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MODF端口状态检测算法
2
作者 胡朝举 郭凤仪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人工巡检的管理方式导致光纤总配线架(MODF)端口状态的信息准确率较低,无法区分占用端口与虚占端口。针对MODF资源管理中的端口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7目标检测模型。鉴于数据集采集困难且类别不均衡,采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 人工巡检的管理方式导致光纤总配线架(MODF)端口状态的信息准确率较低,无法区分占用端口与虚占端口。针对MODF资源管理中的端口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7目标检测模型。鉴于数据集采集困难且类别不均衡,采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来扩充数据集;在骨干网络中使用共享权重的感受野扩大模块(RFEM),扩大端口目标的感受野,减少训练过程中的过拟合风险;提出F-EMA注意力模块,以提高对空间上下文信息的利用率,减少因端口接近或被遮挡而导致的漏检、误检等情况;使用NWD损失函数替代交并比(IoU)度量,减轻对小目标位置偏差的敏感性,提升密集小物体检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mAP@0.5值达到98.8%,相比原Yolov7模型提升了2百分点,mAP@0.5∶0.95值达到63.8%,提升了9.5百分点,提高了MODF端口资源利用率,满足智能巡检系统对于端口占用状态识别准确率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YOLOv7算法 光纤总配线架 损失函数 感受野扩大模块 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编码微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桂英 王李伟 +3 位作者 刘嘉茵 王松 陈吉龙 池晓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随着翻译组测序、多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含有可编码功能性微肽的短开放阅读框。这些由lncRNA编码的微肽不仅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神经细胞... 随着翻译组测序、多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含有可编码功能性微肽的短开放阅读框。这些由lncRNA编码的微肽不仅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神经细胞发育,还对多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炎症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研究这些微肽的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概述了鉴定lncRNA编码微肽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微肽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短开放阅读框 微肽 鉴定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端到端合成语音检测
4
作者 曾高俊 芦天亮 +2 位作者 任英杰 李御瑾 彭舒凡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6-1086,共11页
合成语音的滥用导致了诸多现实问题,研究相应的鉴伪技术对于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合成语音检测多采用手工设计特征与后端分类器相结合的方式,前端手工特征设计涉及复杂的先验知识,使用单一手... 合成语音的滥用导致了诸多现实问题,研究相应的鉴伪技术对于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合成语音检测多采用手工设计特征与后端分类器相结合的方式,前端手工特征设计涉及复杂的先验知识,使用单一手工特征模型检测效果不理想,而进行多特征融合则导致模型参数量较大。同时,目前多数检测方法还存在跨数据集泛化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端到端合成语音检测方法。融合通道注意力机制重新设计自适应阈值学习模块,提高了阈值学习的精度;设计并引入帧注意力机制模块,为不同的帧赋予不同的关注程度,提高了模型的特征选择能力;设计并引入了具有两种超参数的改进小波阈值函数,增强阈值化模块抑制无关特征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端到端合成语音检测网络,输入原始语音即可判别其是否为合成语音。基于ASVspoof2019 LA数据集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将基线模型的等错误率与最小串联检测成本函数分别降低了85%与84%。基于ASVspoof2015 LA数据集的跨库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语音检测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帧注意力 小波阈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
5
作者 方有珍 杨勇 +1 位作者 孙敏 孙国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896,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PEC柱-钢梁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考虑预拉杆长度和新型PEC柱脚连接方式,设计制作3榀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观察和实测数据整理,分析了试件...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PEC柱-钢梁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考虑预拉杆长度和新型PEC柱脚连接方式,设计制作3榀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观察和实测数据整理,分析了试件滞回特性、抗侧刚度、自复位功效、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可通过连接T形件长圆孔尺寸设计以实现“设计地震水平实现基本复位,大震设计水平下自复位连接转变为承压型传力模式实现部分复位”的性态化设计目标;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试件主要利用辅助BRS耗能件耗能,且残余侧移不超过自复位结构侧移限值(0.3%)要求,而在大震作用阶段,试件通过辅助BRS耗能元件耗能与结构主体构件损伤耗能相结合,承载能力呈增长趋势,且卸载后实现了部分复位功效;预拉杆设置有限长度可消除梁端拉压相消而小幅度提高了试件整体性,而新型PEC柱脚铰接明显削弱了结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S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新型PEC柱-钢梁组合框架 自复位功效 耗能能力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6
作者 孙倩龙 何沛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3,共7页
