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3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prediction on air intake flow of spark ignition engine by a chaos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2
1
作者 LI Yue-lin LIU Bo-fu +3 位作者 WU Gang LIU Zhi-qiang DING Jing-feng ABUBAKAR Shit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687-2695,共9页
To ensure the control of the precision of air-fuel ratio(AFR)of port fuel injection(PFI)spark ignition(SI)engines,a chaos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predict the air intake flow of the engine.T... To ensure the control of the precision of air-fuel ratio(AFR)of port fuel injection(PFI)spark ignition(SI)engines,a chaos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predict the air intake flow of the engine.The data of air intake flow is proved to be multidimensionally nonlinear and chaotic.The RBF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train the reconstructed phase space of the data.The chaos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weights of output layer connection and the radial basis center of Gaussian function in hidden layer.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Matlab/Simulink illustrate that the model has higher accuracy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RBF model.The mean absolute error and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of the chaos RBF model can reach 0.0017 and 0.48,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ake air flow spark ignition engine CHAOS RBF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Flow Control Technique of ABR Service in ATM Networks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Liangjie Li Yanda Li Qinghua Wang Pu (Dep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共7页
InteligentFlowControlTechniqueofABRServiceinATMNetworksBasedonFuzzyNeuralNetworks①ZhangLiangjieLiYandaLiQing... InteligentFlowControlTechniqueofABRServiceinATMNetworksBasedonFuzzyNeuralNetworks①ZhangLiangjieLiYandaLiQinghuaWangPu(Depto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流量控制 异步传输网 反馈 可用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纹分形维数的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的神经网络模型
3
作者 龚囱 戚燕顺 +4 位作者 缪浩杰 肖琦 熊良锋 曾鹏 赵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6,共10页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裂纹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宏观弹性模量、宏观泊松比、峰值强度和裂纹分形维数等4个参数为输入层,黏结弹性模量、黏结法向与切向刚度比、黏结内聚力、黏结内摩擦角、黏结抗拉强度和摩擦系数等6个细观参数为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时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预测精度与泛化性能,测试集输出数据与期望值误差约为3.34%。(2)将裂纹分形维数纳入神经网络模型后,数值模拟所得弹性模量、峰值应力与泊松比等宏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3.00%,优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标定结果。(3)该方法可定量保障数值模拟所得裂纹不规则性与室内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现有神经网络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修正。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颗粒流 平行黏结模型 参数标定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精细化建模的配电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帅 李华强 +2 位作者 武姝凝 游祥 陆杨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4-2034,I0068-I0070,共14页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使配电网产生大量灵活性需求,随之带来的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探究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传输原理,构建计及配电网潮流的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使配电网产生大量灵活性需求,随之带来的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探究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传输原理,构建计及配电网潮流的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束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方法。首先,综合考虑节点灵活性与网络灵活性构建配电网灵活性分析框架;然后分别构建配电网各节点的灵活性需求与资源模型;随后,结合虚拟潮流精细化构建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以描述灵活性资源传输与配电网潮流的耦合关系,体现节点电压与线路传输容量在灵活性资源传输过程中的限制作用,从而量化配电网实际运行中对灵活性资源的传输能力;最后,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束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方法。算例表明,该文所提的灵活性分析方法符合配电网的运行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实际运行中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带来的影响,并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灵活性 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 虚拟潮流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分形的网络流量认知模型
