下的极化曲线测量试验,并建立了潜艇水下电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腐蚀静电场和轴频电场分布情况进行计算与比较;然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取了海水电导率、外加电流和金属涂层破损面积作为影响腐蚀静电场和轴频电场的主要特征参数,基于仿真计算数据,结合响应曲面法与近似建模技术,得到潜艇水下电场的实时预测模型;最后,通过交叉验证,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电场预测模型对于腐蚀静电场预测误差为7.88%,对于轴频电场预测误差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静电场 轴频电场 有限元分析 预测研究 响应曲面法 近似建模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RAN中IRS辅助的D2D系统资源分配与RCG波束成形优化
11
作者 许晓荣 薛纪守 +1 位作者 吴俊 包建荣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7,共12页
以异构云无线电接入网(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H-CRAN)中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端到端(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以和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与黎... 以异构云无线电接入网(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H-CRAN)中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端到端(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以和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与黎曼共轭梯度(Riemannian conjugate gradient,RCG)波束成形优化方法。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为优化目标,构造子信道复用系数、发射功率门限以及IRS反射系数模约束等多约束优化问题。对于该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信道强度的延迟接受算法,以获得信道复用系数。随后将目标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进行交替优化。对于发射功率优化子问题,使用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方法进行求解。对于IRS波束成形子问题,将IRS相移约束转化为复圆流形后,采用RCG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IRS反射阵源数为50、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46 dBm时,与现有信道分配方案和随机信道分配方案相比,所提信道分配方案的和速率性能分别提高了5.2 bit/(s·Hz)和14.6 bit/(s·Hz)。与无IRS通信场景相比,部署IRS的和速率性能显著提高约31.2 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异构云无线电接入网 D2D通信 逐次凸逼近 黎曼共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值函数近似的发电商报价与市场出清双层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荃 郇嘉嘉 +3 位作者 郑淇源 张丹宏 余达 朱建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75-4885,I0006,共12页
针对碳交易和绿证交易机制下发电商策略报价与市场出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值函数近似的双层优化算法。首先,以发电商利润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报价约束、潮流约束与碳配额约束,建立了发电商策略报价和市场出清的双层优化模型。其次,提... 针对碳交易和绿证交易机制下发电商策略报价与市场出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值函数近似的双层优化算法。首先,以发电商利润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报价约束、潮流约束与碳配额约束,建立了发电商策略报价和市场出清的双层优化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响应面的值函数近似技术,可以在不引入整数变量的情况下将双层模型转换为单层模型,实现快速求解。再次,从紧支光滑权函数的角度对所提基于响应面的值函数近似技术进行改进,通过赋予采样点不同的权重因子,解决非光滑值函数难以准确近似的问题,提高计算精度。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双层优化算法,所提方法的求解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且不损失计算精度,为电-碳-证耦合下的发电商报价与市场出清提供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模型 值函数近似 响应面方法 绿证交易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水情况下沥青路面对905 nm激光的散射特性
13
作者 杨韬 严伟 +6 位作者 张慧敏 吴志祥 纪运景 赵艳 来建成 王春勇 李振华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242,共14页
以常见的覆水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几何光学光线追踪方法构建了覆水情形下沥青路面激光散射模型,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入射角度下,路面粗糙度、入射光偏振态以及覆水深度等因素对散射光强的影响... 以常见的覆水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几何光学光线追踪方法构建了覆水情形下沥青路面激光散射模型,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入射角度下,路面粗糙度、入射光偏振态以及覆水深度等因素对散射光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散射光强分布曲线随着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大逐渐趋向于余弦分布,并且当均方根斜率大于0.5时,开始出现后向散射增强趋势。沥青路面在覆水前后的散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覆水后散射光强分布宽度变大、p光布儒斯特角消失,且s、p光峰值差减小。此外,覆水使得路面散射强度在入射光镜面方向产生尖锐高峰,除尖锐高峰之外的光强峰值与覆水前散射强度峰值相比明显降低,约为原峰值的五分之一,且差值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可为路面状态感知手段以及车载光学传感器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 沥青路面 覆水状态 几何光学近似 随机粗糙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铝一体化车门的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勃夫 吴姚烨 +2 位作者 贝璟 吴宗扬 孙亮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为提升车门的轻量化水平与性能,采用“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集成方法设计铸铝一体化车门。基于构建的铸铝一体化车门有限元模型,以车门的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和二阶响应面近... 为提升车门的轻量化水平与性能,采用“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集成方法设计铸铝一体化车门。基于构建的铸铝一体化车门有限元模型,以车门的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和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并分别结合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算法以及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MIGA)对车门的下沉刚度工况位移、上扭转刚度工况位移、下扭转刚度工况位移、一阶弯曲模态频率、一阶扭转模态频率和质量进行确定性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考虑材料及加工制造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确定性优化解的质量水平进行6Sigma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与MOPSO算法的优化组合方案实现了车门的最佳轻量化,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与MOPSO算法的优化组合方案实现了车门下沉刚度工况位移的最小化。上述2种组合分别实现了车门轻量化与安全化的设计目标。研究结果可为车身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铝一体化车门 轻量化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近似模型 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6Sigma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蓄电池工程车电池布局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阳 朱浩 +2 位作者 许广泰 熊新 熊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263-11270,共8页