针对经典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文章将Copula函数引入到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建立地震动强度和构件地... 针对经典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文章将Copula函数引入到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建立地震动强度和构件地震需求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使地震易损性分析无需人为假定易损性函数分布形式。以某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为工程背景,基于Copula函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建立结构各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并与常用构件易损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优化框支剪力墙隔震结构易损性曲线的建模过程,为地震易损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基础隔震 地震易损性 COPULA函数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注意卷积融合的嵌入式平台红外小目标检测
7
作者 陈壮 贺锋 +2 位作者 洪晓航 张淇然 杨玉燕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针对嵌入式硬件平台下红外小目标检测存在的内存与计算资源受限问题,高帧率检测需求,以及更高的目标级检测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名为CAMNet的检测网络。该网络结合自注意力全局建模的优势与卷积轻量快速的处理特性,采用四级堆叠的编码器... 针对嵌入式硬件平台下红外小目标检测存在的内存与计算资源受限问题,高帧率检测需求,以及更高的目标级检测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名为CAMNet的检测网络。该网络结合自注意力全局建模的优势与卷积轻量快速的处理特性,采用四级堆叠的编码器和解码器架构,有效降低了算法资源需求,提升了检测帧率;同时在损失函数方面提出了质心损失函数,有效提升了算法的目标级检测性能。在公开的SIRS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CAMNet在常见嵌入式平台的检测帧率达107 FPS,相比于ISTDU-Net、UIU-Net等其它先进网络,目标检测率至少提高了0.76%,虚警率至少降低了87.30%,表明所提检测网络具备较快的检测速度以及较好的目标级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检测 自注意机制 卷积 损失函数 嵌入式平台 高帧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光照干扰的TSA-YOLO车辆检测算法
8
作者 薛阳 徐笑 +1 位作者 卢秋红 蔡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1-2027,共7页
针对自动驾驶中车辆检测任务易受光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s的车辆检测算法TSA-YOLO。设计TSA注意力模块,通过增强对运动目标的关注,减少环境光照影响;引入Biformer和D-Ghost模块,实现算法轻量化,增强特征提取能力;联合使... 针对自动驾驶中车辆检测任务易受光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s的车辆检测算法TSA-YOLO。设计TSA注意力模块,通过增强对运动目标的关注,减少环境光照影响;引入Biformer和D-Ghost模块,实现算法轻量化,增强特征提取能力;联合使用EIoU与CIoU损失函数,提升算法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8s算法,TSA-YOLO在mAP0.5与mAP0.5-0.95上分别提升了1.4%与6.1%,达到了90%与73.4%,平均推理速度达到了70 FPS。对比其它主流算法,TSA-YOLO提升了目标定位精度,对环境光照更具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车辆检测 帧差法 注意力机制 动态卷积 特征融合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传递比与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损伤识别
9
作者 方圣恩 刘洋 张笑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0-1467,共8页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工况下的传递比函数值,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样本;通过预训练确定自编码器隐藏层的参数值如权重和偏置值,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采用微调方式进一步调整预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值,再结合验证集实现对网络超参数的调整;将实测传递比数据输入网络,实现对框架节点损伤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进行损伤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准确识别框架节点的单、双损伤工况,相较于传统浅层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更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栈式自编码器 混合学习机制 传递比函数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框架”与“人格化”
10
作者 赵毅衡 孙少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达意向使叙述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化,人格化因此也作为叙述者在叙述文本中显身的方式,此阶段的叙述者为“人格化叙述者”。“框架—人格”叙述者观全面把握了叙述者的功能和形态。受述者作为叙述者传达的对象而存在。依据叙述者人格化程度可以得出叙述者向受述者传达叙述的两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人格”叙述者 功能 形态 受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究
11
作者 严侠 王军评 +1 位作者 毛勇建 邓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9-1687,共9页