5
作者 汤萍萍 张晖 +1 位作者 董育宁 董国青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8-271,共14页
为解决传统分形特征在网络流量认知精度和速度上难以兼具的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流量空时分离思想并创建空时分形特征,以此设计一种新型的流量认知模型——空时分形模型(SFM)。空时分形观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然后基于勒让德... 为解决传统分形特征在网络流量认知精度和速度上难以兼具的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流量空时分离思想并创建空时分形特征,以此设计一种新型的流量认知模型——空时分形模型(SFM)。空时分形观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然后基于勒让德变换建立向量再折射到对偶空间形成特征。空时分形的物理含义在于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获得数据突发特征,而传统分形是空时分形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特征融合,空时分形相比传统分形刻画出更多细节特征,以此进行流量认知更为精准。此外,空时分形相比传统分形更易计算,使SFM在增强认知精度的同时提升认知速度。实验数据显示,SFM的认知性能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认知精度 认知速度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双层电碳协同调度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国强 王力予 +3 位作者 周亦洲 卫志农 陈胜 臧海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 为使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多种低碳能源并存的碳市场,建立了一种基于对等架构的虚拟电厂-配电网协同调度双层模型。引入碳排放流理论,结合电网潮流确定节点碳排放责任。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为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下层为虚拟电厂点对点交易模型。上、下层模型间使用目标级联分析法构建对等架构,并通过共识变量实现协同调度。下层模型使用基于共识的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法处理虚拟电厂间点对点交易问题,促进资源消纳的同时实现了隐私保护。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例,对调度结果进行多种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排放流理论 目标级联分析法 配电网 交替方向乘子法 点对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A-UNet网络的煤岩组合体裂隙识别与三维重构
7
作者 王登科 王龙航 +6 位作者 秦亚光 位乐 曹塘根 李文睿 李璐 陈旭 夏玉玲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8,共13页
在煤岩组合体裂隙三维重构中,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无法准确确定煤岩之间的阈值大小从而导致裂隙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VRA-UNet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模型,为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优化解决... 在煤岩组合体裂隙三维重构中,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无法准确确定煤岩之间的阈值大小从而导致裂隙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VRA-UNet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模型,为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防止初始化模型参数过于随机,使用VGG16模块作为骨干特征提取网络。针对煤岩组合体裂隙拓扑结构复杂,非均匀性强等问题,在上采样部分引入使用残差连接且具有空间维度和通道维度的注意力模块(ResCBAM)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缓解模型梯度消失的问题。在下采样的末端加入了利用不同尺度卷积核的非对称空洞金字塔模块(AC-ASPP),通过多尺度的特征提取,提高模型对不同大小裂隙的识别能力。同时,利用煤岩组合体CT扫描图像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VRA-UNet模型在裂隙提取和识别方面性能良好,平均交并比、像素平均值及识别精度分别为85.22%、90.80%和91.95%;与主流的分割网络UNet、PSPNet、DeeplabV3+、FCN和SegNet相比,VRA-U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了6.05%、16.7%、10.77%、6.87%和6.4%,像素平均值分别提高了7.13%、13.29%、12.84%、7.4%和7.53%,识别精度分别提高了3.82%、14.45%、7.4%、5.58%和4.31%;VRA-UNet识别出的裂隙结构分形维数与原始CT扫描裂隙结构分形维数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真实还原了煤岩组合体内部裂隙结构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裂隙识别 裂隙重构 卷积神经网络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BiLSTM过闸流量预测模型
8
作者 何立新 沈正华 +1 位作者 张峥 雷晓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在明渠调水工程中,精确掌握过闸流量对于提升渠道调控效率、保障输水系统安全等问题意义重大。为提高过闸流量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过闸流量预测模型。以洺河渡槽节制... 在明渠调水工程中,精确掌握过闸流量对于提升渠道调控效率、保障输水系统安全等问题意义重大。为提高过闸流量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过闸流量预测模型。以洺河渡槽节制闸为例,选取其1年时间尺度的实际数据为模型输入,模型首先将输入数据标准化,再利用CNN提取特征信息,经过BiLSTM捕获序列数据中的前后向依赖关系,最后通过注意力机制评估信息的重要程度,对特征参数进行加权处理,实现对过闸流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相比于传统的BP-NN、SVR、LSTM等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结果,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3.682、0.018、4.661、0.983,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闸流量预测 BiLSTM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Sketch:支持网络流量抖动的大流弹性识别方法
