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余子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伟 程超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2-156,共5页
本研究主要采用析因试验对零余子多酚类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比较了多酚类物质的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采用FC法测定时,零余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5.3%,乙醇与盐酸比为98.3:1.7,提取温度为82.5℃... 本研究主要采用析因试验对零余子多酚类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比较了多酚类物质的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采用FC法测定时,零余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5.3%,乙醇与盐酸比为98.3:1.7,提取温度为82.5℃,料液比1:30,此时多酚得率为11.1615mg/g。采用普鲁士蓝法检测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醇酸比为97.6:2.4,提取温度为96℃,料液比1:30,此时零余子多酚的最高得率为4.4503mg/g。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零余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略有不同,而且最高得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 多酚 提取 析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 被引量:9
2
作者 付启伟 王永红 +2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张嗣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6,共6页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因工程新型抗生素命名为必特螺旋霉素。针对目前没有适合必特螺旋霉素产生菌的合成培养基,所以本文顺序通过部分因子析因设计法、最速上升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A S V 8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的组成,为以后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经过优化后必特螺旋霉素的发酵效价从173μg/m l提高到188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中心组合 SAS 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崔丽 王业 +2 位作者 胡筱敏 陈思 李健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g,(NH4)2SO40.24g,FeSO40.10g,KH2PO40.40g,MgSO40.01g,...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g,(NH4)2SO40.24g,FeSO40.10g,KH2PO40.40g,MgSO40.01g,NaCl0.02g,蒸馏水100mL,pH值自然。在此培养条件下,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9.1%。实验中还发现,培养基中(NH4)2SO4和NaCl的用量是影响MBFC3絮凝效果的显著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基 优化 部分因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木质纤维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秀清 张全 +1 位作者 杨祥华 王金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 在采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工艺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物质的可及性对纤维素的酶解过程非常重要,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溶解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采用碱性双氧水法处理木质纤维素,应用部分重复因子设计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tR)、反应温度(Te)、双氧水用量(ch)、液固比(Vr)和NaOH浓度(cb)5个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tR=18 h、Te=70℃c、h=1%、Vr=8 g.L-1、cb=10 g.L-1为较优化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预处理 部分重复因子设计 碱性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挂面配方及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宝龙 罗鹏 +1 位作者 张彩婷 冉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共3页
利用部分因子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了红枣挂面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红枣挂面的最优配方和参数为黄原胶0.3%、红枣粉0.9%、水38%、食盐0.3%、食用碱0.2%、熟化时间22.5 min,综合评分为93.26±2.44分。
关键词 红枣挂面 部分因子设计 最陡爬坡实验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培养的桑黄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邵杰 罗建光 曾晓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通过27-3IV部分因子设计(FFD),对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VB1以及草酸铵7个营养因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对桑黄胞外多糖产量的关键因子,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和水平。在葡萄糖... 通过27-3IV部分因子设计(FFD),对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VB1以及草酸铵7个营养因子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部分因子设计,筛选出对桑黄胞外多糖产量的关键因子,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和水平。在葡萄糖34.12g/L、酵母膏5.01g/L、蛋白胨4g/L、MgSO40.75g/L、KH2PO41g/L、VB10.0075g/L、草酸铵0.88g/L的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发酵实验。结果发现桑黄胞外多糖平均产量为(2.363±0.04)g/L,与预测值(2.342g/L)基本相符。可见,用该回归模型优化产桑黄胞外多糖的发酵培养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层孔菌 胞外多糖 部分因子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弹性蛋白酶EL314CF10菌株种子培养基优化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启和 何国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17,共5页
采用两水平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FFD)研究了产弹性蛋白酶菌株的种子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并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牛肉膏、酵母膏 ,二者都在 99%的概率水平上对菌体生长有正效应。而蛋白胨对菌体生长影响是负效应 ,但不显著。NaCl... 采用两水平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FFD)研究了产弹性蛋白酶菌株的种子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并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牛肉膏、酵母膏 ,二者都在 99%的概率水平上对菌体生长有正效应。而蛋白胨对菌体生长影响是负效应 ,但不显著。NaCl对菌体生长影响也极不显著。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 ,选取的水平接近最大响应区域。因此不再进行最陡爬坡实验。最后用中心复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由实验结果可知 ,菌株在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基中生物量比未优化培养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弹性蛋白酶 种子培养基 优化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锻模新型飞边结构的智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渝 安治国 周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0-76,共7页