提出一种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方法,建立了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其中,提出一种信号分帧处理与重构技术,解决了长时连续振动载荷的在线波形复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量级样本库构建与加权平均的传递函数动态估计方... 提出一种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方法,建立了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其中,提出一种信号分帧处理与重构技术,解决了长时连续振动载荷的在线波形复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量级样本库构建与加权平均的传递函数动态估计方法,抑制了系统非线性对控制精度的影响;采用谱误差反馈修正方法,改善了系统的频域控制精度。开展了“1主2从”联台试验,结果表明:时域和频域控制精度良好,整体延迟时间在亚秒量级,全程总均方根值误差在1%以内,为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 振动控制 在线波形复现 传递函数 分帧与重构 多量级随机信号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尺宋式摇摆木构架恢复性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一凡 万佳 +2 位作者 师希望 魏剑伟 李铁英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摇摆木构架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主要承载体系。对足尺单跨木构架模型施加3级竖向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验时木构架的位移和变形特点,得到木构架在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探究其在不同竖向荷载和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 摇摆木构架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主要承载体系。对足尺单跨木构架模型施加3级竖向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验时木构架的位移和变形特点,得到木构架在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探究其在不同竖向荷载和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的结构特性。加载过程中,木柱刚体转动行为明显、柱架层变形集中,卸载阶段木构架能自主回到初始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各级滞回环狭长且重叠,结构构件呈现出刚体运动的特征,结构整体具有一定位移恢复能力;残余位移介于0.28~2.53 mm间,两组位移恢复系数均大于87.1%,随控制位移的增加未出现显著降低,木构架的位移恢复能力良好;初始刚度在控制位移超过屈服位移后趋于稳定;柱架层变形是斗拱层变形的2.95~86.47倍,层间位移集中系数介于1.22~2.03间,且随控制位移的增加先增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木结构 摇摆木构架 可恢复功能结构 位移恢复系数 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动力试验的铁路连续刚构-拱桥模型修正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冲 宋任贤 +2 位作者 周云飞 霍学晋 秦世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7,共10页
为提升大跨度铁路连续刚构-拱桥有限元模型预测精度,同时针对传统有限元模型修正中只采用全局最优解而忽略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局部最优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机制的改进稳态遗传算法(DSSGA),利用实测静动力数据对其初始有限元模型... 为提升大跨度铁路连续刚构-拱桥有限元模型预测精度,同时针对传统有限元模型修正中只采用全局最优解而忽略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局部最优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机制的改进稳态遗传算法(DSSGA),利用实测静动力数据对其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型修正。首先,介绍桥梁基本信息、初始有限元模型和静动力试验及其试验结果;其次,介绍DSSGA算法的理论以及其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的基本修正流程,并通过测试函数验证DSS-GA算法的优化效果;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选择待修正结构参数,利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并检验其精度,利用静力位移、试验模态参数构造目标函数,对该桥进行模型修正。结果表明:与标准稳态遗传算法(SSGA)相比,DSSGA算法能够提供目标函数在搜索域的全局最优解和更多组局部最优解,有效避免SSGA算法角度机制所产生的解集不完整的局限性,且全局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更小,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经过模型修正,所有测点的位移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频率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修正后模型的预测精度大幅度提升。修正后的模型可作为该桥的基准有限元模型,用于后续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改进稳态遗传算法 模型修正 多解问题 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 目标函数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的苹果采摘机器人树枝障碍物深度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哲 唐仕喜 +2 位作者 沈冠东 高心悦 王仕廉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0-16,22,共8页
为识别特征不明显的树枝,尤其是机械手进行苹果采摘时遮挡住苹果位置的树枝,提出了一种结合语义分割和YOLOv4来获取树枝语义骨架,以及识别出树枝位置框的方法。采用语义分割划分树枝矩形包络的方法,剔除影响树枝识别效果的小树枝和分支... 为识别特征不明显的树枝,尤其是机械手进行苹果采摘时遮挡住苹果位置的树枝,提出了一种结合语义分割和YOLOv4来获取树枝语义骨架,以及识别出树枝位置框的方法。采用语义分割划分树枝矩形包络的方法,剔除影响树枝识别效果的小树枝和分支,再用labelImg和labelme工具对数据集进行标注;对训练的网络模型添加了3层最大池化层,并在回归损失方面对YOLOv4的CIOU回归损失函数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针对复杂特征、适范围提高预测准确率的置信度相关函数BIOU。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4网络模型训练遮挡苹果位置树枝的F1和AP分别比原始网络训练全部树枝高出20.00个百分点和23.36个百分点,获得训练效果更好的数据集和树枝识别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识别 YOLOv4 语义分割 数据集训练 BIOU边框回归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预紧力作用下螺栓连接框架结构频响函数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彦成 孙伟 刘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2,共11页