蓄电池工程车中蓄电池的重量大、数量多,其布局对车辆的整体性能影响较大。为优化车架的电池布局以及解决优化过程中频繁调用有限元仿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响应面近似模型与多岛遗传算法相结合的蓄电池布局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蓄电... 蓄电池工程车中蓄电池的重量大、数量多,其布局对车辆的整体性能影响较大。为优化车架的电池布局以及解决优化过程中频繁调用有限元仿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响应面近似模型与多岛遗传算法相结合的蓄电池布局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蓄电池工程车车架的参数优化模型、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的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然后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使用动力学指标评定解的优劣,并选择一个最优解作为最优电池布局方案,最后使用缩尺车架模型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蓄电池优化后的车架最大变形减小50.9%,最大等效应力减小37.9%,最大垂向振动加速度减小了14.6%,仿真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7.1%,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工程车 响应面近似模型 布局优化 多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认知无人机网络的鲁棒安全通信方法
16
作者 李安 郭涛 +1 位作者 黎豪 洪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针对认知无人机网络中,作为次用户发射机的无人机难以准确获取窃听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次级系统安全性能下降的难题,提出一种利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无人机认知通信增强次用户安全传输性能的鲁棒方... 针对认知无人机网络中,作为次用户发射机的无人机难以准确获取窃听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次级系统安全性能下降的难题,提出一种利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无人机认知通信增强次用户安全传输性能的鲁棒方法 .在满足主用户干扰温度约束的条件下,建立确定性模型描述窃听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不确定性,联合优化智能反射面的相移矩阵、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发射功率,最大化次用户的最差平均保密速率.并针对该优化问题的非凸性,基于交替优化、连续凸近似、S-Procedure和半定松弛方法,提出了一个有效的三阶段迭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非鲁棒方案,所提出的鲁棒方案可以显著提升次用户的安全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人机网络 安全通信 智能反射面 交替优化 连续凸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海面的分形模拟及其电磁散射 被引量:63
17
作者 姚纪欢 方艺东 +1 位作者 肖景明 葛德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3-766,共4页
文中从海面的功率谱出发,建立了海面的W eierstrass 分形函数模型;导出了此模型在Kirchhoff散射模式下散射系数的闭合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粗糙海面的电磁散射回波,并用数盒子法提取了其... 文中从海面的功率谱出发,建立了海面的W eierstrass 分形函数模型;导出了此模型在Kirchhoff散射模式下散射系数的闭合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粗糙海面的电磁散射回波,并用数盒子法提取了其分维数,得到了散射波的分维数与海面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 分形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散乱测量数据点的B样条曲面拟合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东波 张舜德 +1 位作者 李涤尘 卢秉恒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23-1128,共6页
回顾了密集散乱测量数据点曲面拟合研究发展情况 .针对异形边界自由曲面密集散乱测量数据点 ,提出一种 B样条曲面多步拟合算法 ,其中涉及边界插值 B样条曲面生成、Hardy's双二次局部插值、规则网格数据点 B样条曲面最小二乘拟合等... 回顾了密集散乱测量数据点曲面拟合研究发展情况 .针对异形边界自由曲面密集散乱测量数据点 ,提出一种 B样条曲面多步拟合算法 ,其中涉及边界插值 B样条曲面生成、Hardy's双二次局部插值、规则网格数据点 B样条曲面最小二乘拟合等关键技术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 ,对文中提出的 B样条曲面多步拟合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拟合 散乱数据点 B样条曲面 激光扫描测量仪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面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彭芳瑜 周济 +1 位作者 周艳红 周云飞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41-46,共6页
针对不均匀截面线族曲面生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面生成算法。这种算法在插值的思想上融合了逼近的思想,因此解决了困截面线旅不均匀而使曲面参数线族不合理并导致曲面光顺性不好的问题。该算法已在自行设计的面向... 针对不均匀截面线族曲面生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面生成算法。这种算法在插值的思想上融合了逼近的思想,因此解决了困截面线旅不均匀而使曲面参数线族不合理并导致曲面光顺性不好的问题。该算法已在自行设计的面向数控的曲面造型系统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插值 曲面生成算法 曲面逼近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Bézier曲面逼近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利刚 王国瑾 寿华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5-650,共6页
在区间算术分析的基础上 ,引进了区间 Bézier曲面的概念 ,给出了利用区间 Bézier曲面逼近一般曲面和有理参数曲面的两套算法 ,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区间 Bézier曲面在这两种曲面逼近中的应用 ,最后研究了区间 Bézier曲... 在区间算术分析的基础上 ,引进了区间 Bézier曲面的概念 ,给出了利用区间 Bézier曲面逼近一般曲面和有理参数曲面的两套算法 ,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区间 Bézier曲面在这两种曲面逼近中的应用 ,最后研究了区间 Bézier曲面的边界结构 .结论是 m× n次区间 Bézier曲面的边界必由分片裁剪形式的 m× n次 Bézier曲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曲面 Bezier曲观 曲面逼近 C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