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形理论的陇东地区沟谷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延东 臧翠萍 +1 位作者 于云鹏 余青霖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黄土高原因其易被流水侵蚀的土壤特性,经常遭受沟谷溯源侵蚀而造成耕地面积减小并诱发地质灾害等一系列问题。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和DEM,提取了沟谷网络及其特征参数,分析了沟谷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发育特征。通过计算流域沟谷的盒维数... 黄土高原因其易被流水侵蚀的土壤特性,经常遭受沟谷溯源侵蚀而造成耕地面积减小并诱发地质灾害等一系列问题。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和DEM,提取了沟谷网络及其特征参数,分析了沟谷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发育特征。通过计算流域沟谷的盒维数和沟沿线的边界维数,对沟谷侵蚀发育的复杂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基于盒维数和边界维数,研究了沟谷流域的发育过程及其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1)在发育次一级的沟谷时,沟谷顺流方向单侧有110°的可发育区间。(2)a流域的侵蚀发育程度最复杂,b次之,c最小;b流域的沟沿线最复杂,a次之,c最简单;c流域的沟谷侵蚀发育程度从SW向NE递增。(3)地质构造是影响着沟谷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高程越高,黄土厚度越薄,植被越稀少,沟谷侵蚀发育程度越高。研究结果可为陇东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发育 遥感解译 分形理论 影响因素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吉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秀玲 李诚固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吉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计算空间聚集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分析了其空间结构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体系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陈康宁 董增川 崔志清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6,34,共4页
根据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指标的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强化本地节水措施力度、努力保证生态环... 根据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指标的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强化本地节水措施力度、努力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条件下,2000~2030年河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程度将逐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水资源系统 分形理论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39
4
作者 陈建设 朱翔 徐美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9期34-39,共6页
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文章首次尝试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文章首次尝试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可行的;分形理论和方法是优化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旅游中心地 规模与空间结构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秀玲 李诚固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以Hausdorff维数为依据,借助Zipf公式对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说明分形理论适合于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吉... 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以Hausdorff维数为依据,借助Zipf公式对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说明分形理论适合于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规模结构 分形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建华 涂建军 +2 位作者 杨宏玉 王小飞 杨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147,共6页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特征是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等级规模层次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程度.运用分形理论,通过1997-2008年统计数据计算分析,发现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满足位序—...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特征是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等级规模层次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程度.运用分形理论,通过1997-2008年统计数据计算分析,发现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分布呈相对均衡,但并非理想状态,首位城市作用较强,大城市数量较多、分布分散,中小城市发育不全,人口有向少数大城市集中趋势.并据此提出了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位序—规模分布 分形理论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迎春 佟连军 马延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1-376,共6页
以吉林省为例,采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提取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子,在分析共同影响因子对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作用差异的基础上,应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相对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以吉林省为例,采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提取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子,在分析共同影响因子对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作用差异的基础上,应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相对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具有不同的增长维度,环境变化中的规模效应依赖于经济系统中资源要素的投入水平,而驱动经济增长的技术变化因子仅仅是引起环境变化技术效应的一个方面,环境系统的技术变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经济系统主导形成二者倒"U"型的数量关系,而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进一步决定了在何种污染程度上穿越环境高山;环境变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对速率具有广义分维性质,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负异速生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目标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变化 分维 异速生长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伍世代 王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3-498,共6页
应用分形理论对福建省城镇体系进行了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验证了福建省城镇体系得规模分布和空间布局均符合局部的分形特征,同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福建省城镇体系规模分布还处于初级的首位型阶段,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发育不成熟;第二,福... 应用分形理论对福建省城镇体系进行了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验证了福建省城镇体系得规模分布和空间布局均符合局部的分形特征,同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福建省城镇体系规模分布还处于初级的首位型阶段,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发育不成熟;第二,福建省城镇体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地方两个不协调的现象;第三,福建省地区城镇体系交通网络的通达性较高,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但也注意到区域城镇网络的均衡性还有待提高。最后,通过自然、社会及历史等原因对成因进行讨论,据此提出福建省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分形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以晨 佴磊 +3 位作者 孟凡奇 王延亮 王洁玉 王立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0-1115,1135,共7页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对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易发区划分原理,提出已有灾害点数量、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7个参评指标。将偏好比率法和熵值函数进行最...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对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易发区划分原理,提出已有灾害点数量、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7个参评指标。将偏好比率法和熵值函数进行最优组合,确定权系数,并应用于可拓学评价中,提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一种新模型——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吉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与野外调查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权系数 可拓学评价模型 灾害易发区 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伟 刘宇峰 +2 位作者 王淑佳 左俊楠 刘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9,共5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2002-2011年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演变趋势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且D值逐年增大,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经历了"分散→较佳分布→集中"3个阶段;目前,河... 运用分形理论,对2002-2011年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演变趋势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且D值逐年增大,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经历了"分散→较佳分布→集中"3个阶段;目前,河北省尚未凸显其首位旅游中心地地位,垄断性不强,也未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体系,应实施旅游中心地梯度化、差异化、内外协调联动、重视散客旅游等发展策略,优化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旅游中心地 规模结构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物元分析模型的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安全动态预警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50