机械装备中的框架结构大多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各螺栓之间出现非均匀预紧会对框架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如频响函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种考虑螺栓非均匀预紧的框架结构频响函数计算方法。按照频响函数的定义,根据模态... 机械装备中的框架结构大多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各螺栓之间出现非均匀预紧会对框架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如频响函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种考虑螺栓非均匀预紧的框架结构频响函数计算方法。按照频响函数的定义,根据模态叠加原理推导出适用于螺栓连接框架结构频响函数的计算公式;从服务于频响函数计算的需求出发,基于ANSYS软件阐述了螺栓非均匀预紧的模拟及提取包含非均匀预紧的框架结构刚度及质量矩阵的方法;给出了基于ANSYS和Matlab两种软件平台对螺栓连接框架结构频响函数进行计算的分析流程;以一个包含4个连接螺栓的框架结构为对象进行了实例研究,用试验证明了所提频响函数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从试验及仿真两个角度分析了螺栓预紧力对框架结构频响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螺栓预紧力的增加,框架结构固有频率及频响函数峰值均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框架结构 非均匀预紧 频响函数计算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陈豫 杨改河 +2 位作者 冯永忠 任广鑫 李轶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79,共6页
为了对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该研究结合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生态农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选择了17个指标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均权法确定了沼气生态... 为了对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该研究结合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生态农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选择了17个指标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均权法确定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宝鸡市2个典型沼气生态农业模式(陇县"沼气池—厕所—畜舍—菜(果、粮)"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和千阳县"桑—蚕—双孢蘑菇—畜舍—沼气池"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生态系统 模式 结构 功能 效益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周期紧小波框架的构造 被引量:14
17
作者 樊启斌 鲁大勇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从L^2(R^d)上构造紧小波框架的一般方法(即延拓原理)出发,利用函数的周期化过程,给出了L^2([0,1]~d)上一类紧小波框架的构造方法.
关键词 周期小波框架 函数周期化 酉延拓原理 斜延拓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焊接机架的智能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玉光 郭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层次数据结构的焊接机架表示模型 ,表示焊接机架的功能信息和几何信息 ,以支持焊接机架全过程的设计活动 .该方法首先输入焊接机架的示意草图并通过人机交互指定其功能面 ;然后 ,利用知识规则进行杆件方位的智能确定和... 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层次数据结构的焊接机架表示模型 ,表示焊接机架的功能信息和几何信息 ,以支持焊接机架全过程的设计活动 .该方法首先输入焊接机架的示意草图并通过人机交互指定其功能面 ;然后 ,利用知识规则进行杆件方位的智能确定和杆件拼接接头形式的自动选择 .设计结果是完整的机架结构三维实体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架 功能特征 智能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标架矢量函数的涡旋机械集成型线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涛 芮执元 +1 位作者 邬再新 胡赤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9-212,共4页
基于正交标架矢量函数理论,建立了满足条件的型线方程矢量函数通用表达式。深入研究了涡旋型线的啮合条件,阐述了构成涡旋型线所必须满足的基本啮合条件。从型线的笛卡尔坐标方程出发,以切向角函数集成形式表示曲率半径,推导出了曲率半... 基于正交标架矢量函数理论,建立了满足条件的型线方程矢量函数通用表达式。深入研究了涡旋型线的啮合条件,阐述了构成涡旋型线所必须满足的基本啮合条件。从型线的笛卡尔坐标方程出发,以切向角函数集成形式表示曲率半径,推导出了曲率半径函数表示的型线微分方程。以4种典型型线为例,确定了曲率半径函数系数与广义展成半径和广义基圆半径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给出了正三角形渐开线型线的曲率半径函数微分方程。以切向角函数表示的涡旋集成型线不但能涵盖现有型线种类,而且通过对切向角级数系数的优化和控制可构造性能更为优良的型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型线 正交标架 矢量函数 曲率半径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框架、功能及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立松 程海洋 +1 位作者 方琛亮 张泽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4-187,249,共5页
为使水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根据系统论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采用策划(P)—实施(D)—检查(C)—持续改进(A)循环法(PDCA)对水库安全生产进行动态循环管理,提出了水库安全标准化管理PDCA运行模式及任务,构建了水库安全生产标准... 为使水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根据系统论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采用策划(P)—实施(D)—检查(C)—持续改进(A)循环法(PDCA)对水库安全生产进行动态循环管理,提出了水库安全标准化管理PDCA运行模式及任务,构建了水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功能设计,该系统由13个功能模块、33个子功能模块组成。重点介绍了水库隐患排查治理子模块、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子模块功能,并探讨了水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创新点及效果,有助于提升水库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便于实现水库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安全生产 标准化管理系统 框架 功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