针对锻模新型飞边结构——阻力墙,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应用部分析因设计方法,对阻力墙结构参数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关键因子。将得到的设计变量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对得到的样本点进行有限元模拟。以阻力墙结构参数... 针对锻模新型飞边结构——阻力墙,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应用部分析因设计方法,对阻力墙结构参数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关键因子。将得到的设计变量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对得到的样本点进行有限元模拟。以阻力墙结构参数为变量、有限元模拟结果为响应,建立代理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将所得近似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最后应用遗传算法对该优化问题进行了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粒子群算法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阻力墙结构参数,且收敛速度远高于传统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墙 部分析因设计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式析因设计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蒿甲醚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璐 高文军 +1 位作者 王芳 杨华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7-2311,共5页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的用量比以及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在析因设计优选考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5.4 nm,包封率为(77.19±4.10)%、载药量为(5.01±4.03)%。结论分式析因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纳米粒 分式析因设计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设计法的汽车大型面板件注塑成型翘曲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波 孙玲 辛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89,共5页
注塑成型过程中,在分析翘曲变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设计(FFD)初步筛选出对汽车大型面板件翘曲变形影响最为显著的五个工艺参数:熔体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时间、V/P转换和模具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实验和建立有限元模... 注塑成型过程中,在分析翘曲变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设计(FFD)初步筛选出对汽车大型面板件翘曲变形影响最为显著的五个工艺参数:熔体温度、冷却液温度、注射时间、V/P转换和模具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实验和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响应曲面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通过CAE分析和模拟验证,研究表明,所选择的工艺参数对塑件不同方向上的翘曲变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翘曲变形,从而提高塑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部分因子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曲面 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的锌与多种污染物竞争吸附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鱼 王檬 +1 位作者 张琛 高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50-2156,共7页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锌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完全折叠实验及区组设计辅助的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研究上述污染物因子的浓度主效...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锌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完全折叠实验及区组设计辅助的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研究上述污染物因子的浓度主效应以及其二阶交互效应对目标污染物因子(以锌为例)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扑草净和镍的浓度主效应对锌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具有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α=0.05);二阶交互效应中,农药间的二阶交互效应对锌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影响比重金属间的二阶交互效应更显著,并且具有显著影响的二阶交互效应中均有来自农药的贡献;根据各因子主效应及二阶交互效应效应估计值,阿特拉津、晶体乐果、锌*阿特拉津、阿特拉津*晶体乐果、锌*晶体乐果、扑草净*镍对锌的吸附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而甲霜灵、扑草净、镍、阿特拉津*甲霜灵、扑草净*阿特拉津、锌*甲霜灵对锌的吸附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且可根据各因子主效应及二阶交互效应估计值,定量估算各污染物因子浓度主效应以及其二阶交互效应对目标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式析因设计 重金属 农药 复合污染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β-胡萝卜素主要影响因子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亚萍 程卫东 +1 位作者 翟金兰 田洪磊 《保鲜与加工》 CAS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胡萝卜素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时间(p=0.0145)、温度(p=0.0189)、料液比(p=0.0180)和提取次数(p=0.0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Β-胡萝卜素 超声波提取 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及最佳子集回归的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特征——阿特拉津与多种污染物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鱼 王檬 +1 位作者 张琛 高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5-1602,共8页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10种污染物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实验设计,并用完全折叠实验和区组设计进行辅助,通...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10种污染物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实验设计,并用完全折叠实验和区组设计进行辅助,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建模方法筛选并建立了以阿特拉津为因变量、10种污染物因子主效应和二阶交互效应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吸附模型。研究表明:共存体系中因子主效应项铅、铜、锌、镉、镍和农药晶体乐果显著抑制(显著性水平a=0.05)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与阿特拉津产生竞争吸附效应,因重金属主效应产生的拮抗作用占总拮抗作用的63.5%,其拮抗作用从大到小为镍、镉、晶体乐果、锌、铅、铜;在以镍为关键自变量的二阶交互效应项中,因二阶交互效应项产生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占阿特拉津吸附能力的35.3%,其中,铅、镉和晶体乐果抑制镍与阿特拉津的竞争吸附,与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发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从大到小为镉×镍、铅×镍、镍×晶体乐果;而镍作为调节自变量的二阶交互效应项镍阿特拉津会促进阿特拉津的吸附,说明多种污染物共存体系中重金属镍对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吸附影响作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分式析因设计 多元子集回归 重金属 农药 沉积物 阿特拉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油小球藻(Chlorella sp.)培养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静 蒋剑春 张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6,共6页