9
作者 熊兵 刘永青 +2 位作者 夏卓群 赵宝康 张锦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79,共20页
大流识别是网络测量中的一项关键基础性工作,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概要型数据结构Sketch快速统计网络流量,进而高效筛选大流.然而,当网络流量发生抖动时,大量分组的急速涌入将导致大流识别精度显著下降.对此,提出一种支持流量抖动的网... 大流识别是网络测量中的一项关键基础性工作,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概要型数据结构Sketch快速统计网络流量,进而高效筛选大流.然而,当网络流量发生抖动时,大量分组的急速涌入将导致大流识别精度显著下降.对此,提出一种支持流量抖动的网络大流弹性识别方法RobustSketch.所提方法首先设计基于Sketch循环链的可伸缩小流过滤器,根据实时分组到达速率适应性扩增与缩减其中的Sketch数量,以始终完整记录当前时间周期内所有到达的网络分组,从而确保网络流量抖动出现时仍能精确过滤小流.然后设计基于动态分段哈希的可拓展大流记录表,根据小流过滤器筛选后的候选大流数量适应性增加与减少分段,以完整记录所有候选大流,并保持较高的存储空间利用率.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所提小流过滤器和大流记录表的误差界限.最后,借助真实网络流量样本,对所提大流识别方法RobustSketch进行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大流识别精确率明显高于现有方法,即使在网络流量抖动时仍能稳定保持在99%以上,而平均相对误差减少了86%以上,有效提升了大流识别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抖动 大流弹性识别 Sketch循环链 可伸缩小流过滤器 可拓展大流记录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图融合和时序流注意力网络用于交通流预测
10
作者 闫敬 王祥 郑铮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0,共5页
为准确预测交通流量有利于优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动静态图融合和时序流注意力网络。通过图卷积网络捕捉动态和静态的空间相关性,引入流注意力机制,有效缓解二次复杂度问题;设计时间相关性建模(temporal correla... 为准确预测交通流量有利于优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动静态图融合和时序流注意力网络。通过图卷积网络捕捉动态和静态的空间相关性,引入流注意力机制,有效缓解二次复杂度问题;设计时间相关性建模(temporal correlation modeling,TCM)模块替换流注意力机制的线性变换方法,以增强模型的时序建模能力。在4个真实世界的交通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优越的性能,并且明显优于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时空相关性 流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实验智能化升级及教学研究
11
作者 李辉 吕卓然 +3 位作者 符泰然 霍雨佳 许兆峰 陆规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0,共7页
两相流热工参数测量是能源动力学科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可视化实验系统能够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相流基本现象、流型及其演化规律,在流体力学、传热学及多相流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根据两相流实验教学需求,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及数字... 两相流热工参数测量是能源动力学科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可视化实验系统能够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相流基本现象、流型及其演化规律,在流体力学、传热学及多相流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根据两相流实验教学需求,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技术,在原先开发的数字化两相流流型演示实验系统基础上做了智能化升级,采用小波分析和灰度直方图分析两种特征向量提取方法,以及特征向量法及卷积神经网络直接图像识别法这两种智能算法用于识别两相流流型,拓展了实验台功能,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该文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流型识别方法,也为目前两相流含气率测量无法兼顾精度和效率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流型识别 含气率 人工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开冉 殷苏平 蒋明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5,共9页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的应对能力。综合考虑多个层面提出了恢复速度和网络性能双韧性指标,以双韧性指标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决策,构建了基于修复策略的韧性优化双层模型。并以杭州地铁网络作为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求的修复策略优于其他修复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速度韧性随着预算修复资金增加而减小,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增大,恢复速度韧性随着修复队伍数量增大而增大,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韧性优化 客流分配 双层规划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影响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多步短时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之红 郄堃 +2 位作者 王健宇 许晗 陈金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块,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挖掘轨道交通线路站点间的高阶连通关系和相邻同类建成区域站点的集群关系,时间序列模块用于表征历史客流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同时,以建成环境和线路作为变量构造新的损失函数,旨在剖析建成环境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以武汉轨道交通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建成环境和轨道站点高阶连通关系对客流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本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52.04和29.32,比基线模型降低了22%以上,性能显著优于基线模型;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融合轨道高阶联通关系和建成环境对模型性能的贡献,其中,单步预测任务中,考虑这两种因素使模型性能分别提升了6%和9%,多步预测任务中,分别提升了4%和12%;构造的融合建成环境因素的可解释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好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和列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客流多步预测 超图时空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影响 可解释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多层网络嵌入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14