11
作者 赵宏波 马延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720-4733,共14页
生态安全预警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E-E-E-S)框架模型构... 生态安全预警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E-E-E-S)框架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变权-物元分析模型对1991—2011年吉林省区域生态安全的预警等级进行了测度,并结合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2015年、2020年区域生态安全态势进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11年,吉林省生态安全总体水平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等级从"巨警"上升为"轻警",指示灯由"红色预警"逐步变为"蓝色预警";(2)2015年,吉林省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属于"轻警",指示灯为"蓝色预警",到2020年,吉林省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属于"无警",指示灯为"绿色预警",但具有向"轻警"变化的态势;(3)制约吉林省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面积耕地化肥负荷量、城镇化、人均水资源量、GDP增长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等,这些因素应是今后生态环境保护调控的重点,本研究为吉林省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权理论 物元模型 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被引量:68
12
作者 柴彦威 林涛 +1 位作者 刘志林 曹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3,共7页
在对已有旅游中心地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与界定方法,分析了旅游中心地理论在旅游空间规划中的指导意义,并以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介绍如何将旅游中心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旅游规划当中。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规划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关中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彬学 薛东前 贺伟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7,共5页
应用分形理论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从三个角度对关中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城镇体系聚集情况呈现非均衡趋势,以西安市为中心,城镇密度向四周逐渐衰减;关中城镇体系中的城镇点均匀地集中于一条线分布;... 应用分形理论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从三个角度对关中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城镇体系聚集情况呈现非均衡趋势,以西安市为中心,城镇密度向四周逐渐衰减;关中城镇体系中的城镇点均匀地集中于一条线分布;关中地区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城镇间空间作用力小.并讨论了上述现象产生的自然、社会及历史成因,提出了关中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理论 关中地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城市化进程的分形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秀玲 李诚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运用分形思想研究了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城市整合、城乡一体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运用分形思想研究了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城市整合、城乡一体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分形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分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付强 刘巍 +2 位作者 刘东 李天霄 崔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153,共7页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09-2014年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维值D在5.26—6.25区间内,且呈现出由多分形向单分形逐步过渡的结构特点,表明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有逐渐趋于均衡分布的态势;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在均衡发展情况下的最大值分别为:大、中型灌区D1=4.58时,η1=44.44%,小型灌区D2=4.79时,η2=53.81%;纯井灌区D3=6.98时,η3=70.41%;全省灌区D=5.13时,η=57.03%;渠系衬砌率和灌区工程配套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小型灌区渠系衬砌率影响程度最大,蒸发蒸腾比影响程度最小;田间渗漏量对纯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率 黑龙江省 分形理论 位序-规模法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淑华 沙润 欧阳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1-326,共6页
江西省丹霞地貌资源赋存丰富,开发的丹霞景区点多,主要分布于赣东和赣南地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形特征.该文运用分形理论,测算赣东、赣南丹霞景区点系统的关联维数分别为0.843 8和1.115 7,表明系统内景区点分布集中,屏蔽现象明显.测算了上... 江西省丹霞地貌资源赋存丰富,开发的丹霞景区点多,主要分布于赣东和赣南地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形特征.该文运用分形理论,测算赣东、赣南丹霞景区点系统的关联维数分别为0.843 8和1.115 7,表明系统内景区点分布集中,屏蔽现象明显.测算了上述两区域的聚集维数,结果显示系统中的旅游中心地吸附半径不大,并出现双分形或多分形的特征,系统将向多旅游中心发展.然后,进行了优化整合研究,提出了整合地方文化、培育新的旅游中心地和构建旅游网络体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丹霞地貌景区点 空间特征 优化整合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波 罗熙 +1 位作者 郑华 顾惠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4,共6页
利用分形理论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分形特征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集聚维数、关联维数、交通通达性的牛鸦维数。结果表明:(1)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聚集程度高... 利用分形理论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分形特征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集聚维数、关联维数、交通通达性的牛鸦维数。结果表明:(1)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聚集程度高,而以邵阳和怀化为中心的西部和西南部城镇体系空间集聚程度较低;(2)湖南城镇体系空间联系紧密,且交通体系发展较为完善。最后,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和湖南省的现实条件,对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及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结构 分形理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洛伦茨曲线和分形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潘竟虎 石培基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基于甘肃省1996和2005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和分形的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 基于甘肃省1996和2005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和分形的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州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在空间尺度上,耕地和林地分布最不均衡,水域分布相对均衡;耕地的形状最为复杂,空间结构最不稳定;居民点及建设用地的形状最规则,空间结构最稳定。在时间尺度上,耕地、林地和居民点及建设用地的分布趋向均匀,而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趋向分散;耕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复杂程度呈上升趋势,而林地和居民点及建设用地趋于简单化。图3,表3,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分形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段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4,120,共5页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并以河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并以河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可行的,河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在规模结构方面,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市为首位旅游中心地的6个层级的等级规模体系;在空间结构方面,河南省的18个旅游中心地之间是一种比较均匀的空间结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规模与空间结构 分形理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滢悦 张立峰 陈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007-5010,共4页
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和风险分析理论对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进行风险分析,解决了旅游地资源灾害样本资料限制的问题;计算出了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发生概率,并得出了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值。结果表明,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在吉林... 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和风险分析理论对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进行风险分析,解决了旅游地资源灾害样本资料限制的问题;计算出了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发生概率,并得出了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值。结果表明,吉林省旅游地资源灾害风险在吉林市处于高风险级别,长春市的风险等级仅次于吉林市,属于中等风险级别,白山市、延边州处于低等风险等级,其他市处于轻风险级别。研究结果对吉林省旅游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及旅游保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灾害风险评价 旅游地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