考察了小球藻的异养能力,并利用部分析因试验和正交试验两步试验设计优化了小球藻产油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小球藻能够进行异养,在葡萄糖、半乳糖和麦芽糖中均生长良好。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时,兼养组和异养组的生长量较之自养组分别... 考察了小球藻的异养能力,并利用部分析因试验和正交试验两步试验设计优化了小球藻产油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小球藻能够进行异养,在葡萄糖、半乳糖和麦芽糖中均生长良好。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时,兼养组和异养组的生长量较之自养组分别提高了3.72和2.74倍。经过部分析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影响小球藻油脂产率的显著因素为氮源浓度和温度。在氮源浓度为6.0 mmol/L,温度为25℃,pH值为6.0时,小球藻的油脂产率可达到58.49 mg/(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油脂产率 部分析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杨木/热塑性聚氨酯的成型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慧 刘大坤 +1 位作者 郭艳玲 李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的低成本柔性木塑耗材。以黄杨木废料作原料,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制备了杨木粉质量分数分别为2%、5%、10%和15%的杨木/热塑性聚氨酯混粉(B/TPU),对不同杨木粉质量分数的混粉及其激光烧结制件...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的低成本柔性木塑耗材。以黄杨木废料作原料,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制备了杨木粉质量分数分别为2%、5%、10%和15%的杨木/热塑性聚氨酯混粉(B/TPU),对不同杨木粉质量分数的混粉及其激光烧结制件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量与表征,以部分因子试验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预热温度为48℃,激光功率14 W,扫描速率1600 mm/s,扫描间距0.1 mm,分层厚度0.1 mm时,木粉质量分数为10%的B/TPU激光烧结制件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4.86 MPa,弯曲强度9.19 MPa,断裂伸长率2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混粉 选择性激光烧结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方法 工艺参数优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3
16
作者 游庆红 尹秀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首先应用部分析因设计法试验得出影响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的主要因素为亚油酸、蛋白胨和葡萄糖添加量,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亚油酸添加量、蛋白胨和葡萄糖为影响因子,采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5水平的试验设计,以... 首先应用部分析因设计法试验得出影响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的主要因素为亚油酸、蛋白胨和葡萄糖添加量,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亚油酸添加量、蛋白胨和葡萄糖为影响因子,采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5水平的试验设计,以亚油酸异构酶酶活作为响应值,对其产酶培养基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3.6g/L、LA添加量为1.99‰和葡萄糖25.4g/L、其余条件不变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可达33.55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析因设计法 响应面法 亚油酸异构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向日葵盘中果胶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磊 江英 +1 位作者 陈计峦 王华强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4期36-39,共4页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pH值几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提取时间、温度和pH值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向日葵盘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80min、料液比0.04、pH值3.20。向日葵...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pH值几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提取时间、温度和pH值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向日葵盘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80min、料液比0.04、pH值3.20。向日葵盘果胶最大得率为1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盘 果胶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的供应链牛鞭效应成因量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红梅 杨美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8,共8页
本文以啤酒游戏为背景,构建了运用部分析因设计对牛鞭效应成因进行量化的仿真模型。文章在仿真模型设计中,将牛鞭效应成因总结为9个变量:需求预测、在途物资预测、批量订货、运输延迟、信息延迟、购买延迟、生产延迟、生产能力、层级结... 本文以啤酒游戏为背景,构建了运用部分析因设计对牛鞭效应成因进行量化的仿真模型。文章在仿真模型设计中,将牛鞭效应成因总结为9个变量:需求预测、在途物资预测、批量订货、运输延迟、信息延迟、购买延迟、生产延迟、生产能力、层级结构。在啤酒游戏中,仿真结果显示,购买延迟、层级机构、在途物资修正和需求预测修正具有明显的主导性,优化供应链结构、实现企业间信息的共享将极大地的弱化牛鞭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弱化研究指引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鞭效应 啤酒游戏 仿真 部分析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水平无重复析因设计的一个散度效应检验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健 李夏明 汪仁官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4-708,共5页
针对无重复两水平分式析因试验的一个散度效应识别问题,本文基于Score检验方法建立了一个散度效应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已知某些散度效应存在的场合下检验其余因子的散度效应。
关键词 无重复分式析因设计 散度效应 位置效应 SCORE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设计的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娜 钟凯 秦术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研究节点尺寸、木材材性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燕尾榫节点在单向荷载作用下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获得了32组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样本值。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影响... 为研究节点尺寸、木材材性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燕尾榫节点在单向荷载作用下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获得了32组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样本值。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影响显著性程度的量化指标,并分别建立了燕尾榫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关于显著性因素的回归模型,最后结合回归模型给出了可直接用于古建筑木结构整体结构计算的燕尾榫节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下各因素显著性程度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榫高、榫长和摩擦因数这3个因素对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基于回归模型获得的燕尾榫节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利用该公式直接计算获得燕尾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且计算简单便于应用;所得结果可为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尾榫节点 分式析因设计 抗弯性能 有限元模拟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