作者 盛科荣 李晓瑞 +1 位作者 吴石磊 李亚泽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5,共11页
采用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专利权转让数据和航班数据构建中国多层城市网络,实证检验了多层网络嵌入对中国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特征。研究发现:①城市多层度数中心性和多层PageRank中心性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 采用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专利权转让数据和航班数据构建中国多层城市网络,实证检验了多层网络嵌入对中国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特征。研究发现:①城市多层度数中心性和多层PageRank中心性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表明城市多层网络中心性成为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来源。②多层网络嵌入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效应随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创业孵化能力、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增强,表明城市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着多层网络嵌入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③非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分别受益于多层PageRank中心性和多层度数中心性的提升,中西部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从多层网络嵌入中获得的收益明显高于东部城市。城市多层网络嵌入的研究必然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城市网络 能源利用效率 吸收能力 网络资本 流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15
作者 虞安军 励英迪 +5 位作者 杨哲懿 付崇宇 童蔚苹 余佳 刘云海 刘志远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69,共7页
为了实现精准的交通流量预测,提高高速公路智慧管理水平,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并在樟吉高速公路真实交通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精度。模型基于图神经网络(GNN)和时间卷积网络(T... 为了实现精准的交通流量预测,提高高速公路智慧管理水平,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并在樟吉高速公路真实交通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精度。模型基于图神经网络(GNN)和时间卷积网络(TCN)提取交通流空间和时间维度的特征,结合多维注意力机制挖掘时空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同时引入多任务学习架构,通过基于同方差不确定性的损失函数来平衡不同任务共同学习,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7.467和5.133,相较基准模型有更好的预测精度;提出的该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可有效地挖掘交通流的时空特性,描述真实交通运行状态,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做出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图神经网络(GNN) 时间卷积网络(TCN) 多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资本极端流动与中国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传染
16
作者 王立荣 杨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60,共13页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跨境资本大幅度异常流动越来越频繁,而跨境资本高频次极端流动可能会加剧金融部门脆弱程度、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实证检验了涌入、骤停、外逃、回撤四种类型跨境资本极端流动对我国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跨境资本大幅度异常流动越来越频繁,而跨境资本高频次极端流动可能会加剧金融部门脆弱程度、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实证检验了涌入、骤停、外逃、回撤四种类型跨境资本极端流动对我国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持续期和发生频次均较高,说明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大进大出”“急进急出”的特征,且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类型频繁转换区间与各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局部峰值具有较高的同步性。(2)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极端流动对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跨境资本涌入和外逃会增加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且此时保险部门是各金融部门的风险源;跨境资本骤停和回撤会降低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但资本骤停期间,证券部门是风险源,而资本回撤期间,房地产部门则构成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极端流动 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 溢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无支撑缝网区流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与进展
17
