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述人是道德教育目的——基于马克思“关于现实人的思想”的考察
1
作者 王海龙 张双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马克思在对自由主义哲学家的批判过程中,建立起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不过,马克思主义者在德育目的究竟是“以人为本”或“以社会为本”上产生了分歧。立足马克思“关于现实人的思想”的考察,... 马克思在对自由主义哲学家的批判过程中,建立起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不过,马克思主义者在德育目的究竟是“以人为本”或“以社会为本”上产生了分歧。立足马克思“关于现实人的思想”的考察,可以发现,个人与社会在逻辑上归属原因与结果这一对范畴,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德育目的的建构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社会”为本位。具体而言,应将现实的人作为德育目的的出发点,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德育目的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道德教育 目的人 现实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Teena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2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era.Based on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this paper analyzed,from the Marxist perspective,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 ent of people,the value of peo ple and social development,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argeted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for teenagers,and proposed to develop and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arry out extensive education on the Marxism,socialism patriot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teenagers build socialism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 their faith in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mmu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T the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NATURE of MAN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PATRIOTISM traditional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实践成就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9
3
作者 陆卫明 于晶晶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3,107,108,共22页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双向互动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目标导向,直接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在深刻把握两者互...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双向互动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目标导向,直接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在深刻把握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五位一体”为基本架构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改革深水区的急流险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秉持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的基本思想与科学方法,统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城市和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充分发挥我国制度、政党、理论、文化优势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全面领导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高质量发展 文化强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对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云霞 叶恒语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9-107,共9页
近年来,欧美国家推崇的全人教育模式颇受关注,然而其是否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叙事有待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推敲。作为我国教育的理论指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兼具人的存在论与教育的认识论二重逻辑进路,与西方教育主张存在... 近年来,欧美国家推崇的全人教育模式颇受关注,然而其是否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叙事有待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推敲。作为我国教育的理论指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兼具人的存在论与教育的认识论二重逻辑进路,与西方教育主张存在明显边界。鉴于此,需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两种视界出发,解构全人教育内涵的缺陷不足,以期为我国教育模式守正创新提供必要的省思。在人的存在论层面,全人教育用观念把握人的本质规定,抽象张扬主体人格,暴露出宗教神秘倾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回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立足“现实的个人”指出消解异化、走向自由的合理路向。在教育的认识论层面,全人教育过分强调对教育的精神性解读,基于个体本位催生出利己主义思潮和技术理性偏见;马克思循着资本批判和消灭旧式分工的原则立场,创造性地提出寓于集体的综合技术教育,为无产阶级进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人教育 人的存在论 教育的认识论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意蕴中的休闲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永红 曾长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马克思将自己的理论工作定位为"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的休闲思想正是隐喻在这种"批判"与"发现"中。这种隐喻可以从马克思对于自由时间、自由活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中得到指认和证明。
关键词 马克思 休闲 自由时间 自由活动 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红玉 彭福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设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阐释和具体展现;是中国共产党兑现历史承诺,开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内涵 自由人联合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育美——用“大美育”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共15页
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新时代中国美育主张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契合,与全人类建构美好大同社会的理想相一致。建设美丽中国... 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新时代中国美育主张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契合,与全人类建构美好大同社会的理想相一致。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以美育美",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审美教育当属核心问题之一。中国现代的美育观发轫于西方,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乏对美的发现、体认、洞察和表达。古代中国虽然没有"美育"的概念,但美育实践的传统早已存在,且不乏深厚丰富的内涵。如果说中国古代倡导的是"致中和"的美育观,那么近代中国追求的则是"以美育代宗教"。新时代,"美好社会"形态、"美好生活"追求、"美丽中国"建设呼唤中国特色的"大美育"。走向"大美育"时代,需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为指导,建设新时代美育体系,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美育的深层价值内涵:既体现在艺术领域,更体现在制度、理念领域;既需要我们守望"精神家园",更需要我们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最终聚焦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精神家园 中华美学精神 大美育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水弟 胡伯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8,共6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重大创新,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从理论殿堂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现代化过程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认...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重大创新,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从理论殿堂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现代化过程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理论创新 人的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向度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光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哲学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和指导作用,它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关于现实的人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哲学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和指导作用,它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关于现实的人的价值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人民利益,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民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荣海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 ,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 ,表现在 :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 ,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 ,表现在 :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 ;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以人为本 实践 人的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振坤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共4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作出了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整体协调、持久永续和发展的多样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要正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作出了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整体协调、持久永续和发展的多样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要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五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政绩观 “五个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与现实途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荣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9,共6页
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 ,马克思不仅从价值原则和科学原则的辩证统一角度 ,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著名论断 ,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极为丰富和透辟的科学内涵 ,而且从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向和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过程... 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 ,马克思不仅从价值原则和科学原则的辩证统一角度 ,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著名论断 ,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极为丰富和透辟的科学内涵 ,而且从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向和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过程中 ,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不仅表明了它是我国当前条件下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 ,而且也表明了它对前资本主义自然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关于人的发展的孤立性和偏狭性的三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理想 现实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杨勇兵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9,125,共8页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社...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精神境界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它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实践与人身心和谐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殷世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心理等方面以及身心各项机能获得全面、协调、充分和自由发展。理想的学校教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在丰富... 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心理等方面以及身心各项机能获得全面、协调、充分和自由发展。理想的学校教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实践,身心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才能提高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社会实践以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为中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和谐发展 社会实践 全面、协调、充分和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 被引量:8
15
作者 戈文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基于医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探讨了我国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诸多表现,阐述了重塑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推动医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 基于医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探讨了我国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诸多表现,阐述了重塑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推动医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意义,有助于实现对"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重塑 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教育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向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5,共4页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科学的发展观是这一命题的逻辑要求,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促进个体情感、道德、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激励人们去追求真、...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科学的发展观是这一命题的逻辑要求,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促进个体情感、道德、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激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和谐地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昱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7期30-33,共4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发展包括物的不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大方面内容,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发展包括物的不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大方面内容,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历史主体论的丰富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 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新动力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国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倡导包容性增长不仅有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事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的全面发展 包容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建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89,共4页
经济全球化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个体有了相对独立地位,这就大大增强人的主体性,给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舞台,人依自身的能力将趋合理流动,交往的频繁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 经济全球化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个体有了相对独立地位,这就大大增强人的主体性,给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舞台,人依自身的能力将趋合理流动,交往的频繁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整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试图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民族和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受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奴役。同时,一些个人或集团会打着交往的幌子,而进行国际恐怖、贩毒、走私等活动,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害。这些又抑制人的全面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从重视经济发展、文化对人的塑造、教育和制度对人的发展影响、摆脱依附等方面,增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实现人的解放的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面发展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国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我们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转变观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转变政府职能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除此之外 。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以人为本 政府职能 农村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