作者 端祥刚 胡志明 +3 位作者 常进 石雨昕 吴振凯 许莹莹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针对页岩储层体积压裂缝网中无支撑缝网区的气液渗流特征及其对开发规律影响不清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无支撑缝网体积、水岩作用、裂缝导流能力、气液两相流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无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储层产水产气能... 针对页岩储层体积压裂缝网中无支撑缝网区的气液渗流特征及其对开发规律影响不清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无支撑缝网体积、水岩作用、裂缝导流能力、气液两相流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无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储层产水产气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支撑缝网区(包括无支撑人工缝、诱导缝及沟通的天然裂缝等)是沟通支撑裂缝和基质、大幅增加泄气面积的主体;无支撑裂缝受支撑条件、水岩作用及上覆应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导流能力和气水两相流动规律更复杂,对上覆应力变化也更敏感,随应力增加含水裂缝渗透率可下降2~4个数量级;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无支撑缝网区的导流能力及演化规律是闷井返排制度设计和生产制度优化的关键。下步重点攻关方向主要包括无支撑裂缝气-液-固三相作用机理与微观力学机制、裂缝长期导流能力主控因素与气水两相流动模型,以及全生命周期缝网演化规律等方面。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闷井返排制度和生产制度的优化设计、保持气井长期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裂缝 水岩作用 无支撑裂缝 流动能力 缝网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与数值模拟的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链分析
18
作者 杨海波 李梦雨 +2 位作者 蔡迎春 邓宇 李军华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30,共7页
暴雨灾害会引发山洪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形成复杂的灾害链,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现有研究对多灾害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叠加风险的探索尚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FLO-2D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一种... 暴雨灾害会引发山洪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形成复杂的灾害链,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现有研究对多灾害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叠加风险的探索尚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FLO-2D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一种针对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链的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栾川县柿树沟为研究区域,分析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背景下的灾害链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泥石流的最大流速可达6.56 m/s,最大堆积深度为7.30 m,高、中、低危险区占比分别为3.61%、17.65%、78.74%;2)排水设施损坏或堵塞、电力设施损坏、内涝积水、车辆被淹、泥石流、河水倒灌是灾害链网络的关键节点;3)河水倒灌→内涝积水、内涝积水→车辆被淹、内涝积水→电力设施损坏、河堤毁坏→河道堵塞、车辆被淹→人员伤亡是灾害链网络的关键边。从动态演化的视角识别灾害链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边,深入解析多灾害节点之间的交互机制,可为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措施优化及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链 复杂网络 FLO-2D 关键节点 关键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关键区域信息的双流网络视频表情识别
19
作者 孔英会 崔文婷 +1 位作者 张珂 车辚辚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9,共12页
人脸表情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视频中的表情识别在很多场景下具有实用价值。视频序列包含丰富的帧内空间信息与帧间时间信息,同时面部关键区域的提取也对表情识别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关键区域信息... 人脸表情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视频中的表情识别在很多场景下具有实用价值。视频序列包含丰富的帧内空间信息与帧间时间信息,同时面部关键区域的提取也对表情识别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关键区域信息的双流网络表情识别方法。构建空间-时间双流网络,其中空间网络分支结合面部运动单元和CSFA(channel-spatial frame attention),重点关注影响表情识别结果的面部关键区域,以实现空间特征的有效提取;时间分支通过Farneback提取光流获得帧间的表情运动信息,并借助空间关键区域掩模选取降低光流计算复杂度。对空间-时间双流网络识别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得到最终视频表情识别结果。该方法在eNTERFACE'05、C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识别精度,且提高了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表情识别 双流网络 注意力机制 光流 卷积神经网络 掩模 特征融合 面部表情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
20
作者 黄大为 陈柄运 +2 位作者 于娜 杨冬锋 孔令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1-3045,I0015,共16页
针对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基于图论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建模方法,刻画综合能源站内部的多能流耦合关系与分布特征,基于顶点子图分解... 针对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的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运用基于图论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建模方法,刻画综合能源站内部的多能流耦合关系与分布特征,基于顶点子图分解合并原理,将待选设备抽象为顶点子图,使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问题转化为顶点子图组合合并问题;通过对多能流平衡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形成汇集-分配节点与待选设备能流关联矩阵,将待选设备以0-1变量与整数变量组合形式引入综合能源站设备选型及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方程,建立综合考虑经济性和节能性指标,以及设备选型、容量配置和运行约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实现设备选型与容量配置的协同规划,验证所提建模方法在能源站从无到有的系统设备选型、结构搭建与容量配置规划问题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容量优化配置 多能流平衡网络 顶点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